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9827A -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9827A
CN116189827A CN202310177734.6A CN202310177734A CN116189827A CN 116189827 A CN116189827 A CN 116189827A CN 202310177734 A CN202310177734 A CN 202310177734A CN 116189827 A CN116189827 A CN 116189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space structure
digital twin
dynam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77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绍飞
宋华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777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9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9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9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C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HEMOINFORMATIC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G16C60/00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i.e.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or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their design, synthesis, processing, characterisation or uti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该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包括:确定待生成的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解析其全要素信息,继承面向对象信息;生成多态模型,表征继承空间结构物理实体的全要素信息;集成多态模型,得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服务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设计、建造和运维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其中,生成多态模型包括:S1、基于数字激光摄影技术生成动态几何表征模型;S2、基于材料本构生成动态力学演化模型;S3、生成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S4、基于机器学习生成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该方法有利于全要素刻画了空间结构物理实体,实现空间结构在数字世界的高保真映射,高效协同指导空间结构全寿命管理。

Description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结构具有空间跨越能力强、结构冗余程度相对较高和整体刚度大的特点,近二十年来被广泛应用。现阶段,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建造、服役安全监测等方面,然而空间结构管理研究较少从设计、建造和运维三阶段协同优化角度考虑,导致其全寿命周期管理设计不闭环、模型不统一,造成空间结构设计难度增大,建造复杂、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孪生体”之间相互映射的关键途径,可将物理实体在数字空间刻画,为解决空间结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效途径。
空间结构全寿命周期管理主要包括设计、建造和运维管理三阶段。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中面向对象的管理皆有不同,如:设计阶段主要是构造空间结构的结构形式和保证结构安全性能。建造阶段主要是精确的力学分析以及完备的施工方案来组织施工并提前预知、分析、解决技术难题,保障建造全过程进行监测以全面掌握实际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性能。运维阶段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对在役空间结构进行评估决策分析,给出合理的处理方案。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分别单独应用在空间结构建造、运维阶段。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缺乏高保真表征空间结构的数字孪生模型生成方法;
空间结构在设计、建造和运维三阶段数据交互能力弱,数据利用率低;
现有研究仅针对单一阶段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构建各阶段模型无法反馈更新下阶段的模型,割裂了各阶段数字孪生模型的闭环与统一,限制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空间结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全要素刻画了空间结构物理实体,实现空间结构在数字世界的高保真映射,高效协同指导空间结构全寿命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确定待生成的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解析其全要素信息,继承面向对象信息;
生成多态模型,表征继承空间结构物理实体的全要素信息;
集成多态模型,得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服务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设计、建造和运维全寿命周期各阶段。
进一步地,生成多态模型包括:
S1、基于数字激光摄影技术生成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S2、基于材料本构生成动态力学演化模型;
S3、融合步骤S1和步骤S2生成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
S4、基于机器学习生成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将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划分为j份位置,基于数字激光摄影技术在Tk时刻对物理实体空间结构不同位置的几何形貌进行拍摄,生成第j份位置处的虚拟几何模型Lj,叠加j份几何模型数据导入建模平台,在建模平台提取激光点特征数据,生成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在Tk时刻的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21
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22
更新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定时对物理实体空间结构的几何形貌进行拍摄,将拍摄完成后的数据按照初始模型的生成方法上传至建模平台,迭代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的几何形貌,生成标准的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基于试验数据构建Yn,m与xn,m的力学本构关系,其中Yn,m表示物理实体空间结构中不同类型材料n与影响因素m之间力学性能指标的矩阵,xn,m表示影响Yn,m的不同材料类型n的变化因素m关系模型,Yn,m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31
其中,f[]为状态方程;
将构建完成的力学本构关系导入建模平台,生成初始动态力学演化模型,在数字世界表征物理实体空间结构的内在力学性能;
更新初始动态力学演化模型:随着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改变,建模平台中相关材料力学性能数据自动更新,生成标准的动态力学演化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耦合步骤S1生成的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32
和步骤S2生成的动态力学演化模型Yn,m,在建模平台生成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33
和Yn,m与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的关系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34
式中,Rdt表示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在数字世界的响应数据;
更新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将多种传感器定时监测得到的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响应数据Re自动导入建模平台,计算Re与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的Rdt的保真性A,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35
根据保真性对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进行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36
和Yn,m修正,直至修正计算出的响应达到预设计算响应与验证集响应比值的阈值时,得到标准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对标准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在仿真平台进行多工况的计算,生成离线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数据库,此过程随着传感器定时监测数据的更新而不断循环更新。
