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2585A -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2585A
CN116132585A CN202211145491.XA CN202211145491A CN116132585A CN 116132585 A CN116132585 A CN 116132585A CN 202211145491 A CN202211145491 A CN 202211145491A CN 116132585 A CN116132585 A CN 116132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form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
target use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54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琴
赵国庆
蒋宁
吴海英
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454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325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2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2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23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with call distribution or queue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23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with call distribution or queueing
    • H04M3/5232Call distribution algorith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目标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确定目标用户信息中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根据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若是,则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根据联系内容中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目标联系时间段;若是,则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本申请实现了通过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来联系目标用户。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tuter TelephonyIntegration,CTI)的呼叫中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呼叫中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显示界面和至少一个坐席。
现有技术中,坐席可以通过该呼叫中心的显示界面查看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该用户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坐席可以通过该呼叫中心,使用联系信息联系用户,并通过坐席建立与目标用户之间的通信。该呼叫中心可以被应用于需要频繁与用户联系的应用场景中。然而,在当前的应用场景中,存在与目标用户联系过于频繁等情况,容易导致呼叫中心的通信资源被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实现了通过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来联系目标用户,避免了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资源浪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所述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的历史联系记录;
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若是,获取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所述联系内容包括和所述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所述联系内容来联系所述目标用户的时间段;
若当前时间位于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将所述联系内容告知所述目标用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所述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的历史联系记录;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若是,获取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所述联系内容包括和所述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所述联系内容来联系所述目标用户的时间段;若当前时间位于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将所述联系内容告知所述目标用户。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根据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获取第一联系信息,并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确定目标用户以及该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系信息和每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从该目标用户信息中选择一个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信息作为第二联系信息,并获取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根据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判断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该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获取联系内容,该联系内容包括与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以及目标联系时间段;若当前时间处于目标联系时间段内,则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建立与目标用户的通信,并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的手段,由于在联系目标用户时,会优先通过目标用户提供的优先级较高的联系信息来联系用户,并且会根据联系内容来确定合适的联系目标用户的时间,相当于增加了与目标用户建立通信的限制条件,从而避免了频繁联系目标用户,减少了频繁联系目标用户可能导致的通信资源占用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信息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制条件判断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
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
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呼叫中心的应用场景。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CTI)的综合呼叫中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呼叫中心中可以存储有大量的用户信息。每个用户信息提供有至少一个联系信息。呼叫中心可以关联有坐席,坐席可以通过呼叫中心获取到待联系的联系信息列表后,根据该联系信息列表上的联系信息,与用户进行通信。例如,当该联系信息中包括电话号码时,该呼叫中心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号码的方式联系用户。呼叫中心可以在与用户的通信成功建立时,将呼叫中心一侧的通信转接到坐席,以便于坐席与用户沟通,坐席还可以通过该呼叫中心主动查找用户信息,并确定该用户对应的联系信息,还可以主动通过呼叫中心建立与用户的通信。然而,在电销、回访等需要呼叫中心外呼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存在频繁联系用户的情况,该频繁联系用户具体可以包括不分时间场合随意联系用户,频繁联系用户提供的其中一个联系信息,且该联系信息有可能不是用户本人,而是紧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该频繁联系用户的行为不仅会造成呼叫中心通信资源浪费,还会对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在本申请中,可以在呼叫中心中增加限制条件。当从联系信息列表获取第一联系信息联系,并企图通过该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用户时,会先判断第一联系信息是否为用户提供的多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最高的联系信息,如果不是的话,会先获取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并试图先通过第二联系信息来联系目标用户,此时,呼叫中心可以根据限制条件判断该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该第二联系信息没有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呼叫中心可以通过该第二联系信息联系用户;当该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呼叫中心才可以通过第一联系信息联系该用户,如此,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也避免了频繁使用一个联系信息来联系目标用户造成呼叫中心的资源浪费。其中,呼叫中心的限制条件可以根据已经存储的多维度的历史联系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呼叫中心中可以包括多个限制条件。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对这些限制条件进行随意的组合叠加,以提高场景的匹配度,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降低通信资源的浪费、实现合规的与用户进行业务沟通的效果。并且,根据业务场景的不同,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扩展其他维度的限制条件。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服务器和/或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智能手表、车载终端、飞行器等;服务器可以包括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能够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换言之,该方法可以由安装在该电子设备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在呼叫中心的应用场景中,该场景中可以包括一个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服务器中部署有呼叫中心,该呼叫中心可以为一个计算机软件构建的平台。服务器可以与每一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每一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于一个呼叫中心的坐席。例如,当联系信息中包括电话号码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为话机。该话机可以通过拨打联系信息中的电话号码的方式,实现与用户的通话。具体地,部署有呼叫中心的服务器与多个终端设备连接,坐席的终端设备可以访问呼叫中心,并通过网页、窗口等方式显示信息,通过坐席的终端设备实现联系目标用户、查看用户信息等操作。该呼叫中心还可以汇总各个坐席的坐席信息,并实现对坐席的统一管理,该统一管理包括获取待联系的联系信息列表、设置联系信息使用时的限制条件、存储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将已经建立的连接转接到坐席等操作。
