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6126B -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6126B
CN116166126B CN202310443638.1A CN202310443638A CN116166126B CN 116166126 B CN116166126 B CN 116166126B CN 202310443638 A CN202310443638 A CN 202310443638A CN 116166126 B CN116166126 B CN 116166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information
blockchain
nod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36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66126A (zh
Inventor
韩天宇
田娟
张钰雯
朱斯语
陈文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to CN2023104436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6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6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6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66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6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机交互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人机互动(英文: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或Human–MachineInteraction,简称HCI或HMI),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飞机上的仪表板,或发电厂的控制室。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要包含用户对系统的理解(即心智模型),那是为了系统的可用性或者用户友好性。目前手机是人们常用的终端控制器,需要在手机上处理相关的数据,从而导致手机的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中央处理器(cpu),大容量的电池等核心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包括:
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
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一像素矩阵;每个所述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初始为0;
所述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感应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控制信息,将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置为1,将所述控制信息不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保持为0。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数据;
将所述计算数据转换为对应所述交互终端的颜色信息,得到所述计算结果。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包括: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二像素矩阵;
通过所述显示模块将所述计算结果中的颜色信息转换为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矩阵的颜色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像素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对所述颜色信息进行显示,实现对所述计算结果的显示。
可选地,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接收所述计算结果对应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计算结果的显示顺序;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传输时间,计算结果的数据大小,数据来源地址以及相应的权限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所有像素信息转换为数据资产;其中,所述数据资产包括类目对象和本体对象,其中所述本体对象对应所述所有像素信息;
通过所述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所述数据资产传输到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所述数据资产传输到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之前,还包括:
向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类目字典,基于所述类目字典对所述数据资产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压缩数据;
所述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节点向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类目字典。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包括:交互终端和区块链,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
所述交互终端,用于通过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所述区块链,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通过一个所述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一像素矩阵;每个所述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初始为0;
所述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控制信息,将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置为1,将所述控制信息不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保持为0。
可选地,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数据;将所述计算数据转换为对应所述交互终端的颜色信息,得到所述计算结果。
可选地,所述交互终端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发送的所述计算结果;其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二像素矩阵;将所述计算结果中的颜色信息转换为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矩阵的颜色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像素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对所述颜色信息进行显示,实现对所述计算结果的显示。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收所述计算结果对应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计算结果的显示顺序;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传输时间,计算结果的数据大小,数据来源地址以及相应的权限信息。
