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5668A - 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5668A
CN116125668A CN202310075232.2A CN202310075232A CN116125668A CN 116125668 A CN116125668 A CN 116125668A CN 202310075232 A CN202310075232 A CN 202310075232A CN 116125668 A CN116125668 A CN 116125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lens
optical
front side
rea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52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秀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u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52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56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5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8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for controlling or changing the state of polarisation, e.g. transforming one polarisation state into ano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系统,自前侧至后侧依次包含:影像面,具有贴设于所述影像面的后侧的圆起偏器,用于发射光线;第三透镜,可沿光轴前后移动以改变所述光学系统的屈光度,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表面上设有部分反射元件;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其前侧表面设有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偏振反射膜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偏振反射膜贴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前侧表面,所述四分之一波片贴设于所述偏振反射膜的前侧;光圈,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后侧;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可视直径为VD,所述光学系统中各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max,且满足以下条件式:VD≥10.00毫米,SDmax≤22.25毫米。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眼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头戴装置的相关科技于今年来快速发展,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快速成长,从用户体验出发,对兼具小体积和优良成像方式的光学系统的需求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其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较小体积、较轻重量的设计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自前侧至后侧依次包含:
影像面,具有贴设于所述影像面的后侧的圆起偏器,用于发射光线;
第三透镜,可沿光轴前后移动以改变所述光学系统的屈光度,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表面上设有部分反射元件;
第二透镜;
第一透镜,其前侧表面设有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偏振反射膜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偏振反射膜贴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前侧表面,所述四分之一波片贴设于所述偏振反射膜的前侧;
光圈,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后侧;
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可视直径为VD,所述光学系统中各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max,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VD≥10.00毫米,SDmax≤22.25毫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后侧表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表面及所述第三透镜的后侧表面均为非球面。
优选地,所述光学系统的视场角为FOV,满足95.00°≤FOV≤115.00°。
优选地,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TTL≤18.60毫米。
优选地,所述部分反射元件为半透半反膜,其透过率和反射率均为50%。
优选地,所述偏振反射膜的反射率大于等于95%。
优选地,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畸变为DIST,在0D屈光度状态下所述光学畸变满足DIST≤30.25%。
优选地,所述光学系统的色差小于等于185.00μm。
优选地,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满足TTL/f≤0.85。
优选地,所述影像面为显示器,尺寸为2.1英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三透镜的前侧表面上设有部分反射元件,并在第一透镜上设置依次包括偏振反射膜和四分之一波片的复合膜,实现三片透镜光路折叠结构,并控制透镜的半口径,减小光学系统的体积,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能得到更高的性能,从而提高成像品质;最大可视直径大于等于10.00毫米,使用户不需要繁琐的调整即可得到最佳显示效果,兼具了小体积和高成像性能。同时,通过第三镜片可自由前后移动,通过改变第三镜片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程度屈光度(0D~8D),适配不同的近视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光学系统的点列图;
图3是图1所示光学系统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光学系统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光学系统的包含膜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点列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光学系统的包含膜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点列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4是图1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15是图11所示光学系统的包含膜层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5,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10自前侧至后侧依次包含:影像面11、圆起偏器12、部分反射元件13、第三透镜14、第二透镜15、四分之一波片16、偏振反射膜17、第一透镜18、光圈19。
影像面11,发射光线,影像面11具有贴设于所述影像面11的后侧的圆起偏器12,本实施方式中,影响面11为显示器,尺寸为2.1英寸,显示器发出的光线经圆起偏器12后,形成左旋圆偏振光LCP。
第三透镜14可沿光轴前后移动以改变所述光学系统10的屈光度。通过沿光轴前后移动第三透镜14可以改变第三透镜14在光轴上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光学系统10实现不同程度屈光度,以适配不同的近视程度。
第三透镜14的前侧表面141上设有部分反射元件13,一部分光线被反射,一部分光线入射至第三透镜14,此时光线为左旋圆偏振光LCP。
入射至第三透镜14的左旋圆偏振光LCP经第三透镜14折射后出射至第二透镜15,且经第二透镜15折射后出射至所述第一透镜18。
第一透镜18的前侧表面181上设有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偏振反射膜17和四分之一波片16,所述偏振反射膜17贴设于所述第一透镜18的前侧表面181,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6贴设于所述偏振反射膜17的前侧,左旋圆偏振光LCP第一次经过四分之一波片16后转变成线偏振S光,随后在偏振反射膜17处又被反射至四分之一波片16,此时的反射光线仍为线偏振S光,第二次经过四分之一波片16后转变为左旋圆偏振光LCP第二次入射至第二透镜15,且在依次经第二透镜15和所述第三透镜14折射后入射至部分反射元件13,并在部分反射元件13处发生部分被反射,经反射的光线转变为右旋圆偏振光RCP第三次入射第三透镜14,且在依次经所述第三透镜14和第二透镜15折射后入射至四分之一波片16,经过四分之一波片16转变为线偏振P光入射至偏振反射膜17,由于偏振反射膜17具有反射线偏振S光和透射线偏振P光的特性,线偏振P光入射第一透镜18,经第一透镜18折射后进入光圈19。
