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5296A -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5296A
CN116195296A CN202180060051.1A CN202180060051A CN116195296A CN 116195296 A CN116195296 A CN 116195296A CN 202180060051 A CN202180060051 A CN 202180060051A CN 116195296 A CN116195296 A CN 116195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link
communication
data
trigg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00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川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195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5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一种通信设备,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无线地进行通信,该通信设备包括:发送部件,用于向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用作用于指示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执行多链路中的数据发送的触发,其中,所述触发帧包括用于识别与在所述多链路中发送所述触发帧的链路不同的其他链路的识别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中的操作参数发送/接收技术。
背景技术
伴随着近年来要通信的数据量的增加,开发了诸如无线LAN(局域网)的通信技术。作为无线LAN的主要通信标准,已知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标准系列。IEEE802.11标准系列包括IEEE802.11a/b/g/n/ac/ax标准。例如,在最新的IEEE802.11ax标准中,对如下的技术进行了标准化,其中,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最大9.6吉比特/秒(Gbps)的高峰值吞吐量,而且还通过使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改善了拥堵情况下的通信速率(见专利文献1)。注意,OFDMA是正交频分多址的缩写。在OFDMA中,描述了在从STA(站)向AP(接入点)发送数据时使用称为触发帧的帧作为触发的方法。
作为进一步改善吞吐量、频率使用效率和通信延迟的后续标准,形成了称为IEEE802.11be的任务组。在IEEE802.11be标准中,研究了如下技术,其中,该技术用于使得一个AP(接入点)能够经由多个不同的频率通道与一个STA(站)建立多个链路来进行通信。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013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IEEE802.11be标准中,研究了多链路通信,其中,AP和STA经由不同的频率通道建立链路来同时进行通信。然而,如果STA在多个链路中的各个链路中使用触发帧作为触发来进行帧发送,则AP需要在各个链路中发送触发帧。即使在各个链路中同时发送触发帧,STA也不能总是同时接收到触发帧。在这种情况下,当发送数据的定时针对各个链路被移位时,可能会增大链路之间的干扰。如上所述,在多链路通信中,当AP和STA基于触发帧执行通信时,如果在各个链路中发送触发帧,则通信定时可能被移位。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多链路通信中的通信定时的移位的技术。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设备是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无线地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部件,用于向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用作用于指示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执行多链路中的数据发送的触发,
其中,所述触发帧包括用于识别与在所述多链路中发送所述触发帧的链路不同的其他链路的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多链路通信中的通信定时的移位。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注意,遍及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的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硬件布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功能布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当通信设备103向通信设备102发送数据时的序列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由通信设备102发送触发帧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通信设备102向通信设备103和通信设备104发送的触发帧的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通信设备102向通信设备103和104发送的ACK帧的示例的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当通信设备103和104各自向通信设备102发送数据时的序列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当通信设备102向通信设备103发送数据时的序列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由通信设备102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并不限于需要所有这些特征的发明,而是可以适当组合这些特征。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的配置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冗余描述。
(第一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设备102(以下将被称为AP 102)加入的网络的配置的示例。通信设备103和104(以下将被称为STA 103和104)各自是具有加入网络101的作用的站(STA)。AP 102可以与STA103和104通信。
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执行符合IEEE802.11be(EHT)标准的无线通信。注意,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缩写。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以2.4GHz、5GHz和6GHz频带中的各个频带中的频率执行通信。然而,各个通信设备使用的频带并不限于这些,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频带,诸如60GHz频带。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使用20MHz、40MHz、80MHz、160MHz和320MHz带宽执行通信。然而,各个通信设备使用的带宽不限于这些,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带宽,诸如240MHz或4MHz带宽。
