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7475A -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07475A
CN116107475A CN202211740624.8A CN202211740624A CN116107475A CN 116107475 A CN116107475 A CN 116107475A CN 202211740624 A CN202211740624 A CN 202211740624A CN 116107475 A CN116107475 A CN 116107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uploading
button
upload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406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kong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kong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kong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kong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406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074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07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07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第一文件与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一文件,防止第一文件上传出现错乱;然后,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基于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第二文件与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以确定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二文件,防止第二文件上传出现错乱;从而实现文件的并行上传,提高文件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业务应用的不断扩展,数据的应用越来越频繁,需要管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单条录入数据工作量大,因此在很多场景中需要将数据整合成文件进行上传;但是客户数据量较大,传输的文件较大,且由于公司内网限速以及网速无法控制等问题,如果以一般的HTTP请求发送数据的方式针对文件进行上传,在文件比较大的情况下,比如视频文件,ppt文件,小的有几十MB,大的超过1GB,由于HTTP方式传输文件速率较慢,可能导致文件传输阻塞,从而使文件无法上传成功,影响正常工作开展,造成核心数据无法实时读取到;且现有文件传输方式通常是一个文件传输完成以后才能针对下一个文件进行传输,即,只能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而几个文件同时上传,即,无法实现并行传输,从而导致大量文件上传速度慢,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由于多次失败及重复上传导致服务器存在大量冗余数据,压力过大,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宕机,对服务器故障造成安全隐患,致使核心数据丢失,硬件损毁。
基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数据上传方法,减少因为大文件上传而导致文件上传失败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文件的传输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方法存在的浪费服务器资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点击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第一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第一上传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第二点击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第二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第二上传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设备,所述设备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本说明书中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以使用户选取第一上传按钮要上传的第一文件;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以确定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一文件;从而便于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然后,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以使用户选取第二上传按钮要上传的第二文件;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以确定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二文件,从而便于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由于用户操作界面中包括第一上传按钮和第二上传按钮,通过id调用的方式分别获取第一上传按钮以及第二上传按钮的id,从而可以建立第一上传按钮与第一文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二上传按钮与第二文件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明确待上传文件与上传按钮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实现文件的并行上传,提高文件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HTTP请求发送数据的方式针对文件进行上传,由于HTTP请求发送数据的方式传输文件速率较慢,在针对比较大的文件(例如,视频文件,ppt文件,小则几十M,大则1G+)进行传输时可能导致文件传输阻塞,从而导致文件无法上传成功,影响正常工作开展,造成核心数据无法实时读取到;且由于可视化用户环境(VisualUserEnvironment,VUE)框架中的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ObjectModel,DOM)是虚拟的,且是动态拼接的,假设在用户操作界面设置多个上传按钮,则需要将多个上传按钮设置成相同的class属性,从而导致文件与按钮的对应关系不清楚,致使文件在上传完成后不清楚具体是哪个上传按钮对应的文件上传完成,从而导致上传文件上传完成的信息不清楚要反馈给哪个按钮,因此,现有文件传输方式通常只利用一个上传按钮,在一个文件传输完成以后才能利用上传按钮针对下一个文件进行传输,即,只能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而无法几个文件同时上传,即,无法实现并行传输,从而导致大量文件上传速度慢,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由于多次失败及重复重新上传导致服务器大量冗余数据,服务器压力过大,长此以往造成宕机及服务器故障造成安全隐患,致使核心数据丢失,硬件损毁。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方案给出了以下实施例: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从程序角度而言,流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搭载于应用服务器的程序或应用客户端。
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可以显示用户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可以包括第一上传按钮;所述用户操作界面可以是用户针对待上传文件进行上传的操作界面;所述第一上传按钮可以针对第一文件进行选择并上传至服务器。
通常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在用户操作界面的操作,例如,用户针对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步骤104: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用户操作界面中的第一上传按钮去选取需要利用第一上传按钮进行上传的第一文件,同时获取第一文件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文件的名称以及第一文件的数据大小;所述第一文件的名称唯一,以便于可以根据第一文件名称以及第一文件的数据大小建立第一文件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文件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确定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一文件,同时确定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所应用的上传按钮,以便于在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后可以将上传完成的信息反馈给第一上传按钮,从而便于第一上传按钮可以针对下一个待上传文件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中可以设置多个上传按钮,其中,包括第一上传按钮,可以针对所述多个上传按钮分别设置唯一的id号,以便于将所述多个上传按钮分别与各上传按钮选取的待上传文件建立映射关系。
步骤106: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第一按钮选择第一文件后,可以利用第一上传按钮对应的上传控件针对第一文件进行上传。
步骤108: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在用户操作界面的操作,例如,用户针对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用户点击第二上传按钮后可以显示文件选择的操作界面,以便于用户可以针对第二文件进行选择。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第一文件上传过程中可以同时针对第二文件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可以显示用户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可以包括第一上传按钮以及第二上传按钮,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多个(例如三个、四个、五个)上传按钮,具体个数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110: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二文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用户操作界面中的第二上传按钮去选取需要利用第二上传按钮进行上传的第二文件,同时获取第二文件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可以包括:第二文件的名称以及第二文件的数据大小;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唯一,以便于可以根据第二文件名称以及第二文件的数据大小建立第二文件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文件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d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确定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而文件,同时确定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所应用的上传按钮;以便于在第二文件上传完成后可以将上传完成的信息反馈给第二上传按钮,从而便于第二上传按钮可以针对下二个待上传文件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中可以设置多个上传按钮,其中,包括第二上传按钮,可以针对所述多个上传按钮分别设置唯一的id号,由于可以将多个上传按钮id与对应的待上传文件之间分别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保证待上传文件上传完成后可以反馈给对应的上传按钮上传完成的提示信息,因此可以实现多个上传按钮针对多个待上传文件同时上传,从而保证文件上传不会出现错乱,进而提高待上传文件的传输效率。
