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5976B -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5976B
CN116175976B CN202310451574.XA CN202310451574A CN116175976B CN 116175976 B CN116175976 B CN 116175976B CN 202310451574 A CN202310451574 A CN 202310451574A CN 116175976 B CN116175976 B CN 116175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tart point
printing device
coordinate
sli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15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75976A (zh
Inventor
任永力
张宏财
白伟杰
黄�俊
赵辉
王宏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ka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Jikai Hebe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ka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Jikai Hebe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ka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Jikai Hebe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ka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15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5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5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5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75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5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计算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基于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该方法能够消除打印装置在打印完每一层后的等待时间,实现打印装置在打印区域连续完成打印工作,有效缩短模型的3D打印成型时间,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具有较高的实时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节省设备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铸造行业可以极大地简化传统铸造生产过程,铸造模具可以通过3D打印快速成型。在相关技术中,3D大型砂型打印机的打印装置设置有一个打印原点,当打印机铺砂装置铺完一层打印砂后,打印装置从固定原点出发,相关技术在打印装置打印完成一层后,有一段较长的等待铺砂装置在打印区域铺砂的时间,从而延长了整个模型的3D打印成型时间,实时性差,产品生产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急需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消除打印装置在打印完每一层后的等待时间,实现打印装置在打印区域连续完成打印工作,有效缩短模型的3D打印成型时间,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具有较高的实时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节省设备运行成本。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
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所述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所述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
基于所述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包括:
获取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和第二极限坐标;
计算所述第一极限坐标和所述第二极限坐标的坐标差值;
获取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间距以及有效阵列喷口数量;
计算所述喷口间距和所述有效阵列喷口数量的乘积;
将所述坐标差值除以所述乘积,得到在全部的切片图像上设置的打印起点的起点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包括:
将所述坐标差值除以2得到第三坐标;
计算所述第三坐标与所述第一极限坐标二者之和,得到第一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起点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第二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起点坐标;
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第三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三起点坐标;
其中,x02表示第二起点坐标,x03表示第三起点坐标,m表示起点数量;n表示有效阵列喷口数量,s表示喷口间距,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三极限坐标和第四极限坐标,计算得到第四打印起点的第四起点坐标和第五打印起点的第五起点坐标;
当所述第四起点坐标满足以下公式(3),且所述第五起点坐标满足以下公式(4)时,控制所述打印装置从所述第四打印起点或第五打印起点开始打印;
其中,x04表示所述第二切片图像的第四打印起点的第四起点坐标,x05表示所述第二切片图像的第五打印起点的第五起点坐标,n表示有效阵列喷口数量,s表示喷口间距,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包括:
通过NPN型PLC专用光栅尺实时监测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NPN型PLC专用光栅尺设置于安装所述打印装置的双列线性滑轨上;
当所述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所述打印装置开始打印下一层切片图像前,逐层调整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直至所述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变起点往复跟随式打印技术,控制铺砂装置沿着所述切片图像的两个不同运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其中,两个不同运动方向在所述切片图像的任一点的偏移量为零;
控制所述打印装置跟随铺砂装置进行打印操作。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切片单元,被配置为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
设置单元,被配置为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所述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所述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
监测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校准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以上任一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上任一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计算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基于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可以实现打印装置在打印区域连续完成打印工作,能够消除打印装置在打印完每一层后等待铺砂装置进行铺砂的时间,节约打印时间,有效缩短模型的3D打印成型时间,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具有较高的实时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节省设备运行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单个打印起点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多个打印起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装置变起点跟随打印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装置变起点跟随打印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各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
S102、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S103、计算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
本实施例将打印装置的固定原点循环式打印方式切换为变起点跟随式打印的工作模式,节约打印时间,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
S104、基于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S105、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打印装置在打印区域连续完成打印工作,能够消除打印装置在打印完每一层后等待铺砂装置进行铺砂的时间,节约打印时间,有效缩短模型的3D打印成型时间,提高3D打印机的打印效率,具有较高的实时性,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以及节省设备运行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包括:
获取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1和第二极限坐标x12;
计算第一极限坐标和第二极限坐标的坐标差值(x11-x12);
获取打印装置的喷口间距s以及有效阵列喷口数量n;
计算喷口间距和有效阵列喷口数量的乘积(ns);
将坐标差值除以乘积,得到在全部的切片图像上设置的打印起点的起点数量m。
可选地,当起点数量m的取值为小数时,向上取整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计算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包括:
将坐标差值除以2得到第三坐标;
