CN116203050A -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3050A
CN116203050A CN202310037600.4A CN202310037600A CN116203050A CN 116203050 A CN116203050 A CN 116203050A CN 202310037600 A CN202310037600 A CN 202310037600A CN 116203050 A CN116203050 A CN 116203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baggage
radiation imaging
radioactive material
parc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76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强
张金宇
唐华平
赵崑
金鑫
李东茂
张彤
李科
靳增雪
王凯
张国强
朱卫涛
林伟智
丁辉
韩喜林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0376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3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3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167Measuring radioactive content of objects, e.g. conta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 G01V5/223Mixed interrogation beams, e.g. using more than one type of radiation bea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6Passive interrogation, i.e. by measuring radiation emitted by objects or go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03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10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 G01N2223/101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01N2223/1013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gamm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10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 G01N2223/101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01N2223/1016X-ra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10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 G01N2223/106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neutr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30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 G01N2223/33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scanning, i.e. relative motion for measurement of successive object-parts
    • G01N2223/3308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scanning, i.e. relative motion for measurement of successive object-parts object trans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50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26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radioa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60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 G01N2223/643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type of materials object on convey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该融合系统包括:辐射成像子系统,该辐射成像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该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同步控制子系统,该同步控制子系统与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二者通信,并被配置成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Description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10578035.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20年6月23日;发明名称: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行李或包裹物品安全检查领域,尤其涉及能够集成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海关、边境、核电站等场所的出入口检测,打击放射性物质的非法转移、运输,防范放射性物质扩散风险。现有的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主要通过探测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伽马射线或中子射线,来鉴别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
X射线成像技术在安全检查、医疗诊断、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在海关口岸、民航物流、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能够通过可视化图像高效率地检测出物品中隐藏的危险爆炸物、易燃易腐蚀物品或其他各类危险违禁品。
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与X射线成像技术在应用场景有较多的重合部分。在海关、边境等出入口检测处,由于检测的需要,同时存在放射性物质监测设备和X射线成像设备的情况不在少数。然而受限于两种技术的探测原理的干扰,X射线成像中发出的X射线会干扰放射性物质监测,二者无法同时进行。
在行李或包裹安检成像领域,常使用基于热阴极的低能X射线源。该种X射线源通过将灯丝加热放出电子,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阳极靶产生X射线。这种传统X射线源从灯丝加热到放出电子产生X射线,需要有一段加热时间,通常为数百毫秒,使得X射线的产生不是立即的,若出现中断通常需要数百毫秒到数秒时间的才能再次工作。基于这种X射线产生需要有一定延时的特性,X射线源通常连续工作。常用的低能X射线成像设备需要持续产生X射线,不可避免的对放射性物质监测设备产生射线干扰,让放射性监测设备无法有效区分放射性信息是来自被检测物体还是来自X射线成像装置。
传统上,通常将放射性物质监测设备与X射线成像设备分别放置,或添加屏蔽后相邻放置,或在加速器光源成像技术中做有限的融合。将两种设备分开放置,需要增加额外的过渡空间,会增加物品检测的次数和时间,降低物品检测效率。将两种设备添加屏蔽后相邻放置,虽然解决了该问题,但是额外的屏蔽结构带来了额外的空间需求,增加了部分成本,对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的排布灵活性有较大的限制,同时被测物体的放射性信息和被测物体的X射线图像信息没有做有机的整合,这样对物品的检测效率提升有限。
