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8952A -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8952A
CN116088952A CN202310165644.5A CN202310165644A CN116088952A CN 116088952 A CN116088952 A CN 116088952A CN 202310165644 A CN202310165644 A CN 202310165644A CN 116088952 A CN116088952 A CN 116088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backboard
power
power supply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56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子强
田东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56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8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8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8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by operating on the power supply, e.g. enabling or disabling power-on, sleep or resume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背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入服务器的每个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硬盘的硬盘数量,并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以及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提高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海量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的硬盘内(包含SATA、SAS、NVME盘)。硬盘与服务器的连接通常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借助背板与服务器相连,即硬盘是插在硬盘背板上,背板再连接服务器高速信号及供电。背板一方面为硬盘提供固定结构,保证硬盘能插稳插牢;另一方面,背板将上行链路的高速信号、管理信号、供电集成在一起,可以方便的为硬盘提供高速连接、硬盘管理及供电。
当前,一般硬盘背板总的供电接口接到主板或者电源板,在主板或者电源板上这些供电接口的电通常出自同一个powerrail(电源导轨),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各个硬盘背板相当于是同时供电的,即这样背板之间的硬盘也相当于是同时供电的。操作系统对于硬盘设备的识别是并行和异步的过程,通常硬盘盘符是按照被识别顺序依次排序的,即最先响应的硬盘盘序会在前,因为硬盘体质是不一样的,响应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多块硬盘如果同时上电,操作系统中下盘序并不会像设计的物理槽位那样对应,即出现硬盘乱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其中,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硬盘一一对应地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背板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背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入服务器的每个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硬盘的硬盘数量,并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以及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和多个第一开关,其中,多个第一开关与多个硬盘背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开关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电源连接,每个第一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对应设置的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背板检测模块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每个第一开关的使能端连接;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上电时间向与多个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关依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每个第一开关接通对应的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服务器电源之间的供电链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器和多个第二开关,其中,多个第二开关与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的多个每个硬盘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开关的电流输入端与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每个第二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对应设置的硬盘的供电接口连接,第二处理器与每个第二开关的使能端连接;第二处理器,用于在目标硬盘背板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上电顺序向与多个硬盘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关依次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开关接通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硬盘的供电接口之间的供电链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背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其中,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具有第一数量的多个上拉电阻,每个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参考电源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上。