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5463A - 水下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水下链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下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水下链条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5463A
CN116075463A CN202180044210.9A CN202180044210A CN116075463A CN 116075463 A CN116075463 A CN 116075463A CN 202180044210 A CN202180044210 A CN 202180044210A CN 116075463 A CN116075463 A CN 116075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locking plate
connector body
hous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42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费尔南德斯·伊巴内斯
J·阿尔图萨拉·马斯特雷
A·梅纳·科尔门扎纳
X·加西亚·阿尤拉
N·阿布里斯克塔·洛萨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sinai Ocean Co
Vicinay Marine Innovation AIE
Original Assignee
Bisinai Ocean Co
Vicinay Marine Innovation AI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sinai Ocean Co, Vicinay Marine Innovation AIE filed Critical Bisinai Ocean Co
Publication of CN116075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54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0Adaptations of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or of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04Fastening or guid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 Non-Disconnectible Joints And Screw-Threade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300)的水下连接器,该连接器(100,200)包括连接器主体(110,210),该连接器主体具有带有锚固点(112,212)的第一端(111,211)和用于锚固所述链条(300)的第二端(113,213),该第二端包括入口开口(114,214),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还包括:壳体(115,215),该壳体与所述入口开口(114,212)连通,所述链条(300)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301)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以及锁定板(116,216),该锁定板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215)中的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300)的方法。

Description

水下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水下链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浮式结构的系泊缆的水下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系泊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平台或钻机是浮式结构,该浮式结构必须在特定的固定区域中固定到海床,以便不经受可能由海流或大气条件引起的运动。为此,使用固定到系泊缆的锚固装置,该系泊缆附接到所述浮式结构。锚固装置可以是被打入海床的锚或桩,通常结合有链条段,所述链条段的一端附接到锚固装置,而链条段的另一端必须附接到另一链条段,该另一链条段从水面下水并附接到待固定的浮式结构。为了在水下连接链条段,已知使用布置在锚固装置中的水下连接器。
文献EP2809969A1或EP2858888A1示出了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的水下连接器,该水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具有带有锚固点的第一端和用于锚固链条的一端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包括入口开口。连接器主体的第一端的锚固点用于锚固另一链条的一端。
凸形元件(该凸形元件与链条一起从水面入水,从而将该凸形元件与该链条一起没入水中,直到该凸形元件被引入连接器主体中)布置在链条的端部。凸形元件和连接器主体都具有供锁定销穿过的空腔,使得当在凸形元件和连接器主体二者的空腔彼此对准的情况下凸形元件插入连接器主体时,锁定销被水下机器人引入穿过空腔,用于将凸形元件锁定在连接器主体中。
文献US2014026796A1示出了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和张紧链条的在线系泊连接器和张紧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的水下连接器以及一种用于将链条与如权利要求限定的所述水下连接器连接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的水下连接器,该水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具有带有锚固点的第一端和用于锚固该链条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包括入口开口。连接器主体还包括:壳体,该壳体与入口开口连通,链条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以及锁定板,该锁定板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链条的所述端部的多个链节中的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用以上描述的水下连接器;
