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5156A - 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5156A
CN116195156A CN202180059900.1A CN202180059900A CN116195156A CN 116195156 A CN116195156 A CN 116195156A CN 202180059900 A CN202180059900 A CN 202180059900A CN 116195156 A CN116195156 A CN 116195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system
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99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堀贵大
木寺和宪
古贺达雄
大岛和哉
金森圭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95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5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2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being switch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配电系统(100)具备包括一个以上的能够与负载(4)连接的连接部(30)的配电网(2)以及能够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多个电源(1)。由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多个电源(1)以连接部(30)位于彼此相邻的电源(1)之间的方式而被空出间隔(G1)配置。

Description

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向负载提供电力的分布式电源系统。该分布式电源系统具备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被输入在多个发电装置发电所产生的电力。电源装置按每个发电装置而具备电源电路、蓄电池、以及逆变器。电源电路由在发电装置发电所产生的电力来生成规定的电压的电力。蓄电池通过从电源电路得到的电力而被充电,并将充好的电力进行放电。逆变器将从电源电路以及蓄电池得到的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并将转换后的电力向与负载连接的电力线输出。并且,在该分布式电源系统中,根据多个蓄电池的每一个的状态,使多个逆变器分担向负载提供的电力并输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03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减少由电源施加到负载上的电压的下降的配电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配电系统具备:配电网,包括一个以上的能够与负载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多个电源,能够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由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一个电源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所述多个电源以所述连接部位于彼此相邻的电源之间的方式而被空出间隔配置。
本发明的配电系统具有容易减少由电源施加到负载上的电压的下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2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1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2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2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2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3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2D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4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3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5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3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6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3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7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3D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的第8构成例的概要图。
图4示出了电源的转换效率的特性。
图5是示出对比例的配电系统的构成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示出本发明的概括性的或具体的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均为一个例子,其主旨并非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并且,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没有记载在示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技术方案的构成要素,将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另外,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严谨的图示。并且,在各个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存在省略或简化重复说明的情况。
(实施方式)
[构成]
利用图1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构成的概要图。配电系统100具备配电网2以及多个(在图1所示的例中为三个)电源1。在实施方式中,各电源1输出直流电。因此,在实施方式中,配电网2是所谓的DC(Direct Current:直流)配电网。
图1所示的配电网2被构成为包括四条馈电线3。四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上(也就是从与包括各馈电线3的平面正交的方向来看的情况下)都呈直线状。四条馈电线3的每一条的一端与一个分支点P1连接。因此,若电力由电源1而被提供给任一条馈电线3时,则电力也经由分支点P1而被提供给其他的馈电线3。
各馈电线3由与电源1的输出侧的正极连接的正极一侧的馈电线、以及与电源1的输出侧的负极连接的负极一侧的馈电线的这一对馈电线构成。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分支点P1是多条馈电线3的每一条的正极一侧的馈电线的连接点、与多条馈电线3的每一条的负极一侧的馈电线的连接点的这两个连接点的组合。另外,配电网2不仅可以具有一个分支点P1,还可以具有多个分支点P1。并且,配电网2也可以不具有分支点P1。也就是说,配电网2有可能包括仅由一条馈电线3构成的形态。
各馈电线3例如由管道轨道构成,能够与一个以上的负载4连接。也就是说,一个以上的负载4能够自由地被配置在各馈电线3的任意位置。换而言之,各馈电线3是与一个以上的负载4连接的连接部30。因此,可以认为配电网2包括一个以上的能够与负载4连接的连接部30。当然,也可以预先决定能够与一个以上的负载4连接的各馈电线3的设置场所。在实施方式中,虽然各馈电线3被配置在设施的天花板,但也可以被设置在设施的地板、墙壁、或家具上等。
