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1929B -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1929B
CN116161929B CN202310187218.1A CN202310187218A CN116161929B CN 116161929 B CN116161929 B CN 116161929B CN 202310187218 A CN202310187218 A CN 202310187218A CN 116161929 B CN116161929 B CN 116161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regenerated
aggrega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72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61929A (zh
Inventor
杨顺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gang Great Industrial Park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gang Great Industrial Park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gang Great Industrial Park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gang Great Industrial Park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8721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1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1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1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61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1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1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360‑400份;再生粗集料890‑950份;细集料480‑520份;减水剂4‑6份;水150‑170份;掺合料80‑90份;再生粗集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混凝土颗粒,然后将其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于水中清洗,即得粗集料;S2:将粗集料置于搅拌机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粗集料;S3:再将预处理后的粗集料进行破碎处理,即得到再生粗集料。本申请具有降低再生集料的吸水率,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然而,再生集料成分不仅有少量脱离砂浆的石子、部分包裹砂浆的石子,还有少量独立成块的水泥砂浆。因为水泥砂浆的表面粗糙、棱角多并且在混凝土构建破坏和集料生产过程中集料内部出现大量微细裂缝,导致再生集料孔隙率增大,进而导致再生集料的吸水性增加,而再生集料的吸水性的增加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振捣操作难,不利于混凝土的成型。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再生集料的吸水率,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360-400份;再生粗集料890-950份;细集料480-520份;减水剂4-6份;水150-170份;掺合料80-90份;
所述再生粗集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混凝土颗粒,去除金属杂质,然后将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于质量浓度为20%-3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于水中清洗,即得粗集料;
S2:然后将粗集料置于搅拌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粗集料;
S3:再将预处理后的粗集料进行破碎处理,即得到再生粗集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备再生粗集料的过程中,先将混凝土颗粒置于盐酸溶液中浸泡处理,使得盐酸与废弃的混凝土表面氢氧化钙反应,去除混凝土颗粒表面的水泥浆,进而将混凝土颗粒表面的微裂缝露出;接着将粗集料与丙烯酸羟乙酯混合均匀,丙烯酸羟乙酯能够进入粗集料的微裂缝中,实现对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的填充。
然而,研发人员发现,经过丙烯酸羟乙酯填充后的粗集料,在进行破碎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集料的孔隙率增大。研发人员分析,可能是由于丙烯酸羟乙酯在进入粗集料的微裂缝的过程中,会将空气一起带入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使得空气在粗集料内部的缝隙中产生气泡,进而导致后面破碎的过程中再生粗集料的表面产生裂纹。
于是研发人员经过大量的探究发现,通过加入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互相配合,能够消除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分析可能是由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上的硅与丙烯酸羟乙酯中的羟基相连,随着丙烯酸羟乙酯一起进入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能够刺破气泡,使小气泡汇聚成大气泡,溢出体系,进而将粗集料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消除,并且,通过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互相配合,还有利于增强丙烯酸羟乙酯与粗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使得粗集料中的微裂缝更好地被填充,以此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孔隙率降低,进而降低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得混凝土更容易成型。
优选的,所述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1:(1-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特定比例的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互相配合,使得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更快地被消除,并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丙烯酸羟乙酯与粗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对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进行密实填充,使得制备得到的粗集料在破碎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裂纹。
优选的,所述粗集料的粒径为12-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粗集料的粒径太小,粗集料的比表面积小,使得粗集料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因此,采用特定范围的粒径,有利于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更好地进入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中,以此使得制备得到的粗集料在破碎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裂纹。
优选的,所述S3中将再生粗集料破碎成球状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再生粗集料之间的接触面减小,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且,由于在制备再生粗集料的过程中,采用了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对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进行了填充,使得再生粗集料的表面也粘附有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丙烯酸羟乙酯,而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硅与水泥石中的氢相连,使得再生粗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的黏结力增强,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再生粗集料的粒径为5-6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再生粗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的黏结力,从而保证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磷渣粉以及钢渣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掺合料由质量比为1:(1-2)的粉煤灰和磷渣粉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特定比例的粉煤灰和磷渣粉互相配合,有利于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以及粉末聚羧酸酯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减水剂,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配方将硅酸盐水泥、再生粗集料、细集料、减水剂、水以及掺合料分别加入搅拌釜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步骤(2):将混合料均匀浇筑在模具内,养护成型,即得到再生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再生混凝土,生产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加入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互相配合,能够消除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分析可能是由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上的硅与丙烯酸羟乙酯中的羟基相连,随着丙烯酸羟乙酯一起进入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能够刺破气泡,使小气泡汇聚成大气泡,溢出体系,进而将粗集料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消除,并且,通过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互相配合,还有利于增强丙烯酸羟乙酯与粗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使得粗集料中的微裂缝更好地被填充,以此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孔隙率降低,进而降低再生粗集料的吸水性,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得混凝土更容易成型。
