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3686A -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3686A
CN116123686A CN202111339945.2A CN202111339945A CN116123686A CN 116123686 A CN116123686 A CN 116123686A CN 202111339945 A CN202111339945 A CN 202111339945A CN 116123686 A CN116123686 A CN 116123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panel
stress
gap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99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飞
李学瑞
陈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99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36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8796 priority patent/WO20230826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3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3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其中,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为实时采集导风板的第一应力,控制器根据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获取导风板实时的第一变形量,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驱动导风板上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减小导风板的变形,使导风板处于平直状态,从而保证导风板关闭后,导风板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背景技术
挂机的导风板通过电机安装在空调的骨架上,导风板在电机的带动下运动。
现有技术中,导风板采用ABS等塑料材料制作,空调制冷时,导风板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发生内凹变形,导风板闭合后仍处于凹陷变形状态,空调制热时,导风板在热空气的作用下发生外凸变形,导致导风板闭合后仍处于外凸变形状态。
导风板无论是发生内凹变形还是外凸变形,均会导致导风板闭合后与面板之间的间隙不均匀,降低空调外观的美观性。
因此,如何实现导风板闭合后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提高空调外观的美观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导风板闭合后与面板之间的间隙均匀,提高空调外观的美观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关闭时和/或关闭后所述导风板的第一应力;
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驱动所述导风板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导风板处于平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应力和所述第一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中,还包括步骤:
获取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导风板开启时和/或开启后所述导风板的第二应力;
根据第二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驱动所述导风板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导风板带动所述调节组件运动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应力和所述第二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包括:
调节组件,安装在空调的骨架上,用于驱动导风板运动;
应力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导风板关闭时和/或关闭后所述导风板的第一应力;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所述导风板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导风板处于平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应力和所述第一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应力传感器还用于获取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导风板开启时和/或开启后所述导风板的第二应力;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变形量控制所述调节组件驱动所述导风板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导风板带动所述调节组件运动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应力和所述第二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齿轮;
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骨架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骨架上开设有齿条槽,所述齿条能够在所述齿条槽内运动,所述齿条与所述导风板铰接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丝杠;
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骨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骨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丝杠螺母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运动,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导风板铰接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中,所述调节组件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导风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铰接。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实时采集导风板在关闭时和/或关闭后的第一应力,控制器根据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获取导风板实时的第一变形量,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驱动导风板上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减小导风板的变形,使导风板处于平直状态,从而保证导风板关闭后,导风板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适用于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通过应力传感器、调节组件和控制器配合,实现在导风板在关闭时和/关闭后,根据导风板的第一应力变化实时获取导风板的第一变形量,根据第一变形量调节调节组件作用在导风板上的力,从而使导风板处于平直状态,保证导风板闭合后与面板各处之间的间隙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说明如下:
1、导风板,2、应力传感器,3、调节组件,31、齿轮,32、第一电机,33、齿条,4、齿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以实现导风板闭合后与面板之间的间隙均匀,提高空调外观的美观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1关闭时和/或关闭后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
S2、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其中,第一应力和第一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本申请公开了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内预先存储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以及与该曲线对应的参数;
控制器接收实时采集的导风板1关闭时和/或关闭后的第一应力,根据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得到与第一应力对应的导风板1的第一变形量;
控制器根据得到的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
对于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导风板1结构,通过CAE分析获取导风板1的应力-变形量的曲线,并记录与应力-变形量的曲线对应的参数,将应力-变形量的曲线和参数存储到控制器中。
