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0515A -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0515A
CN116170515A CN202310452922.5A CN202310452922A CN116170515A CN 116170515 A CN116170515 A CN 116170515A CN 202310452922 A CN202310452922 A CN 202310452922A CN 116170515 A CN116170515 A CN 116170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terminal
level
overflow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29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70515B (zh
Inventor
薛晨洋
沈鸣飞
何亮
顾亚军
蒋晓军
叶士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an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29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0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0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0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70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0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存储终端进行发送数据。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处理能力和可靠等级并做出相关风险决策,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Description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监控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监控已经不仅仅是视频传输和 前端监控终端的云台控制这些简单的系统搭建,而是囊括了智能交通、 公安联网等应用的整个平安城市系统。
公开号为CN101520944A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由数据接口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组成的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光纤发送模块、光纤传输通道、光纤接收模块和由数据解码模块、串并转换模块、解码自适应模块、接口转换模块组成的数据接收处理模块;主控设备的多路控制数据顺序通过各个模块被传输到被控设备端。
现有技术通过对用户终端的数据访问请求接收并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数据量庞大,可能因风控不到位导致存储终端数据传输风险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数据传输风险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进行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在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出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时存储容量为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当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
若用户终端的溢出占比信息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A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存储记录且无数据溢出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2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3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4级;
若用户终端溢出占比信息不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B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1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存储记录且无数据溢出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2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3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4级;
在对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划分后,将在预设周期内不断对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及时调整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无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级,具体可靠等级划分方法相同;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修复完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3级或B3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消除数据溢出记录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2级或B2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降至B级,具体可靠等级划分方法相同;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降至A3级或B3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完溢出数据,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4级或B4级。
进一步地,在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100%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2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8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3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4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6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1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50%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2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3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3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4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1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进一步地,在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若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则用户终端将通过备用终端集中的任意备用终端获取第二传输数据量,所述备用终端集包括若干备用终端,第二传输数据量按备用终端的可用存储空间进行计算,若在数据接收期间,用户终端无法进行数据接收,则将启用备用终端。
进一步地,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将按预设周期进行批次发送数据,当在批次发送数据期间,会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当在任意批次发送数据前,若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则将延期下一批次发送数据,若在预设延期时间内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不能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时,则将停止发送剩余传输数据量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用户终端提交数据访问请求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根据用户终端填写基本信息时上传的身份证照片对用户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用户终端需按照人脸识别的动态指示进行同步动作,所述动态指示包括点头、眨眼、转动头部和张嘴,通过用户终端的身份证照片和人脸识别进行比对确认用户终端是否是本人在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申请模块,用于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划分模块,用于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发送模块,用于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进行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计算单元、分析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所述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所述确定单元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所述确定单元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决策模块包括第一决策单元和第二决策单元,所述第一决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所述第二决策单元用于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发送数据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存储空间是否发生变动,输出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再次检测分析用户终端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输出第二检测结果,所述发送数据单元用于分批次进行发送数据且根据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结果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用户终端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根据数据访问请求中的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然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再根据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直接进行风险决策,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处理能力和可靠等级并做出相关风险决策,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通过实名认证将用户终端上传的身份证信息与人脸识别进行比对确认身份证和本人一致,并通过动态指示防止被数据传输的情况出现,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通过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出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会比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信用高且数据传输风险低,通过分析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在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评级越高,用户终端的信用越好,通过可靠等级划分分析用户终端的信用,能够有效降低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在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做出相应的风险决策,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越高,获得数据传输的金额就越高,通过用户终端可靠等级决策用户终端申请到的传输数据量,能够有效避免存储终端因可能收不到数据接收导致数据传输风险高的问题,降低数据传输风险,而且通过周期内跟踪监控,及时调整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能够提高用户终端的满意度,降低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能够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在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则将通过用户终端进行备用终端让用户终端承担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以此降低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通过批次对用户终端进行发送数据,当在发送数据期间,分析确定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将会在预设时间内进行延期发送数据,若在预设延期时间内判定用户终端的存储容量和备用终端不能进行容纳时,将立即停止剩余批次的发送数据,通过实时分析用户终端的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来判定用户终端是否能够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能够有效避免用户终端还不了数据传输,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通过申请模块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获取模块根据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历史中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划分模块用于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和数据溢出记录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决策模块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然后生成模块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最后发送模块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存储终端进行发送数据,通过根据用户终端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分析并做出风险决策,降低了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通过分析模块中计算单元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然后分析单元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分析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避免了用户终端因没有数据处理能力而导致存储终端存在数据传输风险,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通过决策模块中第一决策单元和第二决策单元分别向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和向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根据不同情况的用户终端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尤其,通过发送模块中第一检测单元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存储空间是否发生变动,输出第一检测结果,其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再次检测分析用户终端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剩余第二传输数据量,输出第二检测结果,发送数据单元分批次进行发送数据且根据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结果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通过分批次发送数据能够避免用户终端在发送数据期间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不能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能够通过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步骤S200,根据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