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通过执行符合IEEE802.11be标准的OFDMA通信来实现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的多用户(MU)通信。注意,OFDMA是正交频分多址的缩写。在OFDMA通信中,分割的频带中的一部分(资源单元(RU))被分配给不相互重叠的各STA,并且各STA的载波相互正交。因此,AP可以同时与定义带宽中的多个STA通信。
注意,假设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符合IEEE802.11be标准。除此以外,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支持在IEEE802.11be标准之前定义的传统标准。更具体地,AP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支持IEEE802.11a/b/g/n/ac/ax标准中的至少一个。此外,除了IEEE802.11系列标准外,AP 102和STA103和104各自还可以支持其他通信标准,诸如
Figure BDA0004113725730000041
(蓝牙)、NFC、UWB、ZigBee或MBOA。注意,NFC是近场通信的缩写。此外,UWB是超宽带的缩写,并且MBOA是多频带OFDM联盟的缩写。UWB包括无线USB、无线1394和WiNET。此外,AP 102和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支持诸如有线LAN等的有线通信的通信标准。AP 102的实际示例是无线LAN路由器和个人计算机(PC),但不限于此。
AP 102可以是可以执行符合IEEE802.11be标准的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诸如无线电芯片。STA 103和104各自的实际示例是照相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PC、移动电话和摄像机,但不限于此。STA 103和104各自可以是可以执行符合IEEE802.11be标准的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诸如无线电芯片。此外,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包括一个AP和两个STA,但AP的数量、STA的数量和布置示例不限于该示例。
各个通信设备可以使用20MHz、40MHz、80MHz、160MHz和320MHz带宽执行通信。
AP 102和STA103执行经由多个频率通道建立链路来进行通信的多链路通信。在IEEE802.11系列标准中,各个频率通道的带宽被定义为20MHz。频率通道指示在IEEE802.11系列标准中定义的、可以执行符合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通信的频率通道。在IEEE802.11系列标准中,在2.4GHz、5GHz和6GHz频带中的各个频带中定义多个频率通道。注意,通过结合相邻的频率通道,可以在一个频率通道中使用40MHz以上的带宽。
例如,如图1所示,AP 102可以经由2.4GHz频带的第一频率通道与STA 103建立第一链路105,以及经由5GHz频带的第二频率通道与STA 103建立第二链路106,并且可以经由这两个链路执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AP 102执行在经由第一频率通道维持第一链路105的同时经由第二频率通道维持第二链路106的多链路通信。因此,AP 102可以经由多个频率通道与STA 103建立链路,从而提高与STA 103的通信中的吞吐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链路105是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的20MHz连接,并且具有1的链路编号。第二链路106是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的40MHz连接,并且具有2的链路编号。此外,连接AP 102和STA 104的链路107是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的40MHz连接。
注意,AP 102和STA 103可以在多链路通信中使用不同频带建立多个链路。例如,除了2.4GHz频带中的第一链路105和5GHz频带中的第二链路106之外,AP 102和STA 103还可以建立6GHz频带中的第三链路(未示出)。另选地,可以经由包括在相同频带中的多个不同通道建立链路。例如,可以经由2.4GHz频带的通道1建立第一链路105,并经由2.4GHz频带的通道5建立第二链路106。
注意,可以混合相同频带的链路和不同频带的链路。例如,AP 102和STA 103可以分别经由2.4GHz频带的通道1和通道5建立第一链路105和第二链路106,并且还可以经由5GHz频带的通道36建立第三链路(未示出)。如果AP 102与STA 103建立不同频率的多个连接,则即使给定频带拥堵,AP 102也可以在其他频带中与STA103建立通信,从而防止与STA103的通信中的吞吐量下降。
在多链路通信中,由AP 102和STA 103建立的多个链路至少使用不同的频率通道。注意,在多链路通信中,由AP 102和STA 103建立的多个链路的频率通道之间的通道间隔被设置为至少大于20MHz的间隔。注意,AP 102和STA103在本实施例中建立第一链路105和第二链路106,但可以建立三个以上的链路。
如果进行多链路通信,则AP 102和STA 103各自分割一个数据并经由多个链路将分割的数据发送给对方设备。另选地,AP 102和STA103各自可以经由多个链路中的各个链路发送相同的数据,从而将经由一个链路的通信设置为经由其他链路的通信的备份通信。更具体地,AP 102经由链路105和106向STA 103发送相同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在经由链路105的通信中发生错误,AP 102也会经由链路106发送相同的数据,并且因此STA103可以接收从AP 102发送的数据。
另选地,AP 102和STA 103可以根据要通信的帧或数据的种类来选择要使用的链路。例如,AP 102可以经由链路105发送管理帧,并且经由链路106发送包括数据的数据帧。注意,管理帧具体指示信标帧、探测请求帧/响应帧、或关联请求帧/响应帧。除了这些帧之外,解除关联帧、认证帧、解除认证帧和动作帧也被称为管理帧。
信标帧是进行网络信息的通知的帧。探测请求帧是请求网络信息的帧,而探测响应帧是对探测请求帧的响应,并且是提供网络信息的帧。关联请求帧是请求连接的帧,而关联响应帧是对关联请求帧的响应,并且是指示允许连接或错误的帧。解除关联帧是用于断开连接的帧。认证帧是用于认证对方设备的帧。解除认证帧是用于中断对方设备的认证并断开连接的帧。动作帧是用于执行除上述功能以外的附加功能的帧。
AP 102和STA 103各自发送/接收符合IEEE802.11系列标准的管理帧。另选地,当发送关于拍摄图像的数据时,AP 102可以经由链路105发送元信息(诸如日期、摄像时的参数(f数和快门速度)和位置信息),并且AP 102可以经由链路106发送像素信息。
AP 102和STA 103可以被配置为执行MIMO(多输入和多输出)通信。在这种情况下,AP 102和STA 103各自包括多个天线,并且它们的一个使用相同频率通道从各自的天线发送不同信号。接收侧设备使用多个天线同时接收从多个数据流到达的所有信号,分离数据流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码。与不执行MIMO通信的情况相比,AP 102和STA 103可以通过执行MIMO通信,同时通信更多的数据。当进行多链路通信时,AP 102和STA 103可以在一些链路中执行MIMO通信。
AP 102可以通过执行符合IEEE802.11be标准的OFDMA通信来实现对多个用户的信号进行复用的多用户(MU)通信。OFDMA是正交频分多址的缩写。在OFDMA通信中,分割的频带中的一部分(资源单元(RU))被分配给不相互重叠的各STA,并且分配给各STA的载波相互正交。因此,AP可以同时与多个STA通信。
