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5636A -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5636A
CN116095636A CN202310364149.7A CN202310364149A CN116095636A CN 116095636 A CN116095636 A CN 116095636A CN 202310364149 A CN202310364149 A CN 202310364149A CN 116095636 A CN116095636 A CN 116095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information
mobile device
mobil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41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5636B (zh
Inventor
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unlian Zh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oynext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oynext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Ningbo Joynext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3641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5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5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5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5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5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一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获取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响应于判断结果为是,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交互信息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响应于用户对交互信息的确认操作,执行预设引导操作,预设引导操作用于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第二连接不同于第一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缩短用户启动为两个设备建立HiCar连接的流程的操作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以下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智慧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慧场景化产品被生产,HiCar(HUAWEIIntelligence Car)是一款能将移动设备和汽车连接起来的应用产品,利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强属性以及多设备互联能力,在手机和汽车之间建立管道,把手机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实现手机为核心的全场景体验,给消费者创造智慧出行体验。
现有的HiCar首次无线连接方案是,由用户主动在车机开启用于使车机和手机建立HiCar连接的流程,在该流程中,车机首先确认是否和手机建立了蓝牙连接;如果不是,就先提示用户开启手机的蓝牙,并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如果是的话,通过蓝牙广播车机支持HiCar的消息给手机,手机收到车机广播的消息后,显示一个让用户确认是否进行连接的界面,如果用户确认进行连接,那么车机在一个界面上显示连接码,而手机在一个界面上显示输入框,当用户将连接码输入手机的输入框之后,车机和手机建立连接。
发明人发现,上述HiCar首次无线连接方案与常用的蓝牙连接方案存在差异,蓝牙连接方案中,当移动设备打开蓝牙后,移动设备会主动扫描周围存在的可以进行蓝牙连接的设备,在完成扫描后会向用户提供扫描到的设备列表,由用户主动选择要建立蓝牙连接的设备,并进行连接。而在HiCar的方案中,移动设备并不会主动扫描周围存在的可以进行HiCar连接的设备,而是由用户主动在车机开启用于使车机和移动设备建立HiCar连接的流程,具体是需要用户主动进入HiCar的setting(设置)画面才能启动该流程,由于setting画面比较隐藏,因而用户操作路径比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上述不足或缺点,提供了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车载设备和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缩短用户启动为两个设备建立HiCar连接的流程的操作路径。
本申请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上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一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获取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
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响应于判断结果为是,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交互信息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响应于用户对交互信息的确认操作,执行预设引导操作,预设引导操作用于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第二连接不同于第一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包括:
根据设备信息判断是否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若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根据设备信息判断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
若未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确定移动设备属于目标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则确定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以及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包括:
在显示于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的消息中心列表中推送交互信息;或,
在检测到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当前已显示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时,在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交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包括:
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通过输入框获得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包括:
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以指示移动设备显示交互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信息为第一引导界面。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以指示移动设备显示交互信息,包括:
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
相应地,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通过输入框获得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指示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的语音交互指令,通过语音操作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包括:
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进入拍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二验证信息是移动设备从通过拍摄界面拍摄到的图片中识别到的。
本申请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车载设备响应于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一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获取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然后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响应于判断结果为是,则主动向用户呈现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的交互信息,如果接收到用户对交互信息的确认操作,则执行用于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的预设引导操作。相比现有技术中由用户主动进入HiCar的setting画面来启动流程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车载设备主动检测已建立连接的移动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当移动设备为目标设备时,主动向用户确认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从而当用户有为两个设备建立HiCar连接的需求时,能够缩短相关操作路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和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预设引导操作的流程示意图以及交互时序图;
图4和图5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预设引导操作的流程示意图以及交互时序图;
