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4035A -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4035A
CN116094035A CN202211736510.6A CN202211736510A CN116094035A CN 116094035 A CN116094035 A CN 116094035A CN 202211736510 A CN202211736510 A CN 202211736510A CN 116094035 A CN116094035 A CN 116094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 capacitor
power
inertia
voltage
synchronous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65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介北
王云逸
仲悟之
邓兆顺
刘新元
暴悦爽
郑惠萍
褚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Priority to CN2022117365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4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4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4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50Charging of 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ultra-capacitors or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02J2300/26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involv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惯量模拟功能由超级电容储能控制实现,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逆变器直流母线,不影响新能源机组发电效率和原有控制,提升了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该方法在模拟同步机惯量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模拟同步机阻尼绕组特性和功率传输特性,保障了惯量模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落实和贯彻,我国电力系统正从以传统同步机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加速转变为以风、光等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传统控制下的新能源机组不具备惯量响应能力,导致系统惯量水平持续下降,给系统频率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国内外针对使新能源机组具备惯量响应特性开展了诸多研究。在惯量模拟的能量来源方面,已有方案主要利用新能源机组的转子动能(风电机组)或减载运行后的功率储备(风电和光伏机组),然而,转子动能控制存在转子失速和频率二次跌落的风险,减载控制降低了新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配置储能装置成为更具优势的选择,其中,超级电容储能由于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更适用于为惯量模拟提供能量。
另一方面,在具备惯量模拟能量来源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方案,一类方案将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嵌入逆变器控制替代锁相环,改变逆变器运行特性为电压源,实现对同步机特性的模拟,但对逆变器控制的大幅度修改难以适用于对现有新能源机组的改造。另一类方案通过引入电网频率变化率来控制逆变器功率输出,更易于实施。然而,频率变化的检测会引入高频噪声而干扰控制,并且在模拟较大惯量时间常数时,系统稳定性会显著削弱,无法保证惯量模拟功率的稳定提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修改新能源机组原有控制,不影响新能源发电效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经济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经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新能源机组直流母线的超级电容作为惯量模拟的能量来源,通过联立超级电容功率动态方程和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功率传输方程,计算超级电容电压和电网频率的耦合关系式;
步骤2,依据计算得到的耦合关系式,根据需求的模拟惯量时间常数、模拟阻尼系数、模拟电抗系数、额定容量、允许超级电容电压变化范围、允许频率变化范围参数,配置超级电容容值以及选取超级电容额定电压;
步骤3,依据计算得到的耦合关系式设计惯量模拟控制器;
步骤4,利用锁相环测量电网频率信息,并将电网频率、模拟惯量时间常数、模拟阻尼系数、模拟电抗系数、额定容量、超级电容容值、超级电容额定电压输入惯量模拟控制器,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
步骤5,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控制超级电容电压变化提供惯量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关系式为:
式中,uSCref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Hv为模拟惯量时间常数,S0为新能源机组额定容量,CSC为超级电容容值,f0为电网额定频率,Xv为模拟电抗系数,Dv为模拟阻尼系数,fg为电网频率,uSC0为超级电容额定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关系式的推导方式具体为:
当电网发生扰动时,同步机的转子运动方程表示为:
式中,H为同步机惯性时间常数,D为同步机阻尼系数,f为同步机转子频率,Pm、Pe和ΔP1分别为同步机的机械功率、电磁功率和转速变化时转子吸收功率;
同步机的功角表示为:
式中,δ为同步机的功角,s为微分算子;
同步机功率传输方程表示为:
式中,E为同步机内电势,U为并网点电压,X为定子电抗;由于正常运行时δ较小,因此,sinδ≈δ。
由于同步机机械功率Pm由原动机提供,当只考虑同步机惯量响应时,Pm视作一常数,因此,联立式-得:
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吸收或释放能量,其功率动态方程表示为:
式中,ΔP2为超级电容的充电功率。令ΔP1=ΔP2,可得:
式中,Ev为超级电容储能的模拟内电势,依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电网电压不应存在明显偏移,因此可认为Ev和U约等于1pu,对式两侧同时积分得:
对上式整理得: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超级电容容值的原则为:
为了使超级电容能量利用最大化,当电网频率到达设定允许变化的最大值fmax和最小值fmin时,超级电容电压亦达到最大值uSCmax和最小值uSCmin,由于扰动时电网频率变化的时间尺度远高于式中fg项的二阶响应系数,因此由式得:
式中,Hmax为设计的可模拟的最大惯性时间常数。联立式两子式并消除uSC0项,可得配置的超级电容值CSC为:
联立式两子式并消除CSC项,可得超级电容额定电压uSC0为:
进一步的,所述惯量模拟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二阶传递函数、反向加法器、正向加法器和平方根号器,二阶传递函数输入端为电网频率,输出端与反向加法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反向加法器的正输入端为额定电网频率,输出端经过一个增益环节,增益环节的输出端与正向加法器输入端相连,正向加法器另一个输入端为超级电容额定电压的平方,输出端经过一个平方根号器,平方根号器的输出端经过一个限幅环节,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