步骤112: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利用所述第二按钮选择第二文件后,可以利用第二上传按钮对应的上传控件针对第二文件进行上传。
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部分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互交换,或者其中的部分步骤也可以省略或删除。
图1中的方法,通过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以使用户选取第一上传按钮要上传的第一文件;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以确定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一文件;从而便于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然后,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以使用户选取第一上传按钮要上传的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以确定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二文件,从而便于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由于用户操作界面中包括第一上传按钮和第二上传按钮,通过id调用的方式分别获取第一上传按钮以及第二上传按钮的id,从而可以建立第一上传按钮与第一文件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二上传按钮与第二文件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明确待上传文件与上传按钮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保证待上传文件上传完成后可以反馈给对应的上传按钮上传完成的提示信息,从而保证文件上传不会出现错乱,实现多个上传按钮针对多个待上传文件同时上传,进而提高待上传文件的传输效率进而实现文件的并行上传,提高文件的传输效率。
基于图1的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方法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示例中,还提供了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的具体步骤:
具体的,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的内存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第二预设数值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多个第一文件的子文件。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的内存大于第三预设数值,则将所述第二文件按照第四预设数值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多个第二文件的子文件。
对于所述多个第二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利用第一按钮选取第一文件时,可以同时获取第一文件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文件的数据大小;若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10kb大于第一预设数值,例如8kb,则可以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第二预设数值,例如2kb进行分割,从而得到第一文件的5个子文件;在得到第一文件的5个子文件后,可以建立第一文件子文件与第一按钮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可以利用所述第一按钮针对第一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数值、第三预设数值、第四预设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所述第一预设值与所述第三预设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二预设值与所述第四预设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文件的子文件上传完成后还可以针对第一文件的子文件进行合成,以保证上传前后的第一文件的一致性。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针对第二文件的处理过程可以与第一文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文件在上传过程中可能会上传失败,因此通常需要判断文件是否上传成功。
基于此,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之后,还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则标记所述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并针对所述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之后,还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则标记所述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并针对所述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第一文件停止上传过程中可以监听第一文件上传的数据,从而可以将监听到的第一数据与获取的第一文件数据进行比较,若监听到第一数据小于获取的第一文件数据,则可以判断第一文件未上传成功,同时可以确定第一文件未上传的部分,以针对第一文件未上传的部分进行标记,从而便于只针对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而无需重新上传全部第一文件,从而减少服务器中的冗余数据。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第二文件停止上传过程中可以监听第二文件上传的数据,从而可以将监听到的第二数据与获取的第二文件数据进行比较,若监听到第二数据小于获取的第二文件数据,则可以判读第二文件未上传成功,同时去确定第二文件未上传的部分,以针对第二文件未上传的部分进行标记,从而便于只针对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而无需重新上传全部第二文件,从而减少服务器中的冗余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文件上传完成会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文件是否上传完成,从而便于用户针对文件进行下一步处理。
基于此,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三判断结果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成功,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成功的第一提示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第二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四判断结果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成功,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成功的第二提示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用户操作界面包括多个上传按钮,所述多个按钮包括第一上传按钮和第二上传按钮,则所述多个上传按钮对应的上传文件上传成功后,可以在用户显示界面显示对应的上传文件上传成功的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利用上传按钮针对其他待上传文件进行选择并上传,所述上传文件包括第一上传文件和第二上传文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用户频繁的通过点击上传按钮,以利用上传按钮在短时间内上传大量文件,从而导致文件上传堵塞,进而影响上传效率,以及上传成功率,可以通过设置上传按钮的显示状态去保证文件上传的成功率。
可选的,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可以包括:
隐藏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可以包括:
隐藏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利用第一上传按钮选择并上传第一文件后可以设置所述第一上传按钮隐藏,当第一上传文件传输成功后再进行显示,以保证文件可以有序的进行上传,从而保证文件上传的成功率;针对第二上传按钮可以进行相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若文件在上传过程上传失败,则需要及时提示用户,以便于用户及时针对未上传部分进行处理。
基于此,所述隐藏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具体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的第三提示信息,并显示第一继续上传按钮。
获取用户对于第一继续上传按钮的第三点击操作。
隐藏所述第一继续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一上传按钮。
所述隐藏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完成,具体可以包括:
若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的第四提示信息,并显示第二继续上传按钮。
获取用户对于第二继续上传按钮的第四点击操作。
隐藏所述第二继续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完成,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二上传按钮。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点击第一上传按钮选择并上传第一上传文件后,可以设置隐藏第一上传按钮;假设第一文件在上传过程中由于网络或其他原因终止上传,导致文件上传失败,则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三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文件上传失败,同时可以将隐藏的第一上传按钮渲染成第一继续上传按钮进行显示,以便于用户通过点击按钮的操作针对第一文件未上传的部分重新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点击操作,用于触发针对第一文件未上传的部分重新进行上传;此时,可以隐藏第一继续上传按钮,以防止用户连续上传文件,导致文件阻塞,并可以在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后,重新显示第一上传按钮。