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背板检测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二检测单元,其中,多个第二检测单元一一对应地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多个第二检测单元与多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第二检测单元包括具有第二数量的多个下拉电阻,第一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数量,每个上拉电阻与对应硬盘背板的接地端的连接关系包括以下之一:上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下拉电阻与硬盘背板上的接地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二端直接与接地端连接,其中,在多个上拉电阻中多个目标上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下拉电阻与接地端连接的情况下,多个目标上拉电阻与不同的下拉电阻连接,多个上拉电阻与对应的多个接地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多个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一一对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与多个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背板信息,其中,多个背板信息为启动控制系统中背板检测模块对接入服务器的多个硬盘背板检测得到的;根据多个背板信息,确定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中每个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其中,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包括:计算每个硬盘背板上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和预设硬盘启动时长的乘积,得到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其中,硬盘启动时长用于指示每个硬盘的启动时长;按照第二预设上电顺序,依次对多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进行排序,得到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多个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背板信息,其中,多个背板信息为启动控制系统中背板检测模块对接入服务器的多个硬盘背板检测得到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背板信息,确定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中每个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其中,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申请,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硬盘一一对应的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背板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从而实现通过背板检测模块检测接入到服务器上的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进而第一控制模块就能够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的硬盘数量,从而可确定出每个硬盘背板对应的上电时间,按照该上电时间控制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在硬盘背板上电后,处于上电状态的硬盘背板上的第二控制模块就会按照该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该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依次上电,从而实现对服务器上部署的硬盘的有序启动,避免相关技术中多个硬盘同时上电导致的硬盘上电顺序紊乱,因此,可以解决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提高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硬盘供电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硬盘上电控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硬盘上电控制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2,多个第二控制模块14和背板检测模块16,其中,
第一控制模块12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第一控制模块12的电流输出端与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14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14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硬盘一一对应地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背板检测模块16与第一控制模块12连接;
背板检测模块16,用于检测接入服务器的每个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硬盘的硬盘数量,并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以及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
第二控制模块14,用于在检测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
通过以上内容,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硬盘一一对应的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背板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从而实现通过背板检测模块检测接入到服务器上的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进而第一控制模块就能够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的硬盘数量,从而可确定出每个硬盘背板对应的上电时间,按照该上电时间控制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在硬盘背板上电后,处于上电状态的硬盘背板上的第二控制模块就会按照该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该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依次上电,从而实现对服务器上部署的硬盘的有序启动,避免相关技术中多个硬盘同时上电导致的硬盘上电顺序紊乱,因此,可以解决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提高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板信息是用于指示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种类和硬盘数量,背板信息可以但不限于是背板型号、背板标识、背板的图像等等,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板检测模块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检测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比如,背板检测模块包括用于采集图像的摄像头和用于对图像进行识别的处理器,摄像头和处理器连接,通过摄像头采集接入服务器上的背板的图像,处理器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背板图像,通过对本班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从而得到背板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板检测模块还可以通过识别部署在硬盘背板上的标识单元的方式检测背板信息,该标识单元能够唯一的标识背板的型号,进而能够通过对标识单元的识别,从而确定出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比如,标识单元是部署在硬盘背板上的识别芯片,背板检测模块可以是具有芯片识别功能的识别电路,通过背板检测模块对芯片型号的识别,从而确定背板信息,或者标识单元可以是与接地单元连接的下拉电阻元件组成的第一单元,不同的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电阻元件的参数不同或者部署的电阻数量不同,背板检测模块可以是与电源连接的上拉电阻组成的第二单元,当背板接入服务器时,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连接,形成电流回路,从而根据回路中的电信号情况确定出对应的背板信息,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硬盘数量可以是从具有对应关系的背板信息和硬盘数量中确定的。