进一步的,所述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经过限幅器输入到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使新能源机组具备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的能力,无需测量频率变化率,利用实时电网频率信息驱动惯量模拟控制器,生成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本发明无需修改新能源发电原有控制,惯量模拟的能量来自于经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的超级电容,不影响新能源发电效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经济性。本发明在模拟同步机惯量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模拟同步机阻尼绕组特性和功率传输特性,保障了惯量模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机组接入电网的拓扑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新能源机组直流侧接入超级电容储能的拓扑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惯量模拟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新能源机组接入交流电网的系统。新能源机组由前级新能源发电和后级网侧逆变器组成。前级新能源发电可以为光伏阵列或风机机侧换流器,运行于最大功率追踪方式,将捕获功率注入直流母线。后级网侧逆变器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如图2所示,新能源机组直流侧接入超级电容储能的系统。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直流母线,通过网侧逆变器实现与交流系统的能量交换。
如图3所示,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惯量模拟控制。
首先,通过联立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功率传输方程和超级电容功率动态方程,模拟同步机的惯量响应过程的同时,进一步引入对同步机阻尼绕组和功率传输动态的模拟,并获得超级电容电压和电网频率的耦合关系式;
其次,依据计算得到的耦合关系式设计惯量模拟控制器;
所述惯量模拟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二阶传递函数、反向加法器、正向加法器和平方根号器,二阶传递函数输入端为电网频率,输出端与反向加法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反向加法器的正输入端为额定电网频率,输出端经过一个增益环节,增益环节的输出端与正向加法器输入端相连,正向加法器另一个输入端为超级电容额定电压的平方,输出端经过一个平方根号器,平方根号器的输出端经过一个限幅环节,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
之后,利用锁相环测量电网频率信息,并将电网频率、模拟惯量时间常数、模拟阻尼系数、模拟电抗系数、额定容量、超级电容容值、超级电容额定电压输入惯量模拟控制器,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
最后,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控制超级电容电压变化提供惯量功率。
所述超级电容电压和电网频率耦合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当电网发生扰动时,同步机的转子运动方程表示为:
式中,H为同步机惯性时间常数,D为同步机阻尼系数,f为同步机转子频率,Pm、Pe和ΔP1分别为同步机的机械功率、电磁功率和转速变化时转子吸收功率。
同步机的功角表示为:
式中,δ为同步机的功角,s为微分算子。
同步机功率传输方程表示为:
式中,E为同步机内电势,U为并网点电压,X为定子电抗;由于正常运行时δ较小,因此,sinδ≈δ。
由于同步机机械功率Pm由原动机提供,当只考虑同步机惯量响应时,Pm可以视作一常数。因此,联立式-得:
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吸收或释放能量,其功率动态方程表示为:
式中,ΔP2为超级电容的充电功率。令ΔP1=ΔP2,可得:
式中,Ev为超级电容储能的模拟内电势。依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求,电网电压不应存在明显偏移,因此可认为Ev和U约等于1pu。对式(30)两侧同时积分得:
对上式整理得:
依据计算得到的耦合关系式,设计惯量模拟控制器,惯量模拟控制器的待输入量为电网频率、模拟惯量时间常数、模拟阻尼系数、模拟电抗系数、额定容量、超级电容容值、超级电容额定电压,输出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控制超级电容电压变化提供惯量功率。
所述超级电容的容量配置原则具体为:
为了使超级电容能量利用最大化,当电网频率到达设定允许变化的最大值fmax和最小值fmin时,超级电容电压亦达到最大值uSCmax和最小值uSCmin,由于扰动时电网频率变化的时间尺度远高于式中fg项的二阶响应系数,因此由式可得:
式中,Hmax为设计的可模拟的最大惯性时间常数。联立上式两子式,分别消除uSC0项和CSC项,可得配置的超级电容值CSC和超级电容额定电压分别为:
经过上述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惯量模拟控制,超级电容电压在双向DC/DC变化器的控制下,跟踪惯量模拟控制器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实现对同步机的惯量特性的模拟,使新能源机组具备惯量模拟功能的同时,对同步机阻尼绕组特性和功率传输特性的模拟,有效保证了惯量模拟的稳定性。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控制下超级电容的容量配置原则和额定电压选取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经双向DC/DC变换器接入新能源机组直流母线的超级电容作为惯量模拟的能量来源,通过联立超级电容功率动态方程和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功率传输方程,计算超级电容电压和电网频率的耦合关系式;
步骤2,依据计算得到的耦合关系式,根据需求的模拟惯量时间常数、模拟阻尼系数、模拟电抗系数、额定容量、允许超级电容电压变化范围、允许频率变化范围参数,配置超级电容容值以及选取超级电容额定电压;
步骤3,依据计算得到的耦合关系式设计惯量模拟控制器;
步骤4,利用锁相环测量电网频率信息,并将电网频率、电网额定频率、模拟惯量时间常数、模拟阻尼系数、模拟电抗系数、额定容量、超级电容容值、超级电容额定电压输入惯量模拟控制器,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
步骤5,利用步骤4得到的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双向DC/DC变换器通过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控制超级电容电压变化提供惯量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关系式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11
式中,uSCref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Hv为模拟惯量时间常数,S0为新能源机组额定容量,CSC为超级电容容值,f0为电网额定频率,Xv为模拟电抗系数,Dv为模拟阻尼系数,fg为电网频率,uSC0为超级电容额定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关系式的推导方式具体为:
当电网发生扰动时,同步机的转子运动方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12
式中,H为同步机惯性时间常数,D为同步机阻尼系数,f为同步机转子频率,Pm、Pe和ΔP1分别为同步机的机械功率、电磁功率和转速变化时转子吸收功率;
同步机的功角表示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1
式中,δ为同步机的功角,s为微分算子;
同步机功率传输方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2
式中,E为同步机内电势,U为并网点电压,X为定子电抗;由于正常运行时δ较小,因此,sinδ≈δ;
将Pm视作一常数,因此,联立式-得: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3
超级电容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吸收或释放能量,其功率动态方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4
式中,ΔP2为超级电容的充电功率;令ΔP1=ΔP2,得: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5
式中,Ev为超级电容储能的模拟内电势,令Ev和U均等于1pu,对式两侧同时积分得: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6
