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9465A -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9465A
CN116089465A CN202310014706.2A CN202310014706A CN116089465A CN 116089465 A CN116089465 A CN 116089465A CN 202310014706 A CN202310014706 A CN 202310014706A CN 116089465 A CN116089465 A CN 116089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capability
index
tre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47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梁梁
侯娜
朱玉鹏
鄢格青
李爽
朱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0147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9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9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46Trees, e.g. B+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2Query trans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7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of tables; using ruled lines
    • G06F40/18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of tables; using ruled lines of spreadshe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9Phrasal analysis, e.g. finite state techniques or chu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获取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解析试验需求数据以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确定与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以及将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

Description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进行试验需求拆分,这涉及针对不同的试验需求进行大量的数据查询以及数据关联操作。当试验需求数据量大时,人工选取数据工作量大,速度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出现操作失误。试验需求拆分结束后,工作人员还需对试验指标数据进行后续操作,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不同项目的试验需求拆分需要重复同样繁琐的工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其中,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根节点以及隶属于根节点的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表征完成不同试验任务所需的多个层级的试验能力,每个叶子节点与对应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基础指标数据描述关于试验基础指标和与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的信息;获取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试验需求数据描述项目的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解析试验需求数据以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确定与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所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表征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所需的试验能力;以及将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装置,包括:第一单元,被配置为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根节点以及隶属于根节点的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表征完成不同试验任务所需的多个层级的试验能力,每个叶子节点与对应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基础指标数据描述关于试验基础指标和与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的信息;第二单元,被配置为获取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试验需求数据描述项目的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第三单元,被配置为解析试验需求数据以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第四单元,被配置为确定与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其中,所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表征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所需的试验能力;以及第五单元,被配置为将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示例性地示出了实施例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的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讲解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实施例仅出于例示的目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但不一定相同的要素。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的方法中的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方法中的试验能力需求列表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方法中的试验能力需求列表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不意图限定这些要素的位置关系、时序关系或重要性关系,这种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可以指向该要素的同一实例,而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上下文的描述,它们也可以指代不同实例。
在本公开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如果不特意限定要素的数量,则该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涵盖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全部可能的组合方式。
为了缓解、减轻或消除相关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的生成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100的流程图。以下参考图1详细描述该方法100的各个步骤。
在步骤101,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其中,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根节点以及隶属于根节点的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表征完成不同试验任务所需的多个层级的试验能力,每个叶子节点与对应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基础指标数据描述关于试验基础指标和与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的信息。