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硬盘盘符是按照被启动的顺序依次排序的,即最先启动的硬盘盘序会在前,硬盘按照启动顺序部署在硬盘背板上,进而硬盘背板之间存在固定的上电顺序。因此硬盘背板的启动不是同时的,而是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的,并且,启动顺序中相邻的两个硬盘背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启动间隔,从而得到各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其中,硬盘背板之间的启动间隔是根据在先启动的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数量确定的,每个硬盘具有固定的启动时长,从而能够确定出启动硬盘背板上部署的全部硬盘所需要的第一启动时长,进而得到当前硬盘背板与启动顺序中位于当前硬盘背板之后启动的硬盘背板之间的启动间隔;或者还可以在第一启动时长的基础上驾驶与硬盘数量对应设置的时间延迟,从而得到当前硬盘背板与启动顺序中位于当前硬盘背板之后启动的硬盘背板之间的启动间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硬盘背板为多个硬盘背板中当前处于上电状态的硬盘背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上电顺序为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的上电顺序,第一预设上电顺序和硬盘背板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的硬盘背板对应着不同的上电顺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和多个第一开关,其中,
多个第一开关与多个硬盘背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开关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电源连接,每个第一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对应设置的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背板检测模块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每个第一开关的使能端连接;
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上电时间向与多个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第一开关依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每个第一开关接通对应的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服务器电源之间的供电链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硬盘背板都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通过调节第一开关的使能状态从而调节服务器电源和对应的硬盘背板之间的供电链路的通断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器和多个第二开关,其中,
多个第二开关与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的多个每个硬盘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开关的电流输入端与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每个第二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对应设置的硬盘的供电接口连接,第二处理器与每个第二开关的使能端连接;
第二处理器,用于在目标硬盘背板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上电顺序向与多个硬盘对应的多个第二开关依次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第二开关接通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硬盘的供电接口之间的供电链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硬盘背板上,每个硬盘都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通过调节第二开关的使能状态没从而调节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对应的硬盘的供电接口之间供电链路的通断。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硬盘供电电路图,如图2所示,在主板或电源板端,每路背板电源接口前都增加一个P12V_EFUSE(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开关),目的是为了保证每路背板供电都可控,通过控制P12VEFUSE的ENpin,可以接通或关断背板电源12V,并且在各个P12V_EFUSE前增加一个总P12V_EFUSE,用于控制各个P12V_EFUSE的接通或者关断与背板PSU(Power Supply Unit,电脑电源供应单元)的连接。
在硬盘背板端,P5V_VR负责将输入的12V转换成5V来给整个背板供电;同时,为每个硬盘连接器都增加一个P12V_EFUSE(对应本申请中第二开关)和P5V_EFUSE(第二开关),P12V_EFUSE负责控制由主板或电源板来的12V给硬盘连接器供电的通断,P5V_EFUSE负责控制由P5V_VR输出的5V给硬盘连接器供电的通断,通过控制P12V_EFUSE和P5V_EFUSE的ENpin,可以接通或关断硬盘供电12V和5V。
在各个硬盘背板端,P5V_VR、各个P12V_EFUSE、P5V_EFUSE的使能EN都接到了各个背板CPLD(Complex Programm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二处理器)。背板CPLD接收上电信号后,拉高P5V_VR的EN,控制P5V_VR输出5V电压。背板CPLD(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二处理器)检测到硬盘插入后,通过拉高对应各个硬盘连接器的P12V_EFUSE、P5V_EFUSE的使能EN,控制P12V_EFUSE、P5V_EFUSE输出12V和5V电压给硬盘供电。CPLD控制单个硬盘连接器对应的P12V_EFUSE和P5V_EFUSE的EN使能是同时的,但是CPLD控制不同硬盘连接器对应的P12V_EFUSE和P5V_EFUSE的EN使能并不是同时的,而是有时间差Δt,这样就使得各个硬盘按照Δt的时间间隔依次上电。Δt的选取是个经验数值,不会太大,防止整体硬盘上电时间过长,也不会太小,保证硬盘被系统完整识别。
在主板或电源板端,对应各路背板供电接口的P12V_EFUSE的使能EN也接到了主板或者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处理器)。主板CPLD控制各路背板供电接口的P12V_EFUSE的EN使能也不是同时的,也是有时间差的,而且时间差的大小是根据所接背板来定的。假设背板供电接口1接硬盘背板1,……,背板供电接口n接硬盘背板n,如图2所示,硬盘背板1有X(1)块硬盘,……,硬盘背板n有X(n)块硬盘,那么主板或电源板上第一个背板供电接口对应的P12V_EFUSE1在开机后即输出,第二个背板供电接口对应的P12V_EFUSE2在第一个上电后间隔X(1)*Δt后输出,依次类推,第n个背板供电接口对应的P12V_EFUSEn在前一个上电后间隔X(n-1)*Δt后输出。即对主板或电源板CPLD来说,是按照P12V_EFUSE1、P12V_EFUSE2……P12V_EFUSEn的顺序依次上电,但是上电间隔要看所接硬盘背板的硬盘数量来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背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其中,
