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8461A -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8461A
CN116088461A CN202210834290.4A CN202210834290A CN116088461A CN 116088461 A CN116088461 A CN 116088461A CN 202210834290 A CN202210834290 A CN 202210834290A CN 116088461 A CN116088461 A CN 116088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ty control
real
time digital
digital simulatio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4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琪
王兴国
郭雅蓉
刘佳琪
李慧
王书扬
孟庆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pc
Priority to CN2022108342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8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8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8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56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injecting test signals and analyzing monitored process response, e.g. injecting the test signal while interrup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onitored system; superimposing the test signal onto a control signal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onitored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5Real time diagnost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其中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以及传输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实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与稳控装置的通信连接,其中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中用于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其中电力系统模型设置有交流保护模型以及直流控保模型,并且交流保护模型用于在电力系统模型出现交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交流保护操作;直流控保模型用于在电力系统模型出现直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直流保护操作。通过数字化电力系统模型降低硬件装置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建模空间和接线调试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控装置测试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安控系统是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简称,安控系统由一系列的安控主站、安控子站和安控执行站组成。以往对安控系统的测试主要是对纯交流系统的测试,测试模型主要包括交流电网的一次系统和辅助的交流保护功能。随着电网中直流系统应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更大的影响,安控系统需配置直流安控装置,这就需要在安控系统的功能测试中增加直流系统的建模。安控装置与直流系统的信息交互远比常规交流系统复杂,除了要采集直流系统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外,还要采集直流控保系统的控制信息。在实验室建立测试系统时,不仅要建立交流系统和辅助交流保护的模型,还要建立直流系统和配套的直流控保系统以实现安控装置对直流控保信息的需求。建立直流控保系统不仅要增加对直流控保装置的需求,更会带来接线复杂、测试系统建模调试的时间长、所需空间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通过数字化模型对稳控装置进行测试,包括: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以及传输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实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与稳控装置的通信连接,其中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中用于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其中电力系统模型设置有交流保护模型以及直流控保模型,并且
交流保护模型用于在电力系统模型出现交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交流保护操作;
直流控保模型用于在电力系统模型出现直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直流保护操作。
可选地,传输模块包括:模拟量卡、功率放大器以及第一录波器,其中
模拟量卡用于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电压电流信息并转换成模拟量发送至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通过第一录波器传输至稳控装置。
可选地,传输模块还包括:数字量卡,用于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位置信息、保护动作信息并通过第一录波器传输至稳控装置,以及从稳控装置接收交流动作信息并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形成交流闭环控制。
可选地,传输模块还包括:GTFPGA接口装置以及第二录波器,其中
GTFPGA接口装置用于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直流控保信息,并将直流控保信息直接发送至稳控装置,以及从稳控装置接收直流动作信息并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形成直流闭环控制;
第二录波器用于从GTFPGA接口装置接收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的直流控保信息,并从稳控装置接收动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稳控装置测试方法,通过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对稳控装置进行测试,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预先设置的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功率速降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功率速降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一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一稳控策略进行第一稳控操作。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还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阀组闭锁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阀组闭锁后的直流站控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二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二稳控策略进行第二稳控操作。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线路断面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线路断面后的运行状态变化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三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三稳控策略进行第三稳控操作。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还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变电站过载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变电站过载后的过载数值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四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四稳控策略进行第四稳控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本发明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从而,通过在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并在电力系统模型上建立交流保护模型、直流控保模型,降低硬件装置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建模空间和接线调试的时间。可以在电力系统模型上灵活修改交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直流控保策略,增加试验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的一次电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稳控装置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发明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发明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发明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示例性方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以及传输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实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与稳控装置的通信连接,其中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中用于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其中电力系统模型设置有交流保护模型以及直流控保模型,并且