本申请中公开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是实时采集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以获取导风板1实时的第一变形量,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上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减小导风板1的变形,使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从而保证导风板1在关闭时和/或关闭后,导风板1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导风板1在关闭过程中,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也结束,导风板1的温度会逐渐趋于室温,此时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会随着导风板1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相应的,导风板1的第一变形量也会发生实时变化,调节组件3根据获取的导风板1实时变化的第一变形量实时改变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的距离,以保证导风板1在关闭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平直状态;
由于导风板1关闭所用的时间较短,使得在导风板1关闭后,导风板1的温度还没有达到室温,此时导风板1的温度仍然会逐渐变化趋于室温,此时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也在实时变化,相应的,导风板1的第一变形量也会发生实时变化,调节组件3需要继续根据导风板1实时变化的第一变形量实时改变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的距离,保证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至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不再变化。
本申请公开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是一个实时采集实时调节过程,使导风板1保持平直状态且逐渐释放导风板1的应力,在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不再变化时,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此时控制器控制调节组件3停止动作。
本申请空调的第一设定工作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制热模式,第二种是制冷模式。
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环境温度低,导风板1加热,导风板1的温度逐渐升高,会产生应力发生外凸变形,导风板1关闭时,仍然处于外凸变形状态,导致导风板1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不均匀。
为了改变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调节组件3向导风板1施加一个朝向面板的力,以改变导风板1处于外凸变形的状态,并且逐渐处于平直状态。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时,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在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第一特定方向为朝向面板的方向。
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环境温度高,导风板1冷却,导风板1的温度逐渐下降,会产生应力发生内凹变形,导风板1关闭时,仍然处于内凹变形状态,导致导风板1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不均匀。
为了改变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调节组件3向导风板1施加一个背向面板方向的力,以改变导风板1处于内凹变形的状态,并且逐渐处于平直状态。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时,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在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第一特定方向为背向面板的方向。
本申请公开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3、获取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1开启时和/或开启后的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
S4、根据第二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其中,第二应力和第二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在制热模式下,导风板1在开启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甚至在导风板1完全开启后,导风板1仍然处于温度逐渐升高的状态,至导风板1的温度达到制热模式的设定温度;
在导风板1的开启过程中或者导风板1处于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导风板1会发生外凸变形,此时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背向面板的拉力。
在制冷模式下,导风板1在开启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甚至在导风板1完全开启后,导风板1仍然处于温度逐渐降低的状态,至导风板1的温度达到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
在导风板1的开启过程中或者导风板1处于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导风板1会发生内凹变形,此时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朝向面板的推力。
无论是制热模式下导风板1对调节组件3施加拉力,还是在制冷模式下导风板1对调节组件3施加推力,均会造成调节组件3损伤。
控制器根据第二变形量调控制调节组件3带动导风板1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对调节组件3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对调节组件3的损伤。
具体的,第二设定模式为制热模式,第二特定方向为背向面板的方向。
由于制热模式时,导风板1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背向面板方向的拉力,此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运动的方向与导风板1施加给调节组件3的力的方向一致,保证调节组件3的电机不处于被动拉动的状态,从而增加电机的寿命。
具体的,第二设定模式为制冷模式,第二特定方向为朝向面板的方向。
由于制冷模式时,导风板1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朝向面板方向的推力,此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运动的方向与导风板1施加给调节组件3的力的方向一致,保证调节组件3的电机不处于被动推动的状态,从而增加电机的寿命。
导风板1在开启过程中,设定工作模式也开启,导风板1的温度会逐渐趋于设定工作模式设定的温度,此时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会随着导风板1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相应的,导风板1的第二变形量也会发生实时变化,调节组件3根据获取的导风板1实时变化的第二变形量实时改变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以保证导风板1不会对调节组件3的驱动件造成损伤;
由于导风板1开启所用的时间较短,使得在导风板1开启后,导风板1的温度还没有达到设定工作模式的设定温度,此时导风板1的温度仍然会逐渐变化趋于设定温度,此时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也在实时变化,相应的,导风板1的第二变形量也会发生实时变化,调节组件3根据获取的导风板1实时变化的第二变形量实时改变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以保证导风板1不会对调节组件3的驱动件造成损伤。
在导风板1的温度达到室温或者设定温度后,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和第二应力趋于稳定,相应的,第一变形量和第二变形量也趋于稳定,此时调节组件3不动作。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以使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实现导风板1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包括应力传感器2、调节组件3和控制器。
其中,
调节组件3安装在空调的骨架上,用于驱动导风板1运动;
