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6190B -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6190B
CN116196190B CN202310468352.9A CN202310468352A CN116196190B CN 116196190 B CN116196190 B CN 116196190B CN 202310468352 A CN202310468352 A CN 202310468352A CN 116196190 B CN116196190 B CN 116196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support
transfer arm
support tabl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83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6190A (zh
Inventor
安帅
李征
冯明利
曹光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4683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61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6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6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6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6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3Lower body, e.g. pelvis, hip, butt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0036Orthopaedic operating tables
    • A61G13/0063Orthopaedic operating t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surge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45Knees, upper or lower le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支撑组件与调节组件,支撑组件用于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面并控制患者大腿的抬升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辅助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通过以上设置,能够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患者单侧腿部向外展开的角度,并在那条腿向外展开之后调节大腿部分抬升的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单髁置换术(UKA)是治疗膝关节老化性关节炎终末期的一种微创保膝手术。用人工材料把内侧或外侧磨坏的部分组织替换掉,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创口小、术后恢复快、不涉及正常结构以及操作难度低的优势,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悬吊支架将患者臀部抬高,并把患者的大腿与手术床外侧边缘形成特定角度,同时还需要抬升患者大腿使得膝盖屈曲角度达到适应手术需要的范围。现有的悬吊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悬吊支架结构简单且缺乏刻度设计,使用时患者腿部外展角度与抬升角度需要调整后手动测量,该方案操作复杂且精确度低;
2、由于患者的身高、体重都存在差异,测量并调整后患者的姿态仍会在患者下肢重力与伸展动作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并改变影响患者腿部外展角度与大腿抬升角度。
因此设计一种带有刻度标识、方便调节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稳定支撑的手术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包括支撑组件与调节组件,支撑组件用于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面并控制患者大腿的抬升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辅助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通过以上设置,能够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患者单侧腿部向外展开的角度,并在那条腿向外展开之后调节大腿部分抬升的角度。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患者臀部的第一支撑台以及支撑患者大腿的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转动连接,使得患者大腿能够被抬升以多种角度。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患者躺卧的床体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为所述支撑面的运动提供坐标原点。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所述第一转接臂与所述第二转接臂之间设有平移转接臂,所述第一转接臂与所述第二转接臂分别与所述平移转接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臂的近端与所述固定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臂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套接相连,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台能够关于床体进行平移、转动以及升降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标识结构与第二标识结构,所述第一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转接臂之间,所述第一标识结构与所述固定夹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一转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转接臂之间,所述第二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或所述第二转接臂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二标识结构表征出所述第一支撑台关于所述固定夹的转动角度,并进一步表征出患者腿部的外展角。
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标识结构,所述第三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所述第三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或所述第二支撑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标识结构表征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的转动角度,即患者的大腿抬升角度。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滑动套接,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以及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之间构成稳定三角。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转接臂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接臂的近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转接臂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接臂的远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以及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数量都至少为一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台与第二支撑台,使得患者臀部与大腿在被支撑抬起时接触位置的压力更为分散,避免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积小、接触面压力大导致的压痕或压疮。