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具有第一数量的多个上拉电阻,每个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参考电源连接,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上拉电阻构成多条检测线路,当硬盘背板接入服务器时,检测线路上产生的电平信号,对于不同类型的硬盘背板,检测线路上产生的电平信号不同,通过多条检测线路上产生的电平信号确定出与多条检测线路连接的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比如,检测线路为3条,预先为硬盘背板A配置的检测线路电平值为0、1、0,预先为硬盘背板B配置的检测线路电平值为1、0、1,进而可以根据在3条检测线路上检测到的电平信号确定与其连接的具体硬盘背板,例如在检测到3条检测线路上的电平信号分别为1、0、1时,则确定该硬盘背板为硬盘背板B。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拉电阻的第一数量是根据硬盘背板的数量确定的,背板数量为n,上拉电阻的数量为a,则要满足n≤2a,即每个硬盘背板都对应着a条检测线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背板检测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二检测单元,其中,
多个第二检测单元一一对应地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多个第二检测单元与多个第一开关一一对应;
第二检测单元包括具有第二数量的多个下拉电阻,第一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数量,每个上拉电阻与对应硬盘背板的接地端的连接关系包括以下之一:上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下拉电阻与硬盘背板上的接地端连接,上拉电阻的第二端直接与接地端连接,其中,在多个上拉电阻中多个目标上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下拉电阻与接地端连接的情况下,多个目标上拉电阻与不同的下拉电阻连接,多个上拉电阻与对应的多个接地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多个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一一对应。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硬盘背板上配置有与检测线路一一对应设置的识别线路,识别线路的第一端接地,第二段连接在检测线路(即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上,并且,每条检测线路上可以配置有一个下拉电阻或者还可以不配置下拉电阻,进而当配置有下拉电阻时,该路检测线路与识别线路连接形成回路后,则在该回路上检测到的电平信号可以为低电平“0”,当未配置下拉电阻时,该路检测线路与识别线路连接形成回路后,则在该回路上检测到的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1”,对于不同型号的硬盘背板,配置有下拉电阻的检测线路的不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硬盘上电控制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系统灵活性,设计硬盘背板BP_ID识别线路(对应本申请中的背板检测模块)。在硬盘背板与主板或电源板对接的sideband CON上设计BP_IDpin和BP_PRSNT_N pin(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检测单元)。BP_PRSNT_N pin上能够采集到背板在位识别信号,背板端为接GND,主板或电源板端为上拉到电源并接到主板CPLD,当背板和主板或电源板sidebandCON对接后,主板CPLD检测到BP_PRSNT_N信号为Low,则认为背板在位,BP_PRSNT_N信号为High,则认为背板不在位。另外每个接口上有多个BP_IDpin,具体数量根据背板数量来定,比如背板数量为n,ID pin数量为a,则要满足n≤2a,每个接口都有a组BP_ID,在主板或电源板上对应所有sidebandCON总共有n*a个BP_ID信号,这些BP_ID信号在主板或电源板端都是通过上拉电阻接到电源(图中的P3V3AUX),同时接到主板或电源板的上的主板CPLD,在硬盘背板端根据分配的ID来配置下拉电阻,比如硬盘背板1的ID为000,则BP_ID0~BP_ID2对应的电阻全部下拉到GND,某个硬盘背板的ID为110,则BP_ID0对应的电阻全部下拉到GND,BP_ID1~BP_ID2对应的下拉电阻全部不上件。
在主板或者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内有一张表,将BP_ID与硬盘背板对应,同时也与硬盘背板上硬盘的数量对应,如表1:
表1
BP_ID 硬盘背板序号 硬盘数量
000 1 X(1)
001 2 X(2)
010 3 X(3)
011 4 X(4)
100 5 X(5)
101 6 X(6)
110 7 X(7)
111 8 X(8)
主板或者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通过识别BP_ID,再通过查表即可获取所接硬盘背板的硬盘数量。
对整体而言,主板或者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是控制P12V_EFUSE1_EN、P12V_EFUSE2_EN……P12V_EFUSEn_EN依次上电的,即按照背板供电接口1~n的顺序供电。但是时间间隔是根据硬盘数量来定的,即P12V_EFUSEi要等P12V_EFUSE(i-1)上电之后间隔Y(i-1)*Δt时间后再上电(Y(i-1)代表第i-1块背板上的硬盘数量),最终保证所有背板上的硬盘是按照Δt的时间间隔依次上电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4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402(处理器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40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4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4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4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4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4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4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4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获取与多个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背板信息,其中,多个背板信息为启动控制系统中背板检测模块对接入服务器的多个硬盘背板检测得到的;
步骤S504,根据多个背板信息,确定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中每个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
步骤S506,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
步骤S508,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其中,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
通过上述步骤,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硬盘一一对应的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背板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从而实现通过背板检测模块检测接入到服务器上的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进而第一控制模块就能够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的硬盘数量,从而可确定出每个硬盘背板对应的上电时间,按照该上电时间控制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在硬盘背板上电后,处于上电状态的硬盘背板上的第二控制模块就会按照该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该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依次上电,从而实现对服务器上部署的硬盘的有序启动,避免相关技术中多个硬盘同时上电导致的硬盘上电顺序紊乱,因此,可以解决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提高