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6794A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6794A
CN116136794A CN202211300159.6A CN202211300159A CN116136794A CN 116136794 A CN116136794 A CN 116136794A CN 202211300159 A CN202211300159 A CN 202211300159A CN 116136794 A CN116136794 A CN 116136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dat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01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竹英纪
福田浩司
齐藤芹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136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6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79Updates performed during online database operations; commit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1Column-oriented storage;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信息处理系统包含:发送部,其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数据库,其按照每个主题进行了划分;以及数据管理部,其基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并且将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数据管理部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数据收集相关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收集并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的努力。
例如,日本特表2020-503784号公报公开了具有IoT网络中的复合对象的装置。此外,日本特开2019-133610号公报公开了包含多个数据源的网络通信环境中的数据编配平台管理方法。
另外,作为检索收集到的数据的技术,日本特表2017-516213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结构:对可能向IoT或M2M设备提供最高效的检索结果的当前的资源目录功能性追加了更高级的搜索引擎优化。
在生产现场等中,也正在推进收集并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的努力。在生产现场等中,需要对每个工件和/或每个工序对应关联的数据。为了实现这样的数据的对应,需要对所对应的数据赋予公共的识别信息。通过对每个数据赋予公共的识别信息,可能产生所保存的数据量的增大、分析处理负荷的增大等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地收集和存储数据并使数据灵活运用容易化的技术。
本发明一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发送部,其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数据库,其按照每个主题进行了划分;以及数据管理部,其基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并且将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数据管理部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发送了包含相同的主题以及相同的识别信息的多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各发送数据所包含的1个或者多个值也与相同的主题以及相同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到数据库。由此,即使在不同的定时发送了多个发送数据,也能够高效地收集以及存储各个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另外,由于能够基于发送数据自动地进行项目等向数据库的追加,所以不需要明确地变更数据库的结构。
数据管理部在不存在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对应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的情况下,也可以新生成与该主题对应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生成了包含新的主题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数据库内自动地扩展,因此不需要重构数据库,可实现能够灵活地扩展的数据库。
数据管理部在数据库中未存储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也可以追加用于存储与该识别信息对应的值的新的记录。根据该结构,在生成了包含与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值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等,能够将与该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值可靠地存储到数据库。
数据管理部在不存在存储发送数据所包含的值的数据名的列的情况下,也可以追加用于存储该数据名的值的新的列。根据该结构,即使存在多个与相同识别信息对应的值,也能够灵活地确保用于存储各值的区域。
数据管理部也可以对与相同识别信息对应的多个值执行预先确定的运算来追加新的值。根据该结构,通过对收集部分别收集到的值执行任意的运算,能够生成更有益的信息。
数据管理部也可以判断在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与发送部中设定的主题相同的主题。根据该结构,在新追加发送部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错误地设定已经使用的主题的可能性。
数据管理部也可以判断在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与发送部发送的发送数据所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的数据名相同的数据名。根据该结构,在新追加发送部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错误地设定已经使用的数据名的可能性。
主题也可以以层级结构描述。根据该结构,能够与作为数据的收集对象的生产现场的结构对应地描述主题。
数据管理部也可以按照统计请求,针对与由该统计请求指定的主题相关联的多个值,执行由该统计请求指定的统计处理。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取得关于与特定的主题关联的多个值的统计结果。
统计请求也可以包含用于指定对象主题的、使用了通配符的描述。根据该结构,即使无法确定对象主题的每一个,只要确定公共的属性的至少一部分,就能够执行统计处理。
数据管理部在接收到统计请求时,也可以按照该接收到的统计请求来执行统计处理。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每次发送统计请求时取得处理结果。
