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3525A -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3525A
CN116153525A CN202211010957.5A CN202211010957A CN116153525A CN 116153525 A CN116153525 A CN 116153525A CN 202211010957 A CN202211010957 A CN 202211010957A CN 116153525 A CN116153525 A CN 116153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erson
identity
management
quarant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0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仁
魏瑞
陈家劲
杨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loudd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loudd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loudd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loudd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09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3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3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3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数据处理领域,通过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上传至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对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并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当比对身份ID信息与身份信息为同一人时,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及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并基于时间戳、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将个人健康信息、设备识别码、时间戳和管理等级,与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本发明能对工地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Description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地人员流动频繁且工人数量庞大,导致工地健康管理工作压力巨大,工人的健康信息均无电子记录,管理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对工地人员的健康进行有效管理,并便于对工地人员的健康管理。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及管理云平台,多个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与所述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将绑定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和所述时间戳上传至所述管理云平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用于:
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得到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
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得到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
比对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同一人;
若为同一人,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并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获取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
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得到所述个人健康信息且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为同一人后,若所述个人健康信息的最新防疫时间记录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从防疫云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身份ID信息对应的最新检测记录;
根据所述最新检测记录,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将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获取导入的防疫记录文件;所述防疫记录文件包括有各个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和检测结果记录;
对所述防疫记录文件进行内容识别,得到各个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和检测结果记录;
根据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记录,确认各个待检疫者的管理等级;
将各个待检疫者的所述管理等级与各个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是所述管理云平台定时从中国卫健委健康风险等级查询官网爬取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对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和接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分析结果;
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下发至管理终端进行显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为用户智能终端,所述用户智能终端运行有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所述管理应用程序管理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用户智能终端通过以下方式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当待检疫者操作触发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时,采集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机主身份验证;
若验证通过,基于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获取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用户登录权限信息,并生成截图指令;
利用所述用户登录权限信息自动登录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
响应所述截图指令,在后台加载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含有身份信息的页面,并进行后台预截图;
将预截图的身份信息截图页面进行拼接,得到个人健康信息的拼接页面。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对应提供了一种工地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和所述时间戳上传至管理云平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得到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得到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比对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同一人;
若为同一人,所述管理云平台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并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获取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
所述管理云平台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所述管理云平台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云平台对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和接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分析结果;
所述管理云平台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下发至管理终端进行显示。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并上传至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对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并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当比对身份ID信息与身份信息为同一人时,表明上传的个人健康信息是待检疫者本人的而不是冒充的,此时,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及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并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最后,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这样便于后续的管理工作。由上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能对工地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地智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及管理云平台,多个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与所述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将绑定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和所述时间戳上传至所述管理云平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用于:
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得到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
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得到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
比对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同一人;
若为同一人,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并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获取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
