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2244A -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2244A
CN116132244A CN202111342602.1A CN202111342602A CN116132244A CN 116132244 A CN116132244 A CN 116132244A CN 202111342602 A CN202111342602 A CN 202111342602A CN 116132244 A CN116132244 A CN 116132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s
bits
symbol
bit positions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2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志锋
许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3426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3224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1611 priority patent/WO20230833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2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2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降低码元的整体误码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通信中,发送端通常将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码字,再对编码码字进行调制后发送出去。随着通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高速率传输的通信需求越来越高,目前通常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和高码率纠错编码的结合,来实现高速率传输。
在高阶调制方式中,编码码字中各码元的比特被映射到高阶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由于高阶调制符号的多个比特位置之间存在可靠性差异,当可靠性较低的比特位置出错时,被映射到该高阶调制符号的码元就出现误码,如果可靠性较低的比特位置频繁出错,就会使得码元的误码率较高,从而对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降低码元的整体误码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大于或等于三种,且单个码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单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数量的情况下,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不同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的步骤中,包括:对所述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根据重新排序后的所述各比特得到所述N个码元;其中,所述已调信号由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所述N个码元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具体用于: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的过程中,具体用于:对所述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并根据预设排序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根据重新排序后的所述各比特得到所述N个码元;其中,所述已调信号由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所述N个码元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由于N个码元中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数量是一定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至少部分集中起来,尽可能减少N个码元中出现误码的码元的数量,从而能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a是现有的16QAM调制的星座图;
图2b是现有的64QAM调制的星座图;
图3a是现有的码元出错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3b是现有的码元出错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a是现有的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映射到16QAM调制符号的示意图;
图4b是现有的基于GF(28)域的RS(255,K)码字映射到64QAM调制符号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图6a~6c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三种例子的具体流程图;
图7a和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2-1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图9a和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2-1在另一种实现方式的两种情况下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0a~图10d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2-2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1a~图11e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2-3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02的具体示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又一个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描述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时,如果调制符号仅具有两种可靠性等级,将两种可靠性等级描述为高可靠性等级、低可靠性等级,或者描述为最高可靠性等级、最低可靠性等级,或者描述为可靠性等级最高、可靠性等级最低,或者描述为第一可靠性等级、第二可靠性等级;其中,高可靠性等级、最高可靠性等级、可靠性等级最高、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意思相同;低可靠性等级、最低可靠性等级、可靠性等级最低、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意思相同。如果调制符号具有三种可靠性等级,将三种可靠性等级描述为最高可靠性等级、次高可靠性等级和最低可靠性等级,或者描述为可靠性等级最高、可靠性等级次高和可靠性等级最低,或者描述为第一可靠性等级、第二可靠性等级和第三可靠性等级,其中,最高可靠性等级、可靠性等级最高、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意思相同;次高可靠性等级、可靠性等级次高、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意思相同;最低可靠性等级、可靠性等级最低、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意思相同。如果在可靠性等级的数量大于三种,那么通常按照可靠性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描述为第一可靠性等级、第二可靠性等级、第三可靠性等级、第四可靠性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码元比特”是指码元的比特;“码字比特”是指码字的比特;一个码字包括若干个码元,所以,码字的比特包括该若干个码元的比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以降低无线通信中的码元误码率,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系统(NewRadio,NR)、无线保真(wifi)、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Net Radio Service,GPRS)、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loNg term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th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等,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FifthGeNeratioN,5G)等。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发送端包含编码器10和调制器11,编码器10用于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码字,调制器11将码字比特进行调制得到调制符号,然后将调制符号映射到资源单元上并发送出去。接收端包括解调器20和解码器21,解调器20对通过资源单元接收到的该调制符号,并对该调制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解码器21对该比特序列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结果。其中,编码器10的类型由数据传输中需要使用的编码方式而定,编码器10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 ChecN Code,LDPC)编码器、极化码(Polar code)编码器、里德-所罗门码或简称里所码(Reed-solomoN codes,RS)编码器,RaptorQ码编码器等。调制器11的类型由数据传输中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而定,调制器11例如:调幅(ASK)调制器、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调制器、相移键控(Phase-shift NeyiNg,PSK)调制器、正交调幅(Quadrac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调制器等。
在高速率通信的场景下,目前通常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和高码率纠错编码的结合;高阶调制方式例如16QAM、64QAM、256QAM、1024QAM、4096QAM,8192QAM,16384QAM,65536QAM,32QAM,128QAM,512QAM等调制方式,高码率纠错编码例如是1/2以上码率的纠错编码,如RS码。
如图2a所示为16QAM调制的星座图,每个调制符号包括4个比特位置,故码字中的4个比特v0v1v2v3映射到一个16QAM调制符号,也可以说一个调制符号携带4个比特,且单个调制符号的映射比特顺序为v0v1v2v3。不过,这4个比特的可靠性是不同的,其中,v0v1的可靠性高,v2v3的可靠性低。类似的,如图2b所示为64QAM调制的星座图,每个调制符号包括6个比特位置,故码字中的6个比特v0v1v2v3 v4v5映射到一个64QAM调制符号,也可以说一个调制符号携带6个比特,且单个调制符号的映射比特顺序为v0v1v2v3v4v5。同样,这6个比特的可靠性是不同的,分为三个可靠性等级。其中,v0v1的可靠性最高,v2v3的可靠性次之,v4v5的可靠性最低。高阶调制具有高谱效,但高阶调制中的比特可靠性不均等,不利于后面的纠错码解码,会导致该高谱效的编码调制方式距离香农限较远。