呼叫中心可以设置多种维度的呼叫限制条件,以避免坐席频繁外呼、骚扰用户等情况,从而提高呼叫中心的通信资源利用率。该限制条件可以包括根据联系频率、联系次数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坐席频繁地、多次地联系用户。该限制条件还可以包括设置联系时段限制,从而避免坐席在不合适的时段联系用户,从而对用户造成骚扰。该限制条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关系维度的限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类型灵活设置联系次数上限。该限制条件还可以包括联系信息的优先级设置。该限制条件可以强制坐席优先使用目标用户的优先级高的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该限制条件还可以包括技能组维度的限制。该限制条件的设置是出对坐席统一管理的角度进行设置。该技能组维度的限制可以实现对技能组下所有坐席联系次数做统一限制。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以电子设备为执行主体,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目标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从待联系的联系信息列表中,顺序或者随机获取第一联系信息,此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得到其对应的目标用户。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确定该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可以为由目标用户输入并预存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每一联系信息都具有优先级,优先级的作用是在联系用户时,优先通过优先级高的联系信息来联系用户。
一种示例中,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字段:用户标识、用户名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的优先级。该优先级可以为用户在提供联系信息时自行设置。或者,电子设备根据用户提供的每个联系信息和用户的关联度确定每个联系信息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联系信息和用户的关联系较高。例如,用户提供的本人的联系信息的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低的联系信息和用户的关联度较低。例如,用户提供的非本人的联系信息的优先级较低,因为用户在提供联系信息时有可能也提供了紧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其中,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每一用户仅包括一条用户信息。一条用户信息也仅对应于一个用户。用户名称中记录了该用户称呼。该称呼的设置便于在与用户联系时,坐席根据该用户名称称呼用户。
一种示例中,同一用户的每个联系信息对应有优先级。该联系信息可以为手机号码、座机号码、邮箱号码、通信软件ID等。通常电子设备优先使用优先级高的联系信息与用户联系。优先级可以包括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三种。其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可以为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每一优先级对应的联系信息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用户A可以包括3个第一优先级的联系信息和1个第二优先级的联系信息。又如,用户B可以包括1个第一优先级的联系信息、1个第二优先级的联系信息和1个第三优先级的联系信息。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该优先级可以以前缀的方式显示在联系信息前。例如,当联系信息为手机号码,且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时,可以表示为P1-12344445555。其中,字符P1可以用于标识该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可以用字符P2标识,第三优先级可以使用字符P3标识。
一种示例中,该联系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联系人名称。该联系人名称的记录便于在通过该联系信息的联系信息与目标用户沟通时称呼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当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多个联系信息时,其中可能存在多个联系人名称相同。例如,当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5个联系信息时,该5个联系信息中可以存在3个联系信息的联系人名称均为A。该3个联系人名称为A的联系信息的可以优先级相同,联系信息不同。
一种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联系内容,并根据联系内容,确定其针对的目标用户,从而确定目标用户信息。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在得到第一联系信息后,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和优先级,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得到唯一的一个目标用户。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电子设备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得到多个目标用户情况。例如,当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或者第三优先级时,该第一联系信息可能与目标用户A和目标用户B均存在联系。该第一联系信息可能同时被目标用户A和目标用户B输入到用户信息中。此时,电子设备无法直接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确定该目标用户。因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联系内容,确定目标用户。
S102、确定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第二联系的历史联系记录。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获取第一联系信息之后,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在目标用户提供的多个联系信息中的优先级。当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时,该目标用户信息中不存在优先级高于该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当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不为第一优先级时,电子设备可以从该目标用户信息中选择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信息作为第二联系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联系信息,从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一种示例中,当该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最高优先级的联系信息存在多个时,电子设备可以将该多个联系信息均作为第二联系信息。电子设备可以获取该多个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多个历史联系记录。
一种示例中,当不存在第二联系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判断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该第一联系信息不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直接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否则,当该第一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放弃使用第一联系信息,获取目标用户的联系信息中优先级低于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信息来联系目标用户,或者,获取其他用户的联系信息来联系其他用户。
一种示例中,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可以存储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该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有多个用户标识。每个用户标识对应于一个目标用户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即,在该关系型数据库中,每一行数据中可以包括一个联系信息和该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在该关系型数据库中,每一行数据中还可以包括每个联系信息的优先级和历史联系记录。其中,每个历史联系记录中可以包括联系时间、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中的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联系信息从该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得到该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历史联系记录。
