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5369A -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5369A
CN116155369A CN202310426038.4A CN202310426038A CN116155369A CN 116155369 A CN116155369 A CN 116155369A CN 202310426038 A CN202310426038 A CN 202310426038A CN 116155369 A CN116155369 A CN 116155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atellite
parameter set
time window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60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55369B (zh
Inventor
唐懿夫
黄昕
周楠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u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60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5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5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5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55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5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2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 i.e. for transporting data or a signalling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 H04B7/18543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for adapt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本申请能够实现卫星设备对所述参数集的配置管理,使终端根据其测量结果的需求获取所述参数集以用于执行联合处理,从而提升终端联合处理的性能,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

Description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窝通信中,受瞬时干扰和噪声、测量误差的影响,终端的测量存在误差,导致测量性能不稳定,影响蜂窝通信的质量。为提升终端测量的性能,终端会联合多次测量结果进行联合处理(例如滤波处理、加权处理)。在3GPP NR的滤波处理中,滤波系数的配置仅在RRC信令中配置,而且每次仅激活一个滤波系数,在一定的RRC配置周期内,滤波系数不变,并且仅支持两组数量的配置,也仅支持针对功率类的测量滤波。
但在卫星通信中,尤其是低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由于信道的快速变化,会导致相邻时隙甚至一个时隙内的不同符号间信道的快速变化。此时,仅通过RRC信令对测量结果进行联合处理的配置且每次仅激活一个滤波系数,存在RRC信令的周期较长和导致联合处理性能较差的问题。因此传统的蜂窝通信中终端联合多次测量结果的配置和处理方法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卫星通信中对终端的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
其中,所述参数集对应的时间窗口的取值由所述卫星设备计算,且所述参数集也由所述卫星设备配置,所述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使用以由所述终端确定对所述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或者根据预设方法执行联合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卫星设备,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卫星设备,所述卫星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卫星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或者执行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终端发送与测量结果对应的参数集,能够实现卫星设备对所述参数集的配置管理,使终端根据其测量结果的需求获取所述参数集以用于执行联合处理,从而提升终端联合处理的性能,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一时间窗口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配置第一参数集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二时间窗口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第二参数集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三时间窗口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第三参数集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三级信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卫星设备和终端联合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3个第4级参数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系数配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级信令的参数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卫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卫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传统蜂窝通信为提升终端测量的性能,终端会联合多次测量结果进行联合处理例如滤波处理(典型的如alpha滤波),或加权处理(线性平均也是一种加权处理)。
具体地,终端的测量包括噪声估计、RSRP(无线信号强度的关键参数,用于衡量系统接收信号强度)估计、RSSI(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估计、SNR(信噪比)估计、CQI(信道质量的信息指示)估计、信道系数H的估计、TO估计、FO估计等。NR Release 15/16/17(这三个版本表示5G演进的第一阶段)定义了L3滤波的操作,各个版本的操作差异不大。这里引用TS38.331 Release 16,有如下定义:
UE(终端)需要针对用于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测量结果包括小区测量、波束测量、侧链测量以及CLI(交叉链路干扰)测量等,滤波处理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F n=(1–a)*F n-1+a*M n
其中,M n是指物理层最近一次测量得到的结果,F n是指更新后的滤波测量结果,用于测量上报或评估上报准则;F n-1是指上一次的滤波测量结果,对于第一次测量,F 0 =M 1,针对参数a规定如下:
(1)对于MeasObjectNR(测量对象),a=1/2(ki/4),其中,k i表示quantityConfigNR-List(数量配置清单)中第i个QuantityConfigNR的filterCoefficient(滤波系数),i值是由MeasObjectNR中的quantityConfigIndex指示;
(2)对于其他测量,a=1/2(k/4),其中,k表示quantityConfig中配置的filterCoefficient;
(3)对于UTRA-FDD物理层,a=1/2(k/4),其中,k表示QuantityConfig(数量配置)中quantityConfig UTRA-FDD配置的filterCoefficient。
如果上述的k值配置为0,表示无层3的滤波操作。
其中,filterCoefficient的配置如下(fc0表示k=0,fc1表示k=1,并以此类推):
FilterCoefficient::=ENUMERATED{fc0,fc1,fc2,fc3,fc4,fc5,fc6,fc7,fc8,fc9,fc11,fc13,fc15,fc17,fc19,spare1,...}。
根据上述的定义,UE可以根据基站滤波系数参数的配置,对测量到的SSB、CSI-RS、CLI等的RSRP、RSSI、RSRQ、SINR等进行滤波的操作。
但在3GPP NR(3GPP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NR为5G的无线空口技术)中,对滤波系数的配置仅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信令中配置,其缺点是每次仅激活一个滤波系数,在一定的RRC配置周期内,滤波系数不变,仅支持两组QuantityConfig的配置,并且仅支持针对功率类的测量滤波,如RSRP、RSRQ、RS-SINR、SRS-RSRP等。所以在卫星通信中,如果仅通过RRC信令进行联合处理的配置且每次仅激活一个滤波系数可能会导致测量性能的恶化,且仅针对功率类的测量滤波而不能支持终端所有测量的需求。
为了解决卫星通信中对终端的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所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终端发送与测量结果对应的参数集,能够实现卫星设备对所述参数集的配置管理,使终端根据其测量结果的需求获取所述参数集以用于执行联合处理,从而提升终端联合处理的性能,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101: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级信令可包括L3/RRC信令、L2/MAC-CE信令和L1信令的任一或其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不局限于RRC信令。
步骤102: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
具体地,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的参数集对应的时间窗口由所述卫星设备计算,且所述参数集也由所述卫星设备配置,所述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使用以由所述终端确定对所述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或者根据预设方法执行联合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终端发送与测量结果对应的参数集,能够实现卫星设备对所述参数集的配置管理,使终端根据其测量结果的需求获取所述参数集以用于执行联合处理,提升终端联合处理的性能,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度。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201: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具体地,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级信令可包括L3/RRC信令、L2/MAC-CE信令和L1信令的任一或其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不局限于RRC信令。
可选地,上述步骤201包括:
步骤2011:在第一时刻发送第一级信令,以用于激活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生效的第一参数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集包括所述第一参数集,所述第一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使用。
