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9015B -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9015B
CN116109015B CN202310378880.5A CN202310378880A CN116109015B CN 116109015 B CN116109015 B CN 116109015B CN 202310378880 A CN202310378880 A CN 202310378880A CN 116109015 B CN116109015 B CN 116109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ystem
line loss
line
transformation section
loss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8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09015A (zh
Inventor
何涛
钟山
王玉鹏
薛天生
何紫彤
僧雪明
何东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ongqi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ongqi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ongqi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ongqi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88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9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9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9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09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9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节能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电能检测设备设置模块、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管理数据库、节能需求判断模块、变压段划分模块、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和线损优化指向确定模块,本发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线损率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节能需求判断,并在判断存在节能需求时将电力系统进行变压段划分,由此解析各变压段的线损率,将其作为线损优化位置的排查依据,实现了线损优化位置的便捷化、聚焦化排查,不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线损优化管理成本,提高了线损优化位置的排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节能优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结构日益庞大,复杂。电力系统在传输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电能损耗,电能损耗不仅耗费一定的能源,而且占用一部分供电设备的容量。因此,降低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是电力系统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包括线损和网损,其中线损占比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线损优化管理成为电力系统落实节能措施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线损优化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就需要确定电力系统的线损优化位置。
然而目前对电力系统对应线损优化位置的确定大多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进行,即通过将电力系统进行均匀布点,由此逐一检查各布点位置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从而排查出电力系统上的线损优化位置,这种方式属于广泛撒网式,过于盲目,一方面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无形之中增加了线损优化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针对性使得线损优化指向的确定效率不高,难以快速、及时地排查出电力系统上的线损优化位置,导致线损优化进程缓慢,容易错过线损优化的先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后续线损优化管理的难度。
综上可见,目前对电力系统对应线损优化位置的确定方式不够聚焦,导致电力系统在线损方面的节能实现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端配置信息、输电线布设信息和变压器布设信息。
电能检测设备设置模块,用于分别在目标电力系统的供电端和用电端设置电能检测设备。
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供电端和用电端设置的电能检测设备按照设定的检测时间间隔进行电能检测,得到各检测时刻对应的供电端电能和用电端电能,以此分析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供电电压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存储各种输电线材质对应的电阻率,并存储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
节能需求判断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端配置信息和当前线损率判断目标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节能需求。
变压段划分模块,用于当判断目标电力系统存在节能需求时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变压段,并获取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
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解析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
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从各变压段中识别出异常变压段,将其作为线损优化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供电端配置信息包括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输电线布设信息包括输电线材质、输电线截面积和输电距离,变压器布设信息包括各变压器对应的布设位置和变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分析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如下:
将各检测时刻对应的供电端电能和用电端电能通过公式
Figure SMS_1
,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
Figure SMS_2
,t表示为检测时刻的编号,/>
Figure SMS_3
,/>
Figure SMS_4
、/>
Figure SMS_5
分别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在第t检测时刻的供电端电能、用电端电能。
从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中筛选出最大线损率和最小线损率,以此计算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6
将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与设置的限定线损波动度进行对比,若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小于或等于限定线损波动度,则依据公式
Figure SMS_7
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Figure SMS_8
,反之则依据公式/>
Figure SMS_9
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Figure SMS_10
,式中/>
Figure SMS_11
、/>
Figure SMS_12
分别表示为最大线损率、最小线损率,z表示为检测时刻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判断目标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节能需求对应的具体判断过程如下:从供电端配置信息中提取供电电压,并将其与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供电电压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目标电力系统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