本发明另一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对按照每个主题划分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基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以及将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进行存储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例,提供一种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信息处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对按照每个主题划分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响应于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的发送数据,基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以及将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进行存储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在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根据与附图相关联地理解的和本发明有关的以下详细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服务器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发送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收集处理的功能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中产生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收集处理相关的、服务器装置所执行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管理处理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管理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序列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统计处理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统计处理相关的、服务器装置所执行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不重复其说明。
<A.应用例>
首先,对应用本发明的场景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应用例的示意图。参照图1A和图1B,信息处理系统1包含从数据发送模块250接收发送数据50的服务器装置100。服务器装置100包含数据管理模块152和数据库160。
数据发送模块250发送的发送数据50包含数据54以及表示数据54的属性的主题52。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包含1个或多个值58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58对应的识别信息即ID 56。ID 56是用于确定数据54的识别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主题”是指表示数据的属性的任意的信息,根据收集数据的对象来适当设定。主题能够以想要管理的数据的任意的单位来设定。例如,能够将收集数据的工序名、收集数据的场所(工厂名、楼层名)、收集数据的装置、收集数据的工件种类等设定为主题。
数据库160按主题52存储1个或多个表162。即,数据库160按照每个主题进行了划分。在图1中,作为主题52,示出在数据库160中存储有分别被赋予了“TP1”以及“TP2”的2个表162的例子。
数据管理模块152基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来确定数据54的存储目的地(表162),并且将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存储到该确定出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例子中,构成为在数据54中存储有“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这2个值来作为数据名。但是,在图1A所示的数据54中仅存储有“开始时刻”的值,未存储“结束时刻”的值(例如,存储有null)。另一方面,在图1B所示的数据54中仅存储有“结束时刻”的值,未存储“开始时刻”的值(例如,存储有null)。
此外,图1A和图1B所示的数据54均包含相同的ID 56(例如,“001”)。
参照图1A,数据管理模块152基于发送数据50的主题52,确定被赋予了“TP1”的表162。然后,数据管理模块152新生成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即“001”的条目,并且将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开始时刻”的值58存储到该条目中。
然后,如图1B所示,当数据管理模块152接收到发送数据50时,基于发送数据50的主题52,确定被赋予了“TP1”的表162。这里,由于已经存在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即“001”的条目,所以数据管理模块152不是新生成条目,而是在已经存在的“001”的条目中,将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结束时刻”的值58存储到该条目中。
这样,数据管理模块152在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识别信息(ID 56)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58已经存储在数据库160(或表162)中的情况下,与已经存储在数据库160中的识别信息(ID 56)对应地,存储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58。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包含相同的主题以及相同的识别信息(ID 56)的多个发送数据50在不同的定时被发送,也能够在数据库160(或者,表162)中与相同的主题以及相同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全部的值。由此,不需要将主题以及识别信息重复地存储到数据库160,能够高效地收集以及存储数据。
<B.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例>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主要从生产现场收集数据,但关于收集数据的对象并无特别限定。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整体结构例的示意图。参照图2,信息处理系统1包含服务器装置100、1个或多个发送装置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以下,也总称为“发送装置20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300-1、300-2……(以下,也总称为“信息处理装置300”。)。
服务器装置100存储从发送装置200经由网络2发送的数据,并且执行必要的信息处理。另外,服务器装置100根据来自信息处理装置300等的统计请求,提供所存储的数据。
各个发送装置200从生产现场等收集预先确定的数据,并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发送装置20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数据的定时能够任意地决定。
如图2所示,当假设工件10经过多个工序而成为产品的生产线时,各个发送装置200配置于任意的工序,将从通过各工序的工件10收集到的数据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
信息处理装置300经由网络4访问服务器装置100,提供任意的数据。
<C.硬件结构>
接着,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
(c1:服务器装置100)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服务器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参照图3,服务器装置100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1个或多个处理器102、主存储器104、光学驱动器106、储存器110、网络控制器120、122、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124、输入部126以及显示部128。这些组件经由总线108连接。