2.通过将再生粗集料破碎成球状颗粒,使得再生粗集料之间的接触面减小,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且,由于在制备再生粗集料的过程中,采用了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对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进行了填充,使得再生粗集料的表面也粘附有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丙烯酸羟乙酯,而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硅与水泥石中的氢相连,使得再生粗集料与水泥石之间的黏结力增强,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通过采用特定比例的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互相配合,使得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更快地被消除,并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丙烯酸羟乙酯与粗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对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进行密实填充,使得制备得到的粗集料在破碎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裂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制备例1
再生粗集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为12mm的混凝土颗粒,去除金属杂质,然后将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于质量浓度为2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于水中清洗,即得粗集料;
S2:然后将粗集料置于搅拌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粗集料,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1:1;
S3:再将预处理后的粗集料进行破碎处理,将粗集料破碎成粒径为5mm的球状颗粒,即得到再生粗集料。
制备例2
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为15mm的混凝土颗粒,去除金属杂质,然后将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于质量浓度为3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于水中清洗,即得粗集料;
S2:然后将粗集料置于搅拌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粗集料,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1:1.4;
S3:再将预处理后的粗集料进行破碎处理,将粗集料破碎成粒径为6mm的球状颗粒,即得到再生粗集料。
制备例3
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1:2。
制备例4
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2:1。
制备例5
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S2中不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和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制备例6
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S2中不加入丙烯酸羟乙酯。
制备例7
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S2中不加入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制备例8
与制备例2的区别在于:S1中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为8mm的混凝土颗粒,即粗集料的粒径为8m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360kg;再生粗集料890kg;细集料480kg;减水剂4kg;水150kg;掺合料80kg;
其中,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合料由质量比为1:1的粉煤灰和磷渣粉组成;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1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按配方将硅酸盐水泥、再生粗集料、细集料、减水剂、水以及掺合料分别加入搅拌釜中,以6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混合料;
步骤(2):将混合料均匀浇筑在模具内,养护成型,即得到再生混凝土。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400kg;再生粗集料950kg;细集料520kg;减水剂6kg;水170kg;掺合料90kg;
其中,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合料由质量比为1:2的粉煤灰和磷渣粉组成;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2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380kg;再生粗集料900kg;细集料500kg;减水剂5kg;水160kg;掺合料85kg;
其中,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合料由质量比为1:1.5的粉煤灰和磷渣粉组成;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2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3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4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5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6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7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再生粗集料采用制备例8所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340kg;再生粗集料860kg;细集料450kg;减水剂2kg;水190kg;掺合料70kg。
实验1
本实验参照《粗骨料密度及吸水率的检测方案》中的方法分别检测上述制备例1-8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根据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制备例3-4中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配比均不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制备例3-4中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均高于制备例2,说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并不是采用任意的配比复配,均能降低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配比只有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即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配比的配比为1:1-1.4),才能使得再生粗集料具有较低的吸水率。
根据表1中制备例5-8的数据分别与制备例2对比可得,制备例5中没有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和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例5中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远高于制备例2,这是由于在制备再生粗集料的过程中,若直接对粗集料进行破碎,原本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会进一步扩大,导致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孔隙率增大,进而使得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提高。
制备例6中没有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制备例6中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高于制备例2,这是由于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不能很好地填充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中,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提高。
制备例7中没有加入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例7中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高于制备例2,这是由于丙烯酸羟乙酯在进入粗集料的微裂缝的过程中,会将空气一起带入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使得空气在粗集料内部的缝隙中产生气泡,进而导致后面破碎的过程中再生粗集料的表面产生裂纹,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集料的孔隙率增大。
制备例8中粗集料的粒径不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制备例8中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高于制备例2,这是由于若粗集料的粒径太小,粗集料的比表面积小,使得粗集料容易发生团聚现象,进而使得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不能很好地进入粗集料内部的微裂缝中,以此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增大。
综上所述,通过同时加入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对粗集料进行处理,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上的硅与丙烯酸羟乙酯中的羟基相连,随着丙烯酸羟乙酯一起进入粗集料的微裂缝中,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能够刺破气泡,使小气泡汇聚成大气泡,溢出体系,进而将粗集料微裂缝中产生的气泡消除,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的吸水率降低。