具体地,卫星设备在第一时刻发送第一级信令,并激活第一时间窗口内可生效的第一参数集,终端获得所述第一参数集后,在第一时间窗口内使用该参数集。
以下对上述步骤2011中计算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和卫星设备配置第一参数集的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可选地,关于计算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11中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可由卫星设备计算得到,而第一时间窗口的大小与卫星高度、卫星移动速度、角度信息、波束ID、卫星和终端的联合多普勒频移或归一化多普勒频移等信息有关。
具体地,上述角度信息包括仰角θ、地心张角α、覆盖角度β。请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个角度的示意图,仰角θ是指终端与卫星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地心张角α是指地心-终端的连线与地心-卫星连线的夹角,覆盖角度β是地心-卫星连线与卫星-终端连线的夹角。
三个角度的关系为:α+θ+β=π/2(公式1)。
仰角θ与地心张角α的关系如下:
Figure SMS_1
(公式2)。
仰角θ与覆盖角度β的关系如下:
Figure SMS_2
(公式3)。
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卫星的轨道高度(即卫星距离地面最近的距离)。这里的覆盖角度β,包含了覆盖波束的波束指向。当上述公式3或公式2计算出的角度有多个时,可以通过波束指向来交叉验证角度计算的正确性。
根据勾股定理,终端距离卫星的距离d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3
(公式4)。
由此可知,根据卫星高度、终端位置、卫星移动速度、卫星位置等信息,可以计算得到仰角θ或地心张角α或覆盖角度β,并且根据三个角度(α,β,θ)中的任意一个角度,也能计算出另外的任意一个角度,即能算出卫星的多普勒频移。
可选地,请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一时间窗口的流程示意图,上述步骤2011中计算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包括:
步骤401:计算卫星设备与终端所形成的角度信息。
可选地,计算所述角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终端与所述卫星设备的距离,进而计算得到所述仰角,并根据所述仰角计算得到所述覆盖角度,根据所述覆盖角度计算得到所述地心张角。
具体地,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任一种:
第一种:通过终端上报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种:通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导频(如SRS)在所述卫星设备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三种: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信息,并结合所述卫星设备联合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上报的信息包括到达时延差(TDoA)、终端处理时延差、到达角等角度信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四种:通过联合GPS卫星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根据上述第一种~第四种任一种获取到的终端的位置信息
Figure SMS_4
和所述卫星设备的位置信息/>
Figure SMS_5
,可计算得到所述终端与所述卫星设备的距离/>
Figure SMS_6
Figure SMS_7
再结合上述公式(4),可计算得到仰角θ。进而根据公式(3),可计算得到覆盖角度β。根据公式(1),可计算得到地心张角α。
方法二:根据终端上报的仰角和根据星历信息得到的卫星轨道高度,计算得到所述覆盖角度,并根据所述覆盖角度计算得到所述地心张角。
具体地,根据终端上报的仰角θ,卫星设备根据星历信息得到卫星轨道高度h,根据上述公式(3),计算得到覆盖角度β。再根据上述公式(1),可计算得到地心张角α。
方法三:根据终端上报覆盖的最优波束ID信息计算得到所述覆盖角度,并根据所述覆盖角度计算得到所述仰角,根据所述仰角计算得到所述地心张角。
具体地,终端上报覆盖的最优波束ID信息并反馈给卫星设备,卫星设备根据所述最优波束ID的覆盖角度,计算得到覆盖角度β,根据上述公式(3),计算得到仰角θ,进而计算得到地心张角α。
步骤402:根据所述角度信息计算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
卫星设备根据一定时间内计算出的角度信息、星历信息(例如卫星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轨道高度等)等,可以预测上述角度信息的取值范围和变化。
可选地,当所述仰角、所述地心张角以及所述覆盖角度中的任一角度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需要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区间门限的时间长度。例如,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单位为毫秒级单位,且满足第一预设区间门限的时间长度的最小的整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为可变长度,可根据任一角度的第一预设区间的门限选取来计算。
举例1:地球半径R=6371km,卫星轨道高度h=600km,仰角θ的最小值为10°,则根据上述公式3计算得到覆盖角度β=64°,并根据上述公式1计算得到地心张角α的最大值为16度。则对应的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方法是:
(1)当地心张角α的第一预设区间为(-5,5)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160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160秒。
(2)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5,10)或(-10,-5)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80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80秒。
(3)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10,14),或(-14,-10)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64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64秒。
(4)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14,16),或(-16,-14)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32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32秒。
举例2:地球半径R=6371km,卫星轨道高度h=10000km,则,对应的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方法是:
(1)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5,5),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377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377秒。
(2)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5,10),或(-10,-5)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188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188秒。
(3)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10,14),或(-14,-10)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151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151秒。
(4)当地心张角α的区间为(14,16),或(-16,-14)时,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75秒,即第一级信令的作用时间窗口为75秒。
举例3:根据3GPP 38.821文档指出,无预补偿时,S波段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41kHz,Ka波段最大多普勒频移为410kHz;有预补偿时,S波段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5kHz,Ka波段最大多普勒频移为50kHz。则归一化最大多普勒频移为最大多普勒取值除以系统的子载波间隔。
假设S波段卫星通信系统使用CP-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经过预补偿之后的归一化最大多普勒频移为0.1667;并假设Ka波段的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经过预补偿之后的归一化最大多普勒频移为0.4167;子载波间隔为480kHz时,归一化最大多普勒频移为0.1042;子载波间隔为960kHz,归一化最大多普勒频移为0.0521。由于多普勒频移不是固定值,其与终端的仰角有关。假设系统子载波间隔为480kHz,最大多普勒频移值为0.1042,那么:
当归一化多普勒频移值的绝对值在区间(0.08,0.11),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30s;
当归一化多普勒频移值的绝对值在区间(0.05,08),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50s;
归一化多普勒频移值的绝对值在区间(0,0.05),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为100s。
可选地,配置第一参数集的方法:
请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配置第一参数集的流程示意图。对上述步骤2011中配置第一参数集的步骤包括:
步骤601:将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所有入境的卫星均配置为有效卫星。
具体地,可先预测所有入境的卫星,并配置所有入境的卫星均为有效卫星。例如,可以默认配置当前轨道高度上的所有卫星。
步骤602:配置所述有效卫星中每个卫星的波束ID。
例如,可以默认配置当前轨道高度上该卫星的所有波束ID。
步骤603:配置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基于所述有效卫星及其对应波束ID需要联合处理的信道类型。
例如,例如对于某一宽波束,需要对SSB(单边带信号)联合处理,则需要配置信号类型为SSB,且配置针对干扰功率、噪声功率、信号功率的联合处理;对于某一窄波束,需要对CSI-RS(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联合处理,则需要配置信号类型为CSI-RS,且配置针对频偏、时偏、CQI(信道质量指示)的联合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所述第一级信令,所述第一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ID发生改变;
卫星的BWP(部分带宽)发生改变;
卫星的波束ID发生改变;
需要测量的信号类型发生改变;
联合处理系数发生改变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一级信令,所述第二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的移动状态;
终端的移动状态;
星历信息的变化;
周期性的触发等。
当终端收到上述第一级信令后,则通过解析所述第一级信令则可获得第一参数集,并保存该第一参数集,直到收到新的第一级信令。
可选地,上述步骤201还包括:
步骤2012: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发送至少一次第二级信令,以用于激活在第二时间窗口内生效的第二参数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集还包括所述第二参数集,所述第二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时间窗口内,卫星设备可发送大于等于一次的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配置,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后,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二参数集。
以下对步骤2012的确定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和卫星设备对第二参数集的配置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二时间窗口的流程示意图,计算上述步骤2012中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包括:
步骤701:基于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角度信息,当所述终端的仰角、所述覆盖地区的地心张角以及所述卫星覆盖角度中的任一角度处于第二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区间门限的时间长度。例如,其中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单位为毫秒级单位,且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区间门限的时间长度的最小的整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也是可变长度,可根据第二预设区间的门限值的选取来计算。
可选地,也可以根据第一时间窗口内的多普勒值或归一化多普勒值计算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计算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的方法类似于上述计算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第二参数集的流程示意图。对上述步骤2012中的所述第二参数集进行配置,其配置步骤包括:
步骤801:将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所有入境的卫星均配置为有效卫星,并激活所述有效卫星。
具体地,可先预测在第二时间窗口内入境的卫星,并配置所有入境的卫星均为有效卫星,并激活所述有效卫星。
步骤802:激活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所述有效卫星的部分带宽和波束ID。
具体地,可预测第二时间窗口内激活的卫星的BWP(部分带宽)和波束ID,并激活对应的BWP和波束ID。
步骤803:配置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基于所述有效卫星及其对应的BWP和波束ID需要联合处理的信道类型和联合处理的类型。
具体地,可预测第二时间窗口内,所述卫星、所述BWP以及所述波束ID下需要联合处理的信道类型和联合处理的类型。
例如,需要对SSB(单边带)联合处理,则配置信号类型为SSB,并配置对应的联合处理的功率或信道的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所述第二级信令,所述第一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ID发生改变;
卫星的BWP发生改变;
卫星的波束ID发生改变;
需要测量的信号类型发生改变;
联合处理系数发生改变等。
例如,UE(终端)在移动场景下,在第二时间窗口内,覆盖UE的波束ID发生了改变,则需要重新计算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即需要重新发送新的第二时间窗口,新的第二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可与前一个第二时间窗口的时间长度不同,其两者配置的第二参数集也可以不同。
假设在第二时间窗口内,UE0对应的卫星ID为【0,1,2】,但随着卫星的移动,覆盖UE0的卫星变为卫星ID【1,2,3】,则需要重新发送新的第二级信令以激活卫星3,并配置新的第二参数集以用于配置卫星3的联合处理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卫星设备可发送的第二级信令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但每次发送的第二级信令中的配置信息集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二级信令,所述第二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的移动状态;
终端的移动状态;
星历信息的变化;
周期性的触发等。
当终端收到上述第二级信令后,后则解析第二级信令,并保存对应的参数集,直到收到新的第二级信令。
可选地,上述步骤201还包括:
步骤2013: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发送至少一次第三级信令,以用于激活在第三时间窗口内生效的第三参数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集还包括所述第三参数集,所述第三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时间窗口内,卫星设备可发送大于等于一次的第三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三时间窗口内可生效的第三参数集,终端获得第三参数集后,在第三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三参数集以用于执行联合处理。
以下对步骤2013的确定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和卫星设备配置第三参数集的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请参考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三时间窗口的流程示意图,计算上述步骤2013中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其计算步骤包括根据DCI(下行控制信息,DCI是PDCCH信道上承载的内容)的作用时间确定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具体包括:
步骤901:针对C-TNTI、TC-TNTI、MCS-C-RNTI、SP-CSI-RNTI、SI-RNTI、MsgB-RNTI的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用于指示当前PDCCH作用的时隙或符号上映射的物理信道或信号。
例如,针对单个时隙上的PDCCH,用于指示该时隙上的信号使用的联合处理系数;对于针对mini-slot的PDCCH,用于指示该mini-slot符号上的信号联合处理系数。
步骤902:针对配置了repetition的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对应的PDCCH,第三时间窗口用于指示对应的repetition作用时间内的联合处理系数。
可选地,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可能包括指示所述联合处理系数的连续的多个符号或多个时隙。
例如,配置了PDSCH-aggregationFactor或PUSCH-aggregationFactor或repetitionNumber或repK或numberOfRepetitions等指示了repetition类的参数,第三时间窗口内对应的是repetition作用时间内的联合处理系数,可能包括连续的多个符号或多个时隙(slot)。
步骤903:针对CS-RNTI的PDCCH,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用于指示CS-RNTI作用时间窗口内的信号联合处理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窗口大于等于第二时间窗口,且第二时间窗口大于等于第三时间窗口,这里时间窗口的限制是为了保证用户使用的参数集的有效性。例如第一级信令配置了针对多个卫星的参数集,第二级信令配置了针对卫星A的参数集。如果第二时间窗口超出了第一时间窗口(第二时间窗口没有包含在第一时间窗口内),则针对多个卫星的第一参数集已经失效,而针对卫星A的第二参数集仍然有效,可能会造成性能恶化,因为卫星A实际使用的参数集对于卫星设备来说是无效的。
请参考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第三参数集的流程示意图,配置上述步骤2013中的所述第三参数集,其配置步骤包括:
步骤1001:根据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的信号类型和需要联合处理的数据类型,激活对应的滤波系数组的下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所述第三级信令,所述第一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ID发生改变;
卫星的BWP发生改变;
卫星的波束ID发生改变;
需要测量的信号类型发生改变;
联合处理系数发生改变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三级信令,所述第二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的移动状态;
终端的移动状态;
星历信息的变化;
周期性的触发等。
当终端收到上述第三级信令后,则通过解析所述第三级信令则可获得第三参数集,并结合第一级信令的第一参数集和第二级信令的第二参数配置,决定最终用于联合处理的信号与联合处理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未收到新的信令配置前,则维持使用上一次信令的参数集。
另外,在本发明中,针对卫星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通信,不是总会使用三级信令的模式进行卫星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也就是说,可以只使用其中一级信令或者两级信令。
具体的,例如当卫星设备和所有终端之间交互的参数集以及所述参数集的激活时间区间相同时,卫星设备不再需要发送第二级信令激活特定的终端,或者是特定的波束,或者是特定的BWP,则卫星设备只需要发送第一级信令。又例如,当终端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参数集中参数的使用以用于后续的测量上报、联合处理时,也可以只发送第一级信令。
例如当卫星设备和所有终端之间交互的参数集或者所述参数集的激活时间区间不同时,卫星设备需要发送第二级信令激活特定的终端,或者是特定的波束,或者是特定的BWP,或者是为不同终端接收到的参数集设定不同的激活时间,则卫星设备需要发送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
例如为了使终端获取参数集后执行联合处理时能够提升联合处理的性能,需要更精细粒度的参数级配置,例如需要进行符号粒度、时隙粒度的参数集配置。因此,根据性能要求,卫星设备将发送第一级信令,第二级信令以及第三级信令。
以下对上述第一级信令的第一参数集、第二级信令的第二参数集以及第三级信令的第三参数集的具体设计进行说明。
一、针对第一级信令的第一参数集:
具体地,第一参数集包括至少5级参数:
(1)第1级参数(QuantityConfigNTN)
第1级参数为配置终端的联合处理参数,可支持多卫星、多波束、多种测量的联合处理的参数配置。最大可同时支持maxNrofQuantityConfigNTN个卫星的配置。
(2)第2级参数(quantityConfigSatellite)
第2级参数为每个卫星的测量配置参数,用于配置每个卫星下的波束、多种测量的联合处理参数。第2级参数的数量是可变的,调度侧根据第1级信令作用周期内的可支持的卫星数量进行调度。
(3)第3级参数(quantityConfigSatelliteBeam)
第2级参数下需要设置第3级参数以用于配置卫星的ID(记为satelliteID),最大可同时支持maxNrofQuantityConfigNTNbeam个波束的配置。第3级参数的数量是可变的,调度侧可根据当前系统中每个卫星下的可用波束数量进行调度,配置的卫星的ID由调度侧决定。
(4)第4级参数(quantityConfigSignal)
第3级参数用于配置每个波束下的多种测量的联合处理参数。在每个第3级子参数下,均配置了波束ID(记为BeamID)和多个第4级参数。
