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7703A -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7703A
CN116137703A CN202111351631.4A CN202111351631A CN116137703A CN 116137703 A CN116137703 A CN 116137703A CN 202111351631 A CN202111351631 A CN 202111351631A CN 116137703 A CN116137703 A CN 116137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determining
speed
interval
spe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继忠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16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377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5629 priority patent/WO20230880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7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上述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业务对应的速度信息,确定解析时间间隔,避免网络设备出现拥塞。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车联网通信方式,例如,车辆到车辆(Vehicleto Vehicle,V2V)通信,车与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车与基础设施(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I)通信等。车路协同系统也属于车联网系统的一种,通常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路侧设备(Road Side Unit,RSU),终端设备可以是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RSU可以部署在城市路口或者高速路段,OBU可以装置在车辆上。RSU可以接收并解析OBU发送的消息,例如基本安全消息(Basic SafetyMessage,BSM)和感知共享消息(Sensor Sharing Message,SSM)等。
随着OBU的普及RSU覆盖范围的增大,RSU需要处理大量来自OBU的信息,甚至超出RSU处理能力造成拥塞。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RSU信息处理拥塞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网络设备的信息处理拥塞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
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在连续的K个时间单元内,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时间单元包括K个时间子单元,k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
解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的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解析单元,用于在连续的K个时间单元内,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时间单元包括K个时间子单元,k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上述方案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业务对应的速度信息,确定解析时间间隔,避免网络设备出现拥塞。
上述各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或者软硬结合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各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或代理,当所述指令或代码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V2X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协议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息解析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信息解析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时间单元信息解析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时间单元信息解析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下文首先对V2X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做简要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V2X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RSU、OBU、V2X服务器/交管平台和感知融合节点。
图2示出了RSU/OBU V2X的协议栈分层结构。该协议栈包含应用层,网络层,接入层(可以是长期演进LTE-V2X接入层)。其中网络层包括管理子层和数据子层。其中,管理子层包括专用实体管理(Dedicated Entity Management);数据子层包括专用短消息协议(Dedicated Short Message Protocol,DSM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适配层(Adaptation Layer);接入层包括蜂窝通信接口Uu,直联通信接口PC5。
图3示出了数据data逐层打包流程。每一层向下一层请求(request)进行数据封装。接入层头(Header),适配层Header,DSMP Header,分别代表不同传输原语。DSMP头包含版本(version),DSMP扩展指示(DSMP Extension Indicator),保留(Reserved),扩展(Extension),应用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AID),长度(length)等信息;适配层头中包含协议类型(Protocol Type)信息。
DSMP头中的AID可以用来区分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对应的业务。表1给出了一种AID举例。
表1
Figure BDA0003355978720000021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RSU,也可以是基站,中继站,或其他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终端,移动台等,具体可以是OBU,车辆,或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用户设备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终端,移动台,用户单元,站台,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无绳电话等。
实施例一
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包括:
步骤401、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
可选的,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速度信息;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应用标识,将所述速度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速度信息。
可选的,一个应用层消息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业务流,一个业务流可以对应一个或一种业务。第一应用层消息可以是第一业务或第一业务流相关的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源地址(source address,SRC),设备标识也可以是设备ID。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应用标识包括应用标识AID,AID可以用来标识一个业务或业务流。网络设备可以先根据SRC确定终端设备的速度信息,再将某个业务的AID与SRC匹配,匹配成功即确定了该终端设备的该业务对应的速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速度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应用层消息中。例如,网络设备在应用层解析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应用层消息,从消息内容中获得终端设备速度信息。如果消息中不携带速度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两次信息的时间和位置,计算该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可选的,网络设备的也可以通过雷达测出一个终端设备的速度和位置,再根据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确定出该终端设备的位置,两个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即可确定该终端设备的设备ID或AID,以及速度信息。
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速度时,可以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计算,也可以实时计算。
步骤40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速度信息对应的速度区间,并确定所述速度区间对应的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其中,一个速度区间对应一个解析时间间隔。每个速度区间可以通过速度门限(speedThr)来定义。
