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1834A - 阻尼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1834A
CN116181834A CN202310193096.7A CN202310193096A CN116181834A CN 116181834 A CN116181834 A CN 116181834A CN 202310193096 A CN202310193096 A CN 202310193096A CN 116181834 A CN116181834 A CN 116181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damper
chamber
piston
damp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30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维哲森斯基
P·K·贾扎贝克
格雷戈尔·贾希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West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30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1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1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1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2Bi-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处于伸缩式配置的内阻尼器和外阻尼器。内阻尼器包括第一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管内并与第一管同轴的杆以及连接到杆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管内的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一管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外阻尼器包括第二管和第二活塞,第二管围绕内阻尼器同轴地设置,第二活塞连接到第一管的轴向端并且将第二管的内部分成上油腔室和下油腔室,第二活塞限定了第二通道,第二通道提供上油腔室与下油腔室之间的流体连通。排出流体通道提供第一腔室与上油腔室之间的流体连通。

Description

阻尼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阻尼器组件,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伸缩式(telescopic)阻尼器组件。
背景技术
提供悬架系统,以当车辆在垂直路面不平处行驶时将车辆的车身(簧载(sprung)部分)与车辆的车轮和车轴(非簧载部分)过滤或隔离,并且控制车身和车轮的运动。另外,悬架系统还用于维持平均车辆姿态,以提高车辆在操纵期间的稳定性。典型的被动(passive)悬架系统包括位于车辆的簧载部分与非簧载部分之间的弹簧和与弹簧并联的阻尼装置。
由于车身和悬架的复杂性的增加,减震器或阻尼器组件的长度变得越来越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车身的安装、放置(空间)和成本。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尤其如此,电动汽车对悬架部件的封装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美国专利6,619,445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主管,主管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沿着中心轴线延伸。主管限定了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用于容纳工作流体的流体腔室。主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流体腔室中,将流体腔室分成压缩腔室和回弹腔室。活塞杆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并联接到主活塞,用于在压缩冲程(stroke)和回弹冲程之间移动主活塞。与主管径向间隔开的外管围绕主管在封闭端与开放端之间延伸。封闭端邻近第一端。开放端邻近第二端。外管和主管限定了在外管与主管之间延伸的补偿腔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处于伸缩式配置的内阻尼器和外阻尼器。内阻尼器包括第一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管内并与第一管同轴的杆以及连接到杆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管内的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一管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外阻尼器包括第二管和第二活塞,第二管围绕内阻尼器同轴地设置,第二活塞连接到第一管的轴向端并且将第二管的内部分成上油腔室和下油腔室,第二活塞限定了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在上油腔室与下油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阻尼器组件还包括提供第一腔室与上油腔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排出(displacement)流体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处于伸缩式配置的内阻尼器和外阻尼器。