第4级参数用于配置与信号相关的测量参数。这里的信号signal Type包括SSB、CSI-RS、SRS、DMRS(包括但不限于PDSCH DMRS信号、PUSCH DMRS信号、PDCCH DMRS信号、PUCCH DMRS信号以及PBCH DMRS信号的一种或多种信号组合)等。为了区分不同的信号,第4级参数下可以包括两个参数:信号类型(signalType)和该信号类型下的联合处理参数。而第4级参数的个数是调度侧根据当前系统中需要联合处理测量的信号进行调度,配置的波束ID也由调度侧决定。
其中,第4级参数的信号类型具体包括:
①信号类型为SSB,表示用于配置与SSB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②信号类型为CSI-RS,表示用于配置与CSI-RS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③信号类型为SRS,表示用于配置与SRS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④信号类型为PDSCH DMRS,表示用于配置与PDSCH DMRS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⑤信号类型为PUSCH DMRS,表示用于配置与PUSCH DMRS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⑥信号类型为PDCCH DMRS,表示用于配置与PDCCH DMRS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⑦信号类型为PUCCH DMRS,表示用于配置与PUCCH DMRS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⑧信号类型还可以有其他的信号,如NZP-CSI-RS、ZP-CSI-RS、TRS等相关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增加。
(5)第5级参数
将第4级参数的信号类型下的联合处理参数定义为多个第5级参数,第5级参数用于分别配置与功率联合处理类和信道联合处理类的参数。每个第5级参数的长度,以及激活的参数,也由调度侧决定。
①第5级参数1,用于配置与信号功率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如RSRP、RSSI、RSSQ等,均与信号功率相关。
②第5级参数2,用于配置与噪声功率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如针对噪声功率类测量的联合处理参数,可用此参数进行配置。
③第5级参数3,用于配置与干扰功率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如针对小区间干扰、波束间干扰、用户间干扰。
④第5级参数4,用于配置与频率偏移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如针对基站和UE的频率偏差或频率漂移、多普勒频移、相噪引起的相位差等。
⑤第5级参数5,用于配置与时间偏移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如针对基站和终端间的相对时间偏差或时间漂移、多径信道的多径时延等。
⑥第5级参数6,用于配置与信道联合处理相关的参数,如不同粒度(例如符号粒度、时隙粒度、子载波粒度、RB粒度、频率滤波粒度、时域滤波粒度等)的信道估计的联合处理或均衡矩阵的联合处理等。
⑦第5级参数7,用于配置终端与CQI测量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⑧第5级参数8,用于配置终端与PMI和或RI相关的联合处理参数。
需要说明都是,每一个第5级参数均为一个bit map的类型,该bit map的bit总数记为N,每一个bit对应于集合中的系数激活或不激活。例如,可以令bit=0表示该系数不激活,bit=1表示该系数激活;也可以令bit=1表示该系数不激活,bit=0表示该系数激活。激活或不激活的bit由调度侧决定。
滤波系数(FilterCoeffcient)集合中的系数取值,包含系数1和系数0,其他值由调度侧填充。其他值可以参考NR Release 15/16/17中的取值(相比NR中的定义,本申请中不限定滤波系数为枚举类型,可以是一个数量>=1的参数集)。例如,第一参数集可以定义为:
①集合{fc0,fc1,fc2,fc3,fc4,fc5,fc6,fc7,fc8,fc9,fc11,fc13,fc15,fc17,fc31,spare...},其中,fc31表示滤波系数取值为0。
②集合{fc0,fc1,fc2,fc3,fc4,fc5,fc6,fc7,fc8,fc9,fc11,fc13,fc15,fc17,fc19,fc31,spare...};
③集合{fc0,fc2,fc4,fc6,fc8,fc11,fc15,fc17,fc19,fc31};
④集合{fc0,fc3,fc6,fc9,fc13,fc17,fc31};
⑤集合{fc0,fc1,fc2,fc3,fc4,fc6,fc8,fc11,fc15,fc17,fc19,fc31};
⑥集合{fc0,fc2,fc4,fc6,fc9,fc12,fc17,fc31};
上述每个fc代表的滤波系数的含义,与NR的定义保持一致;也可以直接传输滤波系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二、针对第二级信令的第二参数集:
具体地,第二级信令可用于指示如下功能:
①激活的卫星ID,可定义为A1 bit;
②该卫星ID下激活的BWP,可定义为A2 bit;
③该卫星ID下激活的波束ID,可定义为A3 bit;
④该卫星ID、该BWP、该波束ID下,激活的第4级参数。
假设第一级信令配置了B1个第4级参数,则此处需要B1 bit的每一个bit=1表示激活或不激活该第4级参数。是否激活该第4级参数,由调度侧决定。
⑤该卫星ID、该BWP、该波束ID、该第4级参数下,激活的第
5级参数。
假设第一级信令配置的第i个第4级参数,(i取值为1,2,…,B1),配置了B2(i)个第5级参数;则此处需要个
Figure SMS_8
b;是否激活该第5级参数,由调度侧决定。
⑥该卫星ID、该BWP、该波束ID、该第4级参数、该第5级
参数下,激活的滤波系数组。
假设第一级信令配置的第i个第4级参数的第B2(i)个第5级参数的bit map长度为B3(i,j),则此处对于i个第4级参数,共需要
Figure SMS_9
个bit;激活哪些滤波系数,由调度侧决定。
然后按照激活的第4级参数、第5级参数的顺序依次排序激活的滤波系数组即可,所以共需要的bit数为:
(A1+A2+A3+
Figure SMS_10
)。
三、针对第三级信令的第三参数集:
第三参数集用于指示当前调度粒度上使用的滤波系数,该调度粒度包括符号粒度、时隙粒度、M个时隙粒度、子载波粒度以及RB粒度等,其中RB粒度的数量可以是大于等于2个RB粒度。
其中,按照3GPP里的定义,上述时隙粒度的时隙是指连续的N个OFDM组成的时间长度,N取值为14或12;上述M个时隙粒度是指M取值大于等于2,表示可以将连续M个时隙作为一个调度粒度。
可选地,第三级信令中的bit定义如下:
按照第二级信令激活的第4级参数对应的第5级参数的滤波系数组内的下标,依次排序。
假设第二级信令激活的第4级参数有C1个;第i个第4级参数(i取值为1,2,…,C1)激活的第5级参数个数有C2(i)个,对应的激活的滤波系数组有C3(i,j)(j取值为1,2,…,C2(i))个,则共需要
Figure SMS_11
个bit,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的操作,log2()表示取2为底的对数。
那么第三级信令的总bit数为:
Figure SMS_12
另外,第三级信令可通过DCI来指示,例如可以定义DCI format 2_x。
上述为本申请提供的卫星通信方法,通过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终端发送与测量结果对应的参数集,能够实现卫星设备对所述参数集的配置管理,使终端根据其测量结果的需求获取所述参数集以用于执行联合处理,从而提升终端联合处理的性能,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至少一级信令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一级信令、第二级信令以及第三级信令的组合,例如可以是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三级信令方案(即包括上述的第一级信令、第二级信令以及第三级信令);也可以是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方案(即包括上述的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也可以是卫星设备和终端联合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方案(即包括上述的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三级信令的流程示意图。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三级信令方案,包括第一级信令、第二级信令以及第三级信令。
具体地,所述第一级信令、第二级信令以及第三级信令可以是L3/RRC信令、L2/MAC-CE信令和L1信令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卫星设备在第一时刻T1向终端发送生成的第一级信令,以激活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可生效的第一参数集11,终端获得第一参数集11后,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使用该第一参数集11。
可选地,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卫星设备可向终端发送大于等于一次的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1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1,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1后,在第二时间窗口T21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21。
若基于上述第一触发因素需要重新向终端发送第二级信令,则需要重新计算第二时间窗口T21,并重新配置新的第二时间窗口T22。卫星设备向终端发送新的第二级信令,并激活新的第二时间窗口T22内生效的新的第二参数集22。
可选地,在第二时间窗口T21内,卫星设备可向终端发送大于等于一次的第三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三时间窗口T31内可生效的第三参数集31,终端获得第三参数集31后,在第三时间窗口T31内使用该第三参数集31执行联合处理。
在第二时间窗口T21内,卫星设备还可以向终端发送另一第三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三时间窗口T32内可生效的第三参数集32,终端获得第三参数集32后,在第三时间窗口T32内使用该第三参数集32执行联合处理。
以此类推,在第一时间窗口T22内,卫星设备也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三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三时间窗口T33内可生效的第三参数集33,终端获得第三参数集33后,在第三时间窗口T33内使用该第三参数集33执行联合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在未收到新的信令配置前,维持使用上一次信令的参数集。当终端收到第三级信令后则解析所述第三级信令,并可结合第一级信令的第一参数配给集和第二级信令的第二参数集,以决定最终用于联合处理的信号与联合处理系数。
关于计算第一~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第一~第三参数集的配置方法及其内容、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第一~第三级信令以及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一~第三级信令的技术方案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的流程示意图。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方案,包括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
具体地,所述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可以是L3/RRC信令、L2/MAC-CE信令和L1信令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卫星设备在第一时刻T1向终端发送生成的第一级信令,并激活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可生效的第一参数集11,终端获得第一参数集11后,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使用该第一参数集11。