可选的,可以预定义多个速度等级或者通过网络配置,服务平台配置,近端配置(例如通过WiFi、直连等方式配置)等方式来配置速度等级信息,每个速度等级对应一个速度区间,每个速度区间对应一个解析时间间隔,速度区间对应的速度越高,解析时间间隔越短。当网络设备确定出终端设备的某个业务对应的速度后,对应确定出一个速度区间,再根据速度区间确定出解析时间间隔。
表2给出了一个速度等级示例。预先定义了4个速度等级,每个速度等级对应一个速度区间和解析时间间隔。例如,当网络设备确定出某个业务对应的速度处于速度等级2对应的速度区间,则确定解析时间间隔为500ms。表2中仅仅给出了一种示例,具体速度等级的划分和解析时间间隔的确定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灵活确定。
表2
速度等级 速度区间 解析时间间隔
速度等级1 速度<=速度门限1 解析时间间隔1(1000ms)
速度等级2 (速度门限1,速度门限2] 解析时间间隔2(500ms)
速度等级3 (速度门限2,速度门限3] 解析时间间隔3(200ms)
速度等级4 >=速度门限3 全部解析
步骤403、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
可选的,对于解析时间间隔期间的消息可以进行丢弃处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应用层对对应一个AID的消息不解析其内容。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具体解析策略,例如速度区间,解析时间间隔等,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通过服务平台(例如V2X服务器或者感知融合节点)配置,或者网络设备向服务平台请求等。
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业务对应的速度信息,确定解析时间间隔,避免网络设备出现拥塞。既能保证高速终端设备的信息能及时解析,也能在拥堵场景下减少解析信息的量防止拥塞。
可选,所述资源利用率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利用率。
实施例二
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包括:
步骤501、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头中的源地址SRC信息统计终端设备数量。或者在应用层或适配层通过SRC来进行统计。
步骤502、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对应的等级区间,并确定所述等级区间对应的K的值,其中,每个等级区间对应一个K的值。
表3和表4分别给出了一种终端数量及CPU利用率与K值的对应关系示例。
表3
终端数量等级区间 K值
终端数量<=数量门限1 2
(数量门限1,数量门限2] 4
>=数量门限3 5
表4
CPU利用率等级区间 K值
CPU利用率<=利用率门限1 2
(利用率门限1,利用率门限2] 4
>=利用率门限3 5
可选的,在CPU利用率较低(例如低于一个CPU利用率门限),或者终端数量较少(例如低于一个数量门限)时,K的值可以是1,即网络设备解析全部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信息。例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终端数量等级区间 K值
终端数量<=数量门限1 1
(数量门限1,数量门限2] 2
>=数量门限3 4
表6
CPU利用率等级区间 K值
CPU利用率<=利用率门限1 1
(利用率门限1,利用率门限2] 2
>=利用率门限3 4
步骤503、所述网络设备在连续的K个时间单元内,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时间单元包括K个时间子单元,k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可选的,在一个时间子单元解析的信息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覆盖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
可选的,时间单元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确定。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循环执行上述解析步骤。即,在上述K个时间单元之后的K个时间单元,再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
例如,参考图6,一个时间单元可以是1000ms。当网络设备确定了K值后,每个时间单元1000ms可以包括K个等长的时间子单元。例如,K值为2时,k∈{1,2},每个时间单元包括2个500ms的时间子单元:第一时间子单元A和第二时间子单元B。网络设备在连续的2000ms(1000ms*2)内,第一个1000ms解析时间子单元A对应的信息,第二个1000ms解析时间子单元B对应的信息。可选的,上述解析步骤可以循环执行,即在后续的任一连续2000ms内,在第一个1000ms解析时间子单元A对应的信息,第二个1000ms解析时间子单元B对应的信息。
例如,参考图7,一个时间单元是400ms。当网络设备确定K值为4时,k∈{1,2,3,4},每个时间单元包括4个100ms的时间子单元:第一时间子单元A、第二时间子单元B、第三时间子单元C和第四时间子单元D。网络设备在连续的1600ms(400ms*4)内,在第一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A对应的信息,在第二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B对应的信息,在第三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C对应的信息,在第四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D对应的信息。可选的,上述解析步骤可以循环执行,即在后续的任一连续的1600ms内,在第一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A对应的信息,在第二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B对应的信息,在第三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C对应的信息,在第四个时间单元解析时间子单元D对应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具体解析策略,例如时间单元的大小,等级区间的划分,时间子单元的解析方法等,可以预先定义,也可以通过服务平台(例如V2X服务器或者感知融合节点)配置,或者网络设备向服务平台请求等。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终端设备数量或CPU利用率确定解析时间段,仅解析部分时间段的信息,降低了网络设备的信息处理量。
可选的,上述两个实施例对应的方案,可以结合使用。上述方案也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终端设备。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给出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通信装置(有时也称为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每个部分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所述模块或单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下文装置实施例中,仅简要给出了方案关键特征,具体细节可参考前文方法实施例,后文不再赘述。
对应实施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参考图8,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
解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的信息。
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配合存储器,或者配合收发器实现。
对应实施例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参考图9,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解析单元,用于在连续的K个时间单元内,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时间单元包括K个时间子单元,k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配合存储器,或者配合收发器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SD)等。

Claims (20)

1.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
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速度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应用标识,将所述速度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速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速度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速度信息对应的速度区间,并确定所述速度区间对应的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其中,一个速度区间对应一个解析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源地址SR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应用标识包括应用标识AID。
