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7906A - 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双夹持器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双夹持器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7906A
CN116117906A CN202211412513.4A CN202211412513A CN116117906A CN 116117906 A CN116117906 A CN 116117906A CN 202211412513 A CN202211412513 A CN 202211412513A CN 116117906 A CN116117906 A CN 116117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tation
machining
milling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25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尔维希·布赫乃尔
克劳斯·霍夫曼
马塞尔·梅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2200053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22000537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6117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7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06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or delivering work of other than sheet, web, or filamentary form
    • B26D7/0625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or delivering work of other than sheet, web, or filamentary form by endless conveyors, e.g. belts
    • B26D7/0633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or delivering work of other than sheet, web, or filamentary form by endless conveyors, e.g. belts by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22Feeding members carrying tools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3/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optical surfaces on lenses or surfaces of similar shape on other work;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13/0031Machines having several working posts; Feeding and manip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11/00Combinations of several similar cut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01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6D7/018Holding the work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01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6D7/02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with clamping means
    • B26D7/025Mean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with clamping means acting upon planar surfaces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和双夹持器的用途,其中,具有双夹持器的可旋动更换装置被布置在铣削工位与车削工位之间。因此,可以在铣削工位和车削工位中进行并行加工,并且可以使工件更换时间最小化。

Description

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双夹持器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8或1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加工——特别是形状切割或机加工——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用于在加工设备中更换光学工件以进行加工的双夹持器的用途,该光学工件特别地是镜片或眼镜镜片。
背景技术
光学工件——特别是镜片或眼镜镜片——特别地通过铣削和/或(车床)车削而在平坦侧上被加工以进行成形,优选地被机加工以进行成形。
DE 10 2015 102 900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眼镜镜片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具有铣削装置和车削装置以及更换装置。车削装置具有两个车削工位,该两个车削工位分别包括工件用轴部和相关联的具有车削工具的快速工具驱动件。工件用轴部能够通过横滑动件横向于车削工具并在车削工具的方向上移动。铣削装置也具有在横滑动件上的工件用轴部和相关联的两个铣削驱动件。工件用轴部彼此平行,并沿相同方向对准。通过更换装置,镜片坯件可以在铣削后从铣削装置移除并转移到车削装置。该更换装置包括两个夹持装置,每个夹持装置都具有指向彼此背离呈90°的两个吸盘,该夹持构件能够共同地线性移动并且能够围绕旋转的轴线共同地枢转。为了更换镜片坯件,工件用轴部必须分别移动到铣削装置与车削装置之间的装载位置,并且更换装置也必须横向于轴部轴线在两个装置之间线性移动相对较长的距离,该线性移动是从铣削装置到车削装置以及从车削装置到铣削装置。
DE 10 2006 050 42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对镜片进行铣削和车削的设备,该设备具有铣削工位和车削工位以及更换装置。铣削工位具有布置在横滑动件上的工件用轴部和相关联的具有铣削工具的铣削驱动件。车削工位具有布置在横滑动件上的工件用轴部和相关联的具有车削工具的快速工具驱动件。两个工件用轴部彼此平行并在相同方向上对准,并且能够选择性地移动到两个工位之间的装载位置。更换装置用于在装载位置处装载和卸载镜片。为了更换镜片,必须将工件用轴部交替地移动到装载位置。更换装置具有旋动臂,在旋动臂的自由端部处布置有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具有指向彼此背离的两个吸盘,并且可以围绕另外的旋动轴线旋动,该另外的旋动轴线倾斜于轴部轴线并垂直于旋动臂的旋动轴线延伸。为了更换工件用轴部上的相应镜片,旋动臂能够线性地移动,并且夹持构件能够旋动。
DE 43 10 038 A1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相对的工件用轴部的车床,每个工件用轴部都可以在轴部轴线的方向上和横向于该轴部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工件从一个工件用轴部转移到另一工件用轴部而无需借助更换装置,仅需通过轴部的进给运动即可。在通过第一工件用轴部已经对第一工件侧进行加工后,通过第二工件用轴部以这种方式对第二工件侧进行加工。通过两个工件用轴部对相同工件表面进行顺序加工是不可能的。
DE 10 2007 045 591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机器,该加工机器特别地用于对棒状工件进行铣削和/或车削,其两个工件用轴部可以在两个空间方向上移动。对于双侧机加工,可以在两个工件用轴部之间进行直接转移。通过两个工件用轴部对相同工件表面进行顺序加工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设备以及提供双夹持器的用途,这使得能够以高产量、高精度和/或较短的更换时间对光学工件特别是镜片或眼镜镜片进行加工,该加工特别地是机加工,和/或这使得能够实现简单和/或紧凑的设计/结构。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8或11所述的加工设备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途来实现。有利的另外的发展是分项权利要求的主题。