可选地,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卫星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大于等于一次的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1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1,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1后,在第二时间窗口21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21执行联合处理。
以此类推,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卫星设备也可以向终端发送另一次的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2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2,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2后,在第二时间窗口22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22执行联合处理。
再例如,卫星设备向终端发送下一次生成的第一级信令,并激活第一时间窗口T12内可生效的第一参数集12,终端获得第一参数集12后,在第一时间窗口T12内使用该第一参数集12。
同理,第一时间窗口T12内,卫星设备也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3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3,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3后,在第二时间窗口23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23执行联合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卫星设备向终端可发送的第二级信令的个数,可以是多个,每次发送的第二级信令里的第二参数集的内容可以不同。另外,计算第一~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第一~第二参数集的配置方法及其内容,以及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二级信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卫星设备和终端联合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的流程示意图。卫星设备决定滤波系数的二级信令方案,包括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
具体地,所述第一级信令和第二级信令可以是L3/RRC信令、L2/MAC-CE信令和L1信令的任意组合。
可选地,卫星设备在第一时刻T1向终端发送第一级信令,并激活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可生效的第一参数集11,终端获得第一参数集11后,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使用该第一参数集11。
可选地,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卫星设备可向终端发送大于等于一次的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1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1,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1后,在第二时间窗口21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根据预设方法执行联合处理。
以此类推,在第一时间窗口T11内,卫星设备也可以向终端发送另一次的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2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2,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2后,在第二时间窗口22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22根据预设方法执行联合处理。
再例如,卫星设备向终端发送下一次生成的第一级信令,并激活第一时间窗口T12内可生效的第一参数集12,终端获得第一参数集12后,在第一时间窗口T12内使用该第一参数集12。
同理,第一时间窗口T12内,卫星设备也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级信令,用于激活第二时间窗口T23内可生效的第二参数集23,终端获得第二参数集23后,在第二时间窗口23内使用该第二参数集23根据预设方法执行联合处理。
具体地,终端使用第二参数集21可以根据预设方法自主决定选择哪个参数执行联合处理,以及联合处理的周期。
可选地,所述预设方法包括以下任一种:
第一种:终端根据SIB中的星历信息和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仰角、地心张角以及覆盖角度中的任一个,并结合卫星和终端的移动速度,确定联合处理的系数。
第二种:终端根据多次星历信息,计算其中两次星历信息的中卫星的坐标,并计算终端的仰角,确定联合处理的系数。
该第二种方法是考虑到SIB中的星历信息的非实时性,所以需要结合多次星历信息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仰角
Figure SMS_13
,则认为仰角很小,多普勒频移很大,滤波不起作用,/>
Figure SMS_14
,则确定联合处理的系数的取值为0.1。
再例如:如果仰角
Figure SMS_15
,则认为仰角很大,多普勒频移很小,可以滤波,/>
Figure SMS_16
,则确定联合处理的系数的取值为0.9。
第三种:终端根据波束的ID或来波角度估计值,判断来波方向,并根据所述来波方向判断卫星与终端的夹角,以得到联合处理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卫星设备向终端可发送的第二级信令的个数,可以是多个,每次发送的第二级信令里的第二参数集的内容可以不同。另外,计算第一~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第一~第二参数集的配置方法及其内容,以及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二级信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图10~图12上述三种不同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的三种实施例,卫星设备可根据实际需求发送至少一次的一级信令,或一级信令和二级信令,或一级信令、二级信令以及三级信令,故本申请对发送信令级别和信令次数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发送多级信令,考虑了激活卫星组、波束组、滤波系数组、波束ID、滤波系数等参数,可以更快的适配信道的变化,提升终端联合处理的性能。并且通过多级信令可降低信令开销,提升下行频谱效率。而且通过卫星设备来控制终端的行为,可以降低终端的处理复杂度。
进一步的,在一定周期内多组滤波系数组的配置,保证可以快速的适配信道的变化,同时支持多卫星的联合处理。不仅支持针对功率类的联合处理,还可以支持针对信道测量类(FO、TO、信道、CQI、PMI/RI)等的联合处理。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如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一:单卫星场景
单卫星场景下,maxNrofQuantityConfigNTN=1。
也就是说在quantityConfigSatellite-list中,仅有1个卫星的参数。假设该卫星下的波束总数量记为NrofBeam(取值>=1),则第3级参数quantityConfigSateliteBeam的个数有NrofBeam个。每一个quantityConfigSateliteBeam下,包含NrofSignal(取值>=1)个第4级参数quantityConfigSignal。第4级参数的个数,可根据当前信令作用时间内调度的信号类型、需要的联合处理的信道类型来分配。
例如:当前信令作用时间内,有SSB信号、CSI-RS信号、SRS信号、PDSCH DMRS、PUSCHDMRS、PDCCH DMRS、PUCCH DMRS,且上述信号均需要联合处理,则需要配置7个第4级参数,并在对应的位置signalType处填充信号的类型。
若仅有SSB、CSI-RS需要联合处理,则仅需要配置对应的2个第4级参数;若仅有SSB需要联合处理,则仅需要配置对应的1个第4级参数。
又例如:当前信令作用时间内,仅发送了SSB信号,且不需要SSB的联合处理,则不需要配置对应的1个第4级参数(为空)。
再例如:当前信令作用时间内,发送了CSI-RS、PDCCH DMRS,且仅需要PDCCH DMRS的联合处理,则仅需要配置对应的1个第4级参数。
在当前信令作用时间内,有SSB信号、CSI-RS信号、SRS信号,且针对上述信号需要联合处理,则需要配置3个第4级参数如图13嗾使。其中FilterCoefficientConfig(滤波系数配置)如图14所示。根据每一个第4级参数的用途可以配置全部的第5级参数或任意第5级参数的组合,例如:
①针对SSB的联合处理,可以配置第5级参数1/2/3(例如针对功率类的联合处理)。
②针对CSI-RS的联合处理,可以配置第5级参数3(可针对干扰的联合处理,例如配置为ZP-CSI-RS),或可以配置第5级参数4/5(可针对时偏或频偏的联合处理,例如配置为TRS),或可以配置第5级参数7/8(可针对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处理,例如配置为NZP-CSI-RS)。
③针对SRS的联合处理,可以配置第5级参数1/2/3(可针对功率类的联合处理,例如SRS-RSRP、SRS-SINR等),或可以配置为第5级参数4/5(可针对时偏或频偏的联合处理,例如用于卫星定位场景),或可以配置为第5级参数6(可针对信道系数的联合处理)。
④针对DMRS类的联合处理,可以配置第5级参数1/2/3(可针对功率类的联合处理,例如DMRS-RSRP、DMRS-SINR),或可以配置为第5级参数4/5(可针对时偏或频偏的联合处理),或可以配置为第5级参数6/7/8(可针对信道系数的联合处理,或可针对信道状态信息的联合处理)。
其中,每一个第5级参数对应在集合FilterCoefficient中bitMap的取值,由调度决定。
例如:maxNrofFilterCoefficient=N(N>=2),且FilterCoefficient的定义如下:
FilterCoefficient={fcValue0,fcValue1,fcValue2,fcValue3,…,fcValueN-2,fc31},默认fcValue0对应的滤波系数为1,fcValue31对应的滤波系数为0,集合内的元素从大到小已排序,任意元素的取值>=0且=<1。
假设:
①第5级参数不需要滤波,则配置该第5级参数的中滤波系数
=1的bit取值为1,其他bit取值为0。
②第5级参数需要滤波,且调度认为当前测量的值可靠度>门限1,但小于门限2。则,另fcValue>=门限1,且<=门限2的bit置为1,其他bit置为0。
例如:filterCoefficent集合中共有元素10个,其中第8个元素代表的值>门限1,第4个元素代表的值<门限2,则该参数中对应的bit的取值为:
Figure SMS_17
实施方案二:多卫星场景
多卫星场景下,maxNrofQuantityConfigNTN>1。
