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1599A -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1599A
CN116171599A CN202180051996.7A CN202180051996A CN116171599A CN 116171599 A CN116171599 A CN 116171599A CN 202180051996 A CN202180051996 A CN 202180051996A CN 116171599 A CN116171599 A CN 116171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offset
uplink
terminal devic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19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宗慧
陈磊
李秉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71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1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进行无线通信异常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该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该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该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例如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在开机时,可以依据小区选择准则(也可以称为S准则)从至少一个小区中选择可以驻留的小区。之后,终端可以与选择的小区进行无线通信。
但是,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不同。例如,在现有通信系统中会引入一些能力降低的终端设备(reduced capability UE,REDCAP UE),这类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较低,可能低于现有网络中的其他终端设备。这样一来,虽然这类终端设备判断自身处于小区选择准则所指示的下行覆盖范围之内。但是,这类终端可能会由于上行发射功率不足而无法与该小区进行无线通信。
目前,能力降低的终端可以通过一些上行增强技术(也可以称为覆盖恢复技术)提高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使终端可以在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与该小区进行无线通信。但是,上行增强能力(也可以称为覆盖恢复能力)是终端和网络设备具备的一种可选能力。也就是说,终端和网络设备可能支持上行增强,也可能不支持上行增强。当终端和网络设备均支持上行增强时,上行增强才可以提高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当终端或者网络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时,终端仍无法提高上行发射功率。
因此,在进行小区选择时,如果可以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和无法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均依据相同的选择准则选择小区,可能会导致部分终端无法与选择的小区进行无线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终端与选择的小区进行无线通信异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该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该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小区选择参数(Srxlev和/或Squal)时,结合了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采用本方案,针对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而言,其小区选择参数与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的小区选择参数则可能不同。 因此,本方案中,可以针对上述两类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小区选择参数进行小区选择,以保障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的正常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偏移量可以包括第一类偏移量和/或第二类偏移量。其中,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rxlev,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也就是说,上述第一偏移量可以用于确定Srxlev和/或Squal。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偏移量可以包括上述第一类偏移量。第一类偏移量可以包括第一偏移参数和第二偏移参数。该第一偏移参数和第二偏移参数均用于确定Srxlev。第一偏移参数大于第二偏移参数。
针对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其中,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应理解,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选择的小区选择准则包括Srxlev>0。上述第一偏移参数和第二偏移参数均用于确定Srxlev。其中,采用第一偏移参数确定Srxlev的具体方式可以为Srxlev=A+N1;采用第二偏移参数确定Srxlev的具体方式可以为Srxlev=A+N2。A用于表征其他因素(例如测量所得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对Srxlev的影响,N1是第一偏移参数,N2是第二偏移参数。
由于第一偏移参数N1大于第二偏移参数N2;因此,A+N1>0的可能性高于A+N2>0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相比于A+N1>0,A+N2>0的可能性更低。相比于采用第一偏移参数N1确定Srxlev,采用第二偏移参数N2确定Srxlev进行小区选择时,需要A值更高。
而影响A值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A值越大,距离越远,A值越小。采用本方案,若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偏移参数确定Srxlev。此时,如果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该小区,则表示需要更大的A值。此时终端设备需要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更近。如此,即使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信号较好,仍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移参数或者第二偏移参数等于0时,不改变Srxlev。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偏移量可以包括上述第二类偏移量。第二类偏移量可以包括第三偏移参数和第四偏移参数。该第三偏移参数和 第四偏移参数均用于确定Squal。第三偏移参数大于第四偏移参数。
针对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四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其中,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应理解,终端设备进行小区选择的小区选择准则包括Squal>0。上述第三偏移参数和第四偏移参数均用于确定Squal。其中,采用第三偏移参数确定Squal的具体方式可以为Squal=B+M1;采用第四偏移参数确定Squal的具体方式可以为Squal=B+M2。B用于表征其他因素(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对Squal的影响,M1是第三偏移参数,M2是第四偏移参数。
由于第三偏移参数M1大于第四偏移参数M2;因此,B+M1>0的可能性高于B+M2>0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相比于B+M1>0,B+M2>0的可能性更低。相比于采用第三偏移参数M1确定Squal,采用第四偏移参数M2确定Squal进行小区选择时,需要A值更高。
而影响B值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B值越大,距离越远,B值越小。采用本方案,若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四偏移参数确定Squal。此时,如果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该小区,则表示需要更大的B值。此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更近。如此,即使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信号较好,仍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偏移参数等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三偏移参数大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一偏移量可以包括上述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第一类偏移量可以包括第一偏移参数和第二偏移参数,该第一偏移参数和第二偏移参数均用于确定Srxlev。第二类偏移量可以包括第三偏移参数和第四偏移参数,该第三偏移参数和第四偏移参数均用于确定Squal。第一偏移参数大于第二偏移参数,第三偏移参数大于第四偏移参数。
针对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和Squal:
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 四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这样一来,终端设备就根据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可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能力信息,采用合适的第一偏移量确定小区选择参数,进而确定合适的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该第二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包括:Srxlev和/或Squal)。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然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小区重选参数,确定第二小区,该第二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其中,上述第二待选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小区重选参数(Srxlev和/或Squal)时,结合了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采用本方案,针对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而言,其小区重选参数与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的小区重选参数则可能不同。因此,本方案中,可以针对上述两类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小区重选参数进行小区选择,以保障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的正常通信。
并且,采用本方案,如果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该小区,则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需要更近,才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如此,即使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信号较好,仍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相比之下对于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就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进而重选至该第二小区,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对于支持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来说,在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的距离相同或相近时,有可能终端设备在不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下不满足小区重选准则,但在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下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则终端设备可以重选至该第二小区,保证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通信业务的连续性,增强了移动性管理的可靠性,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该第三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三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R值,确定第三小区,该第三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其中,R值为排序准则的排序参数。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第三偏移量,确定第一小区的R值;根据第一小区的每个邻小区的第三偏移量,确定每个邻小区的R值。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一小区的R值和邻小区的R值进行排序,进而确定第三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三偏移量确定R值时,结合了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 如此,采用本方案,在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的情况下,对于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和不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R值的确定方法不同。并且,应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可以对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R值和邻小区的R值进行排序。因此,本方案中,在针对上述两类第二待选小区进行排序时,采用不同的R值确定方法,以保障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的正常通信。