由于针对第二文件以及第二上传按钮的设置以及操作分别与第一文件、第一上传按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服务器中冗余数据,通常只针对未上传的数据进行上传。
基于此,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的名称以及大小确定所述第一文件是否存在,得到第五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不存在,则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以及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文件是否存在,得到第六判断结果。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存在,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一文件已上传,请勿重复上传”的第五提示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所述第刘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存在,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二文件已上传,请勿重复上传”的第六提示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不存在,则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只针对未上传的文件进行上传,从而减少了服务器中的冗余数据,进而有效保障服务器的安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之前,还可以包括:
创建第一实例内存,所述第一实例内存用于在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时存放所述第一文件的名称。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之前,还可以包括:
创建第二实例内存,所述第二实例内存用于在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完成时存放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
在本说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文件以及所述第二文件进行上传之前,可以本地客户端创建第一实例内存以及第二实例内存,用于存放上传完成的第一文件以及第二文件的名称,从而便于用户知晓上传成功的文件列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提供了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以及第二文件的具体过程。
具体的,所述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具体可以包括:
利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第一id")指令获取所述第一文件。
所述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具体可以包括:
利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第二id")指令获取所述第二文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于id是唯一的,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上传按钮之间通过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与第一文件建立映射关系,以及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上传按钮之间通过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与第一文件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得待上传文件与上传按钮之间唯一对应,进而使得待上传文件上传完成后,可以提示对应的按钮,待上传文件已经上传完成,从而保证文件在上传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乱,进而保证文件上传的成功率。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的一种数据上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点击操作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第一文件确定模块204,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一文件。
第一上传模块206,用于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第二点击操作获取模块208,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第二文件确定模块210,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第二文件。
第二上传模块212,用于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基于图2的装置,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方法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下面进行说明。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传模块206,具体可以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的内存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第二预设数值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多个第一文件的子文件。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传模块212,具体可以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的内存大于第三预设数值,则将所述第二文件按照第四预设数值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多个第二文件的子文件。
对于所述多个第二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可选的,图2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则标记所述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并针对所述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
可选的,图2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则标记所述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并针对所述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
可选的,图2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成功,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成功的第一提示信息。
可选的,图2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成功,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成功的第二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传模块206,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隐藏单元,用于隐藏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传模块212,具体可以包括:
第二隐藏单元,用于隐藏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隐藏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若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的第三提示信息,并显示第一继续上传按钮。
获取用户对于第一继续上传按钮的第三点击操作。
隐藏所述第一继续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一上传按钮。
可选的,所述第二隐藏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若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的第四提示信息,并显示第二继续上传按钮。
获取用户对于第二继续上传按钮的第四点击操作。
隐藏所述第二继续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完成,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二上传按钮。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传模块206,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的名称以及大小确定所述第一文件是否存在,得到第五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不存在,则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可选的,所述第二上传模块21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以及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文件是否存在,得到第六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不存在,则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可选的,第一文件确定模块204,具体可以用于:
利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第一id")指令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id。
可选的,第二文件确定模块210,具体可以用于:
利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第二id")指令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id。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对应的设备。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的一种数据上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设备300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310;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330;其中,
所述存储器330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10执行的指令320,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10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10能够:
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图3所示的数据上传设备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BooleanExpressionLanguage)、AHDL(Altera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UniversityProgrammingLanguage)、HDCal、JHDL(Java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625D、AtmelAT91SAM、Microchip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Labs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式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上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的内存大于第一预设数值,则将所述第一文件按照第二预设数值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多个第一文件的子文件;
对于所述多个第一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数值,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的内存大于第三预设数值,则将所述第二文件按照第四预设数值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后的多个第二文件的子文件;
对于所述多个第二文件的子文件进行上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则标记所述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并针对所述第一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则标记所述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并针对所述第二文件中的未上传部分再次进行上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三判断结果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成功,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文件上传成功的第一提示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第二文件是否上传成功,得到第四判断结果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成功,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二文件上传成功的第二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包括:
隐藏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包括:
隐藏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失败的第三提示信息,并显示第一继续上传按钮;
获取用户对于第一继续上传按钮的第三点击操作;
隐藏所述第一继续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一文件上传完成,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一上传按钮;
所述隐藏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完成,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则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失败的第四提示信息,并显示第二继续上传按钮;
获取用户对于第二继续上传按钮的第四点击操作;
隐藏所述第二继续上传按钮,直至所述第二文件上传完成,在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第二上传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文件的名称以及大小确定所述第一文件是否存在,得到第五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一文件不存在,则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所述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以及大小确定所述第二文件是否存在,得到第六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第二文件不存在,则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具体包括:
利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第一id")指令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
所述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具体包括:
利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第二id")指令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id。
9.一种数据上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点击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第一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第一上传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第二点击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第二文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第二上传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10.一种数据上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获取用户在第一时刻对于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点击操作;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一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上传按钮的第一id,建立所述第一文件与所述第一id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一文件;
对于所述第一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获取用户在第二时刻对于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点击操作;所述第一文件在所述第二时刻处于上传过程中;
基于所述用户的第二文件选取操作,通过id调用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二上传按钮的第二id,建立所述第二文件与所述第二id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上传按钮所需上传的所述第二文件;
对于所述第二文件的数据进行上传。
CN202211740624.8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61074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40624.8A CN11610747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40624.8A CN11610747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7475A true CN116107475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7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40624.8A Pending CN11610747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074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4297B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实现系统及方法
KR102323333B1 (ko) 애플리케이션 데이터 프로세싱 방법 및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US9792354B2 (en) Context aware user interface parts
CN113259224B (zh) 一种客服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56759B (zh) 一种用于用户界面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JP2012507089A (ja) ウィンドウ固有の制御の表面化および管理
CN110618869B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502415B (zh) 一种埋点设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2527016A (ja) スライド移行中の移行画像の表示
CN110032409A (zh) 一种客户端屏幕适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4011711A2 (en) Extensible content focus mode
CN110602163B (zh) 文件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8089858A (zh) 一种创建可视化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US101520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isplay of multiple errors on a human-machine interface
KR101390467B1 (ko) 그래픽 객체 이동 방법 및 장치
CN116107475A (zh)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302616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1174A (zh) 事件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84171B (zh) 基于Cassandra数据库的操作日志写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592963B2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method is recorded
CN111443913A (zh) 交互动画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544766B (zh)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7519912B (zh) 一种镜像仓库部署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
CN116309940B (zh) 一种基于动画弹窗组件的地图信息显示方法、设备及介质
WO2016117087A1 (ja)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プログラム及び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