交流保护模型用于在电力系统模型出现交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交流保护操作;
直流控保模型用于在电力系统模型出现直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直流保护操作。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其中,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可以是RTDS系统,在RTDS系统上建立数字化电力线系统模型,从而通过对电力系统模型的交流以及直流故障操作,从稳控装置接收稳控策略,从而实现稳控装置的测试能力。
从而,通过在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并在电力系统模型上建立交流保护模型、直流控保模型,降低硬件装置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建模空间和接线调试的时间。可以在电力系统模型上灵活修改交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直流控保策略,增加试验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此外,还可以对电力系统模型灵活模拟系统的各种故障类型,包括直流功率冲击试验、交流断面N-1、N-2故障、过负荷、主变过载试验等。具备开展多种类型和规模的稳控装置的测试能力。
可选地,参考图1所示,传输模块包括:模拟量卡、功率放大器以及第一录波器,其中
模拟量卡用于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电压电流信息并转换成模拟量发送至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通过第一录波器传输至稳控装置。
可选地,参考图1所示,传输模块还包括:数字量卡,用于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位置信息、保护动作信息并通过第一录波器传输至稳控装置,以及从稳控装置接收交流动作信息并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形成交流闭环控制。
可选地,参考图1所示,传输模块还包括:GTFPGA接口装置以及第二录波器,其中
GTFPGA接口装置用于从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直流控保信息,并将直流控保信息直接发送至稳控装置,以及从稳控装置接收直流动作信息并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形成直流闭环控制;
第二录波器用于从GTFPGA接口装置接收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的直流控保信息,并从稳控装置接收动作信息。
具体地,对于传统的未形成闭环系统的稳控装置的测试系统,也无法看到稳控策略执行后的系统运行状态,不能真实的反应稳控装置对电网的稳定控制作用。本方案中通过传输模块中的数字量卡以及GTFPGA接口装置形成闭环测试系统,真实反应稳控装置在稳控策略执行后对系统的调节作用。
此外,图2中仅示出了电力系统模型中的一次电力系统模型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具体如下:
(1)测试系统平台包括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GTFPGA接口装置、数字量接口卡、模拟量输出板卡、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器(功放)、录波器等;
(2)在RTDS实时仿真系统上建立包含直流系统在内的一次系统模型,并把包括直流换流变压器高、低端的电压、电流信息通过模拟量输出卡输出给功率放大器,最终输出给稳控装置;
(3)在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数字化直流控保系统模型,将直流控保信息(站控系统(DSC)或极控制系统(PCP)的控制信息)通过GTFPGA接口装置输送给稳控装置的直流执行站,并通过GTFPGA接口装置接收稳控装置的直流执行站发出的动作信息以控制直流系统的运行;
(4)在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上建立模拟一次交流系统的保护装置的跳闸信息和闭环控制逻辑模型,通过数字量接口卡把交流保护的动作信息和断路器位置信息输送给稳控装置,并接收安控装置发出的切机、切负荷等动作信息以控制相应的系统元件;
(5)模拟系统发生直流功率速降、直流阀组闭锁、交流系统断面N-1、N-2故障或主变过载,触发稳控装置执行稳控策略并发出动作信息,动作信息包括切机、切负荷、回降或提升直流功率等;
(6)RTDS接收并执行安控装置的动作信息,改变相应系统元件的运行状态,使一次系统在稳控策略执行后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实现稳控策略的验证。
此外,参考图3所示,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第二个方面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方法300,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所述的任意一项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对稳控装置进行测试,包括:
步骤301,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
步骤302,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
具体地,(1)在RTDS建立如图2所示的包含交流和直流输电的一次电力系统,配套的稳控装置包括主站,子站A,子站B,子站C,子站D,直流执行站A,切机执行站C和切负荷执行站D,其中,直流为双极系统,变电站1的电厂包含6台发电机,变电站3包含6条负荷线路。将断面I、断面II、断面III两侧、整流站的换流变两侧、各发电机出口及各负荷线路的电压、电流信息通过模拟量输出卡输送给保护装置;
(2)在RTDS建立图2中整流站和逆变站的直流控保系统,并将整流站侧的直流站控系统的信息通过GTFPGA接口装置发送给直流执行站A,并接收直流执行站A发出的动作信息;
(3)在RTDS建立模拟断面I、断面II、断面III线路两侧的保护动作信息和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数字量接口卡将线路两侧的断路器位置信息和保护动作信息发送给执行站B、执行站C、执行站D,并接收执行站C、执行站D发出的切机、切负荷信息;
从而通过上述配置可以在图2所示的一次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以及直流故障测试,通过稳控装置的策略对电力系统模型进行稳控操作,从而实现稳控装置策略的验证。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功率速降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功率速降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一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一稳控策略进行第一稳控操作。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例1:直流功率速降:
(1)模拟直流系统发生功率速降,稳控装置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接收到直流功率速降量、直流功率速降信号和直流功率速降标识位等直流站控信息满足稳控策略动作的条件后,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直流功率速降策略发出选切机组命令,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切机组信号后,通过提前搭建好的控制逻辑实现切机命令,切除相应的发电机,减少系统出力,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
(3)将RTDS输送给稳控装置的站控系统信息改为极控制系统信息,改变稳控装置直流执行站的相应定值参数,重复进行以上直流功率速降试验,稳控装置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接收到直流功率速降量、直流功率速降信号、直流功率速降标识位、换流器的运行状态等直流极控制信息满足稳控策略动作的条件后,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直流功率速降策略发出选切机组命令,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输送给RTDS;
(4)RTDS收到切机组信号后,通过提前搭建好的控制逻辑实现切机命令,切除相应的发电机,减少系统出力,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闭环控制)。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还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阀组闭锁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阀组闭锁后的直流站控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二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二稳控策略进行第二稳控操作。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例2:直流阀组闭锁:
(1)模拟直流系统极2低端阀组闭锁,稳控装置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接收到直流功率速降量、直流功率速降信号、直流功率速降标识位、换流器的运行状态等直流站控信息满足稳控策略动作的条件后,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直流阀组闭锁策略发出选切机组命令,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切机组信号后,通过提前搭建好的控制逻辑实现切机命令,切除相应的发电机,减少系统出力,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
(3)将RTDS输送给稳控装置的站控系统信息改为极控制系统信息,改变稳控装置直流执行站的相应定值参数,重复进行以上直流功率速降试验,稳控装置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接收到直流功率速降量、直流功率速降信号、直流功率速降标识位、换流器的运行状态等直流极控制信息满足稳控策略动作的条件后,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直流阀组闭锁策略发出选切机组命令,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输送给RTDS;
(4)RTDS收到切机组信号后,通过提前搭建好的控制逻辑实现切机命令,切除相应的发电机,减少系统出力,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闭环控制)。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线路断面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线路断面后的运行状态变化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三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三稳控策略进行第三稳控操作。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例3:交流断面I发生N-1故障:
(1)模拟交流断面I发生N-1故障,稳控装置通过数字量接口卡收到断面I的运行状态的变化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交流断面I的N-1策略发出直流回降功率命令和选切机组命令,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和数字量接口卡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直流功率速降命令和选切机组命令后,按指令执行降低直流运行功率,并切除相应的机组,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交流闭环控制)。
示例4:交流断面II发生N-1故障:
(1)模拟交流断面II发生N-1故障,稳控装置通过数字量接口卡收到断面II的运行状态的变化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交流断面II的N-1策略发出直流回降功率命令、选切机组命令和选切负荷命令,通过GTFPGA接口转换装置和数字量接口卡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直流功率速降命令、选切机组命令和选切负荷命令后,按指令执行降低直流运行功率,并切除相应的机组和负荷线路,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交流闭环控制)。
示例5:交流断面III发生N-1故障:
(1)模拟交流断面III发生N-1故障,稳控装置通过数字量接口卡收到断面I的运行状态的变化并结合全系统运行信息,执行交流断面III的N-1策略发出选切负荷命令和选切机组命令,通过数字量接口卡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选切负荷命令和选切机组命令后,按指令执行切除相应的负荷线和机组,使系统恢复功率平衡,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交流闭环控制)。
可选地,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稳控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还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变电站过载操作,通过传输装置将变电站过载后的过载数值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四稳控策略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第四稳控策略进行第四稳控操作。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例6:变电站1的主变过载:
(1)模拟变电站1的主变发生过载,稳控装置监测变电站1的主变过载量满足主变过载策略定值后执行主变过载策略发出选切机组命令和切负荷命令,通过数字量接口卡和GTFPGA接口转换装置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切机和切负荷信息后,切除相应的机组,系统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直流闭环控制)。
示例7:变电站3的主变过载:
(1)模拟变电站3的主变发生过载,稳控装置监测变电站3的主变过载量满足主变过载策略定值后执行主变过载策略发出选切负荷命令,通过数字量接口卡和GTFPGA接口转换装置输送给RTDS;
(2)RTDS收到切负荷信息后,切除相应数量的负荷线路,系统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直流闭环控制)。
从而,针对包含直流的稳控装置的测试系统接线复杂、时间、空间多、辅助装置多,以及系统不能真实反映稳控策略执行后的稳定运行问题,本发明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建立数字化直流控保系统替代真实直流控保硬件装置实现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对直流控保信息的需求,可以实现稳控装置对直流控保信息中站控系统信息和极控制系统信息的灵活切换。利用GTFPGA接口装置实现RTDS搭建的数字化直流控保系统与稳控装置的信息交互,利用数字量接口卡实现稳控装置与测试系统之间的常规数字量交互,形成实时闭环测试系统,能够在稳控策略执行后,使一次系统进入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真实反映稳控装置的策略执行结果。
示例性电子设备
图4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40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软件程序的对历史变更记录进行信息挖掘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此外,该输入装置40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4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发明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对历史变更记录进行信息挖掘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对历史变更记录进行信息挖掘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发明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中涉及的器件、系统、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系统、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系统、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发明。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1)

1.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通过数字化模型对稳控装置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以及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与所述稳控装置的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用于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其中所述电力系统模型设置有交流保护模型以及直流控保模型,并且
所述交流保护模型用于在所述电力系统模型出现交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交流保护操作;
所述直流控保模型用于在所述电力系统模型出现直流故障的情况下实现直流保护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模拟量卡、功率放大器以及第一录波器,其中
所述模拟量卡用于从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电压电流信息并转换成模拟量发送至所述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通过所述第一录波器传输至所述稳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包括:数字量卡,用于从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位置信息、保护动作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录波器传输至所述稳控装置,以及从所述稳控装置接收交流动作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形成交流闭环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包括:GTFPGA接口装置以及第二录波器,其中
所述GTFPGA接口装置用于从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接收直流控保信息,并将所述直流控保信息直接发送至所述稳控装置,以及从所述稳控装置接收直流动作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形成直流闭环控制;
所述第二录波器用于从所述GTFPGA接口装置接收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的直流控保信息,并从所述稳控装置接收动作信息,形成闭环控制。
5.一种稳控装置测试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稳控装置测试系统对稳控装置进行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预先设置的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所述稳控装置将所述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