处理器102读出储存器110中存储的各种程序,在主存储器104中展开并执行,由此在服务器装置100中实现必要的处理。
储存器110例如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Flash Solid StateDrive:闪存固态驱动器)等1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在储存器110中,典型地存储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112以及用于实现后述的各种处理的信息处理程序114。另外,在储存器110中,也可以存储图3所示的程序以外的必要的程序。
也可以使用储存器110的存储区域来实现由从发送装置200收集到的数据构成的数据库160。
服务器装置100也可以具有光学驱动器106。光学驱动器106从非暂时性地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程序的记录介质107(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等光学记录介质)读取程序,并存储在储存器110等中。
由服务器装置100执行的各种程序可以经由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107安装,但也可以以从网络上的任意服务器下载的形式安装。
网络控制器120控制经由网络2的与发送装置200等的数据交换。网络控制器122控制经由网络4的与信息处理装置300等的数据交换。
USB控制器124控制经由USB连接的与外部装置(例如,支持装置)的数据交换。
输入部126由触摸面板、鼠标、键盘等构成,受理用户操作。显示部128由显示器、各种指示器等构成,输出来自处理器102的处理结果。
在图3中,示出了通过处理器102执行程序来提供必要的处理的结构例,但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硬件电路(例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来安装这些所提供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另外,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云计算来执行服务器装置100负责的处理的全部或者一部分。
(c2:发送装置200)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发送装置200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参照图4,发送装置200包含处理电路210、网络控制器220、输入部226、显示部228和收集部230。
处理电路210包含CPU、MPU等处理器212、主存储器214、闪存等储存器216。处理器212读出储存器216中存储的各种程序,在主存储器214中展开并执行,由此在发送装置200中实现必要的处理。
网络控制器220控制经由网络2的与服务器装置100等的数据交换。
输入部226由触摸面板、鼠标、键盘等构成,受理用户操作。显示部228由显示器、各种指示器等构成,输出来自处理器102的处理结果。此外,也可以采用将输入部226与显示部228一体化的触摸面板显示器,还可以省略输入部226以及显示部228。
收集部230包含用于收集数据的任意的结构。例如,收集部230可包含光学地读取赋予给工件等的二维或三维码的光学设备、从任意的测量装置收集数据的接口电路。
在图4中,示出了通过处理器212执行程序而提供必要的处理的结构例,但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硬件电路(例如ASIC或FPGA等)来安装这些所提供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也可以使用遵循通用架构的硬件(例如以通用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工业用个人计算机)来实现发送装置200的主要部分。
此外,发送装置200也可以不是单一的装置,而是通过多个装置协作来实现。例如,也可以通过对现有的传感器、控制装置附加用于生成以及发送出发送数据的通信接口来实现。
进而,也可以将相当于发送装置200的功能作为由任意的装置执行的软件来实现。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除了在现有的装置中执行的软件之外,还追加相当于发送装置200的软件来实现。
(c3:信息处理装置300)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信息处理装置300由通常的个人计算机等构成。通常的个人计算机是公知的,因此不进行详细的说明。
<D.基本的收集处理>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的基本收集处理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收集处理的功能结构例的示意图。参照图5,在信息处理系统1中,服务器装置100包含数据分发模块150、数据管理模块152和数据库160。发送装置200包含数据发送模块250。信息处理装置300包含数据取得模块350。
发送装置200的数据发送模块250相当于发送部,收集并发送数据。将数据发送模块250发送的数据称为“发送数据50”。
发送数据50包含表示所存储的数据54的属性的主题52。在发送数据50中存储的数据54包含1个或多个值58、以及与1个或多个值58对应的ID 56。ID 56是用于确定数据54的识别信息。
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分发模块150确定从数据发送模块250接收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并将发送数据50传送到订阅该确定出的主题52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和/或数据取得模块350。发送数据50的分发目的地也可以是多个模块。此外,数据分发模块150也可以将接收的发送数据50全部传送到数据管理模块152。
信息处理装置300的数据取得模块350向数据分发模块150通知由用户指定的订阅对象主题。此外,数据取得模块350向数据分发模块150通知要从所存储的数据中取得的数据的主题。响应于该通知,数据分发模块150将与指定的主题对应的数据发送到数据取得模块350。
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基于从数据分发模块150接收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将对应的数据54存储到数据库160。这样,数据管理模块152基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并且将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存储到该确定出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数据管理模块152可以响应于来自数据分发模块150的统计请求来检索存储在数据库160中的数据。
另外,数据管理模块152也可以负责后述那样的数据库160的数据结构的更新(包含追加以及删除)。此外,数据管理模块152可以对包含在发送数据50中的数据54执行任意的运算。
数据库160按照每个主题进行了划分。更具体而言,数据库160按主题52存储1个或多个表162。表162分别对应地存储有ID 164和1个或多个值166。
此外,主题不限于上述那样的单一的值,也可以采用层级结构。在以层级结构描述的情况下,也可以导入“相对标记”和/或“绝对标记”。“相对标记”表示从任意的基准起的路径,例如“line3/process5”那样,可以设为不以“/”开始的标记。
另外,“绝对标记”表示在对象系统中能够唯一地确定的路径,例如,可以如“/factory2/line3/process5”那样,设为以“/”开始的标记。此时,可以将绝对标记的起始部分(例如,“/factory2/”)称为全局主题,将其以后的部分(例如,“line3/process5”)称为本地主题。相对标记可以被认为是没有全局主题的本地主题。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一例的示意图。图6示出工件10通过工序1和工序2被处理的例子。信息处理系统1收集工序1和工序2中的对工件10的处理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参照图6,工件10通过输送机等按照工序1、工序2这样的顺序被输送,并且在各工序中进行加工、组装等处理。对工件10赋予表示用于确定工件10的ID(001、002、003、……)的二维码12。