并且,采用本方案,如果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该小区,则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需要更近,才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如此,即使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信号较好,仍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对于能够使用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来说,在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的距离相同或相近时,支持上行增强的小区相比不支持上行增强的小区,使用R准则排序的排名更高,即终端设备更倾向于驻留在支持上行增强的小区,如此增强了移动性管理的可靠性,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第三偏移量包括第五偏移参数和第六偏移参数,第五偏移参数大于第六偏移参数。针对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每个第二待选小区,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五偏移参数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若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可以采用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六偏移参数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其中,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二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二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第六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五偏移参数大于0,第六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小区的选择装置。该小区的选择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rxlev。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针对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确定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其中,第一 偏移参数大于第二偏移参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针对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确定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四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其中,第三偏移参数大于第四偏移参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偏移参数等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三偏移参数大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第二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小区重选参数包括:Srxlev和/或Squal。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小区重选参数,确定第二小区;第二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第三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三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R值,确定第三小区,第三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针对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每个第二待选小区,确定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五偏移参数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六偏移参数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其中,第五偏移参数大于第六偏移参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二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二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结合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第六偏移参 数小于0;或者,第五偏移参数大于0,第六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小区的选择装置。该小区的选择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小区的选择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方面所述的小区的选择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收发器可以用于该小区的选择装置与其他小区的选择装置通信。
在本申请中,第三方面所述的小区的选择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
此外,第三方面所述的小区的选择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启动测量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重选说明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能力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能力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的小区的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小区的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车到任意物体(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设备间(device-todevie,D2D)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第4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channel)”、“信令(singall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候下标如W 1可能会笔误为非下标的形式如W1,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常规技术进行介绍。
常规技术一:小区选择准则(也可以称为S准则)。
蜂窝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在开机时,可以从至少一个小区中选择一个合适小区接入。当终端设备选择合适小区之后,可以与该合适小区进行无线通信。具体的,终端设备在进行小区选择时,需要对至少一个小区中的每一个小区进行测量,得到每个小区对应的测量结果。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从至少一个小区中选择一个合适小区接入。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小区选择准则(也可以称为S准则)确定小区是否为合适小区。若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终端设备则确定该小区满足S准则。
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0和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0 条件一。
其中,Srxlev和Squal可以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Srxlev=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 公式一。
其中,Srxlev表示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Q rxlevmeas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Q rxlevmin表示最小信号接收功率,Q rxlevminoffset表示Q rxlevmin的偏移量,P compensation表示功率补偿值,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N表示上述第一类偏移量。
Squal=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 公式二。
其中,Squal表示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Q qualmeas表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Q qualmin表示最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Q qualminoffset表示Q qualmin的偏移量,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M表示上述第二类偏移量。
由条件一和公式一可得,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由条件一和公式二可得,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也就是说,当Q rxlevmeas大于由上述参数(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确定的阈值(可以简称为功率阈值),并且Q qualmeas大于由上述参数(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确定的阈值(可以简称为质量阈值)时,可以认为小区满足S准则。
常规技术二:覆盖恢复(Coverage recovery)。
覆盖恢复(也可以称为上行增强)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即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系列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覆盖恢复技术,提高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覆盖恢复能力(也可以称为上行增强能力)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具备的一种可选能力。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能支持上行增强,也可能不支持上行增强。当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均支持上行增强时,上行增强才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当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时,终端设备仍无法提高上行发射功率。
其中,上行增强技术包括:上行发送捆绑(bundling)技术;
信道估计技术:跨时隙信道估计(cross-slot channel estimation)技术,跨重复信道估计(cross-repetition channel estimation)技术;
时域低解调参考信号密度技术(lower DM-RS density in time domain);
重复:PUSCH重复增强(enhancements on PUSCH repetition)技术(例如A类PUSCH重复增强,B类PUSCH重复增强);MSG3初传重复,MSG3重传重复;
更大系统带宽跳频(frequency hopping across a larger system bandwidth)技术,更大系统带宽BWP切换技术(BWP switching across a larger system bandwidth)。
常规技术三:小区重选。小区重选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门限,启动测量当前的服务小区(也可以称为第一小区)和邻小区(包括同频小区、异频小区和异系统小区)。示例性的,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启动测量的示意图。具体对于图1的介绍,可以参考现有的常规技术,此处不予赘述。
步骤二、终端设备判断邻小区的信号是否符合重选标准。
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重选说明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小区重选为高优先级重选,且系统消息(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2)中包括服务小区质量门限threshServingLowQ时,若邻区质量Squal>高优先级重选质量门限threshX,HighQ、持续重选时间参数treselectionRAT,并且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已超过T时间(例如现有技术设置为1秒),终端设备则判断邻小区的信号符合重选标准。或者,当小区重选为高优先级重选,且系统消息(SIB2)中不包括threshServingLowQ时,若邻区电平Srxlev>高优先级重选功率门限threshX,HighP、持续treselectionRAT,并且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已超过T时间(例如现有技术设置为1秒),终端设备则判断邻小区的信号符合重选标准。
当小区重选为同优先级重选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小区评级准则(R准则)对第一小区和邻小区进行排名。若邻小区的用于排序准则的排序参数(此处简称为R值)比第一小区的R值排名更高,且持续treselectionRAT,并且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已超过T时间(例如现有技术设置为1秒),终端设备则判断邻小区的信号符合重选标准。
具体的,第一小区的R值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R s=Q meas,s+Q hyst–Q offsettemp 公式三。
其中,R s表示第一小区的R值,Q meas,s表示用于小区重选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测量量,Q hyst表示排序准则迟滞因子,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
邻小区的R值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R n=Q meas,n–Q offset–Q offsettemp 公式四。
其中,R n表示邻区的R值,Q meas,s表示用于小区重选的RSRP测量量,Q offset表示排序准则迟滞因子,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