从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输电线布设信息中提取输电距离,同时获取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运营年限,由此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合理线损率
Figure SMS_13
,其中/>
Figure SMS_14
,式中/>
Figure SMS_15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
Figure SMS_16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输电距离,/>
Figure SMS_17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运营年限,/>
Figure SMS_18
表示为参考运营年限,e表示为自然常数。
将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与当前合理线损率进行对比,若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大于当前合理线损率,则判断目标电力系统存在节能需求,反之则判断目标电力系统不存在节能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变压段具体操作方式如下:从变压器布设信息中提取各变压器对应的布设位置,进而根据各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与供电端的距离对各变压器进行编号。
将各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作为分割点,若干分割点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线路段,进而将划分得到的线路段作为变压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线路运行参数包括输电电压、输电线长度、输电线材质和输电线截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输电电压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将各变压段按照距离供电端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编号,并从若干变压器中确定各变压段对应的关键变压器。
基于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的编号从变压器布设信息中提取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
按照变压段的编号顺序结合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计算各变压段的输电电压
Figure SMS_19
,其中/>
Figure SMS_20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电压,
Figure SMS_21
表示为第j-1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电压,/>
Figure SMS_22
表示为第j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解析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包括以下步骤:
从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中提取输电线材质,并将其与管理数据库中各种输电线材质对应的电阻率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变压段对应输电线材质的电阻率
Figure SMS_23
从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中提取输电线截面积和输电线长度,并将其结合各变压段对应输电线材质的电阻率导入公式
Figure SMS_24
,得到各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线电阻
Figure SMS_25
,/>
Figure SMS_26
、/>
Figure SMS_27
分别表示为第j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线长度、输电线截面积。
利用公式
Figure SMS_28
分析得到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
Figure SMS_29
,其中/>
Figure SMS_30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电流。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异常变压段的识别过程具体参见以下步骤:基于各变压段的编号顺序获取各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并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
将目标电力系统中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与相应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进行对比,若某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大于该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则将该变压段记为异常变压段。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线损优化指向确定模块,用于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将其作为线损优化指向,具体执行过程如下:第一步、对异常变压段的电力系统进行布设状态图像采集,并从异常变压段的电力系统布设状态图像中提取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进而从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中标记出转折点,标记出的转折点将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划分为若干布设子段。
第二步、在各布设子段上作走向切线,以此获取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走向角
Figure SMS_31
,并将其导入迂回线路识别模型/>
Figure SMS_32
,由此得到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迂回线路识别结果,当识别存在迂回布设子段时获取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线路长度,进而通过公式/>
Figure SMS_33
计算得到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
第三步、利用接地电阻表对异常变压段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并基于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电压获取异常变压段的正常接地电阻。
第四步、将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与参考迂回指数进行对比,同时将测量的异常变压段的接地电阻与正常接地电阻进行对比,若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大于参考迂回指数,则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为线路规划不合理,若异常变压段的接地电阻小于正常接地电阻,则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为线路老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首先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线损率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节能需求判断,并在判断存在节能需求时将电力系统进行变压段划分,由此解析各变压段的线损率,将其作为线损优化位置的排查依据,实现了线损优化位置的便捷化、聚焦化排查,一则不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线损优化管理成本,二则提高了线损优化位置的排查效率,有利于加快线损优化进程,同时在后续的线损优化管理上大大避免了管理难度地加剧,具有较大的实用优势。