光圈19的位置为模拟人眼表面的位置,所述光圈19的直径为10.00mm,定义光学系统10的最大可视直径为VD,VD为10毫米,满足VD≥10毫米,即,人眼在直径为至少10mm的范围内移动时均可看到清晰的图像,使用户不需要繁琐的调整就可以在最佳位置看到最好的显示效果,增大了FOV,使FOV可以达到90°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10的屈光度为0D。需要说明的是,光线由一种物体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表示这种屈光现象大小(屈光力)的单位是屈光度(缩写为“D”)。1屈光度或1D等于常说的100近视度数。
第一透镜18的有效半径为22.25mm,第二透镜15的有效半径为22.25mm第三透镜14的有效半径为22.25mm,定义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max,满足SDmax≤22.25毫米,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的体积。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8的后侧表面183为非球面,至少设置一个非球面有利于缩减光学总长。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自由曲面。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15的前侧表面151、所述第二透镜15的后侧表面153、所述第三透镜14的前侧表面141,所述第三透镜14的后侧表面143均为非球面,非球面的应用有利于修正光学系统的像差。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自由曲面。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8的前侧表面181为平面,第一透镜18的后侧表面183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15的前侧表面151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15的后侧表面153为凸面,第三透镜14的前侧表面141为凸面,第三透镜14的后侧表面143为凸面。
本实施方式中,定义光学系统10的视场角为FOV,FOV为96.65°,满足95.00°≤FOV≤115.00°,较大的视场角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定义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影像面11至第一透镜18的后侧表面183的轴上距离)为TTL,本实施方式中,TTL为18.534毫米,满足TTL≤18.60毫米,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的体积。
本实施方式中,部分反射元件为半透半反膜,其透过率和反射率均为50%;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部分反射元件的反射透射比例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求做调整,也可以为55:45、60:40等。
本实施方式中,偏振反射膜17的反射率大于等于95%,更高的反射率提高光学系统10的光线效能,增加显示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14在光轴上处于0D屈光度的位置。此状态下可以实现RMS radius≤30.00μm。其中,RMS radius(均方根半径)越小证明系统的成像质量越好。
定义光学系统的光学畸变为DIST,本实施方式中,在0D屈光度状态下的光学畸变DIST满足DIST≤30.25%,畸变较小,给用户提供更真实的VR环境。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10的色差小于等于185.00μm。
定义光学系统10的焦距为f,本实施方式中,f为25.343毫米,TTL/f为0.731,满足TTL/f≤0.85,有利于减小光学系统的体积。优选地,满足TTL/f≤0.82。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8的后侧表面183、第二透镜15的前侧表面151、第二透镜15的后侧表面153及第三透镜14的后侧表面143上均设有增透膜,以提高光学系统10的光线效能,提高亮度。
下面将用实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系统10。各实例中所记载的符号如下所示。焦距、轴上距离、中心曲率半径、轴上厚度、反曲点位置、驻点位置的单位为mm。
表1、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10的设计数据。
【表1】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071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081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R: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18的后侧表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18的前侧表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15的后侧表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15的前侧表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14的后侧表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14的前侧表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为便于理解光路,将光线从后侧向前侧传播设为正值,将光线从前侧向后侧传播设为负值);
d0:光圈19到第一透镜18的后侧表面183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18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18的前侧表面181到第二透镜15的后侧表面151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15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15的前侧表面153到第三透镜14的后侧表面143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14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14的轴上厚度的负值;
d7:第二透镜15的前侧表面153到第三透镜14的后侧表面143的轴上距离的负值;
d8:第二透镜15的轴上厚度的负值;
d9:第一透镜18的前侧表面181到第二透镜15的后侧表面151的轴上距离的负值;
d10:第三透镜14的前侧表面141到影像面11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d线为波长为540nm的绿光);
nd1:第一透镜18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15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14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18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15的阿贝数;
v2:第三透镜14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091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01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下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z=(cr2)/{1+[1-(k+1)(c2r2)]1/2}+A4r4+A6r6+A8r8+A10r10+A12r12+A14r14+A
16r16+A18r18+A20r20+A22r22+A24r24+A26r26+A28r28+A30r30(1)
其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A22、A24、A26、A28、A30是非球面系数,c是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r是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z是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40nm、630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10后的点列图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540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入瞳直径ENPD为10.000mm,全视场像高IH为19.152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96.65°,光学系统10满足小体积、最大可视直径大于等于10.00mm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0。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14在光轴上处于4D屈光度的位置。此状态下可以实现RMS radius≤30.00μm。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20在4D屈光度状态下的光学畸变DIST满足DIST≤36.62%,畸变较小,给用户提供更真实的VR环境。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20形成的虚像距离为250mm,其适合4D(近视400度)的人群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图像。
表3、表4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0的设计数据。
