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1572A -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1572A
CN116191572A CN202310444834.0A CN202310444834A CN116191572A CN 116191572 A CN116191572 A CN 116191572A CN 202310444834 A CN202310444834 A CN 202310444834A CN 116191572 A CN116191572 A CN 116191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inverter
inverter
output power
health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48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1572B (zh
Inventor
唐黎
莫翔学
钟信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ipus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ipus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ipus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ipus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448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1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1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1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66Regulating electric power
    • G05F1/67Regulat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maximum power available from a generator, e.g. from solar cel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2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DC/AC inverter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itself, e.g. AC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02J2300/26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involv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本发明通过健康评估系数对每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从而避免光伏逆变器性能下降后仍以较高的输出功率运行,保证光伏逆变器的稳定使用,避免光伏逆变器由于过热、短路引发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太阳能逆变器有配合光伏阵列的特殊功能,例如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
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算法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智能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的光伏逆变器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来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光伏逆变器由于一些影响因素会导致性能下降,此时若依据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来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如光伏逆变器短路、过热),增加光伏逆变器的使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
S2: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
S3: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后,光伏系统运行;
S4: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健康评估系数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将设备参数与电力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建立健康评估系数,表达式为:
Figure SMS_1
式中,
Figure SMS_2
为设备参数,/>
Figure SMS_4
为电力参数,且/>
Figure SMS_6
分别为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的比例系数,/>
Figure SMS_8
,设备参数/>
Figure SMS_10
用于体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其中,/>
Figure SMS_12
表示逆变器的损耗功率,/>
Figure SMS_14
表示逆变器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Figure SMS_3
表示逆变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Figure SMS_5
为滤波器电容值,/>
Figure SMS_7
为滤波器电阻,/>
Figure SMS_9
为电路的频率,电力参数/>
Figure SMS_11
用于体现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稳定性,其中,/>
Figure SMS_13
为电路电流波动率,/>
Figure SMS_15
为电路电磁干扰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逻辑为: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SMS_17
,获取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18
,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19
越大,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稳定性越好,此时光伏逆变器能够输出最大功率,反之光伏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0
越小,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稳定性越差,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减小,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1
越小,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越小,通过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2
校正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SMS_23
,得到光伏逆变器的二次调节输出功率/>
Figure SMS_1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4
后,控制系统还需要将不能支持光伏转换的光伏逆变器从光伏系统中断开,并发出警报提示,预警逻辑为:
设定风险阈值
Figure SMS_25
,将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6
与风险阈值/>
Figure SMS_27
进行对比,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28
风险阈值/>
Figure SMS_29
,控制系统判定该光伏逆变器不能支持光伏系统的运行,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断路器断开光伏逆变器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并发出预警信号,检修人员接收预警信号后,前往检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风险阈值
Figure SMS_30
的修正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环境中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通过公式处理后,建立修正系数
Figure SMS_31
,表达式为:
Figure SMS_32
式中,
Figure SMS_33
分别为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
Figure SMS_34
分别为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的比例系数,且/>
Figure SMS_35
获取修正系数
Figure SMS_36
后,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37
修正风险阈值/>
Figure SMS_38
得到修正阈值/>
Figure SMS_39
,表达式为:
Figure SMS_40
当出现特殊环境时,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41
增大风险阈值/>
Figure SMS_42
得到/>
Figure SMS_4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大功率点跟踪算法通过寻找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来控制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算法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SMS_44
式中,
Figure SMS_45
表示功率对电压的导数,/>
Figure SMS_46
表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
Figure SMS_47
表示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Figure SMS_48
表示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排序表生成逻辑为:设光伏站中光伏逆变器的数量为M台,分别标记为{M1、M2、M3、M4、M5、M6},上述排序为光伏逆变器的编号排序,也为初始排序,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对比结果为:M5>M2>M1>M6>M3>M4,则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为{M5、M2、M1、M6、M3、M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排序模块、第一调节模块、校正模块、二次调节模块、管理模块;
