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1515B -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1515B
CN116191515B CN202310316953.8A CN202310316953A CN116191515B CN 116191515 B CN116191515 B CN 116191515B CN 202310316953 A CN202310316953 A CN 202310316953A CN 116191515 B CN116191515 B CN 116191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nergy storage
storage battery
load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69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1515A (zh
Inventor
刘涛
郭浩浩
史先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69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1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1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1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获取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本公开实施例可以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有效配置储能装置充放电深度,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峰谷套利。

Description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基建5G通信大范围推广应用,5G通信基站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得5G基站电量需求以及电费急剧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增加相关的具备削峰填谷功能的储能产品装置,目前面向于基站等分布式应用场景的交流侧储能装置,根据所在地的分时电价政策,设定时段以及对应充电功率,形成时间曲线,按照时间曲线,依据设定的固定值功率充电,依据负载侧电流互感器检测得到的负载的实时功率进行放电,从而实现峰谷套利。
然而,由于交流侧负载在不同时间段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交流侧储能装置来说负载的实时功率是不稳定的,甚至是变化幅度比较大的,由于负载的实时功率不确定,储能装置放电容量也是不确定的,导致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电池组,市电通过供电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向所述储能变流器及负载供电,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充电或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放电,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
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
获取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
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确定最大充电功率,其中,所述最大充电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Pess_charge_max≤Ppcs_rated
Pess_charge_max+Pload<Ptransformer_rated
即:Pess_charge_max=min(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
其中,Pess_charge_max表示最大充电功率,Ppcs_rated表示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负载的实时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及预设功率差值确定所述放电功率,其中,所述放电功率满足: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与所述放电功率之差大于0且小于所述预设功率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谷时段的最小充电功率:
其中,Pess_charge_min表示所述最小充电功率,a表示所述充电时长,b表示所述放电时长,ηess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在所述平时段的充电功率:
Pess_charge=min(Pload_dmd/(η2 ess),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其中,Pess_charge表示所述充电功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ηess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pcs_rated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所述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将所述充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谷时段的时长及预设待机时长确定所述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尖时段的时长、所述峰时段的时长及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确定所述放电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包括:
将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谷时段的目标时段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充电状态,所述目标时段的时长为所述充电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或
若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小于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部分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其余时段为待机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工作状态,包括:
根据平时段的时长、尖时段的时长、峰时段的时长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及尖时段的峰时段的放电时长。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组、采样器,市电通过供电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向所述储能变流器及负载供电,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充电或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放电,所述采样器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的负载电流,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获取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并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有效配置储能装置充放电深度,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峰谷套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2可以包括储能变流器210、储能电池组211,市电通过供电变压器213输出交流电向所述储能变流器210及负载214供电,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充电或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211放电。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
步骤S12,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
步骤S13,获取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
