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1161B -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1161B
CN116111161B CN202310042351.8A CN202310042351A CN116111161B CN 116111161 B CN116111161 B CN 116111161B CN 202310042351 A CN202310042351 A CN 202310042351A CN 116111161 B CN116111161 B CN 116111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hydrogen
cooling
fuel cel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23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11161A (zh
Inventor
宁雷
施绍有
邓赛赛
吴苗丰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ynov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23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1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1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11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1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9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e.g. modular assemb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4111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using a compressor turbin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H01M8/04738Temperature of auxiliary devices, e.g. reformer, compressor, bur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有多个燃料电池系统,每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均包括电堆总成、氢气系统、空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所述电堆总成包括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所述氢气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氢气源和氢气循环回路,所述氢气循环回路串设有氢循环泵,所述氢循环泵的进气端与所述氢气出口连通,所述氢循环泵的出气端与所述氢气入口连通;通过本发明实现在满足大功率发电的同时,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进行简化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型能源的大力推广,燃料电池正逐步在各领域得到应用。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
由于单个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有限,无法满足企业的发电要求,因此需要将多个燃料电池进行整合使用。在相关技术中,整合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复杂,从而导致燃料电池的整合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旨在实现在满足大功率发电的同时,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进行简化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有多个燃料电池系统,每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均包括电堆总成、氢气系统、空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
所述电堆总成包括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
所述氢气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氢气源和氢气循环回路,所述氢气循环回路串设有氢循环泵,所述氢循环泵的进气端与所述氢气出口连通,所述氢循环泵的出气端与所述氢气入口连通;
所述空气系统包括进气支路和出气支路,所述进气支路依次串设有空压机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空气入口连通,所述中冷器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支路,所述空压机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支路;所述出气支路与所述空气出口连通;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依次串设有第一水泵以及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支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依次串设有第二水泵以及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降温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降温功率。
可选地,所述氢气源供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共用,所述氢气源与所述氢气循环回路之间还设有氮气支路,所述氮气支路依次串设有氮气源以及连接阀。
可选地,所述氢气循环回路还串联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位于所述氢气出口与所述氢循环泵之间;所述氢气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排水支路、第二排水支路以及氮气排气支路,所述第一排水支路、所述第二排水支路以及所述氮气排气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串联设置在所述出气支路上;所述第一排水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排水支路串设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排水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氢循环泵与所述氢气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排水支路串设有第二排水阀;所述氮气排气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氢循环泵之间,所述氮气排气支路串设有尾排阀。
可选地,所述进气支路以及所述出气支路上均设有增湿器,从所述进气支路往所述电堆总成,以及从所述电堆总成往所述出气支路的空气均进过所述增湿器。