图6和7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预设引导操作的流程示意图以及交互时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该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如图1所示的步骤,即步骤S110-S130,下面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S110:响应于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一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获取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可应用于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可以是车机,该移动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第一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当车载设备检测到与移动设备建立了第一连接,则主动通过该第一连接获取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用于判断移动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该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移动设备的唯一设备标识,如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还可以包括移动设备的设备品牌信息(如华为)、操作系统信息(如操作系统版本)。
 S120: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响应于判断结果为是,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
上述第二连接是指HiCar连接。上述交互信息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在车载设备或移动设备上的弹窗信息、引导界面等。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设备获得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之后,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该判断过程可以包括:根据设备信息判断是否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若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根据设备信息判断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若未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确定移动设备属于目标设备。进一步地,上述判断过程中还包括:若不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则确定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若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则确定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自动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在该判断过程中,车载设备如果根据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该移动设备能与本设备(指车载设备)建立第二连接,且本设备未与该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则确定该移动设备属于目标设备,如果确定该移动设备不能与本设备建立第二连接,或本设备与该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则确定该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其中,移动设备能与车载设备建立第二连接是指该移动设备支持HiCar功能,目前华为终端以及搭载有集成了HiCar的Android系统的终端可以支持HiCar功能,因此,如果能根据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移动设备是华为终端或是搭载有集成了HiCar的Android系统的终端,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能与车载设备建立第二连接。车载设备在判断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时,可以将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存的每一设备信息进行比对,若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存的任一设备信息一致,则确定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若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存的任一设备信息均不一致,则确定移动设备属于目标设备。
移动设备是否能与车载设备建立第二连接,以及车载设备是否与该移动设备建立过第二连接,这两个判断条件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设备根据设备信息判断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的过程还可以是,车载设备将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存的每一设备信息进行比对,若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存的任一设备信息一致,则确定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若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与预存的任一设备信息均不一致,则进一步根据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判断是否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若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则确定移动设备属于目标设备,若不能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则确定移动设备不属于目标设备。
进一步地,在确定移动设备属于目标设备之后,存储该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
 S130:响应于用户对交互信息的确认操作,执行预设引导操作,预设引导操作用于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上述交互信息的呈现方式有多种,相应地,采用不同交互信息呈现方式时,上述预设引导操作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可以包括:在显示于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的消息中心列表中推送交互信息;或,在检测到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当前已显示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时,在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交互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交互信息在车载设备侧呈现,可以以推送消息的形式呈现在消息中心列表中,还可以是以内嵌在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中的窗口的形式进行呈现,该交互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询问用户是否为车载设备和移动设备建立的HiCar连接的内容,如“当前移动设备支持 HiCar功能,是否与移动设备建立HiCar连接?”,当用户对交互信息进行操作,如点击交互信息中的“确认连接”按钮,即可触发确认操作。其中,特定应用可以是蓝牙电话、蓝牙音乐等应用。
相应地,执行预设引导操作时,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10: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
 S220: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S230: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通过输入框获得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其中,目标应用是安装于车载设备的HiCar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车载设备确定移动设备属于目标移动设备之后,在消息中心列表中推送交互信息,或是在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交互信息,如果检测到用户对该交互信息的确认操作,那么启动目标应用。目标应用启动后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可以是车载设备向移动设备广播的BLE(Bluetooth LowEnergy,低功耗蓝牙)信息。移动设备接收到该BLE信息后,基于该BLE信息确定车载设备支持无线HiCar,然后显示一个引导界面即上述第一引导界面来询问用户是否与车载设备建立HiCar连接,移动设备如果检测到用户触发的确认连接指令(该指令可以是用户点击了确认按钮而触发),那么在本设备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以及向车载设备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车载设备接收到该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后,会在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可以是一串验证码)的界面。用户需要将车载设备上显示的第一验证信息输入移动设备显示的输入框内,如果移动设备获取到用户输入在输入框内的信息,即第二验证信息,则将其发送至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会将第二验证信息和第一验证信息进行对比,如果确定两者匹配(如两者相同),则会与移动设备建立HiCar连接。具体地,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确认建立HiCar连接后,移动设备会向车载设备发起Bluetooth RFCOMM连接以建立蓝牙数据通道,移动设备和车载设备会通过蓝牙数据通道执行验证操作,即车载设备会验证移动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指第二验证信息)是否与本设备显示的验证信息(指第一验证信息)匹配,如果确定匹配,则车载设备会发送本设备的WiFi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的相关信息给到移动设备,以便移动设备可以连接到车载设备的WiFi AP,之后车载设备和移动设备基于WiFi的数据通道传输HiCar的数据并建立HiCar的连接。之后双方还会断开之前建立的蓝牙连接。进一步地,在上述建立HiCar连接的过程开始之前,车载设备需要先确保蓝牙和WiFi功能均已开启,如果蓝牙或WiFi功能未开启,可以主动开启,或提示用户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可以包括: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以指示移动设备显示交互信息。上述交互信息为第一引导界面。