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并上传至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对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并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当比对身份ID信息与身份信息为同一人时,表明上传的个人健康信息是待检疫者本人的而不是冒充的,此时,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及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并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最后,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这样便于后续的管理工作。由上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能对工地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作为示例性的,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可以是待检疫者的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等用户终端,也可以是工地区域内设置的具有指纹信息采集验证功能或人脸信息采集验证功能的信息采集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待检疫者可以是工地里面的人员,也可以是工地的外来访客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的算法可以是OCR算法。
此外,所述管理云平台可以是预先录入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也可以是在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识别验证后,根据识别验证结果从云端来获取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的。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可以是包含有待检疫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作为示例性的,当得到所述个人健康信息且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为同一人后,若所述个人健康信息的最新防疫时间记录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从防疫云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身份ID信息对应的最新检测记录;
根据所述最新检测记录,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将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当得到所述个人健康信息且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为同一人后,若所述个人健康信息的最新防疫时间记录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三时间阈值,表明待检疫者当前上传的个人健康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此时为了能及时了解该待检疫者当前最新的健康信息,从而有效作出管控,管理云平台从防疫云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身份ID信息对应的最新检测记录。
作为示例性的,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获取导入的防疫记录文件;所述防疫记录文件包括有各个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和检测结果记录;
对所述防疫记录文件进行内容识别,得到各个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和检测结果记录;
根据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记录,确认各个待检疫者的管理等级;
将各个待检疫者的所述管理等级与各个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批量导入防疫记录文件(可以是pdf、Word或表格版本等),导入后系统自动对防疫记录文件中的各个待检疫者身份证号以及检测结果、检测时间进行识别。其中,可以是通过OCR文本内容识别算法来对防疫记录文件进行内容识别。
作为示例性的,所述管理等级包括允许自由通过的安全等级、需要发出预警提示的轻度危险等级、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重度危险等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管制进行分级,能够对不同的工地人员和外来访客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保障了管理效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若所述待检疫者的管理等级为安全等级,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根据所述身份ID信息和所述安全等级,生成通行码;
将所述通行码下发给所述待检疫者的用户终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是所述管理云平台定时从中国卫健委健康风险等级查询官网爬取的。
具体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自动从健康风险等级查询官网爬取中高风险地区,每小时一次,自动更新在智慧工地系统中;工地智能管理系统根据爬取到的中高风险城市,来匹配行程中含有中高风险城市的人员,支持导出中高风险人员,对其进行核查;工地智能管理系统支持根据城市来查询行程中带有该城市的人员,进行筛选展示,并支持导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对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和接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分析结果;
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下发至管理终端进行显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为用户智能终端,所述用户智能终端运行有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所述管理应用程序管理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用户智能终端通过以下方式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当待检疫者操作触发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时,采集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或指纹信息;
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机主身份验证;
若验证通过,基于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获取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用户登录权限信息,并生成截图指令;
利用所述用户登录权限信息自动登录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
响应所述截图指令,在后台加载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含有身份信息的页面,并进行后台预截图;
将预截图的身份信息截图页面进行拼接,得到个人健康信息的拼接页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待检疫者操作触发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时,通过自动采集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来进行机主身份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基于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自动获取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用户登录权限信息(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本地预先配置存储),来自动登陆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此外,利用所述截图指令,在后台加载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相关个人健康信息页面,并分别进行后台预截图,最后将后台预截图的相关个人健康信息页面进行拼接得到个人健康信息的拼接页面,这样就可以直接上传该拼接页面。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在待检疫者操作触发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时,能够快速实现对相关个人健康信息页面的自动截图,并实现页面拼接,这样只需要上传一张拼接截图即可,整个截图过程高效且方便,不需要用户手动来回操作界面并逐一截图和逐一上传。
参见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地智能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工地智能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0至步骤S17:
S10,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S11,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和所述时间戳上传至管理云平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S12,所述管理云平台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得到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
S13,所述管理云平台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得到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
S14,所述管理云平台比对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同一人;
S15,若为同一人,所述管理云平台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并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获取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
S16,所述管理云平台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S17,所述管理云平台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并上传至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对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并对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当比对身份ID信息与身份信息为同一人时,表明上传的个人健康信息是待检疫者本人的而不是冒充的,此时,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及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并基于所述检测记录、所述接种记录、所述行程记录、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最后,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这样便于后续的管理工作。由上分析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能对工地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工地智能管理方法的实施例可以对应参考上述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的相关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做赘述。
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结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及管理云平台,多个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与所述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并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将绑定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和所述时间戳上传至所述管理云平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用于:
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得到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