RS码可以实现很高的码率,而且是最小距离极大码,因此就算使用简单的硬判决译码,都能取得很好的性能,所以RS码很适合高速率场景。不过RS码也有一个不足:适合易发生突发差错的场景,但不适合随机差错的场景。或者说RS码适合容易出现一连串比特出错的场景,但不大适合离散的比特出错的场景。举例来说,一种常用的RS码是基于GF(28)的RS(255,239)码,一个码字对应2040个比特,其纠删能力(255-239)/2=8个码元;如果是连续40个比特出错,这出错的连续40个比特集中在若干个码元内且该若干个码元的数量小于或等于8个码元,这种RS码依然可以纠正回来,从而可以正确恢复有用的信息比特;但如果是出错的比特是离散的,即分散的,例如9个比特出错且这出错的9个比特分散在9个码元中,这种RS码就纠不回来了。可见,RS码对于突发差错和随机差错的纠错能力是差异很大的。
以下是对RS码的详细说明。RS码基于伽罗华域(Galois Field),也就是GF(2m)域。GF(2m)域包含2m个域元素,每个域元素包含m个比特。不同的本源多项式可以生成不同的GF(2m)域。举例来说,m=4时,GF(24)包含16个域元素,每个域元素包含4个比特。其中一个本源多项式生成的GF(24)域元素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352715260000041
Figure BDA0003352715260000051
而基于GF(2m)域的RS码的长度通常为(2m-1)个GF(2m)域元素。组成RS码的GF(2m)域元素也可以称为码元。一个GF(2m)域元素或一个基于GF(2m)域的RS码的码元包含m个比特。即基于GF(2m)域的RS码的长度通常为(2m-1)个m比特码元。所以如果以比特来算,这种RS码的长度为(2m-1)*m个比特,这(2m-1)*m个比特也可以称为RS码的码字比特。可以说例如基于GF(24)域的RS码长度是15个GF(24)域元素,也即15个4比特码元的比特总数;因此以比特来算,这种基于GF(24)域的RS码长度为15*4=60比特,这60个比特是码字比特。RS码也可以在通过缩短(shortening)或者删余(puncturing)来支持不同的码长和信息比特长度。
RS(N,K)码编码器输入为K个码元,输出为N个码元,其纠错能力等于(N-K)/2个码元。以GF(24)的RS(15,9)为例,这种RS码的编码器输入为9个码元,输出为15个码元,设为输出的码元为c1、c2、……、c15,每个码元都是GF(24)域的元素,即ci属于GF(24)域,每个码元包含4个比特,即ci由4个比特组成,这里下标i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15,也就是这个RS码编码器一共输出60个比特。这种基于GF(24)的RS(15,9)码的纠错能力是(15-9)/2=3个码元,即如果传输过程中有小于或等于3个码元发生错误,接收端收到的这些码元不再是发送端发出的那样的,但接收端仍然可以恢复出正确的15个4比特码元,进而译出正确的9个4比特码元。但如果传输过程中3个以上的码元发生了错误,则这样的差错超过了RS码的纠错能力,RS解码器就不能正确解码。如下图3a、3b所示为接收端接收的RS码字,每个圆代表一个比特,虚线框住的若干个比特,这里是4个比特,组成一个码元,图中代表一个比特的圆里面如果有一个“交叉”符号,则示意这个比特传输中发生了错误,而一个码元中只要有任意的比特出错,则这个码元就错了。图3a示意传输中有3个码元发生了错误,这种情况接收端的RS解码器是可以正确解码的;图3b示意传输中有4个码元发生了错误,这种情况超过了RS(15,9)的纠错能力,接收端的RS解码器是不能正确解码的。由于一个码元有多个比特构成,这里是4个比特,只要其中有一个比特出错,这个码元就错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码元的4个比特错了,导致的结果也是一个码元出错。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图3a中的错误比特数多达10个比特,而图3b中的错误比特数只有4个;但由于图3a的错误比特基本上是突发的错误,即一旦出错就会有连续的几个比特出错,而图3b的错误比特基本上是离散的错误,所以基本每一个错误比特都会导致一个码元错误。可见RS码的对于突发比特错误是有很强的纠错能力,而对离散的比特错误的纠错能力是明显减弱的。另外,RaptorQ码和RS码类似,也是基于多元域的纠错码;虽然RaptorQ码的最小距离特性比不上RS码,但RaptorQ码的灵活性可以做得比RS码好;RaptorQ码也是适合适合易发生突发差错的场景,而对离散的比特错误的纠错能力相对较弱。
以下提供一种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以RS(15,9)编码方式、16QAM调制方式为例。RS(15,9)编码器接收待传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后的顺序输出多个RS码,每个RS码即为一个码字,每个码字包括按顺序排列的15个4比特码元,16QAM调制器对15个4比特码元进行调制,同样顺序地调制成15个16QAM调制符号。
如图4a所示的例子,每个圆代表一个比特,虚线框住的4个比特组成一个码元;圆内填充斜线代表高可靠性,圆内填充圆点代表低可靠性。第一行是RS编码器输出的码字的示意,该码字包含15个码元,每个码元由4个比特构成,由于编码比特还没有调制映射,圆内没有任何填充代表该比特还没有可靠性的示意。第二行是码字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的示意,第一行中RS编码器输出的15个码元总共60个码元比特,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码字的60个码字比特,该60个码元比特按照顺序映射到15个16QAM符号的60个比特位置上,所以,映射后的每个16QAM调制符号对应的4个比特有2个高可靠性的比特和2个低可靠性的比特。如图4a中第二行的各比特与第三行的各比特之间连线上所示的“爆炸形状”代表比特传输中发生错误,第三行的圆中包含“交叉”说明这个比特出错了,该RS码字传输中,有4个低可靠性比特传输中发生错误且该4个低可靠性比特分别分布在4个码元中;而对于每个码元而言,只要其中有一个比特出错,该码元就出错。所以,本次传输中,虽然出错的比特数不是很多,但RS码字里面有4个码元是错误的,这超过RS的纠错能力,导致该RS码字无法被纠正过来,传输失败。
以下提供一种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以基于GF(28)的RS(255,K)编码方式:例如为RS(255,223)码字、RS(255,239)码字,64QAM调制方式为例。
如图4b所示的例子,每个圆代表一个比特;虚线框住的8个比特组成一个码元;圆内填充斜线代表可靠性最高,圆内填充横线代表可靠性次之,圆内填充圆点代表可靠性最低。第一行是RS编码器输出的码字的示意,该码字包含255个码元,每个码元由8个比特构成,由于编码比特还没有调制映射,圆内没有任何填充代表该比特还没有可靠性的示意。第二行是码字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的示意,第一行中RS编码器输出的255个码元总共255*8=2040个码元比特,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码字的2040个码字比特,该2040个码元比特按照顺序映射到340个64QAM符号的2040个比特位置上,所以,映射后的每个64QAM调制符号对应的6个比特有2个可靠性最高的比特、2个可靠性次之的比特和2个可靠性最低的比特。第三行表示接收端接收的255个码元,每个码元中至少有2个可靠性最低的比特,有些码元中还会有4个可靠性最低的比特,;可靠性最低的比特是较容易出错的,而对于每个码元而言,只要其中有一个比特出错,该码元就出错。
本申请发明人通过对目前的这种数据处理方式的研究发现,一个码元出错,更大可能是由于该码元中的最低可靠性比特出错导致的,一旦码元中的一个最低可靠性比特出错,该码元就出错,所以码元中最低可靠性比特数量越多,出错概率也就越大。对于一个码字而言,即使出错的最低可靠性比特的总数量不是特别多,也可能导致出错的码元数量较多,如图3b中,出错的各最低可靠性比特均分布在不同的码元,从而超出该种纠错编码的纠错能力,进而导致解码失败。发明人又发现,换个角度来看,码字比特在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码字比特总数量和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相等的,如60个码字比特映射到高阶调制符号的60个比特位置上,即在码字比特确定的情况下,高阶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数量也是确定的;又由于每个高阶调制符号中各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数量是相同的,所以高阶调制符号的所有比特位置中,各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数量是一定的,即较容易出错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确定的。如图4a中15个16QAM符号,一共由15*4=60个比特位置,其中,有15*2=3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有15*2=30个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如图4b中,一共由255*8=2040个比特位置,其中,有2040/6*2=68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有2040/6*2=680个次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有2040/6*2=680个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传统方式中,相当于每个RS码元都包含最低可靠性比特,导致每个RS码元都容易出错;且一旦出现RS码字比特离散/分散的错误,就会出现较多数量的码元出错,这对RS码是不利的,因此这种传统方式性能不好。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发送端执行。发送端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由于N个码元中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数量是一定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至少部分集中起来,尽可能减少N个码元中出现误码的码元的数量,从而能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中包含步骤101~步骤103;其中,步骤102是本申请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提到的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
步骤101,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码字;其中,每个码字包含N个码元。
步骤102,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至少包括: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步骤103,将映射后的调制符号映射到资源单元上并发送出去。
其中,步骤101可以由发送端中的编码器执行;步骤103可以由发送端中的调制器执行;步骤102可以由发送端中的数据处理模块执行,该数据处理模块可以集成在该调制器中或该发送端中的其他功能器件中,该数据处理模块还可以是一个独立器件,如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芯片。
在步骤101中,该编码器可以是实现高码率纠错编码的编码器,如RS编码器;RS编码器将待传输数据编码后输出多个码字,每个码字包括N个码元,每个码元包含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其中,N的值可以由单个码字中包含的码元数量确定,如RS编码方式中,基于GF(24)域的RS(15,K)码中,每个码字中包含15个码元,此时N=15;基于GF(28)域的RS(255,K)码中,每个码字中包含255个码元,此时N=255。或者,该N的值也可以是其他编码方式编码得到的码字中的码元数量。或者,该N的值也可以不是一个码字中码元的数量,而是按照其他方式确定的值。该编码器例如为里德-所罗门码RS编码器或者RaptorQ码编码器,故该码元例如为RS码元或RaptorQ码元。