内阻尼器包括第一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管内并与第一管同轴的杆以及连接到杆并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管内的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一管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外阻尼器包括第二管和第二活塞,第二管围绕内阻尼器同轴地设置,第二活塞连接到第一管的轴向端并且将第二管的内部分成上油腔室和下油腔室。第二活塞限定了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在上油腔室与下油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外阻尼器被配置成在压缩冲程期间在内阻尼器的主活塞已经基本上完全朝向第二活塞移动之后从完全延伸位置朝向压缩位置移动。内阻尼器的主活塞被配置成在回弹冲程期间在外阻尼器已经基本上完全移动到完全延伸位置之后远离第二活塞并且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这是因为通过参照以下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阻尼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2A至图2C示出了分别处于标称位置、完全压缩位置和完全延伸位置的图1的阻尼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阻尼器组件在压缩冲程期间并且从完全延伸位置移动的剖视图;
图4A至图4E示出了图1的阻尼器组件在压缩冲程中的各个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阻尼器组件在回弹冲程期间并且从标称位置移动的剖视图;
图6A至图6E示出了图1的阻尼器组件在回弹冲程中的各个位置处的剖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对于标准阻尼器和本公开的顺序(Sequential)伸缩式阻尼器中的每一个的以千牛顿(kN)为单位的力作为以米(m)为单位的冲程的函数的曲线图(graph)。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幅图中表示相应的部分,提供了一种阻尼器组件20。该阻尼器组件20也可以称为减震器,并且可以用作机动车辆(例如汽车或卡车)中的悬架系统的一部分。与常规阻尼器的设计相比,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以提供类似的冲程和阻尼,但是具有更短的主体长度。阻尼器组件20可称为顺序伸缩式被动阻尼器。
阻尼器组件20被设计成具有最大冲程的相对小的主体。当与常规阻尼器相比时,阻尼器组件20可具有相当短的压缩长度,同时保持相似或相等的冲程。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以在车辆水平上提供许多益处。它可以提供更紧凑的后悬架,从而允许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具有用于后备箱和/或用于电池(例如,在电动车辆中)的附加空间。
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利用两件式(伸缩)杆,该两件式(伸缩)杆包括阻尼器杆和呈移动单管形式的第二杆。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以结合现有的部分和现有的组件设计,以及一些附加部件和设计方面。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以结合具有分开的工作范围的阻尼器的概念。阻尼器杆和第二杆可以不同时移动,而是按顺序移动。内阻尼器可以提供阻尼并且同时用作外阻尼器的第二杆,外阻尼器也提供阻尼功能。
通过适当地调节(tune)阀来适当地选择阀特性:单管活塞阀、双管活塞阀和底阀,顺序地实现阻尼器杆和第二杆(单管)的移动。存在两个分开的油腔室-单管油腔室和双管油腔室。
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提供优于常规阻尼器的多个优点。它可以提供与具有类似延伸长度的常规双管阻尼器相比缩短大约20%的压缩长度。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包括基于单管阻尼器和双管阻尼器的已证明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的设计方面和部件。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通过结合经由一个或更多个气体通道连接的两个气体腔室来提供温度补偿。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以在任一侧上没有表现出(由温度影响油量引起的)空化(cavitation)现象,并且没有来自气体的力的倍增。它不表现出具有回弹移动的任何高压积聚。本公开提供的阻尼器组件20比其他竞争设计简单得多,具有更少的密封件和引导部件。与另选设计相比,本公开的阻尼器组件20可以更容易针对特定应用进行调节。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阻尼器组件20的剖视图。阻尼器组件20包括处于伸缩式配置的内阻尼器22和外阻尼器24。