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将标准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生成的离线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数据库的数据作为训练学习的样本,其中传感器定时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数据,结构目标响应作为输出数据,训练好的模型生成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在实体结构上布置传感器,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输入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实时对结构的响应状态进行预测评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生成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生成的数字孪生模型,在空间结构设计阶段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模块,实现设计阶段对新建空间结构设计方案;在空间结构建造阶段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建造模块,实现建造阶段施工进度、建造质量和建造安全管理;在空间结构运维阶段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运维模块,实现运维阶段运维安全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模块用于对既有相近空间结构建立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协助新建空间结构的设计;其中,既有相近空间结构的数字孪生模型包含其设计、建造和运维阶段的信息数据,形成需求-设计信息表,通过调用需求-设计信息表,完成新建空间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案;所述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空间结构的初始几何模型和空间结构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建造模块将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导入建造模块,实现对空间结构在施工进度、建造质量和建造安全的管理;
所述施工进度管理通过动态几何表征模型,构建不同时间段几何模型的形貌状态,将不同时间段几何模型的形貌状态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进行施工进度的管控;
所述建造质量管理通过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对不同空间结构杆在安装作业时的节点应力状态和变形进行预测,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进行建造质量分析预警;
所述建造安全管理通过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将实时预测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对实时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通过对卸载过程中杆件静态应力、应变、杆件变形、控制点挠度的指标进行实时预警,进行安全风险预测。
进一步地,所述运维模块用于将建造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导入运维模块,实现对空间结构在运维模块的安全管理;所述运维模块包括监控模块、分析模块和评估决策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从空间结构上布设的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以不断更新运维模块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置、应力及温度传感器;利用更新后运维模块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自动更新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完成运维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所述分析模块将监控模块更新后的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对关键节点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响应进行分析,反馈得到响应数据结果;所述评估决策模块反馈响应数据结果,上传评估决策系统,系统对响应结果信息做出判断和预警,并同时给出应急备选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较现有数字孪生模型生成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具有面向对象信息全要素的继承,多态性的表征的特点。其中多态模型全要素刻画了面向对象信息。通过动态几何表征模型和动态力学演化模型的更新,实现了物理实体在虚拟空间几何与物理属性的真实映射;通过传感器监测数据更新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和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实现多态模型对实体空间结构在虚拟空间的真实感知映射。
(2)本发明提出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通过设计、建造和运维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相互渐进迭代及不同模块的预测功能,实现了空间结构各阶段的数据协同交互和全寿命周期追踪安全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态模型生成过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阶段的实现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建造阶段的实现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运维阶段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一个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
如图1所示,包括物理实体和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其中,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解析物理实体全要素信息生成多态模型,多态模型中的S1和S2映射物理实体中的空间结构;物理实体中的传感器监测数据映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中的S3,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互联、互通;物理实体中的监测系统映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中的S4,实现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功能预测。
如图2所示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确定待生成的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解析其全要素信息,继承对应的面向对象信息;
生成多态模型,其表征继承空间结构物理实体全要素信息;
集成多态模型,得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服务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设计、建造和运维全寿命周期各阶段。
所述生成多态模型,被配置为:
S1、生成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S2、生成动态力学演化模型;
S3、生成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
S4、生成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
所述S1包括:
S101.生成空间结构初始几何模型;
S102.更新初始几何模型。
S101的生成方法是:
将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划分为j份位置,基于数字激光摄影技术在Tk时刻对物理实体空间结构不同位置的几何形貌进行拍摄,生成第j份位置处的虚拟几何模型Lj,叠加j份Lj几何模型数据导入建模平台,在建模平台提取激光点特征数据,生成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在Tk时刻的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61
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62
动态几何表征模型的更新机制是:定时对物理实体空间结构的几何形貌进行拍摄,将拍摄完成后的数据按照初始模型的生成方法上传至建模平台,迭代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的几何形貌,生成标准的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所述S2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基于试验数据构建Yn,m与xn,m的力学本构关系,其中Yn,m表示物理实体空间结构中不同类型材料n与影响因素m之间力学性能指标的矩阵,xn,m表示影响Yn,m的不同材料类型n的变化因素m关系模型,Yn,m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71
其中,f[]为状态方程。
构建二者的物理关系数据并导入建模平台,生成S2,在数字世界表征空间结构的内在力学性能。