可选地,所述交互终端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所有像素信息转换为数据资产;其中,所述数据资产包括类目对象和本体对象,其中所述本体对象对应所述所有像素信息;通过所述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所述数据资产传输到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交互终端发送的获取类目字典的请求,基于所述类目字典对所述数据资产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压缩数据;
所述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节点发出的获取所述类目字典的请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交互终端,仅用于接收控制信息和显示计算结果,由于将计算模型都集中在区块链中,使交互终端的功能被缩小,体积得到缩小,待机时间大大增加,并且,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信息,提高了交互速度和数据带宽,增加了与不同区块链节点的泛在适配性,提高了交互的体验与能力。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格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本首部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示例中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示例中块中负载部分的基本证书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公开中所指数据可以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也可以是结构化数据。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人机交互终端是手机,但是手机需要自己的存储,计算以及通信模块等,会造成增大了终端体积。对于工业场景或者对于需要复杂作业的实际场地带来不便。同时,手机端处理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因此减少了作业时间。同时,由于手机等现有终端自身的存储空间、计算能力有限,因此对于一些复杂实践的处理能力相对无力。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随着区块链技术作为独立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区块链(Blockchain)是由多种技术集成创新而成的分布式网络数据管理技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区块链利用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共识协议保证网络传输与访问安全,实现数据多方维护、交叉验证、全网一致、不易篡改。区块链技术为工业互联网中数据要素的配置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打通数据孤岛,能够加速工业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管理、设备安全互联,助推在工业企业之间实现产业链协同,也有助于在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构筑可信互联的新型产融协同生态,从而有望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
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典型的区块链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作为一种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区块链凭借其独有的信任建立机制,正在改变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从技术角度看,联盟链主要具有共享账本、智能合约、共识算法以及权限隐私四个技术特征。
示例性方法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2,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变更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
可选地,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可以为像素级别的触摸反馈传感器,例如,交互中的仅为包括个像素点位的矩阵;通过像素点位矩阵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改变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的值。
步骤104,通过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其中,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
本实施例采用了一种泛在的通用协议,增强了在不同环境下,终端与云端的连接能力。
步骤106,通过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本实施例中,由于将一些计算和存储能力放在交互终端中解决的方案会造成交互终端电量的损耗加快,同时资源的有限,限制了交互终端的处理能力。而将处理能力完全委托到区块链的设计能够极大的提高处理能力,适应更多场景,并且,通过在区块链中实现计算提高了对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步骤108,通过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可选地,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和显示模块相同,都是包括个像素点位的矩阵,在感应模块执行感应功能时,用于接收控制信息,在执行显示时,根据计算结果在相应像素点位显示不同颜色信息等数据信息,以实现数据交互。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包括: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交互终端,仅用于接收控制信息和显示计算结果,由于将计算模型都集中在区块链中,使交互终端的功能被缩小,体积得到缩小,待机时间大大增加,并且,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信息,提高了交互速度和数据带宽,增加了与不同区块链节点的泛在适配性,提高了交互的体验与能力。
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计算和存储能力都是上传到区块链中,而区块链的能力和本身具有很大的可调节性。因此,运算和存储能力非常强,增大了对复杂事件的处理能力;并且,交互终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与区块链节点连接之后,就可以使用,增加了使用的广泛性和可靠性,满足了对不同场景的支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102可以包括:
通过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将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置为1,将控制信息不对应的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保持为0。