发送装置200光学地读取二维码12,取得工件10的ID,并且还获取取得了ID的时刻。发送装置200配置于任意工序的处理开始点或处理结束点。因此,发送装置200能够在各工序中将对工件10的处理的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即,发送装置200发送的发送数据50的数据54包含工件10的ID和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
更具体而言,发送装置200-1配置在工序1的处理开始点,发送装置200-2配置在工序1的处理结束点。同样地,发送装置200-3配置在工序2的处理开始点,发送装置200-4配置在工序2的处理结束点。
这样,各个发送装置200在工件10通过时,光学地读取赋予给工件10的二维码12,并将光学地读取该二维码12的时刻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此时,各个发送装置200将用于确定所配置的工序的信息作为主题52包含在发送数据50中。
更具体而言,发送装置200-1在工件10通过时(工序1中的对工件10的处理开始时),生成光学地读取赋予给工件10的二维码12而取得的工件10的ID、和读取工件10的ID的时刻即开始时刻作为数据54-1。然后,发送装置200-1将“工序1”作为主题52-1附加到数据54-1而生成发送数据50-1,并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
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在从发送装置200-1接收到发送数据50-1时,确定与发送数据50-1所包含的主题52-1的值即“工序1”对应的表162-1,并存储发送数据50-1所包含的数据54-1(ID以及开始时刻)。此时,由于不存在被赋予了与数据54-1的ID的值即“001”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所以服务器装置100追加新的记录。
这样,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在数据库160中未存储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识别信息)相同的ID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追加用于存储与ID56对应的值的新的记录。
接着,发送装置200-2在工件10通过时(工序1中的对工件10的处理结束时),生成光学地读取赋予给工件10的二维码12而取得的工件10的ID、和读取工件10的ID的时刻即结束时刻作为数据54-2。然后,发送装置200-2将“工序1”作为主题52-2附加到数据54-2而生成发送数据50-2,并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
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在从发送装置200-2接收到发送数据50-2时,确定与发送数据50-2所包含的主题52-2的值即“工序1”对应的表162-1,并存储发送数据50-2所包含的数据54-2(ID以及结束时刻)。此时,由于已经存在被赋予了与数据54-1的ID的值即“001”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所以服务器装置100在已有的记录中存储结束时刻。
另外,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的运算功能154)针对存储有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双方的记录,计算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差作为作业时间。然后,服务器装置100将计算出的作业时间存储在对应的记录中。
数据管理模块152的运算功能154针对各个工件10,负责根据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来计算作业时间的处理。此外,由运算功能154进行的作业时间的计算只要对应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齐备即可,可以是任意的。例如,既可以在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齐备之后立即计算作业时间,也可以在每个预先确定的周期,提取表162所包含的记录中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齐备的记录,针对提取出的记录,计算作业时间。
当工序1中的处理结束时,工件10被送至工序2。
发送装置200-3在工件10通过时(工序2中的对工件10的处理开始时),生成光学地读取赋予给工件10的二维码12而取得的工件10的ID、和读取工件10的ID的时刻即开始时刻作为数据54-3。然后,发送装置200-3将“工序2”作为主题52-3附加到数据54-3而生成发送数据50-3,并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
接着,发送装置200-4在工件10通过时(工序2中的对工件10的处理结束时),生成光学地读取赋予给工件10的二维码12而取得的工件10的ID、和读取工件10的ID的时刻即结束时刻作为数据54-4。然后,发送装置200-4将“工序2”作为主题52-4附加到数据54-4而生成发送数据50-4,并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
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在从发送装置200-3和发送装置200-4分别接收到发送数据50-3和发送数据50-4时,确定与“工序2”对应的表162-2,并存储发送数据50-3、50-4中包含的数据54-2、54-4。另外,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的运算功能154)针对发送数据50-3以及发送数据50-4,也计算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之差作为作业时间。
如上所述,数据管理模块152的运算功能154对与相同ID对应的多个值(例如,“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执行预先确定的运算,并追加新的值(例如,“作业时间”)。
图7是用于说明在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中的数据库160的数据结构中产生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图7中示出相同工件10通过工序1和工序2被依次处理的情况下的、数据库160的数据结构中产生的时间变化的一例。
首先,假设在初始状态下,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库160不存在任何表162。当针对工件10的工序1中的处理开始时,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发送数据50-1。发送数据50-1包含“工序1”的信息作为主题52-1。
由于不存在与“工序1”对应的表,因此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生成新的表。更具体而言,数据管理模块152基于包含在发送数据50-1中的主题52-1,生成被赋予了“工序1”的表(图7的(1))。在所生成的表中,也可以初始设定存储作为必需信息的ID的列。
这样,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在不存在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对应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即表的情况下,新生成与该主题对应的表。
接着,由于不存在与发送数据50-1中包含的数据名即“开始时刻”对应的列,所以数据管理模块152追加新的列(图7的(2))。这样,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在不存在存储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值的数据名的列的情况下,追加用于存储该数据名的值的新的列。
然后,数据管理模块152将包含在发送数据50-1中的ID的值和开始时刻的值存储在对象记录中(图7的(3))。