一种示例中,该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有联系记录表。该联系记录表中包括每个用户的每个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每一条历史联系记录中包括一次联系的联系时间、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等信息。电子设备可以使用该目标用户的第二联系信息在该关系型数据库中检测,得到多条联系记录。电子设备可以将该多条联系记录汇总,得到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和/或,该联系记录表中每一条联系记录中还可以包括用户标识。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从该联系记录表中查询该目标用户的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多条联系记录。电子设备可以将该多条联系记录汇总,得到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将多条联系记录中联系失败的次数汇总,得到第二联系信息中的联系失败次数。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有每一目标用户的每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当该联系信息被使用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更新该历史联系记录。例如,当使用该联系信息后,电子设备可以记录联系时间。当该次联系失败时,电子设备可以将该联系失败次数加1。
一种示例中,关系型数据库中还可以存储有全部用户的用户信息。每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系信息、每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等信息、以及每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一种示例中,该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信息可以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列为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第二列为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该联系信息可以为手机号。第三列为优先级。该优先级使用字符进行标识。第四列至第六列分别为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和联系总次数。
S103、根据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可以存储有预设的限制条件。或者,电子设备可以从上游系统中获取当前应用场景下的限制条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限制条件,从该历史联系记录中选择对应的参数进行判断,从而确定该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一种示例中,电子设备根据该限制条件进行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通过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找关系型数据库,获取目标用户的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在获取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后,从该目标用户信息中获取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标识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查找该目标用户的各个联系信息对应的历史联系记录。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该第二联系信息,从该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对应的历史联系记录中获取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历史联系记录。该历史联系记录中可以包括联系时间、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中的至少一项。
步骤2、根据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获取联系总次数。该联系总次数可以为该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从建档至今的联系总次数。或者,该联系总次数还可以为在预设时间段内该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
步骤3、若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该限制条件中可以设置有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可以为一个次数阈值。例如,该预设阈值可以为1次。电子设备可以比较该预设阈值和联系总次数。若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例如,当电子设备确定该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大于1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目标用户的该第二联系信息已经被使用,并被限制继续使用。因此,电子设备可以需要使用该目标用户的其他联系信息与目标用户联系。由于电子设备此时已经获取到第一联系信息,因此,电子设备将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否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二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该第二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电子设备优先使用该第二联系信息与该目标用户联系。
另一种示例中,电子设备根据该限制条件进行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获取第二联系信息的多个联系时间。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中获取多个联系时间。这些联系时间可以为该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创建至今,使用该第二联系信息与目标客户联系的全部联系时间。或者,这些联系时间可以为在预设时间段内,使用该第二联系信息与目标客户联系的联系时间。
步骤2、计算多个联系时间中的最近一次的联系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从中获取距离当前时间最近一次的联系时间。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次联系时间,确定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步骤3、确定时间间隔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限制条件,确定第一预设条件。该第一预设条件中可以包括一个预设的时间间隔的范围。电子设备可以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即,电子设备可以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在第一预设条件提供的时间间隔的范围内。例如,该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大于15分钟。则,当该时间间隔为20分钟时,大于15分钟时,确定该间隔时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步骤4、若是,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
本步骤中,若时间间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电子设备可以继续从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中获取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
步骤5、确定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和预设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还可以确定预设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可选地,该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可以根据限制条件确定。可选地,该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还可以根据目标用户确定。例如,针对用户A、用户B和用户C,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
可选地,该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还可以根据坐席设置确定。该设置可以通过配置页面完成。该配置界面中可以包括三个输入框,该三个输入框分别对应“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当坐席在该三个输入框中输入配置值后,该配置值可以被存储在redis中。电子设备可以从该redis中获取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
可选地,该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还可以根据第二联系信息确定。例如,当目标用户A包括联系信息E、联系信息F、联系信息G时,该三个联系信息可以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
电子设备可以将联系成功次数与第一联系成功次数比较,确定其对应关系。电子设备还可以将联系失败次数与第一联系失败次数比较,确定其对应关系。电子设备还可以将联系总次数与第一联系总次数比较,确定其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包括大于、小于、等于三种。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三个对应关系后,从限制条件中获取第二预设条件。当该三个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三个对应关系中存在预设数量个对应关系为大于。例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三个对应关系均为大于。则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三个对应关系均为大于时,确定该三个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又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至少两个对应关系为大于。则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该三个对应关系中存在两个对应关系为大于时,确定该三个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用于指定其中某一个对应关系。