2、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加强结构与适配加强结构的限位结构,提高支架整体的稳固程度,大幅降低患者姿态被固定后重力与肢体伸展对支架整体产生的影响和患者术中的下肢晃动幅度,优化施术医生的操作环境。
3、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标识结构,使得医护人员在调整患者姿态的过程中随时能够看到患者的具体活动部位的位移或角度变化,将常规的调整过程与测量过程整合为一个可视化的调整过程,大幅降低术前准备时间,从而缩短手术整体用时、提高手术效率并优化患者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有标识结构都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有限位结构都处于限位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垂直距离最远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垂直距离最近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有标识结构都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有限位结构都处于限位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台;111、支撑轴;12、第二支撑台;121、第一约束带;13、固定夹;14、第一加强结构;15、第一限位结构;16、第二限位结构;17、第三限位结构;18、第三支撑台;181、第二约束带;182、第四标识结构;19、第二加强结构;2、调节组件;21、第一转接臂;211、第一伸缩段;22、第二转接臂;221、第二伸缩段;23、第一标识结构;24、第二标识结构;25、第三标识结构;26、平移转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如图1-4所示,包括支撑组件1与调节组件2,支撑组件1用于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面并控制患者大腿的抬升角度;调节组件2用于辅助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调节组件2与支撑组件1连接,通过以上设置,能够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患者单侧腿部向外展开的角度,并在那条腿向外展开之后调节大腿部分抬升的角度。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1、2所示,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患者臀部的第一支撑台11以及支撑患者大腿的第二支撑台12,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在连接处远离患者的一面设有铰链或合页或异形转动结构,使得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可以绕连接处转动,当患者的臀部与大腿分别被放置在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上且需要抬升患者的大腿来调整下肢姿态时,患者的大腿部分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都包括平台部,第一支撑台11的平台部与第二支撑台12的平台部都为带有圆角的矩形板状或矩形条状结构,平台部的制作材料包括高分子塑料或合成板材。平台部上靠近患者的一侧还设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进一步降低患者臀部以及腿部在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上受到的压力,缓冲部材料为TPE或生态PU皮革或内置了麻绳的橡胶或包裹海绵的绒面料,这些材料制成的缓冲部具有柔软亲肤的效果且具备一定的透气性。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1还包括固定夹13,固定夹13与患者躺卧的床体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为支撑面的运动提供坐标原点,具体的连接方式为使用固定夹13卡接在床体的侧边,这有利于固定夹13在非夹持状态下沿床体侧边滑动。
另一种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床体与固定夹13方式关系还可以是直接通过固定夹13夹持床体,并在固定夹13的表面设置螺栓结构,通过螺栓的进退起到扩张固定架增大接触压力的效果,从而提高固定压力,或者,在固定夹13对应的床体上设置长贯穿孔,并在固定夹13上设置对应的紧固结构,先把固定夹13在床体上滑动,确定停止位置后通过紧固结构使固定夹13不再移动,并强化固定夹13关于床体的稳定程度。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1、2所示,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转接臂21与第二转接臂22,第一转接臂21与第二转接臂22之间设有平移转接臂26,第一转接臂21与第二转接臂22分别与平移转接臂26滑动连接。或者,平移转接臂26与第一转接臂21或第二转接臂22中的一个滑动连接,与另一个固定连接,以便在平移转接臂26上设置距离刻度。第一转接臂21的近端与固定夹13转动连接,第二转接臂22的远端与第一支撑台11套接相连,使得第一支撑台11能够关于床体进行平移、转动以及升降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设置平移转接臂26,使得第一支撑台11在固定夹13与床体完成固定后仍可以在沿垂直于第一转接臂21的方向平移,从而满足基于更多特殊体型病患的特殊情况产生的手术姿态要求,特殊情况包括过度肥胖或身高过高导致的患者身体轮廓超出病床边缘,以及患者发育不良或畸形等情况导致的躺在病床上时距离病床边缘较远,或者身体不便于探出病床的边缘。平移转接臂26的限位方式也是通过设置压紧螺栓实现,或者,平移转接臂26的外侧设置螺纹层,螺纹层与设置刻度的区域不重叠,从而使得第一转接臂21与第二转接臂22在平移转接臂26上的移动距离更为精确。
另一种更优选实施方式为,第一转接臂21在远端设有第一伸缩段211,第二转接臂22在近端设有第二伸缩段221,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段211与第二伸缩段221,使得第一支撑台11在固定夹13与床体完成固定后仍可以在第一伸缩段211与第二伸缩段221的伸缩限度内远离或靠近床体,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放置高度、放置角度以及离床距离,配合平移转接臂26的技术效果,进一步满足更多基于特殊体型病患的特殊情况产生的手术姿态要求。第一伸缩段211在第一转接臂上21的限位方式与第二伸缩段221在第二转接臂22上的限位方式与平移转接臂26的限位方式相同。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1、2所示,调节组件2还包括第一标识结构23与第二标识结构24,第一标识结构23设置在固定架与第一转接臂21之间,第一标识结构23与固定夹13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更具体的,第一标识结构23滑动套接于固定夹13并设置便于控制第一标识结构23在固定夹13内滑动距离的螺杆。第一标识结构23与第一转接臂21转动连接,第二标识结构24设置在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转接臂22之间,第一支撑台11下方设有支撑轴111,第二标识结构24套接在支撑轴111的外侧且第二标识结构24能够关于支撑轴111发生相对转动,第二标识结构24与第二转接臂22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第一标识结构23上设有第一刻度盘,第一转接臂21上设有与第一刻度盘对应的第一指示针,当固定夹13垂直固定在病床边缘上,以第一转接臂21平行于床体边缘且靠近床尾时第一指示针指向的位置为零刻度。