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1775A -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1775A
CN116151775A CN202310411926.9A CN202310411926A CN116151775A CN 116151775 A CN116151775 A CN 116151775A CN 202310411926 A CN202310411926 A CN 202310411926A CN 116151775 A CN116151775 A CN 116151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roject
engineering
projects
engineer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119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51775B (zh
Inventor
李正刚
蔡春晓
尚知宇
孙火兵
庞小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ipu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ipu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ipu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ipu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119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17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1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1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51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1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依赖关系构建依赖关系图;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获得项目结构依赖性;根据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计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材料需求相似度和工期需求相似度;计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根据项目相似度矩阵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根据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的各项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本发明结合了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以及各项需求的相似性,获得的分类结果更加准确,根据分类结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规划,使施工过程规划更加合理。

Description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程子项目的管理,数字化管理方法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对不同的施工工程子项目进行前期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主要目的是对不同的施工工程子项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后续的施工过程规划提供参考数据,但现有的数字化管理方案仅利用不同施工工程子项目需要的人员、材料、设备数据对施工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分析,根据这些特征对不同的施工工程子项目进行施工过程的规划。但这种方式未考虑到施工工程子项目工期以及施工工程子项目间依赖性对施工工程子项目分类的影响,对于一个施工工程子项目来说,仅仅根据人员、材料、设备的数据对施工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来对施工过程进行规划是不准确的,也即即使两个施工工程子项目的人材设备数据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二者也可能由于工期以及工程子项目间的依赖性导致无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同步施工。因此,就需要一种可以根据不同施工工程子项目间依赖性以及工期特征对不同施工工程子项目进行综合分类管理的方法来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本发明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建筑工程拆分为多个工程子项目,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组成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
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依赖关系,将所有工程子项目作为节点,将具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工程子项目对应的两个节点之间用有向边进行连接,有向边是从依赖方指向被依赖方,获得依赖关系图;
对于任意两个不同的工程子项目,判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根据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计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材料需求相似度和工期需求相似度;
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获得第一权值,将1减第一权值作为第二权值,根据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对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和材料需求相似度进行加权求和,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
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中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根据所有两个工程子项目的相似度构建项目相似度矩阵,根据项目相似度矩阵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获得所有类别,根据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依赖关系,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一个工程子项目必须在另一个工程子项目开始施工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关系,其中,将第一个工程子项目记为依赖方,将另一个工程子项目记为被依赖方。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两个工程子项目在依赖关系图中对应的两个节点,获得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有向路径,将最短的有向路径记为最短有向路径;如果两个节点之间存在最短有向路径,则说明这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否则,说明这两个工程子项目不具有依赖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两个工程子项目不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1
=0;
如果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将最短有向路径中的第一个节点记为起始节点,将最短有向路径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记为终止节点,将最短有向路径中剩余的节点记为中间节点,将依赖关系图中中间节点指向其他节点的有向边的数量,记为中间节点的依赖性;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2
式中,
Figure SMS_3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4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中中间节点的数量,/>
Figure SMS_5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中节点中第t个中间节点的依赖性。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将两个工程子项目包含的所有种人员设备记为人员设备需求集合,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6
式中,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集合中所包含的人员设备的种类数量,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
Figure SMS_7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
Figure SMS_8
表示取绝对值。
进一步地,所述材料需求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将两个工程子项目包含的所有种材料需求记为材料需求集合,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9
式中,
Figure SMS_10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11
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集合中所包含的材料的种类数量,
Figure SMS_12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
Figure SMS_13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
Figure SMS_14
表示取绝对值。
进一步地,所述工期需求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15
式中,
Figure SMS_16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17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
Figure SMS_18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
Figure SMS_19
表示取绝对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获得第一权值,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权值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20
式中,
Figure SMS_21
表示第一权值,/>
Figure SMS_22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23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24
式中,
Figure SMS_25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
Figure SMS_26
表示第二权值,/>
Figure SMS_27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28
表示第一权值,/>
Figure SMS_29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需求数据存储端、施工计划端、需求数据管理端,需求数据存储端用于存储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施工计划端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将工程子项目划分为多个类别,数据管理端根据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仅利用工程子项目的各项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本发明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设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性和人员设备需求相似性的权值,进而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性,根据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性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获得的每个类别中的工程子项目可以同时进行施工,结合了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以及各项需求的相似性,获得的分类结果更加准确,根据分类结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规划,使施工过程规划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建筑工程的依赖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个实施例”或“另一个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的具体方案。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1.获取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和依赖关系图。