然后,当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发送数据50-2时,由于不存在与发送数据50-2中包含的数据名即“结束时刻”对应的列,因此数据管理模块152追加新的列(图7的(4))。
继而,数据管理模块152确定与包含在发送数据50-2中的ID的值对应的记录,并且将包含在发送数据50-2中的结束时刻的值存储在对象记录中。进而,数据管理模块152根据开始时刻的值和结束时刻的值计算作业时间。由于不存在与“作业时间”对应的列,所以数据管理模块152追加新的列。最终,数据管理模块152将计算出的作业时间值存储在对象记录中(图7的(5))。
然后,服务器装置100在依次接收到发送数据50-3以及发送数据50-4时,执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
具体而言,当开始在步骤2中对工件10的处理时,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发送数据50-3。发送数据50-3包含“工序2”的信息作为主题52-3。
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基于发送数据50-3所包含的主题52-3,生成被赋予了“工序2”的表(图7的(6))。接着,由于不存在与发送数据50-3中包含的数据名即“开始时刻”对应的列,所以数据管理模块152追加新的列(图7的(7))。然后,数据管理模块152将包含在发送数据50-3中的ID的值和开始时刻的值存储在对象记录中(图7的(8))。
然后,当服务器装置100接收到发送数据50-4时,由于不存在与发送数据50-4中包含的数据名即“结束时刻”对应的列,因此数据管理模块152追加新的列(图7的(9))。
继而,数据管理模块152确定与包含在发送数据50-4中的ID的值对应的记录,并且将包含在发送数据50-4中的结束时刻的值存储在对象记录中。进而,数据管理模块152根据开始时刻的值和结束时刻的值计算作业时间。由于不存在与“作业时间”对应的列,所以数据管理模块152追加新的列。最终,数据管理模块152将计算出的作业时间值存储在对象记录中(图7的(10))。
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在每次接收到发送数据50时执行如上所述的处理。另外,新的表的生成和/或新的列的追加仅在接收到包含新的主题52的发送数据50的情况下执行。
图8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收集处理相关的、服务器装置100所执行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各步骤典型地通过服务器装置100的处理器102执行信息处理程序114来实现。
参照图8,服务器装置100管理按照每个主题进行了划分的数据库160(步骤S100)。然后,服务器装置100判断是否从任意的发送装置200接收到了发送数据50(步骤S102)。即,服务器装置100判断发送装置200是否将发送数据50发送到了服务器装置100。如果没有接收到发送数据50(在步骤S102中为“否”),则反复步骤S102的处理。
如果接收到了发送数据50(在步骤S102中为“是”),则服务器装置100判断是否存在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对应的表162(步骤S104)。
如果不存在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对应的表162(在步骤S104中为“否”),则服务器装置100生成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对应的新的表162(步骤S106)。
这样,服务器装置100基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如果存在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主题52对应的表162(在步骤S104中为“是”),或者在生成了新的表162后(步骤S106的执行后),服务器装置100判断是否存在被赋予了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步骤S108)。
如果不存在被赋予了与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在步骤S108中为“否”),则服务器装置100生成将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赋予为ID 164的记录(步骤S110)。
接着,服务器装置100确定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的数据名(开始时刻和/或结束时刻)(步骤S112)。然后,服务器装置100判断确定出的数据名是否存在于作为存储目的地的表162中(步骤S114)。
如果确定出的数据名不存在于作为存储目的地的表162中(在步骤S114中为“否”),则服务器装置100追加与不存在的数据名对应的新的列(步骤S116)。
如果确定出的数据名存在于作为存储目的地的表162中(在步骤S114中为“是”),或者在对表162追加了新的列后(步骤S116的执行后),服务器装置100将接收到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中包含的值58存储到被赋予了与ID 56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的对应的列中(步骤S118)。这样,服务器装置100将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存储到确定出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此时,服务器装置100在与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ID 56相同的ID 164所对应的值已经存储在数据库160中的情况下,与数据库160中已经存储的ID 164对应地,存储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数据54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58。
接着,服务器装置100判断在被赋予了与ID 56相同值的ID 164的记录中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是否齐备(步骤S120)。如果在被赋予了与ID 56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中,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齐备(在步骤S120中为“是”),则服务器装置100根据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计算作业时间(步骤S122)。
如果在被赋予了与ID 56相同的值的ID 164的记录中,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不齐备(在步骤S120中为“否”),则跳过步骤S122的处理。
这样,在工序1以及工序2的各个工序中,能够收集对工件10的作业所需的时间(作业时间)。由于工件10被依次处理,因此对于所有的工件10,通过蓄积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以及作业时间,能够用作用于分析每个工序所需的作业时间的平均值、偏差等的数据。
为了便于说明,对由2个工序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在追加了1个或多个工序的情况下,也能够灵活地应对。例如,在追加了工序3的情况下,在所追加的工序3中新配置发送装置200,并且对该新追加的发送装置200设定“工序3”作为主题52。由此,服务器装置100生成与主题52的新的值对应的表162。
如图6所示,关于相同工件10的数据(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由不同的发送装置200分别在不同的定时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即使在发送这样在时间上分散的多个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主题52以及ID 56,也能够汇集每个工件10所需的数据。
<E.主题和数据名的管理>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基于主题收集来自多个发送装置200的数据。另外,针对相同ID依次收集多种数据。因此,在发送装置200发送数据时指定的主题以及数据名的管理变得重要。