例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指定联系总次数与第一联系总次数的对应关系为大于或者等于。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联系总次数与第一联系总次数的对应关系为大于或者等于时,确定第二预设条件被满足。当该第一联系总次数可以为2时,如果联系总次数大于等于2,则说明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通过配置窗口完成配置。
又如,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指定联系失败次数与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的对应关系为大于或者等于。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联系失败次数与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的对应关系为大于或者等于时,确定第二预设条件被满足。当第一联系失败次数可以为10时,如果该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失败次数大于或者等于10,则说明该第二联系信息处于无法连接状态。该状态相当于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因此,电子设备可以设置该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此时,电子设备可以优先考虑使用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
再一种示例中,电子设备根据该限制条件进行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获取联系成功次数中每次联系的通话时长。
本步骤中,由于联系信息可以为电话号码,因此,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中,获取联系成功次数中每次联系的通话时长。
步骤2、根据通话时长确定联系成功次数中通话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次数和通话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次数。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从限制条件中获取预设时长。电子设备可以比较每次联系的通话时长和预设时长。电子设备可以分别统计该联系成功次数中通话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次数和通话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次数。该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经验值确定。当通话时长小于该预设时长时,可以认为虽然与用户成功建立通话,但是用户快速单方面结束了该次通话。该次通话过程中,实际没有将联系内容告知用户。因此,该次虽然联系成功,但是为无效联系,相当于联系失败。
步骤3、将联系成功次数更新为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将联系失败次数更新为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其中,第二联系成功次数为第一次数,第二联系失败次数为联系失败次数和第二次数之和。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将该第一次数作为第二联系成功次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次数和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中联系失败次数之和,确定第二联系失败次数。
步骤4、计算多数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和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的第一比值,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和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的第二比值,以及联系总次数和第一联系总次数的第三比值。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从限制条件中获取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电子设备还可以从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中获取联系总次数。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和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的比值,并将该比值作为第一比值。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和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的比值,并将该比值作为第二比值。电子设备还可以计算联系总次数和第一联系总次数的比值,并将该比值作为第三比值。
步骤5、确定第一比值对应的第一权重、第二比值对应的第二权重、第三比值对应的第三权重,并根据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一权重、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第三比值,分别确定第一比值对应的第一权重、第二比值对应的第二权重和第三比值对应的第三权重。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历史执行情况,确定第一权重、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电子设备可以使用第一比值X、第二比值Y、第三比值Z和第一权重α、第二权重β和第三权重γ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F。其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为:
F=αX+βY+γZ
步骤6、若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状态。
本步骤中,该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信用估值的阈值范围。电子设备可以比较步骤5中得到的信用估值和该第二预设条件中的阈值范围。若该信用估值在该阈值范围内,则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状态。否则,信用估值不在该阈值范围内,则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状态。
S104、若是,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联系内容包括和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在根据步骤S103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针对该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该联系内容中可以包括与该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业务,从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该目标业务对应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其中,该目标业务可以包括电销、回访等业务。
S105、根据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联系内容来联系目标用户的时间段。
本实施例中,由于一个目标用户可以同时对应于多个目标业务。因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从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目标联系时间段。例如,当目标业务为业务回访时,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为9:00-12:00。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该联系内容,允许联系该目标用户的时间段。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内。
一种示例中,不同目标用户可以预设有不同的目标联系时间段。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信息,从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检索得到该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联系时间段。例如,该目标用户可以预设有可接听时间段为上午11:00-14:00。
再一种示例中,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界面,设置该目标联系时间段。该配置页面中可以包括“目标联系时间段”的文字提醒。该文字提醒之后可以包括两个输入框。该两个输入框分别用于输入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又一种示例中,该目标联系时间段还可以根据上述多个示例确定。例如,当该目标联系时间段根据该目标业务和目标用户确定时,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为9:00-12:00与11:00-14:00的交集,为11:00-12:00。
S106、若当前时间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
本实施例中,若当前时间处于目标联系时间段内,则电子设备可以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尝试建立与目标用户的通信。例如,当该联系信息为手机号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坐席拨打该第一联系信息中的手机号,呼叫该第一联系信息,实现与目标用户的联系。当电子设备通过该第一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与目标用户建立通信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将联系内容中的信息告知目标用户。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在通过手机号打通联系人的电话后,语音播报联系内容,以告知联系人,从而使目标用户知晓联系内容。
一种示例中,在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之前,还需要判断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在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其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若当前时间位于目标时间段,则根据目标业务类型标识查找预设的业务类型标识和黑名单联系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
