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4524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4524A
CN116154524A CN202111391661.8A CN202111391661A CN116154524A CN 116154524 A CN116154524 A CN 116154524A CN 202111391661 A CN202111391661 A CN 202111391661A CN 116154524 A CN116154524 A CN 116154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uide arms
handle
elastic rods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16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浚纶
林品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Bizlink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39166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4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4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4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含外壳、把手以及臂件。外壳的两侧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槽。外壳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凸出。臂件与把手连接。臂件包含二个导引臂、连接壁以及二个弹性杆。导引臂分别可动地嵌设于对应的导引槽中。连接壁连接导引臂并位于导引臂之间。弹性杆各包含弯折部。弹性杆分别抵接凸出并于同一高度前、后排列。借此,连接器具有的优点至少为: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时解锁轻松、快速,使用寿命长,易于组装。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更明确的说,是一种包括无弹簧复位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可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简称SFP)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光/电通信收发模块。通常,在SFP连接器上设置有锁扣机构,当该SFP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该SFP连接器需要先伸入存储器(被插接件)内,并且利用该锁扣机构将SFP连接器固定在该存储器内,以确保其与插座连接器的对接安全性。而在需要断开连接器时,使用者利用把手将SFP的把手往后拉以驱动导引臂沿连接器外壳滑动,并使其末端的解锁片往内退缩,使SFP连接器与存储器分离,而当使用者松开手部后,SFP连接器中的复位单元会提供回复力将导引臂回复原状。
而现有的复位单元中,大多以圆柱状弹簧提供回复力,惟此设计有组装较烦琐,成本较高的问题。有鉴于此,亦有厂商开发出各式无弹簧回复机构,例如是利用SFP外壳的斜坡配合把手形变提供回复力,或者,利用模造制程制作出上下重叠设置的弹臂结构来扣接外壳凹陷以提供回复力,惟无论是斜坡设计还是上下重叠的弹臂结构,除了复位单元的制作成本较高外,均需要对外壳进行大幅对应的调整,方能应用,实用性不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设计简单、成本低的无弹簧式复位单元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揭露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解决上述问题的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揭露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连接器包含外壳、把手以及臂件。外壳的两侧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槽。外壳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凸出。臂件与把手连接。臂件包含二个导引臂、连接壁以及二个弹性杆。导引臂分别可动地嵌设于对应的导引槽中。连接壁连接导引臂并位于导引臂之间。弹性杆各包含弯折部。弹性杆分别抵接凸出并于同一高度前、后排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揭露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连接器包含外壳以及解锁模块。外壳的两侧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槽。外壳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凸出。解锁模块包含相互连接的臂件及把手。臂件包含二个导引臂、连接壁以及二个弹性杆。导引臂分别可动地嵌设于对应的导引槽中。连接壁连接导引臂并位于导引臂之间。弹性杆分别连接导引臂。弹性杆分别抵接凸出并前、后排列。弹性杆各具有弯折部及接触部。接触部经弯折部连接对应的导引臂。弯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把手所包覆于把手的内部。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杆分别从左、右侧的导引臂往面对另一导引臂的方向延伸。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杆在未被凸出压迫时为相互平行。弹性杆在被凸出压迫时会分别弹性变形并相互倾斜。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臂件由弯折的金属片材构成并具有相同的厚度。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臂件进一步包含两个支撑板。支撑板分别从对应的导引臂的末端往后延伸而成。支撑板各包含至少一个穿孔。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把手包裹支撑板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杆分别从导引臂的末端的侧面的上部往内弯折而成。弹性杆与导引臂之间具有不小于70度的最小夹角。每一支撑板从对应的导引臂的末端的侧面的下部往外延伸,并呈先扩张后收敛的形状。每一弹性杆与邻接的支撑板之间存在空隙。把手包裹支撑板、弹性杆的弯折部及空隙。连接壁往后延伸并形成挡板,用于覆盖弹性杆。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杆各具有自由端。自由端在前后方向上的最大行程小于5mm。
在本揭露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出与较接近的把手的最短直线距离均为导引臂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的35%至65%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揭露的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至少为: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使用时解锁轻松、快速,使用寿命长,易于组装。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揭露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揭露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揭露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绘示图1中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其中外壳与解锁模块分离。
图3为绘示图1中的解锁模块的立体图。
图4为绘示图3中的解锁模块的分解图。
图5A为绘示图1中的连接器沿着方向5A横剖后观看到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5B为绘示图1中的连接器沿着方向5A横剖后观看到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图。