○将该链条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通过该入口开口引入该连接器主体的壳体中;
○使用水下机器人(ROV)来致动该锁定板,从而该锁定板移动,以便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链条的端部;并且
○朝向该入口开口拉动该链条,直到容纳在该壳体中的该链条的端部的多个链节中的一个接触该锁定板。
连接器主体的壳体(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壳体中容纳有链条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和锁定板(该锁定板锁定所述链条的多个链节中的一个)允许将链条的端部直接锁定在连接器主体中,而不必使用附加元件。现有技术文献EP2809969A1或EP2858888A1的水下连接器使用凸形元件,该凸形元件必须在水外附接到链条的一端,并且然后在水下,当该凸形元件布置成使得它被容纳在该连接器主体中时,必须使用锁定销来将该凸形元件附接到该连接器主体。本发明的水下连接器不需要使用凸形元件来连接该链条,或者不需要在水外将该凸形元件与该链条的端部附接,由此产生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的更简单且更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根据附图和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水下连接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水下连接器具有沿着弯曲路径的锁定板,该锁定板用于锁定容纳在连接器主体的壳体中的链条的端部。
图2和图3示出了图1的水下连接器的锁定板的前立体图和后立体图。
图4和图5示出了图1的水下连接器的入口开口的俯视立体图和仰视立体图。
图6示出了锁定板处于锁定链条的端部的第二位置的局部视图。
图7示出了图1的水下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8示出了图1的水下连接器,其中,锁定板处于允许链条自由穿过的第一位置。
图9示出了图1的水下连接器,其中,锁定板处于锁定链条的第二位置。
图10是图8的局部视图,该视图示出了链条的端部的最后两个链节在连接器主体的壳体中的布置。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水下连接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水下连接器具有沿着笔直路径的锁定板,该锁定板用于锁定容纳在连接器主体的壳体中的链条的端部。
图12和图13示出了图11的水下连接器的锁定板的前立体图和后立体图。
图14和图15示出了图11的水下连接器的入口开口以及连接器主体的一部分的俯视立体图和仰视立体图。
图16示出了图11的水下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1的水下连接器,其中,锁定板处于允许链条自由穿过的第一位置。
图18示出了图11的水下连接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用于将连接器布置在铺设在海床上的锚固装置中。
图19示出了布置在铺设在海床上的锚固装置中的水下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300的水下连接器100,200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
水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10,210,该连接器主体具有带有锚固点112,212的第一端111,211和用于锚固链条300的第二端113,213,第二端113,213包括入口开口114,214。连接器主体110,210另外包括与入口开口114,214连通的壳体115,215和锁定板116,216,链条300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301容纳在壳体115,215中,锁定板116,216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215中的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
水下连接器100,200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300和另一连接元件400,例如另一链条400或水下线缆。
优选地,水下连接器100,200用于在水下连接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形成将浮式结构与布置在海床上的锚固装置500连接的系泊缆。
第一链条300可连接到浮式结构,而第二链条400可连接到锚固装置400(见图19)。替代地,第一链条300可连接到锚固装置500,而第二链条400可连接到浮式结构。链条300或400可以由单个链条段或几个链条段形成。锚固装置500可以是被打入海床的锚或桩(如图18和图19所示),或支撑在海床中的另一类型的结构。
将浮式结构与锚固装置500连接的系泊缆可以具有用于张紧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的张紧元件。因此,水下连接器100,200在水下连接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并且张紧元件张紧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
链条包括多个链节,这些链节布置成使得它们彼此插入,在两个连续链节之间具有90°旋转布置。在本发明的意义上,链条包括多个双号链节和单号链节,双号链节布置成使得它们插入单号链节之间。