排序模块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第一调节模块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校正模块通过健康评估系数对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校正,二次调节模块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进行二次调节后,光伏系统运行,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管理模块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在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后,再通过健康评估系数对每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从而避免光伏逆变器性能下降后仍以较高的输出功率运行,保证光伏逆变器的稳定使用,避免光伏逆变器由于过热、短路引发安全事故;
2、本发明通过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将设备参数与电力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建立健康评估系数,多项参数去量纲取其数值综合计算,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并且,依据获取的健康评估系数对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二次调节,保证光伏逆变器在当前性能状态下能输出最大功率,进而保障光伏逆变器的安全使用,提高光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本发明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49
修正风险阈值/>
Figure SMS_50
得到修正阈值/>
Figure SMS_51
,在出现强降雨环境时,环境中的大气透明度降低,气流流速和湿度增大,大气透明度降低时,影响控制系统传感设备的监测精度,气流流速和湿度增大影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等,因此,当出现特殊环境时,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52
增大风险阈值/>
Figure SMS_53
得到/>
Figure SMS_54
,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在特殊天气提前预警,提高控制系统的预警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后,光伏系统运行,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
本申请通过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在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后,再通过健康评估系数对每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从而避免光伏逆变器性能下降后仍以较高的输出功率运行,保证光伏逆变器的稳定使用,避免光伏逆变器由于过热、短路引发安全事故。
本实施例中,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当前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2)基于当前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计算出下一时刻的最大输出功率,并将其设为目标输出功率;
(3)根据当前的逆变器输出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的差值,计算出需要调整的功率大小;
(4)根据功率调整大小和逆变器的特性,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使其尽可能接近最大功率点;
(5)等待一定时间,然后重新采集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重新计算当前的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6)重复上述步骤,不断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实现尽可能接近最大功率点的输出功率。
大功率点跟踪算法通过寻找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来控制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算法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SMS_55
式中,
Figure SMS_56
表示功率对电压的导数,/>
Figure SMS_57
表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
Figure SMS_58
表示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Figure SMS_59
表示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根据该公式,算法会不断地改变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以使功率对电压的导数趋近于零,当功率对电压的导数/>
Figure SMS_60
为零时,即可找到最大功率点,此时的光伏电池板输出功率/>
Figure SMS_61
最大,然后,将此时的电压作为目标输出电压,通过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控制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说明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举例如下:
设光伏站中光伏逆变器的数量为M台,分别标记为{M1、M2、M3、M4、M5、M6},上述排序为光伏逆变器的编号排序,也为初始排序,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对比结果为:M5>M2>M1>M6>M3>M4,则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为{M5、M2、M1、M6、M3、M4},排序表主要体现光伏系统中各个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排序越靠前,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越好,即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也能越大。
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设光伏站中光伏逆变器的数量为L台,分别标记为{L1、L2、L3、L4、L5、L6},上述排序为光伏逆变器的编号排序,也为初始排序,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对比结果为:L3>L1>L6>L5>L4>L2,则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为{L3、L1、L6、L5、L4、L2},由于排序表主要体现光伏系统中各个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排序越靠前,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越好,因此,再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时,选择排序表倒叙进行维护,维护排序表顺序为{L2、L4、L5、L6、L1、L3}。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中,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将设备参数与电力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建立健康评估系数,表达式为:
Figure SMS_62
/>
式中,
Figure SMS_64
为设备参数,/>
Figure SMS_66
为电力参数,且
Figure SMS_68
分别为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的比例系数,/>
Figure SMS_70
,比例系数/>
Figure SMS_72
的具体值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光伏逆变器的型号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设备参数
Figure SMS_74
:设备参数用于体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其中,/>
Figure SMS_75
表示逆变器的损耗功率,/>
Figure SMS_63
表示逆变器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Figure SMS_65
表示逆变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Figure SMS_67
为滤波器电容值,/>
Figure SMS_69
为滤波器电阻,/>
Figure SMS_71
为电路的频率,设备参数越大,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越好,电力参数/>
Figure SMS_73
:电力参数用于体现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稳定性,其中,/>
Figure SMS_76
为电路电流波动率,/>
Figure SMS_77
为电路电磁干扰率,电力参数越大,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稳定性越好。
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逻辑为: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SMS_79
,获取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0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1
越大,说明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稳定性越好,此时光伏逆变器能够输出最大功率,反之光伏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2
越小,说明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稳定性越差,此时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相应减小,即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3
越小,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越小,基于此,通过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4
校正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SMS_85
,得到光伏逆变器的二次调节输出功率/>
Figure SMS_78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需要与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一致,当通过二次调节后得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Figure SMS_86
后,需要调节与该光伏逆变器连接光伏板的输出功率/>
Figure SMS_87
,当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