优选地,该加工设备具有:具有第一工件用轴部的铣削工位和/或具有第二工件用轴部的车削工位,以及优选地用于更换待加工的工件或镜片的更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工件用轴部或它们的卡盘优选地面向彼此和/或更换装置被布置在它们之间。这使得能够实现更换装置的优化布置,特别是使得通过旋动更换装置,可以在铣削工位与车削工位之间特别快速地更换工件或镜片。
优选地,更换装置被构造和/或布置成使得工件被转移或可以被转移到具有相同侧的相应工件用轴部,特别地被转移到具有阻挡侧的相应工件用轴部,和/或使得通过铣削工位和车削工位可以对相同侧和/或相同表面进行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第二方面,车削工位和铣削工位优选地分别具有仅最多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这有利于在加工期间实现简单的结构和/或高精度。
“叠加的运动轴线”或“叠加的移动轴线”优选地为彼此以上下叠加的方式叠置的轴线、和/或彼此联接的轴线、和/或工位或装置的单个移动零件的轴线,特别地为工件用轴部和/或工具的运动轴线。优选地,当两个运动轴线中一个运动轴线在沿另一运动轴线移动时移位,两个运动轴线是“叠加”的和/或“联接”的。
换言之,优选地,工位的工件用轴部仅能够在最多两个方向上和/或沿最多两个轴线移动,以及工具同样仅能够在最多两个方向上和/或沿最多两个轴线移动。
总的来说,相应的工位可以具有不止两个运动轴线,例如四个运动轴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工件用轴部具有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以及工具也具有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使得工位总共最多就仅具有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换言之,工位的任何地方都没有三个或更多个叠加的轴线。
工位或其个别部分也可能没有叠加的轴线。例如,工具轴部和/或工具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或者仅具有一个运动轴线。
优选地,只有用于线性移动/运动的轴线应被理解为术语“叠加的运动轴线”。因此,除了最多仅两个叠加的(线性)运动轴线之外,还可以有一个或更多个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第三方面,更换装置优选地具有双夹持器,该双夹持器能够围绕特别是中央转动轴线旋转,并且能够沿该轴线性地移动和/或——特别是通过凸轮机构——被设计为用于叠加旋转和线性移动。这又有利于实现简单的设计和/或较短的更换时间,并因此实现高产量。
特别优选地,双夹持器具有两个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特别地是吸盘,该夹持构件沿着相同的方向彼此平行地指向。
优选地,铣削工位具有:具有工件用轴部的第一承载器和具有铣削驱动件的第二承载器,以及机床,其中,机床在第一支承表面上支撑/支承/安装第一承载器,以及在第二支承表面上支撑/支承/安装第二承载器。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第四方面,该机床的两个支承表面彼此倾斜超过45°,特别地倾斜约70°至85°。替代性地或另外地,第二支承表面优选地平行于铣削驱动件的旋转轴线延伸。特别地,第二承载器的承载器引导件直接固定在机床的第二支承表面上而没有中间元件,该第二支承表面优选地几乎是竖向的。这使得能够实现特别稳定和低振动的结构,该结构特别地具有最少数量的叠加移动轴线。这有利于在加工期间实现简单的结构和/或高精度。
优选地,车削工位具有工件用轴部和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并且被设计为特别地用于面车削。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第五方面,车削工位优选地具有第二或附加的快速工具驱动件,该第二或附加的快速工具驱动件的结构与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不同,和/或该第二或附加的快速工具驱动件被设置成用于对相同工件进行交替加工和/或顺序加工,特别地用于对工件的相同侧和/或相同表面进行加工。这特别地使得能够实现对相同工件的两级车削加工(例如,先粗后细/先快后慢)。这有利于在加工期间实现高产量和/或高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第六方面,车削工位优选地具有用于一个或更多个快速工具驱动件的楔形调整部,特别地其中,楔形调整部的坡度和/或最陡峭的倾斜度横向于快速工具移动轴线和/或工件用轴部的轴部轴线。这有利于实现简单和/或紧凑的设计和/或最小化叠加的移动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第七方面,快速工具驱动件优选地具有两个工具和/或工具保持器,以用于对工件进行交替加工和/或顺序加工,特别地用于对工件的相同侧和/或相同表面进行加工,和/或优选地具有工具冷却系统。这再次有利于在加工期间实现高产量和/或高精度。
双夹持器的拟议用途是,双夹持器能够围绕转动轴线旋转,并能够沿该轴线线性地移动,并且被设计成特别地通过凸轮机构用于叠加旋转和线性移动,以便在加工设备或加工工位中和/或在加工设备的不同加工工位之间更换工件以进行加工,特别地用于对工件的相同侧和/或相同表面进行加工。替代性地或另外地,双夹持器优选地同时将仍待加工的工件和经加工的工件转移到不同的装置,特别地通过线性移动转移到不同的装置。这特别地使得能够实现非常短的更换时间和/或快速移动,从而实现高产量,以及简单的设计。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特征以及后续方面和特征中的各个方面和特征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彼此结合,但也可以彼此独立地实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特征、优点和特点将根据权利要求和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变得明显。附图示出了:
图1是拟议加工设备的示意性顶视图,该加工设备具有铣削工位、车削工位和更换装置;
图2是该加工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具有双夹持器的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车削工位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车削工位的快速工具驱动件的正视图;以及
图6是铣削工位的拟议铣削工具的立体后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部件和零件,从而产生对应的特性和优点,即使省略了重复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提议的加工设备1的示意性顶视图,该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光学工件,特别地用于切削/机加工光学工件,该光学工件特别地是镜片2。
特别优选地,工件或镜片2是所谓的眼镜镜片,即用于眼镜的镜片2。在下文中,有时仅提及镜片2而不是光学工件,即使如此也可以可选地是另一光学工件,诸如镜子等。
工件或镜片2优选地由塑料构成,但也可以由玻璃等构成。
工件或镜片2优选地具有几厘米的直径,特别地为超过三厘米的直径。
在加工期间,特别是专门地在镜片2的光学表面和/或平坦侧上优选地执行成形和/或机加工,特别是为了生产所谓的自由形状的表面,例如用于所谓的验光单镜片,从而用于单独适于佩戴者的眼镜镜片。特别地,在加工设备1中没有进行边缘加工,尽管边缘加工也是可选地可能的。
优选地,镜片2在阻挡状态下被加工。因此,镜片2优选地设置有临时保持器,即所谓的阻挡件3,特别地如图3所示,以便在加工期间能够特别地以限定的和/或非常简单的方式保持镜片2。
然而,在加工设备1中的加工期间,原则上进行无阻挡加工或其他保持方式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镜片2在加工设备1中仅在一个或相同的(平坦)侧和/或(光学)表面上进行加工,特别地在没有块状件3的一侧/表面上。
如图1所示,加工设备1优选地具有铣削工位10、车床/车削工位100、更换装置30、装载装置40、输送装置50和/或转移装置60。
铣削工位10优选地具有工件用轴部11,该工件用轴部特别地具有(夹钳)卡盘12,该(夹钳)卡盘用于接收镜片2,特别地用于将镜片2保持在其块状件侧上,并且铣削工位特别地用于对镜片2进行铣削加工(铣削),即利用限定的切割边缘进行加工/机加工,铣削工具15的切割边缘基本上移动得比镜片2快。
车削工位100优选地具有工件用轴部101,该工件用轴部特别地具有(夹钳)卡盘102,该(夹钳)卡盘用于接收镜片2,特别地用于将镜片2保持在其块状件侧上,并且车削工位特别地用于对镜片2进行车削加工(在车床上车削),特别优选地通过面车削对镜片进行车削加工。在此,机加工的切割速度特别地由镜片2的旋转速度决定。
优选地,在镜片2的相同(平坦)侧和/或(光学)表面上进行铣削和车削操作。
更换装置30优选地用作:将镜片2从铣削工位10更换和/或转移到车削工位100,特别地通过铣削工位10和车削工位100对镜片2的相同侧/表面进行(顺序)加工;将待加工的镜片2装载到铣削工位10和/或车削工位100;和/或将经加工的镜片2从铣削工位10和/或车削工位100移除;和/或将镜片移交给可选的装载装置40;和/或从可选的装载装置40接管镜片2;和/或以其他方式送入或排出镜片2。