图1至图1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100包括具有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3的连接器主体110,第一端111具有用于锚固第二链条400的端部的锚固点112,第二端113用于锚固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第二端113包括入口开口114。连接器主体110还包括:壳体115,该壳体与入口开口114连通并且被配置成容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以及锁定板116,该锁定板被配置成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
锁定板116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2中的另一个的通槽117和用于由水下机器人(ROV)致动的推动装置118,锁定板116可从第一位置(见图8)移动到第二位置(见图9),在第一位置中,锁定板116布置在壳体115的外部,从而允许第一链条300的端部在壳体115中穿过,在第二位置中,锁定板116布置在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中,从而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链节301。
锁定板116被配置成沿着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弯曲路径锁定第一链条300的端部。
连接器主体110的第一端111的锚固点112具有两个平行的突出部分119,突出部分119限定用于布置第二链条400的链节的孔120(见图7)。每个突出部分119具有用于容纳销122的空腔121,销122将锚固点112与第二链条400的布置在孔120中的链节附接。图中所示的锚固点112通常称为“双垫眼”。替代地,锚固点112可以具有另一种形状,例如,它可以具有适合于连接钩环的形状(该钩环连接到链条),或用于联接另一连接元件400(例如水下缆绳)的另一种形状。
如图2和图3所示,锁定板116具有上部123和附接到上部123的两个突出臂125,锁定板116的旋转轴124布置在上部123中,通槽117布置在这两个突出臂125之间。优选地,锁定板116具有“U”形,其中,这两个突出臂125彼此平行地布置并分开与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中的一个的厚度相似的距离,所述距离足以使通槽117能够接纳第一链条300的双号链节302。如图2所示,锁定板116的突出臂125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多个单号链节301中的一个的一部分的凹口126。凹口126布置在锁定板116的突出臂125的下表面上,使得在锁定板116的第二位置中,锁定板116的下表面面向壳体115,而锁定板116的上表面面向入口开口114。
锁定板116的旋转轴124布置在入口开口114的肋127之间,肋127相对于入口开口114的下部突出,使得在第二位置,锁定板116接触入口开口114的下部。锁定板116的旋转联接建立在相对于入口开口114的下部突出的肋127的下端处,肋127突出与锁定板116的宽度类似的距离,使得在第二位置中,锁定板116的上表面支撑在入口开口114的下部上,入口开口114的下部用作止动件以限制锁定板116的旋转(见图6)。
推动装置118包括突出部128和线缆129,每个突出臂125具有突出部128中的一个,并且其中,每个线缆129具有附接到突出部128中的一个的端部和能由水下机器人(ROV)操作的另一自由端。突出部128布置在突出臂125的下端的外侧部分中,在与旋转轴124相对的部分中,使得减小了ROV必须施加以旋转板116并将板116从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的力。
连接器主体110具有供锁定板116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时穿过的孔131(见图1和图9)。所述孔131具有与锁定板116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允许锁定板116从第一位置(锁定板116在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的外部)旋转到第二位置(锁定板116布置在壳体115中)。
连接器主体110具有供推动装置118的线缆129穿过的洞130。洞130布置在连接器主体110中与孔131径向相对的位置(连接器主体110具有用于锁定板116从第一位置通过到第二位置的孔131),使得线缆129穿过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洞131布置在连接器主体110的第二端113处(入口开口114布置在该第二端处),在与锁定板116的旋转轴124附接到入口开口114的肋127所在的区域径向相对的位置中,使得当水下机器人(ROV)拉动线缆129以将锁定板116带到第二位置时,锁定板116的突出部128靠近洞131。因此,线缆129与连接器主体110的洞130的摩擦被限制,并且拉动被改善。
当锁定板116处于锁定第一链条300的第二位置中时,锁定板116通过施加在第一链条300上的拉力而保持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第一链条300可能会松开,因此已经设想了用于将锁定板116保持在第二位置中的装置的布置。因此,如在图2中详细示出的,锁定板116具有用于接纳锁定销(在图1至图10中未示出)的空腔132,并且连接器主体110具有用于接纳所述锁定销的另一空腔133(见图1),使得在这两个空腔132和133彼此对准的情况下,锁定销将锁定板116保持在连接器主体110中,从而防止锁定板116移动。锁定板116的空腔132布置在一个突出臂125中。另外,在锁定板116的另一个臂125中可以存在另一个空腔,并且在连接器主体110中可以存在另一个对应的空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个对应的锁定销来穿过每对空腔。水下机器人(ROV)可用于放置锁定销。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器主体110的入口开口114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内壁134,内壁134直接在上边缘135与下边缘136之间延伸,下边缘136具有十字形形状,并且上边缘135宽于下边缘136。使得内壁134限定倾斜通道137,以将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引导至下边缘136的十字形形状。由于十字形形状的结构,十字形形状具有四个端部,并且每个倾斜通道137从十字形形状的一个端部延伸到上边缘135,从而限定四个倾斜通道137。因此,如果第一链条300的端部没有正确地定向以通过十字形引入,则所述倾斜通道137允许旋转第一链条300并朝向十字形定向,使得必须进入板116的通槽117的双号链节302正确地定位。