初始S2的更新方法是:随着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改变,建模平台中相关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自动更新,生成标准S2。
所述S3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耦合S1生成的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72
和S2生成的动态力学演化模型Yn,m,即耦合上述标准S1和标准S2,在建模平台生成初始S3,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实体结构的几何形貌,还加入考虑实体结构材料力学参数,/>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73
和Yn,m与初始S3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74
式中,Rdt表示在S3在数字世界的响应数据。
初始S3的更新方法是:将传感器定时监测得到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响应数据(Re)自动导入建模平台,计算Re与初始S3的Rdt的保真性,根据保真性程度对初始S3进行
Figure BDA0004101490140000075
和Yn,m修正,直至修正计算出的响应达到预设计算响应与验证集响应比值的阈值时,得到标准S3;对标准S3在仿真平台进行多工况的计算,生成离线S3数据库,此过程会随着传感器定时监测数据的更新而不断循环更新。
步骤S4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将标准S3生成的离线S3数据库的数据作为训练学习的样本,其中传感器定时监测数据作为输入数据,结构目标响应作为输出数据,训练好的模型生成S4;在实体结构上布置传感器,将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输入S4,实时对结构的响应状态进行预测评估。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全寿命管理方法。
如图3所示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中的组成架构图,包括:设计模块、建造模块和运维模块。
具体而言,图4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中的设计阶段组成架构图,S5模块被配置用于对既有相近空间结构建立高保真孪生体,协助新建空间结构的设计。
进一步的,对既有空间结构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将既有空间结构在设计、建造和运维阶段的数据用于生成数字孪生模型的需求-设计表,调用需求-设计表用于新建空间结构,完成新建空间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案。
上述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空间结构的初始几何模型和空间结构其他相关信息;
作为进一步的是实现方式,对完成后的设计方案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
进一步的,图5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中的建造阶段组成架构图,将S5的数字孪生模型导入建造模块,实现对空间结构在施工进度、建造质量和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进度管理:通过生成S1,构建不同时间段几何模型的形貌状态,利用数字摄影技术定期扫描物理空间结构的几何模型形貌,将数字摄影结果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在虚拟空间构建出不同时间段物理空间结构的几何形貌,协助物理世界施工进度的管理。
对于建造质量管理:通过生成S4,对不同物理世界空间结构施工工艺诸如:吊装、滑移施工、拼装焊接、拼装与嵌补、高空原位拼装等安装作业时的节点应力状态和变形进行预测,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进行建造质量分析预警。
对于建造安全管理:通过生成S4,将实时预测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对实时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通过对卸载过程中杆件静态应力、应变、杆件变形、控制点挠度等指标进行实时预警,进行安全风险预测。
进一步的,图6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中的运维阶段组成架构图,所述S7模块被配置为:将S6的数字孪生模型导入运维模块,实现对空间结构在运维模块的安全管理,S7模块包括:
S701.监控模块;
S702.分析模块;
S703.评估决策。
上述S701:使用由物理世界空间结构上布设的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以不断更新数字世界数据系统平台的运维模块的S3;
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置、应力及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利用自动更新后运维模块生成的S3,自动更新生成S4,完成运维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
上述S702:将S701更新后的对关键节点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响应进行分析,反馈得到响应数据结果;
上述S703:将反馈响应数据结果,上传评估决策系统,系统对响应结果信息做出评估分级,给出当前状态下的维护/预警应急备选方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生成的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解析其全要素信息,继承面向对象信息;
生成多态模型,表征继承空间结构物理实体的全要素信息;
集成多态模型,得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服务空间结构物理实体设计、建造和运维全寿命周期各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多态模型包括:
S1、基于数字激光摄影技术生成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S2、基于力学本构生成动态力学演化模型;
S3、融合步骤S1和步骤S2生成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
S4、基于机器学习生成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将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划分为j份位置,基于数字激光摄影技术在Tk时刻对物理实体空间结构不同位置的几何形貌进行拍摄,生成第j份位置处的虚拟几何模型Lj,叠加j份几何模型数据导入建模平台,在建模平台提取激光点特征数据,生成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在Tk时刻的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11
表示为: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12
更新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定时对物理实体空间结构的几何形貌进行拍摄,将拍摄完成后的数据按照初始模型的生成方法上传至建模平台,迭代初始动态几何表征模型的几何形貌,生成标准的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基于试验数据构建Yn,m与xn,m的力学本构关系,其中Yn,m表示物理实体空间结构中不同类型材料n与影响因素m之间力学性能指标的矩阵,xn,m表示影响Yn,m的不同材料类型n的变化因素m关系模型,Yn,m表示为: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21
其中,f[]为状态方程;
将构建完成的力学本构关系导入建模平台,生成初始动态力学演化模型,在数字世界表征物理实体空间结构的内在力学性能;
更新初始动态力学演化模型:随着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改变,建模平台中相关材料力学性能数据自动更新,生成标准的动态力学演化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耦合步骤S1生成的动态几何表征模型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22
和步骤S2生成的动态力学演化模型Yn,m,在建模平台生成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23
和Yn,m与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的关系表示为: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24
式中,Rdt表示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在数字世界的响应数据;
更新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将多种传感器定时监测得到的物理实体空间结构响应数据Re自动导入建模平台,计算Re与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的Rdt的保真性A,表示为: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25
根据保真性对初始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进行
Figure FDA0004101490130000026