内阻尼器22包括沿着轴线A延伸并且可沿着轴线A平移的阻尼器杆30。阻尼器杆30包括近端32和沿着轴线A与近端32间隔开的远端34。阻尼器杆30包括肩部36,肩部36与远端34间隔开并且被配置成用于附接到外部结构,诸如车辆上的悬架部件或底盘安装支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尼器杆30可以包括在远端34与肩部36之间的外螺纹(未示出),用于附接到外部结构。内阻尼器22还包括第一管40,该第一管40具有与轴线A同轴的管状形状并且具有第一端42和与第一端42相反的第二端44。中间密封组件46邻近第一端42设置在第一管40内,从而提供不透流体的密封。中间密封组件46限定了杆孔48,并且阻尼器杆30以不透流体的密封的方式穿过杆孔48,并且被配置成允许阻尼器杆30相对于第一管40沿轴线A平移。
主活塞5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管40内并且邻近近端32连接到阻尼器杆30。主活塞50将第一管40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52和第二腔室54。第一腔室52在中间密封组件46与主活塞50之间延伸。第二腔室54位于主活塞50的与第一腔室52相反的一侧。在压缩冲程期间,压缩阀56、58调节第一腔室52与第二腔室54之间的流体流动。压缩阀56、58包括延伸穿过主活塞50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活塞通道56,以在第二腔室54与第一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压缩阀56、58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压缩阀构件58,例如偏转盘,该一个或更多个压缩阀构件58选择性地覆盖第一活塞通道56以控制通过其中的流体流动。当主活塞50移动通过第一管40时,流体可以被引导(channel)通过第一活塞通道56,以提供内阻尼器22的阻尼功能。诸如保持环的紧固件60将主活塞50邻近阻尼器杆30的近端32保持到阻尼器杆30。
外阻尼器24包括外管70,外管70具有管状形状、与轴线A同轴并且具有上端72和与上端72相反的下端74。外管70在下端74处封闭。外阻尼器24还包括第二管80,该第二管80具有管状形状、与轴线A同轴并且位于外管70的内部。第二管80的外径小于外管70的内径,从而在外管70与第二管80之间提供环形腔室102。第二管80在其邻近下端74的一端封闭。主杆引导件76邻近上端72设置在第二管80内,提供与第一管40的不透流体的密封。主杆引导件76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密封环78,并且第一管40以不透流体的密封穿过密封环78,以允许第一管40相对于第二管80沿着轴线A平移。因此,内阻尼器22的第一管40用作外阻尼器24中的第二杆。
外阻尼器24还包括连接到第一管40的第二端44的第二活塞84。第二活塞84设置在第二管80内并且与第二管80的内表面密封接合。第二活塞84将第二管80的内部分成上油腔室86和下油腔室88。上油腔室86在主杆引导件76与第二活塞84之间延伸。回弹阀90、92在回弹冲程期间调节上油腔室86与下油腔室88之间的流动。回弹阀90、92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第二活塞通道90,该一个或更多个第二活塞通道90延伸穿过第二活塞84并且提供上油腔室86与下油腔室88之间的流体连通。回弹阀90、92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回弹阀构件92,诸如偏转盘,该一个或更多个回弹阀构件92选择性地覆盖第二活塞通道90以控制通过其中的流体流动。当第二活塞84移动通过第二管80时,流体可以被引导通过第二活塞通道90,以提供外阻尼器24的阻尼功能。第二活塞84还包括管状部分94,管状部分94具有管状形状、与轴线A同轴并且限定了内部通道95,内部通道95提供下油腔室88与第一管40的第二腔室54之间的流体连通。
在工作中,第一管40的第一腔室52和第二腔室54中的每一个以及上油腔室86和下油腔室88可以填充有不可压缩流体,例如油。
气杯96设置在第二管80内并且限定了下油腔室88的下表面。气杯96将下油腔室88与从气杯96的下表面延伸到邻近外管70的下端74的第二管80的封闭端的气体隔室100分隔开。气体隔室100经由穿过邻近外管70的下端74的第二管80的一个或更多个气体通道104与环形腔室102流体连通。气杯96在第二管80内轴向移动,并且收集在气体隔室100和环形腔室102内的气体补偿从第二管80插入和抽出的部分以及从第一管40插入和抽出的部分的体积变化(即,由于内阻尼器22移入和移出外阻尼器24)。气体隔室100和/或环形腔室102中的相对较大体积的气体补偿了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油量的变化。
气杯96包括凹形上表面98,当阻尼器组件20处于压缩状态时,凹形上表面98可以接收第二活塞84的管状部分94。凹入的上表面98还可以使气杯96轴向向外变形,并且响应于下油腔室88中的流体压力而增加抵靠第二管80的内壁的密封压力。气杯96包括环形密封件99,环形密封件99接合第二管80的内壁并且提供不透流体的密封以防止油逸出到气体隔室100中。止动环106设置在第二管80的内壁中,邻近一个或更多个气体通道104并恰好位于一个或更多个气体通道104的上方,以限定冲程终点限制并防止气杯96覆盖一个或更多个气体通道104。
第一管40限定了排出(displacement)流体通道110,排出流体通道110沿第一管40的长度在第二端44与中间密封组件46之间环形地且轴向地延伸,并且提供第一腔室52与上油腔室86之间的流体连通。多个第一径向通道112位于第二活塞84附近,并将排出流体通道110连接到上油腔室86,以提供它们之间的流体连通。多个第二径向通道114定位成与第二活塞84间隔开并且邻近中间密封组件46,并且将排出流体通道110连接到第一腔室52以用于在排出流体通道110与第一腔室52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止回阀116包括阀体117,阀体117邻近中间密封组件46设置在第一管40中。止回阀116被配置成允许流体从第一腔室52流出并流入排出流体通道110,同时阻止流体沿相反方向流动。