本实施例中,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一像素矩阵;每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初始为0;交互终端中的通信模块用来交换交互界面的像素信息。可选地,在一些可选示例中,具体格式如下:D={pixel_matric,metadata}, pixel_metrics是用于显示的像素信息(矩阵),具体内容是一个的矩阵,每个元素对应RGB的值,用于控制对应点位的颜色信息。metadata是交互的元数据信息,包括 metadata={time,size,sources,auth},time表示传输时间,size表示传输数据大小,sources表示数据来源地址,auth表示相应的权限信息。感应模块就是人在与交互终端进行交互时所感应的对应的像素点位,数据格式与通信模块的相同,其中,pixel_matric的大小形状相同,但是被触碰感应到的像素对应的像素点位被置为1,其他元素均为0。
可选地,步骤106可以包括:
通过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数据;
将计算数据转换为对应交互终端的颜色信息,得到计算结果。
本实施例中,计算模块用以处理各种复杂任务以及逻辑计算。
可选地,步骤108可以包括:
通过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交互终端的显示模块;其中,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二像素矩阵;
通过显示模块将计算结果中的颜色信息转换为对应第二像素矩阵的颜色信息;
通过第二像素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对颜色信息进行显示,实现对计算结果的显示。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与通信模块对应的像素矩阵大小相同,可选地,第二像素矩阵可以为第一像素矩阵,通过在每个像素点位对计算结果中的颜色信息进行显示,以实现将计算结果进行显示,另外,交互终端还包括电池模块,用于对其他模块供电,并且由于不包括计算模块,并且通信模块、感应模块和显示模块的功能简单,因此,电量消耗较小,电池模块可适当降低容量,并且提升了交互终端的续航时间,显示模块中的一个像素点位亮还是不亮,亮什么颜色等,具体怎么亮,交互终端需要与区块链节点中的控制器沟通通信,由区块链节点告知应该怎么亮。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还可以包括:
通过显示模块接收计算结果对应的属性信息,基于属性信息确定计算结果的显示顺序。
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传输时间,计算结果的数据大小,数据来源地址以及相应的权限信息等。
可选地,可根据传输时间的先后按照时间对计算结果进行显示,例如,传输时间较早的先显示,传输时间较晚的后显示;或按照权限信息对计算结果进行显示,例如,权限较高的先显示,权限较低的后显示,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实现连续对多帧计算结果进行显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交互终端还可以清凉控制模块,可用于对亮度、显示的控制、对于通信相关进程的控制、权限验证、电池控制等简单的控制内容,交互终端还可以包括较小的缓存模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104可以包括:
通过通信模块将所有像素信息转换为数据资产;其中,数据资产包括类目对象和本体对象,其中本体对象对应所有像素信息;
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数据资产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试单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如何解放数据生产力、发挥数据要素提升生产效率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在所有类型的数据中,数据资产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比重,面临的挑战也越大。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数据治理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如今工业互联网领域,对于企业有的所有权的数据都是数据资产的理解过于宽泛。
数字资产传输协议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种传输策略保证与多种协议的适配兼容,高效的压缩方法提高了传输效率和性能,具有数据类目以及数据实例分离的数据模型结构以及安全可信的传输凭证。数据资产可信校验是验证所传输的数据资产是否规范、是否合法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真实性的作用,是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关键组成部分。可选地,本实施例设计一种VC(veriflable credential,可验证凭证)块,是可信数字资产传输协议独特存在的一种块,用来单独传输可验证证书相关内容,数字资产传输协议中定义的传输块、控制块、数据块以及凭证块统称为“块”,数据互操作协议通过交换预定义的数据互操作协议报文进行通信。数据互操作协议数据包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分别是基本首部、传输快、控制块、数据块以及凭证快组成。基本首部包含数据包的基本信息,传输块、控制块、数据块以及凭证块分别携带数据包传递方式信息、控制信息、数据信息以及验证加密等信息。可选地,数据块还可以包括基本首部(存储协议的版本,以及校验码信息等);传输块用于控制数据包的传输策略,以更好适配网络协议环境;控制块用于控制数据在发布、订阅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数据块用于携带待传输的具体数据,以及对其定义的相关处理;凭证块消息被处理的安全及验证信息。
如图3所示,基本首部的格式包括主版本、次版本和校验码,主版本和次版本均设置为8位,用于表示数据互操作协议的版本,每个字段由1个字节的非符号整数定义。主版本的不同表示协议格式的主要变化,使用较低主版本的一方必须升级软件从而确保通信的准确性。次版本的增加表示协议中添加了额外的功能但是不影响协议的主要信息格式。校验码设置为16位,用于检验传输后数据包的完整性。数据互操作协议定义可采用CRC-16标准进行校验。
传输块、控制块、数据块以及凭证块的格式均可以设置相同,基本格式如图4所示,如图4知,块的基本格式各字段的含义包括:包括块类型、头类型、标志位、块长度、可选项、界定符和负载;块类型:4位无符号整型,取值范围0-7,用于表示该块的类型,包括传输块0000、控制块0001、数据块0010,凭证块0011,VC块0100;头类型:4位无符号整型,取值范围0-63,用于表示不同块中头部的类型;标志位:8位,置0则忽略该字段;块长度:16位,表示块的长度或者被分片的数据包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数据块长度的值必须为4字节的整数倍,块长度不包括填充字段长度;可选项:可变长,存储与块传输有关的必要信息;界定符:8位固定值0xFF;负载:可变长,用于存储对应具体数据;可选项与负载的长度和必须为4字节的倍数,若不够,以0填充。本实施例中将可验证凭证存入凭证块的负载中。
在负载部分的基本证书如图5所示,其中,Content表示:当人们交流时,需要知道使用什么语言和词汇,虽然用于VC的默认编码语言是JSON-LD,但这并没有公开 VC 可能包含哪些 JSON 属性;因此,Context属性可以表示VC 中使用了哪些词汇;在语法上,Context包括一系列的一个或多个统一资源标识符;理想情况下,每个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应该指向一个机器可读的文档,该文档包含验证方可以自动下载和配置的词汇,由于许多实施方案可能不太复杂,URI可以交替地指向一个人类可读的规范,该规范允许管理员用必要的词汇配置验证方软件。请注意,Context本身提供的信息(词汇)可能比验证方希望使用的更多。