也就是说在quantityConfigSatellite-list中,有多于1个卫星的参数。每个卫星里的参数配置是独立的配置,配置方法可参考上述实施方案一。多卫星下的第一级信令的参数结构如图15所示,需要配置哪些卫星,可以由调度侧决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和卫星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 Packet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卫星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卫星设备。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卫星设备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卫星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卫星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卫星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卫星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卫星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卫星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卫星设备(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卫星设备(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node)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卫星设备与终端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 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 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 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卫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卫星设备包括:发送模块1701。
发送模块1701用于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卫星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终端包括:接收模块1801。
接收模块1801用于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卫星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18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卫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所述卫星设备包括存储器1901、收发机1902和处理器1903。
其中,存储器19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902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1903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收发机1902,用于在处理器1903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90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9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9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1903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901可以存储处理器190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903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卫星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19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所述基站包括存储器2001、收发机2002以及处理器2003。
其中,存储器20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2002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2003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收发机2002用于在处理器2003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200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20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20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
用户接口20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2003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2001可以存储处理器200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2003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卫星设备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
其中,所述参数集对应的时间窗口的取值由所述卫星设备计算,且所述参数集也由所述卫星设备配置,所述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使用以由所述终端确定对所述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或者根据预设方法执行联合处理。
2.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时刻发送第一级信令,以用于激活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生效的第一参数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集包括所述第一参数集,所述第一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发送至少一次第二级信令,以用于激活在第二时间窗口内生效的第二参数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集还包括所述第二参数集,所述第二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发送至少一次第三级信令,以用于激活在第三时间窗口内生效的第三参数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集还包括所述第三参数集,所述第三参数集用于提供给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其计算步骤包括:
计算卫星设备与终端所形成的角度信息,所述角度信息包括仰角、地心张角以及覆盖角度;
根据所述角度信息计算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卫星设备与终端所形成的角度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任一种:
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卫星设备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终端与所述卫星设备的距离,进而计算得到所述仰角,并根据所述仰角计算得到所述覆盖角度,根据所述覆盖角度计算得到所述地心张角;
根据终端上报的仰角和根据星历信息得到的卫星轨道高度,计算得到所述覆盖角度,并根据所述覆盖角度计算得到所述地心张角;
根据终端上报覆盖的最优波束ID信息计算得到所述覆盖角度,并根据所述覆盖角度计算得到所述仰角,根据所述仰角计算得到所述地心张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任一种:
通过所述终端上报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通过所述终端的上行导频在所述卫星设备中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上报的信息,并结合所述卫星设备联合计算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终端上报的信息包括到达时延差、终端处理时延差、到达角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通过联合GPS卫星得到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角度信息计算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仰角、所述地心张角以及所述覆盖角度中的任一角度处于第一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时间窗口的取值需要满足所述第一预设区间门限的时间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参数集,其配置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所有入境的卫星均配置为有效卫星;
配置所述有效卫星中每个卫星的波束ID;
配置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基于所述有效卫星及其对应波束ID需要联合处理的信道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其计算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的角度信息,当所述仰角、所述地心张角以及所述覆盖角度中的任一角度处于第二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二时间窗口的取值需要满足所述第二预设区间门限的时间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二参数集,其配置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所有入境的卫星均配置为有效卫星,并激活所述有效卫星;
激活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所述有效卫星的BWP波束ID;
配置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基于所述有效卫星及其对应的BWP和波束ID需要联合处理的信道类型和联合处理的类型。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所述第一级信令;和/或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所述第二级信令;和/或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一触发因素重新发送所述第三级信令;
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ID发生改变;
卫星的BWP发生改变;
卫星的波束ID发生改变;
需要测量的信号类型发生改变;
联合处理系数发生改变。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一级信令;和/或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二级信令;和/或在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基于第二触发因素发送第三级信令;
其中,所述第二触发因素包括以下任一或其组合:
卫星的移动状态;
终端的移动状态;
星历信息的变化;
周期性的触发。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DCI的作用时间计算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的取值:
针对C-TNTI、TC-TNTI、MCS-C-RNTI、SP-CSI-RNTI、SI-RNTI、MsgB-RNTI的PDCCH,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用于指示当前PDCCH作用的时隙或符号上映射的物理信道或信号;
针对配置了repetition的PDSCH、PUSCH对应的PDCCH,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用于指示对应的repetition作用时间内的联合处理系数;