2.本发明在计算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线损率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当前线损率,而是将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进行线损波动度分析,进而将分析结果作为当前线损率的计算依据,这种计算方式使得当前线损率的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3.本发明在排查得到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优化位置时还对线损优化位置的优化指向进行确定,体现出了线损优化排查的深度,能够为后续的线损优化提供适配性、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有利于快速有效地降低线损,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无效优化。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各变压段对应关键变压器的确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布设子段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布设子段走向角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电能检测设备设置模块、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管理数据库、节能需求判断模块、变压段划分模块、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和线损优化指向确定模块,其中电能检测设备设置模块与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连接,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和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均与节能需求判断模块连接,节能需求判断模块和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均与变压段划分模块连接,变压段划分模块和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均与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连接,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与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连接,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与线损优化指向确定模块连接,管理数据库分别与节能需求判断模块、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和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连接。
所述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端配置信息、输电线布设信息和变压器布设信息,其中供电端配置信息包括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输电线布设信息包括输电线材质、输电线截面积和输电距离,变压器布设信息包括各变压器对应的布设位置和变比。
所述电能检测设备设置模块用于分别在目标电力系统的供电端和用电端设置电能检测设备,示例性地,电能检测设备为电能计量装置。
所述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供电端和用电端设置的电能检测设备按照设定的检测时间间隔进行电能检测,得到各检测时刻对应的供电端电能和用电端电能,以此分析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将各检测时刻对应的供电端电能和用电端电能通过公式
Figure SMS_34
,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
Figure SMS_35
,t表示为检测时刻的编号,/>
Figure SMS_36
,/>
Figure SMS_37
、/>
Figure SMS_38
分别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在第t检测时刻的供电端电能、用电端电能,其中供电端电能与用电端电能相差越大,表明电能损失越大,线损率越高。
本发明在进行当前线损率分析过程中通过设定检测时间间隔得到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进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当前线损率,而不是直接将单个检测时刻得到的线损率作为当前线损率,能够最大化地避免了分析误差。
从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中筛选出最大线损率和最小线损率,以此计算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39
上述线损波动度计算公式中最大线损率与最小线损率相差越大,线损波动度越大。
将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与设置的限定线损波动度进行对比,若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小于或等于限定线损波动度,则依据公式
Figure SMS_40
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Figure SMS_41
,反之则依据公式/>
Figure SMS_42
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Figure SMS_43
,式中/>
Figure SMS_44
、/>
Figure SMS_45
分别表示为最大线损率、最小线损率,z表示为检测时刻数量。
本发明在计算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线损率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进行均值处理得到当前线损率,而是将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进行线损波动度分析,进而将分析结果作为当前线损率的计算依据,这种计算方式使得当前线损率的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准确。
所述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供电电压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存储各种输电线材质对应的电阻率,并存储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
所述节能需求判断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端配置信息和当前线损率判断目标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节能需求,具体判断过程如下:从供电端配置信息中提取供电电压,并将其与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供电电压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目标电力系统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
从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输电线布设信息中提取输电距离,同时获取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运营年限,由此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合理线损率
Figure SMS_46
,其中/>
Figure SMS_47
,式中/>
Figure SMS_48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
Figure SMS_49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输电距离,/>
Figure SMS_50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运营年限,/>
Figure SMS_51
表示为参考运营年限,e表示为自然常数。
可理解的是,在上述当前合理线损率计算过程中不是单纯以电力系统的输电距离作为考量因素,而是增加了运营年限对合理线损率的影响,这是由于电力系统运营年限越长,电力系统的老化程度越高,电力系统的老化对会线损造成积极影响,因此通过结合输电距离和运营年限综合进行当前合理线损率计算,更加贴近实际,有利于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为后续判断目标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节能需求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大大降低了误判率。
将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与当前合理线损率进行对比,若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大于当前合理线损率,则判断目标电力系统存在节能需求,反之则判断目标电力系统不存在节能需求。
所述变压段划分模块用于当判断目标电力系统存在节能需求时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变压段,并获取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其中线路运行参数包括输电电压、输电线长度、输电线材质和输电线截面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变压段具体操作方式如下:从变压器布设信息中提取各变压器对应的布设位置,进而根据各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与供电端的距离对各变压器进行编号。
作为一个示例,可按照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与供电端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编号。
将各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作为分割点,若干分割点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线路段,进而将划分得到的线路段作为变压段。