当小区重选为低优先级重选时,且系统消息(SIB2)中包括threshServingLowQ时,若treselectionRAT期间,第一小区满足Squal<threshServing,LowQ,低优先级频率满足Squal>低优先级重选质量门限threshX,LowQ,并且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已超过T时间(例如现有技术设置为1秒),终端设备则判断邻小区的信号符合重选标准。或者,当小区重选为低优先级重选时,且系统消息(SIB2)中不包括threshServingLowQ时,若treselectionRAT期间,第一小区满足Srxlev<服务小区功率门限threshServing,LowP,低优先级频率满足Srxlev>低优先级重选功率门限threshX,LowP,并且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已超T时间(例如现有技术设置为1秒),终端设备则判断邻小区的信号符合重选标准。
步骤三、若存在符合重选标准的小区(可以称为第二小区),终端设备则启动重选,并接收第二小区的系统消息(例如无接入受限消息),驻留第二小区。若不存在符合重选标准的小区,终端设备则仍驻留第一小区。
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具有低功耗、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在mMTC业务中,终端设备不仅分布范围较广、数量较多,而且终端设备的功耗较低,成本较低。例如,mMTC业务中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REDCAP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减少终端设备中天线的数量,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和成本。但是,这样会导致REDCAP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降低。
目前,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行增强(也可以称为覆盖恢复)提高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使终端设备可以在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与该小区进行无线通信。但是,由于部分终端设备无法进行上行增强。因此,在进行小区选择时,可以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和无法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均依据相同的S准则选择小区(或者依据R准则进行小区重选),可能会导致部分终端设备无法与选择的小区进行无线通信。
示例性的,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该网络设备包括基站A,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包括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其中,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均为REDCAP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2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均位于基站A的下行覆盖范围内;也就是说,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均满足S准则(即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均大于功率阈值,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均大于质量阈值)。终端设备1的上行覆盖范围为上行覆盖范围A,终端设备2的上行覆盖范围为上行覆盖范围B。由图2可知,终端设备1满足S准则;并且终端设备1可以进行上行增强,即终端设备1的上行发射功率较高,终端设备1可以与基站A进行无线通信。终端设备2虽然满足S准则;但是,由于终端设备2的上行发射功率较低(即上行覆盖范围B较小),终端设备2 无法与该基站A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4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示例性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例如,该网络设备包括基站B,终端设备包括终端设备3和终端设备4。
其中,上述网络设备为位于上述通信系统的网络侧,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庭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网桥等,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具有基站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等。
上述终端设备为接入上述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或可设置于该终端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装置、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UE、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终端功能的RSU等。本申请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可以适用于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应理解,图4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和/或,其他终端设备,图4中未予以画出。
下面将结合图5-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示例性地,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可以适用于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如图5所示,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
其中,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该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也就是说,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和/或Squal。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和/或第二类偏移量。其中,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rxlev,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移参数。也就是说,第一偏移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移参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该第一类偏移量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移参数。例如,待选小区A的第一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1,adjustValue1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rxlev。又例如,待选小区A的第一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1和adjustValue2,adjustValue1和adjustValue2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rxlev。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该第二类偏移量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移参数。例如,待选小区A的第二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1,adjustValue1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qual。又例如,待选小区A的第二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1和adjustValue2,adjustValue1和adjustValue2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qual。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该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移参数。例如,待选小区A的第一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1,第二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2;adjustValue1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rxlev,adjustValue2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qual。又例如,待选小区A的第一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1和adjustValue2,第二类偏移量包括adjustValue3;adjustValue1和adjustValue2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rxlev,adjustValue3可以用于确定待选小区A的Squal。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偏移量可以表示功率值,也可以表示电平值,还可以表示质量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并且,该第一偏移量中包含的偏移参数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0,也可以为负数。例如,第一偏移量包括1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又例如,第一偏移量包括0dBm和-3dBm;又例如,第一偏移量包括3dBm和-5dBm。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广播该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的调整信息,该调整信息包括第一偏移量。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调整信息,获取小区的第一偏移量。其中,调整信息可以位于系统信息中。例如,该调整信息可以位于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SIB1、或者SIB2。例如,该调整信息可以 位于SIB1中的cellSelectionInfo域中。
S502、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
其中,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与终端设备和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有关。若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并且小区支持上行增强,则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若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和/或,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则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若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小区支持上行增强,则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情况二、若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则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情况三、若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则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对于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过程的介绍,可以参考S601-S604,此处不予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该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rxlev。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一类偏移量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其中,Srxlev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Srxlev=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N 公式五。
其中,Srxlev表示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Q rxlevmeas表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Q rxlevmin表示最小信号接收功率,Q rxlevminoffset表示Q rxlevmin的偏移量,P compensation表示功率补偿值,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N表示上述第一类偏移量。
结合条件一、公式二和公式五,可以得到条件二:
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N 条件二 1
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 条件二 2