步骤S14,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获取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并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有效配置储能装置充放电深度,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峰谷套利。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可以通过处理组件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个示例中,处理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单独的处理器,或者分立元器件,或者处理器与分立元器件的组合。所述处理器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具有执行指令功能的控制器,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在所述处理器内部,可以通过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硬件电路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2可以包括采样器212,所述采样器212用于采集所述负载214的负载电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器(CT)212可以为霍尔电流传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等电流感测器件,通过采样器212,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得到负载214的实时电流,据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得到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对储能变流器210、储能电池组211、采样器212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采用合适的实现方式,并且储能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组件,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储能变流器210(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成熟器件实现或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实现方式实现,示例性的,PCS可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直流到交流,或交流到直流),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示例性的,PCS可以由DC/AC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其中,控制单元可以控制DC/AC双向变流器进行直流到交流或交流到直流的转换,示例性的,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处理组件实现。
示例性的,所述储能变流器210可以包括AC/DC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所述AC/DC转换器与所述DC/DC转换器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与储能电池组211连接,所述AC/DC转换器用于进行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转换,所述DC/DC转换器用于将储能电池组211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对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可以包括多个串联的磷酸铁锂电池,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对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下面对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介绍。
示例性的,不同的用电地区可以具有不同的电价政策,例如,目前存在分时电价政策比较好的地区包括北京和浙江等,若在这些地区用电,则可以享受较佳的电价政策。
示例性的,不同的用电类型可以具有不同的电价政策,例如,目前存在分时电价政策比较好的包括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等,若为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等用电类型,则可以享受较佳的电价政策。
示例性的,不同的用电月份可以具有不同的电价政策,例如,目前存在分时电价政策比较好的月份包括夏季的7、8月以及非夏季(其他月份),若在这些月份用电,则可以享受较佳的电价政策。
示例性的,自然日的不同时段可以具有不同的电价政策,例如,目前时段可以包括为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对自然日的二十四小时可以按照电价时段进行划分。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例如用电地区为浙江,用电类型为大工业用电,用电月份为夏季的7/8月及非夏季的1月、12月,则每个自然日的用电时段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序号 时段 开始时间点 结束时间点 时长 电价时段
1 22:00~8:00 22:00 8:00 10
2 8:00~9:00 8:00 9:00 1
3 9:00~11:00 9:00 11:00 2
4 11:00~13:00 11:00 13:00 2
5 13:00~15:00 13:00 15:00 2
6 15:00~17:00 15:00 17:00 2
7 17:00~22:00 17:00 22:00 5
例如若用电地区为北京,用电类型为工商业用电,用电月份为非夏季的月份,则每个自然日的用电时段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当然,以上仅为示例性介绍,不应视为是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可以包括:
步骤S121,根据所述谷时段的时长及预设待机时长确定所述充电时长;
步骤S122,根据所述尖时段的时长、所述峰时段的时长及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确定所述放电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所述谷时段的时长及预设待机时长确定所述充电时长,根据所述尖时段的时长、所述峰时段的时长及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确定所述放电时长,可以快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和放电时长。
示例性的,这里的充电时长可以为在谷时段进行充电的时长,这里的放电时长可以为充电后进行放电的时长,应理解,每个自然日可以进行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例如一个循环中充电时长为8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在第一个充放电循环可以进行8小时充电后可以进行3小时放电,然后在第二个充放电循环再进行8小时充电、3小时放电,当然,每个循环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二个充放电循环可以进行2小时充电、3小时放电,具体的每个充放电循环中充电时长、放电时长的大小需要根据谷时段、峰时段、尖时段等各个时段的时长确定。
示例性的,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谷时段的时长与预设待机时长之差确定为充电时长,其中,在预设待机时长中,储能装置不放电、不充电,处于待机状态。例如,若谷时段的时长为10小时,预设待机时长为0,则充电时长为10小时,当然,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谷时段的低电价特点进行峰谷套利,本公开实施例尽量选择在谷时段进行充电,当然,若提前根据储能电池组211的电量及充电功率计算得到的充电时长需量小于谷时段的时长,则可以提前设置相应的预设待机时长,即,在谷时段的前一部分时长充满电后,后一部分时长待机,以避免过充电,对于预设待机时长的确定方式,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首先对相关名词的定义进行说明,文中的带“需量”的参数均为负载端的参数,如功率需量、用电需量、放电时长需量均为负载214的对应参数,其中,功率需量表示负载214的负载功率需求量;用电需量表示负载214的电度数需求(也可以称为用电量需求);放电需量时长可以表示分时电价政策规定的尖时段、峰时段的总时长,应理解,功率需量与用电需量具有对应的关系;最大放电时长可以表示储能装置存储的电量在设置的放电功率下能达到的最大时间。
示例性的,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尖时段、峰时段利用储能装置放电,以对负载214进行供电,从而节约成本,其中,可以按照确定的时段表中尖时段、峰时段的顺序放电(例如,在两个谷时段之间有一个尖时段、一个峰时段,尖时段与峰时段的时长之和为3个小时),示例性的,可以确定放电功率能否达到功率需量,若超出功率需量,则将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之和确定为放电时长(即当储能装置实际能够释放的电量≥负载214的用电需量时,设定尖时段、峰时段全部的时段为放电状态),否则,当放电功率小于功率需量(即储能装置实际能够释放的电量<负载214的用电需量)时,可以设置其中的部分时段为待机状态(例如可以设置尖时段与峰时段中放电时长为1小时,待机时长为2小时)。
示例性的,也可以根据储能装置在负载214的负载功率下的最大放电时长及尖时段、峰时段的总时长(放电需量时长)设置工作状态,例如可以统计充电后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以确定在一个充放电循环中放电需量时长为多少(例如,在两个谷时段之间有一个尖时段、一个峰时段,尖时段与峰时段的时长之和为3个小时,则在这个循环中放电需量时长为3小时),若储能装置的最大放电时长大于或等于放电需量时长,则将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之和确定为放电时长;反之,若储能装置的最大放电时长小于放电需量时长,则设置尖时段与峰时段中的部分时段为待机状态(例如可以设置尖时段与峰时段中放电时长为1小时,待机时长为2小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包括:
步骤S123,将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谷时段的目标时段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充电状态,所述目标时段的时长为所述充电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谷时段的目标时段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充电状态,可以快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谷时段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的,目标时段的起始时刻可以为谷时段的任意时刻,只要满足目标时段在谷时段之中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选择在平时段进行充电,假设确定的时段表依次为谷、平、峰、平、平、平、峰、平,第一个充放电循环为谷时段、第一个峰时段,第一个平时段可以设置为待机状态,那么在第二个充放电循环中,第二个~第四个平时段可以进行充电,即将第二个~第四个平时段设置为充电状态,将第二个峰时段设置为放电状态。
如前所述,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及降低充电成本,本公开实施例尽量选择在谷时段充电,以充分利用谷时段的低电价特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包括:
步骤S125,若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或