在步骤102中,调制符号中包含两种以上不同的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如图2a中所示,16QAM调制中包含两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如图2b中所示,64QAM调制中包含三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同一种可靠性等级可以是最低可靠性等级,也可以是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最低可靠性等级是指调制符号的所有可靠性等级中可靠性最低的等级,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是指调制符号的所有可靠性等级中除该最低可靠性等级外的所有可靠性等级。如图2a中,v2v3所在的比特位置为16QAM调制符号中的最低可靠性等级,v0v1所在的比特位置为16QAM调制符号中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如图2b中,v4v5所在的比特位置为64QAM调制符号中的最低可靠性等级,v0v1所在的比特位置和v2v3所在的比特位置均为64QAM调制符号中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
调制符号可以是不同调制方式的调制符号,例如可以是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其中,M是2的W次幂,W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当W是正偶数时,W个比特v0v1v2v3...vW-2vW-1中可以包含W/2种可靠等级,每种可靠等级包含2个比特。比如,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包含:16QAM调制符号、64QAM调制符号、256QAM调制符号、1024QAM调制符号、4096QAM调制符号、16384QAM调制符号,65536QAM调制符号等;也可以包含32QAM调制符号,128QAM调制符号,512QAM调制符号,1024QAM调制符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在采用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对码元进行调制的过程中,单个码元包含的比特数量为大于2个。
N个码元中可以有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且该两个或两个以上码元可以是连续的码元,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码元。
在步骤103中,映射后的调制符号为多个,调制器将该多个调制符号分别映射到多个资源单元上并发送出去,其中,每个调制符号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该资源单元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调制器会基于各资源单元中频域资源的子载波,将各调制符号在对应的时域资源上发送出去;其中,基于子载波发送的各调制符号,可以称之为已调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步骤102可以单独包括:将N个码元中的m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该种情况被记作步骤102-1,如图6a所示。该例子中,将至少部分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在该至少一个码元中,从而使得映射到其他码元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尽可能少,以尽可能降低该其他码元的误码率;从而,可以减少N个码元中出现误码的码元的数量,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步骤102可以单独包括: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该种情况被记作步骤102-2,如图6b所示。该例子中,至少一个码元中不包含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该至少一个码元的误码率较低,即,避免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被映射到每个码元中,导致每个码元的可靠性都受到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的影响;从而,可以减少N个码元中出现误码的码元的数量,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步骤102可以同时包括:将N个码元中的m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且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该种情况被记作步骤102-3,如图6c所示。该例子中,可以将至少部分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在该至少一个码元中,使得映射到其他码元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尽可能少;同时,可以使得少一个码元中不包含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使得该至少一个码元的误码率较低;从而,可以更好地减少N个码元中出现误码的码元的数量,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该步骤102中,该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可以被映射到多个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该步骤102中,调制符号可以为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其中,M是2的W次幂,W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其中,M-阶正交振幅调制包含:16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符号、64QAM调制符号、256QAM调制符号、1024QAM调制符号、4096QAM调制符号、16384QAM调制符号,65536QAM调制符号等,也可以包含32QAM,128QAM,512QAM,等;当M-阶正交振幅调制是16QAM、64QAM、256QAM、1024QAM、4096QAM、16384QAM,65536QAM等调制符号时,每个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的数量为2。这种情况下,该至少一码元的所有比特数量为T,且该T个比特被映射到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T/2个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以下是对步骤102-1这种情况的具体示例和说明。
示例的,如图7a中,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将15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该示例中,m1=1,该1个码元为c2;即,码元c2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码元c1和码元c3中均包含1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在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的该1个码元,可以是15个码元中的任意一个码元。
具体的,码元c2的4个比特中,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即,码元c2的所有比特T等于4,该4个比特被映射到16QAM的两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同时,码元c1的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第三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第四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3;码元c3的第四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1;码元c4~c15依然按照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顺序进行映射。
该示例中,将码元c1和码元c3中各拿出一个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到码元c2中;相较于现有的映射方式下码元c1和码元c3中均包含2个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而言,码元c1和码元c3中的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变少了,码元c1和码元c3的误码率降低了;从而能够降低该15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
示例的,如图7b中,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将15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该示例中,m1=2,该2个码元为c2和c14;即,码元c2、c14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码元c1、c3、c13、c15中均包含1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在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的该2个码元,可以是15个码元中的任意两个码元。
具体的,码元c1和码元c3中各比特的具体映射方式与图7a中一样,不再赘述。码元c14的4个比特中,第一个比特映射到第13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第二个比特映射到第15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同时,码元c13的第三个比特映射到第14个调制符号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码元c15的第三个比特映射到第14个调制符号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1;其余码元依然按照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顺序进行映射。
该示例中,码元c1和码元c3中各拿出一个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到码元c2中,码元c13和码元c15中各拿出一个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到码元c14中。相较于现有的映射方式下码元c1、c3、c13、c15中均包含2个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而言,码元c1、c3、c13、c15中的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变少了,码元c1、c3、c13、c15的误码率降低了;从而能够降低该15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
在一个例子中,m1的取值满足如下条件: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大于或等于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且小于(m1+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该例子中,能够将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在尽可能少的码元中,即可以使得未包含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的码元数量尽可能多,从而使得该误码率低的码元数量尽可能多,尽可能降低码字中码元的误码率。
这里包含两种情况,以下具体说明。