其中,条件二包括条件二 1和条件二 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参数和第二偏移参数。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其中,第一偏移参数大于第二偏移参数。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时的功率阈值,小于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时的功率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功率阈值越大,Q rxlevmeas在较大的情况下(即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较近,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值较大)才可以满足条件二。因此,当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时(即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较低),功率阈值越大,终端设备只能尽可能靠近网络设备,即尽可能靠近覆盖中心(即增大Q rxlevmeas),才能保障Q rxlevmeas大于功率阈值。如此才能确保上行发射功率较低的终端设备仍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功率阈值越小,Q rxlevmeas在较小的情况下(即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较远)就可以满足条件二。因此,当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时(即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 较大),功率阈值越小,终端设备可以在距离网络设备较远处(即降低Q rxlevmeas),仍能保障Q rxlevmeas大于功率阈值。如此,可以更加准确地帮助终端设备确定该网络设备的上下行覆盖范围,既保证了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正常通信,又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避免小区资源浪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0。其中,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即公式四与公式一相同。也就是说,不改变Srxlev。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例如REDCAP终端)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REDCAP终端进行上行增强后的上行发射功率与能力没有降低的终端(可以称为普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可能相同。因此,终端设备在满足条件一(即常规的S准则)时,便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第一偏移参数小于0(第一偏移参数为负数),则表示提高了功率阈值(或者降低了用于判断S准则的测量值Q rxlevmeas)。这样一来,当终端设备(例如REDCAP终端)不能进行上行增强,REDCAP终端需要满足的功率阈值较高,REDCAP终端需要靠近网络设备才可以满足条件四。如此才能确保上行发射功率较低的终端设备仍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第一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第一偏移参数为正数),则表示降低了功率阈值(或者提高了用于判断S准则的测量值Q rxlevmeas)。这样一来,当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需要满足的功率阈值较低,终端设备可以在距离网络设备较远的位置时满足条件四。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小区的服务资源,避免小区资源浪费。
当第一偏移参数小于0时,则表示提高了功率阈值(或者降低了用于判断S准则的测量值Q rxlevmeas)。例如,当REDCAP终端不能进行上行增强,REDCAP终端需要满足的功率阈值较高,REDCAP终端需要靠近网络设备才可以满足条件四。如此,即使REDCAP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较低,REDCAP终端仍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当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时,即公式四与公式一相同。也就是说,不改变Srxlev。例如,当普通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时,终端设备在满足条件一(即常规的S准则)时,便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第一类偏移量的大小与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大小有关。也就是说,功率阈值(或者Q rxlevmeas)与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大小有关。
示例一,由于不同的上行增强技术,提高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大小不同。不同的上行增强技术对应不同的第一偏移参数。
例如,请参考表1,其示出了上行增强技术与第一偏移参数的对应关系。其中,上行发送捆绑的增强能力<上行传输重复的增强能力<上行发送捆绑+上行传输重复的增强能力。
表1
上行增强技术 第一偏移参数
上行发送捆绑 第一偏移参数A
上行传输重复 第一偏移参数B
上行发送捆绑+上行传输重复 第一偏移参数C
也就是说,若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进行上行增强,则第一偏移参数为第一偏移参数A。若REDCAP终端应用上行传输重复进行上行增强,则第一偏移参数为第一偏移参数B。若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上行传输重复进行上行增强,则第一偏移参数为第一偏移参数C。其中,第一偏移参数A小于0(负数),第一偏移参数B等于0,第一偏移参数C大于0(正数)。
需要说明的是,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进行上行增强后的上行发射功率仍小于普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因此,第一偏移参数为负数,以提高功率阈值(或者降低Q rxlevmeas),使得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时距离网络设备较近时才能满足条件二,进而保障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时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REDCAP终端应用上行传输重复进行上行增强后的上行发射功率等于普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因此,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不改变功率阈值(或者Q rxlevmeas)。
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上行传输重复进行上行增强后的上行发射功率大于普通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因此,第一偏移参数为正数,以降低功率阈值(或者提高Q rxlevmeas),使得REDCAP终端应用上行发送捆绑+上行传输重复时距离网络设备较远时也可以满足条件二。
示例二,由于不同REDCAP终端的应用场景或者硬件配置不同(例如发射天线的数量不同),导致不同REDCAP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的降低的程度不同。因此,若REDCAP终端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时,不同的上行发射功率的降低程度对应不同的第二偏移参数。
例如,请参考表2,其示出了发射天线数量/天线能力与第二偏移参数的对应关系。
表2
发射天线数量/天线能力 第二偏移参数
A1 第二偏移参数A
A2 第二偏移参数B
也就是说,当REDCAP终端的发射天线数量/天线能力为A1,该第二偏移参数为第二偏移参数A。当REDCAP终端的发射天线数量/天线能力为A2,该第二偏移参数为第二偏移参数B。
其中,A1和A2均为正整数,A1大于A2;第二偏移参数A大于第二偏移参数B。例如,第二偏移参数A为-3,第二偏移参数B为-5。
可以理解的是,发射天线数量/天线能力为A1的REDCAP终端1和发射天线数量/天线能力为A2的REDCAP终端2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由于A1大于A2;因此,REDCAP终端1的上行发射功率大于REDCAP终端2的上行发射功率;因此,REDCAP终端1的功率阈值较低,REDCAP终端2的功率阈值较高(即REDCAP终端2相较于REDCAP终端1,REDCAP终端2距离网络设备的距离更近)。如此,才可以保障REDCAP终端2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或者,Srxlev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Srxlev=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max(P EMAX1–P PowerClass–N,0)–Q offsettemp 公式六。
其中,P EMAX1表示小区最大上行传输功率,P PowerClass表示终端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N表示第一类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公式六中的第一类偏移量的介绍,以及公式六结合条件一和公式二得到的条件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结合公式五的介绍,此处不予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该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类偏移量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其中,Squal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Squal=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M 公式七。
其中,Squal表示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Q qualmeas表示参考信号接收质量,Q qualmin表示最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Q qualminoffset表示Q qualmin的偏移量,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M表示上述第二类偏移量。
结合条件一、公式一和公式七,可以得到条件三:
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 条件三 1
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M 条件三 2
其中,条件三包括上述条件三 1和条件三 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类偏移量包括第三偏移参数和第四偏移参数。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四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其中,第三偏移参数大于第四偏移参数。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时的质量阈值,小于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时的质量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质量阈值越大,Q qualmeas在较大的情况下(即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较近)才可以满足条件三。因此,当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时(即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较低),质量阈值越大,终端设备只能尽可能靠近网络设备(即增大Q qualmeas),才能保障Q qualmeas大于质量阈值。如此,即使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较低,终端设备仍可以与网络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质量阈值越小,Q qualmeas在较小的情况下(即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较远)就可以满足条件三。因此,当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时(即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较大),质量阈值越小,终端设备可以在距离网络设备较远处(即降低Q qualmeas),仍能保障Q qualmeas大于质量阈值。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小区的服务资源,避免小区资源浪费。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偏移参数等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0。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偏移参数大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对于第二类偏移量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对于第一类偏移量的介绍,此处不予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一类偏移量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采用第二类偏移量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其中,Srxlev可以满足上述公式五,Squal可以满足上述公式七。
结合条件一、公式五和公式七,可以得到条件四:
Q rxlevmeas>(Q rxlevmin+Q rxlevminoffset)+P compensation+Q offsettemp-N 条件四 1
Q qualmeas>(Q qualmin+Q qualminoffset)–Q offsettemp-M 条件四 2
其中,条件四包括条件四 1和条件四 2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参数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对于公式五和公式七的介绍,此处不予赘述。具体对于条件四中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对于第一类偏移量和第二类偏移量的介绍,此处不予赘述。
S503、终端设备根据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
其中,第一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公式五中的Srxlev和公式二中的Squal,确定第一小区。也就是说,第一小区满足上述条件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公式一中的Srxlev和公式七中的Squal,确定第一小区。也就是说,第一小区满足上述条件三。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公式五中的Srxlev和公式七中的Squal,确定第一小区。也就是说,第一小区满足上述条件四。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小区选择参数(Srxlev和/或Squal)时,结合了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采用本方案,针对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而言,其小区选择参数与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的小区选择参数则可能不同。因此,本方案中,可以针对上述两类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小区选择参数进行小区选择,以保障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的正常通信。
下面对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过程进行介绍。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能力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上行能力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
