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6621A -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 Google Patents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6621A
CN116076621A CN202310359507.5A CN202310359507A CN116076621A CN 116076621 A CN116076621 A CN 116076621A CN 202310359507 A CN202310359507 A CN 202310359507A CN 116076621 A CN116076621 A CN 116076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 value
minimum
antibacterial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95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加豹
陈瑾
刘亚男
刘进远
殷勤
倪青松
屈东
余丹
吴腾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ikela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ikela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ikela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ikela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95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66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6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6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05Aliphatic or ali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40/0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3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sw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包括: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其中,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为,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比值,或者,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比值。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为猪饲料中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适宜用量验证的动物试验梯度水平设置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饲料企业或养殖户科学使用有机酸或酸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Description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替抗步伐加快及中国于2020年7月1日以后禁止饲料添加促生长抗生素(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饲料或养殖端替抗技术与产品不断面世,其中有机酸、特别是短链有机酸(C1-C7)替抗技术与产品在众多饲料促生长抗生素替代技术与产品中关注度很高。但是有机酸种类数十种之多,有很多品种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文献中报道很少,因此,除了查阅文献报道之外,如何在猪饲料的有机酸替抗产品中科学合理选择单一种类及复配产品以及如何较快速估测其可能适宜用量以指导效果验证试验研究及实践应用一直是有机酸在畜牧领域精准应用的难题。
有机酸在猪饲料及养殖上代替抗生素降腹泻原理主要是:有机酸可以降低饲料或饮水pH值实现间接抗菌以及未解离的有机酸分子通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质,释放H+与酸根阴离子,而酸根阴离子累积毒性可以直接抑菌杀菌。
现有评价不同有机酸的饲料替抗能力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体外抗菌试验,通过比较最小抑菌浓度值或最小杀菌浓度值、或同一浓度有机酸抑菌圈直径大小、或在同一时间点降低培养液细菌浓度幅度等对有机酸的抗菌效力进行初步判断与排序,目前只有定性方法比较不同有机酸的抗菌效力强弱,不同有机酸的体外抗菌效力比较缺乏定量的相互比较的算法模型;二是参考体外抗菌效力强弱,根据发表文献初步比较判断有机酸的抗腹泻及促生长替抗应用效果,选择有机酸品种并设计饲料中不同用量的梯度水平试验,以猪(主要是仔猪或小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腹泻程度、死亡率等关键评价指标来筛选出在一定环境条件及日粮类型等条件下饲料中适宜用量。
但如果缺乏基本的文献报道参考,有机酸适宜用量筛选试验的有机酸梯度水平设置因缺乏依据很可能不合理而导致试验失败需要重新选择梯度水平范围再进行动物试验。这样导致动物试验重复,工作量巨大、成本高、费时费力并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包括:
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
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其中,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为,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比值,或者,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比值。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据对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的步骤,包括:
分别对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获得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
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其中,所述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等于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和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之商。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参照有机酸包括苯甲酸。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苯甲酸在断奶仔猪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0.3%~0.75%。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体外抑菌试验得到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针对的菌种为猪源大肠杆菌。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目标有机酸包括甲酸、丁酸、丙酸、山梨酸、富马酸、DL-酒石酸、DL-苹果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分别对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获得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步骤,包括:
通过MH肉汤培养的试管进行对倍稀释,测定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通过质量百分浓度来表示。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获取所述目标有机酸添加至猪饲料或饮用水中的相对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建立的抗菌当量指数可以用来量化比较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之间体外抗菌效力,而不只是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值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定性比较不同有机酸的抗菌效力(强弱排序),这样可以通过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对某一特定病原菌的MIC抗菌当量指数(AEWIMIC)或MBC抗菌当量指数(AEWIMBC)来确认该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针对该特定病原菌在饲料或饮水中的相对用量,而且还可以参照有机酸为对照、初步比较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针对该病原菌在饲料或饮水中使用的相对成本;另外,可推算其他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在饲料中的可能适宜用量,为在猪饲料中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适宜用量验证的动物试验梯度水平设置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饲料企业或养殖户科学使用有机酸或酸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有机酸适宜用量筛选试验的有机酸梯度水平设置因缺乏依据很可能不合理而导致试验失败需要重新选择梯度水平范围再进行动物试验;
并且,若想通过动物试验获取确定有机酸在猪饲料中的最佳添加量,还可能遇到以下问题:
1)实验设计:需要设计一组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对照组和不同添加量的处理组,以及重复次数等因素,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降低试验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但是,在动物实验中,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例如环境、饲料、健康状况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样本选择:需要选择合适的猪种、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等作为实验对象,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需要选择足够数量和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试验。然而,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对添加剂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样本选择不当会导致试验结果的误差,并且需要确保样本数量足够大;
3)环境控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包括饲养条件、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以减少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数据分析:需要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添加量,并评估其效果和安全性。
5)成本和时间:进行这样的实验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包括购买试剂、设备和动物,以及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费用。
综上所述,通过动物实验确定所有有机酸在猪饲料中的最佳添加量工作量巨大、耗资巨大,且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包括:
S1、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
S2、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是指在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抗菌药物时,能够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是指在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时,能够使细菌完全死亡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对参照有机酸是指适宜添加量已知的有机酸,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为,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参照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比值,或者,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比值;
有机酸在猪饲料及养殖上代替抗生素降腹泻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饲料或饮水pH值的间接抗菌以及未解离的有机酸分子通过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质,释放H+与酸根阴离子,酸根阴离子累积毒性直接抑菌杀菌。
几种饲料酸化剂含酸量的表示方法如总酸含量、总酸度和总酸这几种方式来表达,其本质是对释放H+总量的一种度量,反映了该酸化剂中所能释放H+的多少。总酸或总酸度以单位质量有机酸提供氢离子多少作为基础,也可以根据其摩尔质量提供氢离子数量作为基础,也可以进行有机酸之间质量百分比用量相互转换,但是这种转换关系是不能反映相互的抗菌效力当量关系,更不能预测饲料中适宜用量关系;
故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或最小杀菌浓度;
短链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值)是评价有机酸抗菌效力的常用手段。因此本发明是通过不同短链有机酸对大肠杆菌的MIC值、MBC值,以一种参照有机酸如苯甲酸的MIC值或MBC值为基础,建立量化计算其他有机酸的抗菌效力与参照有机酸抗菌效力比较的剂量倍数关系算法模型,定义为有机酸之间的抗菌当量指数,建立的抗菌当量指数可以用来量化比较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之间体外抗菌效力,而不只是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值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定性比较不同有机酸的抗菌效力(强弱排序),这样可以通过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对某一特定病原菌的抗菌当量指数来确认该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针对该特定病原菌在饲料或饮水中的相对用量,而且还可以参照有机酸为对照、初步比较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针对该病原菌在饲料或饮水中使用的相对成本。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特定病原菌包括:猪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另外,可推算其他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在饲料中的可能适宜用量,为在猪饲料中有机酸或复合酸化剂适宜用量验证的动物试验梯度水平设置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饲料企业或养殖户科学使用有机酸或酸化剂提供理论指导。