本步骤中,若当前时间处于目标联系时间段内,则电子设备可以使用目标业务类型标识,从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得到该目标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该目标业务类型标识与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不同的业务类型可以对应于不同的黑名单联系信息。当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多个联系信息时,该多个联系信息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黑名单中。例如,当目标用户A包括联系信息E和联系信息F时,业务M对应的黑名单存储有联系信息E,业务N对应的黑名单存储有联系信息F。该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联系信息。
步骤2、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是否为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与该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匹配的方式,判断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在该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若该第一联系信息在该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则该第一联系无法使用,电子设备将从该目标客户信息中获取第三联系信息。
步骤3、若否,则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
本步骤中,若第一联系信息不在黑名单联系信息中,则说明该第一联系信息不在该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
一种示例中,当电子设备无法通过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时,电子设备还可以获取第三联系信息,并使用该第三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其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获取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联系信息,从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该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步骤2、根据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判断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该判断过程与步骤S103中第二联系信息的判断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若是,则从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获取优先级低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三联系信息。
本步骤中,若第一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则说明该第一联系信息无法被使用。因此,电子设备可以从目标用户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获取优先级不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三联系信息。例如,当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且该目标用户信息中包括多个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联系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从该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联系信息中选择一个除第一联系信息以外的联系信息作为第三联系信息。又如,当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且该目标用户信息中仅有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时,电子设备可以从优先级更低的第三优先级的联系信息中选择一个联系信息作为第三联系信息。
步骤4、通过第三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三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并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
再一种示例中,当第三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上述示例继续选择新的联系信息。电子设备可以使用新选择的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当该目标用户信息中不存在优先级低于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的联系信息时,且此时第一联系信息处理限制联系状态,以及比第一联系信息优先级高的其他联系信息也处理限制状态,此时可更换联系其他用户。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联系信息,并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确定目标用户以及该目标用户的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联系信息和每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电子设备可以从该目标用户信息中选择一个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信息作为第二联系信息,并获取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判断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该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该联系内容包括与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电子设备根据该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目标联系时间段。若当前时间处于目标联系时间段内,则电子设备可以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建立与目标用户的通信,并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本申请中,通过增加建立通信的限制条件,避免频繁联系目标用户的可能性,减少频繁联系目标用户可能导致的通信资源占用问题,提高了该呼叫中心的通信资源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以呼叫中心为场景的场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一联系信息后,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电子设备可以在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与目标用户建立通信后,通过呼叫中心将该通信以及该目标用户信息转移到坐席。或者,电子设备还可以在确定第一联系信息可以使用时,将该第一联系信息发送到坐席,以使坐席的坐席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与目标用户联系。其中,电子设备将已经建立的通信和/或目标用户信息转移到坐席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电子设备获取呼叫中心的坐席集合中每一坐席的坐席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这些坐席的坐席信息,根据第一条件,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坐席,组成第一坐席集合。例如,当电子设备不需要选择对应技能组的坐席时,该第一坐席集合可以包括该呼叫中心的全部坐席。当电子设备需要选择目标技能组的坐席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坐席的技能组信息,选择目标技能组的全部坐席组成第一坐席集合。或者,当电子设备对坐席存在其他要求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要求,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坐席,组成第一坐席集合。
步骤2、电子设备根据预设条件和坐席信息,从第一坐席集合的坐席中选择一个目标坐席。在电子设备选择目标坐席过程中,电子设备首先可以从第一坐席集合中选择处于空闲状态的坐席,组成第二坐席集合。其次,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二坐席集合的每一坐席的坐席信息中,获取每一坐席的通信次数和通信总时长。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权重、通信次数和通信总时长,计算得到第二坐席集合中每一坐席的工作指标。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权重确定通信次数和通信总时长的权重。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通信次数和通信总时长的加权和,确定每一坐席的工作指标。最后,电子设备可以对该工作指标对第二坐席集合中的坐席进行排序,选择工作指标最小的坐席为目标坐席。当该坐标指标大时,说明该坐席对应的坐席已经完成的工作量较大。为了均衡各个坐席的工作量,电子设备可以优先选择已经完成的工作量较小的坐席为目标坐席。
步骤3、电子设备将已经建立的通信和/或目标用户信息转移到坐席转接到目标坐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判断条件。当这些判断条件均被选择时,其判断过程可以如图4所示。当其中一个判断条件触发了限制呼出时,该电子设备将限制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否则,电子设备将继续执行后续判断。如图4所示,该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联系信息和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该目标用户信息的各个通信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步骤2、当呼叫信息中的当前时间在目标联系时间段内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可以存储有目标联系时间段。该目标联系时间段为可以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目标用户的时段。如果当前时间在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内,则电子设备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否则,电子设备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电子设备中的呼叫中心可以提供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配置页面。可选地,该配置界面中可以设置有条件限制的开关。当开关开启时,电子设备将在使用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之间,触发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限制条件。