针对CS-RNTI的PDCCH,所述第三时间窗口用于指示CS-RNTI作用时间窗口内的信号联合处理系数。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三参数集,其配置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窗口内的信号类型和需要联合处理的数据类型,激活对应的滤波系数组的下标。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数集包括至少1级参数,所述至少1级参数包括第1~5级参数,其中第1级参数为配置终端的联合处理参数,第2级参数为每个卫星的测量配置参数,第3级参数设置在所述第2级参数下以用于配置卫星的ID,第4级参数设置在所述第3级参数下以用于配置与信号相关的测量参数,第5级参数设置在所述第4级参数下以用于分别配置功率联合处理类和信道联合处理类的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参数集包括如下任一或其组合:
激活的卫星ID;
所述卫星ID下激活的BWP;
所述卫星ID下激活的波束ID;
所述卫星ID、所述BWP、所述波束ID下激活的第4级参数;
所述卫星ID、所述BWP、所述波束ID、所述第4级参数下激活的第5级参数;
所述卫星ID、所述BWP、所述波束ID、所述第4级参数、所述第5级参数下激活的滤波系数组。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参数集用于指示当前调度粒度上使用的滤波系数,所述调度粒度包括符号粒度、时隙粒度、M个时隙粒度、子载波粒度以及RB粒度的任一或其组合,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20.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步骤包括:
接收第一级信令;
对所述第一级信令进行解析以得到第一参数集;
其中,所述第一级信令是由卫星设备在第一时刻发送的,以用于激活在第一时间窗口内生效的所述第一参数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第二级信令;
对所述第二级信令进行解析以得到第二参数集;
其中,所述第二级信令是由卫星设备在第一时间窗口内发送的,以用于激活在第二时间窗口内生效的所述第二参数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所述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第三级信令;
对所述第三级信令进行解析以得到第三参数集;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集、所述第二参数集以及所述第三参数集以确定用于联合处理的信号和联合处理系数;
其中,所述第三级信令是由卫星设备在第二时间窗口内发送的,以用于激活在第三时间窗口内生效的所述第三参数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对所述第二级信令进行解析以得到第二参数集步骤之后,所述卫星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二参数集对所述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时间窗口内使用所述第二参数集对所述测量结果执行联合处理的步骤包括确定联合处理的系数,所述确定联合处理的系数的步骤包括以下任一种:
根据星历信息和终端的位置信息,计算仰角、地心张角以及覆盖角度中的任一个,并结合卫星和终端的移动速度,确定所述联合处理的系数;
根据多次星历信息,计算其中两次星历信息的中卫星的坐标,并计算终端的仰角,确定所述联合处理的系数;
根据波束ID或来波角度估计值,判断来波方向,并根据所述来波方向判断卫星与终端的夹角,确定所述联合处理的系数。
26.一种卫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2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28.一种卫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对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以得到至少一个参数集,并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参数集。
2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卫星设备发送的参数集,所述参数集是所述卫星设备对所述终端的测量结果进行参数配置后,通过至少一级信令的传输方式发送的。
30.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2至19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20至25任一项所述的卫星通信方法。
CN202310426038.4A 2023-04-20 2023-04-20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155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6038.4A CN116155369B (zh) 2023-04-20 2023-04-20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6038.4A CN116155369B (zh) 2023-04-20 2023-04-20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5369A true CN116155369A (zh) 2023-05-23
CN116155369B CN116155369B (zh) 2023-08-29

Family

ID=8636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6038.4A Active CN116155369B (zh) 2023-04-20 2023-04-20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5369B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9058A1 (en) * 2000-04-14 2002-01-24 Frank Kel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commissioning in a two-way satellite system
CN101044413A (zh) * 2004-10-11 2007-09-2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与基于卫星定位有关的方法和布置
US20100315949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Viasat, Inc. Dynamic bandwidt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atellite downlinks
US20130342393A1 (en) * 2012-06-20 2013-12-26 Topcon Positioning Systems, Inc. Selection of a Subset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Measurements Based on Relation between Shifts in Target Parameters and Sum of Residuals
CN103649776A (zh) * 2011-04-06 2014-03-19 佳瓦特Gnss公司 具有多个rtk引擎的gnss测量接收器
US20160254854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Space Systems/Loral, Llc Dynamic link adaption and/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sources
CN106658517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上海航天卫星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卫星通信中的频谱重叠共享的方法
CN111819804A (zh) * 2018-03-09 2020-10-23 IPCom两合公司 用于非地面网络的承载配置
CN111937325A (zh) * 2020-07-09 2020-1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937426A (zh) * 2020-07-13 2020-1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90992A (zh) * 2020-10-23 2021-01-29 天宸星通(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物联网终端工作时隙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2399496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小区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US10979365B1 (en) * 2019-12-31 2021-04-13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ccelerated startup of satellite high-bandwidth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O2021253421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卫星接入的方法、卫星、终端、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72944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系统配置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WO2022023116A1 (fr) * 2020-07-28 2022-02-03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Sas Géolocalisation d'un émetteur radio à l'aide d'une modélisation précise de la propagation ionosphérique
US20220046498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Performing measurements for a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N114125953A (zh) * 2020-08-27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地面网络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124267A (zh) * 2021-11-23 2022-0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301516A (zh) * 2021-12-29 2022-04-08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多波束卫星通信柔性转发器交换矩阵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4650577A (zh) * 2019-06-29 2022-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小区重选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696884A (zh) * 2020-12-30 2022-07-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的覆盖区域的划分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97560A (zh) * 2022-08-02 2022-11-04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低轨星座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360319A1 (en) * 2021-05-05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or network entities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9058A1 (en) * 2000-04-14 2002-01-24 Frank Kel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o-commissioning in a two-way satellite system