步骤S300,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步骤S400,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步骤S500,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步骤S600,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步骤S700,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进行发送数据。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终端用以存储监控系统产生的实时数据信息,用户终端用以向服务器平台发送请求以使存储终端内的实时数据信息进行发送。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用户终端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根据数据访问请求中的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然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再根据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直接进行风险决策,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处理能力和可靠等级并做出相关风险决策,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在用户终端提交数据访问请求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根据用户终端填写基本信息时上传的身份证照片对用户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用户终端需按照人脸识别的动态指示进行同步动作,所述动态指示包括点头、眨眼、转动头部和张嘴,通过用户终端的身份证照片和人脸识别进行比对确认用户终端是否是本人在操作。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名认证将用户终端上传的身份证信息与人脸识别进行比对确认身份证和本人一致,并通过动态指示防止被数据传输的情况出现,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在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出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时存储容量为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收入<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出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会比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信用高且数据传输风险低,通过分析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当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
若用户终端的溢出占比信息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A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存储记录且无数据溢出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2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3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4级;
若用户终端溢出占比信息不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B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1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存储记录且无数据溢出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2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3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4级;
在对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划分后,将在预设周期内不断对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及时调整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无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级,具体可靠等级划分方法相同;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修复完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3级或B3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消除数据溢出记录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2级或B2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降至B级,具体可靠等级划分方法相同;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降至A3级或B3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完溢出数据,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4级或B4级。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用户终端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评级越高,用户终端的可靠性越好,通过可靠等级划分分析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能够有效降低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而且通过周期内跟踪监控,及时调整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能够提高用户终端的满意度,降低用户终端可靠等级能够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在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100%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2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8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3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4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6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1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50%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2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3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3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4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1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通过用户终端可靠等级决策用户终端申请到的传输数据量,能够有效避免存储终端因可能数据接收导致数据传输风险高的问题,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在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若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则用户终端将通过备用终端获取第二传输数据量,第二传输数据量按备用终端的可用存储空间进行计算,若在数据接收期间,用户终端无法进行数据接收,则将启用备用终端。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则将通过备用终端让用户终端承担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以此降低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将按预设周期进行批次发送数据,当在批次发送数据期间,会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当在任意批次发送数据前,若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则将延期下一批次发送数据,若在预设延期时间内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不能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时,则将停止剩余第二传输数据量的发送数据。
具体而言,若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很有可能会影响用户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所以先通过延期发送数据,降低风险,再通过用户终端的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两方面进行分析来确认用户终端是否具有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的能力。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批次对用户终端进行发送数据,当在发送数据期间,分析确定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将会在预设时间内进行延期发送数据,若在预设延期时间内判定用户终端的备用终端不能进行容纳时,将立即停止剩余批次的发送数据,通过实时分析用户终端的存储容量或数据存储空间来判定用户终端是否能够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能够有效避免用户终端还不了数据传输,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申请模块10,用于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获取模块2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服务终端平台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理财公司,所述历史数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数据存储空间;
分析模块3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划分模块40,用于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决策模块50,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生成模块60,用于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发送模块70,用于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存储终端进行发送数据。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申请模块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获取模块根据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历史中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划分模块用于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和数据溢出记录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决策模块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然后生成模块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最后发送模块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存储终端进行发送数据,通过根据用户终端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分析并做出风险决策,降低了存储终端的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分析模块30包括计算单元31、分析单元32和确定单元33,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所述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确定单元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收入<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确定单元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模块中计算单元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然后分析单元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分析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避免了用户终端因没有数据处理能力而导致存储终端存在数据传输风险,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所述决策模块包括第一决策单元和第二决策单元,所述第一决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所述第二决策单元用于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决策模块中第一决策单元和第二决策单元分别向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和向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根据不同情况的用户终端分别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发送模块7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71、第二检测单元72和发送数据单元73,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存储空间是否发生变动,输出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再次检测分析用户终端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输出第二检测结果,所述发送数据单元用于分批次进行发送数据且根据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结果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送模块中第一检测单元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存储空间是否发生变动,输出第一检测结果,其中的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再次检测分析用户终端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剩余第二传输数据量,输出第二检测结果,发送数据单元分批次进行发送数据且根据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结果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通过分批次发送数据能够避免用户终端在发送数据期间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不能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能够通过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降低数据传输风险。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进行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出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时存储容量为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