加工设备1优选地具有输送装置50,该输送装置用于送入待加工的镜片2和/或将经加工的镜片2输送走。输送装置50也可以可选地仅分配给加工设备1,即可选地不形成加工设备1的一部分。
输送装置50特别优选地被设计为输送带或带式输送机。
待加工的镜片2优选地在运输承载件51上或在运输承载件中被送入或供应。特别优选地,运输承载件51被设计成运输箱和/或分别用作保持两个镜片2。
优选地,运输承载件51还用于将经加工的镜片2输送走。
输送装置50优选地布置在加工设备1的一侧上,特别地在加工设备的较短侧上。
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和/或主要延伸方向优选地平行于加工设备1的一侧和/或沿X方向和/或水平地延伸。
待加工的镜片2优选地通过装载装置40从输送装置50和/或运输承载件51上单独拾取,并特别优选地通过插入的可选转移装置60转移/移交给更换装置30。替代性地,还可以直接转移到加工工位,诸如铣削工位10或车削工位100。
装载装置40也可以由更换装置30形成,或者反之亦然,或者装载装置形成更换装置30的一部分。然而,优选地,装载装置40被设计成与更换装置30分离的装置。
加工设备1和/或装载装置40优选地具有转移装置60,该转移装置用作将镜片2移交/转移到更换装置30和/或从更换装置30接收镜片2。
转移装置60优选地在块状件侧上保持镜片2,并且为此目的,特别地具有接收卡盘/拾取卡盘61,如根据图2的示意性侧视图所示。
替代性地或另外地,转移装置60优选地用作改变夹持方式,使得在另外的处理期间可以从非阻挡或自由平坦侧夹持或保持镜片2。
在例示性的示例中,装载装置40优选地具有操纵器41,该操纵器具有至少一个夹持构件或吸盘42,特别优选地具有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42,如根据图2的示意性侧视图中特别所示。
特别优选地,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42以彼此呈一角度的方式和/或指向彼此背离的方式被保持在操纵器41上,并且能够旋转和/或倾斜,使得选择性地将一个夹持构件或吸盘42指向用于拾取或移交镜片2的方向——这里是向下的,和/或指向用于从输送装置50或转移装置60拾取或用于移交至输送装置或转移装置的方向。
特别地通过对应的滑动引导件/承载器引导件43、伸缩气缸等,装载装置40和/或操纵器41优选地能够在Y轴线方向上竖向地移动,并且在(横向于或垂直于X轴线的)Z轴线的方向上水平地移动,并且可选地还在X轴线的方向上水平地移动,这里X轴线垂直于图2的绘图平面延伸。
装载装置40和/或操纵器41可以从上方保持镜片2和/或利用夹持构件/吸盘42在无阻挡侧上保持镜片,并将该镜片2——优选地不改变其定向——转移到转移装置60,如图2中虚线所示。
如果转移装置60已经保持了经加工的镜片2,那么转移装置60和/或操纵器41可以首先使用未占用的夹持构件或吸盘42从转移装置60拾取该经加工的镜片2,然后通过另一夹持构件或吸盘42将先前从输送装置50或从运输承载件51上移除的仍未加工的镜片2转移到转移装置60。
为了将仍未加工的镜片2转移到更换装置30,转移装置60或其卡盘61优选地移动和/或倾斜,使得镜片2从其平坦侧面向朝上的定向和/或从其水平定向移动和/或倾斜到竖向定向,在该竖向定向中,中央镜片轴线水平延伸和/或特别地在Z方向上延伸,和/或在该竖向定向中,未阻挡的平坦侧优选地指向在根据图2的例示中的左边和/或指向铣削工位10或其工件用轴部11。
随后,更换装置30从装载装置40或转移装置60接管待加工的镜片2。为此目的,更换装置30特别地在镜片2的无阻挡平坦侧和/或待加工侧上抓持该镜片,或者根据情况也可以在周向侧上抓持该镜片。图1中的虚线示出了更换装置30如何从转移装置60中拿取仍未加工的镜片2。
随后,更换装置30优选地首先将未加工的镜片2转移到铣削工位10或其工件用轴部11,如图1中示意性地所示。
随后,在铣削之后优选地设置了,更换装置30将经铣削的镜片2转移到车削工位100。
此外,优选地设置了,更换装置30在车削后将完成加工的镜片2从车削工位100再次转移到装载装置40和/或转移装置60。
在下文中,首先较详细地解释拟议的更换装置30的特别优选的结构。
图3示出了拟议的更换装置30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
更换装置30优选地具有双夹持器31,该双夹持器具有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32,该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优选地指向相同方向和/或由共同承载件33保持。
图3示出了更换装置30和/或双夹持器31与两个拾取的镜片2。吸盘32将镜片2分别保持在无阻挡的平坦侧上。
然而,代替吸盘32,夹持器也可以被用作夹持构件,例如用于在周向侧上夹持镜片2。
镜片2优选地被保持,从而使得在每种情况下,阻挡平坦侧背离更换装置30。
更换装置30优选地具有臂34,该臂特别地在其自由端部处承载/支撑双夹持器31和/或承载件33和/或吸盘32,并且特别优选地被设计成圆杆或棒。在所示出的示例中,臂34将承载件33保持在中间或中央。然而,用于保持和/或操纵双夹持器31和/或夹持构件/吸盘32的其他建设性方案也是可以的。
更换装置30和/或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优选地能够围绕旋动轴线B旋动,特别地旋动约180°的旋动角度。该旋动轴线B优选地竖向地和/或平行于Y方向延伸。特别优选地,更换装置30能够围绕该旋动轴线B整体上旋动。为此目的,更换装置30优选地具有旋动驱动件37。
特别地,至少一个吸盘32和/或双夹持器31能够优选地相对于旋动轴线B轴向地移动和/或线性地来回移动,特别地在水平方向或Z方向上移动。这特别地允许移交和/或接管镜片2。
更换装置30优选地被设计成拾取镜片2,特别地从转移装置60拾取镜片,特别地通过线性移动拾取镜片,这里如箭头P3所示的是在Z方向上进行线性移动,并且更换装置被设计成通过围绕旋动轴线B旋动将其转移到铣削工位10,其中,特别地在Z方向上的线性移动优选地在移交/转移期间再次执行。
优选地,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能够(来回)线性地移动。线性移动优选地沿着臂34的纵向延伸方向、横向于或垂直于旋动轴线B、水平于和/或平行于和/或同轴于工件用轴部11和/或101的送入方向Z和/或旋转轴线C延伸。为此目的,更换装置30优选地具有驱动件35。
特别优选地,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能够围绕转动轴线W旋转,从而能够选择性地使用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32中的一者来接管或移交镜片2。转动轴线W优选地对应于臂34的纵向轴线和/或对应于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的线性移动轴线和/或相对于旋动轴线B在Z方向上、水平上和/或径向上延伸。
特别优选地,如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更换装置30具有凸轮齿轮或凸轮机构36,以实现所期望的围绕转动轴线W的旋转,并且可选地至少在部分上和/或选择性地将该旋转叠加在线性移动上。
特别优选地,所期望的旋转移动通过凸轮机构36叠加在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的线性移动上。试验表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特别短的更换时间。
因此,所期望的旋转移动优选地通过使臂34围绕转动轴线W旋转来实现。特别地,臂34因此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和旋转。
在示出的示例中,有必要使双夹持器31围绕转动轴线W旋转180°,以便使用另一夹持构件或吸盘作为替代性方案——代替一个夹持构件或吸盘32。在所示的示例中,这是由于以下事实:承载件33从转动轴线W和/或臂34沿着相反方向朝向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32径向地延伸。然而,其他建设性方案也是可以的,使得例如旋转90°就足以在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32之间进行更换。
因此,从一个夹持构件或吸盘32更换到另一夹持构件或吸盘32的总旋转角度——即翻转的角度——在所示的示例中优选地是180°。
对于翻转,在使双夹持器31回缩期间和/或在朝向旋动轴线B线性移动期间,双夹持器31优选地已经旋转了一半的旋转角度——因此在所示的示例中为90°。然而,其他旋转角度的划分,例如2/5和3/5,也是可以实现总旋转角度的。
这种旋转移动优选地通过凸轮机构36产生的和/或叠加在线性移动上,使得两个移动在整体上可以非常快速地执行。然而,原则上也可以在回缩时在线性移动之后执行旋转移动。
下面将解释用于更换镜片的优选过程/顺序。
在未加工的镜片2被从转移装置60拾取(在所示的示例中,优选地由上部夹持构件或吸盘32拾取,特别地在待加工侧上)后,双夹持器31和/或臂34轴向地回缩和/或在旋动轴线B的方向上线性地移动,并因此从转移装置60或其接收卡盘61释放。
随后,更换装置30和/或双夹持器31和/或臂34以及因此被拾取的镜片2围绕B轴线旋动——在所示的示例中旋动180°——到铣削工位10。