第二标识结构24上设有第二刻度盘,支撑轴111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指示针,第二指示针与支撑轴111滑动套接且第二指示针与支撑轴111不能相对转动,第二指示针沿支撑轴111方向套接在第二标识结构24的上方并在重力作用下与第二刻度盘接触,第二指示针所指方向与第二转接臂22的近端指向第二转接臂22的远端的方向一致时,第二指示针所指刻度为第二刻度盘的零刻度。通过设置第一标识结构23与第二标识结构24表征出第一支撑台11关于固定夹13的转动角度,并进一步表征出患者腿部的外展角。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2还包括第三标识结构25,第三标识结构25设置在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之间,第三标识结构25与第一支撑台11或第二支撑台12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标识结构25表征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之间的转动角度,即患者的大腿抬升角度。第三标识结构25包括第三刻度盘与第三指示针,第三标识盘与第一支撑台11或第二支撑台12中的一个可拆卸连接,第三指示针与第一支撑台11或第二支撑台12中的另一个可拆卸连接,当第一支撑台11与第二支撑台12所成角度为180度时第三指示针在第三刻度盘上所指的刻度为第三刻度盘的零刻度,每个指示针指向零刻度时对应的标识结构处于初始状态。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加强结构14,第一加强结构14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支撑台11滑动套接,第一加强结构1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台12转动连接。更具体的,第一加强结构14包括第一套筒与第一支撑杆,第一套筒滑动套接在支撑轴111上且第一套筒与第一支撑杆的其中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台12上。第一加强结构14与第一支撑台11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5,第一限位结构15为穿设在第二标识结构24上的第一螺栓压紧结构或穿设在第二标识结构24上的第一螺栓套紧结构,通过旋进第一螺栓压紧结构中的螺栓使得螺栓挤压支撑轴111,进而使得第一支撑台11与第一加强结构14处于限位状态;或者,通过旋紧第一螺栓套接结构中的螺栓使得第一螺栓套紧结构向内收缩提高第一螺栓套紧结构与支撑轴111的接触摩擦力,使得第一支撑台11与第一加强结构14处于限位状态。当第一加强结构14与第一支撑台11处于限位状态时,第一支撑台11、第二支撑台12以及第一加强结构14之间构成稳定三角。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16,第二限位结构16用于固定固定夹13与第一转接臂21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限位结构16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接臂21的近端,第二限位结构16主要为第二螺栓压紧结构,第二螺栓压紧结构的作用原理和第一限位结构15相同。
更优选实施方式为,如图2所示,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17,用于固定第二转接臂22与第一支撑台11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三限位结构17主要为第三螺栓压紧结构,第三螺栓压紧结构的作用原理和第一限位结构15相同,第三限位结构17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接臂22的远端。第一限位结构15、第二限位结构16以及第三限位结构17的数量都至少为一个,以便适用在对不同体重的患者的手术中。
实施例2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如图5、6所示,包括支撑组件1与调节组件2,支撑组件1用于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面并控制患者大腿的抬升角度;调节组件2用于辅助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调节组件2与支撑组件1连接,通过以上设置,能够根据手术需要调节患者单侧腿部向外展开的角度,并在那条腿向外展开之后调节大腿部分抬升的角度以及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
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如图所示,实施例2比实施例1多出了第三支撑台18以及第二加强结构19,第三支撑台18与第二支撑台12转动连接且第三支撑台18上设有第二约束带181,第二支撑台12上还额外设有第四标识结构182即第四刻度盘,第三支撑台18对应设有第四指示针,当第二支撑台12与第三支撑台18之间的角度为90度时,第四指示针指向的刻度为第四刻度盘上的零刻度。
另一种更优选实施方式为,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为可伸缩长短的支撑板,该实施方式下不同体型的患者整条腿部都能更好的与第二支撑台12以及第三支撑台18贴合。
本发明中提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的使用方法为:
在实施例1中,完成前置清洁工作后把患者平放于病床之上并为患者进行麻醉,确认患者被支撑位置与床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后使第三限位结构17处于限位状态,在第三标识结构25处于初始状态时将患者臀部置于确认高度后的第一支撑台11上,把患者的大腿放置在第二支撑台12并用第一约束带121对患者的大腿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抬升第二支撑台12调整患者大腿与水平的床面之间的夹角,并在调整过程中始终注意第三刻度盘上的刻度值,将患者大腿抬升适当角度后使第一限位结构15处于限位状态,进而使患者大腿的抬升角度固定并在第一加强结构14作用下加强稳定程度。通过转动第一支撑台11使得支撑轴111与第二转接臂2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修改患者腿部的外展角,转动过程中始终观察第二标识结构24上的刻度,外展角调整完毕后使第二限位结构16处于限位状态,并最终完成整个辅助固定器械的姿态限位。在实施例2中,还需要额外进行如下调整,基于第四标识结构182的指示调整第二支撑台12与第三支撑台18之间的夹角进而更精确的调整患者大小腿之间的夹角。

Claims (7)

1.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用于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支撑面并控制患者大腿的抬升角度;
调节组件,用于辅助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患者臀部的第一支撑台以及支撑患者大腿的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转动连接,使得患者大腿能够被抬升以多种角度;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与患者躺卧的床体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为所述支撑面的运动提供坐标原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所述第一转接臂与所述第二转接臂之间设有平移转接臂,所述第一转接臂与所述第二转接臂分别与所述平移转接臂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臂的近端与所述固定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臂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套接相连,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台能够关于床体进行平移、转动以及升降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标识结构与第二标识结构,所述第一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转接臂之间,所述第二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