水下连接器100优选地被配置成在水下建立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的竖直连接,使得在使用中,水下连接器100相对于海床布置在竖直取向中。因此,锁定板116通过重力保持在第一位置,并且推动装置118用于将锁定板116从第一位置带到第二位置。
为此,连接器主体110具有用于将连接器主体110相对于海床布置在竖直取向中的支撑装置138。因此,壳体115的入口开口114竖直取向,用于接纳从水面入水的也是竖直取向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因此不需要复杂地处理第一链条300以将其引入壳体115中。
支撑装置138被配置成建立水下连接器100与锚固装置500的可移除附接。因此,当在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之间建立连接并且水下连接器100从锚固装置500释放时,没有支撑元件保留在锚固装置500中。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连接器主体被布置成使得其被支撑在金属支撑结构上,该金属支撑结构焊接到锚固装置并且在连接器被释放时保持附接到锚固装置,因此所述结构可能与在锚固装置上方经过的拖网渔网缠结。支撑装置138的使用确保了所述缠结的不发生,其中,支撑装置138直接布置在连接器主体110中,并因此在水下连接器100从锚固装置500释放时与连接器主体110一起移动。
优选地,连接器主体110具有支撑装置138,支撑装置138包括通过臂140连接到连接器主体110的竖直壁139,在竖直壁139和臂140之间限定有凹槽141,锚固装置500的上边缘可以通过装配在凹槽141中而布置在凹槽141中。凹槽141平行于连接器主体110布置,使得当水下连接器100被支撑在锚固装置500中时,凹槽141通过与锚固装置500的上边缘接触而建立支撑,水下连接器100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且当链条300和链条400已经连接时,通过拉动第一链条300而将凹槽141从锚固装置500的上边缘抽出。
锚固装置500可以是布置在海床上的桩或锚或布置在海床上的支撑结构。
水下连接器还允许建立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的除了竖直连接之外的连接,因为锁定板116的推动装置118允许水下机器人能够致动板116,从而不管水下连接器100的取向如何都使板11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在使用中,水下连接器可以以除了竖直布置之外的布置来布置。
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的尺寸被确定成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最后两个链节301和302,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最后一个链节301与锁定板116接触并且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倒数第二个链节302布置在锁定板116的通槽117中。最后一个链节301是单号链节,倒数第二个链节302是双号链节。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在布置有锚固点112的第一端111和布置有入口开口114的第二端113之间竖直延伸,壳体115具有与第一链条300的两个连续链节的竖直尺寸一致的竖直尺寸。在图10的局剖视图中,可以看到第一链条300的端部被引入壳体115中,此时锁定板116处于使壳体115自由的第一位置,可以看到壳体115的竖直尺寸与彼此附接的第一链条300的最后一个链节301和倒数第二个链节302的竖直尺寸一致。
因此,使用水下连接器100连接第一链条300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链条300的端部通过入口开口114引入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中;
■将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2中的一个与锁定板116的通槽117对齐,锁定板116处于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锁定板116布置在壳体115的外部;
○使用水下机器人(ROV)来致动锁定板116以使该锁定板移动,从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
■将锁定板11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中,锁定板116布置在壳体115中,并且
○朝向入口开口114拉动第一链条300,直到容纳在壳体1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接触锁定板116;
■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302中的一个布置在锁定板116的通槽117中,
而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301中的另一个通过接触而与锁定板116锁定。
锁定板116沿着弯曲路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第一链条300的最后一个链节301以如下布置通过入口开口114的十字形引入,在该布置中,最后一个链节301布置成平行于锁定板116并且倒数第二个链节302布置成垂直于锁定板116,使得当第一链条300的端部被容纳在壳体115中时,倒数第二个链节302面向通槽117,由此允许锁定板116能够旋转,从而从第一位置过渡到第二位置。然后朝入口开口114拉动第一链条300,直到最后一个链节301接触锁定板116,最后一个链节301的上部部分地容纳在锁定板116的突出臂125的凹口126中。在所述情况下,为了确保锁定板116的不动性,锁定销穿过连接器主体110的空腔133和锁定板116的空腔132引入。
在将链条300和链条400彼此连接之前,锚固装置500布置在海床上,并且水下连接器100借助于支撑装置138以竖直取向布置在锚固装置500中。为此,支撑装置138的凹槽141被引入锚固装置500的上边缘。当链条300和链条400之间的连接已经建立并且锁定板116处于锁定第一链条300的第二位置时,执行第一链条300的额外拉动以从锚固装置500的上边缘抽出凹槽141。