回弹螺旋弹簧130围绕第二管80并且邻近主杆引导件76设置在上油腔室86内。当外阻尼器24处于或接近完全延伸位置时并且在回弹冲程期间,回弹螺旋弹簧130接合第二活塞84的顶端。压缩螺旋弹簧132设置在第二腔室54中并且邻近第二活塞84。当内阻尼器22在压缩冲程期间处于或接近完全压缩位置时,压缩螺旋弹簧132接合主活塞50并偏压主活塞50。
图2A示出了处于标称或设计位置的阻尼器组件20,并且图2B和图2C分别示出了处于完全压缩位置和完全延伸位置的阻尼器组件20。重要的是,阻尼器组件20的全冲程L1+L2由以下提供:由主活塞50在轴向方向上与阻尼器杆30一起移动通过第一管40而产生的内阻尼器22的第一冲程长度L1;以及由第二活塞84在轴向方向上与第一管40一起移动通过第二管80而产生的第二冲程长度L2。
图4A至图4E示出了处于压缩冲程中的各个位置的阻尼器组件20的剖视图。
在压缩移动中,具有主活塞50和压缩阀56、58的阻尼器杆30沿“-y”方向(即,沿压缩方向)移动。止回阀116防止油从上油腔室86流到第一腔室52。这种流动将导致第一管40沿“+y”方向(即,沿回弹方向)的位移,并且将抑制阻尼力的产生。止回阀116被配置成允许流体从第一腔室52通过流体通道110流到油腔室86。在压缩移动的初始阶段,阻尼器杆30移动,然后压缩阀56、58负责产生适当的阻尼力。第一管40不移动。当内阻尼器22到达其完全压缩位置时,主活塞50经由压缩螺旋弹簧132在第一管40的端部上接触并且迫使第一管40沿压缩方向移动。压缩螺旋弹簧132可平稳地启动第一管40的移动。
在压缩冲程中的初始阶段中,仅主活塞50与阻尼器杆30一起沿轴向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管40。主活塞50在内阻尼器22中移动。在该移动阶段期间,第一管40不移动。当内阻尼器22处于完全压缩位置时,主活塞50接触压缩螺旋弹簧132并迫使第一管40移动,确保冲程继续-直到阻尼器组件20到达完全压缩位置。在回弹冲程中的初始阶段,阻尼器杆30和第一管40两者同时移动。当外阻尼器24到达完全延伸位置时,在第二活塞84接触并压缩回弹螺旋弹簧130的情况下,具有主活塞50的阻尼器杆30在内阻尼器22中继续其运动,直到阻尼器组件20到达完全延伸位置。在标称位置,作用在移动部分上的力将向上推动第一管40。阻尼器组件20在设计上是异步的。
图3示出了在压缩冲程期间并且从完全延伸位置移动的阻尼器组件20的剖视图。从完全延伸位置开始,在压缩冲程期间,通过阻尼器杆30的移动和内阻尼器22来实现第一运动水平。在内阻尼器22到达完全压缩位置之后,在主活塞50接触压缩螺旋弹簧132的情况下,第二运动水平被接合并然后由第一管40实现。由压缩阀56、58提供阻尼。换句话说,外阻尼器24配置为在压缩冲程期间在内阻尼器22的主活塞50已经基本上完全朝向第二活塞移动之后从完全延伸位置朝向压缩位置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第一腔室52和上油腔室86可以具有相等的横截面面积。因此,被迫通过压缩阀56、58的油量在外阻尼器24的冲程中将保持恒定。因此,无论是阻尼器杆30还是第一管40保持运动,通过压缩阀56、58的流动将不会改变(在恒定输入速度下)。这意味着阻尼力也不会改变。然而,气体的力将随着速度的改变而增加。
在压缩移动中,来自下油腔室88的油流过压缩阀56、58进入第一腔室52。然后,通过第一管40的开口和通道,迫使该油进入上油腔室86。回弹阀90、92保持关闭。为了避免第一腔室52和/或上油腔室86中的空化,可能需要确保气体隔室100中的足够的气体压力。可以基于压缩移动的最大假定阻尼力来调节气体压力。
图6A至图6E示出了图1的阻尼器组件在回弹冲程中的各个位置处的剖视图。
回弹冲程中的阻尼由回弹阀90、92提供。在回弹移动期间,第一管40和阻尼器杆30与主活塞50一起沿“+y”方向移动。压缩阀56、58关闭,并且油被迫使从第一腔室52通过止回阀116,然后通过第一管40中的孔和通道并进入上油腔室86。油然后流过回弹阀90、92进入下油腔室88。回弹螺旋弹簧130可用于在回弹冲程期间提供内阻尼器22的第一管40的移动的平滑末端冲程。
因为在压缩移动中,被迫通过回弹阀90、92的油量将不会改变,并且因此回弹移动中的阻尼力的水平将不取决于哪个元件(阻尼器杆30或第一管40)处于运动中。
类似于压缩冲程,气体力将在回弹冲程中的速度变化期间变化。
输入速度可以是第一管40的速度和阻尼器杆30相对于第一管40的速度的结果。
图5示出了图1的阻尼器组件在回弹冲程期间并且从标称位置移动的剖视图。从完全压缩位置开始,在回弹冲程期间,通过第一管40和阻尼器杆30的同时运动来实现第一运动水平。在第一管40到达完全延伸位置之后,通过仅阻尼器杆30在内阻尼器22中的运动来实现进一步的阻尼。换句话说,内阻尼器22的主活塞50被配置成在回弹冲程期间在外阻尼器24已经基本上完全移动到完全延伸位置之后远离第二活塞84并且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压缩阀56、58和回弹阀90、92可以各自具有典型的构造,这意味着相应的孔口负责在低速度范围内产生的力水平,并且相应的盘组(诸如阀构件58、92)负责在中等速度范围内产生的力水平。在高速度范围内产生的力可以由活塞50、84(即,第一活塞通道56和/或第二活塞通道90)中的相应一个中的孔确定。所提供的设计可以与一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阀一起使用。
在阻尼器组件20的全冲程期间,由于气体隔室100和环形腔室102中的气体的压缩引起的气体力由于有效(active)表面的变化作为线性冲程的函数而变化。阻尼器组件20在压缩中的顺序移动中,阻尼器杆30首先移动,因此气体力作用在主活塞50的横截面上。当第一管40开始移动时,气体力随着第二活塞84的横截面(其大于主活塞50的横截面)变成有效横截面而增加。
图7示出了以千牛顿(kN)为单位的力作为以米(m)为单位的冲程的函数的曲线图。图7包括示出了标准阻尼器的力与冲程的关系的第一图(plot)200,以及示出了本公开的顺序伸缩阻尼器(诸如阻尼器组件20)的力与冲程的关系的第二图202。第二图202在转变时的斜率基本上是由于回弹螺旋弹簧130和/或压缩螺旋弹簧132的影响,这是由螺旋弹簧130、132的长度和特性引的起。力水平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是由于气体力的变化。