可选地,所述电堆总成包括有吹扫入口和吹扫出口,所述吹扫入口连通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增湿器之间,所述吹扫出口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有第一稳压支路,所述第一稳压支路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之间,所述第一稳压支路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第一稳压支路依次串设有去离子器以及第一膨胀水箱,所述第一膨胀水箱的排气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有加热支路,所述加热支路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之间,所述加热支路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加热支路上设置有加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有第二稳压支路,所述第二稳压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所述第二稳压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膨胀水箱,所述第二膨胀水箱的排气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装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设置在燃料电池方舱的内部,所述燃料电池方舱设置有氢浓度传感器、第一火焰探测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防爆风机。
可选地,所述电堆总成的供电端与储能变流器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一端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所述逆变器以及所述储能电池均设置在电气方舱的内部,所述电气方舱设置有第二火焰探测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防爆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多个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整合使用,从而满足大功率发电的需求。同时,每个燃料电池系统均包括电堆总成、氢气系统、空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工作时,氢气源用于提供电堆总成需要的氢气,氢气循环回路串设有氢循环泵,氢循环泵的进气端与氢气出口连通,氢循环泵的出气端与氢气入口连通,通过氢循环泵循环利用氢气以使得氢气得到有效利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能够流通低温液体。通过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对低温液体注入至电堆总成以及中冷器内部,以对工作过程中的电堆总成以及中冷器进行冷却降温,其中第一水泵为低温液体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的流动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二冷却循环装置注入至空压机内部,以对工作过程中的空压机进行冷却降温,其中第二水泵为低温液体在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中的流动提供动力来源。上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的简化优化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一实施例中氢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一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一实施例中电气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燃料电池系统;2、电堆总成;21、空气入口;22、空气出口;23、氢气入口;24、氢气出口;25、冷却液入口;26、冷却液出口;27、吹扫入口 ;28、吹扫出口;3、氢气系统;31、氢气源;32、氢气循环回路;321、氢循环泵;322、气液分离器;33、氮气支路;331、氮气源;332、连接阀;34、第一排水支路;341、第一排水阀;35、第二排水支路;351、第二排水阀;36、氮气排气支路;361、尾排阀;37、氢气支路;371、减压阀;372、安全阀;373、电动切断阀;374、气动切断阀;4、空气系统;41、进气支路;411、空气过滤器;412、空气流量计;413、空压机;414、中冷器;42、出气支路;421、背压阀;422、混合室;423、消音器;43、增湿器;5、冷却系统;51、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1、第一水泵;512、第一冷却装置;513、颗粒过滤器;52、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1、第二水泵;522、第二冷却装置;53、第一冷却支路;54、第二冷却支路;55、第一稳压支路;551、去离子器;552、第一膨胀水箱;56、第二稳压支路;561、第二膨胀水箱;57、加热支路;571、加热器;58、三通阀;6、燃料电池方舱;61、氢浓度传感器;62、第一火焰探测器;63、第一防爆风机;7、电气方舱;71、储能变流器;72、逆变器;73、储能电池;74、第二火焰探测器;75、第二防爆风机;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参考附图1-5,包括有多个燃料电池系统1,每个燃料电池系统1均包括电堆总成2、氢气系统3、空气系统4以及冷却系统5;电堆总成2包括空气入口21、空气出口22、氢气入口23、氢气出口24、冷却液入口25、冷却液出口26;氢气系统3包括相连通的氢气源31和氢气循环回路32,氢气循环回路32串设有氢循环泵321,氢循环泵321的进气端与氢气出口24连通,氢循环泵321的出气端与氢气入口23连通;空气系统4包括进气支路41和出气支路42,进气支路41依次串设有空压机413和中冷器414,中冷器414与空气入口21连通,中冷器414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支路53,空压机413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支路54;出气支路42与空气出口22连通;冷却系统5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以及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依次串设有第一水泵511以及第一冷却装置512,第一水泵511与冷却液出口26连通,第一冷却装置512与冷却液入口25连通,第一冷却支路53与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相连通;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依次串设有第二水泵521以及第二冷却装置522,第二冷却支路54与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相连通;且第一冷却装置512的降温功率大于第二冷却装置522的降温功率。
本实施例将多个燃料电池系统1进行整合使用,从而满足大功率发电的需求。同时,每个燃料电池系统1均包括电堆总成2、氢气系统3、空气系统4以及冷却系统5。
工作时,氢气源31用于提供电堆总成2需要的氢气,氢气循环回路32串设有氢循环泵321,氢循环泵321的进气端与氢气出口24连通,氢循环泵321的出气端与氢气入口23连通,从而实现对电堆总成2的氢气注入与氢气排气,通过氢循环泵321循环利用氢气以使得氢气得到有效利用。进气支路41以及出气支路42相结合实现对电堆总成2的空气注入与空气排出。通过氢气与空气在电堆总成2内部进行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同时,考虑到在工作过程中电堆总成2、空压机413以及中冷器414的发热较为严重,因此设置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以及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中能够流通低温液体。通过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对低温液体注入至电堆总成2以及中冷器414内部,以对工作过程中的电堆总成2以及中冷器414进行冷却降温,其中第一水泵511为低温液体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中的流动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二冷却循环装置注入至空压机413内部,以对工作过程中的空压机413进行冷却降温,其中第二水泵521为低温液体在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中的流动提供动力来源。同时考虑到相比起中冷器414与电堆总成2的发热功率,空压机413的发热功率相对较低,因为专门设置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以对中冷器414以及电堆总成2进行冷却降温,且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中的第一冷却装置512的降温功率大于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中的第二冷却装置522的降温功率,从而确保能有效对中冷器414以及电堆总成2进行冷却降温的同时,避免对空压机413进行过度降温,导致能源浪费。此外,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还流经有氢循环泵321控制器、空压机413控制器等发热量较小的器件,以对其进行降温。