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板信息是用于指示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种类和硬盘数量,背板信息可以但不限于是背板型号、背板标识、背板的图像等等,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板检测模块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检测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比如,背板检测模块包括用于采集图像的摄像头和用于对图像进行识别的处理器,摄像头和处理器连接,通过摄像头采集接入服务器上的背板的图像,处理器获取摄像头采集到的背板图像,通过对本班图像进行图像识别,从而得到背板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背板检测模块还可以通过识别部署在硬盘背板上的标识单元的方式检测背板信息,该标识单元能够唯一的标识背板的型号,进而能够通过对标识单元的识别,从而确定出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比如,标识单元是部署在硬盘背板上的识别芯片,背板检测模块可以是具有芯片识别功能的识别电路,通过背板检测模块对芯片型号的识别,从而确定背板信息,或者标识单元可以是与接地单元连接的下拉电阻元件组成的第一单元,不同的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电阻元件的参数不同或者部署的电阻数量不同,背板检测模块可以是与电源连接的上拉电阻组成的第二单元,当背板接入服务器时,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连接,形成电流回路,从而根据回路中的电信号情况确定出对应的背板信息,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硬盘盘符是按照被启动的顺序依次排序的,即最先启动的硬盘盘序会在前,硬盘按照启动顺序部署在硬盘背板上,进而硬盘背板之间存在固定的上电顺序。因此硬盘背板的启动不是同时的,而是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的,并且,启动顺序中相邻的两个硬盘背板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启动间隔,从而得到各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其中,硬盘背板之间的启动间隔是根据在先启动的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数量确定的,每个硬盘具有固定的启动时长,从而能够确定出启动硬盘背板上部署的全部硬盘所需要的第一启动时长,进而得到当前硬盘背板与启动顺序中位于当前硬盘背板之后启动的硬盘背板之间的启动间隔;或者还可以在第一启动时长的基础上驾驶与硬盘数量对应设置的时间延迟,从而得到当前硬盘背板与启动顺序中位于当前硬盘背板之后启动的硬盘背板之间的启动间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包括:
计算每个硬盘背板上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和预设硬盘启动时长的乘积,得到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其中,硬盘启动时长用于指示每个硬盘的启动时长;
按照第二预设上电顺序,依次对多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进行排序,得到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硬盘启动时长是根据待启动的硬盘型号确定的固定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上电顺序是根据服务器上部署的硬盘的期望上电顺序确定的,硬盘盘符是按照被启动的顺序依次排序的,即最先启动的硬盘盘序会在前,硬盘按照启动顺序部署在硬盘背板上,进而确定出每个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二预设上电顺序。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硬盘上电控制流程图,如图6所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服务器上电开机。
步骤S602,主板或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对应本申请中的第一处理器)通过检测各个sidebandCON上的BP_PRSNT_N确定各硬盘背板是否在位,若BP_PRSNT_N为Low,则该硬盘背板在位,执行步骤S603;若BP_PRSNT_N为High,则该硬盘背板不在位,则执行步骤S607。
步骤S603,主板或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通过检测各个sidebandCON上的BP_IDpin来确定所接硬盘背板的背板BP_ID(对应本申请中的背板信息)。
步骤S604,主板或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根据各个硬盘背板的BP_ID再通过查表获得所有背板所接硬盘数量信息,如表2:
表2
Figure BDA0004095976660000171
步骤S605,主板或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根据背板硬盘数量确定背板供电接口对应的P12V_EFUSE的上电时间间隔,具体时间间隔按照示例计算如下(P12V_EFUSE1_EN~P12V_EFUSE8_EN分别表示供电接口对应的开关P12V_EFUSE1~P12V_EFUSE8的上电时间间隔,BP1_PRSNT_N~BP8_PRSNT_N表示硬盘背板1~8的在位信号,其取值可以为L=0或者H=1):
P12V_EFUSE1_EN:(BP1_PRSNT_N)*0Δt=0;
P12V_EFUSE2_EN:(BP2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0
P12V_EFUSE3_EN:(BP3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BP2_PRSNT_N)*0*Δt]=X(2)*Δt
P12V_EFUSE4_EN:(BP4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BP2_PRSNT_N)*0*Δt+(BP3_PRSNT_N)*X(1)*Δt]=(X(2)+X(1))*Δt
P12V_EFUSE5_EN:(BP5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BP2_PRSNT_N)*0*Δt+(BP3_PRSNT_N)*X(1)*Δt+(BP4_PRSNT_N)*0*Δt]=0
P12V_EFUSE6_EN:(BP6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BP2_PRSNT_N)*0*Δt+(BP3_PRSNT_N)*X(1)*Δt+(BP4_PRSNT_N)*0*Δt+(BP5_PRSNT_N)*X(5)*Δt]=0
P12V_EFUSE7_EN:(BP7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BP2_PRSNT_N)*0*Δt+(BP3_PRSNT_N)*X(1)*Δt+(BP4_PRSNT_N)*0*Δt+(BP5_PRSNT_N)*X(5)*Δt+(BP6_PRSNT_N)*0*Δt]=(X(2)+X(1)+X(5))*Δt
P12V_EFUSE8_EN:(BP8_PRSNT_N)*[0*Δt+(BP1_PRSNT_N)*X(2)*Δt+(BP2_PRSNT_N)*0*Δt+(BP3_PRSNT_N)*X(1)*Δt+(BP4_PRSNT_N)*0*Δt+(BP5_PRSNT_N)*X(5)*Δt+(BP6_PRSNT_N)*0*Δt+(BP7_PRSNT_N)*X(3)*Δt]=(X(2)+X(1)+X(5)+X(3))*Δt
步骤S606,主板或电源板上的主板CPLD根据步骤S605计算得出的时间间隔,按照P12V_EFUSE1、P12V_EFUSE2……P12V_EFUSEn的顺序依次给背板供电接口上电。在同一块硬盘背板上,背板CPLD按照Δt时间间隔,依次给各个硬盘连接器对应的P12V_EFUSE和P5V_EFUSE使能,即按照Δt时间间隔依次给各个硬盘供电。因为OS下硬盘盘符是按照被识别顺序依次排序的,通过物理强制设定硬盘上电顺序,进而固定了OS下硬盘识别顺序,从而实现了OS下硬盘盘符固定。