第一种情况: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等于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这说明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每个码元中的比特数量的整数倍。
示例的,如图8a中,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64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将15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图中,第一行包括15个码元c1、c2、c3……c15,每个码元包括4个比特;第二行的每个调制符号包括6个比特位置,且每个调制符号的6个比特位置中包含两个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两个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两个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第三行是接收端接收到的15个码元c1、c2、c3……c15。该例子中,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总数量与15个码元的码元比特总数量相同,即比特位置总数量是15*4=60;调制符号的数量为60/6=1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10*2=20。该2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集合在m1个的码元中,m1=20/4=5;即15个码元中有5个码元的所有比特均被映射到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其中,该5个码元可以是该15个码元中的任意5个,该图8a中示例的该5个码元分别为c3、c6、c9、c12、c15;其余10个码元的比特的映射方式不作限制,该图8a中示例的该其余10个码元中的每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和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
具体的,以每3个码元为一组,共能分成5组,每组中码元比特的具体映射方式相同。以码元c1、c2、c3为一组为例,映射方式为:将码元c1的四个比特依次映射至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一至第四个比特位置v0v1v2v3,将码元c2的四个比特依次映射至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一至第四个比特位置v0v1v2v3,将码元c3的前两个比特映射至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五和第六个比特位置v4v5,将码元c3的后两个比特映射至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五和第六个比特位置v4v5。这样,就把c1、c2、c3这一组码元中的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到码元c3中了,而码元c1、c2中仅包含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
如果第1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和第2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出错了,由于该两个比特位置都被集中到码元c3中了,所以仅导致码元3出错;如果按照现有的将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依序映射的方式,第1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和第2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分散在码元c2和c3中,那么会导致码元c2和c3均出错。相较于现有技术,当出错的可靠性最低等级的比特数量相同时,该示例方案中码字中码元的误码率显然更低。
示例的,如图8b中,以基于GF(28)域的RS(255,K)码字、64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255;RS(255,K)码字例如为RS(255,223)码字、或RS(255,239)码字,将255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图中,第一行包括255个码元c1、c2、c3……c255,每个码元包括8个比特;第二行的每个调制符号包括6个比特位置,且每个调制符号的6个比特位置中包含两个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两个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两个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第三行是接收端接收到的255个码元c1、c2、c3……c255。该例子中,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总数量与255个码元的码元比特总数量相同,即比特位置总数量是255*8=2040;调制符号的数量为2040/6=34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340*2=680;将该68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集合在m1个的码元中,m1=680/8=85。即255个码元中有85个码元的所有比特均被映射到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其中,该85个码元可以是该255个码元中的任意85个。该图8b中示例的该85个码元是c3、c6、c9……c255;而其余170个码元的比特的映射方式不作限制;该图8b中示例的该其余170个码元中的每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和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
具体的,以每3个码元为一组,共能分成85组,每组中码元比特的映射方式相同。以码元c1、c2、c3为一组为例,映射方式为:以每3个码元为一组,如码元c1、c2、c3为一组,将码元c1的前四个比特依次映射至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一至第四个比特位置v0v1v2v3,将码元c1的后四个比特依次映射至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一至第四个比特位置v0v1v2v3;将码元c2的前四个比特依次映射至第3个调制符号的第一至第四个比特位置v0v1v2v3,将码元c2的后四个比特依次映射至第4个调制符号的第一至第四个比特位置v0v1v2v3;将码元c3的八个比特依次映射至该4个调制符号的八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这样,就把c1、c2、c3这一组码元中的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集中到码元c3中了,而码元c1、c2中仅包含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图8b中,如果第1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和第2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出错了,由于该两个比特位置都被集中到码元c3中了,所以仅会导致码元3出错;但如果按照现有的将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依序映射的方式,第1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和第2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v3分散在码元c1和c2中,那么会导致码元c1和c1这两个码元出错。相较于现有技术,当出错的可靠性最低等级的比特数量相同时,该示例方案中码字中码元的误码率显然更低。
第二种情况: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大于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且小于(m1+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这说明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不是每个码元中的比特数量的整数倍。
示例的,如图9a中,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N=15;其中,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将15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图中,第一行包括15个码元c1、c2、c3……c15,每个码元包括4个比特;第二行的每个调制符号包括4个比特位置,且每个调制符号的4个比特位置中包含两个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两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第三行是接收端接收到的15个码元c1、c2、c3……c15。该例子中,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总数量与15个码元的码元比特总数量相同,即比特位置总数量是15*4=60;调制符号的数量为60/6=1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10*2=30,每个码元有4个比特,所以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30不是4的整数倍;此时,将30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28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可以集合在7个码元中,即m1=7;另一部分是2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该2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与该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的差值,可以记作L。该L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和另外2个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可以集合在1个码元中。其中,该7个码元可以是该15个码元中的任意7个,该1个码元是该15个码元中除该7个码元外的任意一个。该图9a中示例的该7个码元是c2、c4、c6、c8、c10、c12、c14,该1个码元是c15;而其余7个码元的所有比特可以都映射到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
在另外的示例中,该L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可以分散在不同的码元中。如图9b的示例中,与图9a的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另一部分中的2个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被分散在两个码元中,具体的被分散在码元c13、c15中;然并不限制,该2个码元可以被分散在该15个码元中除该7个码元之外的任意两个码元中。
其中,将最低可靠性等级的该L个码元集合在一个码元中,相较于将最低可靠性等级的该L个码元分散到若干个码元的方案而言,可以减少包含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的码元数量,即减少出错概率较高的码元数量,从而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提高传输性能。如图9a所示的例子,相较于图9b所示的例子,传输性能更好。