本发明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变压段划分的原因在于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起到传递电能的作用,从供电端到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升压或降压变压器,将供电电压升高或降低,正是由于变压器具有改变电压的功能,使得电力系统的线损容易发生在变压器的布设位置,因而将目标电力系统进行变压段划分,更加符合线损的发生条件,为后续排查出线损优化位置提供了可靠、及时的排查基础。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输电电压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将各变压段按照距离供电端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编号,并从若干变压器中确定各变压段对应的关键变压器,参照图2所示。
基于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的编号从变压器布设信息中提取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
按照变压段的编号顺序结合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计算各变压段的输电电压
Figure SMS_52
,其中/>
Figure SMS_53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电压,
Figure SMS_54
表示为第j-1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电压,/>
Figure SMS_55
表示为第j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线路运行参数中输电线长度可通过测量获得,输电线材质和输电线截面积可从输电线布设信息中获取。
所述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解析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详细解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从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中提取输电线材质,并将其与管理数据库中各种输电线材质对应的电阻率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变压段对应输电线材质的电阻率
Figure SMS_56
从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中提取输电线截面积和输电线长度,并将其结合各变压段对应输电线材质的电阻率导入公式
Figure SMS_57
,得到各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线电阻
Figure SMS_58
,/>
Figure SMS_59
、/>
Figure SMS_60
分别表示为第j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线长度、输电线截面积,其中某变压段的输电线长度越长、输电线截面积越小,该变压段的输电线电阻越大。
利用公式
Figure SMS_61
分析得到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
Figure SMS_62
,其中
Figure SMS_63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电流。
所述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从各变压段中识别出异常变压段,将其作为线损优化位置,其中异常变压段的识别过程具体参见以下步骤:基于各变压段的编号顺序获取各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并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
作为一种示例,若某变压段的编号为1,则该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为一次变压,若某变压段的编号为2,则该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为二次变压。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示例,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具体为一次变压对应的正常线损率为3.5%,二次变压对应的正常线损率为5.5%,三次变压对应的正常线损率为7%。
将目标电力系统中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与相应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进行对比,若某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大于该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则将该变压段记为异常变压段。
本发明首先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当前线损率对目标电力系统进行节能需求判断,并在判断存在节能需求时将电力系统进行变压段划分,由此解析各变压段的线损率,将其作为线损优化位置的排查依据,实现了线损优化位置的便捷化、聚焦化排查,一则不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线损优化管理成本,二则提高了线损优化位置的排查效率,有利于加快线损优化进程,同时在后续的线损优化管理上大大避免了管理难度地加剧,具有较大的实用优势。
所述线损优化指向确定模块用于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将其作为线损优化指向,具体执行过程如下:第一步、对异常变压段的电力系统进行布设状态图像采集,并从异常变压段的电力系统布设状态图像中提取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进而从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中标记出转折点,标记出的转折点将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划分为若干布设子段,参见图3所示。
第二步、在各布设子段上作走向切线,以此获取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走向角
Figure SMS_64
,并将其导入迂回线路识别模型/>
Figure SMS_65
,由此得到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迂回线路识别结果,当识别存在迂回布设子段时统计迂回布设子段的线路长度,将其作为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线路长度,进而通过公式/>
Figure SMS_66
计算得到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其中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线路长度越长,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越大。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走向角获取过程为:首先识别各布设子段对应的线路轮廓线是否为曲线型,若为曲线型,则基于线路轮廓线的弯曲状态作走向切线,并获取走向切线在布设子段上的切点,然后在切点位置作一条水平射线,进而获取各布设子段中所作走向切线与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其夹角作为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走向角。
进一步地,若某布设子段对应的线路轮廓线为直线型,则在该布设子段的起始端点位置作一条水平射线,进而获取该布设子段对应的线路轮廓线与水平射线之间的夹角,其夹角作为该布设子段对应的走向角。
第三步、利用接地电阻表对异常变压段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并基于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电压获取异常变压段的正常接地电阻,具体获取过程为:将异常变压段的输电电压与预设的各输电电压对应的正常接地电阻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得到异常变压段的正常接地电阻。示例性的3KV及以下的输电电压,其电缆接地电阻值不小于200MΩ,6~10KV的输电电压,其电缆的接地电阻值不小于400MΩ,20~35KV的输电电压,其电缆的接地电阻值不小于600MΩ,220KV及以上的输电电压,其电缆的接地电阻值不小于4500MΩ。
第四步、将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与设置的参考迂回指数进行对比,同时将测量的异常变压段的接地电阻与正常接地电阻进行对比,若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大于设置的参考迂回指数,则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为线路规划不合理,若异常变压段的接地电阻小于正常接地电阻,则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为线路老化。