CN101044413A (zh) * 2004-10-11 2007-09-2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与基于卫星定位有关的方法和布置
US20100315949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Viasat, Inc. Dynamic bandwidt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atellite downlinks
CN103649776A (zh) * 2011-04-06 2014-03-19 佳瓦特Gnss公司 具有多个rtk引擎的gnss测量接收器
US20130342393A1 (en) * 2012-06-20 2013-12-26 Topcon Positioning Systems, Inc. Selection of a Subset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Measurements Based on Relation between Shifts in Target Parameters and Sum of Residuals
US20160254854A1 (en) * 2015-02-26 2016-09-01 Space Systems/Loral, Llc Dynamic link adaption and/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sources
CN106658517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上海航天卫星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卫星通信中的频谱重叠共享的方法
CN111819804A (zh) * 2018-03-09 2020-10-23 IPCom两合公司 用于非地面网络的承载配置
CN114650577A (zh) * 2019-06-29 2022-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小区重选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2399496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小区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US10979365B1 (en) * 2019-12-31 2021-04-13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ccelerated startup of satellite high-bandwidth communication sessions
WO2021253421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卫星接入的方法、卫星、终端、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7325A (zh) * 2020-07-09 2020-1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006822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937426A (zh) * 2020-07-13 2020-11-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72944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系统配置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WO2022023116A1 (fr) * 2020-07-28 2022-02-03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Sas Géolocalisation d'un émetteur radio à l'aide d'une modélisation précise de la propagation ionosphérique
US20220046498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Performing measurements for a handover procedure in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N114125953A (zh) * 2020-08-27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地面网络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290992A (zh) * 2020-10-23 2021-01-29 天宸星通(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物联网终端工作时隙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4696884A (zh) * 2020-12-30 2022-07-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的覆盖区域的划分方法、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20360319A1 (en) * 2021-05-05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or network entities
CN114124267A (zh) * 2021-11-23 2022-0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9部队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301516A (zh) * 2021-12-29 2022-04-08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多波束卫星通信柔性转发器交换矩阵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5297560A (zh) * 2022-08-02 2022-11-04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低轨星座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Solutions for NR to support non-terrestrial netwoks(NTN)", 《3GPP TR38.832》 *
DOU HUIJING: "Research on TDOA parameters estimation for satellite interference localization", 《2012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
SATELIOT, GATEHOUSE, MEDIATEK, ESA, EUTELSAT, HISPASAT, HUGHES/ECHOSTAR, INMARSAT, LIGADO, NOVAMINT, OMNISPACE: "ASN.1 proposal for satellite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prediction of discontinuous coverag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18-E R2-2206160 ELECTRONIC MEETING》 *
SONY: "Discussion on physical layer control procedures", 《3GPP TSG RAN WG1 #97 R1-1906829 》 *
WENJING WANG等: "Location-Based Timing Advance Estimation for 5G Integrated LE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李蛟: "基于5G的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随机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杨红雷: "融合多类卫星GNSS/SLR数据的精密轨道确定及大地测量参数解算",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5369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7972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86703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variable CQI reporting peri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327717A1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391988B (zh) 信息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048490A (ko) 상향 신호의 송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107783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125495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d csi reporting with respect to multiple downlink resources
WO2018099328A1 (zh) 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16114209A (zh) 用于用户设备预期的公共波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82807B (zh) 信道质量信息的测量、选择和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17044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189821B (zh) 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257331B (zh) 卫星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155524A (zh) Csi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4982333A (zh) Csi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6155369B (zh) 卫星通信方法、卫星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11840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952161A1 (en) Transport block size driven cqi feedback scheme
CN114258654A (zh) 用于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482651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5174016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5015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4070528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333681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918424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