其中,目标应用是安装于车载设备的HiCar应用。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的介绍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以指示移动设备显示交互信息,可以包括: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其中,关于第一引导界面和第二引导界面的介绍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310: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S320: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通过输入框获得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其中,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的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车载设备需要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时,启动目标应用,然后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移动设备在接收到该请求后会显示交互信息,即第一引导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来触发确认连接指令,移动设备会响应于该确认连接指令在本设备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以及向车载设备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从而车载设备会在其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接着,用户在看到该界面中显示的第一验证信息后,在移动设备显示的输入框中输入第二验证信息,移动设备会将接收到的第二验证信息发送至车载设备,由车载设备将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进行匹配,如果两者匹配,则车载设备会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交互信息在移动设备侧呈现,相比上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缩短操作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信息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在车载设备侧呈现,也可以是在移动设备侧呈现,具体呈现方式可见上述实施例。相应地,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410: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其中,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进入拍摄界面。
 S420: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S430: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二验证信息是移动设备从通过拍摄界面拍摄到的图片中识别到的。
以往车载设备和移动设备要连接HiCar连接时,需要用户在移动设备输入验证信息,验证信息通常是一串验证码,在输入验证码时,用户需要进行多次输入才能输入整个验证码,例如验证码有6位数,那么用户需要输入6次,且如果用户不小心输错了还需要重新输入,可见,上述输入验证信息的操作较为繁琐。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针对上述输入验证信息的操作进行了改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会自动进入拍摄界面,用户只需要通过该拍摄界面拍摄车载设备显示的第一验证信息,不需要手动输入验证码。当移动设备获取到用户拍摄的图片后,自动识别出图片中的验证信息(例如可以采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进行识别),并发送给车载设备进行后续校验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载设备显示的验证信息可以蕴含在二维码中,用户利用移动设备的扫描该二维码从而获得验证信息。相比用户主动输入验证信息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移动设备主动识别图片中的验证信息的方式在操作上更为便捷,如果车辆处于行驶状态,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操作方式更为安全,此外,相比人工输入验证信息,利用OCR等技术从照片中识别验证信息的方式准确率更高,更能避免验证信息的重新输入,因此可以提高车载设备和移动设备之间建立HiCar连接的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于指示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的语音交互指令,通过语音操作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持用户通过语言交互指令来指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例如,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一连接后,如果接收到用户的语音信息“建立HiCar连接”,那么通过语音操作引导用户为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HiCar连接。
示例性地,相关过程可以是:启动目标应用,通过目标应用向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移动设备通过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响应于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且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二验证信息是移动设备从接收到的用户语音信息中识别到的。
本实施例通过向用户提供用于启动相关流程的语音交互指令,使得用户可主动通过该指令启动流程,从而实现缩短相关操作路径的目的,并且在驾驶场景中通过语音交互进行操作的安全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所包括的各个步骤,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这些步骤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车载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已建立过第二连接的每个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等数据,具体存储的数据还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限定。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此外,该车载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如屏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所述车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与移动设备建立第一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响应于判断结果为是,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所述交互信息用于向用户确认是否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响应于用户对所述交互信息的确认操作,执行预设引导操作,所述预设引导操作用于引导用户为所述车载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不同于所述第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移动设备是否属于目标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判断是否能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所述第二连接;
若能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所述第二连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所述第二连接;
若未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所述第二连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属于所述目标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过所述第二连接,则确定所述移动设备不属于所述目标设备,以及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所述第二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包括:
在显示于所述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的消息中心列表中推送所述交互信息;或,
在检测到所述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当前已显示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时,在所述特定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显示所述交互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包括:
启动目标应用,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通过所述输入框获得的第二验证信息,且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所述第二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呈现交互信息,包括:
启动目标应用,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以指示所述移动设备显示所述交互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信息为第一引导界面;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以指示所述移动设备显示所述交互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显示所述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显示包含输入框的第二引导界面;
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所述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通过所述输入框获得的第二验证信息,且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所述第二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指示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的语音交互指令,通过语音操作引导用户为所述车载设备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第二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预设引导操作,包括:
启动目标应用,通过所述目标应用向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设备显示第一引导界面,以使得所述移动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引导界面接收到确认连接指令时,返回确认连接响应信息以及进入拍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确认连接响应信息,在所述车载设备的显示装置显示包含第一验证信息的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验证信息,且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匹配,与所述移动设备建立所述第二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是所述移动设备从通过所述拍摄界面拍摄到的图片中识别到的。
10.一种车载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64149.7A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Active CN116095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4149.7A CN116095636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4149.7A CN116095636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5636A true CN116095636A (zh) 2023-05-09
CN116095636B CN116095636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20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4149.7A Active CN116095636B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563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671A (zh) * 2013-11-12 2014-01-22 深圳如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
CN109089329A (zh) * 2018-10-24 2018-12-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wlan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67874A (zh) * 2018-07-18 2019-01-0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监控驾驶用户动作状态的方法、装置
CN112134931A (zh) * 2020-09-03 2020-12-2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车载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8530A (zh) * 2021-02-04 2021-05-11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车载智能终端的连接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969162A (zh) * 2021-04-08 2021-06-15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提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95303A1 (zh) * 2020-11-04 2022-05-12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交互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20304090A1 (en) * 2021-03-22 2022-09-22 Honda Motor Co., Ltd. On-vehic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on-vehicle device
WO2022237704A1 (zh) * 2021-05-08 2022-11-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415A (zh) * 2021-05-17 2022-11-22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蓝牙自动连接方法、装置、用户设备以及车载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671A (zh) * 2013-11-12 2014-01-22 深圳如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车载终端
CN109167874A (zh) * 2018-07-18 2019-01-0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监控驾驶用户动作状态的方法、装置
CN109089329A (zh) * 2018-10-24 2018-12-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和车载终端wlan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34931A (zh) * 2020-09-03 2020-12-2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车载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95303A1 (zh) * 2020-11-04 2022-05-12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交互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88530A (zh) * 2021-02-04 2021-05-11 深圳市海雀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与车载智能终端的连接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20304090A1 (en) * 2021-03-22 2022-09-22 Honda Motor Co., Ltd. On-vehic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on-vehicle device
CN112969162A (zh) * 2021-04-08 2021-06-15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提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37704A1 (zh) * 2021-05-08 2022-11-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415A (zh) * 2021-05-17 2022-11-22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蓝牙自动连接方法、装置、用户设备以及车载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宗汉;唐艺;: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工业工程设计, no. 02 *
陈皓;赵祥模;惠飞;王健;: "一种基于WiFi Direct的车路信息交互方法", 现代电子技术, no. 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5636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8457B1 (en)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20200205211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05744352B (zh) 电视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电视
CN106937273B (zh) Hd图标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30418B (zh) 车载终端与应用程序绑定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2520B2 (en)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7431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nection authentication
CN108848505B (zh)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07797781B (zh) 多屏互动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12261467B (zh) 投屏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12420B (zh) 自动泊车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0025431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6856585B (zh) 建立短距离无线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63767A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2738046A (zh) 一种一键登录的方法、终端及系统服务器
US201601130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target in device-to-device direct communication
CN116095636B (zh) 一种引导车载设备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车载设备
CN115457668A (zh) 快速验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09818B (zh) 二维码扫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69218A (zh) 一种车载账号授权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12969162A (zh) 终端设备提示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886159B (zh) 家用电器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182512B (zh) 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91386B (zh) 计算机与终端的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80998A (zh) 电动车辆充电鉴权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7, No. 1.3, North Section of Digital Road, Shahekou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6000, F4A, F5

Patentee after: Dalian Junlian Zhix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 / F, building 5, 555 Dongqing Road, hi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Junlian Zhix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