本发明在排查得到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优化位置时还对线损优化位置的优化指向进行确定,体现出了线损优化排查的深度,能够为后续的线损优化提供适配性、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有利于快速有效地降低线损,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无效优化。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在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时考虑到输电线路线损异常的本质是线路电阻过大,而输电线路在建造运营过程中会因为线路规划迂回、线路运行老化原因导致线路电阻过大,基于这可以对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进行可靠预测。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本发明对电力系统线损的考虑只是针对输电线路本身产生的线损,不考虑输电线路上电气设备、电晕产生的线损。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发明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力系统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端配置信息、输电线布设信息和变压器布设信息;
电能检测设备设置模块,用于分别在目标电力系统的供电端和用电端设置电能检测设备;
当前线损率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供电端和用电端设置的电能检测设备按照设定的检测时间间隔进行电能检测,得到各检测时刻对应的供电端电能和用电端电能,以此分析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供电电压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存储各种输电线材质对应的电阻率,并存储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
节能需求判断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端配置信息和当前线损率判断目标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节能需求;
变压段划分模块,用于当判断目标电力系统存在节能需求时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变压段,并获取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
变压段线损率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解析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
线损优化位置识别模块,用于基于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从各变压段中识别出异常变压段,将其作为线损优化位置;
所述分析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如下:
将各检测时刻对应的供电端电能和用电端电能通过公式
Figure QLYQS_1
,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
Figure QLYQS_2
,t表示为检测时刻的编号,/>
Figure QLYQS_3
,/>
Figure QLYQS_4
、/>
Figure QLYQS_5
分别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在第t检测时刻的供电端电能、用电端电能;
从目标电力系统在各检测时刻的线损率中筛选出最大线损率和最小线损率,以此计算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6
将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与设置的限定线损波动度进行对比,若目标电力系统的线损波动度小于或等于限定线损波动度,则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7
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Figure QLYQS_8
,反之则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9
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
Figure QLYQS_10
,式中/>
Figure QLYQS_11
、/>
Figure QLYQS_12
分别表示为最大线损率、最小线损率,z表示为检测时刻数量;
还包括线损优化指向确定模块,用于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将其作为线损优化指向,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异常变压段的电力系统进行布设状态图像采集,并从异常变压段的电力系统布设状态图像中提取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进而从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中标记出转折点,标记出的转折点将电力系统布设轮廓线划分为若干布设子段;
第二步、在各布设子段上作走向切线,以此获取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走向角
Figure QLYQS_13
,并将其导入迂回线路识别模型/>
Figure QLYQS_14
,由此得到各布设子段对应的迂回线路识别结果,当识别存在迂回布设子段时获取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线路长度,进而通过公式
Figure QLYQS_15
计算得到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
第三步、利用接地电阻表对异常变压段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并基于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电压获取异常变压段的正常接地电阻;
第四步、将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与设置的参考迂回指数进行对比,同时将测量的异常变压段的接地电阻与正常接地电阻进行对比,若异常变压段对应的迂回指数大于设置的参考迂回指数,则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为线路规划不合理,若异常变压段的接地电阻小于正常接地电阻,则预测异常变压段对应的线损异常原因为线路老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配置信息包括供电电压和供电电流,输电线布设信息包括输电线材质、输电线截面积和输电距离,变压器布设信息包括各变压器对应的布设位置和变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目标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节能需求对应的具体判断过程如下:
从供电端配置信息中提取供电电压,并将其与管理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供电电压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目标电力系统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
从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输电线布设信息中提取输电距离,同时获取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运营年限,由此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合理线损率
Figure QLYQS_16
,其中/>
Figure QLYQS_17
,式中/>
Figure QLYQS_18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在单位输电距离下的正常线损率,
Figure QLYQS_19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输电距离,/>
Figure QLYQS_20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运营年限,/>
Figure QLYQS_21
表示为参考运营年限,e表示为自然常数;
将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与当前合理线损率进行对比,若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当前线损率大于当前合理线损率,则判断目标电力系统存在节能需求,反之则判断目标电力系统不存在节能需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变压段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从变压器布设信息中提取各变压器对应的布设位置,进而根据各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与供电端的距离对各变压器进行编号;
将各变压器的布设位置作为分割点,若干分割点将目标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线路段,进而将划分得到的线路段作为变压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运行参数包括输电电压、输电线长度、输电线材质和输电线截面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电压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将各变压段按照距离供电端由近到远的顺序进行编号,并从若干变压器中确定各变压段对应的关键变压器;
基于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的编号从变压器布设信息中提取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