一些常规方式将加速器光源成像技术与放射性物质监测进行一定的融合,用于实现辐射成像检查和放射性物质监测。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加速器光源应用范围,无法在普通行李安检等应用中使用。加速器X射线源通常产生的X射线能量较高,常在兆电子伏特量级,多应用于大件货物及车辆成像领域,常见于海关、边境等大件货车辆流通关口。由于其X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正常工作时安全防护要求高,设备的体积较大,整体占地面积大。在行李或包裹成像检查领域,考虑到检查对象为行李、包裹,对X射线能量要求在千电子伏特量级。同时考虑到使用场景为海关、机场、地铁、大型活动及其他敏感场所的行李或包裹物品安全检查,对整体设备的安全防护要求高,需要设备占地面积小,方便部署。即在行李、包裹成像检查领域不适合使用加速器光源进行辐射成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包括:辐射成像子系统,该辐射成像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该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同步控制子系统,该同步控制子系统与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二者通信,并被配置成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成像子系统包括:辐射源,该辐射源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产生用于照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束;和辐射成像探测器,该辐射成像探测器被配置成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在所述辐射束的照射下发出或产生的射线,以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源为能够进行可控的脉冲发射的低能X射线源,特别是可实现在几十微秒-几十毫秒之间快速切换脉冲发射的快脉冲低能X射线源。所述射线源包括脉冲产生阴极电子的X射线源,例如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X射线源、具有栅控门的热阴极X射线源等。所述射线源还可以包括单一靶点的脉冲X射线源和多靶点的脉冲分布式X射线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包括放射性监测探测器,该放射性监测探测器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放射性监测探测器包括伽马射线探测器和中子探测器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控制子系统被配置成通过可变、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实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成像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和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矩形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包括多个第一脉冲,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第二脉冲,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在第二脉冲期间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一些或所有第二脉冲中的每一个在时间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且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系统还包括传动子系统,该传动子系统被配置成传输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并至少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间以及行李或包裹物品的传输速度的传动信号,同步控制子系统进一步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传动信号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操作。例如,前述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可以通过快速脉冲在几十微秒-几十毫秒的短时间内快速切换,从而可以实现在传动子系统的匀速或连续传输过程中(无需停顿或等待)对受检测对象快速交替获取X射线透视成像信息和受检测对象的放射性射线强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融合系统还包括信息融合子系统,该信息融合子系统与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和辐射成像子系统通信,以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方法,包括:使辐射成像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使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和由同步控制子系统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辐射成像子系统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包括:由能够进行可控的脉冲发射的低能X射线源以脉冲模式产生辐射束以照射行李或包裹物品;和由辐射成像探测器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在所述辐射束的照射下发出或产生的射线,以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包括:使放射性监测探测器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放射性监测探测器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伽马射线和中子射线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同步控制子系统通过可变、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实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控制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和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矩形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包括多个第一脉冲,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第二脉冲,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在第二脉冲期间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一些或所有第二脉冲中的每一个在时间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且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由传动子系统传输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并至少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间以及行李或包裹物品的传输速度的传动信号;由同步控制子系统基于所述传动信号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中。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公开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布置的框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布置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布置的侧视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布置的侧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工作模式的时序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工作模式的时序图;
图7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工作模式的时序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布置的框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布置,该融合系统例如部署在海关、机场、地铁、车站、公共场所等地点,以对人员携带的或快递运输的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安全检查。该融合系统包括辐射成像子系统10、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和同步控制子系统30。辐射成像子系统10可以以脉冲模式或非连续模式工作(例如,间歇地启动或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如低能辐射成像,例如可以包括X射线成像系统。将会理解,本文中所述的“低能”或“低能辐射成像”是相对于加速器源这类高能辐射源而言的,适于在上述这些地点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例如涉及X射线能量在千电子伏特(kev)量级的辐射成像。