树形结构是数据节点之间存在分支,并且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利用树形结构来构建针对各种试验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在一个示例中,该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多种不同层级的试验能力,最高层级的试验能力可以部署在树形结构的根节点。最高层级的试验能力可以包括多个次高层级的试验能力,这些试验能力可以相应地部署在树形结构的子节点上。以此类推,通过多层级的能力,完成在树形结构的对应的多级子节点的部署。层级最低的能力部署在树形结构的叶子节点。试验基础指标数据可以与树形结构的叶子节点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基础指标数据包括试验基础指标的名称、试验基础指标的描述、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名称以及试验设备在试验基础指标上的性能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试验基础指标数据包括:坦克火力打击距离(试验基础指标的名称)、测试坦克火力打击距离,以米为单位(试验基础指标的描述)、激光测距仪(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名称)以及测量单位是米(试验基础指标上的性能参数)。
在步骤102,获取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试验需求数据描述项目的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导入文件或者手动输入试验需求数据来实现试验需求数据的初始化。在示例中,导入的文件以及手动输入的试验需求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数据,该结构化的数据对不同的试验需求定义了不同的层级。例如,试验需求是测试坦克的火力火控,可以使得测试坦克的火力试验需求具有更高的层级,测试坦克的火控试验需求的层级低于火力试验需求的层级,并且火力试验需求包括火控试验需求。
在步骤103中,解析试验需求数据以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步骤103将在后续结合图2具体描述。
在步骤104,确定与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其中,所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表征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所需的试验能力。
基于在步骤103中得到的关键词,与步骤101建立的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的叶子节点关联的基础指标数据进行关联。再通过叶子节点与多级子节点和根节点的关联关系,从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步骤104还将在后续结合图3和图4具体描述。
在步骤105中,将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步骤105还将在后续结合图5和图6具体描述。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能够统一管理项目内所有的试验指标、需求和规则,能够减少试验需求拆分、扩充过程中试验指标、能力体系和规则的查找和输入等操作,同时能够避免或减少输入造成的错误,提高了准确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的方法100中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的步骤103的流程图。步骤103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提取试验需求数据的文本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利用java的org.apache.poi.xslf和hslf库的方法,对试验需求数据的文本内容进行提取。
在步骤202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分词。
在一个示例中,在提取得到试验需求数据的文本内容后,利用python的textrank4zh库中的分词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分词。
在步骤203中,从分词后的文本内容中提取关键词。
在一个示例中,在得到文本内容的分词结果后,利用python的textrank4zh库中的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获取经过分词后的文本内容的主题关键词。
根据一些实施例,计算与每个叶子节点相关联的基础指标数据所描述的信息与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在一个示例中,将每个叶子节点相关联的基础指标数据描述的信息和提取的关键词分别转化为对应的文本向量,计算任一个对应于基础指标数据描述的信息的文本向量和提取的关键词的欧式距离。
根据一些实施例,响应于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确定与该叶子节点相关联的基础指标数据作为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当计算出来的欧式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阈值,则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将该基础指标数据作为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的方法100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步骤104的流程图。步骤104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基于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多个叶子节点。
在步骤302中,确定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与多个叶子节点存在隶属关系的多个子节点。
在步骤303中,由多个子节点和多个叶子节点形成能力指标体系。
为了更好地说明图3示出的步骤104的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图4具体说明。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的方法100中的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400的示意图。
在图4的示例中,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400包括:叶子节点401,用来表示测试打击范围与精度的试验能力;叶子节点402,用来表示测试防命中的试验能力;叶子节点411,用来表示测试打击威力的试验能力;与叶子节点401和叶子节点411存在隶属关系的子节点408,用来表示测试坦克火力的试验能力;与叶子节点402存在隶属关系的子节点409,用来表示测试坦克防护力的试验能力;以及根节点410,用来表示坦克试验任务的试验能力。
在一个示例中,对应于步骤301,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的一组关键词可以是打击距离、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另一组关键词可以是装甲防护、导弹干扰和信号屏蔽。打击距离、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可以分别与基础指标数据403、404以及405相匹配。装甲防护、导弹干扰和信号屏蔽可以分别与基础指标数据406和407对应。因此,确定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与基础指标数据403、404以及405相匹配的叶子节点401和基础指标数据406和407相匹配的叶子节点402。
对应于步骤302,通过叶子节点401,确定与叶子节点401存在隶属关系的子节点408。通过叶子节点402,确定与叶子节点402存在隶属关系的子节点409。
对应于步骤303,将确定的叶子节点401和叶子节点402以及子节点408和409形成能力指标体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步骤303之前,还可以通过子节点408和子节点409确定根节点410,因此形成的能力指标体系还可以包括根节点410。
通过将试验需求的文本解析结果与基础指标等数据进行匹配关联,自动生成所需的能力指标体系、基础指标等数据,并且具备关联性的层级结构,减少了繁琐的数据操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方法中创建的试验能力需求列表500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试验能力需求列表500包括第一列表501,用于展示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之间的层级关系。
试验能力需求列表500包括第二列表502,用于展示与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对应的不同层级的试验能力之间的层级关系,此时第二列表502示出了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中全部节点所对应的试验能力。
试验能力需求列表500包括多个第三列表503,每个第三列表用于展示与不同层级的试验能力中对应层级的试验能力对应的至少一个试验基础指标。试验人员可以在第三列表503中得到例如试验基础指标的名称、试验基础指标的描述、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名称以及试验设备在试验基础指标上的性能参数,并且可以对试验基础指标进行管理(例如删除)。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方法中创建的试验能力需求列表600的示意图。