电源1能够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在实施方式中,电源1是具备AC/DC转换器的电力转换器。电源1将从电力系统6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转换后的直流电向与电源1连接的馈电线3输出。向该馈电线3输出的直流电也向其他的馈电线3输出。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电源1只要是对直流电进行输出的构成即可,也可以是太阳能电池等分布式电源或蓄电池等电源、或者是这些电源与电力转换器(例如,具备DC/DC转换器电路的电力转换器)的组合。
负载4通过与馈电线3(连接部30)进行连接,从而经由该馈电线3来接受由电源1提供的电力并进行驱动。在实施方式中,虽然负载4是照明器具,但例如也可以是扬声器、摄像头、传感器、或USB PD(USB Power Delivery:功率传输协议)等。也就是说,负载4只要是能接受电力并进行驱动的构成,则也可以是照明器具以外的设备。并且,在实施方式中,虽然与各馈电线3连接的所有负载4都是照明器具,种类仅有一种,但与各馈电线3连接的负载4的种类也可以是多种。例如,与各馈电线3连接的也可以是照明器具、扬声器、摄像头、传感器、USB PD。这些设备可以全部都与一条馈电线3连接,也可以分开与多条馈电线3连接。
在图1所示配电系统100中,三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四条馈电线3中的三条馈电线3的开放端E1。在此所指的开放端E1是馈电线3的一端,也是没有与其他的馈电线3连接的一端。也就是说,在图1所示配电系统100中,配电网2具有开放端E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开放端E1。
在图1所示的配电系统100中,三个电源1中的由后述的控制器5的选择部50选择的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也就是说,由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在图1所示的配电系统100中,三个电源1中的任一个的输出电压、额定输出都相同。因此,不论选择了哪个电源1,都由输出电压、额定输出相同的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在此所指的“相同”不仅包括完全相同,还包括几乎一致。也就是说,多个电源1的每一个的输出电压之间、额定输出之间允许有百分之几左右的误差。
并且,在图1所示配电系统100中,三个电源1被配置成相互夹着一条以上的馈电线3。如上所述,馈电线3相当于连接部30。因此,多个电源1以连接部30位于两个彼此相邻的电源1之间的方式而被空出间隔G1配置。也就是说,多个电源1并不是以集中在配电网2的一个地方并连接的方式而被配置的,而是以分布在配电网2的多个地方并连接的方式而被配置的。
例如,在图1所示配电系统100中,假设三个电源1分别为“第1电源11”、“第2电源12”、“第3电源13”。并且,假设与第1电源11连接的馈电线3为“第1馈电线31”、与第2电源12连接的馈电线3为“第2馈电线32”、与第3电源13连接的馈电线3为“第3馈电线33”。在这种情况下,第1馈电线31和第2馈电线32位于第1电源11与第2电源12之间,其间隔G1相当于第1馈电线31的线路长度与第2馈电线32的线路长度之和。另外,第2馈电线32和第3馈电线33位于第2电源12与第3电源13之间,其间隔G1相当于第2馈电线32的线路长度与第3馈电线33的线路长度之和。另外,第1馈电线31和第3馈电线33位于第1电源11与第3电源13之间,其间隔G1相当于第1馈电线31的线路长度与第3馈电线33的线线路长度之和。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图1仅对第1电源11与第3电源13之间的间隔G1进行了图示。
[配电系统的构成例]
图1所示的配电系统100的构成仅为一个例子。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构成例进行列举。另外,以下列举的构成例为一个例子,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也可以是与以下列举的构成例不同的构成。并且,在以下列举的构成例中,虽然多个电源1的每一个的输出电压都有必要相同,但额定输出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并且,在以下列举的构成例中,仅对多个电源1中的任意两个电源1的间隔G1进行了图示。
图2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1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1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一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两个电源1。馈电线3在平面图中呈直线状。并且,两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一条馈电线3的两端,换而言之,分别被配置在一条馈电线3中的一方的开放端E1以及另一方的开放端E1。
也就是说,在第1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开放端E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开放端E1。并且,在第1构成例中,两个电源1以相对于穿过一条馈电线3中心的直线L11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也就是说,在第1构成例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以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直线L11(参考线BL1)的方式而被对称配置。
图2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2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2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四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四个电源1。四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这四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的配电网2。也就是说,在第2构成例中,配电网2为环状网20。并且,四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相邻的馈电线3彼此连接的共四个连接点。因此,在第2构成例中,四个电源1被等间隔地配置在环状网20。
也就是说,在第2构成例中,配电网2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20。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在第2构成例中,在任一条馈电线3中,两个电源1以相对于穿过馈电线3中心的直线L12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也就是说,在第2构成例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以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直线L12(参考线BL1)的方式而被对称配置。
图2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3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3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五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三个电源1。五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这五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梳子形状的配电网2。并且,三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三条馈电线3相互连接的分支点P1以及剩下的两条馈电线3的开放端E1。