每个建筑工程都是由多个可拆分施工的工程子项目构成的,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初,建筑工程的总体设计已经完成,也即建筑工程的各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P、材料需求R、工期需求T已经确定,将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P、材料需求R、工期需求T记为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
不同的工程子项目之间存在互相依存的结构性,如果一个工程子项目必须在另一个工程子项目开始施工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关系,其中,将第一个工程子项目记为依赖方,将另一个工程子项目记为被依赖方。
根据各工程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构建建筑工程的依赖关系图,具体为:将所有工程子项目作为节点,将具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工程子项目对应的两个节点之间用有向边进行连接,有向边是从依赖方指向被依赖方,获得建筑工程的依赖关系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工程的依赖关系图。
对于依赖关系图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该节点指向其他节点的有向边越多,则说明该节点对应的工程子项目的依赖性越大,因此,将该节点指向其他节点的有向边的数量记为该节点的依赖性;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有向边越多,则说明该节点对应的工程子项目的被依赖性越大,因此,将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有向边的数量记为该节点的被依赖性。
S002.计算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1.获取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进而判断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
对于任意两个不同的工程子项目,获取两个工程子项目在依赖关系图中对应的两个节点,获得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有向路径,将最短的有向路径记为最短有向路径;如果两个节点之间存在最短有向路径,则说明这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否则,说明这两个工程子项目不具有依赖连接关系。
对于具有依赖连接关系的两个工程子项目,将最短有向路径中的第一个节点记为起始节点,将最短有向路径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记为终止节点,将最短有向路径中剩余的节点记为中间节点,将起始节点对应的工程子项目记为依赖子项目,将中间节点对应的工程子项目记为中间被依赖子项目,将终止节点对应的工程子项目记为被依赖子项目,相对于依赖子项目而言,所有中间被依赖子项目和被依赖子项目与依赖子项目都具有依赖连接关系。
2.根据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获得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一方面,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最短有向路径中传递,最短有向路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节点对应的两个工程子项目之间均存在依赖关系,对于具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工程子项目,第一个工程子项目必须在第二个工程子项目开始施工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因此,最短有向路径越长,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传递次数越多,依赖子项目想要开始施工,需要考虑的工程子项目(即中间被依赖子项目和被依赖子项目)就越多,则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越复杂,对被依赖子项目的施工完成度要求就越高,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就越高;反之,最短有向路径越短,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传递次数越少,依赖子项目想要开始施工,需要考虑的工程子项目(即中间被依赖子项目和被依赖子项目)就越少,则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越简单,对被依赖子项目的施工完成度要求就越低,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就越低。
另一方面,最短有向路径中的中间被依赖子项目的依赖性越大(中间节点指向其他节点的有向边越多),则最短有向路径中中间被依赖子项目就需要具有越高的完成度,以此保障依赖子项目有效实施,又由于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最短有向路径中传递,因此,每个中间被依赖子项目都依赖于被依赖子项目,所有依赖子项目与被依赖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越高。
如果两个工程子项目不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30
=0。
如果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基于上述逻辑,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计算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31
式中,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中中间节点的数量,
Figure SMS_32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中节点中第t个中间节点的依赖性。
S003.根据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获得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材料需求相似度和工期需求相似度。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P,将两个工程子项目包含的所有种人员设备记为人员设备需求集合,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33
式中,
Figure SMS_34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35
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集合中所包含的人员设备的种类数量,/>
Figure SMS_36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
Figure SMS_37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
Figure SMS_38
表示取绝对值。
Figure SMS_39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的差异,该值越大,则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的差异越大,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越不相似,则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40
越小。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R,将两个工程子项目包含的所有种材料需求记为材料需求集合,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41
式中,/>
Figure SMS_42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43
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集合中所包含的材料的种类数量,/>
Figure SMS_44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
Figure SMS_45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
Figure SMS_46
表示取绝对值。
Figure SMS_47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的差异,该值越大,则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的差异越大,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越不相似,则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48
越小。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T,计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49
式中,/>
Figure SMS_50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51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
Figure SMS_52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
Figure SMS_53
表示取绝对值。
Figure SMS_54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工期需求的差异,该值越大,则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工期需求的差异越大,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越不相似,则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55
越小。
S004.根据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材料需求相似度和工期需求相似度,以及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计算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个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的人员设备的数量固定且不可拆分,而材料数量不定且可以拆分,同时,材料贮存会产生管理成本,综上,对于工程子项目施工需要的人员设备需求和材料需求来说,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越容易产生冲突,这样会导致两个个工程子项目都无法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不能同时开工,而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越大,则说明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越相似,两个工程子项目同时施工时对于同一种材料的消耗速度越快,则材料贮存会产生管理成本,因此,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应该同时开工。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越大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越小,则两个工程子项目越可以同时施工,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越大,说明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施工越同步,此时,需要重点关注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性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应该同时开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越大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越小,同时,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性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应该同时开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越大;反之,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越小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越大,则两个工程子项目越不可以同时施工,此时,需要重点关注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性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不应该同时开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越小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越大,同时,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性越大,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不应该同时开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越小。