若用户终端的溢出占比信息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A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存储记录且无数据溢出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2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3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4级;
若用户终端溢出占比信息不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B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1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存储记录且无数据溢出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2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3级;
当用户终端有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溢出数据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4级;
在对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划分后,将在预设周期内不断对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及时调整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无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级,具体可靠等级划分方法相同;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修复完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3级或B3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已消除数据溢出记录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2级或B2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降至B级,具体可靠等级划分方法相同;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数据溢出记录且已修复溢出数据时,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降至A3级或B3级;
当用户终端在预设周期内出现数据溢出记录且未修复完溢出数据,则将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提高至A4级或B4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进行风险决策,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100%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2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8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3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4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6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1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50%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2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37.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3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当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B4级时,则按用户终端待传输数据总量的12.5%作为第二传输数据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时,若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则用户终端将通过备用终端集中的任意备用终端获取第二传输数据量,所述备用终端集包括若干备用终端,第二传输数据量按备用终端的可用存储空间进行计算,若在数据接收期间,用户终端无法进行数据接收,则将启用备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将按预设周期进行批次发送数据,当在批次发送数据期间,会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当在任意批次发送数据前,若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则将延期下一批次发送数据,若在预设延期时间内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不能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时,则将停止发送剩余传输数据量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终端提交数据访问请求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根据用户终端填写基本信息时上传的身份证照片对用户终端进行人脸识别,用户终端需按照人脸识别的动态指示进行同步动作,所述动态指示包括点头、眨眼、转动头部和张嘴,通过用户终端的身份证照片和人脸识别进行比对确认用户终端是否是本人在操作。
8.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模块,用于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划分模块,用于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发送模块,用于在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进行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计算单元、分析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所述分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所述确定单元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所述确定单元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包括第一决策单元和第二决策单元,所述第一决策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所述第二决策单元用于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
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发送数据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实时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存储空间是否发生变动,输出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分析到用户终端的数据存储空间发生变动时,再次检测分析用户终端存储容量和数据存储空间是否能够容纳第二传输数据量,输出第二检测结果,所述发送数据单元用于分批次进行发送数据且根据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二检测单元的结果延期或停止发送数据。
CN202310452922.5A 2023-04-25 2023-04-25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170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2922.5A CN116170515B (zh) 2023-04-25 2023-04-25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2922.5A CN116170515B (zh) 2023-04-25 2023-04-25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0515A true CN116170515A (zh) 2023-05-26
CN116170515B CN116170515B (zh) 2023-07-14

Family

ID=8641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2922.5A Active CN116170515B (zh) 2023-04-25 2023-04-25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051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944A (zh) * 2008-02-29 2009-09-02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9063985A (zh) * 2018-07-18 2018-12-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风险决策方法及装置
CN110147925A (zh) * 2019-04-10 2019-08-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709603A (zh) * 2020-05-15 2020-09-25 北京健康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风控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86086A (zh) * 2022-08-19 2022-09-20 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的分布式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6109401A (zh) * 2023-02-09 2023-05-12 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944A (zh) * 2008-02-29 2009-09-02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9063985A (zh) * 2018-07-18 2018-12-2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的风险决策方法及装置
CN110147925A (zh) * 2019-04-10 2019-08-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决策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709603A (zh) * 2020-05-15 2020-09-25 北京健康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风控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086086A (zh) * 2022-08-19 2022-09-20 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的分布式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6109401A (zh) * 2023-02-09 2023-05-12 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0515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8807A (zh) 一种车辆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11757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集中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5272027A (zh) 一种用于双碳管理的低碳排放数据监测系统
CN113362044B (zh) 一种基于汽车零售的提高审批效率流程的方法
CN116170515B (zh) 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94244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房运行智能检测系统
CN116109401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07294B (zh) 基于三维人脸重建和智能识别的教室安防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5001976B (zh) 网络切片智能化订购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30335A (zh) 服务猎头企业的saas个性化系统
CN115619611A (zh) 一种智慧城市垃圾管理系统
CN113011962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5002035A (zh) 基于业务级别的电力数据传输拥塞规避方法
CN114529211A (zh) 一种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智慧调度系统
CN113971093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248809B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用户通讯数据管理方法
CN110544182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配电通信网融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422542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消费金融业务存证系统及方法
KR102644586B1 (ko) 전기차 사용자 충전패턴에 따른 차별적 인증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5391838B (zh) 基于可信预言机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
CN112528838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慧城市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3537528B (zh) 一种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488910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安全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361760B (zh) 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身份认证装置
CN114898516B (zh) 基于物联网的运维监控服务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