S601、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待选小区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位于系统信息中,例如指示信息可以位于MIB、SIB1、或者SIB2。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广播系统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系统信息,获取指示信息,并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例如,该指示信息包括0和1。当该指示信息为0,用于指示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当该指示信息为1,用于指示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信息中添加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终端根据小区信息中的指示字段,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隐式指示的方法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例如,系统信息中包含第一偏移量时,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协议约定小区的频率信息和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协议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待选小区的频率信息,通过协议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示例性的,请参考表3,其示出了小区的频率信息和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的对应关系。其中,1表示小区支持上行增强,0表示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表3
小区的频率信息 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1880兆赫(Mega Hertz,MHz)–1920MHz 1
2300MHz–2400MHz 0
2570MHz-2620MHz 1
也就是说,当小区的频率信息为1880MHz–1920MHz,该小区支持上行增强。当小区的频率信息为2300MHz–2400MHz,该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当小区的频率信息为2570MHz-2620MHz,该小区支持上行增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602;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执行S603。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即第一待选小区可能支持上行增强,也可能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需要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执行S601)。若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即终端设备默认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无需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不执行S601)。
S602、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与终端设备的硬件装置和配置信息有关。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的信息例如,终端设备根据UE类型信息(例如为REDCAP UE或MTC UE),和/或SIM卡中的注册信息,和/或软件版本的配置信息,和/或用户设置的配置信息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则执行S604;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603。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即终端设备可能支持上行增强,也可能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需要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执行S602)。若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即终端设备默认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无需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不执行S602)。
也就是说,当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则执行S601和S602。当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则不执行S601,只执行S602。当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终端设备则只执行S601,不执行S60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S601和S602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601,再执行S602;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602,再执行 S601;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同时执行S601和S602。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先执行S602。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则终端设备执行S601;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603。终端设备执行S601,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604;若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603。
S603、终端设备确定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
S604、终端设备确定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S601-S604,终端设备就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可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能力信息,采用合适的第一偏移量确定小区选择参数,进而确定合适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S501和S601-S60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501,再执行S601-S604;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601-S604,再执行S501;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同时执行S501和S601-S604。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针对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执行S501-S601-S604-S502。终端设备执行S502之后,如果该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满足小区选择准则,则确定该第一待选小区是第一小区(即执行S503)。如果该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不满足小区选择准则,则针对另一个第一待选小区执行S501-S601-S604-S502,直至确定出第一小区。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对小区A执行S501-S601-S604-S502。之后,若小区A的小区选择参数满足小区选择准则,终端设备则确定小区A为第一小区(即驻留的小区)。小区A的小区选择参数未满足小区选择准则,终端设备则对小区B执行S501-S601-S604-S502。若小区B的小区选择参数满足小区选择准则,终端设备则确定小区B为第一小区(即驻留的小区)。小区B的小区选择参数未满足小区选择准则,终端设备则对另一小区(例如小区C)执行S501-S601-S604-S502,直至确定出满足小区选择准则的小区。
或者,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每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即S501)。之后,终端设备执行S601-S604-S502-S503。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介绍,此处不予赘述。
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小区之后,即驻留在某个小区后,还可以进行小区重选,即终端设备在空闲模式下通过监测邻小区和当前小区(即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以选择一个最好的小区提供服务。小区重选包括高优先级重选、同优先级重选和低优先级重选。
下面先对高优先级重选和低优先级重选进行介绍。示例性地,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可以适用于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如图7所示,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
其中,第二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该小区重选参数包括:Srxlev和/或Squal。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Srxlev和/或Squal。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和/或第二类偏移量。其中,第 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rxlev,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可以位于系统信息中,例如可以位于SIB4,和/或,SIB5,和/或,SIB6(分别对应同频邻区,异频邻区,异系统邻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只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不获取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这样一来,终端设备可以只确定第一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无需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其中,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可以位于SIB1,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可以位于SIB4,和/或,SIB5,和/或,SIB6。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获取每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这样一来,终端设备需要确定每个第二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广播第一小区的调整信息,该调整信息包括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的调整信息,获取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广播第一小区和邻小区的调整信息,该调整信息包括第一小区和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的调整信息,获取第一小区和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对于第二偏移量的介绍,可以参考S501中对于第一偏移量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S702、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
其中,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包括:公式五中的Srxlev和公式二中的Squal,或者公式一中的Srxlev和公式七中的Squal,或者公式五中的Srxlev和公式七中的Squal。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终端设备只获取到第一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终端设备获取到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每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的过程,可以参考S502中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具体对于对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二待选小区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过程的介绍,可以参考S801-S804,此处不予赘述。
S703、终端设备根据小区重选参数,确定第二小区。
其中,第二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还包括第一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进行高优先级重选时,终端设备根据邻小区的Srxlev>ThreshX,HighP,或者邻小区的Squal>ThreshX,HighQ,确定第二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获取到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则上述邻小区的Srxlev为上述公式五中的Srxlev,邻小区的Squal为公式七中的Squal。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未获取到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则上述邻小区的Srxlev为上述公式一中的Srxlev,邻小区的Squal为公式二中的Squal。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进行低优先级重选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的Srxlev<ThreshServing,LowP,且邻小区的Srxlev>ThreshX,LowP,确定第二小区;或者,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的Squal<ThreshServing,LowQ,且邻小区的Squal>ThreshX,LowQ,确定第二小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获取到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则上述第一小区和邻小区的Srxlev为上述公式五中的Srxlev,第一小区和邻小区的Squal为公式七中的Squal。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未获取到邻小区的第二偏移量,则上述邻小区的Srxlev为上述公式一中的Srxlev,邻小区的Squal为公式二中的Squal,第一小区的Srxlev为上述公式五中的Srxlev,第一小区的Squal为公式七中的Squal。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二偏移量确定小区重选参数(Srxlev和/或Squal)时,结合了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采用本方案,针对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而言,其小区重选参数与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的小区重选参数则可能不同。因此,本方案中,可以针对上述两类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小区重选参数进行小区选择,以保障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的正常通信。