图11至图19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200包括具有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3的连接器主体210,第一端211具有用于锚固第二链条400的端部的锚固点212,第二端213用于锚固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第二端213包括入口开口214。连接器主体210还包括:壳体215,该壳体与入口开口214连通并且被配置成容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以及锁定板216,该锁定板被配置成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2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一个。
锁定板216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2中的另一个的通槽217和用于由水下机器人(ROV)致动的推动装置218,锁定板216可从第一位置(见图17)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锁定板216布置在壳体215的外部,从而允许第一链条300的端部在壳体215中穿过,在第二位置中,锁定板216布置在连接器主体210的壳体215中,从而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2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链节301。
锁定板216被配置成沿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笔直路径锁定第一链条300的端部。
连接器主体210的第一端211的锚固点212具有两个平行的突出部分219,突出部分219限定用于布置第二链条400的链节的孔220。每个突出部分219具有用于容纳销222的空腔221,销222将锚固点212与第二链条400的布置在孔220中的链节连接。所述锚固点21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如以上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100中所描述的。
如图12和图13所示,锁定板216具有上部223和附接到上部223的两个突出臂225,推动装置218布置在上部223中,通槽217布置在这两个突出臂225之间。优选地,锁定板216具有“U”形,其中,这两个突出臂225彼此平行地布置并分开与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中的一个的厚度相似的距离,所述距离足以使通槽217能够接纳第一链条300的双号链节302。如图12所示,锁定板216的突出臂225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多个单号链节301中的一个的一部分的凹口226。凹口226布置在锁定板216的突出臂225的下表面上,使得在锁定板216的第二位置中,锁定板216的下表面面向壳体215,并且锁定板216的上表面面向入口开口214。
连接器主体210具有供锁定板216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时穿过的孔231(见图15)。所述孔231具有与锁定板216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允许沿着锁定板216从第一位置(锁定板216位于连接器主体210的壳体215的外部)沿着笔直路径移动到的第二位置(锁定板216布置在壳体215中)。
锁定板216的两个突出臂225被配置成沿笔直路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连接器主体210的凹槽224。如图15所示,凹槽224形成在连接器主体210的内壁中,并且具有与锁定板216的突出臂225的外部互补的形状。每个突出臂225的外部具有布置在倾斜段之后的直段,这确保了锁定板216在连接器主体210的凹槽224中的布置和移动。
图2和图3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100的锁定板116也可以具有突出臂125,突出臂125的外部具有布置在倾斜段之后的直段。
每个突出臂225具有用于容纳销229的通道227,销229根据笔直路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引导锁定板216。连接器主体210具有位于凹槽224中的空腔230,并且销229穿过所述空腔230以突出到凹槽224中,从而进入锁定板216的通道227,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笔直路径中引导锁定板216。
如在图13中详细示出的,锁定板216具有用于接纳锁定销228(见图16)的空腔232,并且连接器主体210具有用于接纳锁定销228的另一空腔233(见图15),使得在这两个空腔232和233彼此对准的情况下,锁定销228将锁定板216保持在连接器主体210中,从而防止锁定板216移动。锁定板216的空腔232布置在一个突出臂225中。另外,在锁定板216的另一个臂225中可以存在另一个空腔,并且在连接器主体210中可以存在另一个对应的空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个对应的锁定销来穿过每对空腔。水下机器人(ROV)可用于放置锁定销。
如图14和图15所示,连接器主体210的入口开口214具有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内壁234,内壁234直接在上边缘235和下边缘236之间延伸,下边缘236具有十字形形状以允许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穿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的入口开口214的内壁234可以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的入口开口114的内壁134的倾斜通道。
连接器主体210的壳体215具有两对彼此面对的竖直板237,用于将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最后一个链节301引导到壳体215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主体210具有两个面对的壁,壳体215限定在这两个面对的壁之间,并且每个竖直板237布置在连接器主体210的其中一个壁中。