在IEEE802.11ax标准中,定义了通过OFDMA从STA到AP的数据传输方法。首先,AP确认是否存在要发送给各个STA的数据。此时用于确认的帧被称为BSR(Buffer StatusReport(缓冲器状态报告))请求帧。作为响应,各个STA通知AP要发送给AP的数据量。此时帧中的信息被称为BSR(缓冲器状态报告)。
注意,该手段只是示例,并且还提供了通过其他方法向AP通知BSR的方法。例如,BSR可以包括在将从STA发送到AP的数据帧或控制帧中,并且可以发送该帧。
基于从各个STA接收到的BSR,AP为各个子通道分配STA,并且发送作为数据发送的起始点的帧。作为起始点的帧被称为触发帧。触发帧包括指示被各个STA用来进行数据发送的子通道的信息、以及确保时段的信息。根据触发帧的信息,STA将数据发送给AP。以此方式,即使在存在许多STA的拥堵环境中,STA也可以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
<通信设备(AP和STA)的硬件布置>
随后,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实施例的AP 102的硬件布置的示例。注意,STA 103或104的布置与AP 102的布置相同。AP 102包括存储单元201、控制单元202、功能单元203、输入单元204、输出单元205、通信单元206、以及天线207、208和209。注意,可以只提供天线207。
存储单元201由至少一个存储器(诸如ROM和RAM)形成,并且存储被配置为进行稍后描述的各种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各种信息(诸如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参数)。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缩写,而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缩写。注意,作为存储单元201,不仅可以使用诸如ROM或RAM的存储器,而且可以使用诸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或DVD等的存储介质。存储单元201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
控制单元202由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诸如CPU或MPU)形成,并且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201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整个AP 102。注意,控制单元202可以通过存储在存储单元201中的计算机程序和OS(操作系统)的协作来控制整个AP 102。控制单元202生成要在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通信中发送的数据和信号(无线电帧)。注意,CPU是中央处理单元的缩写,而MPU是微处理单元的缩写。控制单元202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诸如多核处理器),并通过多个处理器控制整个AP 102。
此外,控制单元202控制功能单元203并执行无线通信和预定处理(诸如摄像、打印或投影)。功能单元203是用于AP 102执行预定处理的硬件。
输入单元204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输出单元205经由监视器画面或扬声器向用户进行各种输出。这里,输出单元205的输出包括监视器画面上的显示、扬声器的音频输出、以及振动输出。注意,输入单元204和输出单元205二者可以由一个模块实现,如触摸面板。注意,输入单元204和输出单元205各自可以与AP 102集成,或者可以与AP 102分开。
通信单元206控制符合IEEE802.11be标准的无线通信。通信单元206还可以控制符合除IEEE802.11be标准之外的其他IEEE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通信,并控制诸如有线LAN的有线通信。通信单元206控制天线207、208和209发送/接收由控制单元202生成的用于无线通信的信号。
注意,如果AP 102除了支持IEEE802.11be标准之外还支持NFC标准或蓝牙标准,则AP 102可以控制符合这些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如果AP 102可以执行符合多个通信标准中的各个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则AP 102可以包括支持各个通信标准的通信单元和天线。AP102经由通信单元206与STA 103和104通信数据(诸如图像数据、文档数据或视频数据)。注意,天线207、208和209可以与通信单元206分开形成,或者可以与通信单元206集成以形成一个模块。
天线207、208和209各自是被配置为在2.4GHz、5GHz和6GHz频带中执行通信的天线。注意,AP 102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天线,但可以包括一个天线。另选地,AP 102可以针对各个频带包括不同的天线。如果AP 102包括多个天线,则AP 102可以包括分别对应于天线的通信单元206。
<通信设备(AP和STA)的功能布置>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实施例的AP 102的功能布置的示例。注意,STA 103和104也具有相同的布置。这里假设AP 102包括三个无线LAN控制单元301、308和310。注意,无线LAN控制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并且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AP 102还包括帧生成单元302、帧分析单元303、通道分配单元304、UI控制单元305、存储单元306以及无线天线307、309和311。
无线LAN控制单元301、308和310各自包括用于向/从其他无线LAN设备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和电路、以及用于控制天线和电路的程序。无线LAN控制单元301根据IEEE802.11标准系列,基于由帧生成单元302生成的帧来执行无线LAN通信控制。
帧生成单元302生成要由无线LAN控制单元301发送的无线控制帧。在某些情况下,生成的帧可以由无线LAN控制单元308或310发送。由帧生成单元302生成的无线控制帧的内容可以由存储在存储单元306中的设置来限制。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来自UI控制单元305的用户设置来改变。
帧分析单元303解释由无线LAN控制单元301、308和310各自接收到的帧,并将内容反映在无线LAN控制单元301、308和310各自上。如果由任何控制单元接收到的帧被帧控制单元303处理,则可以控制尚未接收到该帧的无线LAN控制单元。
当指示与通信对方的通信或与STA的通信时,通道分配单元304适当地分配用于AP与STA之间的通信的通道。根据决定的分配,例如,使用用于AP 102与STA103之间的通信的通道、或在该通道中定义的子通道来执行通信。
UI控制单元305包括与诸如用于接受用户对AP的操作的触摸面板和按钮等的用户接口相关联的硬件、以及用于控制硬件的程序。注意,UI控制单元305还具有向用户呈现信息的功能,诸如图像等的显示或音频输出。
存储单元306是存储装置,其可以由保存要由AP操作的数据和程序的ROM、RAM等形成。
<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AP 102和STA 103执行多链路通信。作为通信方法,采用OFDMA。如果STA 103向AP 102发送数据,则STA 103通过使用从AP 102接收到的触发帧作为起始点来发送数据。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将例示不存在STA 104并且AP 102和STA 103相互通信的情况。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当AP 102从STA 103接收数据时的处理序列的示例的序列图。