步骤S607,若BP_PRSNT_N为High,则该硬盘背板不在位,则该背板供电接口对应的P12V_EFUSE不使能,即该背板供电接口不上电。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72,用于获取与多个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背板信息,其中,多个背板信息为启动控制系统中背板检测模块对接入服务器的多个硬盘背板检测得到的;第一确定模块74,用于根据多个背板信息,确定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中每个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第二确定模块76,用于根据硬盘数量,确定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控制模块78,用于根据上电时间,控制多个硬盘背板依次上电,其中,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
通过上述内容,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硬盘一一对应的部署在多个硬盘背板上,背板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从而实现通过背板检测模块检测接入到服务器上的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进而第一控制模块就能够根据背板信息确定每个硬盘背板上部署的硬盘的硬盘数量,从而可确定出每个硬盘背板对应的上电时间,按照该上电时间控制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依次上电,在硬盘背板上电后,处于上电状态的硬盘背板上的第二控制模块就会按照该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该硬盘背板上的硬盘依次上电,从而实现对服务器上部署的硬盘的有序启动,避免相关技术中多个硬盘同时上电导致的硬盘上电顺序紊乱,因此,可以解决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提高硬盘启动的控制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第二确定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硬盘背板上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和预设硬盘启动时长的乘积,得到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其中,硬盘启动时长用于指示每个硬盘的启动时长;处理单元,用于按照第二预设上电顺序,依次对多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进行排序,得到每个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多个第二控制模块和背板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服务器的服务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上部署的多个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与多个所述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多个硬盘的供电接口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硬盘一一对应地部署在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上,所述背板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背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接入所述服务器的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背板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硬盘的硬盘数量,并根据所述硬盘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以及根据所述上电时间控制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依次上电;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所述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所述硬盘依次上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和多个第一开关,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开关与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服务器电源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背板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每个所述第一开关的使能端连接;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上电时间向与多个所述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关依次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第一开关接通对应的所述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所述服务器电源之间的供电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器和多个第二开关,其中,
多个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所述硬盘背板上所部署的多个每个所述硬盘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流输入端与所述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流输出端与对应设置的硬盘的供电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每个所述第二开关的使能端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目标硬盘背板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一预设上电顺序向与多个所述硬盘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开关依次发送第二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接通对应的所述目标硬盘背板的供电接口和硬盘的供电接口之间的供电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具有第一数量的多个上拉电阻,每个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在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检测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二检测单元,其中,
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一一对应地部署在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上,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单元与多个所述第一开关一一对应;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具有第二数量的多个下拉电阻,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数量,每个所述上拉电阻与对应所述硬盘背板的接地端的连接关系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下拉电阻与所述硬盘背板上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直接与所述接地端连接,其中,在多个所述上拉电阻中多个目标上拉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下拉电阻与所述接地端连接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目标上拉电阻与不同的下拉电阻连接,多个所述上拉电阻与对应的多个接地端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多个所述硬盘背板的背板信息一一对应。