首先,通过沿线性轴线Z线性地移动双夹持器31,然后使用自由夹持构件或夹持器32(在所示示例中是下部夹持构件或夹持器32)夹持或吸住已经被铣削工位10完全加工的镜片2,特别地在通过铣削工位10已经进行加工的一侧上。随后,双夹持器31再次线性地回缩和/或沿旋动轴线B的方向回移,以便将被夹持的镜片2从铣削工位10(更准确地,从铣削工位10的工件用轴部11或其卡盘12)释放/脱离。
该线性返回移动优选地被(第一)旋转移动叠加,以便尽可能快地执行旋转移动,特别地,该(第一)旋转移动以第一部分角度或一半的旋转角度进行。在朝向铣削工位10和/或工件用轴部11的随后轴向推进期间,在相同的旋转方向上优选地再次以一半的旋转角度或第二部分角度(剩余角度)发生另外的(第二)旋转,以达到总旋转角度,使得未加工的镜片2在工件用轴部11前部中移动或旋转,并通过最后的线性移动被最终联接到卡盘12和/或移交至铣削工位10和/或工件用轴部11。
为了将镜片2从卡盘12释放/脱离,回缩期间的旋转移动优选地在纯线性移动一定距离后才开始,并且当臂34或双夹持器31延伸时,旋转移动在线性移动结束前已经终止,以使镜片2与卡盘12优选地线性联接。
优选地,线性移动是可调整的,以补偿不同厚度和/或几何形状的镜片2,和/或更换装置30配备有作用在转动轴线W的轴向方向和/或方向上的(弹簧)悬架(例如臂34或夹持构件或吸盘32的悬架)。
在移交或拾取镜片2的和/或臂34的或相应的夹持件或吸盘32或42或接收卡盘61的轴向方向和/或方向上可选地设置的(弹簧)悬架也可以独立实施,并表示特别优选的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特别优选地,具有不同镜片厚度和/或镜片几何形状的镜片2可以被安全地移交或拾取,而不必相应地改变进给。
在待加工的镜片2已经被转移/移交到铣削工位10后,臂34再次线性地回缩,该臂优选地随着双夹持器31的旋转而再次线性地回缩。随后,更换装置30围绕旋动轴线B旋动回到转移装置60和/或车削工位100。
关于快速镜片更换和运动顺序,车削工位100和/或工件用轴部101的更换位置和转移装置60优选地相对于旋动轴线B处于相同的旋动位置,特别优选地在旋动轴线B的方向上和/或在竖向方向Y上一个高于一个的轴向偏移。为简化起见,图1中的工件用轴部101被示出为处于在快速工具驱动件的前部中的工作位置,而不是处于其更换位置——这里是在转移装置60的下方。
在旋动到车削工位100/转移装置60之后,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再次线性地延伸,并且优选地另外旋转,以便随后优选地首先从车削工位100或其工件用轴部101上利用自由夹持构件或吸盘32——现在在所示示例中位于下部位置——拾取完全经加工的镜片2,特别地在通过车削工位100已经进行加工的一侧上。在这种情况下,转移装置60的接收卡盘61优选地被旋动离开,因为在另一(上部)吸盘32处的唯一经铣削镜片2没有被递送/移交到转移装置60,而是稍后在下一步骤中被递送/移交到车削工位100。
接下来,双夹持器31再次线性回缩,并且在最初的纯线性移动之后,旋转移动再次优选地叠加在返回移动上,以便使双夹持器31在回缩时围绕转动轴线W旋转,特别地以一半的旋转角度或90°进行旋转。随后,具有双夹持器31的臂34再次线性地延伸,并另外旋转一半的旋转角度,使得最终地先前从铣削工位10接管的经铣削镜片2特别地位于下部位置处,并被移交到车削工位100或其工件用轴部101或其卡盘102,特别地其中,经铣削侧背离工件用轴部101或其卡盘102。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车削工位100或其工件用轴部101处可以实现特别快速的镜片更换。这有利于实现高产量,因为在车削工位100中的机加工/形状切割通常在加工期间需要最长的时间,因此比在铣削工位10中的铣削时间长。
特别优选地,在经铣削镜片2被移交至车削工位100或工件用轴部101的同时,完全经加工的镜片2也被移交,特别优选地移交至转移装置60。这特别地通过使用双夹持器31和/或通过在相同方向上对准的夹持构件/吸盘32而变得较容易或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实现时间优化的顺序/过程。
然而,原则上也可以在经铣削镜片2被移交至车削工位100后,才由更换装置30或其双夹持器31在分离的步骤中递送或移交完全经加工的镜片2。
在所示的示例中,镜片2优选地在其待加工的平坦侧已经被(车床)车削和/或在待加工的平坦侧上通过形状切割/机加工产生了所期望的表面形状(验光单表面)时完成/完全加工。当然,如果镜片2的两个平坦侧都被加工,这也适用。
在递交完全经加工的镜片2——在所示的示例中,递交到转移装置60——后,双夹持器31和/或臂34优选地再次线性地回缩,其中,臂34和/或双夹持器31的旋转或翻转是不必要的,尤其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双夹持器31优选地不被任何镜片2占用。
随后,接收卡盘61和/或镜片2可以通过转移装置60——在所示的示例中是向上——枢转或倾斜。
然后,装载装置40从转移装置60接管完全经加工的镜片2,并将其移交回输送装置50或将其放置回运输承载件51中,特别地放置回原本从其拿取该镜片的相同运输承载件51中。
最后,通过装载装置40将新的待加工镜片2转移/移交至转移装置60,并且通过更换装置30和/或双夹持器31从转移装置60接管待加工镜片2然后旋动到铣削工位10,循环或顺序可以相应地继续或重新开始。
铣削工位10的优选设计/结构将在下文中较详细地说明。
工件用轴部11优选地具有仅一个(线性)移动轴线,这里是在送入方向或送入轴线Z,和/或工件用轴部优选地布置在(第一)承载器/滑动件13上,并且特别地仅能在一个方向上线性地来回移动,这里是水平地和/或在Z方向上和/或沿工件用轴部11的旋转轴线C,如箭头P1所示。
铣削工位10优选地具有铣削驱动件14,该铣削驱动件14具有用于对镜片2进行机加工或铣削的铣削工具15,在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
铣削驱动件14优选地具有仅一个线性移动轴线X,和/或铣削驱动件优选地布置在(第二)承载器/滑动件16上,并且优选地仅在横向于或垂直于工件用轴部11和/或其移动轴线Z和/或旋转轴线C的方向上来回移动,这里指在X方向上,如箭头P2所示,特别地使得铣削驱动件14及其铣削工具15能够在工件用轴部11或其卡盘12的前部中移动以加工镜片2。
因此,优选地,铣削工位10仅具有两个单独和/或独立的(线性)移动轴线,其中特别地,一个移动轴线Z被分配给工件用轴部11,以及另一移动轴线X被分配给铣削驱动件14和/或铣削工具15。特别优选地,铣削工位10没有叠加的(线性)移动轴线。
如果还考虑到工件用轴部11和铣削驱动件14的旋转轴线C和D,则工件用轴部11和/或铣削驱动件14分别优选地具有刚好两个轴线,即一个线性移动轴线和一个旋转轴线。
可选地,铣削驱动件14还可以具有附加的移动轴线,例如沿着旋转轴线D和/或倾斜轴线。在附加的线性移动轴线的情况下,铣削驱动件14的两个线性移动轴线优选地是叠加的。优选地不设置三个叠加的线性移动轴线。
铣削工位10优选地具有其自身的机床17,该机床具有第一支承表面/支撑表面18和第二支承表面/支撑表面19,该第一支承表面/支撑表面特别地是水平的,该第一支承表面/支撑表面特别地是倾斜的,如图2中特别指示的。
工件用轴部11优选地与其承载器13和/或对应的滑动引导件/承载器引导件20直接布置在和/或安装在机床17的第一支承表面18上。
铣削驱动件14优选地与其承载器16和/或对应的滑动引导件/承载器引导件21直接布置在和/或安装在机床17的第二支承表面19上。
因此,工件用轴部11和/或铣削驱动件14优选地分别具有仅单个移动轴线。因此,非常简单且连接坚固的设计/结构是可能的。
铣削驱动件14和/或其旋转轴线D——铣削工具15围绕该旋转轴线旋转——优选地相对于工件用轴部11的旋转轴线C和/或水平平面X-Z倾斜超过45°,特别地倾斜超过70°,例如倾斜约85°。
优选地,用于铣削驱动件14的第二支承表面19相对于水平面和/或工件用轴部11的旋转轴线C和/或铣削驱动件14的平行于第二支承表面19延伸的旋转轴线D倾斜至少45°,特别地倾斜超过70°,例如倾斜约85°。这又有利于实现非常简单和/或连接坚固的设计/结构。
铣削驱动件14优选地能够通过承载器16仅在工件用轴部11的前部中移动以加工镜片2,并且可以移动回到图1中所示的起始位置以允许通过更换装置30来更换镜片。
工件用轴部11的移动轴线Z、工件用轴部11的旋转轴线或转动轴线C以及铣削驱动件14的移动轴线X特别地是(位置)控制轴线和/或CNC轴线。
另一方面,铣削驱动件14的旋转轴线D不一定是(位置控制)轴线或CNC轴线,即使(旋转)速度优选地是受控制的或反馈控制的和/或可调整的或可变的。
如图2所示,铣削工位10和/或其机床17优选通过阻尼元件4安装/支撑在加工设备1的基部框架5处或该基部框架上。然而,其他建设性方案也是可以的。
拟议的车削工位100的特别优选设计/结构将在下文中较详细地说明。
车削工位100的工件用轴部101优选地具有仅单个移动轴线,该单个移动轴线特别地横向于或垂直于工件用轴部的旋转轴线C和/或在水平方向,特别地在X方向上,如图1中箭头P4所指示的。
特别地,工件用轴部101被布置在承载器/滑动件103上,该承载器/滑动件通过其滑动引导件/承载器引导件104能够对应地在所期望的横向方向和/或X方向上移动或移位,特别地如箭头P4所示。
优选地,工件用轴部101特别地能够通过承载器103——这里是在横向方向X或X方向上——从用于镜片更换的更换位置移动到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的前部中的加工位置,并且反之亦然,如箭头P4所指示的。
车削工位100优选地包括(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该(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具有优选地突出的至少一个车床工具/车削工具106。在例示的示例中,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可选地还具有附加的或第二车床工具/车削工具107,如图1和图5所指示的。