在图6中,用户点击查看三级试验需求4(被第一列表501中实线框包围),在第二列表502中出现多个三级试验需求4对应的试验能力(被第二列表502中虚线框和实线框包围)。用户点击查看三级能力4(被第二列表502中实线框包围),在第三列表503呈现对应于三级能力4的试验基础指标(指标1、指标2、……指标5)。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装置700的结构框图。装置700包括:第一单元701,被配置为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其中,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根节点以及隶属于根节点的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表征完成不同试验任务所需的多个层级的试验能力,其中,每个叶子节点与对应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基础指标数据描述关于试验基础指标和与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的信息;第二单元702,被配置为获取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试验需求数据描述项目的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第三单元703,被配置为解析试验需求数据以从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第四单元704,被配置为确定与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其中,所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表征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所需的试验能力;以及第五单元705,被配置为将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
虽然上面参考特定单元讨论了特定功能,但是应当注意,本文讨论的各个单元的功能可以分为多个单元,和/或多个单元的至少一些功能可以组合成单个单元。本文讨论的特定单元执行动作包括该特定单元本身执行该动作,或者替换地该特定单元调用或以其他方式访问执行该动作(或结合该特定单元一起执行该动作)的另一个组件或单元。因此,执行动作的特定单元可以包括执行动作的该特定单元本身和/或该特定单元调用或以其他方式访问的、执行动作的另一单元。
还应当理解,本文可以在软件硬件元件或程序模块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各种技术。上面关于图7描述的各个单元可以在硬件中或在结合软件和/或固件的硬件中实现。例如,这些模块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执行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替换地,这些单元可以被实现为硬件逻辑/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的方法。
参见图8,现将描述可以作为本公开的电子设备800的结构框图,其是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硬件设备的示例。电子设备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能够通过系统总线803彼此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工作存储器802、输入单元804、显示单元805、扬声器806、存储单元807、通信单元808以及其它输出单元809。
处理器801可以是单个处理单元或多个处理单元,所有处理单元可以包括单个或多个计算单元或者多个核心。处理器801可以被实施成一个或更多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状态机、逻辑电路和/或基于操作指令来操纵信号的任何设备。处理器801可以被配置成获取并且执行存储在工作存储器802、存储单元807或者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诸如操作系统802a的程序代码、应用程序802b的程序代码等。
工作存储器802和存储单元807是用于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指令由处理器801执行来实施前面所描述的各种功能。工作存储器8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二者(例如RAM、ROM等等)。此外,存储单元807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可移除介质、包括外部和可移除驱动器、存储器卡、闪存、软盘、光盘(例如CD、DVD)、存储阵列、网络附属存储、存储区域网等等。工作存储器802和存储单元807在本文中都可以被统称为存储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可以是能够把计算机可读、处理器可执行程序指令存储为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介质,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由处理器801作为被配置成实施在本文的示例中所描述的操作和功能的特定机器来执行。
输入单元806可以是能向电子设备800输入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输入单元806可以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和/或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鼠标、键盘、触摸屏、轨迹板、轨迹球、操作杆、麦克风和/或遥控器。输出单元可以是能呈现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单元805、扬声器806以及其它输出单元809,其它输出单元809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视频/音频输出终端、振动器和/或打印机。通信单元808允许电子设备8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卡、红外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收发机和/或芯片组,例如蓝牙TM设备、802.11设备、WiFi设备、WiMax设备、蜂窝通信设备和/或类似物。
工作寄存器802中的应用程序802b可以被加载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807。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存储单元807和/或通信单元808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800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加载并由处理器8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8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图像处理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或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虽然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或示例,但应理解,上述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仅仅是示例性的实施例或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这些实施例或示例限制,而是仅由授权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来限定。实施例或示例中的各种要素可以被省略或者可由其等同要素替代。此外,可以通过不同于本公开中描述的次序来执行各步骤。进一步地,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实施例或示例中的各种要素。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演进,在此描述的很多要素可以由本公开之后出现的等同要素进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包括:
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其中,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根节点以及隶属于所述根节点的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所述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表征完成不同试验任务所需的多个层级的试验能力,其中,每个叶子节点与对应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所述基础指标数据描述关于试验基础指标和与所述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的信息;
获取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所述试验需求数据描述所述项目的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
解析所述试验需求数据以从所述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
确定与所述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所述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所述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其中,所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表征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所需的试验能力;以及