可选地,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为“系统级别的目标联系时间段”,该电子设备在该呼叫中心中统一设置的全局变量。通过该呼叫中心实现外呼的坐席都将受到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限制。例如,当该呼叫中心统一设置的目标联系时间段为10:00-22:00时,呼叫中心只在10点到22点间向坐席分配第一联系信息和/或已经建立的通信。可选地,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为“技能组级别的目标联系时间段”,电子设备根据业务类型确定。每一业务类型对应的技能组将受到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限制。例如,当目标联系时间段根据业务类型设置为09:00-18:00时,则该技能组下的坐席只能在“系统级别的目标联系时间段”与“技能组级别的目标联系时间段”交集的时段内联系目标用户。即在10点到18点之间联系目标用户,其他时间均不能联系目标用户。可选地,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针对用户类型设定。可选地,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针对每一用户设定。
可选的,由于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因此,该目标联系时间段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电子设备可以在确定坐席登陆时获取该目标联系时间段的信息,实现该数据存储或者读取。
步骤3、当第一联系信息不在预设黑名单中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可以存储有预设黑名单。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动检索,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在预设黑名单。当存在时,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该黑名单号码的预设黑名单的有效时间内。如果当前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则第一联系信息将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否则,如果该第一联系信息不在该预设黑名单内或者不在有效时间内,则该第一联系信息将不会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其中,有效时间为该黑名单号码生效时间之后失效时间之前的时间段。
可选的,针对不同的上游系统可以设置有不同的预设黑名单。上游系统可以将该预设黑名单的数据推送到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可以将该预设黑名单中的信息存放于数据库中并加载到redis中,以便于数据的读取和处理。
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在该第一联系信息被使用前,在调用接口来查询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在预设黑名单中。该接口可以被命名为/applyEncrypt。电子设备可以返回参数"isDoNotCalldNumber":true。当该参数的值为true时,说明该第一联系信息已加入黑名单,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步骤4、当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频率小于等于预设联系频率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存储有预设联系频率。可选地,该预设联系频率可以为该呼叫中心设置的全局预设联系频率。可选地,该预设联系频率还可以为根据用户类型设定的预设联系频率。可选地,该预设联系频率还可以为根据业务类型设定的预设联系频率。可选地,该预设联系频率还可以为根据用户设定的预设联系频率。
可选的,该预设联系频率的配置界面中可以包括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的参数名称为manualcall.limit.intercal.switch。该第一个参数为该预设联系频率的比较开关。当该参数的值为false时,电子设备将不需要比较该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频率和预设联系频率。当该参数值为true时,电子设备需要比较该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频率和预设联系频率。第二个参数的参数名称为manualcall.limit.intercal.timestamp。该第二个参数用于设置两次联系之间的间隔时长,即预设联系频率。例如,该预设联系频率的值为60000。该数值的单位为毫秒。即,在电子设备第一次使用第一联系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上一次使用时间。电子设备可以确定上一次使用时间到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如果该时间间隔大于60000毫秒,则电子设备允许联系状态。否则,该第一联系信息将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该第一联系信息被使用后,无论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与目标用户建立通信,电子设备都将记录该第一联系信息的该次使用时间。
可选的,该使用时间将被记录在redis中。在记录时还可以同时记录该第一联系信息和其对应的目标用户信息。在下一次使用同一个第一联系信息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联系信息,从redis中获取上一次的使用时间。
步骤5、当用户信息中的当天联系次数和/或当天联系失败次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次数时,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存储有第一预设次数。该第一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号码维度进行设置。该号码维度可以包括联系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等。每一个维度可以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预设次数。电子设备可以从目标用户信息中获取该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该历史联系记录中可以包括当天联系次数和/或当天联系失败次数等号码维度的统计值。电子设备可以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的统计值与对应号码维度的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确定该统计值是否小于等于该第一预设值。当小于等于该第一预设值时,说明该号码维度未达到上限,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否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号码维度已经达到上限,第一联系信息将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可选的,该号码维度的配置界面仅包括一个参数manual.call.limit。在该参数中可以包括多个键值对(key-value)。其中,unconnectedEnabled用于指示该第一预设次数的比较是否被开启。当该key值为unconnectedEnabled,value值为false时,说明该第一预设次数的比较未被启用。否则,当该value值为true时,说明该第一预设次数的比较被启用。其中,unconnectedLimit用于指示该联系失败次数的限制。例如,当该值为100时,即为当前联系失败次数的第一预设次数为100。该参数manual.call.limit中还可以包括connectedEnable等key值。每一个key值对应于一个号码维度。
可选的,电子设备会在历史联系记录中记录该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次数、联系失败次数等号码维度,并将该号码维度存于redis中。不管是什么业务类型的号码,只要号码相同,电子设备都将对联系次数、联系失败次数等信息进行累计。
可选的,当系统开启了该第一预设次数的比较,则在第一联系信息使用前,电子设备将先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查询联系成功、联系失败、联系总次数等号码维度是否到达系统设置的上限。
步骤6、当呼叫信息中的技能组联系次数小于等于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存储有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该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根据每一技能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该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可以根据技能组维度进行设置。技能组维度可以包括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等。每一技能组维度可以对应于一个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电子设备可以在获取统计得到的技能组联系次数后,与同一技能组维度的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进行比较。当技能组联系次数小于等于技能组预设联系次数时,说明该技能组在该维度的联系次数未达上限。电子设备可以继续使用该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否则,该第一联系信息将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步骤7、当用户信息中的联系总次数小于等于预设总次数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其中,预设总次数根据用户类型确定。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存储有该第一联系信息的预设总次数。该预设总次数可以根据用户类型确定。其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71、电子设备根据目标用户信息和目标业务,确定用户类型。其中,用户类型可以在业务类型的基础上继续细分。例如,当业务类型为业务M时,该用户类型可以包括一级用户、二级用户、三级用户等。
步骤72、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类型,确定用户类型的预设总次数。
可选的,该用户类型可以根据用户所在的队列确定。例如,一级用户可以存储于M1_开头得到队列中。二级用户可以存储在M2_开头的队列中。当用户进入队列后,可以根据用户的入队时间,以先进先出的方式更换队列。例如,当一级用户进入队列2个月后,该用户可以从M1_开头的队列头部离开,并进入M2_开头的队列的尾部,成为二级用户。
步骤8、当用户信息中预设时段内的联系次数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中存储有第二预设次数。该第二预设次数可以为预设时段内的预设联系次数。该预设时段内的预设联系次数用于限制电子设备在该预设时段内联系同一个目标用户的最多次数。例如,当该预设时段为15分钟时,最大联系次数为2时,15分钟内只能联系该目标用户2次。电子设备可以在使用第一联系信息前,根据该第一联系信息查询其在当前时间往前15分钟内的使用次数是否大于2。如果大于2,则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否则该第一联系信息可以处于可以联系状态。