参照图4,AP 102向当前连接的STA(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为STA 103)发送BSR请求(S401)。此时,可以在各个链路中或仅在代表链路中发送BSR请求。通过仅在给定的链路中发送BSR请求,其他通信设备可以有效地使用不发送BSR请求的链路中的频带,并且还可以抑制AP 102的电力消耗。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将链路2设置为代表链路来发送BSR请求。
作为此时发送的BSR请求的帧结构,使用图6中例示的触发帧的部分结构。更具体地,使用帧控制字段601、持续时间字段602、RA字段603、TA字段604和共同信息字段605。共同信息字段605包括触发类型子字段609和长度子字段610。在该示例中,触发类型子字段609的子字段值被设置为4(见稍后描述的表1)。长度子字段610的子字段值被设置为0。不保持用户信息字段606。之后,随后是填充字段607和FCS字段608。注意,后续子字段的长度可以在长度子字段610中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在长度子字段610之后可以设置指示要用于请求BSR的通道编号或链路编号的字段。稍后将描述图6中例示的触发帧的其余结构的细节。
在接收到BSR请求时,STA 103向AP 102返回BSR(S402)。可以在各个链路中或仅在代表链路中发送要返回的BSR。作为用于返回BSR的链路,优选使用已经接收到BSR请求的链路。这是因为,AP 102在已经接收到BSR请求的链路中等待接收BSR的可能性高。通过仅在代表链路中发送帧,其他通信设备可以有效地使用在除代表链路以外的链路中使用的频率通道。此外,可以抑制STA103进行发送而消耗的电力。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将链路2设置为代表链路来返回BSR。
在发送的BSR中,可以发送在各个链路中要发送的数据的缓冲器大小,或者可以发送通过将在代表链路中要发送的数据的缓冲器大小相加而获得的值。注意,指示返回总和还是各个链路的值的指令可以包括在BSR请求中。例如,可以在长度子字段610之后设置BSR策略子字段,并且可以根据BSR策略子字段的值来改变要返回的值。例如,如果值为0,则可以请求在各个链路中要发送的数据的缓冲器大小,而如果值为1,则可以请求在所有链路中要发送的数据的缓冲器大小。
另选地,AP 102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接收BSR。例如,AP 102可以接收附在STA 103过去发送的数据上的BSR的值,并分析该值。BSR可以由MAC头的QoS控制字段指示。在QoS控制字段中,第0至3位指示数据的TID,而第8至15位指示队列大小。队列大小包括要从STA发送到AP的数据的大小。
注意,可以使用表示BSR的其他方法。例如,BSR可以由HT控制字段表示。通过在HT控制字段的第0位和第一位中设置1,来指示IEEE802.11ax标准中的操纵值。通过在HT控制字段的第0至2位设置1,来指示IEEE802.11be标准中的操纵值,并且可以指示操纵值的细节,如下所述。
操纵值被分类为4位控制ID和控制信息。如果4位控制ID是3,则指示控制信息是BSR。如果控制ID是BSR,则控制信息由ACI位图、Delta TID、ACI高、比例因子、队列大小高和队列大小全部子字段形成。与使用QoS控制字段发送BSR的情况相比,可以向通信对方通知发送数据的更详细的缓冲器大小。例如,ACI位图子字段使用4位,并且包括指示存在数据的特定TID的信息。此外,比例因子字段可以指示队列大小的规模。高队列大小字段指示最高优先级的TID的队列大小,而队列大小全部字段指示通过将所有TID的队列大小相加而获得的队列大小。除了链路字段外,还可以发送各个链路的队列大小。
在接收到来自STA 103的BSR时,AP 102基于BSR向STA 103分配适当的RU(资源单元),并且基于该分配,发送包括用于识别各个链路的识别信息的触发帧(S403)。注意,要包括的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与在多链路中发送触发帧的链路不同的其他链路的识别信息。还要注意,还可以包括发送触发帧的链路的识别信息。
图6示出了这里发送的触发帧的示例。图6中所示的字段/子字段符合IEEE802.11ax标准中定义的格式。即,触发帧包括帧控制字段601、持续时间字段602、RA字段603、TA字段604、共同信息字段605、用户信息字段606、填充字段607以及FCS字段608。
共同信息字段605中的4位触发类型子字段609用于通过该触发帧指定触发类型。共同信息字段605中的长度子字段610指示所有从属AP(slave AP)共同的通信时段。该通信时段对应于各个从属AP可以发送/接收的数据量。表1例示了触发类型子字段609的子字段值与触发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
Figure BDA0004113725730000121
Figure BDA0004113725730000131
在表1中,如果触发类型子字段609的子字段值为8,则指示该触发帧指示在多链路中发送上传数据。
用户信息字段606是对应于各个从属AP的字段。连接和发送数量等于所分配的STA的数量的用户信息字段606。用户信息字段606包括AID子字段611。
表2示出了包括在用户信息字段606中的AID子字段611的子字段值与该子字段值所指示的含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2]
AP ID子字段 内容
0 资源单元(RU)用于连接的STA的随机访问
1-2007 向具有相同AID值的连接的STA分配RU
2008-2044 预留
2045 RU用于未连接的STA的随机访问
2046 不向STA分配RU
2047-4094 预留
4095 填充字段的开头
在本实施例中,AID子字段611的子字段值是由AP 102分配给STA 103的值。例如,设置为1。
包括在用户信息字段606中的链路ID子字段612包括当前连接的STA发送数据的链路的识别信息。例如,如果指示经由在2.4GHz频带的通道5中操作的链路编号为1的链路进行数据发送,则将值设置为1。注意,如果AP 102和STA 103相互连接,则AP 102将链路编号分配给STA103。作为链路ID子字段,准备3位子字段。要准备的位数不限于此。例如,链路ID子字段可以具有2位或5位。
注意,通道编号可以被分配为子字段的值。例如,如果STA103指示AP 102在2.4GHz频带的通道5中执行数据发送,则可以将值设置为5。如果通道值被设置,则准备8位子字段。注意,这里设置的值可以是与频带相关联的值。例如,针对2.4GHz频带设置1,针对5GHz频带设置2,而针对6GHz频带设置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分配了2.4GHz频带,则在通道子字段中设置1。在这种情况下,准备2位子字段。
代替链路编号或通道编号,可以使用链路的频带、资源单元(RU)的编号等作为识别信息。
RU分配子字段613用于指定相应STA的频调(tone)大小和RU。作为RU分配子字段,准备8位子字段。
STA 103可以通过链路ID子字段612和RU分配子字段613的组合,知道数据被发送到AP 102的通道频率。表3示出了分配给RU分配子字段613的RU的值的示例。
[表3]
Figure BDA0004113725730000141
/>
Figure BDA0004113725730000151
例如,如果通道中使用的频率是20MHz,并且RU分配子字段613的值是38,则在被分配52作为子通道的频调大小的RU之中,第二RU被分配给STA 103。多个RU可以被分配给相同STA。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相同AID的不同RU分配子字段或不同链路ID子字段。另选地,分配相同链路ID子字段和相同AID的不同RU分配子字段。此时,为各个分配的RU准备用户信息字段606。
注意,可以使用将多个RU分配给一个STA的其他表现方法。例如,在AID子字段之后准备1位级联子字段。然后,如果位为1,则在RU分配子字段613之后再次布置级联子字段、链路ID子字段和RU分配子字段。如果位为0,则随后是下一个子字段。在这种分配方法中,可以通过较少的位数来分配多个通道。即使各个通道的带宽不同,也可以灵活地分配RU。