和Yn,m修正,直至修正计算出的响应达到预设计算响应与验证集响应比值的阈值时,得到标准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对标准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在仿真平台进行多工况的计算,生成离线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数据库,此过程随着传感器定时监测数据的更新而不断循环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将标准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生成的离线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数据库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学习的样本点数据,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待识别目标结构相关的响应,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通过对样本点数据进行训练,生成可以预测目标节点响应的代理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生成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生成的数字孪生模型,在空间结构设计阶段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模块,实现设计阶段对新建空间结构设计方案;在空间结构建造阶段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建造模块,实现建造阶段施工进度、建造质量和建造安全管理;在空间结构运维阶段构建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运维模块,实现运维阶段运维安全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模块用于对既有相近空间结构建立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协助新建空间结构的设计;其中,既有相近空间结构的数字孪生模型包含其设计、建造和运维阶段的信息数据,形成需求-设计信息表,通过调用需求-设计信息表,完成新建空间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案;所述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空间结构的初始几何模型和空间结构相关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建造模块将面向对象数字孪生模型的设计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导入建造模块,实现对空间结构在施工进度、建造质量和建造安全的管理;
所述施工进度管理通过动态几何表征模型,构建不同时间段几何模型的形貌状态,将不同时间段几何模型的形貌状态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进行施工进度的管控;
所述建造质量管理通过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对不同空间结构杆在安装作业时的节点应力状态和变形进行预测,并将实时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进行建造质量分析预警;
所述建造安全管理通过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将实时预测数据上传至数据系统平台,对实时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通过对卸载过程中杆件静态应力、应变、杆件变形、控制点挠度的指标进行实时预警,进行安全风险预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全寿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模块用于将建造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导入运维模块,实现对空间结构在运维模块的安全管理;所述运维模块包括监控模块、分析模块和评估决策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从空间结构上布设的传感器获取监测数据以不断更新运维模块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所述传感器包括位置、应力及温度传感器;利用更新后运维模块的动态形-力耦合演化模型,自动更新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完成运维模块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所述分析模块将监控模块更新后的动态响应预测代理模型对关键节点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响应进行分析,反馈得到响应数据结果;所述评估决策模块反馈响应数据结果,上传评估决策系统,系统对响应结果信息做出判断和预警,并同时给出应急备选方案。
CN202310177734.6A 2023-02-28 2023-02-28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6189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7734.6A CN116189827A (zh) 2023-02-28 2023-02-28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7734.6A CN116189827A (zh) 2023-02-28 2023-02-28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9827A true CN116189827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0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7734.6A Pending CN116189827A (zh) 2023-02-28 2023-02-28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98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5138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飞行器结构寿命预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5138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飞行器结构寿命预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7165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502820B (zh)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工程实时监测预警方法
CN114154429B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89238B (zh) 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热压罐管控系统
CN109992900A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多场实时在线协同智能仿真方法和系统
CN113656938A (zh) 配电网变压器的监管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78939B (zh) 基于物理驱动神经网络的结构数字孪生建模与参数识别法
CN109614580A (zh) 基于在线Xgboost算法的抗震混合试验模型更新方法
CN116189827A (zh) 面向对象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模型生成及全寿命管理方法
CN113204922B (zh) 一种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控与预测方法
CN117387559B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混凝土桥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991776A (zh) 一种基于gru网络实现水位预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6822353A (zh) 一种制造工艺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快速构建方法
CN114936409A (zh) 土木工程结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
CN114919559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制动系统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16341078A (zh) 装配式建筑智慧设计和建造云平台及应用
Xie et al. A life prediction method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phase field method and neural network
CN113705897A (zh) 一种面向工业铜箔生产的产品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276702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云电池储能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41633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超高精度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391674A (zh) 一种基于可靠性的电气设备预防性维修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6050190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产品性能和退化状态分析方法
CN115660293B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
CN116591768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的隧道监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837959A (zh) 一种基于焊接物量和作业方式衡定焊接派工工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