在一个例子中,当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的类型大于或等于三种时,例如,当调制符号可以为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M是2的W次幂,且W是大于4的偶数时,则该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种可靠性等级。例如64QAM调制符号,W=6,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3种可靠性等级;256QAM调制符号,W=8,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4种可靠性等级;1024QAM调制符号,W=10,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5种可靠性等级;4096QAM调制符号,W=12,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6种可靠性等级;16384QAM调制符号,W=14,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7种可靠性等级;65536QAM调制符号等,W=16,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8种可靠性等级。将N个码元中的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和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具体可以是:将该1个码元的L个比特映射到该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上,且将该1个码元中除该L个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映射到该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该第二低可靠性等级是指,该调制符号的所有可靠性等级中,可靠性排序倒数第二低的可靠性等级。这种方式下,可以避免可靠性等级越高的比特与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进行组合,即可以尽可能保证可靠性等级越高的比特所在码元的准确率,从而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
或者,在其他例子中,当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的类型大于或等于三种时,将N个码元中的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和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还可以是:将该1个码元的L个比特映射到该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上,且将该1个码元中除该L个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映射到该调制符号的两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以下是对步骤102-2这种情况的具体示例。
该步骤中的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可以是所有可靠性等级中除最低可靠性等级之外的任意一种可靠性等级。比如,当共有两种可靠性等级时,该非最低可靠性等级就是最高可靠性等级;当共有三种可靠性等级时,最低可靠性等级即是第三可靠性等级,故该非最低可靠性等级可以是第一可靠性等级或第二可靠性等级。例如,当调制符号可以为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M是2的W次幂,且W是大于4的偶数时,则该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种可靠性等级。例如64QAM调制符号,W=6,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3种可靠性等级;256QAM调制符号,W=8,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4种可靠性等级,此时,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有三种;1024QAM调制符号,W=10,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5种可靠性等级,此时,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有四种;4096QAM调制符号,W=12,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6种可靠性等级,此时,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有五种;16384QAM调制符号,W=14,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7种可靠性等级,此时,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有六种;65536QAM调制符号等,W=16,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可靠性等级包含W/2=8种可靠性等级,此时,非最低可靠性等级有七种。
具体的,该步骤102-2可以包括以下任意组合:将N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三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4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四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5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五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6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六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7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七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8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八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2、m3、m4、m5、m6、m7、m8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即,若可靠性等级共两种,该步骤102-2中可以包含:将N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该m2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若可靠性等级共三种,该步骤102-2中可以包含以下情况的其中之一或组合:将N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三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该m2、m3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若可靠性等级为四种,该步骤102-2中可以包含以下情况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将N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三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N个码元中的m4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四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在可靠性等级的数量为更多的情况下,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若可靠性等级共两种,示例的,如图10a所示,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该示例中,将15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2=1,且该1个码元是码元c1。其中,在共有两种可靠性等级的情况下,该第二低可靠性等级就是最高可靠性等级。
具体的,码元c1的4个比特中,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即,码元c1的所有比特T等于4,该4个比特被映射到16QAM的两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同时,将码元c2的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且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码元c3~c15依然按照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顺序进行映射。即该例子中,码元c1的所有比特都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故该码元c1出错的可能性比其他14个码元出错的可能性低很多。将图10a与图4a对比可知,虽然第1个调制符号的v3位置和第2个调制符号的v2位置在传输中都出错了,但图10a中由于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集合在码元c2中,所以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仅导致码元c2出错,而码元c1是正确的;而图4a中,由于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分散在码元c1和c2中,所以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导致码元c1和c2都出错了。显然,图10a所示的例子相较于图4a所示的例子,整体误码率更低,数据传输性能更好。
另外,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两个比特位置v2 v3可以被分散到不同的码元中。如图10b的示例中,与图10a的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0a中,码元c2的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而图10b中,码元c2的第一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码元c2的第二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码元c3的第一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3,码元c3的第二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1
示例的,如图10c所示,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该示例中,将15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2=2,且该2个码元是码元c1和c2。其中,在共有两种可靠性等级的情况下,该第二低可靠性等级就是最高可靠性等级。