步骤S126,若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小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部分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其余时段为待机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并在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小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的情况下,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部分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其余时段为待机状态,可以快速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的,在一个充放电循环中,若谷时段充电已经完成,接下来包含一个谷时段、一个峰时段,若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或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大于放电需量时长,则可以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之和为放电时长);若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小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或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小于放电需量时长,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部分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其余时段为待机状态(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之和大于放电时长),应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所述部分时段的选择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确定。例如,若尖时段、峰时段的时长分别为2小时、3小时,则相应的放电需量时长为5小时,若储能装置在负载功率下能支持的最大放电时长大于或等于放电需量时长,如最大放电时长为8小时(8小时>5小时),则可以将尖时段、峰时段均设置为放电状态,满足负载214的用电需量要求;若最大放电时长小于放电需量时长,如最大放电时长为4小时(4小时<5小时),则可以将尖时段设置为放电状态,峰时段的任意2个小时(对应部分时段)设置为放电状态,峰时段的剩下1小时(对应其余时段)设置为待机状态,这样,储能装置在尖时段的2小时,及峰时段选择的2小时按照确定的放电功率进行放电,以对负载214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在尖时段、峰时段尽量利用储能装置对负载供电,可以降低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包括:
步骤S127,根据平时段的时长、尖时段的时长、峰时段的时长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及尖时段的峰时段的放电时长。
示例性的,若电价时段中谷时段较少,而包括较多的平时段,则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平时段对储能电池组211进行充电,在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时,可以根据平时段的时长、尖时段的时长、峰时段的时长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及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时长,例如可以首选将平时段的时长均设置为充电时长,并相应设置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时长,如平时段为1小时,则下一个尖时段或峰时段放电1小时;若具有连续的三个平时段,且每个均为1小时,接下来的为峰时段三小时,则可以设置三个平时段均为充电状态,相应的充电时长为3小时,将峰时段设置为3小时,相应的峰时段的放点时长为3小时。当然,以上描述是示例性的,不应视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对步骤S13获取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步骤S14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包括:
步骤S141,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确定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其中,所述最大充电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所述最大充电功率与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之和小于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所述最大充电功率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与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之差的较小者,即满足公式1~公式3。
Pess_charge_max≤ Ppcs_rated 公式1
Pess_charge_max+ Pload < Ptransformer_rated 公式2
Pess_charge_max=min(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 Pload ) 公式3
其中,Pess_charge_max表示最大充电功率,Ppcs_rated表示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负载214的实时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
步骤S142,根据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及预设功率差值确定所述放电功率,其中,所述放电功率满足: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与所述放电功率之差大于0且小于所述预设功率差值,相当于满足公式4、公式5:
Pess_discharge≈Pload 公式4
Pess_discharge- Pload<0 公式5
其中,Pess_discharge表示储能装置的放电功率。
示例性的,所述预设功率差值可以为一个较小的正值,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与所述放电功率之差为比所述预设功率差值小的正值,即放电功率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大小相近(公式4),但放电功率小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公式5),当然预设功率差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步骤S14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步骤S143,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与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之差的较小者确定所述谷时段的最大充电功率,即满足公式3;
步骤S144,通过如下公式6确定谷时段的最小充电功率:
其中,Pess_charge_min表示所述最小充电功率,a表示所述充电时长,b表示所述放电时长,ηess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
通过以上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提高谷时段的充电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步骤S14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包括:
步骤S145,通过如下公式7确定在所述平时段的充电功率:
其中,Pess_charge表示所述充电功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ηess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pcs_rated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
应该说明的是,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可以近似认为相等,因此在计算时可以采用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的任意一个。
示例性的,在所述平时段,不以最快的速度充满电为目标,而进行限容量充电,用多少充多少,若在平时段无法充满电,剩余缺少的电量由下一次循环在最低电价-谷时段时,再进行充电,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峰谷套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步骤S14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步骤S146,将所述充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充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可以缩短充电时间,即,若为了最大实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最大限度节约充电时间,可以将所述充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
下面对以上介绍的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示例性介绍。
例如用电地区为浙江,用电类型为大工业用电,用电月份为非夏季的月份,则可以确定非夏季月份浙江的大工业用电的各个自然日的各个时段的电价时段、工作状态、充放电功率如表3所示。
表3
如表3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1及序号4的谷时段进行充电,对于序号1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10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对于序号4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2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