实施例2: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据对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的步骤,包括:
S11、分别对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获得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体外抑菌试验得到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针对的菌种为猪源大肠杆菌,可以作为体外抑菌实验得到最小杀菌浓度值来确定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的菌种有多种,但发明人发现利用猪源大肠杆菌做抑菌实验得到有机酸添加量时效果最好。
S12、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
其中,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为,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参照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比值,或者,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参照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比值。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其中,所述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等于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和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之商;
具体的,以苯甲酸为参照的其他有机酸或酸化剂的MIC抗菌当量指数通过下列式(1)计算:
AEWIMIC =MICBA÷MICOA               (1)
以苯甲酸为参照的其他有机酸或酸化剂的MBC抗菌当量指数通过下列式(2)进行计算:
AEWIMBC =MBCBA÷MBCOA                (2);
式中,MICBA、MICOA分别为针对某一病原菌的苯甲酸及其他有机酸的MIC值,MBCBA、MBCOA分别为针对某一病原菌的苯甲酸及其他有机酸的MBC值,单位为质量百分浓度。
以有机酸甲为参照,令其MIC抗菌当量指数为:
AEWI MIC-甲=MIC÷MIC=1
MBC抗菌当量指数为:
AEWI MBC-甲=MBC÷MBC=1,
式中,AEWI MIC-甲为有机酸甲的MIC抗菌当量指数,MIC为有机酸甲的最小抑菌浓度值;AEWI MBC-甲为有机酸甲的MBC抗菌当量指数,MBC为有机酸甲的最小杀菌浓度,在本实施例中,将有机酸甲作为参照有机酸,故有机酸甲的MIC抗菌当量指数和MBC抗菌当量指数均为1;
有机酸乙的抗菌当量指数计算:
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MIC抗菌当量指数为:
AEWIMIC-乙= MIC÷MIC
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MBC抗菌当量指数
AEWI MBC-乙= MBC÷MBC
式中,AEWI MIC-乙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MIC抗菌当量,MIC为有机酸甲的最小抑菌浓度值,MIC为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最小抑菌浓度值;AEWI MBC-乙为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MBC抗菌当量指数,MBC为有机酸甲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最小杀菌浓度,在本实施例中,将有机酸甲作为参照有机酸,故有机酸甲的MIC抗菌当量指数和MBC抗菌当量指数均为1,从而计算有机酸或酸化剂乙的抗菌当量指数;
由于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苯甲酸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替抗适宜用量,饲料禁抗后的实践应用中苯甲酸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稳定。因此,以苯甲酸为参照有机酸来建立其他有机酸的抗菌当量指数及适宜用量的算法模型,对于加快筛选猪饲料中更为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其他有机酸具有重大意义。
在有机酸的抗菌当量指数算法模型基础上估测有机酸在猪饲料中适宜用量的算法模型:
根据有机酸的MIC抗菌当量指数,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YMIC-OA)=参照有机酸适宜用量(BA%)÷目标有机酸MIC抑菌当量指数AEWIMIC-OA,其中参照有机酸可以选择为苯甲酸;
AEWIMIC-OA= MICBA÷MICOA 
其中,MICBA为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MICOA为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AEWIMIC-OA为以MIC方式计算得到的抗菌当量指数;
根据有机酸的MBC抗菌当量指数,计算目标有机酸基于MBC的可能适宜用量%(YMBC-OA)= 参照有机酸适宜用量(BA%)÷目标有机酸MBC抗菌当量指数AEWIMBC-OA,其中参照有机酸可以选择为苯甲酸;
AEWIMBC-OA= MBCBA÷MBCOA 
MBCBA为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抗菌浓度值,MBCOA为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抗菌浓度值,AEWIMBC-OA 为以MBC方式计算得到的抗菌当量指数。
当以MIC抗菌当量指数,计算得到的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YMIC-OA与以MBC抗菌当量指数,计算得到的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YMBC-OA不相同时,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添加量的取值在min(YMIC-OA,YMBC-OA)+ 1/3(max(YMIC-OA,YMBC-OA)-min(YMIC-OA,YMBC-OA))到min(YMIC-OA,YMBC-OA)+ 2/3(max(YMIC-OA,YMBC-OA)-min(YMIC-OA,YMBC-OA))之间,比如当计算得到的YMIC-OA的值为50,YMBC-OA的值为40时,则确定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为43.33-46.66之间。
实施例3: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参照有机酸包括苯甲酸,所述苯甲酸在断奶仔猪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0.3%~0.75%;