通过快速工具驱动件105,车削工具106和/或107可以非常快速地来回移动,特别地以超过1g
Figure BDA0003938669020000191
的加速度来回移动,特别优选地以几个g的加速度来回移动,以便在端部面处对通过工件用轴部101来旋转的镜片2进行加工,并通过车削工具106和/或107的对应轴向移动以所期望的方式对镜片2的端部面成形。特别地,车削工具106和/或107可以在镜片2的一圈内来回移动一次或更多次。
车削工位100可选地包括附加的或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108,该附加的或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具有至少一个车床工具/车削工具109。
特别地,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108用于对相同镜片2进行顺序加工,例如,以实现先粗加工再精加工。
特别地,两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108的实施方式不同。例如,一者具有滚子支承件,以及另一者具有空气支承件。例如,这使得一方面加工可以稍快并因此较少侵蚀性,另一方面加工可以稍慢并因此较多侵蚀性。
车削工具106、107、109的移动轴线优选地在Z方向上、和/或在工件用轴部101的回转轴线或旋转轴线C的延伸方向或平行方向上、和/或水平地、和/或在Z方向上延伸,如箭头P5所指示的。
在车削(排屑)机加工期间,工件用轴部101能够在水平方向和/或X方向上横向于相应的车削工具106、107或109移动,使得可以在镜片2旋转时基本在整个端部面上移动车削工具106、107或109,该相应的车削工具在每种情况下都位于工件用轴部的对面。这里重要的是,车削工具106、107、109也正好在镜片2的中央上方移动和/或移动穿过旋转轴线C而不是侧向经过它移动。为了调整的目的,车削工位100因此优选地具有高度调整装置,以便能够在竖向方向和/或Y方向上和/或横向于旋转轴线C和移动轴线X调整至少一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相对于工件用轴部101的高度。
优选地,车削工位100具有用于高度调整的楔形调整部110,从而用于在Y方向上进行调整。
楔形调整部110优选地被分配给快速工具驱动件105或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和/或优选地具有移动分量,特别地具有水平移动分量,该移动分量平行于工件用轴部101的移动轴线X和/或在X方向上和/或横向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旋转轴线C。
楔形调整部110和/或楔形调整部110的倾斜平面S的最强倾斜度优选地在X-Y平面中延伸,从而垂直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旋转轴线C和/或垂直于进给轴线Z。
优选地,至少一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被布置在(共同的)滑动件/承载器111上,该滑动件/承载器能够经由滑动引导件/承载器引导件112沿倾斜平面S移动,如根据图4的车削工位100的示意侧视图中所示或由箭头P6所指示的。
优选地,(相应的)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和/或(相应的)旋转工具106、107、109仅具有两个运动轴线和/或仅可以在两个方向上移动,特别地在Z方向上和在倾斜平面S的方向上移动。
因此,(相应的)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和/或(相应的)旋转工具106、107、109优选地仅具有最多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
由于工件用轴部101优选地仅具有一个线性运动轴线(和一个旋转轴线C),因此车削工位100优选地仅具有最多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优选地不设置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叠加运动轴线的装置和/或轴部和/或驱动件。
在前文中提到的用语“叠加的运动轴线”或“叠加的移动轴线”优选地为彼此以上下叠加的方式叠置的轴线、和/或彼此联接的轴线、和/或工位或装置的单个移动零件的轴线,特别地为工件用轴部和/或工具的运动轴线。优选地,当两个运动轴线中一个运动轴线在沿另一运动轴线移动时移位,两个运动轴线是“叠加”的和/或“联接”的。
换言之,优选地,工位的工件用轴部仅能够在最多两个方向上和/或沿最多两个轴线移动,以及工具同样仅能够在最多两个方向上和/或沿最多两个轴线移动。
总的来说,相应的工位可以具有不止两个运动轴线,例如四个运动轴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工件用轴部具有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以及工具也具有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使得工位总共最多就仅具有两个叠加的运动轴线。换言之,工位的任何地方都没有三个或更多个叠加的轴线。
工位或其个别部分也可能没有叠加的轴线。例如,工具轴部和/或工具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或者仅具有一个运动轴线。
优选地,只有用于线性移动/运动的轴线应被理解为术语“叠加的运动轴线”。因此,除了最多仅两个叠加的(线性)运动轴线之外,还可以有一个或更多个旋转轴线。
楔形调整部110和/或承载器111的承载器引导件112优选地布置和/或安装在车削工位100的机床114的对应倾斜的支承表面/支撑表面113上。
支承表面113和/或倾斜平面S优选地在X方向上倾斜和/或与水平面倾斜,特别地倾斜约5°至15°,特别优选地倾斜约10°至12°。
车削工位100的机床114优选地与铣削工位10的机床17独立地和/或分离地支撑,和/或该机床优选地经由未示出的阻尼元件4被对应地支撑在特别地共同的基部框架5上。然而,其他建设性方案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车削工位100的工作空间至少很大程度上是屏蔽的、覆盖的和/或可分离的和/或可关闭的,由于简化的原因,对应的盖部、分隔/分离壁等在很大程度上被省略。在图5中,指示了分隔壁部分115,该分隔壁部分应随着楔形调整部110的承载器111的移位而对应地移动,并且可以例如以天窗/百叶窗的方式实施。
此外,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108分别优选地具有与之相关联的波纹管状分离部分116,如图5中示意性地表示,该波纹管状分离部分允许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108的头部122与相应的车削工具来回移动,如图1和图5中的箭头P5所指示的。
图5通过示意立体图中的示例的方式示出了(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该(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从工作空间看出特别地具有车削工具106和107两者。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方面,快速工具驱动件105优选地包括冷却装置117,该冷却装置用于通过供应冷却液体118来冷却至少一个车削工具106和/或107。特别地,如图5中示意性指示的,冷却液体118以射流的形式被导向到相应的车削工具106或107上。
在例示性示例中,冷却装置117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剂供应,该至少一个冷却剂供应经由将冷却剂射流导向到相应的车削工具106和/或107上的通道119(优选地来自工作空间和/或通过间隔壁部分115和/或分离部分116)和/或软管120(在工作空间中)和/或至少一个排放开口或喷嘴121进行供应。
冷却装置117和/或其排放喷嘴121优选地以固定的方式布置或附接到具有车削工具106和/或107的快速工具驱动件105的可移动头部122。
在两个车削工具106和107的情况下,冷却装置117优选地被布置或固定在该两个车削工具之间。
在两个车削工具106和107的情况下,冷却装置117优选地具有两个排放开口或喷嘴121,并且特别优选地还具有两个分离的冷却剂供应,该两个分离的冷却剂供应特别地分别具有分离的通道119和/或软管120,以便能够根据需要彼此独立地冷却两个车削工具106和107。
优选地,如图1所指示,车削工位100的机床114还形成了水平支撑表面/支承表面123,该水平支撑表面/支承表面用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承载器引导件104。
特别地通过沿承载器引导件104和/或在X方向上或根据箭头P4移动承载器103,配备有待加工镜片2的工件用轴部101可以特别地选择性地定位在两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或108之一的前部中和/或选择性地定位在车削工具106、107或109之一的前部中。随后,通过相应地在轴向上来回移动相应的车削工具106、107或109来进行面加工或面车削,如图1中的箭头P5所指示的和/或在送入轴线Z的方向上进行来回移动。