应力传感器2用于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1关闭时和/或关闭后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其中,第一应力和第一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应力传感器2和调节组件3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应力传感器2将用于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1关闭时和/或关闭后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传递给控制器;
调节组件3安装在空调的骨架上且与导风板1连接,用于驱动导风板1运动;
控制器内预先存储有通过CAE分析得到的第一应力与第一变形量的曲线,以及该曲线对应的参数,控制器根据采集的第一应力以及第一应力与第一变形量的曲线获取导风板1的第一变形量,进而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
本申请公开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通过应力传感器2、调节组件3和控制器配合,实现在导风板1闭合时和/或闭合后,根据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的变化实时获取导风板1的第一变形量,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从而使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保证导风板1闭合后与面板各处之间的间隙均匀。
本申请空调的第一设定工作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制热模式,第二种是制冷模式。
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环境温度低,导风板1加热,导风板1的温度逐渐升高,会产生应力发生外凸变形,导风板1关闭时,仍然处于外凸变形状态,导致导风板1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不均匀。
为了改变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调节组件3向导风板1施加一个朝向面板的力,以改变导风板1处于外凸变形的状态,并且逐渐处于平直状态。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时,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在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第一特定方向为朝向面板的方向。
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环境温度高,导风板1冷却,导风板1的温度逐渐下降,会产生应力发生内凹变形,导风板1关闭时,仍然处于内凹变形状态,导致导风板1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不均匀。
为了改变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不均匀的问题,调节组件3向导风板1施加一个背向面板方向的力,以改变导风板1处于内凹变形的状态,并且逐渐处于平直状态。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时,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在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第一特定方向为背向面板的方向。
本申请中应力传感器2还能够用于获取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1开启时和/或开启后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其中,第二应力和第二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在制热模式下,导风板1在开启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甚至在导风板1完全开启后,导风板1仍然处于温度逐渐升高的状态,至导风板1的温度达到制热模式的设定温度;
在导风板1的开启过程中或者导风板1处于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导风板1会发生外凸变形,此时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背向面板的拉力。
在制冷模式下,导风板1在开启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甚至在导风板1完全开启后,导风板1仍然处于温度逐渐降低的状态,至导风板1的温度达到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
在导风板1的开启过程中或者导风板1处于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导风板1会发生内凹变形,此时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朝向面板的推力。
无论是制热模式下导风板1对调节组件3施加拉力,还是在制冷模式下导风板1对调节组件3施加推力,均会造成调节组件3损伤。
控制器根据第二变形量调控制调节组件3带动导风板1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对调节组件3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对调节组件3的损伤。
具体的,第二设定模式为制热模式,第二特定方向为背向面板的方向。
由于制热模式时,导风板1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背向面板方向的拉力,此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运动的方向与导风板1施加给调节组件3的力的方向一致,保证调节组件3的电机不处于被动拉动的状态,从而增加电机的寿命。
具体的,第二设定模式为制冷模式,第二特定方向为朝向面板的方向。
由于制冷模式时,导风板1会对调节组件3施加一个朝向面板方向的推力,此时调节组件3驱动导风板1运动的方向与导风板1施加给调节组件3的力的方向一致,保证调节组件3的电机不处于被动推动的状态,从而增加电机的寿命。
导风板1在开启过程中,设定工作模式也开启,导风板1的温度会逐渐趋于设定工作模式设定的温度,此时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会随着导风板1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相应的,导风板1的第二变形量也会发生实时变化,调节组件3根据获取的导风板1实时变化的第二变形量实时改变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以保证导风板1不会对调节组件3的驱动件造成损伤;
由于导风板1开启所用的时间较短,使得在导风板1开启后,导风板1的温度还没有达到设定工作模式的设定温度,此时导风板1的温度仍然会逐渐变化趋于设定温度,此时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也在实时变化,相应的,导风板1的第二变形量也会发生实时变化,调节组件3根据获取的导风板1实时变化的第二变形量实时改变导风板1带动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以保证导风板1不会对调节组件3的驱动件造成损伤。
在导风板1的温度达到室温或者设定温度后,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和第二应力趋于稳定,相应的,第一变形量和第二变形量也趋于稳定,此时调节组件3不动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包括齿轮31、第一电机32和齿条33。
其中,第一电机32安装在骨架上,第一电机32的输出轴上安装齿轮31;
空调的骨架上开设有齿条槽4,齿条槽4内安装齿条33,齿条33与齿轮31啮合,齿条33靠近导风板1的一端与导风板1铰接连接。
第一电机32带动齿轮31转动,齿轮31带动齿条33转动,进而齿条33带动导风板1运动。
具体的,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2带动齿轮31的转动圈数,控制齿条33施加在导风板1上的力;
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2带动齿轮31的转动方向,控制齿条33施加在导风板1上的力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包括丝杠螺母、第二电机和丝杠。
其中,第二电机安装在骨架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连接,用于驱动丝杠转动;
空调的骨架上设置有导向槽,丝杠螺母安装在导向槽内,丝杠螺母与丝杠配合,丝杠转动,带动丝杠螺母运动,丝杠螺母与导风板1铰接连接。
第二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丝杠螺母运动,进而丝杠螺母带动导风板1运动。
具体的,通过控制第二电机带动丝杠的转动圈数,控制丝杠螺母施加在导风板1上的力;
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2带动丝杠的转动方向,控制丝杠螺母施加在导风板1上的力的方向。
调节组件3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为其他能够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的个数为一个,该调节组件3与导风板1的中部连接。该中部为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的个数为多个,多个调节组件3沿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调节组件3与导风板1的宽度方向的中部连接。
工作时,多个调节组件3同步运动。
优选地,应力传感器2的个数也为多个,且应力传感器2与调节组件3一一对应。