物联网(IoT)通信体系结构和协议一直在发展,以应对来自涉及大量异构、资源受限设备的环境的新挑战。这类挑战的例子包括支持对大量数据的密集处理;数据过滤;数据挖掘与分类;支持设备软硬件及流量类型的高异构性。此外,物联网端到端服务由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支持。TCP/IP允许互操作性,但在物联网场景中由于大规模异构物联网环境需求而面临限制,例如:时间敏感的数据、功率限制,或需要支持低延迟(通常是次秒级响应)和低抖动。因此,物联网场景依赖于基于ip的消息传递协议,或OPC UA等协议框架,通过支持通过服务器或代理实体介导的异步通信,来满足所需的应用程序需求。换句话说,在实践中,物联网场景依赖于遵循基于代理的发布/订阅者方法的通信协议和体系结构,该方法在数据源(生产者)和数据接收者(消费者)之间创建抽象。
为了更好的维持高度异构物联网环境的房室结新一步发展通信协议,需要更好地了解不同可用解决方案的当前实现限制和性能方面。需要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架构;网络语义上的差异;性能上的差异,特别是关于完成请求的时间(延迟);包丢失。在此上下文中提出的一个假设涉及这样一个事实:可能没有一个“更好的”性能协议。
在多种已有的通信标准中,他们之间最为重要的差别是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数据信号传输的过程中由于信道的不理想会造成信号间的干扰,另外,信道噪声也会对信号产生干扰,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差错。要降低信息传输的差错率也就是要求误码率下降,通常通过均衡方法可以改善甚至消除码间干扰,而面对噪声干扰测通过差错控制技术来解决。常用的差错控制基础包括重传、多发,前向纠错,混合纠错验错、和反馈校验四种,由于检错校验重发(ARQ)校验码构造相对简单,设备部复杂,在数据通信中广泛采用。
而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为了适应不同的传输交互需求,综合总结了4种传输模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传输条件。
方法一:重传机制中,发送端对数据序列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使其成为一个检错能力强的数据包。接收端在收到数据包后,按编码规则计算接收校验码。若校验正确,则接受此包。同时,接收端经由反向信道反馈通知发送端,它所发送的无错码已被成功地接收。若校验错误则说明数据包有错。通过反馈信道通知发送端重传同一包。发送端把前面发出的信息重新传送一次,直到该数据包被成功地接收为止。
方法二:在多发机制的发送过程中,对于同一个传输标识,每个数据包唯一的传输序列号TSN。对同一TSN,发送方连续发送多遍数据,但TSN不增加,发送的次数在计数Count中定义(大于等于2)。连续发送的间隔没有限制。
接收过程中,接收方对收到的数据进行TSN判断,若大于上一数据包的序号,就认为是一个有效的包,立即进行处理;若传输序列号与上一个包的相同,则认为是上一数据包的冗余传输,作为无效数据丢弃。
方法三:在发送过程中,待发送数据被分割成多个组进行传输,每个组由一定比例的数据包和冗余包组成(冗余度)。在一个组中,冗余包由数据包以及对应的纠错码生成。组和组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组大小及冗余度可以不同,发送端可以根据接收端的网络接收情况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服务服务质量。比如信道条件较差,接收方丢包率上升时,发送端可以提高冗余度,以增强抗丢包能力;反之,如果丢包率很低,发送端可以适当减小冗余度,以节省网络带宽。
在接收过程中,如果接收端按照组序列号接收到包,则说明没有丢失,直接上传给上层应用;如果未按照组序列号收到包,则说明存在丢包的情况,接收端需要根据纠错码和组内其他包进行恢复。若无法恢复,则按序上传已经接收到的包,其余的放弃。
从三种方式比较来看,自动重发具有以下几点好处:1,由于较多已有的协议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所以这种方法是一种常规方法,技术较为成熟。2由于重传方法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传输的准确性,被传输消息的准确性较为稳定,一般不会随干扰的变化而变化。而重传机制的不足包含以下几点:1,需要双向信道保证接收端返回状态信息。2,发送接收双方均需要设置数据缓冲区,因此对于资源的需求较大。3,在重传帧以及重传出错率很高的情况下,重传难以继续,这会导致在实时性应用中,延迟过长导致信息无意义。4,消息延迟与传输速率会随着重传频度的变化而变化。5,收发双方都需要对信源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报文的。6,同时,重传机制在一对多可靠传输协议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前向纠错,接收端不但能发现差错,而且能确定而兼职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前项纠错的好处在于:1消息延迟与消息传输的速率是固定的。2,对收发端的信源有的控制有一定的节约。3,不需要反向信道传递指示重发信息,不需要分配重传的数据缓存。
数字资产传输协议提供了不同策略的传输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由后续进行补充扩展。
数据资产传输协议提出了一种资产对象体系的构建方法,形成一种业务导向的资产映射来完成资产业务化过程。资产对象体系及方法论是一种将数据资产对象按照树状结构组织的方法。数字资产传输协议定义的数据分为类目对象清单和资产实体两大部分,他们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工具快速配出成可供业务使用的数据服务结果,以实现数据资产价值。
在目前的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经常会遇到数据治理相关问题。比如:1,存在数据孤岛,无法打通,即数据工作者由于技术工具不互通、管理制度缺失、人员数据意识薄弱等问题数据无法打通。2,烟囱式建造,重复造轮子,即每个业务部门从各自业务需求出发,从头至尾构建一套数据基座,以满足自身数据能力建设需要。3,各业务部门无法统一口径。企业内不同部门或者行业内不同企业的数据口径不统一,导致同一个指标具有不同的计算口径,从而对最终数据造成差异。4,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无法互相理解,即数据开放人员没有将进入业务人员的思维方式,结果由于数据知识过于专业,业务人员无法理解。
因此,对于构建出一种基于资产类目体系的业务体系对于促进工业设备参与者实体进行语义互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中的资产对象(AO)从技术角度可分为数据对象(data AO)、操作对象(OperAO)、以及类目对象(Class AO)。数据对象与操作对象统称为本体对象(Ontology AO)。
类目对象用来表示AO间理想的从属关系(也可基于属性表定义更复杂关系)、类目描述信息、元属性信息等,本体对象是具体实例,需要与类目对象中定义的相符,可不包含全部。从属关系也可根据实例具体情况而定。如图是资产类目体系示意图,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保证数据在生产时就是规范化的,结构化的资产对象,极大提供了企业效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不同于标准化自上而下理念,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采用用户生产内容的自下而上的理念,资产对象体系由用户自身构建并使用,有较强的的包容性与普适性。最后,由于统一了信息的语境规范以及上下文,无论是以什么软件开发的数据,都可以进行语义层级的数据交换,使得通信双方在数据代表的含义与意义上达成共识,打开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又一广阔格局。