也就是说,在第3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将馈电线3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P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分支点P1。并且,在第3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开放端E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开放端E1。
图2D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4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4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四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五个直流电源1。四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这四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十字形状的配电网2。并且,五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四条馈电线3的每一条都具有的一个开放端E1也就是共四个开放端E1、以及与四条馈电线3连接的分支点P1。
也就是说,在第4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将馈电线3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P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分支点P1。并且,在第4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开放端E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开放端E1。进一步,在第4构成例中,在任一条馈电线3中,两个电源1都以相对于穿过馈电线3中心的直线L13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也就是说,在第4构成例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以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直线L13(参考线BL1)的方式而被对称配置。
图3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5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5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十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两个电源1。十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十条馈电线3中位于外侧的八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的环状网20。并且,剩下的两条馈电线3以将环状网20分割为3等分的方式而与环状网20连接。然后,两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位于环状网20的四个角中的一方的对角线L21上的两个角上。因此,在第5构成例中,两个电源1被等间隔地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也可以认为两个电源1以相对于另一方的对角线L22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
也就是说,在第5构成例中,配电网2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20。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在第5构成例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以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对角线L22(参考线BL1)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
图3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6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6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二十四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两个电源1。二十四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二十四条馈电线3以格子状来相互连接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的九个环状网20。并且,两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位于环状网20中央的四个角中一方的对角线L23上的两个角上。因此,在第6构成例中,两个电源1被等间隔地配置在环状网20上。并且,也可以认为两个电源1以相对于另一方的对角线L24线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进一步,两个电源1的任一个都被配置在与四条馈电线3连接的分支点P1上,该分支点P1在配电网2中的分支数量(也就是连接馈电线3的数量)最多。
也就是说,在第6构成例中,配电网2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20。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在第6构成例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以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对角线L24(参考线BL1)的方式而被对称配置。并且,在第6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将馈电线3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P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分支点P1。进一步,在第6构成例中,分支点P1为多个。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多个分支点P1中的分支数量最多的分支点P1。
图3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7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7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十一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三个电源1。十一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十一条馈电线3中的八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的两个环状网20。剩下的三条馈电线3以从这两个环状网20向外延伸的方式与这两个环状网20连接。并且,三个电源1分别被配置在如下的两个角上以及成为环状网20的底边的馈电线3的中央,该两个角是指,位于两个环状网20中的一方(图3C的下侧)的环状网20的四个角中的一方的对角线L25上的两个角。因此,在第7构成例中,三个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三个电源1的任一个都被配置在分支点P1,该分支点P1在配电网2中的分支数量(也就是连接馈电线3的数量)最多。
也就是说,在第7构成例中,配电网2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20。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在第7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将馈电线3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P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分支点P1。进一步,在第7构成例中,分支点P1为多个。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多个分支点P1中的分支数量最多的分支点P1。