如果行程对于这种高度动态移动来说太小,因此如果车削工具必须附加地送入或推进到待加工的镜片2,例如以补偿不同的镜片厚度,这种进给可以可选地通过一体化在相应的快速工具驱动件105或108中的进给来执行。然而,例如通过在工具侧或工件侧的附加承载器引导件,其他建设性方案也是可以的。
在镜片2的车削加工之后,工件用轴部101被移动到更换位置(图1中左部)和/或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旁边和/或转移装置60的下方/之下。
特别地,处于更换位置的工件用轴部101的夹紧卡盘102和处于水平倾斜位置的转移装置60的接收卡盘61被定位成使得它们的X-位置和可选的或至少基本上也是它们的Z-位置重合,以便通过双夹持器31和/或通过双夹持器31同时拾取两个镜片2来实现所期望的同时转移/移交两个镜片2。可选地,即转移装置60具有弹簧行程,该弹簧行程用于补偿不同的镜片厚度和/或Z-位置。
快速工具驱动件105或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的加工方向Z或P5优选地水平地延伸和/或平行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旋转轴线C延伸。
此外,拟议的加工设备1和/或用途特别地带来以下优点以及还带来可独立实现的方面。
铣削工位10的工件用轴部11优选地形成加工设备1的第一工件用轴部,以及车削工位100的工件用轴部101优选地形成加工设备1的第二工件用轴部。
两个工件用轴部11、101优选地具有平行和/或同轴的旋转轴线C,但优选地仅能够横向于或垂直于彼此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方面,两个工件用轴部11、101和/或它们的卡盘12、102优选地面向彼此,和/或它们的旋转轴线C优选地同轴或扩展延伸(至少在车削工位100的工件用轴部101处于更换位置时)。更换装置30优选地布置和/或安装在其间。这有利于实现紧凑的设计/结构,其中,可以特别地通过旋动移动来非常快速地执行镜片更换,这里旋动移动是围绕旋动轴线B的。
特别地,更换装置30和/或其旋动轴线B被布置和/或安装在两个机床17与114之间。
旋动轴线B优选地是静止的或固定的。
优选地,从输送装置50开始,车削工位100、更换装置30和铣削工位10被布置成至少基本上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并且优选地横向于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X。这有利于实现加工设备1在输送方向X上的特别紧凑的设计/结构。
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另一方面特别地是,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优选地在第一(水平)平面或水平E1中进行,以及转移装置60的镜片转移和/或装载装置40的镜片移交在外侧或另一(水平)平面或水平E2中进行,该水平E2特别地位于第一平面E1上方,如图2中示意性地指示的。
加工设备1和/或车削工位100优选地具有如图1所示的释放装置124,该释放装置具有致动器125,该致动器能够在更换位置处打开和关闭工件用轴部101的卡盘102,以使得镜片2能够被更换。
特别优选地,释放装置124被设计成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不必与工件用轴部101一起移动,而是被布置成静止的。
替代性地,释放装置124能够与工件用轴部101一起移动或一体化到工件用轴部中。
释放装置124可以可选地独立移动。
附加的释放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另一位置处,例如,为了使得能够实现独立于更换装置30的镜片更换和/或视情况而定手动地更换镜片。例如,释放装置124可以用作特别地在所述工件用轴部101的更换位置处进行自动更换,并且附加地还使得能够实现在工件用轴部101的另一位置处进行手动更换。
释放装置124可以与致动器125一起作用于工件用轴部101,特别地轴向地作用于工件用轴部101,在示例中示出在背离卡盘102的一侧上,以打开卡盘102或作用于其中的弹簧夹头,从而使卡盘102在更换位置处实现期望的打开和关闭。
特别地,由于铣削和车削优选的并行化,该加工设备1准许产量增加。
还可以独立实现的另一方面是减少工件更换时间,这特别地由于更换装置30的拟议用途,特别优选地使用能够线性地移动并且还能够围绕线性轴线旋转的双夹持器31,和/或由于在加工工位之间和/或在工件用轴部11、101和/或其卡盘12、102之间静止的旋动轴线B的布置,这里加工工位是铣削工位10与车削工位100。
没有横滑动件组件实现了较大的刚性,这特别有利于加工期间的精度和/或准许较高的加工速度。
在一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上使用两个车削工具106、107允许实现多级加工和/或冗余,并因此特别有利于高生产和/或高连续产量。这在使用两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时相应地适用。
应注意的是,铣削工位10与车削工位100一样,优选地具有用于加工的很大程度上封闭的工作空间,对应的间隔部、盖部、(空气)锁等为了简化在此不作描述或示出。
优选地,铣削工位10和/或车削工位100的工作区的工作空间或部分诸如板/片以振动解联接的方式连接到相应的机床17或114。例如,保护板可以通过阻尼元件从相应的工作空间和/或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其他加工驱动件诸如铣削驱动件14解联接。
根据本发明的也可以独立实施的方面,铣削工位10和/或铣削驱动件14可选地还设置有用于供应冷却液体23的冷却装置22,和/或冷却装置22与铣削工具15相关联,如图6中示意性地指示的。
图6以示意性立体图的方式从后部示出了拟议的铣削工具15,该铣削工具或其铣削头部25特别优选地设置有用于冷却液体23的后部槽形或环槽形凹部或容器24和/或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通孔27,该后部槽形或环槽形凹部或容器特别地是环状槽形或环槽形凹部或容器,该一个或更多个通孔用于将冷却液体23从铣削工具15/铣削头部25的后部排放到前部和/或铣削齿26。
优选地,通孔27被关联在每个铣削齿26中,以用于供应冷却液体23。
优选地,通孔27从铣削工具15/铣削头部25的后部径向地向外延伸到前部,使得通过离心力将冷却液体23输送到前部和/或铣削齿26。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独立实施的另一方面,铣削工具15特别优选地在铣削工具15的铣削头部25或柄或轴29上优选地设置有识别装置28,该识别装置特别地是光学标记/标志或代码或RFID芯片。
特别地,冷却装置22和/或冷却剂23的供应是可控制的,这取决于铣削工具15是否被构造为液体冷却。例如,这可以取决于是否检测到识别装置28和/或识别装置28提供了什么信息例如关于通孔的数量、工具标识、齿的数量等。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和特征也可以彼此独立地实施,但也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发明特别地涉及以下方面中的任一方面,这些方面可以独立实现或以任何方式组合实现,也可以与上述任何方面组合实现:
1.用于加工光学工件特别地镜片(2)的加工设备(1),
具有铣削工位(10),该铣削工位包括第一工件用轴部(11),
具有车削工位(100),该车削工位包括第二工件用轴部(101),以及
具有更换装置(30),该更换装置用于将待加工的镜片(2)从第一工件用轴部(11)更换到第二工件用轴部(101),
其特征在于:
工件用轴部(11、101)或它们的卡盘(12、102)面向彼此,和/或更换装置(30)被布置在工件用轴部或它们的卡盘之间,和/或
铣削工位(10)和车削工位(100)分别具有仅最多两个叠加的移动轴线(X、Z),和/或
更换装置(30)具有双夹持器(31),该双夹持器能够围绕中央转动轴线(W)旋转并且能够沿转动轴线(W)线性地移动,和/或该双夹持器——特别地通过凸轮机构(37)——被构造为用于叠加旋转和线性移动。
2.根据方面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工件用轴部(11、101)能够仅在一个方向上专门线性地移位。
3.根据方面1或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铣削工位(10)和车削工位(100)分别具有单独的机床(17、114),以及更换装置(30)独立于机床(17、114)安装和/或安装在机床之间。
4.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更换装置(30)具有特别地为竖向的旋动轴线(B),以用于在铣削工位(10)与车削工位(100)之间进行更换,并且反之亦然。
5.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更换装置(30)适于移动到用于拾取未加工工件和/或移交经加工工件的转移位置和/或转移装置(60),特别地线性地移动到转移位置和/或转移装置,转移位置和/或转移装置(60)直接位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更换位置上、上方或下方,特别地位于车削工位(100)的更换位置上、上方或下方。
6.用于加工光学工件特别地镜片(2)的加工设备(1),
具有铣削工位(10),该铣削工位具有:具有工件用轴部(11)的第一承载器(13)和具有铣削驱动件(14)的第二承载器(16)以及机床(17),