图6为绘示图4中的解锁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金属片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绘示图7中的金属片材弯折后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连接器 110:外壳
110a:上壳体 110b:下壳体
111:导引槽 112:上表面
112a:凸出 112b:螺孔
120:把手 130:臂件
131:导引臂 131a:解锁片
132:连接壁 133:弹性杆
133a:弯折部 133b:接触部
134:支撑板 134a:穿孔
134b:开口 135:挡板
140:螺丝 200,200’:金属片材
5A:方向 A:前后方向
D1,D2:最短直线距离 G: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揭露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揭露。也就是说,在本揭露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本说明书的图式图1至图4及图6为真实比例,故此,除了各元件的相对大小为说明书的内容的一部分外,连接器100的大小符合SFP的标准,故图式中各元件的绝对大小亦可被精确地计算而得,故各元件的绝对大小亦应视作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参照图1至图5B。图1为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图1中的连接器100的另一立体图,其中外壳110与解锁模块分离。图3为绘示图1中的解锁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绘示图3中的解锁模块的分解图。图5A为绘示图1中的连接器100沿着方向5A横剖后观看到的剖面的示意图。图5B为绘示图1中的连接器100沿着方向5A横剖后观看到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图。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为一种用于插拔地对接具有弹片的被插接件(图未示,例如存储器)的连接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10包含相扣合的上壳体110a以及下壳体110b。扣合后的外壳110大致呈长方体。外壳110在前后方向A上的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构成用于插入被插接件的插入端,而后端构成把手端。故以下所说的“前”即指相对靠近外壳110的前端,即插入端,而“后”即指相对靠近外壳110的后端,即把手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0a与下壳体110b之间可通过多组插接组件以及固接组件相连接。插接组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一组插接组件包含设置于上壳体110a上的外凸部分和设置于下壳体110b上的内凹部分,或者一组插接组件包括设置于上壳体110a上的内凹部分和设置于下壳体110b上的外部部分。上述外凸部分和内凹部分相扣合。固接组件包含对应开设于上壳体110a和下壳体110b上的螺孔112b以及与螺孔112b相配合的螺丝140。在插接组件的基础上再增设固接组件可以更好地实现上壳体110a和下壳体110b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0a与下壳体110b分别由金属所制成,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10的两侧各设有沿前后方向A延伸的导引槽111。配合图5A可知,外壳110的上表面112具有两个凸出112a表面靠近外壳110的后端。
如图3至图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00的解锁模块包含相互连接的臂件130及把手120。臂件130包含二个导引臂131、连接壁132以及二个弹性杆133。导引臂131分别可滑动地嵌设于外壳110两侧对应的导引槽111中。导引臂131的前端形成能够与弹片相配合的解锁片131a。连接壁132连接导引臂131并位于导引臂131之间。弹性杆133分别连接导引臂131,并沿前、后方向A上前、后排列。弹性杆133在需要时,可分别抵接外壳110的任一凸出112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杆133相对于外壳110的上表面112位于同一高度,但需要时,弹性杆133亦可采用不位于同一高度的设计,惟其效益会相对不明显。另外,如图5A,弹性杆133各具有弯折部133a及接触部133b。
接触部133b经弯折部133a连接对应的导引臂131。弯折部133a的至少一部分被把手120所包覆于把手120的内部。如图5A所绘示的,弹性杆133的弯折部133a的整体被包覆于把手120的内部中,图中左侧伸出的未包覆部分,在本例中,为导引臂131的一部分。弹性杆133分别从左、右侧的导引臂131往面对另一导引臂131的方向延伸。
如图5A所示,弹性杆133在未被外壳110的上表面112的凸出112a压迫时为相互平行。如图5B所示,当使用者握持把手120而将解锁模块整体沿着前后方向A远离外壳110拉动时,弹性杆133会被外壳110的上表面112的凸出112a压迫而分别弹性变形并相互倾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杆133各具有自由端(亦即接触部133b远离弯折部133a的一端)。自由端在前后方向A上的最大行程小于5mm。
请参照图6,其为绘示图4中的解锁模块的部分元件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与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臂件130进一步包含两个支撑板134。支撑板134分别从对应的导引臂131的末端往后延伸而成。支撑板134各包含多个穿孔134a。具体来说,如图3与图4所示,把手120至少包裹支撑板134具有穿孔134a的部分,借此,各个穿孔134a允许胶体在模造制程时进入穿孔134a以增强臂件130和把手120的接合强度。把手120包裹支撑板134的至少一部分。另外,见图6,支撑板134在图中右上方处设有一开口134b(非穿孔),该开口134b的设计亦利于把手120与臂件130的连结强度。
进一步来说,如图4或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弹性杆133与邻接的支撑板134之间存在空隙G,另外,把手120还包裹支撑板134、弹性杆133的弯折部133a及空隙G。另外,连接壁132往后延伸并形成挡板135,用于覆盖弹性杆13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把手120的材料为可用于模造成型的材料,例如可挠式高分子材料或各式塑料,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
详细来说,如图5A所示,弹性杆133分别从导引臂131的末端的侧面的上部往内弯折而成。弹性杆133与导引臂131之间在成型完成后的任何时候,包括在变型后,均具有不小于70度的最小夹角。举例来说,在图4中,导引臂131沿着前后方向A延伸,而弹性杆133沿着垂直于前后方向A的方向延伸,此时的夹角约为90度,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
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出112a与较接近的把手120的最短直线距离D1均为导引臂131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D2的80~100%之间,但在应用时,视回复力的大小需求,最短直线距离D1可以调整为介于最短直线距离D2的35%至65%之间(未绘示),亦即,各个凸出112a可设于较接近于对应的接触部133b中间的位置而非图5A、图5B中的接近对应的接触部133b末端处。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支撑板134从对应的导引臂131的末端的侧面的一端(图中的上侧)往外延伸,并呈先扩张后收敛的形状。而弹性杆133则设于对应的导引臂131的末端的侧面的另一端(图中的下侧),亦即,弹性杆133和导引臂131之间是被一空隙G(见图6)隔开且上、下邻接的。
在使用连接器100时,使用者可将连接器100插入被插拔件(例如存储器)内,解锁模块的两条导引臂131上的解锁片131a和存储器内对应的弹片卡合固定以锁固。当需要拔出连接器100时,向后拉动解锁模块的把手120,把手120带动连接壁132及与其连接的弹性杆133向后运动。弹性杆133由于分别与外壳110上表面112上的凸出112a抵接,因此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凸出112a挤压,进而带动两条导引臂131及其上的解锁片131a顶出存储器内的弹片。借此,即可实现解锁,以顺利拔出连接器100。拔出连接器100后,松开把手120,变形的弹性杆133会弹性恢复,进而带动两条导引臂131复位。