在各个计算机间,可以进行相关的通信,应该具有一定的硬件线路,还应该有一个相关的传输协议,因为不同的计算机有着不同的存储数据方式,不能进行直接的通信。若将数据向另一台计算机进行直接的传输,将对这个数据无法进行识别,就一定要标准化处理传输的数据,进而建立成全部计算机都可以进行识别的一个标准,即网络传输协议。现阶段,最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就是在网络开始发展时,人们按照网络传输的实际需要,非常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的,因为那时有着相对比较低的网络带宽,所以在对传输协议进行设计时,会先压缩传输的数据,之后再进行接收端的解压,提高了传输效率。然而,已经使用了TCP/IP协议多年,尽管在使用的实际过程当中,人们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但仍然有问题。近年来,按照网络的实际发展,人们也相应的提出了很多的全新传输协议,但TCP/IP协议已成为世界上比较统一的标准,就算那些全新的传输协议在性能的先进性方面要强很多,也是非常难将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代的,只会使用在一些局域的网络当中。实践证明,提出的这些全新的传输协议明显提高了传输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数据资产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之前,还包括:
向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类目字典,基于类目字典对数据资产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压缩数据;
通过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之前,还包括:
通过该节点向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类目字典。
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采用了先压缩传输的数据后进行接收端的解压的方式,提高传输效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目前仅能对被类目对象定义的本体对象进行压缩。无论是发布数据集成代理,还是订阅数据集成代理,都需要先请求类目字典,在得到字典后,可以进行压缩发布或者订阅解压。类目字典即是对一些字段以及压缩方法的一些规定。
数字资产传输协议采用发布订阅的数据分发方式。基于发布订阅的数据集成方式同现有的点对点的数据集成方式相比有以下优点。(1)提供了柔性化的集成方式。数据发布者只需指定要发布的数据源及其属性,即可完成数据的发送,无需关心接收者的配置工作;数据接收者只需指定数据过滤条件,以及可选的加载入库方式,即可进行数据的订阅,无需关心数据的发布者配置变化的影响。同现有强关联配置的数据集成方式相比,降低了用户关联配置的维护代价。(2)细粒度过滤。数据接收者通过订阅,指定细粒度过滤条件表达对感兴趣的数据的约束,从而获取用户真正感兴趣的数据。(3)支持一对多的有选择性数据分发,支持多对一的数据订阅。当数据发布到代理服务器上后,代理服务器进行订阅匹配,对于符合多个订阅条件的数据,代理服务器自动将其进行分发,从而无需任何配置实现了一对多的数据分发功能;同时对于来自不同发布者符合同一订阅条件的数据,服务器自动将其发往同一订阅者,从而实现了多对一的数据集成。提高系统的可用性。用户可以运行时动态的提交元数据发布、订阅及退订请求。无需手动维护配置关联,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
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的发布有四种方法,PUBLISH、PUBUP、PUBDEL、PUBRESP,分别负责发布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更新的数据以及返回发布数据的内容。在订阅阶段有三种方法,SUBSCRIBE、UNSUBSCRIBE,SUBRESP分别负责订阅数据、取消订阅数据以及订阅数据的返回。
本方案需要在每个操作都需要与终端通信和连接一次,因此需要频繁与云端通信,也就是终端每个像素的现实变化,都需要从云端获得。因此,可能反应时间,受限与通信的限制,会相对延长,但是随着5G等新一代底层通信技术的普及,用户使用友好程度会更进一步提高。
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可以通过大多数通信协议进行传输,当通过安全的协议进行传输时,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消息不需要进行加密。否则,可以根据该规范对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消息进行加密,以保护敏感信息。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数据发送端生成加密消息的步骤如下:(1)获得接受方的标识符;(2)解析接收方标识符以获得接收方的公钥(例如RSA2048);(3)使用生成的随机对称密钥加密消息体;(4)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生成的随机对称密钥;(5)将加密的消息正文放入消息正文中;(6)将加密的对称密钥放入凭据块中;(7)将加密的对称密钥放入凭据块中;(8)在传输块中将加密标志(EC)设置为1;(9)使用发送者的私钥对待签名部分进行签名;(10)将签名放入凭据块中。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数据接收端对消息进行解密步骤如下:(1)从消息的凭据块中得到发送方的标识符;(2)解析发送方的标识符获得发送方的公钥(或者直接从SI中获得);(3)使用公钥验证签名;(4)使用接收方的私钥解密对称密钥;(5)使用解密的对称密钥解密消息体;(6)处理解密的消息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或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如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相应指令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任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下文不再赘述。
示例性系统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交互终端61和区块链62,其中,区块链62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621(图中仅示出有限数量的节点作为示例,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交互终端61,用于通过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变更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区块链62,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通过一个节点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包括: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交互终端,仅用于接收控制信息和显示计算结果,由于将计算模型都集中在区块链中,使交互终端的功能被缩小,体积得到缩小,待机时间大大增加,并且,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信息,提高了交互速度和数据带宽,增加了与不同区块链节点的泛在适配性,提高了交互的体验与能力。
可选地,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一像素矩阵;每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初始为0;
交互终端61的感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将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置为1,将控制信息不对应的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保持为0。
可选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对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数据;将计算数据转换为对应交互终端的颜色信息,得到计算结果。