具体的,码元c1的4个比特中,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码元c2的4个比特中,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4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同时,码元c3的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且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码元c4的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且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4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码元c5~c15依然按照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顺序进行映射。即该例子中,码元c1、c2的所有比特都映射到调制符号的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故该2个码元c1、c2出错的可能性比其他12个码元出错的可能性低很多。将图10a与图4a对比可知,虽然第1个调制符号的v3位置和第2个调制符号的v2位置在传输中都出错了,但图10c中由于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分别集合在码元c3、c4中,所以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仅导致码元c3、c4出错,而码元c1、c2是正确的;而图4a中,由于这两个出错位置的比特分散在码元c1和c2中,所以这两个出错的比特导致码元c1和c2都出错了。显然,图10c所示的例子相较于图4a所示的例子,整体误码率更低,数据传输性能更好。类似的,将图10c与图6a对比可知,图10c中码元c1和c2都是正确的,而图10a中码元c1是正确的、码元c2出错了,显然图10c所示的例子的整体误码率也是更低的。
若可靠性等级共三种,示例的,如图10d所示,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64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该示例中,将15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且将15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三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2=1,且该码元为c1;且m3=1且该码元为c14。其中,在共有三种可靠性等级的情况下,该第二低可靠性等级就是第二可靠性等级,即次高可靠性等级;该第三低可靠性等级就是第一可靠性等级,即最高可靠性等级;最低可靠性等级即第三可靠性等级。
具体的,码元c1的4个比特中,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码元c2的4个比特分别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和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4v5。同时,码元c13的4个比特分别映射到第9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和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4v5;码元c14的4个比特中,前两个比特映射到第9个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后两个比特映射到第10个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码元c13的4个比特分别映射到第10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和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4v5。其余码元依然按照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顺序进行映射。
以下是对步骤102-3这种情况的具体示例。
示例的,如图11a中,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共两种可靠性等级;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该示例中,将15个码元中的m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15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1=1且该码元为c1,m2=1且该码元为c2。即,码元c1的所有比特T等于4,该4个比特被映射到16QAM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和第二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同时,码元c2的所有比特T等于4,该4个比特被映射到16QAM的第一个调制符号和第二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
如图11b中,该图11b与图11a的区别之处在于,该图11b的示例中:m1=7且该码元为c1、c3、c5、c7、c9、c11、c13;m2=7且该码元为c2、c4、c6、c8、c10、c12、c14。
示例的,如图11c中,以基于GF(24)域的RS(15,K)码字、16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15,共三种可靠性等级;该RS(15,K)码字例如为RS(15,9)码字。该示例中,将15个码元中的m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15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且将15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1=1且该码元为c1,m2=1且该码元为c2,m3=1且该码元为c3。
如图11d中,该图11d与图11c的区别之处在于,该图11d的示例中:m1=5且该码元为c3、c6、c9、c12、c15;m2=5且该码元为c2、c5、c8、c11、c14;m3=5且该码元为c1、c4、c7、c10、c13。
示例的,如图11e中,以基于GF(28)域的RS(255,K)码字、64QAM调制方式为例,N=255;其中,RS(255,K)码字例如为RS(255,223)码字、RS(255,239)码字。该示例中,将255个码元中的m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将15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且将15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1=85且该些码元为m1=85且该码元为c3、c6、c9、……、c255;m2=85且该些码元为c2、c5、c8、……、c254;m3=85且该些码元为c1、c4、c7、……、c253。其中,图11e的示例与图8b的示例其采用的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均与图8b的例子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1e中,除了将调制符号中680个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集合在85个的码元,对于剩余170个码元中,每个码元的所有比特都映射到同一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在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大于或等于三种,且单个码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单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数量的情况下,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将该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不同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至少一个码元中不包含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该至少一个码元的误码率较低,即,避免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被映射到每个码元中,导致每个码元的可靠性都受到最低可靠性等级比特的影响;从而,可以减少N个码元中出现误码的码元的数量,降低N个码元的整体误码率,进而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该流程图中包含步骤201~步骤203;其中,步骤202是本申请的数据处理方法中提到的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
步骤201,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码字;其中,每个码字包含N个码元。
步骤202,在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大于或等于三种,且单个码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单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数量的情况下,将该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不同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步骤203,将映射后的调制符号映射到资源单元上并发送出去。
其中,步骤201可以由发送端中的编码器执行,且具体执行方式与步骤101类似,不再赘述。步骤203可以由发送端中的调制器执行,且具体执行方式与步骤103类似,不再赘述。步骤202可以由发送端中的数据处理模块执行,该数据处理模块可以集成在该调制器中或该发送端中的其他功能器件中,该数据处理模块还可以是一个独立器件,如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芯片。步骤202与步骤102并不相同。
示例的,如图13所示,以基于GF(28)域的RS(255,K)码字、64QAM调制方式为例,即N=255,共三种可靠性等级;该RS(255,K)码字例如为RS(255,239)码字。其中,单个码元有8个比特,单个调制符号有6个比特位置。该示例中,码元c1的所有比特映射到了第一可靠性等级比特位置和第二可靠性等级比特位置。
具体的,码元c1的8个比特中,第一和第二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第三和第四个比特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第五和第六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第七和第八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一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码元c2的8个比特中,第一和第二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第三和第四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4v5,第五和第六个比特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第三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4v5,第七和第八个比特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第二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码元c3~c255依然按照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顺序进行映射。由于码元c1中不含第三可靠性等级比特,码元c1的出错概率较其他码元都要低。