上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的简化优化奠定基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氢气源31供多个燃料电池系统1共用,氢气源31与氢气循环回路32之间还设有氮气支路33,氮气支路33依次串设有氮气源331以及连接阀332。
进一步的,氢气循环回路32还串联设置有气液分离器322,气液分离器322位于氢气出口24与氢循环泵321之间;氢气循环回路32还包括第一排水支路34、第二排水支路35以及氮气排气支路36,第一排水支路34、第二排水支路35以及氮气排气支路36的输出端均连接混合室422,混合室422串联设置在出气支路42上;第一排水支路34的输入端连接气液分离器322,第一排水支路34串设有第一排水阀341;第二排水支路35的输入端连接在氢循环泵321与氢气入口23之间,第二排水支路35串设有第二排水阀351;氮气排气支路36的输入端连接在气液分离器322与氢循环泵321之间,氮气排气支路36串设有尾排阀361。
电堆总成2工作时,连接阀332以及尾排阀361关闭,第一排水阀341以及第二排水阀351打开,氢气从氢气源31通过氢气入口23进入电堆总成2,反应后的氢气和反应生成的水进入气液分离器322,气液分离器322将氢气和反应生成的水分离开。分离后的水第一排水支路34进入混合室422,在混合室422汇流后排出燃料电池系统1外。分离后的氢气通过氢循环泵321再次进入氢气入口23,实现氢气的循环利用。同时考虑到氢气在经过氢循环泵321后又会有少量的水生成,因此在氢循环泵321的后侧设置第二排水支路35,使得其水分通过第二排水支路35进入混合室422,在混合室422汇流后排出燃料电池系统1外。
电堆总成2停机时,连接阀332、尾排阀361、第一排水阀341以及第二排水阀351开启,氮气源331中的氮气通过氢气入口23进入电堆总成2,吹扫掉电堆总成2中的剩余氢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1的安全性,保护电堆总成2。然后氮气、剩余氢气和反应生成的水进入气液分离器322,气液分离器322将反应生成的水和剩余氢气及氮气分离开。分离后的水通过第一排水支路34进入混合室422,剩余氢气及氮气通过氮气排气支路36进入混合室422,在混合室422汇流后排出燃料电池系统1外。
进一步的,氢气系统3还包括氢气支路37,氢气支路37设置与氢气源31与氢气循环回路32之间,氢气支路依次串设有减压阀371、安全阀372、电动切断阀373以及气动切断阀374。如此设置,利用减压阀371对氢气源31的氢气进行减压处理,并通过安全阀372自动检测管道内的氢气压力是否超过规定值时,并在超过规定值时及时排出泄压。电动切断阀373以及气动切断阀374作为安全阀372失效时的安全保障,避免压力过大的氢气注入至电堆总成2,导致电堆总成2损坏。其中气动切断阀374的气动来源端连接氮气支路33,利用氮气支路33中的氮气作为气动切断阀374的动力来源,无需再额外配置动力气体以供气动切断阀374进行工作,节能环保。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气支路41以及出气支路42上均设有增湿器43,从进气支路41往电堆总成2,以及从电堆总成2往出气支路42的空气均进过增湿器43。如此设置,通过增湿器43将压缩空气与湿空气进行湿度交换,实现对进入电堆总成2的压缩空气进行加湿,使电堆总成2中的含水率保持在最佳状态,提高燃料电池系统1的效率。
进一步的,电堆总成2包括有吹扫入口和吹扫出口28,吹扫入口连通在中冷器414与增湿器43之间,吹扫出口28与混合室422连通。如此设置,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防护等级,通常需要将电堆总成2封装于一个密闭的壳体内。然而,在燃料电池系统1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氢气和水蒸气从电堆总成2内泄露出来,并且随着运行时间增长,泄露出的氢气将会聚集在电堆总成2与壳体之间形成的腔体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析出的水蒸气会在该腔体内冷凝形成液态水,将影响电堆总成2及其它电器件的绝缘性,还会加速腐蚀,影响燃料电池系统1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该腔体内持续通风进行吹扫,及时将泄露出的氢气和水蒸气排出,为该腔体换气,避免氢气和水蒸气聚集。电堆总成2还包括吹扫入口和吹扫出口28,通过在进气支路41中引流一部分空气注入至吹扫入口,从而实现对该腔体换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1的可靠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包括有第一稳压支路55,第一稳压支路55的入口端连接在冷却液出口26与第一冷却装置512之间,第一稳压支路55的出口端连接在第一冷却装置512与第一水泵511之间;第一稳压支路55依次串设有去离子器551以及第一膨胀水箱552,第一膨胀水箱552的排气端连接第一冷却装置512。其中,第一膨胀水箱552主要作用是提供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液体膨胀空间、补水、稳压、排气等。如此设置,考虑到低温液体在经过电堆总成2时,由于电堆总成2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有电离子析出,利用去离子器551降低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中低温液体的电导率,防止低温液体的电导率过高,使燃料电池系统1的绝缘阻值下降。并且,去离子器551设置于第一稳压支路55中,避免去离子器551流阻太大导致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的冷却效率降低。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包括有加热支路57,加热支路57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58连接在冷却液出口26与第一冷却装置512之间,加热支路57的出口端连接在第一冷却装置512与第一水泵511之间;加热支路57上设置有加热器571。如此设置,考虑到在低温场景进行燃料电池系统1启动时,由于此时处于低温环境中,而电堆总成2的正常运作要求其处于一定环境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因此专门设置加热支路57,当低温环境进行启动时,可先通过让低温液体通过三通阀58流经加热支路57,利用加热装置加热低温液体液使其具有一定温度并将其流经电堆总成2,以实现电堆总成2的预热,确保电堆总成2满足预设温度的前提下进行启动,从而为电堆总成2实施更好的保护。
进一步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上还串联设置有颗粒过滤器513。如此设置通过颗粒过滤器513过滤低温液体中的杂质,以确保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51中所流动的低温液体的洁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包括有第二稳压支路56,第二稳压支路56连通于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第二稳压支路56上设置有第二膨胀水箱561,第二膨胀水箱561的排气端连接第二冷却装置522。其中,第二膨胀水箱561主要作用是提供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液体膨胀空间、补水、稳压、排气等。如此设置,通过第二稳压支路56提高燃料电池系统1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中,考虑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的冷却功率相对较低,导致其液体所需的膨胀空间、排气等需求较低,因此可将至少两个燃料电池系统1的第二冷却循环回路52总有一个第二稳压支路56,从而降低设备成本,也能进一步对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结构进行简化优化。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气支路41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空气过滤器411、空气流量计412、空压机413以及中冷器414。如此设置,利用空气过滤器411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利用空气流量计412监测空气流量信息,当空气流量不足时增大空压机413的功率,以及当空气流量超出预期时减少空压机413的功率,确保电堆总成2能正常运作。