实验2
本实验参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的6.抗压强度试验,分别检测上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所制备得到的再生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MPa),实验结果见表2。
实验3
本实验参照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分别检测上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所制备得到的再生混凝土拌和后放置1小时后的坍落度(cm)。其中,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用时为5s,从装料到提坍落度筒过程用时为150s,测试温度为20℃。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根据表2中对比例1-5的数据分别与实施例3对比可得,对比例1-3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低于实施例3,说明只有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才能使得再生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并且,对比例1-3中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均低于实施例3,说明采用本申请制备得到的再生粗集料,能够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得再生混凝土更容易成型。
对比例4中粗集料的粒径不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实施例3,坍落度也低于实施例3,说明粗集料的粒径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流动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比例5中再生混凝土的各组分的用量均不在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内,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如实施例3,坍落度也低于实施例3,说明各组分的配比会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并不是任意的配比均能达到本申请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360kg;再生粗集料890kg;细集料480kg;减水剂4kg;水150kg;掺合料80kg;
其中,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合料由质量比为1:1的粉煤灰和磷渣粉组成;
再生粗集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为12mm的混凝土颗粒,去除金属杂质,然后将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于质量浓度为20%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搅拌,取出,于水中清洗,即得粗集料;
S2:然后将粗集料置于搅拌机中,分别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以及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得到预处理后的粗集料,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丙烯酸羟乙酯的质量比为1:1;
S3:再将预处理后的粗集料进行破碎处理,将粗集料破碎成粒径为5mm的球状颗粒,即得到再生粗集料;
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按配方将硅酸盐水泥、再生粗集料、细集料、减水剂、水以及掺合料分别加入搅拌釜中,以6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混合料;
步骤(2):将混合料均匀浇筑在模具内,养护成型,即得到再生混凝土。
CN202310187218.1A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161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7218.1A CN116161929B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7218.1A CN116161929B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1929A CN116161929A (zh) 2023-05-26
CN116161929B true CN116161929B (zh) 2024-08-20

Family

ID=8641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7218.1A Active CN116161929B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1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3853B (zh) * 2023-10-25 2024-05-07 佛山市华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及混凝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1248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再生骨料的改性方法及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
CN111218877A (zh) * 2020-01-17 2020-06-02 浙江凯业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道路及其施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0562B (zh) * 2015-05-14 2016-11-16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防水保温型轻质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20584A (zh) * 2020-06-23 2020-09-04 宋星雨 一种再生骨料的改性方法
CN111732376A (zh) * 2020-06-30 2020-10-02 广西建工集团海河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在挡土墙施工的应用
CN112592086A (zh) * 2020-11-26 2021-04-02 南京博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骨料处理剂及再生骨料
CN114105561B (zh) * 2021-11-24 2022-10-14 深圳市天地东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机纤维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7251B (zh) * 2022-10-31 2024-03-22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1248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再生骨料的改性方法及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
CN111218877A (zh) * 2020-01-17 2020-06-02 浙江凯业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行车道路及其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1929A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5184B (zh)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7184B (zh) 采用陶瓷抛光废料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8303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块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12028564B (zh) 一种利用co2强化再生粉体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砌块
CN112125584B (zh) 一种低水化热绿色自流平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9896808B (zh) 一种基于菱镁尾矿制备的硅酸镁体系胶凝材料及其应用
CN113354342A (zh) 一种再生微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0624B (zh)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8104A (zh) 一种采用再生微粉制备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方法
CN112010602A (zh) 一种高强度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149176A1 (en) Geopolymer ceme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13277790B (zh) 矿渣基公路压浆料及制备方法
CN116161929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68686B (zh) 一种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方法及改性再生混凝土
CN113929398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317A (zh) 一种基于裹浆工艺复合活化再生微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7763A (zh) 一种碱激发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3735488A (zh) 再生混凝土专用外加剂
CN115974477B (zh) 一种含稀土抛光粉废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49781B (zh) 一种基于多固废的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455B (zh) 一种高性能全固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093A (zh) 一种早强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298B (zh) 一种利用废弃石粉制备的高强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0881B (zh) 一种环保型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403B (zh) 一种大扩展自密实清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