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也可以以脉冲模式或非连续模式工作,以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同步控制子系统30与辐射成像子系统10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通信,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以对同一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提高检测效率。由此,辐射成像操作不会影响或干扰放射性物质监测操作,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可以彼此邻近地或紧凑地布置,无需在其间设置额外的屏蔽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部件布置的灵活性。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同步控制子系统用于协调(例如,在时序上)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二者的操作,确保二者的运行不会彼此干扰。示例性地,同步控制子系统可以由各种合适的硬件/软件实现,包括多种控制器、控制模块或应用程序,其例如集成在检查操作台中、结合在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或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控制机构中,或被单独设置,本公开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辐射成像子系统至少包括辐射源和辐射成像探测器,辐射源以脉冲模式或间歇模式产生用于照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束,辐射成像探测器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在辐射束的照射下发出或产生(例如散射、反射或透射)的射线,以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的数据,如电信号。辐射源包括能够进行可控的脉冲发射的低能X射线源,特别是可实现在几十微秒-几十毫秒之间快速切换脉冲发射的快脉冲低能X射线源。射线源包括脉冲产生阴极电子的X射线源,作为示例,辐射源可以是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X射线源,或具有栅控门的热阴极X射线源,或能够在脉冲模式下工作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射线源。例如,以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X射线源为例说明。在高压作用下,通过控制碳纳米管阴极脉冲式或间歇地发射电子轰击阳极靶,可以得到脉冲式的X射线。得益于碳纳米管阴极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在施加合适的场致发射电场后,能瞬间发射出电子,时间例如小于微秒,撤去场致发射电场后,也能立即停止发射电子。这种电子能瞬时发射、停止的特性,使得X射线源能够在例如控制组件的控制脉冲的作用下,按照控制脉冲有序地产生或停止X射线。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至少包括放射性监测探测器,其能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从行李或包裹物品本身或其包含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放射性射线。例如,放射性监测探测器可以包括伽马射线探测器、中子探测器、或二者。
图2至图4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融合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安检系统的部件的布置,其中以能够以脉冲模式产生X射线的辐射源为例进行说明。在图2的实施例中,该安检系统包括X射线源101、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102、X射线成像探测器103和传送装置104。传送装置104例如为传送带,用于输送行李或包裹物品105通过安检系统的检测区域,如图中箭头指示;在行李或包裹物品105通过检测区域的过程中,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102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105的放射性信息,而X射线源101发出X射线对行李或包裹物品照射或扫描,X射线成像探测器103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105在X射线的照射下发出或产生的射线,该射线例如是行李或包裹物品105反射、散射或透射的射线,从而可以获得X射线成像数据。示例性地,X射线成像探测器103与X射线源101相对排布,确保有效的X射线扫描范围能够完全覆盖检测区域并能够接收从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如反射、散射或透射)的射线。
通过同步控制子系统的调控,在物体通过检测区域的过程中,在脉冲工作模式下,实现对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物质监测和X射线成像。在同步控制子系统的调控下,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与X射线成像子系统各自的操作交替进行,相互之间无干扰,使得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与X射线成像部件排布没有限制。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例如是放射性物质探测器,可以与X射线成像部件(如X射线源101)相邻放置而无须隔离或屏蔽,也可以布置在同一个横截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融合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安检系统的部件的布置,其中采用单靶点X射线源201以脉冲模式以一固定角度或以一角度范围发射和扫描X射线,照射被传送装置204输送通过检测区域的行李或包裹物品205,X射线成像探测器203沿X射线的发射方向与X射线源201大致相对地布置,例如包括具有L形截面的探测器阵列,用于接收来自行李或包裹物品205的射线,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205的辐射图像的成像数据;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202(其例如为放射性物质探测器)可以与X射线源201相邻地布置,例如位于同一横截面,以脉冲模式,例如在X射线源201发射X射线之前或之后启动或运行,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205的放射性信息。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同时融合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安检系统的部件的布置,其中采用多点X射线源301。多点X射线源301为具有多个靶点306的分布式X射线源,可以从多个位置产生X射线,以照射或扫描被传送装置304输送通过检测区域的行李或包裹物品305,每个靶点产生X射线的时序可以灵活控制。X射线源的靶点的排列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直线段,也可以是折线段、弧线段或者其组合等。X射线源的靶点的排列是按照对被检测物品形成围绕(或者一定角度范围的围绕)的方向进行布置。X射线成像探测器303沿X射线的发射方向与X射线源301大致相对地布置,例如包括具有L形截面的探测器阵列,用于接收来自行李或包裹物品305的射线,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305的辐射图像的成像数据;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302可以与X射线源301相邻地布置,例如位于同一横截面,以脉冲模式,例如在X射线源301发射X射线之前或之后启动或运行,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305的放射性信息。使用多点X射线源结构,使得射线成像子系统可以获得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多视角图像或三维图像。
同步控制子系统作为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和辐射成像子系统协二者调配合的桥梁,有机调配两者的工作。例如,同步控制子系统可以通过可变、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实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图5-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的工作模式。如图5-7所示,融合系统或同步子系统可以接收触发信号S1,该触发信号可以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检测区域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刻,以便启动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和辐射成像子系统有序地工作。可以通过信号输入输出控制组件提供该触发信号,例如可以沿输送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路径设置传感器或触发机构,以感测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刻;作为替换或补充,根据传送装置的输送操作给出物体运动信息而产生触发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融合系统还包括传动子系统,用于传输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其例如包括上述传送装置;传动子系统可以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间和/或行李或包裹物品的传输速度的传动信号,使得同步控制子系统可以基于该传动信号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操作。辐射成像子系统与放射性监测子系统均在同步控制子系统的调配下以脉冲模式工作,工作脉冲有明确的时间信息,结合传动子系统提供的被检测物体的运动信息,可以明确得到被检测物体的某一位置或部位对应的放射性信息。
示例性地,传动子系统可以包括传送装置(如传送带或皮带传送组件)、传动传感器组件和传动信息输出组件。传送装置包括电机、皮带、联动部件等,承载被检物体通过检测区域。传动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速度传感器、光电门控传感器等,用于监测传动子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提供物体进入、离开检测区域的信号。传动信息输出组件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被检物体进入、离开检测区域的信号,以及被检物体的运动速度。