【表3】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11
表4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4】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12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21
图7、图8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40nm、630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0后的点列图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9则示出了波长为540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9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入瞳直径ENPD为10.000mm,TTL为18.387mm,焦距f为23.909mm,TTL/f为0.769,全视场像高IH为19.152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103.75°,光学系统20满足小体积、最大可视直径大于等于10.00mm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30。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14在光轴上处于8D屈光度的位置。此状态下可以实现RMS radius≤80.00μm。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30在8D屈光度状态下的光学畸变DIST满足DIST≤42.37%,畸变较小,给用户提供更真实的VR环境。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30形成的虚像距离为125mm,其适合8D(近视800度)的人群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图像。
表5、表6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30的设计数据。
【表5】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31
表6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4】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32
Figure BDA0004089061970000141
图12、图1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470nm、540nm、630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30后的点列图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4则示出了波长为540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系统10的入瞳直径ENPD为10.000mm,TTL为18.409mm,焦距f为22.636mm,TTL/f为0.813,全视场像高IH为19.152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112.39°,光学系统30满足小体积、最大可视直径大于等于10.00mm的设计要求,其轴上、轴外色像差被充分补正,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前侧至后侧依次包含:
影像面,具有贴设于所述影像面的后侧的圆起偏器,用于发射光线;
第三透镜,可沿光轴前后移动以改变所述光学系统的屈光度,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表面上设有部分反射元件;
第二透镜;
第一透镜,其前侧表面设有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偏振反射膜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偏振反射膜贴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前侧表面,所述四分之一波片贴设于所述偏振反射膜的前侧;
光圈,位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后侧;
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可视直径为VD,所述光学系统中各透镜的最大有效半径为SDmax,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VD≥10.00毫米,SDmax≤22.2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后侧表面为非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后侧表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前侧表面及所述第三透镜的后侧表面均为非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视场角为FOV,满足95.00°≤FOV≤11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为TTL,满足TTL≤18.6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反射元件为半透半反膜,其透过率和反射率均为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反射膜的反射率大于等于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畸变为DIST,在0D屈光度状态下所述光学畸变满足DIST≤3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色差小于等于185.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满足TTL/f≤0.8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面为显示器,尺寸为2.1英寸。
CN202310075232.2A 2023-01-20 2023-01-20 光学系统 Pending CN1161256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5232.2A CN116125668A (zh) 2023-01-20 2023-01-20 光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5232.2A CN116125668A (zh) 2023-01-20 2023-01-20 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5668A true CN116125668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5232.2A Pending CN116125668A (zh) 2023-01-20 2023-01-20 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56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6492A (zh) * 2023-08-09 2023-09-12 江西联昊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6492A (zh) * 2023-08-09 2023-09-12 江西联昊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
CN116736492B (zh) * 2023-08-09 2023-12-05 江西联昊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49004B1 (en) Head mounted display viewing optics with improved optical performance
US10302906B2 (en) Eyepiece optical system for near-eye display,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108303796B (zh) 目镜
JP7154878B2 (ja) 観察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観察装置
CN115079408B (zh) 光学系统及vr设备
WO2021218080A1 (zh) 具有折叠光路的光学显示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216285989U (zh) 一种用于目视的复合光学镜及近眼显示设备
CN215117019U (zh) 一种光学镜组及近眼显示装置
CN111258053A (zh) 一种目镜镜头及近眼显示系统
CN116125668A (zh) 光学系统
WO2017161485A1 (zh) 短距离光学放大模组、眼镜、头盔及vr系统
JP7406028B1 (ja) 光学系
CN116974073A (zh) 光学系统
CN116381911A (zh) 一种光学系统
CN116400481A (zh) 光学模组及vr设备
CN116224555A (zh) 一种目视光学系统
TWI811774B (zh) 光學透鏡組及頭戴裝置
CN213276127U (zh) 增强现实与眼镜结合的投影光学装置
CN116774436A (zh) 光学系统
CN116755254A (zh) 虚拟现实光学镜头
CN211905862U (zh) 基于菲涅尔透镜和光波导原理的增强现实光学装置
CN219737881U (zh) 光学系统及包括该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
CN117970643A (zh) 光学系统
CN220626780U (zh) 虚拟现实系统
CN113325566B (zh) 一种反射式目镜光学系统及头戴近眼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