转接臂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二标识结构表征出所述第一支撑台关于所述固定夹的转动角度,并进一步表征出患者腿部的外展角;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标识结构,所述第三标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标识结构表征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的转动角度,即患者的大腿抬升角度;在手术过程中将患者臀部抬高,并把患者的大腿与手术床外侧边缘形成特定角度,同时还需要抬升患者大腿使得膝盖屈曲角度达到适应手术需要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结构与所述固定夹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一转接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或所述第二转接臂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标识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或所述第二支撑台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台滑动套接,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处于限位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以及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之间构成稳定三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转接臂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接臂的近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转接臂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接臂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数量都至少为一个。
CN202310468352.9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Active CN1161961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8352.9A CN116196190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8352.9A CN116196190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190A CN116196190A (zh) 2023-06-02
CN116196190B true CN116196190B (zh) 2023-07-14

Family

ID=8651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8352.9A Active CN116196190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619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6384A (en) * 1971-04-28 1973-10-16 Tower Co Inc Surgical table
CN106109071A (zh) * 2016-06-21 2016-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牵引床
CN212016603U (zh) * 2020-03-31 2020-11-27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一种骨科髋关节骨折后股四头肌锻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3979A1 (en) * 2003-01-13 2004-07-15 Newkirk David C. Orthopedic table apparatus
WO2009062545A1 (en) * 2007-11-13 2009-05-22 Schaerer Mayfield Medical Ag Modular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immobilisation of a patient's body for surgical oper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table
CN201127698Y (zh) * 2007-12-25 2008-10-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便携式野战综合手术台
CN105877960B (zh) * 2016-05-18 2018-04-1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一种混合式的下肢骨科手术牵引床的辅助装置
CN109758328B (zh) * 2019-03-19 2021-04-13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膝关节置换手术用下肢固定装置
CN114376844B (zh) * 2022-01-18 2022-10-04 嘉兴市第二医院 一种截石位手术床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6384A (en) * 1971-04-28 1973-10-16 Tower Co Inc Surgical table
CN106109071A (zh) * 2016-06-21 2016-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牵引床
CN212016603U (zh) * 2020-03-31 2020-11-27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一种骨科髋关节骨折后股四头肌锻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190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87802U (zh) 一种可调式肢体抬高支具
US5743264A (en) Method of imaging an ankle of a patient
US20180055708A1 (en) Upper Extremity Positioner
CN210698185U (zh) 一种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16196190B (zh) 一种下肢截骨及置换辅助固定器械
CN103445842B (zh) 马蹄足矫形器
CN211067278U (zh) 一种适用于骨科医疗用的腿骨外固定装置
CN209713557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手术的辅助支撑定位装置
CN203425024U (zh) 马蹄足矫形器
CN215461794U (zh) 一种骨科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CN104783905A (zh) 一种膝关节手术辅助限位装置
CN108743138A (zh) 交腿皮瓣术后的固定装置
US20050178393A1 (en) Hip reduction device
CN209091902U (zh) 一种骨科手术牵引架
CN2910112Y (zh) 可调式c型臂x光机体位架
CN209564351U (zh) 妇科检查床
CN209475069U (zh) 一种新型手术床腿架
CN215384176U (zh) 一种应用于超声介入手术中的侧卧位前臂支架
CN205867010U (zh) 可调式下肢抬高架
CN219963355U (zh) 一种经远端桡动脉介入手术术肢支撑装置
CN205307192U (zh) 一种髂腹股沟皮瓣移植术后用便携式固定装置
CN112807192B (zh) 一种卧式康复训练仪器
CN213218697U (zh) 一种介入手术术肢安置器
CN211094780U (zh) 一种下肢力线软性测量工具
CN212631171U (zh) 一种随床式多角度全方位手术支持臂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