可选地,交互终端61还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发送的计算结果;其中,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二像素矩阵;将计算结果中的颜色信息转换为对应第二像素矩阵的颜色信息;通过第二像素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对颜色信息进行显示,实现对计算结果的显示。
可选地,显示模块,还用于收计算结果对应的属性信息,基于属性信息确定计算结果的显示顺序;其中,属性信息包括传输时间,计算结果的数据大小,数据来源地址以及相应的权限信息。
可选地,交互终端61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所有像素信息转换为数据资产;其中,数据资产包括类目对象和本体对象,其中本体对象对应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数据资产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还包括:信息服务器,用于接收交互终端发送的获取类目字典的请求,基于类目字典对数据资产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压缩数据;
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节点发出的获取类目字典的请求。
图7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的交互示意图。如图7所示,交互终端可以包括通信模块、感应模块、显示模块和供电模块;在区块链节点(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中可包括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转换模块。
交互终端,通过感应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节点中;
区块链节点,通过通信模块接收像素信息,存入存储模块,通过计算模块对像素信息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也存入存储模块,显示转换模块将计算结果转换为对应交互终端的显示模块大小的像素矩阵,可确定显示模块中每个像素的颜色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转换后的像素矩阵传输给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
交互终端,通过通信模块接收转换后的像素矩阵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另外,交互终端还包括供电模块(如电池等),供电模块为交互终端的其他模块供电。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此外,该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装置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8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9)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
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一像素矩阵;每个所述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初始为0;
所述通过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感应模块接收所述用户的控制信息,将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置为1,将所述控制信息不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保持为0;通过第一像素矩阵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改变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数据;
将所述计算数据转换为对应所述交互终端的颜色信息,得到所述计算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包括:
通过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二像素矩阵;
通过所述显示模块将所述计算结果中的颜色信息转换为对应所述第二像素矩阵的颜色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像素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对所述颜色信息进行显示,实现对所述计算结果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接收所述计算结果对应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确定所述计算结果的显示顺序;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传输时间,计算结果的数据大小,数据来源地址以及相应的权限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交互终端的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所有像素信息转换为数据资产;其中,所述数据资产包括类目对象和本体对象,其中所述本体对象对应所述所有像素信息;
通过所述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所述数据资产传输到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将所述数据资产传输到所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之前,还包括:
向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类目字典,基于所述类目字典对所述数据资产进行压缩处理,得到压缩后的压缩数据;
所述通过所述区块链的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节点向信息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类目字典。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互终端和区块链,其中,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至少一个节点;
所述交互终端,用于通过感应模块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变更所述感应模块中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将变更后的所述感应模块对应的所有像素信息通过可信数据资产传输协议传输到区块链的一个节点中;
所述区块链,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节点中的计算模块,对所述所有像素信息执行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并通过一个所述节点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给所述交互终端进行显示;
所述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像素点位构成的第一像素矩阵;每个所述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初始为0;