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获得第一权值,第一权值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56
式中,
Figure SMS_57
表示第一权值,/>
Figure SMS_58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59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将1减第一权值记为第二权值,即
Figure SMS_60
,/>
Figure SMS_61
表示第二权值。
基于上述逻辑,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62
式中,
Figure SMS_63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
Figure SMS_64
表示第二权值,/>
Figure SMS_65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SMS_66
表示第一权值,/>
Figure SMS_67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中,第二权值
Figure SMS_70
和第一权值/>
Figure SMS_71
是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和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的权值;当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
Figure SMS_72
越大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73
越小时,两个工程子项目越可以同时施工,而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越大时,两个工程子项目越可以同时施工,因此,此时需要重点关注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因此,将第二权值/>
Figure SMS_74
作为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的权值,随着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
Figure SMS_75
越大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76
越小,第二权值/>
Figure SMS_68
越大,以此实现重点关注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当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
Figure SMS_69
越小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77
越大时,两个工程子项目越不可以同时施工,而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越大,则两个工程子项目越不可以同时施工,因此,将第一权值/>
Figure SMS_78
作为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的权值,随着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
Figure SMS_79
越小且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SMS_80
越大,第一权值/>
Figure SMS_81
越大,以此实现重点关注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S005.根据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越大,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越应该同时开工,因此,根据所有工程子项目中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开始施工,进而根据同时开始施工的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和材料需求,对人员设备、材料进行管理。
计算所有工程子项目中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根据所有两个工程子项目的相似度构建项目相似度矩阵,根据最大树模糊分类算法和项目相似度矩阵,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基于最大树的模糊分类,获取所有类别,其中,最大树模糊分类算法中的系数
Figure SMS_82
设定为0.7,每个类别中的工程子项目可以同时开始施工,根据同时开工的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和材料需求,对人员设备、材料进行管理,包括人员分配、设备使用时间分配、购入材料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需求数据存储端、施工计划端、需求数据管理端,需求数据存储端用于存储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施工计划端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将工程子项目划分为多个类别,数据管理端根据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
相比于现有技术仅利用工程子项目的各项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本发明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相似性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设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性和人员设备需求相似性的权值,进而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性,根据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性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获得的每个类别中的工程子项目可以同时进行施工,结合了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以及各项需求的相似性,获得的分类结果更加准确,根据分类结果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规划,使施工过程规划更加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建筑工程拆分为多个工程子项目,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组成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
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依赖关系,将所有工程子项目作为节点,将具有依赖关系的两个工程子项目对应的两个节点之间用有向边进行连接,有向边是从依赖方指向被依赖方,获得依赖关系图;
对于任意两个不同的工程子项目,判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根据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计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材料需求相似度和工期需求相似度;
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获得第一权值,将1减第一权值作为第二权值,根据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对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和材料需求相似度进行加权求和,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
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中每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根据所有两个工程子项目的相似度构建项目相似度矩阵,根据项目相似度矩阵对所有工程子项目进行分类,获得所有类别,根据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依赖关系,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一个工程子项目必须在另一个工程子项目开始施工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则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关系,其中,将第一个工程子项目记为依赖方,将另一个工程子项目记为被依赖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两个工程子项目在依赖关系图中对应的两个节点,获得两个节点之间的所有有向路径,将最短的有向路径记为最短有向路径;如果两个节点之间存在最短有向路径,则说明这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否则,说明这两个工程子项目不具有依赖连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依赖连接关系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如果两个工程子项目不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QLYQS_1
=0;
如果两个工程子项目具有依赖连接关系,将最短有向路径中的第一个节点记为起始节点,将最短有向路径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记为终止节点,将最短有向路径中剩余的节点记为中间节点,将依赖关系图中中间节点指向其他节点的有向边的数量,记为中间节点的依赖性;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2
式中,/>
Figure QLYQS_3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Figure QLYQS_4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中中间节点的数量,/>
Figure QLYQS_5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最短有向路径中节点中第t个中间节点的依赖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将两个工程子项目包含的所有种人员设备记为人员设备需求集合,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6
式中,/>
Figure QLYQS_7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Figure QLYQS_8
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集合中所包含的人员设备的种类数量,/>
Figure QLYQS_9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
Figure QLYQS_10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k种人员设备的需求量,/>
Figure QLYQS_11
表示取绝对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需求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对于任意两个工程子项目,根据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中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将两个工程子项目包含的所有种材料需求记为材料需求集合,则两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12
式中,/>
Figure QLYQS_13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QLYQS_14
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集合中所包含的材料的种类数量,/>
Figure QLYQS_15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
Figure QLYQS_16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对第a种材料的需求量,/>
Figure QLYQS_17
表示取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期需求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18