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对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并且这些修改和变型可以以与具体描述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同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
内阻尼器和外阻尼器,所述内阻尼器和所述外阻尼器处于伸缩式配置;
所述内阻尼器包括第一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内并与所述第一管同轴的杆以及连接到所述杆并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内的主活塞,所述主活塞将所述第一管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外阻尼器包括第二管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管围绕所述内阻尼器同轴地设置,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到所述第一管的轴向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管的内部分成上油腔室和下油腔室,所述第二活塞限定了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上油腔室与所述下油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以及
排出流体通道,所述排出流体通道提供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上油腔室之间的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外阻尼器被配置成在压缩冲程期间在所述内阻尼器的所述主活塞已经基本上完全朝向所述第二活塞移动之后从完全延伸位置朝向压缩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内阻尼器的所述主活塞被配置成在回弹冲程期间在所述外阻尼器已经基本上完全移动到完全延伸位置之后远离所述第二活塞并且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外阻尼器被配置为双管阻尼器,所述双管阻尼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围绕所述第二管同轴地设置并在所述第二管与所述外管之间限定了环形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排出流体通道在轴向方向上并沿着所述第一管的长度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管的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壁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一径向通道邻近所述第二活塞定位并且将所述排出流体通道连接到上油腔室,以在所述排出流体通道与所述上油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壁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与所述第二活塞间隔开并且将所述排出流体通道连接到所述第一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置成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流出并流入所述排出流体通道,同时阻止流体沿相反方向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气杯,所述气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中并且将所述下油腔室与气体隔室分隔开,其中所述气体隔室从所述气杯的下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管的封闭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上油腔室具有相等的横截面积。
11.一种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
内阻尼器和外阻尼器,所述内阻尼器和所述外阻尼器处于伸缩式配置;
所述内阻尼器包括第一管、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内并与所述第一管同轴的杆以及连接到所述杆并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内的主活塞,所述主活塞将所述第一管的内部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外阻尼器包括第二管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管围绕所述内阻尼器同轴地设置,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到所述第一管的轴向端并且将所述第二管的内部分成上油腔室和下油腔室,所述第二活塞限定了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上油腔室与所述下油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外阻尼器被配置成在压缩冲程期间在所述内阻尼器的所述主活塞已经基本上完全朝向所述第二活塞移动之后从完全延伸位置朝向压缩位置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内阻