图3D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第8构成例的概要图。在第8构成例中,配电系统100具备由十六条馈电线3构成的配电网2以及三个电源1。十六条馈电线3的任一条在平面图中都呈直线状。十六条馈电线3中的八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的环状网20。剩下的八条馈电线3通过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以环状网20为中心来相交的在平面图中呈十字形状的十字网21。并且,三个电源1被等间隔地配置在构成十字网21的两条线中的一方的线(图3D中左右方向的线)上。在此,三个电源1中的两个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三个电源1中的任一个都相邻的两个电源1以相对于穿过馈电线3中心的直线L14对称的方式而被配置。进一步,三个电源1中的任一个都被配置在分支点P1,该分支点P1在配电网2中的分支数量(也就是连接馈电线3的数量)最多
也就是说,在第8构成例中,配电网2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20。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并且,在第8构成例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以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直线L14(参考线BL1)的方式而被对称配置。并且,在第8构成例中,配电网2具有将馈电线3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P1。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分支点P1。进一步,在第8构成例中,分支点P1为多个。并且,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多个分支点P1中的分支数量最多的分支点P1。
[控制器]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具备控制器5,该控制器5具有对多个电源1个别进行控制的电源控制功能。控制器5具备选择部50。控制器5例如是微机或者是具备微机的装置。微机是具有存放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执行程序的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计时器、A/D转换器、以及D/A转换器等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源控制功能以及选择部50由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程序来实现。
选择部50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也就说是,在实施方式中,并不是所有的电源1都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而是由选择部50选择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当然,也可以由所有的电源1都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
以下,对由选择部50进行的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的选择例进行列举。另外,假设在选择部50按照以下的任一个选择例来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之前的期间,由所有的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在此,在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之前的期间,由所有的电源1提供电力是为了检测配电网2所需的电力。另外,若选择部50能够事前把握配电网2所需的电力,则在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之前,没有必要由所有的电源1来提供电力。例如,若选择部50与所有的负载4进行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并能够事前检测出驱动负载4以及驱动负载4的所需的电力,则选择部50能够事前把握配电网2所需的电力。并且,在以下的任一个选择例中,没有被选择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不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
第1选择例是选择部50作为“第1选择部”来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即,在第1选择例中,选择部(第1选择部)50按照多个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的总输出功率,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在第1选择例中,控制器5通过与配电网2连接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进行有线或无线的通信,从而定期获得由一个以上的电源1检测出的输出功率。获得输出功率的周期例如相当于各电源1检测输出功率的周期。据此,控制器5获得配电网2中所有电源1的输出功率。
并且,在第1选择例中,控制器5能够通过通信来把握多个电源1的每一个的额定输出。
并且,选择部50按照获得的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例如,假设多个电源1的每一个的额定输出都是200W。在这种情况下,若选择部50获得的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为100W,则选择一个电源1,若为300W,则选择两个电源1,若为500W,则选择三个电源1。
并且例如是,假设多个电源1的额定输出相互不同,也就是存在额定输出为200W的电源1、额定输出为400W的电源1、以及额定输出为600W的电源1。在这种情况下,若选择部50获得的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为100W,则从额定输出为200W、400W、以及600W的电源1中任选一个,若为300W,则从额定输出为400W以及600W的电源1中任选一个,若为500W,则选择额定输出为600W的电源1。
在此,如上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多个电源1的任一个都是AC/DC转换器(也就是电力转换器)。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选择例中,选择部(第1选择部)50也可以从多个电源1中将转换效率最好的电源1作为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电源1来选择。
以下,利用图4对这种形态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电源1的转换效率的特性。在图4中,纵轴表示电源1的转换效率,横轴表示电源1的输出功率。在图4中,实线表示额定输出较大的电源1的转换效率的特性,虚线表示额定输出较小的电源1的转换效率的特性。任一个电源1都具有在提供比额定输出稍小的输出功率时,能达到最高转换效率这样的特性。如图4所示,虽然额定输出较大的电源1在输出功率(所有负载4的功耗)较大的第1区域A1中的转换效率高,但在输出功率较小的第2区域A2中的转换效率却会变低,而导致损失增大。另一方面,由于额定输出小的电源1在第2区域A2中的转换效率高,因此,能够抑制损失增大。
因此,希望选择部(第1选择部)50能够按照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从多个电源1中将转换效率最好的电源1作为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电源1来选择。例如,假设存在额定输出为200W的电源1以及额定输出为600W的电源1。在这种情况下,若选择部50获得的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为100W,则选择额定输出为200W的电源1。