进一步的,出气支路42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背压阀421、混合室422和消音器423,背压阀421与增湿器43连通。如此设置,背压阀421与增湿器43连通,背压阀421用于调节电堆总成2中空气的压力。空气及电堆总成2反应生成的水通过混合室422汇流排出燃料电池系统1外,消音器423用于减少噪声,提高燃料电池系统1的环保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多个燃料电池系统1设置在燃料电池方舱6的内部,燃料电池方舱6设置有氢浓度传感器61、第一火焰探测器62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防爆风机63。如此设置,通过将多个燃料电池系统1整合在燃料电池方舱6内部,便于统一管理。同时在燃料电池方舱6设置氢浓度传感器61、第一火焰探测器62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防爆风机63,为其内部提供安全保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电堆总成2的供电端与储能变流器71连接,储能变流器71的一端与逆变器72电连接,储能变流器71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73电连接;储能变流器71、逆变器72以及储能电池73均设置在电气方舱7的内部,电气方舱7设置有第二火焰探测器74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防爆风机75。如此设置,将电堆总成2所产生电力输送至储能变流器71,随后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电力的输送方向,例如当处于用电峰时则将其电力通过逆变器72发送至市网作为电力补充,当处于用电谷时则将其电力输送至储能电池73作为电力储备。通过将储能变流器71、逆变器72以及储能电池73整合在电气方舱7内部便于统一管理。并且在电气方舱7设置第二火焰探测器74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防爆风机75,为其内部提供安全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其它内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燃料电池系统,每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均包括电堆总成、氢气系统、空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
所述电堆总成包括空气入口、空气出口、氢气入口、氢气出口、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
所述氢气系统包括相连通的氢气源和氢气循环回路,所述氢气循环回路串设有氢循环泵,所述氢循环泵的进气端与所述氢气出口连通,所述氢循环泵的出气端与所述氢气入口连通;
所述空气系统包括进气支路和出气支路,所述进气支路依次串设有空压机和中冷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空气入口连通,所述中冷器内设置有第一冷却支路,所述空压机内设置有第二冷却支路;所述出气支路与所述空气出口连通;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以及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依次串设有第一水泵以及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支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依次串设有第二水泵以及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支路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降温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降温功率;
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有第二稳压支路,所述第二稳压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所述第二稳压支路上设置有第二膨胀水箱,所述第二膨胀水箱的排气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至少两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共用一个所述第二稳压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源供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共用,所述氢气源与所述氢气循环回路之间还设有氮气支路,所述氮气支路依次串设有氮气源以及连接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循环回路还串联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位于所述氢气出口与所述氢循环泵之间;所述氢气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排水支路、第二排水支路以及氮气排气支路,所述第一排水支路、所述第二排水支路以及所述氮气排气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串联设置在所述出气支路上;所述第一排水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排水支路串设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排水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氢循环泵与所述氢气入口之间,所述第二排水支路串设有第二排水阀;所述氮气排气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氢循环泵之间,所述氮气排气支路串设有尾排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路以及所述出气支路上均设有增湿器,从所述进气支路往所述电堆总成,以及从所述电堆总成往所述出气支路的空气均进过所述增湿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总成包括有吹扫入口和吹扫出口,所述吹扫入口连通在所述中冷器与所述增湿器之间,所述吹扫出口与所述混合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有第一稳压支路,所述第一稳压支路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之间,所述第一稳压支路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第一稳压支路依次串设有去离子器以及第一膨胀水箱,所述第一膨胀水箱的排气端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有加热支路,所述加热支路的入口端通过三通阀连接在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之间,所述加热支路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加热支路上设置有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设置在燃料电池方舱的内部,所述燃料电池方舱设置有氢浓度传感器、第一火焰探测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一防爆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总成的供电端与储能变流器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一端与逆变器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所述逆变器以及所述储能电池均设置在电气方舱的内部,所述电气方舱设置有第二火焰探测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防爆风机。