计算第三坐标与第一极限坐标二者之和,得到第一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起点坐标。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单个打印起点的示意图,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x0表示在第一切片图像上设置的打印装置的第一打印起点的第一起点坐标,打印装置上只设置第一打印起点,第一起点坐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计算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第二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起点坐标;
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第三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三起点坐标;
其中,x02表示第二起点坐标,x03表示第三起点坐标,m表示起点数量;n表示有效阵列喷口数量,s表示喷口间距,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多个打印起点的示意图,x02表示在第一切片图像上设置的打印装置的第二打印起点的第二起点坐标,x03表示在第一切片图像上设置的打印装置的第三打印起点的第三起点坐标,在打印装置上设置的两个打印起点包括第二打印起点和第三打印起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三极限坐标和第四极限坐标,计算得到第四打印起点的第四起点坐标和第五打印起点的第五起点坐标;
当第四起点坐标满足以下公式(3),且第五起点坐标满足以下公式(4)时,控制打印装置从第四打印起点或第五打印起点开始打印;
其中,x04表示第二切片图像的第四打印起点的第四起点坐标,x05表示第二切片图像的第五打印起点的第五起点坐标,n表示有效阵列喷口数量,s表示喷口间距,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第一切片图像可以是打印装置当前正在打印的切片图像,第二切片图像可以是打印装置在上一层打印过的切片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包括:
通过NPN型PLC专用光栅尺实时监测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其中,NPN型PLC专用光栅尺设置于安装打印装置的双列线性滑轨上;
当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打印装置开始打印下一层切片图像前,逐层调整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直至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在线性滑轨上安装有NPN型PLC专用光栅尺,NPN型PLC专用光栅尺的分辨率可以设置为0.5um,通过该光栅尺实时监测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并通过PLC和主控机中根据切片模型形成的打印层参数进行比对,在对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的过程中,3D切片软件根据砂型结构,以效率优先、行程最短原则优选的规则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了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在打印装置的打印过程中,若监测发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预设位置偏差大于预设阈值时(例如,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0.05mm),自动扫描打印层结构,在下一层切片图像开始进行打印装置的打印起点修正,修正量根据三维模型结构不同略有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正量,且单层切片图像的修正量通常不超过0.01mm。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阈值、修正量的值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打印装置安装在可在x、y轴往复运动的高精度的双列线性轨滑轨上,双列线性轨滑轨可以采用HRS30B型,往复定位精度大约为0.007mm;打印装置的移动动作执行机构可以采用伺服电机MSMF082L1U2M+MCDLN35SE驱动器控制,可以智能控制伺服电机动作,驱动器减速比可以设置为12,电机每转可以设置为360°,驱动器转动角度可以设置为30度,伺服电机根据接收到的动作指令,在1.5ms内开始工作,并且带动螺旋丝杠运动,执行精度可以达到0.01mm,从设备精度上可以保证打印装置的打印起点的定位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采用变起点往复跟随式打印技术,控制铺砂装置沿着切片图像的两个不同运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其中,两个不同运动方向在切片图像的任一点的偏移量为零;
控制打印装置跟随铺砂装置进行打印操作。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打印装置变起点跟随打印的示意图,沿着切片图像,打印装置从打印装置原点A(可以理解为打印起点)向右侧跟随铺砂装置(即铺砂器)运动。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装置变起点跟随打印的示意图,沿着切片图像,打印装置从打印装置原点B(可以理解为打印起点)向左侧跟随铺砂装置(即铺砂器)运动,两个不同运动方向在切片图像的任一点的偏移量为零,实现打印装置跟随铺砂器打印,铺砂器完成动作后,打印装置马上开始动作,打印装置的群喷头设置以及配合变起点往复跟随式打印方法,实现全帧极速打印,提高打印效率,节省设备运行成本。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切片单元61,被配置为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
设置单元62,被配置为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计算单元63,被配置为计算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
监测单元64,被配置为基于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校准单元65,被配置为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地,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该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
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它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为了解决如何获得良好用户体验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诸如通信总线、接口等公知的结构,这些公知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ROM以及RAM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包括例如传感器或者视觉信息采集设备等的输入装置;包括例如显示屏等的输出装置;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以及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比如边缘计算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被安装,或者从ROM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的本公开各实施例的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存储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存储介质(例如:MO)、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或移动硬盘)、具有内置的可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媒体(例如:存储卡)和具有内置ROM的媒体(例如:ROM盒)。
有关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在本公开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另外,如在此使用的,在以“至少一个”开始的项的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分离的列举,以便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的列举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措辞“示例的”不意味着描述的例子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例子更好。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可以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教导的技术而进行对在此的技术的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此外,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以上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方面。可以利用与在此的相应方面进行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当前存在的或者稍后要开发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因而,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在其范围内的这样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6)

1.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
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所述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所述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
基于所述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
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包括:
获取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和第二极限坐标;
计算所述第一极限坐标和所述第二极限坐标的坐标差值;
获取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间距以及有效阵列喷口数量;
计算所述喷口间距和所述有效阵列喷口数量的乘积;
将所述坐标差值除以所述乘积,得到在全部的切片图像上设置的打印起点的起点数量;
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包括:
将所述坐标差值除以2得到第三坐标;