例如,当构建如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时,在发送装置200的数据发送模块250中设定主题和数据名。如图6所示,对发送装置200-1以及发送装置200-2设定相同主题52(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工序1”)以及ID(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为从赋予给工件10的二维码12读出的值),并且对发送装置200-1设定“开始时刻”作为数据名,对发送装置200-1设定“结束时刻”作为数据名,由此实现服务器装置100中的数据的汇集以及运算。
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多个发送装置200分别独立地发送数据的方式,所以有可能在不应建立对应的多个发送装置200之间意外地设定相同的主题。因此,在设定主题时,优选确认有无重复等。同样地,在设定数据名时,也优选确认有无重复等。
更具体而言,在对数据发送模块250设定主题和/或数据名时,数据发送模块250向服务器装置100询问要设定的主题和/或数据名是否已经被另一数据发送模块250使用。在要设定的主题和/或数据名已经被另一数据发送模块250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对用户进行通知,能够防止设定的错误等。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管理处理的示意图。参照图9,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具有登记管理功能156。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具有用于记录在发送装置200中设定的主题和/或数据名的设定表170。在作为发送数据50的发送源的发送装置200中设定主题和/或数据名时,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将设定内容登记在设定表170中。
更具体而言,发送装置200-1的数据发送模块250-1向用户提供用于受理主题和/或数据名的设定的接口。图9示出了设定窗口260的例子。用户对设定窗口260的输入窗口262输入希望设定的主题的值(例如,“工序1”)。然后,发送装置200-1的数据发送模块250-1将用户设定的内容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0。
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将来自发送装置200-1的数据发送模块250-1的设定内容登记在设定表170中。这样,通过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管理从发送装置200-1发送的主题和/或数据名,能够应答重复的有无等询问。为了便于说明,在图9中示出设定主题的设定窗口260,但也可以设为能够设定数据名。
然后,假设用户对发送装置200-1设定主题的情况。该情况下,发送装置200-1的数据发送模块250-1也向用户提示设定窗口260,并且用户向设定窗口260的输入窗口262输入期望设定的主题的值(例如,“工序1”)。然后,发送装置200-2的数据发送模块250-2将用户设定的内容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0。
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参照设定表170,判断是否登记有与来自发送装置200-2的数据发送模块250-2的设定内容相同的内容。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向发送装置200-2的数据发送模块250-2应答与来自数据发送模块250-2的设定内容相同的内容是否已登记。
如果用户设定的内容已经被登记,则发送装置200-2的数据发送模块250-2通知该情况。例如,可以显示通知已经登记了设定内容的通知窗口264。
以这种方式,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判断数据库160中是否已经存在与数据发送模块250(发送装置200)中设定的主题相同的主题。或者,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也可以判断数据库160中是否已经存在与数据发送模块250(发送装置200)发送的发送数据50所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58的数据名相同的数据名。
通过安装这样的管理功能,能够防止关于主题和/或数据名的设定的错误等。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管理处理的处理步骤的序列图。
参照图10,发送装置200(数据发送模块250)在从用户受理关于主题和/或数据名的设定时(序列SQ200),将所受理的设定内容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0(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登记管理功能156)(序列SQ202)。
服务器装置100参照设定表170,判断是否登记有与来自发送装置200的设定内容相同的内容(序列SQ204)。如果未登记与来自发送装置200的设定内容相同的内容,则服务器装置100将来自发送装置200的设定内容登记在设定表170中(序列SQ206),并将登记完成通知给发送装置200(序列SQ208)。
如果登记了与来自发送装置200的设定内容相同的内容,则服务器装置100向发送装置200通知设定内容重复的情况(序列SQ210)。发送装置200向用户通知设定内容已被登记(序列SQ212)。
发送装置200在被用户指示继续进行设定内容的登记时(序列SQ214),向服务器装置100通知继续进行登记(序列SQ216)。服务器装置100按照来自发送装置200的登记的继续进行的通知,将来自发送装置200的设定内容登记在设定表170中(序列SQ218)。
<F.统计功能>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统计功能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经营者、管理者等想要监视生产现场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关键绩效指标)等的情况下,需要俯瞰并统计多个生产线整体的生产率、品质、设备运转率、使用能量等。这样的能够容易地统计多个生产线的生产状况的结构是有益的。以下,对这样的统计功能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统计处理的示意图。在图11中,示出通过收集各生产线的不良数作为与子主题对应的数据,并且指定整个生产线的不良数的合计作为母主题来进行统计的例子。作为一例,示出“生产线1”、“生产线2”、“生产线3”这3条生产线存在于“楼层2”的情况。
参照图11,控制各生产线的控制装置(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发送装置200-5、200-6、200-7发挥功能。发送装置200-5、200-6、200-7分别对在负责的生产线中产生的不良数进行计数,将包含计数出的不良数作为数据54-5、54-6、54-7的发送数据50-5、50-6、50-7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0。
发送数据50-5、50-6、50-7所包含的主题52-5、52-6、52-7分别以层级结构指定对象楼层以及生产线。更具体而言,发送数据50-5的主题52-5是“楼层2/生产线1”,发送数据50-6的主题52-6是“楼层2/生产线2”,发送数据50-7的主题52-7是“楼层2/生产线3”。
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库160存储与各个主题52对应的表162-3、162-4、162-5。表162-3、162-4、162-5分别被赋予“楼层2/生产线1”、“楼层2/生产线2”、“楼层2/生产线3”作为主题。数据管理模块152将从发送装置200-5、200-6、200-7接收的发送数据50-5、50-6、50-7存储在与所包含的主题52对应的表162中。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在“不良数”的列中存储数据54所包含的不良数的值。
服务器装置100的数据管理模块152具有统计功能158。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根据统计请求184,检索存储在1个或多个表162中的数据并进行统计。特别是,统计功能158基于主题的层级结构提取对象数据,并且对提取出的数据执行指定的统计处理,由此生成统计结果。
例如,假设信息处理装置300向服务器装置100发送统计请求184。信息处理装置300可以显示用于设定统计请求184的内容的设定窗口。