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也可以具有两对竖直板237,这两对竖直板237允许在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最后一个链节301被引入壳体115中时对最后一个链节301进行引导。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主体110具有限定壳体115的圆形形状,使得这两对竖直板237将布置在连接器主体110的壳体115的径向上相对的位置中。
水下连接器200优选地被配置成在水下建立第一链条300和第二链条400的竖直连接,使得在使用中,水下连接器200相对于海床布置在竖直取向中。为此,连接器主体210具有支撑装置238,其用于附接到锚固装置500且用于将连接器主体210相对于海床布置在竖直定向中。
支撑装置238包括布置在连接器主体210的两个凸耳240之间的杆239,杆239能够布置在附接至锚固装置500的锚固结构241中。
如图18所示,锚固结构241包括可连接到锚固装置500的下部242和上部243,上部243具有与下部242可旋转地连接的一端和具有用于将上部243与下部242锁定的锁盖244的另一端,并且其中,臂245布置在上部243和下部242之间,所臂245被配置成接纳支撑装置238的杆239并将杆239锁定。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8中仅示出了支撑装置238的杆239,而没有示出水下连接器200的其余元件。
上部243与下部242分离,用于将杆239接纳在下部242的臂245中,并且当杆239支撑在下部242中时,上部243布置在下部242上,杆239保持在锚固结构241的臂245之间。当杆239被保持时,由锁定销构成的锁盖244确保上部243相对于下部242的附接,从而防止它们分离。
锚固结构241具有三个臂245,其中的两个臂245布置在下部242中,另一个臂245布置在上部243中。臂245具有与杆239互补的圆形形状,以确保杆239的保持并防止杆239移动。
为了将水下连接器200附接到锚固装置500,首先将水下连接器200带到锚固装置500,通过将上部243与下部242分离来打开锚固结构241,通过将杆239支撑在锚固结构241的下部242的臂245上来将水下连接器200布置在锚固结构241中。然后,通过将上部243移动得更靠近下部242来关闭锚固结构241,从而保持杆239。最后,引入锁盖244用于将上部243与下部242锁定。
第二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200可以具有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138。类似地,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100可以具有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200的支撑装置238。
连接器主体210的壳体215的尺寸被确定成用于接纳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最后两个链节301和302,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最后一个链节301与锁定板216接触并且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倒数第二个链节302布置在锁定板216的通槽217中。最后一个链节301是单号链节,倒数第二个链节302是双号链节。连接器主体210的壳体215在布置有锚固点212的第一端211和布置有入口开口214的第二端213之间竖直延伸,壳体215具有与第一链条300的倒数第二个链节302的一部分和最后一个链节301的竖直尺寸一致的竖直尺寸。
第二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200具有锁定板216,锁定板216根据笔直路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而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100具有锁定板116,锁定板116根据弯曲路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为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200的连接器主体210的竖直尺寸小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下连接器100的连接器主体110的竖直尺寸。
因此,使用水下连接器200连接第一链条300的方法包括:
○将第一链条300的端部通过入口开口214引入连接器主体210的壳体215中;
■将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2中的一个与锁定板216的通槽217对齐,锁定板216处于第一位置中,在该第一位置中,锁定板216布置在壳体215的外部;
○使用水下机器人(ROV)来致动锁定板216以使该锁定板移动,从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2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
■将锁定板216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中,锁定板116布置在壳体215中,并且
○朝向入口开口214拉动第一链条300,直到容纳在壳体215中的第一链条300的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接触锁定板216;
■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302中的一个布置在锁定板216的通槽217中,
而第一链条300的多个链节301中的另一个通过接触而与锁定板216锁定。
锁定板216沿着笔直路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第一链条300的最后一个链节301以如下布置通过入口开口214的十字形引入,在该布置中,在引入过程中,最后一个链节301面向锁定板116的侧臂225,而倒数第二个链节302面向锁定板116的槽217。然后朝入口开口214拉动第一链条300,直到最后一个链节301接触锁定板216,最后一个链节301的上部部分地容纳在锁定板216的突出臂225的凹口226中。在所述情况下,并且为了确保锁定板216的不动性,锁定销228被引入穿过连接器主体210的空腔233和锁定板216的空腔232。