在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所述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所述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所述稳控装置,所述稳控装置将所述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所述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所述稳控装置将所述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功率速降操作,通过所述传输装置将所述直流功率速降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所述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一稳控策略通过所述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稳控策略进行第一稳控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直流故障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所述稳控装置将所述直流故障信息对应的直流稳控策略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直流稳控策略进行直流稳控操作,还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直流阀组闭锁操作,通过所述传输装置将所述直流阀组闭锁后的直流站控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所述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二稳控策略通过所述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第二稳控策略进行第二稳控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所述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所述稳控装置,所述稳控装置将所述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线路断面操作,通过所述传输装置将所述交流线路断面后的运行状态变化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所述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三稳控策略通过所述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第三稳控策略进行第三稳控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所述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交流故障操作,并通过传输装置将交流故障信息传输至所述稳控装置,所述稳控装置将所述交流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稳控策略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交流稳控策略进行交流稳控操作,还包括:
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建立的电力系统模型上进行变电站过载操作,通过所述传输装置将所述变电站过载后的过载数值信息传输至稳控装置;
所述稳控装置将对应的第四稳控策略通过所述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所述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根据所述第四稳控策略进行第四稳控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34290.4A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088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4290.4A CN116088461A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4290.4A CN116088461A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8461A true CN116088461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4290.4A Pending CN116088461A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84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vulescu Real-time stability assessment in modern power system control centers
Wu et al. Probabilistic dynamic securi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s-I: Basic model
EP3491486A1 (en) Microgrid power flow monitoring and control
EP2377221A1 (en) Feeder automation for a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syth et al. Utility applications of a RTDS® Simulator
US11477213B2 (en) Technologies for providing secure emergency power control of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Kuffel et al.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power system control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JP4556946B2 (ja) 潮流計算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Billinton et al. Composit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adequacy evaluation including protection system failure modes
Hua et al. Short-term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UHVdc systems based on state aggregation with SMP
CN116088461A (zh) 一种稳控装置测试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Liu et al. Hardware-in-the-loop relay testing in dominion's blackstart plan
Sinder et al. Impact of photovoltaic systems on voltage stability in islanded distribution networks
Chan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otor loads on the voltage restoration capability of the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Pazdcrin et al. Platform for testing IEC 61850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al-time simulator
Kawabe et al. Reactive power control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by a wide‐area control system for improving transient stability in power systems
Yamashita et al. Dynamical analysis of cyber-related contingencies initiated from substations
Sobolevskis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registering of weak points calculating the power system operating modes
Hubana et al. New approach for fault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microgrids
Shariatzadeh et al. Intelligent control algorithms for optimal reconfiguration of microgrid distribution system
Mackay et al. Real-time assessment of relay protection schemes on integrated full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s
Iwaki et al. System integrity protection scheme based on on-line transient stability calculation using protection relay device hardware
CN112510818B (zh) 一种智能电力系统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8040785A (zh) 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输电断面日内计划极限评估方法及装置
Jun et al. Implementation, ve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wer hardware in‐the‐loop simulation for HVDC links using TLM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