更具体而言,统计请求184包含主题1841、关键词1842和统计方法1843。
主题1841被指定为“楼层2/+”。在此,“+”是指通配符。这样,统计请求184也可以包含用于指定对象主题的、使用了通配符的描述。在关键词1842中指定了“不良数”,在统计方法1843中指定了“合计”。
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从存储在数据库160中的表162中提取与指定的主题1841即“楼层2/+”一致的表。即,“楼层2/+”是指被赋予了以“楼层”开始的主题的所有表162,因此提取表162-3、162-4、162-5作为对象。
然后,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从所提取的表162中,分别提取作为所指定的关键词1842的“不良数”的列中所存储的值。
最终,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按照作为指定的统计方法1843的“合计”,计算提取出的各个值的合计。然后,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将计算出的不良数的合计作为统计结果,应答给信息处理装置300。信息处理装置300显示包含统计结果372的结果窗口370。
这样,响应于统计请求184,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针对与由统计请求184指定的主题1841相关联的多个值,执行由统计请求184指定的统计处理。
这样,通过使用层级结构的主题52,能够针对多个数据源(例如,生产线)容易地实现统计处理。
此外,服务器装置100也可以响应于统计请求184的接收而执行统计处理。即,当接收到统计请求184时,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也可以按照该接收到的统计请求184来执行统计处理。
另一方面,数据管理模块152的统计功能158也可以定期执行预先确定的统计处理,并将所得到的统计结果存储在被赋予了另一主题的表中。例如,通过在夜间的批量处理中对1天量的数据进行统计,不需要在每次接收统计请求184时执行统计处理,能够降低处理负荷,并且能够使统计结果的响应高速化。
图12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统计处理相关的、服务器装置100所执行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2所示的各步骤典型地通过服务器装置100的处理器102执行信息处理程序114来实现。
参照图12,服务器装置100判断是否接收到统计请求184(步骤S300)。如果未接收到统计请求184(在步骤S300中为“否”),则反复步骤S300的处理。
如果接收到了统计请求184(在步骤S300中为“是”),则服务器装置100基于统计请求184所包含的主题1841,提取作为对象的表162(步骤S302)。然后,服务器装置100提取所提取出的1个或多个表162中的、由统计请求184所包含的关键词1842指定的列中存储的值(步骤S304)。进而,服务器装置100按照统计请求184所包含的统计方法1843,对提取出的值执行统计处理来生成统计结果(步骤S306)。然后,服务器装置100将所生成的统计结果应答给统计请求184的发送源(步骤S308)。
<G.优点>
在生产现场,分散配置有各种装置以及传感器,另外,多个作业者作为生产资源被分散配置。将它们组合而构成生产系统和组织。通过多个生产系统以及组织协作来进行生产活动。生产现场的生产活动产生“物品”,并且也产生大量的“数据”。
由于从分散配置的生产资源产生数据,因此产生的数据也在空间上以及时间上分散。当为了利用生产改善而想要收集这样的在时间上以及空间上分散的数据时,需要汇集相互关联的数据,并且进行统计等处理。
另外,生产资源(装置、传感器、作业员等)大多根据生产的状况而随时变更,因此对于这样的变更也需要应对。
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能够使用主题以及ID,高效地收集从生产现场取得的数据。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或者适当地变更主题以及ID,也能够灵活地应对生产资源的变更。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该信息处理系统具有:
发送部,其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
数据库,其按照每个主题进行了划分;以及
数据管理部,其基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并且将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所述数据管理部在所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所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在不存在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对应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的情况下,新生成与该主题对应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在所述数据库中未存储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追加用于存储与该识别信息对应的值的新的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在不存在存储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值的数据名的列的情况下,追加用于存储该数据名的值的新的列。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对与相同识别信息对应的多个值执行预先确定的运算来追加新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判断在所述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与所述发送部中设定的主题相同的主题。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判断在所述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与所述发送部发送的发送数据所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的数据名相同的数据名。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主题以层级结构描述。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按照统计请求,针对与由该统计请求指定的主题相关联的多个值,执行由该统计请求指定的统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统计请求包含用于指定对象主题的、使用了通配符的描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部在接收到所述统计请求时,按照该接收到的统计请求来执行所述统计处理。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该信息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对按照每个主题划分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
基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以及
将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进行所述存储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所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13.一种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其中,所述信息处理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对按照每个主题划分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响应于包含如下数据和表示该数据的属性的主题的发送数据,基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主题来确定数据的存储目的地,所述数据包含1个或多个值以及与该1个或多个值对应的识别信息;以及