所述交互终端的感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控制信息,将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置为1,将所述控制信息不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矩阵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点位的像素信息保持为0;通过第一像素矩阵接收用户的控制信息,根据控制信息改变矩阵中每个像素点位的值。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
CN202310443638.1A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166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3638.1A CN116166126B (zh)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3638.1A CN116166126B (zh)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6126A CN116166126A (zh) 2023-05-26
CN116166126B true CN116166126B (zh) 2023-09-01

Family

ID=86413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3638.1A Active CN116166126B (zh)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612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4172A (zh) * 2020-12-23 2021-04-2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4896487A (zh) * 2022-06-15 2022-08-12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前端与区块链交互的区块链浏览器实现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361196A (zh) * 2022-08-17 2022-11-18 杭州煋辰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业务交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896B (zh) * 2017-06-27 2020-08-0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多重区块链网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782725A (zh) * 2018-02-27 2020-10-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交互方法及装置、系统、电子设备
US10922422B2 (en) * 2019-05-13 2021-02-16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Blockchain-bas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4172A (zh) * 2020-12-23 2021-04-2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14896487A (zh) * 2022-06-15 2022-08-12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前端与区块链交互的区块链浏览器实现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5361196A (zh) * 2022-08-17 2022-11-18 杭州煋辰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业务交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6126A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5094B2 (en) Creating a message readable by a plurality of heterogeneous recipients
US956017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bstract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ing self-describing messages
US976263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binary dynamic rest messages
US20210304201A1 (en) 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6985958B2 (en) Messaging infrastructure for identity-centric data access
CN112883412A (zh) 基于分组的数据通信的设备标识符相关操作处理
US20150271109A1 (en) Chunk-based communication of binary dynamic rest messages
US201202544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nd transfer hyperlink presence
CN104717132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423142A (zh) 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数据库消息通知方法及系统
US20230185584A1 (en) Custom publisher system integration
US9686266B2 (en) Utilizing X.509 authentication for single sign-on between disparate servers
CN106603579B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及其无线终端
CN112417016B (zh) 一种数据交换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0133104A1 (zh) 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4500651B (zh) 一种区块链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283540B (zh) 在数字权限管理中共享权限对象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161661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45676A1 (zh) 任务处理方法及网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766007B (zh)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协议的认证前置系统及认证方法
CN113824568B (zh) 资产对象管理系统和方法
Robertson Advanced synchrophasor protocol (asp)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
CN114900489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41930B (zh) 数字证书状态的检查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Yang et al. Lightweight blockchain fuzzy decision scheme through MQTT and Fibonacci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