注意,该表现方法只是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他表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同时表现通道,因此使用带宽可以被限制为20MHz的单位。在这种情况下,RU分配子字段只需要具有4位。通过将带宽限制为20MHz,可以准备级联子字段。
注意,图6只是示例,并且指定链路ID和RU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考虑到按升序分配链路编号,来分配RU。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2.4GHz频带的通道1和5GHz频带的通道36各自具有40MHz的带宽,并且如果只对26的RU大小进行分配,则如下分配RU。值0至17被分配到在2.4GHz频带的通道1中要使用的第1至18RU。值18至36被分配到在5GHz频带的通道36中要使用的第19至37RU。
在DL/UL子字段614中,指定STA是发送还是接收数据。例如,如果值为0,则STA向AP发送数据,而如果值为1,则AP向STA发送数据。
在接收到从AP 102发送的触发帧时,STA 103根据分配经由链路1和2同时向AP102发送数据(S404)。同步数据通信(发送)是同步模式的通信。在该模式中,同步执行经由多个链路的通信。更具体地,在相同定时开始第一链路(链路1)和第二链路(链路2)中的通信。除了同步模式之外,AP 102还能够执行异步模式和半异步模式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多链路通信模式。注意,在异步模式或半异步模式中不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触发帧。
在异步模式中,异步地执行经由各个链路的通信,并且在单独的定时执行经由第一链路的通信和经由第二链路的通信。在半异步模式中,当经由一个链路进行数据通信时,如果另一个链路中的频率通道可用,则同步执行经由两个链路的通信。
在接收到数据时,AP 102返回与数据相关联的ACK(确认)(S405)。
此时,不发送针对已经接收到数据的各个链路的ACK,而是发送一个ACK。图7示出了这里发送的ACK的示例。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AP 102发送到STA 103的ACK帧的示例的图。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块ACK(BA)作为ACK。根据该帧,可以发送针对多个数据的一个ACK。
图7中所示的字段/子字段符合IEEE802.11ax标准中定义的格式。即,ACK帧包括帧控制字段701、持续时间字段702、RA字段703、TA字段704、BA控制字段705、BA信息字段706、以及FCS字段707。
BA控制字段705包括BA Ack策略子字段708、多TID子字段709、压缩位图子字段710和GCR子字段711。其中,多TID子字段709、压缩位图子字段710和GCR(Groupcast withretries(带重试的组播))子字段711的值的组合指定块ACK(BA)类型。表4例示了各子字段与BA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4]
多TID 压缩位图 GCR BA类型
0 0 0 基础
0 1 0 压缩
1 0 0 扩展压缩
1 1 0 多TID
0 0 1 预留
0 1 1 GCR
1 0 1 预留
1 1 1 预留
例如,如果多TID子字段值为0,压缩位图子字段值为0,并且GCR子字段值为0,则指示BAACK是基础ACK。
注意,可以设置专用BA类型。例如,如果多TID子字段值为0,压缩位图子字段值为0,并且GCR子字段值为1,则可以指示在多链路通信时的BA。
根据BA类型,BA信息字段706的结构改变。如果BA类型为基础,则包括块Ack启动序列控制子字段712和块Ack位图子字段713。块Ack启动序列控制子字段712包括级联子字段714、链路ID子字段715和启动序列编号子字段716。
如果级联子字段714的值为1,则指示随后是BA信息字段706。另一方面,如果级联子字段714的值为0,则指示最后的BA信息字段。链路ID子字段715用于指定由AP 102指定的链路编号的值。例如,如果链路编号是1,则值为1。启动序列编号子字段716指示从随后的块Ack位图子字段713开始的序列编号。块Ack位图子字段713指示已经接收到的数据帧。如果接收到从由启动序列编号子字段指示的序列编号起的第三数据,则第三位的值被设置为1。在与未接收到的序列编号相对应的位中设置0。
在使用触发帧作为起始点进行的数据通信中,即使在多链路通信中也可以在一个链路中集体发送触发帧和ACK。然后,图4中所示的序列结束。
将参照图10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图4的序列图中的由AP 102执行的处理的过程。
在步骤S1001中,AP 102向当前连接的STA(在本实施例中,STA 103)发送BSR请求。
在步骤S1002中,AP 102确定是否接收到从当前连接的STA(在本实施例中,STA103)发送的BSR。如果接收到BSR,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003;否则,AP 102待机。注意,如果在预定时段中没有接收到BSR,则AP 102可以中断处理,或者可以返回到步骤S1001以重新发送BSR请求。
在步骤S1003中,AP 102基于从当前连接的STA(在本实施例中,STA 103)接收到的BSR,向STA 103分配适当的RU(资源单元),并且基于该分配,发送包括用于识别各个链路的识别信息的触发帧。如上所述,要包括的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与在多链路中发送触发帧的链路不同的其他链路的识别信息,但是还可以包括发送触发帧的链路的识别信息。
在步骤S1004中,AP 102确定是否经由多链路的各个链路(链路1和链路2)从当前连接的STA(在本实施例中,STA 103)接收到数据。如果接收到了数据,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005;否则,AP 102待机。
在步骤S1005中,AP 102向当前连接的STA(在本实施例中,STA 103)发送与接收的数据相关联的ACK(确认)。然后,图10所示的处理系列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同时在多个链路中发送数据,则可以在一个链路中发送触发帧。
如果同时在多个通道中发送数据,则数据无法被现有的触发帧所覆盖。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如果使用给定的通道发送触发帧,则即使在没有发送触发帧的通道中也可以接收数据,因此可以在所有关联的通道中接收数据。因此,在多链路通信中,可以防止通信定时的移位。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当AP 102将RU分配给STA 103和104时的处理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各个设备的布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序列的示例。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针对STA 103,AP 102将106的RU大小分配给2.4GHz频带的通道5,并将106的RU大小分配给5GHz频带的通道36。AP 102的链路1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进行操作,而AP 102的链路2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进行操作。STA103和104都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连接到AP 102。此外,只有STA 103还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连接。