Figure SMS_88
时,光伏系统无法充分利用光伏电池板的能量。
本申请通过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将设备参数与电力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建立健康评估系数,多项参数去量纲取其数值综合计算,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并且,依据获取的健康评估系数对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二次调节,保证光伏逆变器在当前性能状态下能输出最大功率,进而保障光伏逆变器的安全使用,提高光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获取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89
后,控制系统还需要将不能支持光伏转换的光伏逆变器从光伏系统中断开,并发出警报提示,预警逻辑为:设定风险阈值/>
Figure SMS_90
,将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91
与风险阈值/>
Figure SMS_92
进行对比,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93
风险阈值/>
Figure SMS_94
,控制系统判定该光伏逆变器不能支持光伏系统的运行,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断路器断开光伏逆变器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并发出预警信号,检修人员接收预警信号后,前往检修。
实施例3
上述实施例2中,获取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95
后,控制系统还需要将不能支持光伏转换的光伏逆变器从光伏系统中断开,并发出警报提示,预警逻辑为:设定风险阈值/>
Figure SMS_96
,将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97
与风险阈值/>
Figure SMS_98
进行对比,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SMS_99
风险阈值/>
Figure SMS_100
,控制系统判定该光伏逆变器不能支持光伏系统的运行,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断路器断开光伏逆变器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并发出预警信号,检修人员接收预警信号后,前往检修。
然而,由于光伏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环境对光伏逆变器的影响不变,但是环境不可能一直处于同一种气候,当出现一些特殊气候时,如强降雨时,会光伏逆变器以及控制系统的监测设备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数据的采集精度,此时若不对风险阈值
Figure SMS_101
进行调节,可能会导致控制系统预警不及时,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采集环境中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通过公式处理后,建立修正系数
Figure SMS_102
,表达式为:
Figure SMS_103
式中,
Figure SMS_104
分别为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
Figure SMS_105
分别为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的比例系数,且/>
Figure SMS_106
获取修正系数
Figure SMS_107
后,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108
修正风险阈值/>
Figure SMS_109
得到修正阈值/>
Figure SMS_110
,表达式为:
Figure SMS_111
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112
修正风险阈值/>
Figure SMS_113
得到修正阈值/>
Figure SMS_114
,在出现强降雨环境时,环境中的大气透明度降低,气流流速和湿度增大,大气透明度降低时,影响控制系统传感设备的监测精度,气流流速和湿度增大影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等,因此,当出现特殊环境时,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SMS_115
增大风险阈值/>
Figure SMS_116
得到/>
Figure SMS_117
,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在特殊天气提前预警,提高控制系统的预警精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排序模块、第一调节模块、校正模块、二次调节模块、管理模块;
其中,
排序模块: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
第一调节模块: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
校正模块: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
二次调节模块: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后,光伏系统运行;
管理模块: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
S2: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
S3: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完成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二次调节后,光伏系统运行;
S4: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健康评估系数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将设备参数与电力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建立健康评估系数,表达式为:
Figure QLYQS_1
式中,
Figure QLYQS_3
为设备参数,/>
Figure QLYQS_4
为电力参数,且/>
Figure QLYQS_5
分别为设备参数以及电力参数的比例系数,/>
Figure QLYQS_7
,设备参数/>
Figure QLYQS_9
用于体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其中,/>
Figure QLYQS_11
表示逆变器的损耗功率,/>
Figure QLYQS_13
表示逆变器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Figure QLYQS_2
表示逆变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Figure QLYQS_6
为滤波器电容值,/>
Figure QLYQS_8
为滤波器电阻,/>
Figure QLYQS_10
为电路的频率,电力参数/>
Figure QLYQS_12
用于体现光伏逆变器的运行稳定性,其中,/>
Figure QLYQS_14
为电路电流波动率,/>
Figure QLYQS_15
为电路电磁干扰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每台光伏逆变器通过自身的健康评估系数对输出功率进行校正逻辑为: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QLYQS_17
,获取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18
,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19
越大,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稳定性越好,此时光伏逆变器能够输出最大功率,反之光伏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0
越小,光伏逆变器的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稳定性越差,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减小,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1
越小,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越小,通过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2
校正光伏板的输出功率为/>
Figure QLYQS_23
,得到光伏逆变器的二次调节输出功率/>
Figure QLYQS_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到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4
后,控制系统还需要将不能支持光伏转换的光伏逆变器从光伏系统中断开,并发出警报提示,预警逻辑为:/>
设定风险阈值
Figure QLYQS_25
,将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6
与风险阈值/>
Figure QLYQS_27
进行对比,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
Figure QLYQS_28
风险阈值/>
Figure QLYQS_29
,控制系统判定该光伏逆变器不能支持光伏系统的运行,此时控制系统控制断路器断开光伏逆变器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并发出预警信号,检修人员接收预警信号后,前往检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风险阈值
Figure QLYQS_30
的修正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环境中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通过公式处理后,建立修正系数
Figure QLYQS_31
,表达式为:
Figure QLYQS_32
式中,
Figure QLYQS_33
分别为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
Figure QLYQS_34
分别为大气透明度、气流流速、湿度的比例系数,且/>
Figure QLYQS_35
获取修正系数
Figure QLYQS_36
后,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QLYQS_37
修正风险阈值/>
Figure QLYQS_38
得到修正阈值/>
Figure QLYQS_39
,表达式为:
Figure QLYQS_40
当出现特殊环境时,通过修正系数
Figure QLYQS_41
增大风险阈值/>
Figure QLYQS_42
得到/>
Figure QLYQS_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大功率点跟踪算法通过寻找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来控制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算法表示为以下公式:
Figure QLYQS_44
式中,
Figure QLYQS_45
表示功率对电压的导数,/>
Figure QLYQS_46
表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