如表3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2、序号3、序号5、序号6对应的峰时段、尖时段进行放电,放电功率约等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并且不产生有功逆流。
如表3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7对应的峰时段设置储能装置为待机状态。
例如用电地区为浙江,用电类型为大工业用电,用电月份为夏季的月份及1月、12月,则可以确定以上月份浙江的大工业用电的各个自然日的各个时段的电价时段、工作状态、充放电功率如表4所示。
表4
如表4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1及序号4的谷时段进行充电,对于序号1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10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对于序号4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2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
如表4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2、序号3、序号5、序号6对应的峰时段、尖时段进行放电,放电功率约等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并且不产生有功逆流。
如表4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7对应的峰时段设置储能装置为待机状态。
例如用电地区为浙江,用电类型为工商业用电,用电月份为非夏季及夏季(全年),则可以确定一年中各个月份浙江的工商业用电的各个自然日的各个时段的电价时段、工作状态、充放电功率如表5所示。
表5
如表5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1及序号3的谷时段进行充电,对于序号1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10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对于序号3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2小时,放电时长为3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
如表5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2、序号4、序号5对应的峰时段、尖时段进行放电,放电功率约等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并且不产生有功逆流。
如表5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6对应的峰时段设置储能装置为待机状态。
应该说明的是,表3、表4、表5所示的示例均是以储能电池组211配置为放电三小时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的示例中,储能电池组211的容量可以为其他,相应的,配置方式可以适应性改变。
例如用电地区为北京,用电类型为工商业用电,用电月份为非夏季的月份,则可以确定以上月份北京的工商业用电的各个自然日的各个时段的电价时段、工作状态、充放电功率如表6所示。
表6
如表6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1的谷时段进行充电,对于序号1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8小时,放电时长为5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
如表6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4、序号5及序号6的平时段,对于序号4、序号5及序号6而言,可以根据公式7确定平时段的充电功率为由于不是在最低电价-谷电价充电时,因此不以最快的速度充满电为目标,而进行限容量充电,用多少充多少,剩余缺少的电量由下一次循环在最低电价-谷电价时,再进行充电,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峰谷套利。
如表6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3、序号7对应的峰时段进行放电,放电功率约等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并且不产生有功逆流。
如表6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8对应的平时段设置储能装置为待机状态。
例如用电地区为北京,用电类型为工商业用电,用电月份为非夏季的月份,则可以确定以上月份北京的工商业用电的各个自然日的各个时段的电价时段、工作状态、充放电功率如表7所示。
表7
如表7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1的谷时段进行充电,对于序号1而言,假设充电时长为8小时,放电时长为5小时,则可以根据公式3得到最大充电功率,根据公式6得到最小充电功率为
如表7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4及序号6的平时段,对于序号4及序号6而言,可以根据公式7确定平时段的充电功率为 由于不是在最低电价-谷电价充电时,因此不以最快的速度充满电为目标,而进行限容量充电,用多少充多少,剩余缺少的电量由下一次循环在最低电价-谷电价时,再进行充电,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峰谷套利。
如表7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3、序号5、序号7对应的峰时段进行放电,放电功率约等于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并且不产生有功逆流。
如表7所示,在该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在序号2、序号8对应的平时段设置储能装置为待机状态。
应该说明的是,表6、表7所示的示例是以储能电池组211配置为放电5小时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的示例中,储能电池组211的容量可以为其他,相应的,配置方式可以适应性改变。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用电地区、不同用电分类、不同用电月份等分时电价政策,选择已经提前预制的时间曲线参数组,然后再根据当下设备运行状况,进一步进行修正核对,一般来说将充电功率固定值设定为PCS储能变流器210额定功率,目的是为了最快缩短充电时间,充满电进入待机模式,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功耗,同时充电功率需要满足供电变压器213容量限制,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电分类、不同季节等分时电价政策,结合充电时间与放电时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当前的电价费率,来决定充电时充电功率大小设定、从而决定充电容量多少;以便于最大程度上实现峰谷套利,提高充放电效率。
可以理解,本公开提及的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在不违背原理逻辑的情况下,均可以彼此相互结合形成结合后的实施例,限于篇幅,本公开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用电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上述均可用来实现本公开提供的任一种用电方法,相应技术方案和描述和参见方法部分的相应记载,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2包括储能变流器210、储能电池组211、采样器212,市电通过供电变压器213输出交流电向所述储能变流器210及负载214供电,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充电或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211放电,所述采样器212用于采集所述负载214的负载电流。
如图5所示,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1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
第二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
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
第三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
本公开实施例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获取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并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可以有效配置储能装置充放电深度,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峰谷套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确定最大充电功率,其中,所述最大充电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Pess_charge_max≤Ppcs_rated
Pess_charge_max+Pload<Ptransformer_rated
即:Pess_charge_max=min(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
其中,Pess_charge_max表示最大充电功率,Ppcs_rated表示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负载214的实时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及预设功率差值确定所述放电功率,其中,所述放电功率满足: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与所述放电功率之差大于0且小于所述预设功率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谷时段的最小充电功率:
其中,Pess_charge_min表示所述最小充电功率,a表示所述充电时长,b表示所述放电时长,ηess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在所述平时段的充电功率:
Pess_charge=min(Pload_dmd/(η2 ess),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其中,Pess_charge表示所述充电功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ηess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pcs_rated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所述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所述负载214的实时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供电变压器213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负载214的实时功率、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211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211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将所述充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储能变流器210的额定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谷时段的时长及预设待机时长确定所述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尖时段的时长、所述峰时段的时长及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确定所述放电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包括:
将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谷时段的目标时段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充电状态,所述目标时段的时长为所述充电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或
若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小于所述负载214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部分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其余时段为待机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211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工作状态,包括:
根据平时段的时长、尖时段的时长、峰时段的时长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及尖时段的峰时段的放电时长。
应该说明的是,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是与前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对应的装置项,关于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的具体介绍,请参考之前对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电子设备可以被提供为终端、服务器或其它形态的设备。
请参阅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6,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TM),苹果公司推出的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Mac OSXTM),多用户多进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UnixTM),自由和开放原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TM),开放原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电池组,市电通过供电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向所述储能变流器及负载供电,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充电或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放电,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
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
获取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
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确定最大充电功率,其中,所述最大充电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Pess_charge_max≤Ppcs_rated
Pess_charge_max+Pload<Ptransformer_rated
即:Pess_charge_max=min(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
其中,Pess_charge_max表示最大充电功率,Ppcs_rated表示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负载的实时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及预设功率差值确定所述放电功率,其中,所述放电功率满足: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与所述放电功率之差大于0且小于所述预设功率差值;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谷时段的最小充电功率:
其中,Pess_charge_min表示所述最小充电功率,a表示所述充电时长,b表示所述放电时长,ηess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在所述平时段的充电功率:
Pess_charge=min(Pload_dmd/(η2 ess),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其中,Pess_charge表示所述充电功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ηess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pcs_rated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所述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将所述充电功率设置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谷时段的时长及预设待机时长确定所述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尖时段的时长、所述峰时段的时长及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确定所述放电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包括:
将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谷时段的目标时段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充电状态,所述目标时段的时长为所述充电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或
若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放电功率小于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则设置所述储能电池组在所述尖时段、峰时段的部分时段的工作状态为放电状态,其余时段为待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工作状态,包括:
根据平时段的时长、尖时段的时长、峰时段的时长设置平时段的充电时长,及尖时段的峰时段的放电时长。
7.一种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侧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组、采样器,市电通过供电变压器输出交流电向所述储能变流器及负载供电,所述储能变流器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充电或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放电,所述采样器用于采集所述负载的负载电流,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用电地区、用电类型、用电月份确定每个自然日的各个电价时段,所述电价时段包括尖时段、峰时段、平时段、谷时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价时段确定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放电时长和待机时长以及储能电池组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放电状态及待机状态;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和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
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所述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确定最大充电功率,其中,所述最大充电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Pess_charge_max≤Ppcs_rated
Pess_charge_max+Pload<Ptransformer_rated
即:Pess_charge_max=min(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
其中,Pess_charge_max表示最大充电功率,Ppcs_rated表示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负载的实时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根据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及预设功率差值确定所述放电功率,其中,所述放电功率满足: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与所述放电功率之差大于0且小于所述预设功率差值;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谷时段的最小充电功率:
其中,Pess_charge_min表示所述最小充电功率,a表示所述充电时长,b表示所述放电时长,ηess表示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
根据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负载的实时功率、负载的功率需量、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储能电池组的充电时长、储能电池组的放电时长和储能电池组的待机时长的至少一种确定储能电池组在各个电价时段的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在所述平时段的充电功率:
Pess_charge=min(Pload_dmd/(η2 ess),Ppcs_rated,Ptransformer_rated-Pload),其中,Pess_charge表示所述充电功率,Pload_dmd表示所述负载的功率需量,ηess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充电效率或放电效率,Ppcs_rated表示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Ptransformer_rated表示所述供电变压器的额定功率,Pload表示所述负载的实时功率。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
CN202310316953.8A 2023-03-28 2023-03-28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191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6953.8A CN116191515B (zh) 2023-03-28 2023-03-28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6953.8A CN116191515B (zh) 2023-03-28 2023-03-28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515A CN116191515A (zh) 2023-05-30
CN116191515B true CN116191515B (zh) 2023-12-15

Family

ID=8643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6953.8A Active CN116191515B (zh) 2023-03-28 2023-03-28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151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975A (zh) * 2019-01-17 2019-05-31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多功能运行优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829834A (zh) * 2019-03-04 2019-05-31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18606A (zh) * 2019-09-18 2019-11-29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535154A (zh) * 2019-10-21 2019-12-03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c管理的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00205A (zh) * 2020-12-22 2021-04-0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充电站储能的配置方法
CN114156919A (zh) * 2021-11-26 2022-03-08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用于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在线测试方法
CN114629174A (zh) * 2022-04-21 2022-06-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微电网
WO2022199173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交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833087A (zh) * 2022-04-02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975A (zh) * 2019-01-17 2019-05-31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储能电池多功能运行优化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829834A (zh) * 2019-03-04 2019-05-31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518606A (zh) * 2019-09-18 2019-11-29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参数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535154A (zh) * 2019-10-21 2019-12-03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c管理的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00205A (zh) * 2020-12-22 2021-04-0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充电站储能的配置方法
WO2022199173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交直流微电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156919A (zh) * 2021-11-26 2022-03-08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用于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在线测试方法
CN115833087A (zh) * 2022-04-02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
CN114629174A (zh) * 2022-04-21 2022-06-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微电网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储能系统在通信基站供电中的应用;王龙;《现代建筑电气》;第13卷(第5期);第58-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515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0435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cells of a battery
JP2016513241A (ja) バッテリの状態を推定する方法、装置、システム、車両、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9237829A1 (zh) 一种电池系统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检测方法
CN103579706A (zh) 调整充电电流的充电方法
US20170060162A1 (en)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ty grid frequency regulation programs
JP6119858B2 (ja) 蓄電池の急速充電方法、急速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4208565A1 (ja) 充電電力制御方法、充電電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473999B (zh) 一种光储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4844176A (zh) 电池充放电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60156189A1 (en) Cloud Based Energy System
US99979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harging a battery
CN116632877B (zh) 油田抽油机的电源装置及供电方法
CN116191515B (zh) 交流侧储能装置充放电参数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21620A (zh) 一种电池自加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2610A (zh) 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7927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507154A (zh) 充电方法、装置、充电机和电子设备
CN113013935A (zh) 供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04967181A (zh) 一种充电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控制装置
CN116961188B (zh)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98505B (zh) 便携式电源的电量显示方法、便携式电源及芯片系统
CN111682603B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226946A1 (zh) 充电策略设置方法与装置
CN111064263B (zh) 电压控制方法及光伏供电装置、系统
CN112134315B (zh) 梯次电池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