第2选择例是选择部50作为“第2选择部”来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即,在第2选择例中,选择部(第2选择部)50按照负载4的位置,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在第2选择例中,控制器5通过和与配电网2连接的一个以上的负载4进行有线或无线的通信,从一个以上的负载4来获得位置信息。获得位置信息的定时例如是开启负载4的电源的定时。位置信息例如是示出配置有配电系统100的设施的位置(坐标)的信息。负载4的位置信息例如能够利用使用了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等的LPS(Local Positioning System:局部定位系统)来获得。
并且,在第2选择例中,控制器5通过和与配电网2连接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进行有线或无线的通信,从一个以上的电源1来获得位置信息。多个电源1的每一个的位置例如通过利用上述的LPS来获得,从而被存储在控制器5的存储器中。
然后,选择部50按照获得的负载4的位置信息,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具体而言,选择部50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离负载4的位置最近的电源1。例如,在存在多个已开启电源的负载4的情况下,选择部50选择至多个负载4的每一个的距离的总和为最小的电源1。另外,若发生了仅由选择的电源1来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而电力不足的情况,则选择部50还可以选择离负载4的位置第二近的电源1。
第3选择例是选择部50作为“第1选择部”以及“第2选择部”这两者来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在第3选择例中,选择部50首先按照获得的负载4的位置信息,从多个电源1中来选择一个电源1。然后再对选择的电源1的额定输出与由所有的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了电力时所获得的总输出功率进行比较。若比较的结果为发生了仅由选择的电源1来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而电力不足的情况,则选择部50按照不足的电力,再一次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所述不足的电力是指,对于获得的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而言,仅以选择的电源1而不足的电力。也就是说,在第3选择例中,选择部50首先作为第2选择部来发挥其功能,在这以后,若发生了向配电网2提供的电力不足的情况,则作为第1选择部来发挥其功能。
以下,利用配电网2的第3构成例(图2C)来对第3选择例中的工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假设在第3构成例中,额定输出为50W的电源1(在此称为“电源α”)被配置在分支点P1。另外,假设额定输出为80W的电源1(在此称为“电源β”)被配置在位于最左侧的馈电线3的开放端E1,额定输出为60W的电源1(在此称为“电源γ”)被配置在位于最右侧的馈电线3的开放端E1。进一步,假设使负载4连接在位于中央的馈电线3的中间附近,而开启该负载4的电源的功耗为120W。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部50首先从多个电源α、β、γ中选择位于离负载4最近的位置上的电源α。然后再对选择的电源α的额定输出(在此为50W)与由所有的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时所获得的总输出功率(在此为120W)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为,若仅由电源α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则还有70W(=120W-50W)的不足,因此,选择部50按照获得的所有电源1的总输出功率中的不足的部分(在此为70W),从剩下的电源β,γ中选择电源β。据此,向配电网2提供的电力大于负载4的功耗。
[优点]
以下,一边与对比例的配电系统200进行对比,一边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的优点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对比例的配电系统200的构成的概要图。对比例的配电系统200在仅具备一个电源1的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不同。
在对比例的配电系统200中,若与馈电线3(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离电源1越远,则该负载4与电源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电线的长度就越长。因此,在对比例的配电系统200中存在如下的问题:若负载4离电源1越远,则因取决于电线长度的馈电线3的电阻越大而导致电压下降的幅度就越大。例如,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处于中央的馈电线3中,因电线过长而引起的电压下降,导致施加在位于离电源1最远的位置上的负载4的电压比施加在位于离电源1最近的位置上的负载4电压小得以至于让人无法忽视。
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中,多个电源1以馈电线3(连接部30)位于彼此相邻的电源1之间的方式而被空出间隔G1配置。也就是说,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中,多个电源1不是以集中在配电网2的一个地方并连接的方式而被配置的,而是以分布在配电网2的多个地方并连接的方式而被配置的。因此,与对比例的配电系统200相比,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中,通过恰当地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一个以上的电源1,从而能够缩短电源1和与馈电线3(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容易减少由电源1施加到负载4上的电压的下降的优点。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虽然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受上述的实施方式所限。以下,对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列举。也可以对以下将要说明的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源1的每一个以夹着馈电线3的方式而被配置,但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多个电源1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也可以被配置在馈电线3的中间的附近。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以上的连接部30(馈电线3的一部分)也位于相邻的电源1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电源1之间的间隔G1存在多个的情况下,这些间隔G1可以互不相等。即,这些间隔G1可以相互不同。例如,在环状网20配置有三个电源1的情况下,虽然相邻的电源1之间的间隔G1存在三个,但这些间隔G1可以相互相等,也可以相互不同。在多个间隔G1相互不同的情况下,希望这些间隔G1中的任一个都在所有间隔G1的平均值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当间隔G1为多个时,则希望多个间隔G1的每一个都在多个间隔G1的平均值的0.5倍以上2倍以下。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馈电线3例如图1所示的那样在平面图中呈直线状,但并非受此所限。