步骤9、当第一联系信息为第一优先级,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当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且该目标用户的第一优先级的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时,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本步骤中,当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联系信息后,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可以包括第一优先级、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当电子设备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的优先级后,电子设备首先判断该第一联系信息是否为第一优先级。如果该第一联系信息为第一优先级,则电子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否则,电子设备需要进一步判断该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该第二联系信息为该目标用户信息中优先级高于该第一联系信息的联系信息。如果,该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则该第一联系信息未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否则,该第一联系信息将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步骤10、电子设备可以使用第一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当联系成功时,电子设备可以在历史联系记录的联系成功次数中加1。当联系失败时,电子设备可以在历史联系记录的联系失败次数中加1。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电子设备的操作,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目标用户信息包括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
处理模块12,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高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第二联系的历史联系记录。根据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若是,获取针对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联系内容包括和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根据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联系内容来联系目标用户的时间段。若当前时间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
一种示例中,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存储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用户标识,每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以及每个联系信息的优先级和历史联系记录,其中,每个历史联系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联系时间、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
一种示例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通过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找关系型数据库,获取目标用户的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根据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
若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一种示例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获取第二联系信息的多个联系时间。
计算多个联系时间中的最近一次的联系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确定时间间隔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
确定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和预设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一种示例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获取联系成功次数中每次联系的通话时长。
根据通话时长确定联系成功次数中通话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次数和通话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第二次数。
将联系成功次数更新为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将联系失败次数更新为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其中,第二联系成功次数为第一次数,第二联系失败次数为联系失败次数和第二次数之和。
计算多数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和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的第一比值,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和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的第二比值,以及联系总次数和第一联系总次数的第三比值。
确定第一比值对应的第一权重、第二比值对应的第二权重、第三比值对应的第三权重,并根据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一权重、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
若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状态。
一种示例中,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
若当前时间位于目标时间段,则根据目标业务类型标识查找预设的业务类型标识和黑名单联系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
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是否为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
若否,则通过第一联系信息将联系内容告知目标用户。
一种示例中,处理模块12,还用于:
获取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根据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若是,则从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获取优先级低于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三联系信息。
通过第三联系信息联系目标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10,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2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电子设备的操作,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存储器21,处理器22。
存储器2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2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处理器22,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该处理器2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可选地,存储器21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22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21是独立于处理器22之外的器件时,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总线23。该总线23用于连接存储器21和处理器22。该总线2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其中,各个模块可以是物理上分开的,例如安装于一个的设备的不同位置,或者安装于不同的设备上,或者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或者分布到多个处理器上。各个模块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例如,安装于同一个设备中,或者,集成在一套代码中。各个模块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存在,或者也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存在,或者也可以采用软件加硬件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当各个模块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所述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的历史联系记录;
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若是,获取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所述联系内容包括和所述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所述联系内容来联系所述目标用户的时间段;
若当前时间位于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将所述联系内容告知所述目标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存储在预设的关系型数据库中,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用户标识,每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以及每个联系信息的优先级和历史联系记录,其中,每个历史联系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联系时间、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包括:
通过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查找所述关系型数据库,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
若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联系总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多个联系时间;
计算所述多个联系时间中的最近一次的联系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确定所述时间间隔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对应的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
确定所述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和预设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所述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联系成功次数、联系失败次数、联系总次数和预设的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第一联系总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所述对应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联系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联系成功次数中每次联系的通话时长;
根据所述通话时长确定所述联系成功次数中通话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第一次数和通话时长小于所述预设时长的第二次数;
将所述联系成功次数更新为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将所述联系失败次数更新为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其中,所述第二联系成功次数为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联系失败次数为所述联系失败次数和所述第二次数之和;
计算多数第二联系成功次数和所述第一联系成功次数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二联系失败次数和所述第一联系失败次数的第二比值,以及所述联系总次数和所述第一联系总次数的第三比值;
确定所述第一比值对应的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比值对应的第二权重、所述第三比值对应的第三权重,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值、第二比值、第三比值和第一权重、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所述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信用估值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处于限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时间位于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将所述联系内容告知所述目标用户,包括:
若当前时间位于目标时间段,则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类型标识查找预设的业务类型标识和黑名单联系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类型标识对应的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信息是否为所述目标黑名单联系信息中的联系信息;
若否,则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将所述联系内容告知所述目标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联系所述目标用户,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
根据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
若是,则从所述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获取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三联系信息;
通过所述第三联系信息联系所述目标用户。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呼叫中心,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联系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以及预存的由所述目标用户输入的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至少一个联系信息,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每个联系信息具有优先级;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信息中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联系信息的第二联系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的历史联系记录;根据所述第二联系信息的历史联系记录,确定所述第二联系信息是否处于限制联系状态;若是,获取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联系内容,所述联系内容包括和所述联系内容相关的目标业务的目标业务类型标识;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类型标识确定当前时间是否位于目标联系时间段,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用于表示针对所述联系内容来联系所述目标用户的时间段;若当前时间位于所述目标联系时间段,则通过所述第一联系信息将所述联系内容告知所述目标用户。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1145491.XA 2022-09-20 2022-09-20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6132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5491.XA CN116132585A (zh) 2022-09-20 2022-09-20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5491.XA CN116132585A (zh) 2022-09-20 2022-09-20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2585A true CN116132585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6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5491.XA Pending CN116132585A (zh) 2022-09-20 2022-09-20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325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046A (zh) * 2023-07-03 2023-09-01 国广顺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通信质量下数据上传异常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046A (zh) * 2023-07-03 2023-09-01 国广顺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通信质量下数据上传异常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336B (zh)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69585B (zh) 一种管理应用程序进程的方法及终端
CN110351440B (zh) 业务流程构建方法及设备
CN107819797B (zh)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705926A (zh) 一种物流对象配送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43014B (zh) 一种语音催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32585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412607A (zh) 内容推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70867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坐席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7027A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的Lookup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609409A (zh) 一种推荐浏览信息的方法及其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339333B (zh) 基于历史乘坐记录的优先人脸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06162586A (zh) 呼入限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2286930A (zh) redis业务方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77269B (zh) 通信用户关系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485A (zh) 一种单条话单总流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827361A (zh) 外呼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98386A (zh) 一种新增联系方式的方法及其装置、用户终端
CN113905022A (zh) 一种群聊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76119B (zh) 一种预服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770734B (zh) 移动用户常驻地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065946B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294578B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42507B (zh) 一种通信提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72644B (zh) 排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