并且,采用本方案,如果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该小区,则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需要更近,才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如此,即使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信号较好,仍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相比之下对于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就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进而重选至该第二小区,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对于支持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来说,在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的距离相同或相近时,有可能终端设备在不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下不满足小区重选准则,但在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下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则终端设备可以重选至该第二小区,保证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通信业务的连续性,增强了移动性管理的可靠性,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
下面对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能够在邻小区进行上行增强的过程进行介绍。请参考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能力信息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上行能力信息的确定方法包括S801-S804。
S801、终端设备确定第二待选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其中,第二待选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分别确定第一小区和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对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的过程,可以参考S601此处不予赘述。下面以终端设备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为例,介绍本实施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获取邻小区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 示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位于系统信息中,例如指示信息可以位于SIB4,和/或,SIB5,和/或,SIB6。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广播系统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系统信息,获取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与邻区列表中的邻区相对应),并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例如,该指示信息可以为位图(bitmap)。该bitmap中的第i个比特对应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的第i个小区。当该第i个比特位置0,用于指示邻区列表中的第i个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当该第i个比特位置1,用于指示邻区列表中的第i个小区支持上行增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邻区列表(包括上述每个邻小区)中每个小区对应的小区信息中添加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用于指示对应的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协议约定小区的频率信息和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协议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获取邻小区的频率信息,通过协议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确定邻小区或者第一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802;若终端设备确定邻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执行S803。
需要说明的是,若邻小区(或者第一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即邻小区可能支持上行增强,也可能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需要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执行S801)。若邻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即终端设备默认邻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无需确定邻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不执行S801)。
S802、终端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与终端设备的硬件装置和配置信息有关。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则执行S804;若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执行S803。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即终端设备可能支持上行增强,也可能不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需要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执行S802)。若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即终端设备默认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无需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上行增强(不执行S802)。
也就是说,当邻小区(或者第一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则执行S801和S802。当邻小区(或者第一小区)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则不执行S801,只执行S802。当邻小区支持(或者第一小区)上行增强为可选特性,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为必选特性,终端设备则只执行S801,不执行S80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S801和S802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801,再执行S802;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先执行S802,再执行S801;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同时执行S801和S802。
S803、终端设备确定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
S804、终端设备确定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S801-S804,终端设备就可以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 上行增强。如此,可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能力信息,采用合适的第二偏移量确定小区重选参数,进而确定合适的小区。
下面先对同优先级重选进行介绍。示例性地,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可以适用于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如图9所示,该小区的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待选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之前,确定多个待选小区中满足上述条件二、条件三、或者条件四的小区为第二待选小区。也就是说,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中满足上述条件二、条件三、或者条件四的小区为第二待选小区。
其中,第三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偏移量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偏移参数。该第三偏移量可以表示功率值,也可以表示电平值,还可以表示质量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并且,该第三偏移量中包含的偏移参数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0,也可以为负数。例如,第三偏移量包括1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又例如,第三偏移量包括0dBm和-3dBm;又例如,第三偏移量包括3dBm和-5dBm。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广播第一小区和邻小区的调整信息,该调整信息包括第三偏移量。之后,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调整信息,获取每个小区的第三偏移量。
其中,调整信息可以位于系统信息中。例如,该调整信息可以位于SIB4,和/或,SIB5,和/或,SIB6。
S902、终端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三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采用第一小区的第三偏移量确定第一小区的R值,采用邻小区的第三偏移量确定邻小区的R值。
其中,R s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R s=Q meas,s+Q hyst–Q offsettemp+P s 公式八。
其中,R s表示第一小区的R值,Q meas,s表示用于小区重选的RSRP测量量,Q hyst表示排序准则迟滞因子,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P s表示上述服务小区的第三偏移量。
其中,R n可以满足下述公式:
R n=Q meas,s+Q offset–Q offsettemp+P n 公式九。
其中,R n表示邻区的R值,Q meas,s表示用于小区重选的RSRP测量量,Q offset表示排序准则迟滞因子,Q offsettemp表示偏移量,P n表示上述邻小区的第三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的过程,可以参考S801-S804,此处不予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偏移量包括第五偏移参数和第六偏移参数。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五偏移参数确定R s和R n。若 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终端设备则采用第六偏移参数确定R s和R n。其中,第五偏移参数大于第六偏移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其中,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即公式八与公式三相同,和/或,公式九与公式四相同。也就是说,不改变R s和/或R n。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第六偏移参数小于0。
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第五偏移参数大于0。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第六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偏移量的大小还与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的大小有关。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由上行增强的程度和能力降低的程度确定),采用第三类偏移量确定R s和R n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对于第五偏移参数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S502中对第一偏移参数的描述;具体对第六偏移参数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S502中对第二偏移参数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S903、终端设备根据R值,确定第三小区。
其中,第三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该第三小区满足上述条件二、条件三、或者条件四。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公式八中的R s和公式九中的R n,确定第三小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在采用第三偏移量确定R值时,结合了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如此,采用本方案,在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的情况下,对于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和不支持上行增强的第二待选小区,R值的确定方法不同。并且,应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可以对终端设备当前驻留小区的R值和邻小区的R值进行排序。因此,本方案中,在针对上述两类第二待选小区进行排序时,采用不同的R值确定方法,以保障终端设备与选择的小区的正常通信。