计算所述第三坐标与所述第一极限坐标二者之和,得到第一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起点坐标;
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第二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起点坐标;
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第三打印起点在平行于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三起点坐标;
其中,x02表示第二起点坐标,x03表示第三起点坐标,m表示起点数量;n表示有效阵列喷口数量,s表示喷口间距,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
根据第二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三极限坐标和第四极限坐标,计算得到第四打印起点的第四起点坐标和第五打印起点的第五起点坐标;
当所述第四起点坐标满足以下公式(3),且所述第五起点坐标满足以下公式(4)时,控制所述打印装置从所述第四打印起点或第五打印起点开始打印;
其中,x04表示所述第二切片图像的第四打印起点的第四起点坐标,x05表示所述第二切片图像的第五打印起点的第五起点坐标,n表示有效阵列喷口数量,s表示喷口间距,x11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一极限坐标;x12表示第一切片图像在平行于所述打印装置的喷口方向上的第二极限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包括:
通过NPN型PLC专用光栅尺实时监测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NPN型PLC专用光栅尺设置于安装所述打印装置的双列线性滑轨上;
当所述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所述打印装置开始打印下一层切片图像前,逐层调整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直至所述位置信息与预设位置信息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变起点往复跟随式打印技术,控制铺砂装置沿着所述切片图像的两个不同运动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其中,两个不同运动方向在所述切片图像的任一点的偏移量为零;
控制所述打印装置跟随铺砂装置进行打印操作。
4.一种3D打印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的系统,包括:
切片单元,被配置为通过3D切片软件将待打印模具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得到若干个切片图像;
设置单元,被配置为在每个切片图像上设置至少一个打印起点;
计算单元,被配置为计算所述至少一个打印起点的起点坐标,其中,所述起点坐标用于指示打印装置位于所述打印起点的绝对坐标;
监测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起点坐标,实时监测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校准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执行预设校准规则,对所述打印装置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进行校准。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CN202310451574.XA 2023-04-25 2023-04-25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175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1574.XA CN116175976B (zh) 2023-04-25 2023-04-25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1574.XA CN116175976B (zh) 2023-04-25 2023-04-25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5976A CN116175976A (zh) 2023-05-30
CN116175976B true CN116175976B (zh) 2023-07-18

Family

ID=86434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1574.XA Active CN116175976B (zh) 2023-04-25 2023-04-25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59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4127A (zh) * 2019-02-19 2019-05-21 杭州志英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飞秒激光的高速3d微纳打印控制方法、模型切片方法及装置
CN110815825A (zh) * 2019-11-15 2020-02-21 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3d物体切片层的打印方法、3d物体的打印方法及打印装置
CN112650457A (zh) * 2020-12-29 2021-04-13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3d打印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6356A (zh) * 2021-05-28 2021-09-14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起始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02776A (zh) * 2022-07-05 2022-11-08 深圳胜马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66422A (zh) * 2022-10-24 2022-11-22 广东中立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4978B (zh) * 2017-04-28 2019-10-2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彩色立體列印方法與立體列印設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4127A (zh) * 2019-02-19 2019-05-21 杭州志英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飞秒激光的高速3d微纳打印控制方法、模型切片方法及装置
CN110815825A (zh) * 2019-11-15 2020-02-21 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3d物体切片层的打印方法、3d物体的打印方法及打印装置
CN112650457A (zh) * 2020-12-29 2021-04-13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3d打印的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6356A (zh) * 2021-05-28 2021-09-14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起始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02776A (zh) * 2022-07-05 2022-11-08 深圳胜马优创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66422A (zh) * 2022-10-24 2022-11-22 广东中立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5976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7908B2 (en) Intelligent additive manufacturing
JP6454035B2 (ja) 三次元(3d)物体を印刷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527272B2 (en) Method for printing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CN105666877B (zh) 具有三维图形反馈系统的3d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N104175556B (zh) 一种基于双成形头的快速成型方法
US103385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N108688142B (zh) 立体打印方法及其系统
US20220314553A1 (en)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System with Speed Optimized Vector Processing System
CN104890233B (zh)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头控制方法
CN109177174B (zh) 一种适用于圆柱形零件3d打印方法
CN111770829A (zh) 增材制造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48019B (zh) 3d模型切片及打印方法、装置及设备、介质及服务器
WO2017054574A1 (zh) 一种多材料3d物体的打印方法及打印控制装置
KR101539357B1 (ko) 3차원 형상을 가지는 면을 따라 적층하는 3차원 성형 장치 및 성형 방법
KR20210039291A (ko) 금속 액적 토출식 3차원(3d) 물체 프린터를 액적 크기 변동들을 보상하도록 동작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40126942A1 (en) Machine Learn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16175976B (zh) 3d打印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E102017008748A1 (de) Software-Baustein, Präzisionsmaschine, Verfahren und Bauteil
CN110385855B (zh) 一种零件的增材制造方法
EP390614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cooling system i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JP2018065366A (ja) レーザーを用いた3dプリンタの走査軌跡範囲を設定する方法
CN110696350A (zh) 喷墨宽度调整方法以及立体打印设备
JP2022113647A (ja) 三次元印刷物体の外周における量子化誤差を防止するように材料滴排出三次元(3d)物体プリンタを動作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621433B (zh)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接续打印的方法
CN209240487U (zh) 一种3d打印组件及3d打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