尼器的所述主活塞被配置成在回弹冲程期间在所述外阻尼器已经基本上完全移动到完全延伸位置之后远离所述第二活塞并且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外阻尼器被配置为双管阻尼器,所述双管阻尼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围绕所述第二管同轴地设置并在所述第二管与所述外管之间限定了环形腔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提供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上油腔室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排出流体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排出流体通道在轴向方向上并沿着所述第一管的长度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管的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壁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一径向通道邻近所述第二活塞定位并且将所述排出流体通道连接到上油腔室,以在所述排出流体通道与所述上油腔室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的所述壁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与所述第二活塞间隔开并且将所述排出流体通道连接到所述第一腔室。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置成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流出并流入所述上油腔室,同时阻止流体沿相反方向流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进一步包括气杯,所述气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中并且将所述下油腔室与气体隔室分隔开,其中所述气体隔室从所述气杯的下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管的封闭下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上油腔室具有相等的横截面积。
CN202310193096.7A 2023-02-23 2023-02-23 阻尼器组件 Pending CN116181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3096.7A CN116181834A (zh) 2023-02-23 2023-02-23 阻尼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3096.7A CN116181834A (zh) 2023-02-23 2023-02-23 阻尼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1834A true CN116181834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36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3096.7A Pending CN116181834A (zh) 2023-02-23 2023-02-23 阻尼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18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409B1 (en) Stroke dependent bypass
US6776269B1 (en) Twin piston shock absorber
US6918473B2 (en) Stroke dependent bypass
US7431135B2 (en) Stroke dependent damping
US6352145B1 (en) Stroke dependent damping
US7950506B2 (en) Semi third tube design
US8069964B2 (en) Junction bleed
CN102648361B (zh) 速度递增式阀门系统
US8511447B2 (en) Triple tube shock absorber having a shortened intermediate tube
US7320388B2 (en) Stroke dependent damping
CN113840990B (zh) 具有偏置活塞的液压压缩止动件
US11181161B2 (en) Shock absorber base valve assembly
US9587703B2 (en) Variable radius spring disc for vehicle shock absorber
WO2011152960A2 (en) Two stage valve and hydraulic damped valve
CN111601982B (zh) 用于车辆的减振器
CN116181834A (zh) 阻尼器组件
CN114909421B (zh) 阻尼器组件
EP4170195A1 (en) Telescopic passive damper
CN113217572B (zh) 阻尼器组件
US11906015B2 (en) Damper with a slanted elliptical seal between an intermediate tube and an inner pressure tube
CN113374820A (zh) 减震器和减震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