首先,AP 102向STA103和104各自发送BSR请求(S801)。使用STA 103和104共同使用的5GHz频带的通道36来发送BSR请求。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返回对该请求的响应。注意,STA 103可以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作为链路1返回响应。此时发送/接收的BSR请求和BSR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AP 102基于BSR和通信状态向STA分配RU大小,并发送触发帧(S803)。此时,例如,针对STA 103,将242的RU大小分配到2.4GHz频带的通道5,并且针对STA 104,将242的RU大小分配到5GHz频带的通道36。基于该分配,各个STA发送数据(S804)。然后,在接收到数据时,AP 102基于数据返回ACK(S805)。经由接收到数据的链路返回ACK。这使得各个STA能够针对各个链路掌握所发送的数据到达AP。也就是说,即使针对各个链路异步发送/接收数据,也可以确认数据的接收。因此,即使在多个链路中发送/接收数据,并且给定链路的数据通信速率高,也可以继续数据通信而无需等待低速率的链路。
另一方面,可能在各链路中单独向应用通知数据,并且通信设备可能无法正确接收数据。因此,可以在发送了触发帧的链路中发送ACK。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多个链路中发送/接收数据,也在一个链路中返回ACK,因此链路可以相互同步。因此,当返回ACK时,由触发帧指定的时段期间的数据可以由多个链路来布置。
<通信设备(AP)102的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AP 102执行的处理的过程。
AP 102经由多个链路与各个STA建立连接(步骤S501)。接下来,AP 102确认关于经由多个链路的连接的通信状态、以及各个当前连接的STA的设置(步骤S502)。注意,可以在步骤S501中进行连接处理时执行步骤S502。要针对各个STA确认的参数包括从最小速率到最大速率的通信速率、通信带宽、通信通道、MCS、以及指示是否可以同时发送/接收的参数。这使得AP 102能够掌握当RU被分配给STA 103时预计将接收到的数据量。
接下来,AP 102发送BSR请求,以掌握各个当前连接的STA要发送的数据量(步骤S503)。这与图8的S801相对应。如果存在要发送到AP 102的数据,则各个STA发送BSR。AP102接收从各个STA发送的BSR(步骤S504)。注意,即使不存在要发送的数据,各个STA也可以发送BSR。
基于多个链路的通信状态、各个STA的设置以及各个STA等待发送的数据量(所有这些在步骤S502中已经确认),AP 102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同步数据发送(步骤S505)。如果在步骤S505中确定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10;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06。
例如,如果由各个STA连接的链路通道彼此接近,或者如果STA无法同时在一个链路中发送数据并在另一个链路中接收数据,则需要通过来自AP 102的指令同时上传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入跨多个链路发送用于同步的触发帧的过程,处理前进到步骤S510。
如果由多个链路使用的通信通道是2.4GHz频带的通道1和通道3,则当通信时段相互偏离时,发生干扰以中断通信,因此需要使用触发帧的通信。
另选地,如果多个链路共享数据的内容,则需要同步地进行数据发送。因此,作为一种同步方法,考虑使用触发帧来同步数据的方法。例如,考虑多个链路共享数据的序列编号的情况。如果使用多个链路共同的值发送序列编号,则在整合数据时需要掌握数据的上下文。作为基准,使用触发帧的发送/接收。使用从给定触发帧到下一个触发帧的单位,在该单位内整合数据,并按序列编号对数据进行排序,从而掌握已接收的数据和未接收的数据。
随后,AP 102决定对各个当前连接的STA的RU分配(步骤S510)。作为分配方法,RU可以被平均分割并分配给各个STA。例如,如果STA 103和104连接到AP 102,则可以向STA103和104各自分配106的RU大小,使得STA 103和104的RU大小彼此相等。另选地,可以根据通过BSR获取的上传数据之间的比率来分配RU。例如,如果STA 103的上传数据是20,并且STA 104的上传数据是10,则可以向STA 103分配106的RU大小,并且可以向STA 104分配52的RU大小。
如果在步骤S510中决定对各个STA的分配,则AP 102确定是否使用相同的链路通道(共同链路通道)连接所有STA(步骤S511)。也就是说,AP 102确定是否包括经由对多个STA的所有多链路共同的链路的连接。如果在步骤S511中确定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12;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07。注意,可以在步骤S505时进行该处理。
如果所有STA使用相同的链路通道连接,则可以发送在多个链路中适用的触发帧。然而,如果存在使用不同的链路通道进行操作的STA,则需要针对各个通道发送触发帧。
例如,如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并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连接STA 103,并且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连接STA 104,则使用通道36作为共同链路通道发送触发帧。然而,例如,如果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连接STA 103并且使用5GHz的通道36连接STA 104,则不存在共同链路通道,因此需要在通道5和通道36的各个链路通道中发送触发帧。即使在通道5和通道36各自中发送触发帧,也可以发送支持多个链路的多链路触发帧。
例如,考虑如下情况: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并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连接STA103和104二者,但是在省电模式中设置其中一个链路,以禁止接收数据。此外,考虑如下情况:STA 103可以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接收数据,并且STA 104可以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多个链路中的各个链路中发送多链路触发帧,各个STA可以掌握跨多个链路的RU的分配。
如果所有STA使用相同的链路通道连接,即,发送通过汇总在多个链路中分配的RU的信息而获得的触发帧(下文中也将被称为“统一触发帧”),则AP 102根据分配的RU向各个STA发送统一触发帧(步骤S512)。这与图8的S803相对应。这时发送的统一触发帧如图6所示。
AP 102确定是否接收到从已经接收到统一触发帧的各个STA发送的数据(步骤S513)。如果在步骤S513中确定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14;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505。
AP 102返回对接收到的数据的ACK(步骤S514)。经由已接收到数据的链路返回ACK。这与图8的S805相对应。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图4的S405的情况下,针对在多个链路中接收到的数据返回一个统一ACK。在发送ACK之后,处理系列结束。注意,可以从步骤S503或S505重复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505中确定不需要同步数据发送,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06以进入各个链路的数据发送/接收过程。
AP 102向STA分配RU大小(步骤S506)。可以针对各个使用链路通道单独决定分配RU大小的STA。可以跨多个链路进行分配。
考虑单独进行分配的情况。例如,考虑如下情况:使用2.4GHz频带的通道5和5GHz频带的通道36连接STA 103,并且使用5GHz频带的通道36连接STA 104。如果针对各个链路通道(例如,针对通道36)单独决定RU大小,则向STA 103分配16的RU大小,并向STA 104分配106的RU大小。针对通道5,向STA103分配242的RU大小。