并且,采用本方案,如果不能进行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需要接入该小区,则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需要更近,才可以满足小区重选准则。如此,即使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近,信号较好,仍然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对于能够使用上行增强的终端设备来说,在终端设备与多个网络设备的距离相同或相近时,支持上行增强的小区相比不支持上行增强的小区,使用R准则排序的排名更高,即终端设备更倾向于驻留在支持上行增强的小区,如此增强了移动性管理的可靠性,充分利用了小区的服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待选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一小区的邻小区。第一小区的邻小区包括第一小区的同频邻区,和/或,同优先级邻区,和/或,高优 先级邻区,和/或,低优先级邻区。在第一小区的邻小区包括:同频邻区和/或同优先级邻区,高优先级邻区和/或低优先级邻区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既执行S701-S703,又执行S901-S903。
以上结合图5-图9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方法。以下结合图10-图11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示例性地,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小区的选择装置1000包括:获取单元1001和确定单元1002。为了便于说明,图10仅示出了该小区的选择装置的主要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小区的选择装置1000可适用于图4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图5-图9所示的小区的选择方法中选择小区的功能。
其中,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确定单元1002,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一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确定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可选的,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rxlev。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2,具体用于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其中,第一偏移参数大于第二偏移参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可选的,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第二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可选的,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Squal。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2,具体用于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四偏移参数确定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其中,第三偏移参数大于第四偏移参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可选的,第三偏移参数等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三偏移参数大于0,第四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第二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小区重选参数包括:Srxlev和/或Squal。确定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二偏移量 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确定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小区重选参数,确定第二小区;第二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可选的,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第三偏移量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确定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第三偏移量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确定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R值,确定第三小区,第三小区是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可选的,确定单元1002,还具体用于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五偏移参数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若上行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六偏移参数确定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其中,第五偏移参数大于第六偏移参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第二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第二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可选的,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第六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第五偏移参数大于0,第六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可选地,图10所示的小区的选择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10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确定单元1002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小区的选择装置1000可以执行图5所示的小区的选择方法中选择小区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小区的选择装置1000可以是图4所示任一终端设备或任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设置于上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小区的选择装置1000的技术效果,可以分别参考图5-图9所示的小区的选择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的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小区的选择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如图11所示,小区的选择装置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可选地,小区的选择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2和/或收发器1103。其中,处理器1101与存储器1102和收发器11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下面结合图11对小区的选择装置1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1101是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11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11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02内的数据,执行网络设备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1中所示的处理器1101和处理器11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 (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所述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11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11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102可以和处理器11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网络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图11中未示出)与处理器11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1103,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收发器1103可以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终端设备通信。又例如,网络设备为网络设备,收发器1103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网络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11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11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1103可以和处理器11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网络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图11中未示出)与处理器11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 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 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所述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所述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
    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一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所述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
    根据所述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所述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Srxlev。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一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其中,所述第一偏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偏移参数;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所述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所述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所述第二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所述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所述第二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所述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Squal。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一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四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其中,所述第三偏移参数大于所述第四偏移参数;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所述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所述第一待选小 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移参数等于0,所述第四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所述第三偏移参数大于0,所述第四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8. 根据权利要求3、4、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二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所述小区重选参数包括:Srxlev和/或Squal;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