其中,机床(17)在第一支承表面(18)上支撑第一承载器(13),并且在第二支承表面(19)上支撑第二承载器(16),
其特征在于:
两个支承表面(18、19)彼此倾斜超过45度,和/或第二支承表面(19)平行于铣削驱动件(14)的旋转轴线(D)延伸。
7.根据方面6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表面(19)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超过45度。
8.根据方面6或7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件用轴部(11)能够仅在一个方向(Z)上专门线性地移位。
9.用于加工光学工件特别地镜片(2)的加工设备(1),
具有车削工位(100),该车削工位优选地被设计为面车削,该车削工位具有工件用轴部(101)和(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
其特征在于:
车削工位(100)具有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108),该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被构造成不同于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该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被设置成用于对相同工件进行交替加工和/或顺序加工,和/或
车削工位(100)具有楔形调整部(110),该楔形调整部用于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两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和/或
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具有用于对工件进行交替加工和/或顺序加工的两个工具保持器和/或工具(106、107),和/或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具有工具冷却件(117)。
10.根据方面9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108)一起被布置在承载器(111)上。
11.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工设备(1)包括两个工件用轴部(11、101),该两个工件用轴部在其平行和/或同轴的旋转轴线(C)的方向上被偏移和/或间隔开。
12.双夹持器(31)的用途,
其中,双夹持器(31)能够围绕转动轴线(W)旋转并且能够沿转动轴线(W)线性地移动,和/或——特别地通过凸轮机构(37)——被构造为用于叠加旋转和线性移动,和/或
其中,通过双夹持器(31)将仍待加工的工件转移到加工工位(100)和/或其工件用轴部(101)并同时将已经加工的工件转移到转移装置(60)和/或装载装置(40)或其他装置,
以更换光学工件特别地镜片(2),以便在加工设备(1)或加工工位(10、100)中进行加工,并且特别地在加工设备(1)的不同加工工位(10、100)之间进行加工。
13.根据方面6至8中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工设备包括方面1至5中任何一个方面所述的特征。
14.根据方面9至11中的一个方面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工设备包括方面1至8中任何一个方面所述的特征。
附图标记列表
1 加工设备
2 镜片
3 块状件
4 阻尼元件
5 基部框架
10 铣削工位
11 工件用轴部
12 卡盘
13 承载器
14 铣削驱动件
15 铣削工具
16 承载器
17 机床
18 第一支承表面
19 第二支承表面
20 承载器引导件
21 承载器引导件
22 冷却装置
23 冷却液体
24 容器
25 铣削头部
26 铣削齿
27 通孔
28 识别装置
29 轴
30 更换装置
31 双夹持器
32 夹持构件/吸盘
33 承载件
34 臂
35 驱动件
36 凸轮机构
37 旋动驱动件
40 装载装置
41 操纵器
42 夹持构件/吸盘
43 承载器引导件
50 输送装置
51 运输承载件
60 转移装置
61 接收卡盘
100 车削工位
101 工件用轴部
102 卡盘
103 承载器
104 承载器引导件
105 快速工具驱动件
106 车削工具
107 车削工具
108 快速工具驱动件
109 车削工具
110 楔形调整部
111 承载器
112 承载器引导件
113 支承表面
114 机床
115 分隔壁部分
116 分离部分
117 冷却装置
118 冷却液体
119 通道
120 软管
121 喷嘴
122 头部
123 支承表面
124 释放装置
125 致动器
B 旋动轴线
C 旋转轴线(工件用轴部)
D 旋转轴线(铣削驱动件)
E1 平面
E2 平面
P1-P6 箭头
S 倾斜平面
W 转动轴线
X 横向运动轴线/输送方向
Y 竖向轴线
Z 进给轴线。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对光学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设备(1),所述加工设备(1)具有:
铣削工位(10),所述铣削工位包括第一工件用轴部(11),
车削工位(100),所述车削工位包括第二工件用轴部(101),以及
更换装置(30),所述更换装置用于将待加工工件从所述第一工件用轴部(11)更换到所述第二工件用轴部(10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用轴部(11、101)或所述工件用轴部的卡盘(12、102)面向彼此,以及/或者所述更换装置(30)被布置在所述工件用轴部(11、101)之间,或者被布置在所述工件用轴部(11、101)的卡盘之间,和/或
所述铣削工位(10)和所述车削工位(100)分别具有仅最多两个叠加的移动轴线(X、Z),以及/或者
所述更换装置(30)具有双夹持器(31),所述双夹持器能够围绕中央转动轴线(W)旋转并能够沿所述转动轴线(W)线性地移动,和/或所述双夹持器被构造为用于叠加的旋转和线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用轴部(11)和/或第二工件用轴部(101)能够仅在一个方向上专门线性地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工位(10)和所述车削工位(100)分别具有单独的机床(17、114),以及所述更换装置(30)独立于所述机床(17、114)安装和/或安装在所述机床(17、1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装置(30)具有旋动轴线(B),这用于实现在所述铣削工位(10)与所述车削工位(100)之间进行的更换或者用于在所述车削工位(100)与所述铣削工位(10)之间进行的更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装置(30)适于移动到用于拾取未加工工件和/或移交经加工工件的转移位置和/或转移装置(60),所述转移位置和/或转移装置(60)直接位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更换位置上、直接位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更换位置上方、或者直接位于工件用轴部(101)的更换位置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夹持器(31)具有两个夹持构件或吸盘,所述夹持构件或吸盘在相同方向上彼此平行地指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装置(30)被构造成转移所述工件(2),使得所述工件(2)在所述铣削工位(10)和所述车削工位(100)两者中均能够在相同平坦侧上进行加工。
8.一种用于对光学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设备(1),
所述加工设备(1)具有铣削工位(10),所述铣削工位具有:具有工件用轴部(11)的第一承载器(13)和具有铣削驱动件(14)的第二承载器(16)以及机床(17),
其中,所述机床(17)在第一支承表面(18)上对所述第一承载器(13)进行支撑,并且在第二支承表面(19)上对所述第二承载器(16)进行支撑,
其特征在于:
两个支承表面(18、19)彼此倾斜超过45度,和/或所述第二支承表面(19)平行于所述铣削驱动件(14)的旋转轴线(D)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表面(19)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超过4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用轴部(11)能够仅在一个方向(Z)上专门线性地移位。
11.一种用于对光学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设备(1),