7.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在连续的K个时间单元内,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时间单元包括K个时间子单元,k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数量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头中的源地址SRC信息统计终端设备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对应的等级区间,并确定所述等级区间对应的K的值,其中,每个等级区间对应一个K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资源利用率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利用率。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对应的速度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速度信息确定第一解析时间间隔;
解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解析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应用层消息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应的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应用标识,将所述速度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速度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速度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速度信息对应的速度区间,并确定所述速度区间对应的所述第一解析时间间隔,其中,一个速度区间对应一个解析时间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源地址SRC。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第一应用层消息的应用标识包括应用标识AID。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确定变量K的值,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解析单元,用于在连续的K个时间单元内,依次解析第k个时间单元的第k个时间子单元对应的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时间单元包括K个时间子单元,k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AC头中的源地址SRC信息统计终端设备数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数量或资源利用率对应的等级区间,并确定所述等级区间对应的K的值,其中,每个等级区间对应一个K的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资源利用率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利用率。
CN202111351631.4A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137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631.4A CN116137703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125629 WO2023088008A1 (zh) 2021-11-16 2022-10-17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631.4A CN116137703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7703A true CN116137703A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34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631.4A Pending CN116137703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37703A (zh)
WO (1) WO20230880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1614A (ja) * 2009-02-17 2010-09-0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交通情報推定システム、推定方法、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096951B (zh) * 2009-12-11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Etc业务信号发送、接收方法以及路侧单元、车载单元
CN104091116B (zh) * 2014-06-30 2017-06-27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网站漏洞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065457A (zh) * 2018-01-22 2019-07-30 江苏迪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bd设备与车载设备的供电及数据通讯方法
CN109410620A (zh) * 2018-12-19 2019-03-01 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网联车辆长直路段车路通讯测试方法
CN113447912A (zh) * 2021-05-19 2021-09-28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检测方法、系统、机器人、对接站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8008A1 (zh)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632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1813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i et al. Multiple content dissemination in roadside-unit-aided vehicular opportunistic networks
CN108429701A (zh) 网络加速系统
CN1941978A (zh) 支持无线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N104159306B (zh) 一种控制空口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Yao et al. On MAC access delay distribution for IEEE 802.11 p broadcast in vehicular networks
CN104283699A (zh) 业务类型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703126B (zh) 基于iBeacon的无线网络广播信息推送系统及其方法
Katsaros et al. Evolution of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5g systems
H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SRC-based vehicular safety communication in imperfect channels
CN111669835B (zh) 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98787B (zh) 调度规则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N112311623B (zh) 应用于列车的时间敏感网络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Septa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802.11 p with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dynamic contention window
CN111278163B (zh) 解决短距离无线物联网隐藏终端问题的信道接入方法
CN102056195A (zh) 一种业务质量的确定方法和无线接入网络设备
CN116137703A (zh) 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及装置
Shah et al.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analysis of MAC protocol for VANETs
CN113395730B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参数上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247742B (zh)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热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Gama et al. Evaluation of broadcast storm mitigation techniques on vehicular networks enabled by WAVE or NDN
Zekr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s for seamless heterogeneous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RU2815087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проса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prs), а такж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Al-Shaibany et al. Mobility-based Enhancement for Channel Coordination of IEEE 802.11 p on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Over V2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