由于近年来世界及中国的饲用抗生素的禁用,苯甲酸替抗研究及应用越来越普遍,有机酸中苯甲酸也成为了明显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替抗产品中适宜用量较为清楚的产品,研究及应用实践也证明苯甲酸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有效用量范围为0.3%~0.75%,明显降低腹泻及促长适宜用量为0.5%~0.6%。因此,以苯甲酸为参照对象,根据实施例1计算的其他有机酸的分别以质量百分浓度及摩尔浓度计算的抗大肠杆菌MIC抗菌当量指数见表1,MBC抗菌当量指数见表2。
表1 以质量百分浓度与摩尔浓度表示的有机酸抗大肠杆菌MIC、MIC当量指数及抗菌效力比较
表2 以质量百分浓度与摩尔浓度表示的有机酸抗大肠杆菌MBC、MBC当量指数及抗菌效力比较
由表1、表2可知,相对于苯甲酸,以质量百分浓度表示,甲酸的抗大肠杆菌MIC抗菌当量指数为1.638、MBC抗菌当量指数为2.048,也就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力是苯甲酸的1.638倍、杀菌效力是苯甲酸的2.048倍,在测试的有机酸中抗菌效力最强,排名第一;然而当以摩尔浓度表示时,同样以苯甲酸MIC、MBC抗菌当量指数为1,根据(1)、(2)式计算的甲酸的MIC、MBC抗菌当量指数分别为0.618、0.772,也就是仅为苯甲酸的61.8%、77.2%,抗菌效力排名仅均为第4,而苯甲酸的排名分别为第1、第2。由于有机酸在饲料替抗应用是以质量百分比来添加的,苯甲酸的摩尔质量为122.12g/mol,是甲酸摩尔质量46.03g/mol的2.65倍,因此采用摩尔浓度来表示有机酸的MIC值或MBC值不能准确反映有机酸的抗菌效力,而应该用质量百分比浓度来表示。但是一些文献报道中有机酸的体外抗菌浓度是以摩尔浓度来表示的,有机酸的抗菌浓度以摩尔浓度来比较抗菌效力严重低估了分子量最小的甲酸的抗菌效力,而高估了分子量较大的苯甲酸的抗菌效力。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实施例2中有机酸的抗菌当量指数的算法,以苯甲酸为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适宜用量为参照,估测其他有机酸可能的适宜用量算法模型的可靠性的应用案例如下所示:
试验设计:
选择51日龄健康、体重16.63±2.71kg的美系DLY仔猪60头,按照体重、窝别、性别随机分为2组处理,每组分为6个圈,每个圈内设置5头猪(3公2母)。试验进行14天,65日龄结束。对照组在无抗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苯甲酸,试验组用0.6%富马酸替代0.5%苯甲酸及0.1%的玉米。
试验日粮设计及营养水平:
试验日粮营养水平参考NRC(2012)猪营养需要11-25kg体重阶段营养水平设计,原料组成为玉米、豆粕、膨化大豆、鱼粉、石粉、磷酸氢钙、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等。试验日粮消化能13.95MJ/kg、粗蛋白质18%、钙0.6%、有效磷0.4%、可消化赖氨酸1.24%。饲料原料粉碎细度为90%过40目筛,制粒温度85℃,一次制粒,环模压缩比1:3,饲料颗粒直径3mm。
饲养管理:
试验圈为高床漏缝保育圈,灯暖,舍温20±2℃。试验期间自由采食与自动饮水器饮水,每天加料4次,保证料槽中随时有饲料。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试验猪腹泻、猪舍温湿度、采食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死淘猪称体重并记录。
试验期间每天定时观察各圈猪只的粪便情况,根据粪便情况给予评分:0分=正常粪便;1分=软粪,部分成形粪便;2分=半液状、稠状,浆糊状粪便,粪水不分离;3分=水样粪便,粪水分离。详细记录各圈猪只的腹泻头数及评分。计算出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如有猪只出现死亡、淘汰,及时称重记录,并计算出死亡率。计算公式如下:
腹泻频率(%)=每天腹泻头数总和/(试验猪头数×天数)×100;
腹泻指数= 腹泻评分之和 /试验猪头数;
死亡率(%)=试验期内仔猪死亡头数/试验开始时仔猪头数×100。
数据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以圈为单位统计,采用SPSS22.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分析:
根据实施例2计算得到的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苯甲酸0.5%、富马酸0.6%,仔猪生产性能验证结果见表3。65日龄体重达27kg左右,日增重、采食量、饲料/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626)。因此,断奶仔猪无抗日粮中0.6%富马酸能取代0.5%的苯甲酸而不影响生长性能。因此,本发明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具有可靠性。
表3 断奶仔猪饲料中苯甲酸添加0.5%与富马酸添加0.6%的仔猪生产性能比较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实施例2中有机酸的抗菌当量指数的算法,以苯甲酸为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适宜用量为参照,估测保育仔猪无抗日粮中0.3%甲酸取代0.6%苯甲酸应用案例如下所示:
试验设计:
选择断奶10天的健康体重8.51±0.04kg的DLY阉公猪仔猪72头,按照体重、窝别随机分为2组处理,每组处理分为4个圈,每个圈中圈养9头猪。试验进行20d。对照组在无抗基础日粮中添加0.6%的苯甲酸,试验组用含甲酸50%液体酸化剂混合机喷雾添加0.6%(纯品甲酸0.3%)取代对照组日粮中的0.6%苯甲酸。
试验日粮设计及营养水平:
试验日粮营养水平参考NRC(2012)猪营养需要11-25kg体重阶段营养水平设计,原料组成为玉米、豆粕、膨化大豆、鱼粉、石粉、磷酸氢钙、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等。试验日粮消化能13.95MJ/kg、粗蛋白质18%、钙0.6%、有效磷0.4%、可消化赖氨酸1.24%。饲料原料粉碎经过1.5mm筛片,制粒温度85℃,一次制粒,环模压缩比1:4,饲料颗粒直径3mm。
饲养管理:
试验猪舍为安装地暖+灯暖的地面饲养,舍温13±2℃。试验期间自由采食与自动饮水器饮水,每天加料3次,保证料槽中随时有饲料。试验期间每天记录试验猪腹泻、猪舍温湿度、采食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死淘猪称体重并记录。
试验期间每天定时观察各圈猪只的粪便情况,根据粪便情况给予评分:0分=正常粪便;1分=软粪,部分成形粪便;2分=半液状、稠状,浆糊状粪便,粪水不分离;3分=水样粪便,粪水分离。详细记录各圈猪只的腹泻头数及评分。计算出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如有猪只出现死亡、淘汰,及时称重记录,并计算出死亡率。计算公式如下:
腹泻频率(%)=每天腹泻头数总和/(试验猪头数×天数)×100;
腹泻指数= 腹泻评分之和 /试验猪头数;
死亡率(%)=试验期内仔猪死亡头数/试验开始时仔猪头数×100。
数据统计方法:
试验数据以圈为单位统计,采用SPSS22.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分析
根据实施例2中苯甲酸在地面饲养断奶仔猪无抗日粮中适宜用量0.6%估测甲酸的适宜用量为0.3%的仔猪生长性能验证结果见表4。日增重、采食量、饲料/增重、腹泻率均无显著差异(p≥0.135),但数值上饲喂0.3%的甲酸日粮仔猪生长性能略优于饲喂0.6%苯甲酸日粮仔猪。因此,断奶仔猪无抗日粮添加0.3%的甲酸能替代0.6%苯甲酸,而生长性能不降低甚至更优。此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具有可靠性。
表4 断奶仔猪日粮中苯甲酸0.6%与甲酸0.3%的仔猪生产性能比较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目标有机酸包括甲酸、丁酸、丙酸、山梨酸、富马酸、DL-酒石酸、DL-苹果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酸。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分别对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获得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步骤,包括:
通过MH肉汤培养的试管进行对倍稀释,测定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MH肉汤培养是指使用Müller-Hinton肉汤作为培养基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Müller-Hinton肉汤是一种含有肉汤、淀粉和磷酸盐的培养基,适用于许多微生物的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微生物的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无特异性:培养基成分简单,无特异性,不会对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干扰;稳定性好:Müller-Hinton肉汤的pH值稳定,不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而发生变化;易于制备:培养基成分容易获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高:MH肉汤培养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且其结果可靠性高,能够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通过质量百分浓度或摩尔浓度表示。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获取所述目标有机酸添加至猪饲料或饮用水中的相对成本。
具体的,由于不同有机酸在成本上不同,故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后,可根据适宜用量获取所述目标有机酸的成本,从而获取所述目标有机酸添加至猪饲料或饮用水中的相对成本,便于用户根据成本对有机酸的种类进行选择,在保证抗菌效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中心”、“顶”、“底”、“顶部”、“底部”、“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里侧”是指内部或围起来的区域或空间。“外围”是指某特定部件或特定区域的周围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以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组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和“~”表示的是两个数值之同的范围,并且该范围包括端点。例如:“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A~B”表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
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其中,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为,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的比值,或者,所述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与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的步骤,包括:
分别对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获得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
根据参照有机酸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得到抗菌当量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根据所述抗菌当量指数和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计算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
其中,所述目标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等于所述参照有机酸的适宜添加量和所述抗菌当量指数之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有机酸包括苯甲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酸在断奶仔猪饲料中适宜添加量为0.3%~0.7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抑菌试验得到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针对的菌种为猪源大肠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有机酸包括甲酸、丁酸、丙酸、山梨酸、富马酸、DL-酒石酸、DL-苹果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获得参照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和目标有机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的步骤,包括:
通过MH肉汤培养的试管进行对倍稀释,测定所述参照有机酸和所述目标有机酸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抑菌浓度值和/或最小杀菌浓度值通过质量百分浓度表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有机酸的适宜用量,获取所述目标有机酸添加至猪饲料或饮用水中的相对成本。
CN202310359507.5A 2023-04-06 2023-04-06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Pending CN1160766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9507.5A CN116076621A (zh) 2023-04-06 2023-04-06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9507.5A CN116076621A (zh) 2023-04-06 2023-04-06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6621A true CN116076621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9507.5A Pending CN116076621A (zh) 2023-04-06 2023-04-06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662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58166A (en) * 1974-08-02 1976-12-08 Pennwalt Corp Aqueous antiseptic compositions apparatus for abrading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a pipe
JPS58121204A (ja) * 1982-01-13 1983-07-19 Nippon Shinyaku Co Ltd 防腐用組成物
JP2004167164A (ja) * 2002-11-22 2004-06-17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食器洗浄機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CN101090736A (zh) * 2004-09-13 2007-12-19 印度血清及疫苗有限公司 具抗微生物的防腐效果的用于静脉给药的稳定乳剂组合物
CN103173517A (zh) * 2013-03-01 2013-06-26 浙江大学 微量测定阳离子抗菌肽最小抑菌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方法