按照变压段的编号顺序结合各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计算各变压段的输电电压
Figure QLYQS_22
,/>
Figure QLYQS_23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电压,/>
Figure QLYQS_24
表示为第j-1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电压,/>
Figure QLYQS_25
表示为第j变压段上关键变压器对应的变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包括以下步骤:
从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中提取输电线材质,并将其与管理数据库中各种输电线材质对应的电阻率进行对比,从中筛选出各变压段对应输电线材质的电阻率
Figure QLYQS_26
从各变压段的线路运行参数中提取输电线截面积和输电线长度,并将其结合各变压段对应输电线材质的电阻率导入公式
Figure QLYQS_27
,得到各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线电阻/>
Figure QLYQS_28
,/>
Figure QLYQS_29
、/>
Figure QLYQS_30
分别表示为第j变压段对应的输电线长度、输电线截面积;
利用公式
Figure QLYQS_31
分析得到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
Figure QLYQS_32
,其中/>
Figure QLYQS_33
表示为目标电力系统对应的供电电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变压段的识别过程具体参见以下步骤:
基于各变压段的编号顺序获取各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并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各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
将目标电力系统中各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与相应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进行对比,若某变压段对应的线损率大于该变压段所属变压次级对应的正常线损率,则将该变压段记为异常变压段。
CN202310378880.5A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Active CN116109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8880.5A CN116109015B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8880.5A CN116109015B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9015A CN116109015A (zh) 2023-05-12
CN116109015B true CN116109015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25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8880.5A Active CN116109015B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9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5595B (zh) * 2023-06-29 2023-09-1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巢湖市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电力监测调度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28836T1 (de) * 2009-02-11 2011-10-15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td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reduktion des zufuhrschaltungsverlusts mithilfe einer befehlsreaktion
CN104200302A (zh) * 2014-08-04 2014-12-10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电力企业同期线损管理的技术架构和方法
CN105588995B (zh) * 2015-12-11 2018-08-1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线损异常检测方法
CN110134708A (zh) * 2019-03-03 2019-08-16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电网台区线损异常原因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71096B (zh) * 2020-11-20 2024-02-20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台区线损电能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3674014B (zh) * 2021-07-07 2023-10-20 湖南大学 一种配电线路日线损率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14971168A (zh) * 2022-04-14 2022-08-30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基于多系统交互的电缆线路同期线损率异常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9015A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9497B (zh) 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台区用户识别及判别方法
CN116109015B (zh) 一种电力系统节能综合优化系统
CN105389636A (zh) 一种低压台区kfcm-svr合理线损预测方法
CN109598435A (zh) 一种配电网电缆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285087A (zh) 一种基于NB-IoT和GPU加速的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CN103235991A (zh) 基于模糊理论的配网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
CN106651189A (zh) 一种基于多层复合规则的变压器状态评价方法
CN107491783B (zh) 基于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变压器故障类型分类方法
CN103699668A (zh) 基于数据断面一致性的配电网电气设备组合状态评估方法
CN110687361A (zh) 一种用于识别低压配网台区相序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14192B (zh) 一种配电网雷电监测装置布点决策方法
CN113902062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655425A (zh) 适用于10kv配线线路的计量点运行误差监测方法与系统
CN11109122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的配变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CN112508254B (zh) 变电站工程项目投资预测数据的确定方法
CN113030633B (zh)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大数据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4280063A (zh) 能源评估系统及其评估方法
CN111967634A (zh) 一种配电网投资项目的综合评价与优选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15345524B (zh) 一种构建配电变压器能效评价体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16975389A (zh) 一种变电站故障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6502149A (zh) 基于电流特征传导的低压配电网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991715A (zh) 一种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配电网能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
CN113780775B (zh) 一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3131487B (zh) 基于调压图案的台区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29040B (zh) 一种建筑能耗检测系统计量设备优化部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