例如,馈电线3可以在平面图中呈折线形状也就是一部分弯折的形状,也可以在平面图中呈波浪线形状也就是一部分弯曲的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2B、图3B至图3D所示,虽然环状网20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但并非受此所限。例如,环状网20在平面图中可以呈圆形,也可以呈多边形。也就是说,环状网20也可以不具有开放端E1,而构成闭环网。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配电网2为DC配电网,但并非受此所限。例如,配电网2也可以是提供交流电的AC配电网。在这种情况下,各电源1也可以是输出交流电的构成。例如,各电源1是具备DC/AC转换器的电力转换器。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配电系统100具备控制器5,但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在配电系统100中,也可以使多个电源1中的一个电源1具有作为控制器5的功能来代替具备控制器5。在这种构成中,并不需要控制器5。并且,在这种构成中,具有作为控制器5的功能的电源1为主设备,其之外的电源1为从设备,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来进行通信。并且,通过作为主设备的电源1对作为从设备的电源1发出指示,主设备的电源1作为控制器5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电源1个别地进行控制。
(总结)
如上所述,配电系统100具备包括一个以上的能够与负载4连接的连接部30的配电网2以及能够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多个电源1。由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多个电源1以连接部30位于彼此相邻的电源1之间的方式而被空出间隔G1配置。
通过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多个电源1不是以集中在配电网2的一个地方并连接的方式而被配置的,而是以分布在配电网2的多个地方并连接的方式而被配置的。因此,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电源1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之间的距离变短,结果就是容易减少由电源1施加到负载4的电压的下降。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配电网2具有将馈电线3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P1。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分支点P1。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在得到容易减少由电源1施加到负载4上的电压的下降的效果的同时,还容易减少所需电源1的数量。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分支点P1为多个。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多个分支点P1中的分支数量最多的分支点P1。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在得到容易减少由电源1施加到负载4上的电压的下降的效果的同时,还更容易减少所需电源1的数量。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配电网2具有开放端E1。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一个电源1被配置在开放端E1。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在只有一个电源1的情况下,通过将电源1配置在容易离电源1最远的位置的开放端E1,从而能够容易地缩短电源1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之间的距离。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配电网2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20。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1空出间隔G1被配置在环状网20。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与环状网20仅配置有一个电源1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缩短电源1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之间的距离。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间隔G1为多个,多个间隔G1的每一个在多个间隔G1的平均值的0.5倍以上2倍以下。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与多个电源1被等间隔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确保电源1的位置的自由度的同时,还能够容易地缩短电源1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之间的距离。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在以平面图来看配电网2的情况下,多个电源1中的至少两个电源1夹着与配电网2相交的参考线BL1而被对称配置。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与多个电源1随机地被配置在配电网2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缩短电源1和与连接部30连接的负载4之间的距离。
并且例如是,配电系统100进一步具备选择选择部(第1选择部)50,该选择部(第1选择部)50按照多个电源1向配电网2提供的总输出功率,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与使所有的电源1运转并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损失。
并且例如是,在配电系统100中,多个电源1为电力转换器。选择部(第1选择部)50从多个电源1中将转换效率最好的电源1作为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电源1来选择。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与选择转换效率低的电源1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电源1中的损失。
并且例如是,配电系统100进一步具备选择部(第2选择部)50,该选择部(第2选择部)50按照负载4的位置,从多个电源1中选择向配电网2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1。
这样的配电系统100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以使负载4与电源1之间的距离变得极短的方式来选择电源1,结果就是容易减少由电源1施加到负载4上的电压的下降。
符号说明
100配电系统
1电源(电力转换器)
2 配电网
20 环状网
3 馈电线
30 连接部
4 负载
50选择部(第1选择部,第2选择部)
BL1 参考线
E1 开放端
G1 间隔
P1分支点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系统,
所述配电系统具备:
配电网,包括一个以上的能够与负载连接的连接部;以及
多个电源,能够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
由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一个电源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
所述多个电源以所述连接部位于彼此相邻的电源之间的方式而被空出间隔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配电网具有将馈电线分支成两条以上的分支点,
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被配置在所述分支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分支点为多个,