考虑跨多个链路进行分配的情况。此时,针对通道36,将242的RU大小分配给STA103。针对通道5,将242的RU大小分配给STA 104。
此外,考虑如下情况:针对各个链路管理数据发送/接收,即,针对各个链路通道单独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跨链路进行同步,因此通信快的链路不需要等待通信慢的链路,从而使得可以更快地发送/接收数据。
如果针对各个链路决定向STA的分配,则AP 102在各个链路中发送触发帧(步骤S507)。作为此时发送的触发帧,使用符合IEEE802.11ax标准的基础触发帧。也就是说,图6中所示的触发类型子字段值为0(见表1)。图6所示的用户信息字段不包括图6所示的子字段611至614中的链路ID子字段612。
AP 102确定是否从STA接收到STA响应于触发帧的发送而发送的数据(步骤S508)。如果在步骤S508中确定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509;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505。
AP 102返回与接收到的数据相关联的ACK(步骤S509)。此时返回的ACK是基于各个链路的接收数据而返回的。此时返回的ACK符合IEEE802.11标准中定义的ACK。注意,如步骤S514所述,在多个链路中可以返回共同块ACK。在发送ACK之后,处理系列结束。注意,可以从步骤S503或S505重复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经由共同链路通道向多个STA发送触发帧。这使得各个STA能够针对各个链路掌握所发送的数据到达AP。也就是说,即使针对各个链路异步发送/接收数据,也可以确认数据的接收。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将描述当AP 102向STA 103发送数据时的处理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各个设备的布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假设STA 103在链路1中处于省电状态,并且仅在链路2中可以接受数据的接收。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确认STA的上传数据的量,既不需要BSR请求也不需要BSR。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与图4所示的S401和S402相对应的处理。
AP 102根据要发送给各个STA的数据的量来分配RU大小。然后,AP 102发送分配结果的通知作为触发帧(S903)。注意,此时发送的触发帧如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图6所示,并且用户信息字段中的DL/UL子字段的值为1。
STA 103分析触发帧的内容,并确认在链路1中也接收到数据。然后,STA 103等待接收链路1中的数据。基于分配结果,AP 102将数据发送给STA 103(S904)。STA 103向AP102返回与接收到的数据相关联的ACK(S905)。此时,STA 103可以集体分析多个链路的数据,并发送块ACK,如图7中所示。另选地,可以针对各个链路返回IEEE802.11标准中定义的ACK。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即使STA 103在一个链路中处于睡眠状态,通过利用AP102发送触发帧,STA 103也可以在多个链路中接收数据。
[变型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已经分别说明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各个设备可以同时或交替地执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通过例示第一和第三实施例,可以在图4的S403至S405之后执行图9的S903至S905,然后可以重复这些处理。例如,在图4的S403至S405重复三次之后,图9的S903至S905可以重复五次。可以首先开始图9的S903至S905。这可以在减少开销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发送/接收。可以重复各实施例,或者可以使用触发帧来指示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响应于数据而返回的ACK可以是作为对单个数据的响应的ACK。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处理来实现: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向系统或设备提供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并且使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出并执行程序。本发明还可以通过用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来实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因此,做出权利要求以公开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要求2020年7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12464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4)

1.一种通信设备,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部件,用于向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用作用于指示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执行多链路中的数据发送的触发,
其中,所述触发帧包括用于识别与在所述多链路中发送所述触发帧的链路不同的其他链路的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各链路的链路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在IEEE802.11系列标准中定义的各链路的通道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各链路的频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包括资源单元的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在所述多链路中接收已经响应于所述触发帧的接收而从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件在一个链路中发送对所述接收部件从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接收到的数据的接收确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部件,用于通过使用作为触发的所述触发帧的发送,在多链路中向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部件,用于在一个链路中接收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对所述发送部件在所述多链路中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确认。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能够与至少一个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一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各自的多链路的通信状态、所述至少一个其他通信设备的设置、以及等待被所述至少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各自发送的数据量,来确定是否需要所述数据发送;以及