请参照图7以及图8。图7为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金属片材200的立体图示意图。图8为绘示图7中的金属片材200弯折后的立体图。由图7与图8可大致了解臂件130的大致形成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解锁模块的臂件130可由弯折的金属片材200’构成并具有相同的厚度。具体来说,金属片材200的两侧可先向上弯折,而金属片材200的中央部分即形成连接壁132以及挡板135。接着,金属片材200的两侧向上弯折的部位可各再进一步弯折而形成相连的支撑板134以及弹性杆133。由此可知,根据上述制造程序,本实施方式的臂件130至少具有制造容易且制程成本低等优点。
由以上对于本揭露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揭露的连接器能无需弹簧,即可进行解锁后复位,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解锁轻松、快速。
虽然本揭露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露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壳,该外壳的两侧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槽,该外壳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凸出;
把手;以及
臂件,与该把手连接,该臂件包含:
二个导引臂,分别可动地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引槽中;
连接壁,连接所述导引臂并位于所述导引臂之间;以及
二个弹性杆,各包含弯折部,所述弹性杆分别抵接所述凸出并于同一高度前、后排列。
2.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外壳,该外壳的两侧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槽,该外壳的上表面具有至少两个凸出;以及
解锁模块,包含相互连接的臂件及把手,该臂件包含:
二个导引臂,分别可动地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导引槽中;
连接壁,连接所述导引臂并位于所述导引臂之间;以及
二个弹性杆,分别连接所述导引臂,所述弹性杆分别抵接所述凸出并前、后排列,所述弹性杆各具有弯折部及接触部,该接触部经该弯折部连接对应的该导引臂,该弯折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该把手所包覆于该把手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分别从左、右侧的所述导引臂往面对另一该导引臂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在未被所述凸出压迫时为相互平行,而所述弹性杆在被所述凸出压迫时会分别弹性变形并相互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臂件由弯折的金属片材构成并具有相同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臂件进一步包含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从对应的所述导引臂的末端往后延伸而成,且所述支撑板各包含至少一个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包裹所述支撑板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分别从所述导引臂的末端的侧面的上部往内弯折而成,该弹性杆与该导引臂之间具有不小于70度的最小夹角,每一所述支撑板从对应的该导引臂的末端的侧面的下部往外延伸,并呈先扩张后收敛的形状,每一所述弹性杆与邻接的该支撑板之间存在空隙,该把手包裹所述支撑板、所述弹性杆的所述弯折部及所述空隙,该连接壁往后延伸并形成挡板,用于覆盖所述弹性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各具有自由端,且该自由端在该前后方向上的最大行程小于5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与较接近的该把手的最短直线距离均为所述导引臂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的35%至65%之间。
CN202111391661.8A 2021-11-23 2021-11-23 连接器 Pending CN116154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1661.8A CN116154524A (zh) 2021-11-23 2021-11-23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1661.8A CN116154524A (zh) 2021-11-23 2021-11-23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4524A true CN116154524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1661.8A Pending CN116154524A (zh) 2021-11-23 2021-11-23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45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7855B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7150634B2 (en) Connector in which reliable ground connection is assured
US7553188B2 (en) Slide lock panel-mount connector
US8403695B2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releasing mechanism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8764312B2 (en) Optical connector plug having improved latching mechanism
US11817651B2 (en) Cable connector
US2012014107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on a bracket for mounting connectors
US2019036347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JP5866080B1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モジュール付きケーブル
EP0856916A2 (en) Connector
US8870589B2 (en) Cable connector
US6139346A (en) Panel mounte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3296197B (zh) 锁紧机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网络系统
CN111433647B (zh) 光连接器
CN116154524A (zh) 连接器
US7927150B2 (en) Connectors including spring tabs for holding a contact module
JP4293887B2 (ja) コネクタ
US20230163525A1 (en) Connector
US20050123247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WO2021182026A1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5483580B2 (ja) 光コネクタ
KR200205736Y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TW201442360A (zh) 連接器
TW201431195A (zh) 連接器
TW201431204A (zh) 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