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得到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
比对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同一人;
若为同一人,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并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获取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
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得到所述个人健康信息且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为同一人后,若所述个人健康信息的最新防疫时间记录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从防疫云服务器获取与所述身份ID信息对应的最新检测记录;
根据所述最新检测记录,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将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获取导入的防疫记录文件;所述防疫记录文件包括有各个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和检测结果记录;
对所述防疫记录文件进行内容识别,得到各个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和检测结果记录;
根据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记录,确认各个待检疫者的管理等级;
将各个待检疫者的所述管理等级与各个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是所述管理云平台定时从中国卫健委健康风险等级查询官网爬取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云平台还用于:
对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和接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分析结果;
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下发至管理终端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为用户智能终端,所述用户智能终端运行有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所述管理应用程序管理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用户智能终端通过以下方式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当待检疫者操作触发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时,采集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机主身份验证;
若验证通过,基于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获取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用户登录权限信息,并生成截图指令;
利用所述用户登录权限信息自动登录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
响应所述截图指令,在后台加载所述健康信息管理应用程序的含有身份信息的页面,并进行后台预截图;
将预截图的身份信息截图页面进行拼接,得到个人健康信息的拼接页面。
7.一种工地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健康信息采集终端采集待检疫者上报的个人健康信息和待检疫者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将该待检疫者的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和所述身份特征信息,与所述健康信息采集终端的设备识别码和当前采集时间的时间戳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的所述身份特征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和所述时间戳上传至管理云平台;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人脸信息、指纹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对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识别验证,得到待检疫者的身份ID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对所述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图片识别,得到待检疫者的个人健康信息;所述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
所述管理云平台比对所述身份ID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是否为同一人;
若为同一人,所述管理云平台获取当前已更新的风险地区,并基于所述设备识别码获取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
所述管理云平台基于所述时间戳、所述风险地区和待检疫者当前所处地址,确认对所述待检疫者采取的管理等级;
所述管理云平台将所述个人健康信息、所述设备识别码、所述时间戳和所述管理等级,与所述待检疫者的所述身份ID信息进行绑定保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地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管理云平台对各个待检疫者的检测结果和接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统计分析结果;
所述管理云平台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下发至管理终端进行显示。
CN202211010957.5A 2022-08-23 2022-08-23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153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0957.5A CN116153525A (zh) 2022-08-23 2022-08-23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0957.5A CN116153525A (zh) 2022-08-23 2022-08-23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3525A true CN116153525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0957.5A Pending CN116153525A (zh) 2022-08-23 2022-08-23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352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8016A (zh) * 2020-08-20 2020-11-20 合肥智圣新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高校疫情协同管控平台平台及管控方法
CN112435758A (zh) * 2020-11-19 2021-03-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疫情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03476A (zh) * 2021-10-12 2022-01-07 重庆单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旅安全管理防疫录入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919990A (zh) * 2021-08-13 2022-01-11 江苏瑞孚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疫情防控的医院出入口健康码访客管理系统
CN114420302A (zh) * 2021-11-29 2022-04-29 苏州利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企事业单位智能防疫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8016A (zh) * 2020-08-20 2020-11-20 合肥智圣新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高校疫情协同管控平台平台及管控方法
CN112435758A (zh) * 2020-11-19 2021-03-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疫情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19990A (zh) * 2021-08-13 2022-01-11 江苏瑞孚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疫情防控的医院出入口健康码访客管理系统
CN113903476A (zh) * 2021-10-12 2022-01-07 重庆单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旅安全管理防疫录入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420302A (zh) * 2021-11-29 2022-04-29 苏州利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企事业单位智能防疫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3833B (zh) 用于监测流动人口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0468246C (zh) 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2562161A (zh) 一种基于5g物联网及ai智能门禁综合管理系统
CN104240342A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及门禁控制装置
Kamelia et al. Real-time online attendance system based on fingerprint and GPS in the smartphone
CN114022988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访客信息管理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2907801A (zh) 门禁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81417A (zh) 配电房施工人员的身份识别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76685A (zh) 行为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896373Y (zh) 一种指纹识别无线射频卡的身份认证装置
CN112218044A (zh) 一种具有安检人工智能识别功能的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
CN105321223A (zh) 人房信息动态巡控系统和方法
CN115083053B (zh) 一种智慧社区门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6153525A (zh) 工地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930586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行驶证及其管理系统
CN112330960A (zh) 一种多维数据采集系统
CN110278197A (zh) 一种物联网的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6957466A (zh) 一种安全工器具智能出入库系统及方法
CN115578815A (zh) 门禁管理方法、验证服务器、门禁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89276B (zh) 人员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549221A (zh) 车辆事故损失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08673A (zh) 一种房源监管方法及装置
CN111368610A (zh) 违规提醒方法及系统
CN113112666B (zh) 一种提高生物信息识别速度的方法、识别设备、系统
CN204044821U (zh) 人房信息动态巡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