式中,/>
Figure QLYQS_19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QLYQS_20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
Figure QLYQS_21
表示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
Figure QLYQS_22
表示取绝对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两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和项目结构依赖性获得第一权值,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权值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23
式中,/>
Figure QLYQS_24
表示第一权值,/>
Figure QLYQS_25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工期需求相似度,/>
Figure QLYQS_26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结构依赖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两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27
式中,/>
Figure QLYQS_28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项目相似度,/>
Figure QLYQS_29
表示第二权值,/>
Figure QLYQS_30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材料需求相似度,/>
Figure QLYQS_31
表示第一权值,/>
Figure QLYQS_32
表示第i个工程子项目和第j个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相似度。
10.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需求数据存储端、施工计划端、需求数据管理端,所述需求数据存储端用于存储建筑工程的工程子项目结构数据,所述施工计划端实现如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9的任意一项方法的步骤,将工程子项目划分为多个类别,所述数据管理端根据每个类别中的所有工程子项目的人员设备需求、材料需求、工期需求,对工程子项目进行管理。
CN202310411926.9A 2023-04-18 2023-04-18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151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1926.9A CN116151775B (zh) 2023-04-18 2023-04-18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1926.9A CN116151775B (zh) 2023-04-18 2023-04-18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1775A true CN116151775A (zh) 2023-05-23
CN116151775B CN116151775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36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11926.9A Active CN116151775B (zh) 2023-04-18 2023-04-18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17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8531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ing dependencies in project plans of distributed system
CN110378670A (zh) * 2019-07-17 2019-10-25 重庆大学 一种空间网络技术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3256266A (zh) * 2021-06-10 2021-08-13 武汉源铭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建筑施工数据存档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44392A (zh) * 2021-06-10 2021-09-03 合肥高吉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项目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239960A (zh) * 2021-12-16 2022-03-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基于资源动态优化的配网工程项目群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925764A (zh) * 2022-05-16 2022-08-19 浙江经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工程管理文件分类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545663A (zh) * 2022-10-21 2022-12-30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合同资产映射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资产信息匹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8531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ing dependencies in project plans of distributed system
CN110378670A (zh) * 2019-07-17 2019-10-25 重庆大学 一种空间网络技术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3256266A (zh) * 2021-06-10 2021-08-13 武汉源铭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建筑施工数据存档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44392A (zh) * 2021-06-10 2021-09-03 合肥高吉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项目综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239960A (zh) * 2021-12-16 2022-03-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基于资源动态优化的配网工程项目群进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925764A (zh) * 2022-05-16 2022-08-19 浙江经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工程管理文件分类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545663A (zh) * 2022-10-21 2022-12-30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合同资产映射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资产信息匹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利荣;张震;: "基于子项目关联分析的标段划分方法", 施工技术, no. 04, pages 51 - 53 *
陈蓉;雷俊花;: "试析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多项目协同管理", 价值工程, no. 21, pages 32 - 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1775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storocostas et al. Fuzzy modeling for short term load forecasting using the 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method
Xiong et al. Evolutionary multi-obj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in the Chinese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project
CN109740160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语义分析的任务发布方法
CN104077634B (zh)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主动‑反应式动态项目调度方法
Chen et al. Incorporating the FCM–BPN approach with nonlinear programming for internal due date assignment in a wafer fabrication plant
CN103440309A (zh) 一种资源环境模型组合建模的自动语义识别与推荐方法
Wang et al.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with LSTM based ensemble learning
CN115907844A (zh) 一种短期电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hen et al. A fuzzy back propagation network ensemble with example classification for lot output time prediction in a wafer fab
Huang et al. Hourly water demand forecasting using a hybrid model based on mi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Chen Estimating job cycle time in a wafer fabrication factory: A nove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based on post-classification
Chen et al. A fuzzy-neural approach for remaining cycle time estimation in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factory—a simulation study
CN116151775B (zh) 用于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Fuzzy-neural approaches with example post-classification for estimating job cycle time in a wafer fab
Chen et al. A hybrid neural network and selective allowance approach for internal due date assignment in a wafer fabrication plant
Hurkens Incorporating the strength of MIP modeling in schedule construction
Novikova et al. MANAGEMENT SPECIFICITY OF THE LABOUR RESOURCES FOR EXAMPLE DESIGN-CENTER PROJECTS.
CN116089595A (zh) 基于科技成果的数据处理推送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779116B (zh) 对象排序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0598931A (zh) 基于图卷积的节点电价预测方法及装置
Kozera-Kowalska et al. A framework to measure the taxonomic of economic anchor: A case study of the Three Seas Initiative countries
Tripathy et al. A zero-one goal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project selection
Tran et al. Robust forensic-based investigation algorithm for resource leveling in multiple projects
Sun et al.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model combining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ant colony clustering theory for short-term load forecasting
CN112308333A (zh) 一种基于随机概率的施工进度风险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