将所述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所述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所述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包括:
基于所述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与所述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多个叶子节点;
确定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与所述多个叶子节点存在隶属关系的多个子节点;以及
由所述多个子节点和所述多个叶子节点形成所述能力指标体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试验能力需求列表包括:
第一列表,用于展示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之间的层级关系;
第二列表,用于展示与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对应的不同层级的试验能力之间的层级关系;和
多个第三列表,每个第三列表用于展示与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能力中对应层级的试验能力对应的至少一个试验基础指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析所述试验需求数据以从所述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包括:
提取所述试验需求数据的文本内容;
对所述文本内容进行分词;以及
从分词后的文本内容中提取所述关键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基础指标数据包括试验基础指标的名称、所述试验基础指标的描述、所述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名称以及所述试验设备在所述试验基础指标上的性能参数。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包括:
计算与每个叶子节点相关联的基础指标数据所描述的信息与所述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以及
响应于所述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确定与该叶子节点相关联的基础指标数据作为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
7.一种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被配置为构建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其中,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根节点以及隶属于所述根节点的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所述多级子节点和叶子节点表征完成不同试验任务所需的多个层级的试验能力,其中,每个叶子节点与对应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所述基础指标数据描述关于试验基础指标和与所述试验基础指标对应的试验设备的信息;
第二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项目的试验需求数据,所述试验需求数据描述所述项目的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
第三单元,被配置为解析所述试验需求数据以从所述试验需求数据中提取关键词;
第四单元,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关键词相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并基于所述叶子节点与基础指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所述树形结构的能力指标体系数据中确定与所述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相关联的能力指标体系,其中,所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表征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所需的试验能力;以及
第五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匹配的基础指标数据和所述确定的能力指标体系与所述不同层级的试验需求进行关联,以生成试验能力需求列表。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014706.2A 2023-01-05 2023-01-05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089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4706.2A CN116089465A (zh) 2023-01-05 2023-01-05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4706.2A CN116089465A (zh) 2023-01-05 2023-01-05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9465A true CN116089465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4706.2A Pending CN116089465A (zh) 2023-01-05 2023-01-05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94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4009B2 (en) Characteristic-pattern analysis of text
US20190087490A1 (en) Text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80173698A1 (en) Knowledge Base for Analysis of Text
EP2585962B1 (en) Password checking
US11366840B2 (en) Log-aided automatic query expansion approach based on topic modeling
WO2019224629A1 (en) Training data expansion for natural language classification
US10303689B2 (en) Answering natural language table queries through semantic table representation
US11409754B2 (en) NLP-based context-aware log mining for troubleshooting
KR20210132578A (ko) 지식 그래프를 구축하는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1078878B (zh) 文本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319185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nvers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860717A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51183A (zh) 一种测试数据的推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99660B2 (en) Identifying and scoring data values
JP6883561B2 (ja) 脆弱性推定装置及び脆弱性推定方法
US11922129B2 (en) Causal knowledge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CN116089465A (zh) 基于匹配规则的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5687717A (zh) Grok表达式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74603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027897A1 (en) Rapid development of user intent and analytic specification in complex data spaces
US202300047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node represent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797994B (zh) 一种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2581B (zh) 更新产品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39241B (zh) 一种问题查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23011883A (ja) 事前トレーニングモデルの生成方法、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