例如,图中S1信号的低电平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未进入或未被检测到进入检测区域,而上升沿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开始进入或将被检测到进入检测区域,高电平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被输送通过检测区域,下降沿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离开检测区域或被检测到离开检测区域。
如图5-7所示,辐射成像子系统可以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S2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可以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S3运行以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示例性地,第一脉冲控制信号或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矩形波(方波)。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和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各自包括多个脉冲,每个脉冲表示相应的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运行以执行相应的检测操作。例如,第一脉冲控制信号S2包括多个第一脉冲S21,其表示辐射成像子系统(例如,其辐射源和探测器)在此期间运行,以对正通过检测区域的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操作;第二脉冲控制信号S3包括第二脉冲S31,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在第二脉冲S31期间运行以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可以看出,第一脉冲S21和第二脉冲S31在时序上是交替的,确保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按照同步控制系统的调配,按照给定的脉冲信号交替工作而不会相互干扰。
在图5的实施例中,第二脉冲S31在第一脉冲S21之后出现,这表示在进行辐射成像操作之后,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在图6的实施例中,第二脉冲在第一脉冲之前出现,这表示先进行放射性物质监测,再进行辐射成像操作,由此可以进一步避免辐射成像对放射性物质监测的干扰或影响。此外,在准备阶段,即在S1信号的上升沿之前,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可以测量环境本底放射性数据(在脉冲S30期间)。在图7的实施例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可以在每次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射线之前都测量环境本底放射性数据。当被检测物体进入检测区域而出现触发信号S1后,辐射成像子系统与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按照同步控制子系统的调配,按照给定的脉冲信号交替工作。
各个脉冲的脉冲宽度、脉冲频率等均可按照需求进行调整。示例性地,如图5-7所示,一些或所有第二脉冲中的每一个在时间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且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融合系统还可以包括信息融合子系统,其与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和辐射成像子系统通信,以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中,从而可以准确地、更加直观明了地确定行李或包裹物品上的放射性物质的位置,或获得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含有放射性物质分布的融合图像。可以理解,与同步控制子系统类似,信息融合子系统也可以由各种合适的硬件/软件实现;信息融合子系统与同步控制子系统也可以单独地设置,也可以位于同一控制系统或控制器中,例如是同一控制系统或控制器中的不同模块。
在一些示例中,信息融合子系统可以包括图像融合组件和报警信息组件。图像融合组件将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被检物体的图像或辐射数据与放射性信息输出组件输出的被检物体的放射性信息数据在图像域做融合处理,获得带有放射性信息的被检物体的图像信息。报警信息组件可以根据所获得的被检物体的图像或辐射数据确定被检物体是否包含危险违禁物品,同时根据放射性信息输出组件输出的被检物体放射性信息,来判断被检物体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根据以上的判断信息,做出适当的报警显示及动作。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融合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安检系统的布置。如图所示,该安检系统包括辐射成像子系统10、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以及与辐射成像子系统10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二者通信的同步控制子系统30和信息融合子系统40。辐射成像子系统10包括辐射源11、辐射成像探测器12、辐射成像控制组件13和成像输出组件14,辐射成像控制组件13控制辐射源11和辐射成像探测器12以脉冲模式工作以获取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成像数据,成像输出组件14可以输出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成像数据信号,如辐射图像。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包括放射性物质探测器21、放射性物质监测控制组件23和放射性信息输出组件24。同步控制子系统30可以通过辐射成像控制组件13和放射性物质监测控制组件23分别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10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20以脉冲模式运行,例如向辐射成像控制组件13和放射性物质监测控制组件23提供脉冲信号。信息融合子系统40获取成像输出组件14和放射性信息输出组件24的输出信息,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图像中。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涉及采用上述融合系统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辐射成像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以及
使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其中,由同步控制子系统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在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时,可以由辐射源(如,能够进行可控的脉冲发射的低能X射线源)以脉冲模式产生辐射束以照射行李或包裹物品,同时由辐射成像探测器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在辐射束的照射下发出或产生的射线,从而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图像的数据。
在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时,可以使放射性监测探测器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如伽马射线或中子射线。
在操作中,同步控制子系统可以通过可变、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实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示例性地,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控制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第一脉冲控制信号或第二脉冲控制信号例如包括矩形波。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包括多个第一脉冲,辐射成像子系统在每个第一脉冲期间运行;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在时序上与第一脉冲错开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脉冲,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在每个第二脉冲期间运行,以监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作为示例,一些或所有第二脉冲中的每一个在时序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
在该方法中,还可以由传动子系统传输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并至少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间以及行李或包裹物品的传输速度的传动信号,由同步控制子系统基于所述传动信号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中。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融合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01:由放射性监测子系统测量环境本底放射性数据;
S02: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检测区域,触发信号出现,检测开始;