在其他情况下,如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为四种,分别为第一至第四种可靠性等级,其中,第四种可靠性等级为最低可靠性等级;数据处理模块可以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第一可靠性等级、第二可靠性等级、第三可靠性等级中的任意两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或映射到该三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在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更多的情况下亦是如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对应比特位置的映射的具体实现可以是,数据处理模块对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进行重新排序,以使得重新排序后的码元比特依序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时,存在m个码元的所有比特均映射到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其中,重新排序的规则是预先设定的,即可以根据设定的m值以及m个码元比特分别被映射到的哪个调制符号来预设规则。
比如上述图7a的例子中,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后,按照如下规则对码字比特进行重新排序:将码元c2的前两比特调到码元c1的后两个比特的位置,将码元c1的第三个比特调到码元c2的第一个比特的位置,将码元c1的第四个比特调到码元c3的第4个比特的位置,将码元c3的第4个比特特调到码元c2的第2个比特的位置,其余比特不变。然后,将重新排序后的码字比特依序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如下表2a中分别示出了重新排序前和重新排序后的码字比特顺序;其中,bi是指码字中的第i个比特,每4个比特构成一个码元。
表2a
Figure BDA0003352715260000171
又比如上述图11b的例子中,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后,按照如下预设规则对码字比特进行重新排序:将码元c1的后两个比特进而码元c2的前两个比特的位置互换;将码元c3的后两个比特进而码元c4的前两个比特的位置互换、将码元c5的后两个比特进而码元c6的前两个比特的位置互换、……、将码元c13的后两个比特进而码元c14的前两个比特的位置互换。如下表2b中分别示出了重新排序前和重新排序后的码字比特顺序。
表2b
Figure BDA0003352715260000172
步骤102也可以有其他的具体实现。比如,无需对编码器输出的码元比特进行重新排序,而是直接根据预设规则将比特进行映射。如图11b中,将码元c2的前两个比特直接映射到第1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并将码元c1的后两个比特直接映射到第2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将码元c4的前两个比特直接映射到第3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并将码元c3的后两个比特直接映射到第4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将码元c14的前两个比特直接映射到第13个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2v3,并将码元c13的后两个比特直接映射到第14个调制符号的最高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v0v1;其余比特的映射位置不变。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在接收端执行。接收端接收到已调信号后,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的步骤中,包括:
步骤301,对该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并根据预设规则对该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
步骤302,根据重新排序后的各比特得到N个码元;
其中,该已调信号由发送端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该N个码元进行处理后生成,该预设规则与该发送端将该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
其中,接收端包括解调器和解码器。步骤301可以由接收端中的数据处理模块执行,该数据处理模块可以集成该解调器中,也可以独立于该解调器,如该数据处理模块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芯片。步骤302可以由该解码器执行。
在步骤301中,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已调信号,并对该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多个调制符号;具体的,数据处理模块中预先存储了发送端在生成该调制符号时的星座图,并利用该星座图从该已调信号中解调出该多个调制符号。
数据处理模块中还预存了用于对该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的预设规则。其中,发送端在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N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与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总数量是相同的,发送端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将N个码元的比特和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一一对应地进行映射。接收端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存储的用于解调的预设规则,与发送端的将码字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的规则是对应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其中,数据处理模块在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具体用于:将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
一个例子中,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被映射到多个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一个例子中,该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两种不同的可靠性等级的比特。
一个例子中,该码元包含的比特数量大于2。
一个例子中,调制符号为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其中,M是2的W次幂,W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
一个例子中,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数量为T,且T个比特被映射到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T/2个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该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发送端内,是与上述由发送端执行的各数据处理方法相对应的功能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其中,数据处理模块在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的过程中,具体用于: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并根据预设排序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根据重新排序后的各比特得到所述N个码元;其中,已调信号由已调信号的发送端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N个码元进行处理后生成,预设规则与已调信号的发送端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
其中,该预设规则与已调信号的发送端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可以理解为:该预设规则与发送端将该N个码元进行映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是相逆的。如上述表2a中,接收端内的该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是表2a中重新排序后的比特顺序,该数据处理模块根据该预设规则对该重新排序后的比特顺序进行重新排序,以将其恢复至重新排序前的比特顺序;需要强调的是,该表2a中的重新排序前的比特顺序,就是该接收端内的该数据处理模块在对已调信号解调得到的比特序列进行重新排序后得到各比特。进而,该接收端内的该数据处理模块再根据单个码元中的比特数量,将重新排序后的各比特恢复出该N个码元。
该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接收端内,是与上述由接收端执行的各数据处理方法相对应的功能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例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例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其中,所述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能够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其中,存储器和处理器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w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w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被映射到多个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包括: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m1为整数,且m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1的取值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且小于(m1+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大于所述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且小于(m1+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
所述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还包括: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和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其中,L为所述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与所述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的类型大于或等于三种;
所述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1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和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具体为:
将所述1个码元的L个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最低可靠性等级的L个比特位置上,且将所述1个码元中除所述L个比特之外的其他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包括: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2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二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3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三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4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四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5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五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6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六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7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七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m8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第八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其中,m2、m3、m4、m5、m6、m7、m8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比特都映射到所述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的码元数量记作m,所述m的取值满足如下条件: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总数量大于或等于m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且小于(m+1)个码元的比特总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两种不同的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符号为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其中,M是2的W次幂,W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码元的所有比特数量为T,且所述T个比特被映射到所述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T/2个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元包含的比特数量大于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元为里德-所罗门码的码元或者RaptorQ码的码元。
15.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大于或等于三种,且单个码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单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数量的情况下,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不同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1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的步骤中,包括:
对所述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
根据重新排序后的所述各比特得到所述N个码元;
其中,所述已调信号由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所述N个码元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
17.一种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将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具体用于:
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其中,N为整数,且N>1;或者,
在调制符号的可靠性等级种类大于或等于三种,且单个码元的比特数量大于或等于单个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数量的情况下,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不同种非最低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被映射到多个所述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两种不同的可靠性等级的比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元包含的比特数量大于2。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符号为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符号,其中,M是2的W次幂,W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码元中的至少一个码元的所有比特数量为T,且所述T个比特被映射到所述M-阶正交振幅调制的T/2个调制符号的同一种可靠性等级的比特位置上。
23.一种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对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N个码元的过程中,具体用于:
对所述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比特序列,并根据预设排序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各比特进行重新排序;
根据重新排序后的所述各比特得到所述N个码元;
其中,所述已调信号由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所述N个码元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预设规则与所述已调信号的发送端将所述N个码元中的比特映射到所述调制符号的比特位置上的过程中所依据的规则相对应。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111342602.1A 2021-11-12 2021-11-12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132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2602.1A CN116132244A (zh) 2021-11-12 2021-11-12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31611 WO2023083342A1 (zh) 2021-11-12 2022-11-14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2602.1A CN116132244A (zh) 2021-11-12 2021-11-12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2244A true CN116132244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0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2602.1A Pending CN116132244A (zh) 2021-11-12 2021-11-12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32244A (zh)
WO (1) WO20230833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8608A1 (en) * 2007-03-08 2008-09-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ross qam modulation-based symbol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56234B2 (en) * 2007-06-15 2013-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42383B (zh) * 2007-11-22 2012-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阶调制中的比特优先映射方法
CN109150378B (zh) * 2017-06-16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3342A1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620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EP20991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CN103765781B (zh) 广播/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2096761B1 (en) Puncturing of LDPC codes in dependence on the modulation scheme
JP7464521B2 (ja) Ldpcコード化データ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213063B1 (en)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encoded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EP25660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in a broadcasting/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64426A (zh) 在具有分布匹配和统计幅度成形的系统中利用符号分布的误差检测
CN102356583A (zh) 用于编码plcp报头的技术
US79070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using embedded coding
CN116132244A (zh) 数据处理方法、模块、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494276B2 (ja) 適応変調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方法
CN11544198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0102523A1 (zh) 数据发送装置及其方法、数据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US20240039558A1 (en) Radi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KR101503655B1 (ko) 저밀도 패리티 검사 부호를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복호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011592A1 (en)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