对上式整理得: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超级电容容值以及选取超级电容额定电压的方法为:
当电网频率到达设定允许变化的最大值fmax和最小值fmin时,超级电容电压亦达到最大值uSCmax和最小值uSCmin,由于扰动时电网频率变化的时间尺度远高于式中fg项的二阶响应系数,因此由式得: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31
式中,Hmax为设计的可模拟的最大惯性时间常数,联立式两子式并消除uSC0项,可得配置的超级电容值CSC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32
联立式两子式并消除CSC项,可得超级电容额定电压uSC0为:
Figure FDA00040326960100000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量模拟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二阶传递函数、反向加法器、正向加法器和平方根号器,二阶传递函数输入端为电网频率,输出端与反向加法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反向加法器的正输入端为额定电网频率,输出端经过一个增益环节,增益环节的输出端与正向加法器输入端相连,正向加法器另一个输入端为超级电容额定电压的平方,输出端经过一个平方根号器,平方根号器的输出端经过一个限幅环节,输出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输入到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器。
CN202211736510.6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094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6510.6A CN11609403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6510.6A CN11609403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4035A true CN116094035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6510.6A Pending CN11609403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40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8253A (zh) * 2023-06-07 2023-07-0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惯量支撑的双向充电模块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995693A (zh) * 2023-09-26 2023-11-0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网型超级电容储能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8253A (zh) * 2023-06-07 2023-07-0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惯量支撑的双向充电模块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388253B (zh) * 2023-06-07 2023-08-1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惯量支撑的双向充电模块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995693A (zh) * 2023-09-26 2023-11-0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网型超级电容储能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CN116995693B (zh) * 2023-09-26 2024-01-3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构网型超级电容储能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6770B (zh) 一种风电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25293B (zh) 一种提高电力系统惯性水平的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
Wang et al. Modelling of a PMSG wind turbine with autonomous control
CN116094035A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新能源机组惯量模拟控制方法
CN109149605A (zh) 一种基于vsg的微电网暂态自适应参数控制策略
CN106549417B (zh) 一种光伏-储能系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44911A (zh) 高渗透率的新能源电力并网系统及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270241A (zh) 风机并网逆变器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CN115313419B (zh) 一种基于构网型变流器的直驱风电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206686A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自适应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
CN111064232B (zh)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系统逆变器二次频率控制方法
CN109787274B (zh) 一种虚拟同步控制方法及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器
CN111478365B (zh) 一种直驱风电机组虚拟同步机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Hamid et al. Optimal MPPT and BES control for grid-tied DFIG-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107294124A (zh) 一种适用于储能系统的新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
Errami et al. Control of grid connected PMSG based variable spe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CN111509714B (zh) 基于阻抗建模的海上风电机群并网谐振稳定性判别方法
CN112994043A (zh) 自同步双馈风电机组惯量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448399B (zh) 基于模拟电感的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方法
CN115764989A (zh) 一种基于构网型换流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
Uddin et al. Grey wolf optimization based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battery storage of DFIG-WECS in standalone operating mode
CN116738636A (zh) 考虑阻抗特性及同步机制的双馈风电场站的多机等值方法
Shao et al. Aggregation modeling algorithm of PMSM wind farm considering submarine cable power loss
Hemeyine et al. Robust takagi sugeno fuzzy models control for a variable speed wind turbine based a DFI-generator
Li et al. A fuzzy logical MPPT control strategy for PMSG wind gener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