S03:在输送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的同时,由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监测子系统轮流工作;
S04:输出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图像和放射性监测信息;
S05:行李或包裹物品离开检测区域,检测结束。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使用可在脉冲模式下工作的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和辐射成像子系统,在同步控制子系统的调控下,能够实现符合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配合工作,节约设备占地空间,减少额外屏蔽带来的成本,减少物品流转运输的次数,减少了物品检测的次数,降低了物品检测的时间,提高物品检测的速度。同时,实现被检测物体的辐射图像与放射性监测数据的融合,使得图像信息与放射性信息更直观的显示,能直观指导对可疑物品的进一步检测,能够显著提高物品的检测效率。
在上文描述中,参照操作的动作和符号表示(例如,成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说明性实施例,所述操作可以被执行为程序模块或功能过程,所述程序模块或功能过程包括系统、程序、编程、对象、构件、数据结构等,并且执行特定任务或执行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并且可以使用现有硬件以被执行。这些现有硬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文中,除非以其他方式具体地规定,或如从讨论所显而易见的,诸如“处理”、“确定”、“获取”、“获得”、“判断”、“控制”等术语指操作或步骤可以被表示为计算机系统的寄存器和存储器中的物理电子量的数据并且将其转换成类似地表示为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其它的这种信息存储、传送或显示装置中的物理量的其它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的电子计算装置的作用和过程。
以上参照操作或步骤的动作和符号表示(例如,成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说明性实施例,所述操作或步骤可以被执行为程序模块或功能过程,所述程序模块或功能过程包括程序、编程、对象、构件、数据结构等,并且执行特定任务或执行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并且可以使用现有硬件以被执行。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方法、步骤、操作或模块的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装置。这些装置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装置。这些装置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装置(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装置(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包括:
辐射成像子系统,该辐射成像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
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该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和
同步控制子系统,该同步控制子系统与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二者通信,并被配置成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和控制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使得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其中,辐射成像子系统包括:
辐射源,该辐射源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产生用于照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辐射束;和
辐射成像探测器,该辐射成像探测器被配置成探测行李或包裹物在所述辐射束的照射下反射、散射或透射的射线,以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的数据;
其中,辐射源为能够进行可控的脉冲发射的低能X射线源,该低能X射线源适于对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X射线能量在千电子伏特(kev)量级的辐射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所述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包括放射性监测探测器,该放射性监测探测器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放射性监测探测器包括伽马射线探测器和中子探测器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同步控制子系统被配置成通过可变、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实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
辐射成像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
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
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和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矩形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系统,其中
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包括多个第一脉冲,
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第二脉冲,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在第二脉冲期间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
一些或所有第二脉冲中的每一个在时间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且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3和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系统,还包括:
传动子系统,该传动子系统被配置成传输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并至少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间以及行李或包裹物品的传输速度的传动信号,
同步控制子系统进一步被配置成基于所述传动信号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3和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系统,还包括:
信息融合子系统,该信息融合子系统与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和辐射成像子系统通信,以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中。
9.一种用于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方法,包括:
使辐射成像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
使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和
由同步控制子系统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和控制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使得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其中“使辐射成像子系统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包括:
由能够进行可控的脉冲发射且X射线能量在千电子伏特(kev)量级的低能X射线源以脉冲模式产生辐射束以照射行李或包裹物品;和
由辐射成像探测器检测行李或包裹物品在所述辐射束的照射下反射、散射或透射的射线,以产生用于形成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包括:
使放射性监测探测器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放射性监测探测器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伽马射线和中子射线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同步控制子系统通过可变、可调的脉冲控制信号,实时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根据第一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
控制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根据第二脉冲控制信号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