    根据所述小区重选参数,确定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所述第三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三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根据所述R值,确定第三小区,所述第三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三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每个第二待选小区,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五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六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其中,所述第五偏移参数大于所述第六偏移参数;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所述第二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所述第二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所述第六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所述第五偏移参数大于0,所述第六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13. 一种小区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第一偏移量,所述第一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所述小区选择参数包括:小区选择接收电平值Srxlev和/或小区选择接收质量值Squal;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一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小区选择参数;所述上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上行增强;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一类偏移量,所述第一类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Srxlev。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所述确定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一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一类偏移量中的第二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rxlev;
    其中,所述第一偏移参数大于所述第二偏移参数;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所述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所述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参数等于0,所述第二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所述第一偏移参数大于0,所述第二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17. 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包括:第二类偏移量,所述第二类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Squal。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小区选择参数,确定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中的任一个第一待选小区,所述确定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三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类偏移量中的第四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小区的Squal;
    其中,所述第三偏移参数大于所述第四偏移参数;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所述第一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所述终 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所述第一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偏移参数等于0,所述第四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所述第三偏移参数大于0,所述第四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20. 根据权利要求15、16、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待选小区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小区是否支持上行增强。
  21. 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二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所述小区重选参数包括:Srxlev和/或Squal;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二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小区重选参数,确定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22. 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所述第三偏移量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三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R值,确定第三小区,所述第三小区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一个小区。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能力信息,采用所述第三偏移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包括: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选小区中的每个第二待选小区,所述确定单元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五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若所述上行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则采用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第三偏移量中的第六偏移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选小区的R值;
    其中,所述第五偏移参数大于所述第六偏移参数;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增强,且所述第二待选小区支持上行增强;所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上行增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增强,或所述第二待选小区不支持上行增强。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偏移参数等于0,所述第六偏移参数小于0;或者,所述第五偏移参数大于0,所述第六偏移参数小于或等于0。
  25. 一种小区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的选择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小区的选择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26.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27.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的选择方法。
CN202180051996.7A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1715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0704 WO2022147724A1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1599A true CN116171599A (zh) 2023-05-26

Family

ID=82357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1996.7A Pending CN116171599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7102A1 (zh)
EP (1) EP4250825A4 (zh)
CN (1) CN116171599A (zh)
WO (1) WO2022147724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99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终端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6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与装置
CN109803332A (zh) * 2017-11-16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20200045593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149391A (zh) * 2017-09-29 2020-05-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于用户能力的小区选择
CN111800830A (zh) * 2019-04-08 2020-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953B (zh) * 2014-01-26 2020-01-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覆盖增强模式的mtc用户设备测量控制的方法
US10117152B2 (en) * 2015-05-13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selection procedure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089600B2 (en) * 2015-08-11 2021-08-10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radio terminal
KR102438085B1 (ko) * 2017-11-14 2022-08-29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보충 업링크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99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终端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60A (zh) * 2016-12-26 2018-07-0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与装置
CN111149391A (zh) * 2017-09-29 2020-05-1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于用户能力的小区选择
CN109803332A (zh) * 2017-11-16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20200045593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800830A (zh) * 2019-04-08 2020-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0825A1 (en) 2023-09-27
US20230337102A1 (en) 2023-10-19
EP4250825A4 (en) 2024-01-10
WO2022147724A1 (zh) 2022-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4850B2 (en) Procedure for formulating a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WO2020259241A1 (zh) 一种ntn中小区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US9531494B2 (en) Techniques for acquiring measurements of a shared spectrum and performing channel selection for access points using the shared spectrum
US116837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s
US9338735B2 (en) Cell search and measure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907081B2 (en) Manag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discovery in an ad-hoc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210109600A (ko) Plmn 선택 및 셀 (재)선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310041A1 (en) Handover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EP256621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6070387A1 (zh) 一种小区选择及重选方法、装置
EP3014936B1 (en) Method and radio node for managing resources for d2d discovery in an ad-hoc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4846851A (zh) 小区重选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190141638A1 (en) Open-loop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1025771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CN114342469B (zh) 小区选择的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2014289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JPWO2019194297A1 (ja) セル再選択制御方法
EP3141050B1 (en) Maximum pathloss measurement for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CN116171599A (zh) 一种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21243510A1 (e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selection enhancement
CN117356142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76753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2566222A (zh) 一种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30337083A1 (en) Cell selection priority
EP4319264A1 (en) Signal forwar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