将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到该确定的数据的存储目的地,
进行所述存储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有与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值的情况下,与所述数据库中已经存储的识别信息对应地,存储所述发送数据所包含的数据中包含的1个或多个值。
CN202211300159.6A 2021-11-18 2022-10-24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61367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7662A JP2023074641A (ja) 2021-11-18 2021-11-18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1-187662 2021-1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6794A true CN116136794A (zh) 2023-05-19

Family

ID=83995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0159.6A Pending CN116136794A (zh) 2021-11-18 2022-10-24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6085A1 (zh)
EP (1) EP4184343A1 (zh)
JP (1) JP2023074641A (zh)
KR (1) KR20230073093A (zh)
CN (1) CN116136794A (zh)
TW (1) TW20232194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40115B1 (ko) * 2023-05-19 2024-02-23 쿠팡 주식회사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58623B2 (en) 2014-04-28 2020-02-11 Convida Wireless, Llc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for resource directory
US10754869B2 (en) * 2016-06-03 2020-08-25 Hcl Technologies Limited Managing data format of data received from devices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US11431561B2 (en) 2016-12-30 2022-08-30 Intel Corpor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JP7065498B2 (ja) 2018-02-03 2022-05-12 アレグロスマート株式会社 データ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プラットフォーム管理
AU2018223056A1 (en) * 2018-08-31 2020-03-19 Jaxsta Enterprise Pty Ltd Data deduplication and data merging
US10775976B1 (en) * 2018-10-01 2020-09-15 Splunk Inc. Visual previews for programming an iterative publish-subscribe message processing system
US10877972B1 (en) * 2020-07-27 2020-12-29 Ja1,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efficiency data logg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84343A1 (en) 2023-05-24
US20230156085A1 (en) 2023-05-18
JP2023074641A (ja) 2023-05-30
TW202321941A (zh) 2023-06-01
KR20230073093A (ko)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03779A1 (en) Digital worker management system
US11880418B2 (en)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access platform
US20150222731A1 (en) Computer, guide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4136941A1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4235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 using snapshots
US1059947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values of counters associated with a computational task
CN101438275A (zh) 工作项事件处理
JP526858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運用方法
CN116136794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WO2020159397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ized device for processing numeric time series data
US2017023618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178182A1 (en) Work state returning apparatus, work state return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JP7385539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6164182A (ja) Fa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fa情報管理方法
CN116136795A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EP3835970A1 (en) A method of visualizing a time series relation
CN112486953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232697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data access control method
CN113674798B (zh) 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分析系统
CN116401138B (zh) 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JP2005044226A (ja) 操作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US20220413469A1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JP2020166504A (ja) 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
EP2887281A1 (en) Displaying MES records on a grid in a MES client screen
JP2023029171A (ja) ログ管理システム、ログ管理装置、ログ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