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被配置在所述多个分支点中的分支数量最多的分支点。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配电网具有开放端,
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被配置在所述开放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配电网至少具有被构成为环状的环状网,
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电源,空出间隔被配置在所述环状网。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间隔为多个,
所述多个间隔的每一个在所述多个间隔的平均值的0.5倍以上2倍以下。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
在以平面图来看所述配电网的情况下,所述多个电源中的至少两个电源以夹着与所述配电网相交的参考线的方式而被对称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配电系统进一步具备第1选择部,所述第1选择部按照由所述多个电源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的总输出功率,从所述多个电源中选择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多个电源为电力转换器,
所述第1选择部,从所述多个电源中将转换效率最好的电源作为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的电源来选择。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系统,
所述配电系统进一步具备第2选择部,所述第2选择部按照所述负载的位置,从所述多个电源中选择向所述配电网提供电力的一个以上的电源。
CN202180059900.1A 2020-08-26 2021-07-20 配电系统 Pending CN1161951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684 2020-08-26
JP2020-142684 2020-08-26
PCT/JP2021/027128 WO2022044627A1 (ja) 2020-08-26 2021-07-20 配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5156A true CN116195156A (zh) 2023-05-30

Family

ID=8035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9900.1A Pending CN116195156A (zh) 2020-08-26 2021-07-20 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8740A1 (zh)
EP (1) EP4207525A4 (zh)
JP (1) JPWO2022044627A1 (zh)
CN (1) CN116195156A (zh)
WO (1) WO20220446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3677B2 (ja) * 2012-03-06 2014-05-28 ヤフー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439429B2 (en) * 2012-11-02 2019-10-08 Lex Products, Llc Modular microgrid unit and method of use
US10095254B2 (en) * 2015-03-25 2018-10-09 Cisco Technology, Inc. Pow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JP2016220352A (ja) 2015-05-18 2016-12-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分散電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DE102016115823B4 (de) * 2016-08-25 2023-01-05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Kraftfahrzeugbordnetz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Kraftfahrzeugbordnetz
JP7196601B2 (ja) * 2018-12-28 2022-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35437B2 (ja) * 2019-01-23 2021-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4627A1 (ja) 2022-03-03
EP4207525A4 (en) 2024-03-20
JPWO2022044627A1 (zh) 2022-03-03
EP4207525A1 (en) 2023-07-05
US20230268740A1 (en)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26836T3 (es) Método y aparato para controlar un sistema de potencia híbrido
US9362815B2 (en) Input-parallel/output-parallel inverter assembly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EP3742572B1 (e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40360561A1 (en) Fully redundant photovoltaic array
JP2015532983A (ja) 発電制御装置、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発電制御方法
US20200084878A1 (en) Direct current link bus for a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direct current link bus
US20110160928A1 (en) Random controlled fuel cell power module
US10784656B2 (en) Power distribution rack assembly
US20140247635A1 (en) Power converter
JP2019033626A (ja) 光給電システム
JP2019146314A (ja)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蓄電装置
EP3036829A1 (en) Fully redundant photovoltaic array
JP6155880B2 (ja) 電力供給装置
CN116195156A (zh) 配电系统
CN113258773A (zh) 一种电力变换系统和电力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3176180A (ja) 自立給電システム
JP2015126564A (ja) 電力融通システム
US9425648B2 (en) Mobile device solar powered charg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EP1542247A3 (en) Non-contact means for energising a moving electrical load
KR20160058999A (ko) 다중 출력 스위치드 캐패시터 dc-dc 변환기
JP2016181976A (ja) 電源装置
KR101694687B1 (ko) 시분할 방식 다중 에너지 하베스팅 회로의 시간관리 방법
KR20170103743A (ko) 전원과 전기 부하 사이에 전력을 동적으로 관리하기 위한 어레인지먼트 및 방법
KR102519908B1 (ko) 변류기를 이용한 전력 공급 장치
KR102526397B1 (ko) 전력 생성용 가변 변류기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