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和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矩形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一脉冲控制信号包括多个第一脉冲,
第二脉冲控制信号包括第二脉冲,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在第二脉冲期间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发出的放射性射线,
一些或所有第二脉冲中的每一个在时间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且相邻的第一脉冲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11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传动子系统传输行李或包裹物品通过检测区域,并至少向同步控制子系统输出表示行李或包裹物品进入和离开检测区域的时间以及行李或包裹物品的传输速度的传动信号;
由同步控制子系统基于所述传动信号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的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9-11和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由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放射性信息融合在由辐射成像子系统获得的行李或包裹物品的图像中。
CN202310037600.4A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6203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7600.4A CN116203050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7600.4A CN116203050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CN202010578035.9A CN111487262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8035.9A Division CN111487262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3050A true CN116203050A (zh) 2023-06-02

Family

ID=7181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7600.4A Pending CN116203050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CN202010578035.9A Pending CN111487262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8035.9A Pending CN111487262A (zh) 2020-06-23 2020-06-23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70328A1 (zh)
CN (2) CN116203050A (zh)
WO (1) WO20212590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3050A (zh) * 2020-06-23 2023-06-02 清华大学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8759A (en) * 1996-07-03 1998-11-17 Advance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Corporation Single beam photoneutron probe and X-ray imaging system for contraban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US7251310B2 (en) * 2004-05-27 2007-07-31 L-3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nd Detec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ntraband using radiated compound signatures
CN101539556B (zh) * 2008-03-18 2012-08-08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放射性物质检测和x光辐射成像的集成系统和集成方法
CN101561405B (zh) * 2008-04-17 2011-07-06 清华大学 一种直线轨迹扫描成像系统和方法
PL2567267T3 (pl) * 2010-05-05 2019-12-31 Nauchno-Proizvodstvennoe Chastnoe Unitarnoe Predpriyatie Adani System kontroli ładunku i pojazdu
CN104374784B (zh) * 2014-11-05 2017-05-1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定位放射性物质的检查系统和方法
CN116203050A (zh) * 2020-06-23 2023-06-02 清华大学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7262A (zh) 2020-08-04
WO2021259070A1 (zh) 2021-12-30
EP4170328A1 (en) 2023-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8325B2 (en) Single-pulse-switched multiple energy X-ray source applications
CN105589093B (zh) 用于扫描物体的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
US7492862B2 (en) Computed tomography cargo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2055963B1 (ko) 물체식별을 위한 비행시간 중성자심문방법과 장치
US73795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f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nuclear devices within containers
US7483511B2 (en)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5037328B2 (ja) 物体の2エネルギー放射線走査
US5124554A (en) Explosives detector
US9939550B2 (en) Detection of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 and other contraband by prompt and/or delayed signatures from photofission
US7742563B2 (en) X-ray source and detector configuration for a non-translational x-ray diffraction system
CN101971055B (zh) 具有控制辐射源的部件的用于安全和医疗扫描器的扫描系统
US9442213B2 (en) Method of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 an X-ray scanner
EP2541279A2 (en) X-Ray Scanners
US20040213375A1 (en) Radiation sources and radiation scanning systems with improved uniformity of radiation intensity
WO2010129058A2 (en) Dual energy imaging system
CN108474865A (zh) 车辆舱室检查系统和方法
US11921252B2 (en) Security screening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locating dangerous objects by using radiation
JP3827224B2 (ja) 荷物検査装置
CN116203050A (zh) 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
US9239303B2 (en) Material discrimination system
Van Liew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imaging of special nuclear materials and contraband using active x-ray interrogation
WO2014182685A1 (en) Electron beam transport in an x-ray scanner
RU2623692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алмазов в кимберлите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обогащения алмазов с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м
KR102110211B1 (ko) 동기화 신호를 이용하여 검사대상체의 영상 정보 획득을 하는 비파괴 검사 시스템
EP3491426B1 (en) Inspection system with source of radiation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