第二确定部件,用于确定是否包括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其他通信设备的所有多链路共同的链路的连接,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确定部件确定为需要所述数据发送、并且所述第二确定部件确定为包括经由所述共同的链路的连接,则所述发送部件经由所述共同的链路向所述至少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触发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中的数据通信是同步模式中的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还包括发送所述触发帧的链路的识别信息。
13.一种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设备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步骤,用于使所述通信设备的发送部件向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用作用于指示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执行多链路中的数据发送的触发,
其中,所述触发帧包括用于识别与在所述多链路中发送所述触发帧的链路不同的其他链路的识别信息。
14.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CN202180060051.1A 2020-07-21 2021-06-04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Pending CN1161952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4643 2020-07-21
JP2020124643A JP2022021186A (ja) 2020-07-21 2020-07-21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21/021401 WO2022018984A1 (ja) 2020-07-21 2021-06-04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5296A true CN116195296A (zh) 2023-05-30

Family

ID=7972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0051.1A Pending CN116195296A (zh) 2020-07-21 2021-06-04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7441A1 (zh)
EP (1) EP4187988A1 (zh)
JP (1) JP2022021186A (zh)
CN (1) CN116195296A (zh)
WO (1) WO2022018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8275A (zh) * 2021-06-01 2024-01-09 索尼集团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0133A (ja) 2016-09-20 2018-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72536B2 (en) * 2018-08-08 2022-03-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link operation setup and channel access control
JP2020124643A (ja) 2020-05-28 2020-08-20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21186A (ja) 2022-02-02
EP4187988A1 (en) 2023-05-31
WO2022018984A1 (ja) 2022-01-27
US20230137441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07881A (ko) 무선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 전송을 위한 링크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JP2024056907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11925A (ja) Txop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端末
US2023013744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0141300A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669194A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程序
JP7362291B2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23048092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095544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05729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30115667A1 (en) Access poin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1241032A1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210335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7933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4080230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4009785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ap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EP429094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2160878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566554B1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JP2023145263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20169407A (ko) 다중 링크를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 데이터의 길이를 고려한 프레임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058033A (zh) 通信设备、控制方法和程序
JP2018524901A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ofdmaベースのデータack/baフレーム交換の改善されたシグナリ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