所述加工设备(1)具有车削工位(100),所述车削工位具有工件用轴部(101)和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削工位(100)具有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108),所述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被构造成不同于所述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所述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被设置成用于对同一工件进行交替加工和/或顺序加工,以及/或者
所述车削工位(100)具有楔形调整部(110),所述楔形调整部用于所述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或所述两个快速工具驱动件(105、108),以及/或者
所述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具有用于对工件进行交替加工和/或顺序加工的两个工具保持器和/或工具(106、107),以及/或者所述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具有工具冷却件(11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速工具驱动件(105)和所述第二快速工具驱动件(108)一起被布置在承载器(11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8、9、11或12中的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1)包括两个工件用轴部(11、101),在所述两个工件用轴部的平行和/或同轴的旋转轴线(C)的方向上,所述两个工件用轴部是偏移的和/或间隔开的。
14.双夹持器(31)的用途,
其中,所述双夹持器(31)能够围绕转动轴线(W)旋转并且能够沿所述转动轴线(W)线性地移动,和/或所述双夹持器被构造为用于叠加的旋转和线性运动,以及/或者
其中,通过所述双夹持器(31)将仍待加工的工件转移到加工工位(100)和/或所述加工工位的工件用轴部(101),并同时将已经加工的工件转移到转移装置(60)和/或装载装置(40)或转移到其他装置,
以更换光学工件,以实现在加工设备(1)或加工工位(10、100)中进行加工,和/或在所述加工设备(1)的不同加工工位(10、100)之间进行加工。
CN202211412513.4A 2021-11-12 2022-11-11 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双夹持器的用途 Pending CN1161179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005630.2 2021-11-12
DE102021005630 2021-11-12
DE102022000537.9A DE102022000537A1 (de) 2021-11-12 2022-02-11 Bearbeitungsvorrichtung für optische Werkstücke sowie Verwendung eines Doppelgreifers
DE102022000537.9 2022-0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7906A true CN116117906A (zh) 2023-05-16

Family

ID=8433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2513.4A Pending CN116117906A (zh) 2021-11-12 2022-11-11 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双夹持器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0078A1 (zh)
EP (1) EP4180177A3 (zh)
CN (1) CN11611790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0038C2 (de) 1993-03-27 1995-04-27 Pittler Gmbh Drehmaschine mit zwei Werkstückspindeln
DE102005021639A1 (de) * 2005-05-06 2006-11-09 Satisloh Gmbh Hochleistungs-Fräs- und Dreh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von Brillengläsern
DE102006050425B4 (de) 2005-10-20 2008-09-25 Schneid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Fräsen und Dreh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eines Linsenrohlings
DE102007045591A1 (de) 2007-09-14 2009-03-26 Carl Benzinger Gmbh Bearbeitungsmaschine zur 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DE102015102900A1 (de) 2015-02-27 2016-09-01 Optotech Optikmaschinen Gmbh Simultan-Drehmaschine für die Brillenglasfertigung
DE102018007494A1 (de) * 2018-09-04 2020-03-05 Schneider Gmbh & Co. Kg Bearbeitungssystem zur Bearbeitung von Brillengläser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50078A1 (en) 2023-05-18
EP4180177A2 (de) 2023-05-17
EP4180177A3 (de) 2023-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2034B2 (en) Automatic tool changer and machine tool
US8628071B2 (en) Device for finish-machining of optically effective surfaces of workpieces, in particular spectacle lenses
KR101521142B1 (ko) 공작 기계
US11167354B2 (en) Machine tool, in particular lathe
US6920679B2 (en) Machine tool
CZ286083B6 (cs) Obráběcí centrum
US20100233939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grinding cams of a camshaft
US8640313B2 (en) Machine tool with feed and removal device
JPH01127204A (ja) 旋盤主軸の工作物着脱方法及び装置
JP6846538B2 (ja) 工作機械で工作物を加工する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ための工作機械
EP2163334B2 (en) Machine comprising a drum having workpiece supporting spindles mov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drum
US2014007322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of an optical lens
US7008152B2 (en) Machine tool for processing work pieces on at least three axes
US7150213B2 (en) Vertical processing center
JP2014065133A (ja) 平行2軸複合工作機械
US7131359B2 (en) Multiple-spindle lathe
JP2018001364A (ja) 工作機械ユニット
KR20030093321A (ko) 톱날 연마기
US6964217B2 (en) Multispindle lathe
KR20180133811A (ko) 워크피스를 머시닝하기 위한 머신 툴
US20060075625A1 (en) Multiple side processing machine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workpiece
CN116117906A (zh) 用于光学工件的加工设备以及双夹持器的用途
EP2117768B1 (en) Manipulating device for lathes, in particular for vertical turret lathes, and a lathe including said device
JP3695090B2 (ja)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自動工具交換装置
JP6876198B2 (ja) 工作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