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时,与面板之间各处的间隙均匀。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导风板(1)关闭时和/或关闭后所述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
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所述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应力和所述第一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获取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导风板(1)开启时和/或开启后所述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
根据第二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3)驱动所述导风板(1)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导风板(1)带动所述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应力和所述第二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7.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组件(3),安装在空调的骨架上,用于驱动导风板(1)运动;
应力传感器(2),用于获取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导风板(1)关闭时和/或关闭后所述导风板(1)的第一应力;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变形量控制所述调节组件(3)驱动所述导风板(1)向第一特定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导风板(1)处于平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应力和所述第一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传感器(2)还用于获取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下的所述导风板(1)开启时和/或开启后所述导风板(1)的第二应力;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变形量控制所述调节组件(3)驱动所述导风板(1)向第二特定方向运动,以减小所述导风板(1)带动所述调节组件(3)运动的力,其中,所述第二应力和所述第二变形量的关系为通过CAE分析得到的应力与变形量的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背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二特定方向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
齿轮(31);
第一电机(32),安装在所述骨架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31)转动,所述第一电机(32)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齿条(33),与所述齿轮(31)啮合,所述骨架上开设有齿条槽(4),所述齿条(33)能够在所述齿条槽(4)内运动,所述齿条(33)与所述导风板(1)铰接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
丝杠;
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骨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骨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丝杠螺母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运动,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导风板(1)铰接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调节组件(3)与所述导风板(1)的宽度方向的中部铰接。
CN202111339945.2A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Pending CN1161236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9945.2A CN116123686A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PCT/CN2022/098796 WO2023082630A1 (zh) 2021-11-12 2022-06-15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9945.2A CN116123686A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3686A true CN116123686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9945.2A Pending CN116123686A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3686A (zh)
WO (1) WO20230826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6365A (en) * 1980-10-20 1982-02-23 Honeywell Inc. Defrost control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JP3075878B2 (ja) * 1993-01-29 2000-08-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5213978A (ja) * 2004-02-02 2005-08-11 Inax Corp ルーバー装置
US20110135474A1 (en) * 2010-04-29 2011-06-09 Matthias Thulke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of blade strain gauges and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containing strain gauges
JPWO2016002321A1 (ja) * 2014-06-30 2017-04-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風力発電設備および風力発電設備の監視システム、風力発電設備の監視方法
JP6436785B2 (ja) * 2015-01-09 2018-1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205279375U (zh) * 2015-11-27 2016-06-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
CN212691951U (zh) * 2020-07-30 2021-03-1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导风板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2630A1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0471B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和除霜控制装置
CN10757705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适用范围广的智能化vr眼镜
CN111254268A (zh) 一种热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6123686A (zh) 一种导风板与面板之间间隙的控制方法及组件
CN209342578U (zh) 冷热冲击试验装置
CN217131559U (zh) 一种可升降的空调蒸发组件
CN114719428B (zh)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及制冷设备
CN108050685B (zh) 一种双齿轮驱动机构以及双齿轮驱动装置
CN112691856B (zh) 一种计算机制造用根据环境温度自控制胶量的辅助设备
CN111156235B (zh) 超薄光学元件弱变形点胶上盘装置及其方法
CN215450226U (zh) 一种可精准计算的无烟燃烧舱用自动计时装置
KR880003829Y1 (ko) 전자레인지의 턴 테이블 구동장치
CN213476043U (zh) 箱式淬火炉的温控装置
CN219737339U (zh) 石油钻井液检测设备
CN220805205U (zh) 一种模具冷却降温装置
CN219781045U (zh) 一种节能控温式温室大棚
CN111608944B (zh) 一种检修维修便捷的插入式循环特种风机
CN110746105B (zh) 薄玻璃钢化过渡装置及过渡方法
CN217536094U (zh) 一体化铝型材时效炉
CN220965476U (zh) 一种变频供水设备的变频控制柜
CN220436836U (zh) 一种热泵控制器
CN219218075U (zh) 一种金属热处理后续退火装置
CN213839492U (zh) 一种便于汽车变速箱散热器拆卸装置
CN211812752U (zh) 一种镍基合金加热线加工收卷装置
CN219496570U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