CN202310042351.8A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Active CN116111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2351.8A CN116111161B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2351.8A CN116111161B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161A CN116111161A (zh) 2023-05-12
CN116111161B true CN116111161B (zh) 2024-02-02

Family

ID=8625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2351.8A Active CN116111161B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116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80718A (ja) * 2005-12-12 2013-05-02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冷却システム
CN108428913A (zh) * 2018-04-02 2018-08-21 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设备
CN110867604A (zh) * 2019-12-04 2020-03-06 浙江中合天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站工艺系统
CN112909309A (zh) * 2021-02-03 2021-06-04 清华大学 一种带有恒压均质供给分配器的多堆组结构燃料电池系统
CN113690471A (zh) * 2021-07-07 2021-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029381A1 (fr) * 2020-08-07 2022-02-10 Safran Power Units Pile a combustible, système comprenant une pile a combustible et procédé de contrôle du système
CN114068986A (zh) * 2021-11-09 2022-0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固态合金储氢与多电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5395050A (zh) * 2022-10-26 2022-11-25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87599A1 (en) * 2019-06-21 2022-04-27 Alakai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high power density fault-tolerant fuel cel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 fuel electric aircraft
FR3101483B1 (fr) * 2019-09-27 2021-10-29 Airbus Système de piles à combustible pour un aérone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80718A (ja) * 2005-12-12 2013-05-02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冷却システム
CN108428913A (zh) * 2018-04-02 2018-08-21 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设备
CN110867604A (zh) * 2019-12-04 2020-03-06 浙江中合天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站工艺系统
WO2022029381A1 (fr) * 2020-08-07 2022-02-10 Safran Power Units Pile a combustible, système comprenant une pile a combustible et procédé de contrôle du système
CN112909309A (zh) * 2021-02-03 2021-06-04 清华大学 一种带有恒压均质供给分配器的多堆组结构燃料电池系统
CN113690471A (zh) * 2021-07-07 2021-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68986A (zh) * 2021-11-09 2022-0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固态合金储氢与多电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5395050A (zh) * 2022-10-26 2022-11-25 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1161A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55407C (en) Manifold for a fuel cell system
US8216736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ing evaporative cooling method
CN115395050B (zh) 燃料电池系统
CN112635793B (zh) 一种双堆双循环的燃料电池系统
KR101828938B1 (ko) 연료전지 기반 고효율 삼중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EP2226879A1 (en) A method for starting up a back-up fuel cell electric generator comprising a compact manifold body
US7267900B2 (en) Fuel cell system
CN112909309B (zh) 一种带有恒压均质供给分配器的多堆组结构燃料电池系统
TW548872B (en) Small-power air-cooling type fuel cell
US20090123795A1 (en) Condensate drainage subsystem for an electrochemical cell system
JP2000058092A (ja)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6344861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
CN110190307B (zh) 燃料电池系统、其湿度控制方法
EP1463136A2 (en) Fuel cell system with air cooling device
CN215070070U (zh) 一种电池阳极引射回流装置
US10916787B2 (en) Fuel cell system
KR101610063B1 (ko) 연료 전지 시스템
CN220086095U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
US20090181267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ystem outside of desired the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CN116111161B (zh) 一种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US20080014475A1 (en) Anode humidification
CN218333873U (zh) 一种氢源组件及氢电池系统
JP4970672B2 (ja) 燃料電池発電設備
CN218299836U (zh) 用于调节燃料电池的电堆入口湿度和出口背压的系统
CN100401566C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