KR20150020338A (ko) * 2013-08-12 2015-02-26 이우형 쥐의 생균 제 투여 실험에 의한 식중독균에 대한 생물학적 제어 방안
CN108060207A (zh) * 2017-12-29 2018-05-2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微量天然化合物的最小杀菌浓度测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58166A (en) * 1974-08-02 1976-12-08 Pennwalt Corp Aqueous antiseptic compositions apparatus for abrading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a pipe
JPS58121204A (ja) * 1982-01-13 1983-07-19 Nippon Shinyaku Co Ltd 防腐用組成物
JP2004167164A (ja) * 2002-11-22 2004-06-17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食器洗浄機及びその洗浄方法
CN101090736A (zh) * 2004-09-13 2007-12-19 印度血清及疫苗有限公司 具抗微生物的防腐效果的用于静脉给药的稳定乳剂组合物
CN103173517A (zh) * 2013-03-01 2013-06-26 浙江大学 微量测定阳离子抗菌肽最小抑菌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方法
KR20150020338A (ko) * 2013-08-12 2015-02-26 이우형 쥐의 생균 제 투여 실험에 의한 식중독균에 대한 생물학적 제어 방안
CN108060207A (zh) * 2017-12-29 2018-05-2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微量天然化合物的最小杀菌浓度测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 "《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教材》", 不详, pages: 221 - 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wlor et al. Measurements of the acid-binding capacity of ingredients used in pig diets
Wheadon et al. Plasma nitroge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and feed efficiency in growing beef heifers
CN104187212A (zh) 一种资源化利用禽粪生产猪配合饲料的方法
CN108967666A (zh) 一种抗菌饲料添加剂及其用途
Brouček Methane yield from cattle, sheep, and goats housing with emphasis on emission factors: a review
YANG et al. Improving gees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goose-fish” production system by competitive redu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ond water
Kongsted et al. Influence of genotype and feeding strategy on pig performanc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icro nutrients, immune responses and fa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in a forage-based system
CN111053155A (zh) 一种白藜芦醇的应用、提高断奶幼犬健康水平的幼犬鲜粮和应用
Nipers et al. Assessment of key aspects of technologies and cow farming for milk production in Latvia
Cermanová et al. Effect of organic farming on selected raw cow milk components and properties
CN116076621A (zh) 猪饲料有机酸适宜添加量算法
CN106509413A (zh) 一种酸化牛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犊牛饲喂中的应用
Kaya et al. Effects of feeding systems on yield and performance of Linda geese (Anserinae sp.) in hot climatic conditions
Schutt et al. Brahman and Brahman crossbred cattle grown on pasture and in feedlots in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Australia. 3. Feed efficiency and feeding behaviour of feedlot-finished animals
CN108617856A (zh) 苯甲酸锌在制备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Thénard et al. Grass steer production system to improve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
RU242250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перевариваемости питательных веществ кормов для лошадей
Rudolph Animal health and welfar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different husbandry systems in organic pig farming in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
RU274438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мясной продуктивности бычков калмыцкой породы и улучшения качества говядины
CN108208395B (zh) 一种哺乳母猪阶段的低排环保型饲料
Chaturvedi et al. Effect of complete feed or grazing and supplementation of lambs on performance,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feed cost of production
CN102239956A (zh) 鸭鹅粪便发酵法生产高蛋白饲料
Koltun et al. Realization of the Genetic Potential of Imported Holstein Cattle i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of Primorsky Krai of Russia.
Hong et al. Investigate the carcass traits of beef cattle in Taiwan.
Zhao et al. Effects of parity on raw milk production and composition related indices in chinese jersey catt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