Figure QLYQS_47
表示光伏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Figure QLYQS_48
表示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排序表生成逻辑为:设光伏站中光伏逆变器的数量为M台,分别标记为{M1、M2、M3、M4、M5、M6},上述排序为光伏逆变器的编号排序,也为初始排序,若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对比结果为:M5>M2>M1>M6>M3>M4,则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为{M5、M2、M1、M6、M3、M4}。
8.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序模块、第一调节模块、校正模块、二次调节模块、管理模块;
排序模块实时获取变电站所有光伏逆变器的健康评估系数,将所有光伏逆变器通过健康评估系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生成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第一调节模块获取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并通过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调节排序表中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连接光伏板输出功率相等,校正模块通过健康评估系数对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进行校正,二次调节模块对光伏逆变器输出功率进行二次调节后,光伏系统运行,定期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维护管理时,管理模块依据光伏逆变器排序表的倒叙选择光伏逆变器的维护管理顺序。
CN202310444834.0A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191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4834.0A CN116191572B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4834.0A CN116191572B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572A true CN116191572A (zh) 2023-05-30
CN116191572B CN116191572B (zh) 2023-07-14

Family

ID=86438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4834.0A Active CN116191572B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15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0669A (zh) * 2023-09-15 2023-10-24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1332A2 (en) * 2006-07-19 2008-01-24 Edsa Micro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advanced visualiz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ealth,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US20080262820A1 (en) * 2006-07-19 2008-10-23 Edsa Micro Corporation Real-time predictive systems for intelligent energ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power networks
CN108493991A (zh) * 2018-03-27 2018-09-04 内蒙古久和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健康程度的风电机组功率分配计算方法
CN113378449A (zh) * 2021-04-15 2021-09-10 黄山东安新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光伏组件健康状态诊断方法
CN114244275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光伏系统中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15021A (zh) * 2022-04-24 2022-08-16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光伏逆变器调节性能判定装置的调节性能判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1332A2 (en) * 2006-07-19 2008-01-24 Edsa Micro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advanced visualiz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ealth,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US20080262820A1 (en) * 2006-07-19 2008-10-23 Edsa Micro Corporation Real-time predictive systems for intelligent energ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electrical power networks
CN108493991A (zh) * 2018-03-27 2018-09-04 内蒙古久和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电机组健康程度的风电机组功率分配计算方法
CN113378449A (zh) * 2021-04-15 2021-09-10 黄山东安新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光伏组件健康状态诊断方法
CN114244275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光伏系统中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15021A (zh) * 2022-04-24 2022-08-16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光伏逆变器调节性能判定装置的调节性能判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康立伟: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策略研究", 光源与照明, no. 2, pages 112 - 11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0669A (zh) * 2023-09-15 2023-10-24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6930669B (zh) * 2023-09-15 2023-11-17 深圳戴普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572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dararaj et al. CCGPA‐MPPT: Cauchy preferential crossover‐based global pollination algorithm for MPPT in photovoltaic system
US7729810B2 (e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processes
US11085969B2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battery resistance estimation
CN101677222B (zh) 用于控制太阳能光伏系统爬坡速率的系统及其方法
AU2014200830B2 (e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16191572B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954370B2 (en) Electrical grid control system, electrical grid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JP7324358B2 (ja) ストリング・インバータ制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7453396B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源出力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US10615602B2 (en)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EP3432437B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virtual device manager
KR20150131194A (ko) 전기 전력 시스템들 상의 에너지 관리
CN102377190B (zh) 电网频率变化率限制系统
CN105939021A (zh) 一种计及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WO2024001208A1 (zh) 空调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及电子设备
Li et al. Coordinated state‐estimation method for air‐conditioning loads to provide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service
CA2649838C (e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processes
CN115829168B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新能源设备远程协调运维管理系统
JP2016201921A (ja) 太陽光発電設備の発電量の低下を検出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023257B (zh) 电采暖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US10985561B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n electrical network
Wang et al. ZIP and equivalent thermostatic loads impacts on energy savings of conservation voltage reduction
CN117749089B (zh) 光伏电站异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074134A1 (ja) 基地局管理装置
CN117073091A (zh) 太阳能空调的供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太阳能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