6.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启动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多个所述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所述背板信息,其中,多个所述背板信息为所述启动控制系统中所述背板检测模块对接入所述服务器的多个所述硬盘背板检测得到的;
根据多个所述背板信息,确定部署在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中每个所述硬盘背板上的多个所述硬盘的硬盘数量;
根据所述硬盘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
根据所述上电时间,控制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依次上电,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所述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所述硬盘依次上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硬盘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包括:
计算每个所述硬盘背板上多个硬盘的硬盘数量和预设硬盘启动时长的乘积,得到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长,其中,所述硬盘启动时长用于指示每个所述硬盘的启动时长;
按照第二预设上电顺序,依次对多个所述硬盘背板的所述上电时长进行排序,得到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所述上电时间。
8.一种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启动控制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多个所述硬盘背板对应的多个所述背板信息,其中,多个所述背板信息为所述启动控制系统中所述背板检测模块对接入所述服务器的多个所述硬盘背板检测得到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背板信息,确定部署在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中每个所述硬盘背板上的多个所述硬盘的硬盘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硬盘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硬盘背板的上电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电时间,控制多个所述硬盘背板依次上电,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目标硬盘背板上电的情况下,按照与所述目标硬盘背板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上电顺序,控制部署在所述目标硬盘背板上的多个所述硬盘依次上电。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65644.5A 2023-02-24 2023-02-24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088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5644.5A CN116088952A (zh) 2023-02-24 2023-02-24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5644.5A CN116088952A (zh) 2023-02-24 2023-02-24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8952A true CN116088952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5644.5A Pending CN116088952A (zh) 2023-02-24 2023-02-24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89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3636A (zh) * 2023-05-29 2023-08-25 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背板随机上电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3636A (zh) * 2023-05-29 2023-08-25 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背板随机上电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643636B (zh) * 2023-05-29 2024-02-23 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背板随机上电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9274B (zh)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US20100299544A1 (en) Enabling/Disabling Power-Over-Ethernet Software Subsystem In Response To Power Supply Status
US200500339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 hub
US20020057019A1 (en) Automatic power supply selector for a ACPI-compliant PCI devices
CN116088952A (zh) 服务器硬盘的启动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1679601B (zh) 多板卡设备的控制方法、多板卡设备及介质
CN103443735A (zh) 用于设备和电力输出口的实时检测和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CN109270369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子板识别模组及编号处理方法
CN100377132C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87707B (zh) 一种主板的供电电压的控制装置及服务器
US20050240702A1 (en) Detecting expansion card connector mating status
CN101996123B (zh) 多主板控制电源风扇的服务器
CN210119772U (zh) 复用接口设备
CN108845613B (zh) 交互智能平板及其数据处理方和装置
CN116048889A (zh) 一种机柜服务器线缆连接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805687B (zh) 用于控制对多个服务器的电力输送的方法及控制电路
CN211718539U (zh) 一种检测装置
US20070016312A1 (en) Methods, circuit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ssigning identifiers to modules i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s
CN1041993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测试系统
CN114564095A (zh) 智能网卡上电控制系统及服务器
CN104739446A (zh) 超音波扫描系统及超音波扫描方法
CN113204509A (zh) 一种热插拔连接装置和总成
CN103513740A (zh) 硬盘供电电路及硬盘背板
US20070268634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US11748293B2 (en) Method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rrect PCIe configuration of a server and server applying the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