如图17所示,在锁定板216布置在壳体215的外部的第一位置中,锁定板216可部分地引入连接器主体210的凹槽224中,使得允许最后一个链节301穿入壳体215中,而倒数第二个链节302的一部分穿过板216的凹槽217。
在将链条300和链条400彼此连接之前,锚固装置500布置在海床上,并且水下连接器200借助于支撑装置238以竖直取向布置在锚固装置500中,如上所述。
关于水下连接器100和200描述的所有特征也被认为是关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方法的描述。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300)的水下连接器,该水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10,210),该连接器主体具有带有锚固点(112,212)的第一端(111,211)和用于锚固所述链条(300)的第二端(113,213),所述第二端(113,213)包括入口开口(114,2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还包括:壳体(115,215),该壳体与所述入口开口(114,214)连通,所述链条(300)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301)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以及锁定板(116,216),该锁定板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215)中的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板(116,216)具有用于接纳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多个链节(302)中的另一个的通槽(117,217)和用于由水下机器人(ROV)致动的推动装置(118,218),所述锁定板(116,216)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锁定板(116,216)布置在所述壳体(115,215)的外部,从而允许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穿入所述壳体(115,215)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锁定板(116,216)布置在所述壳体(115,215)中,从而通过接触而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215)中的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所述链节(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板(116)具有上部(123)和两个突出臂(125),所述锁定板(116)的旋转轴(124)布置在所述上部(123)中,所述两个突出臂(125)附接到所述上部(123),所述通槽(117)布置在所述两个突出臂(12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推动装置(118)包括突出部(128)和线缆(129),所述突出臂(125)中的每个具有所述突出部(128)中的一个,并且其中,所述线缆(129)中的每个具有附接到所述突出部(128)中的一个的端部和能由所述水下机器人(ROV)操作的另一自由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板(116)的所述旋转轴(124)布置在所述入口开口(114)的肋(127)之间,所述肋(127)相对于所述入口开口(114)的下部突出,使得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锁定板(116)接触所述入口开口(114)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10)具有供所述推动装置(118)的所述线缆(129)穿过的洞(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供所述推动装置(118)的所述线缆(129)穿过的所述洞(130)在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10)所具有的孔(131)径向相对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110)中,使得所述线缆(129)穿过所述连接器主体(110)的所述壳体(115),其中,所述孔(131)供所述锁定板(116)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时穿过。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入口开口(114)具有用于接纳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内壁(134),所述内壁(134)直接在上边缘(135)和下边缘(136)之间延伸,所述下边缘(136)具有十字形形状,并且所述上边缘(135)比所述下边缘(134)宽,使得所述内壁(134)限定倾斜通道(137)以将所述链条(300)的所述多个链节(301,302)引导到所述下边缘(136)的所述十字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板(216)具有上部(223)和两个突出臂(225),所述推动装置(218)布置在所述上部(223)中,所述两个突出臂(225)附接到所述上部(223),所述通槽(217)布置在所述两个突出臂(225)之间,并且其中,所述两个突出臂(225)被配置成沿笔直路径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所述连接器主体(210)的凹槽(2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每个突出臂(225)具有通道(227),该通道用于容纳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引导所述锁定板(216)的销(229)。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板(116,216)具有用于接纳锁定销(228)的空腔(132,232),并且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具有用于接纳所述锁定销(228)的另一空腔(133,233),使得在这两个空腔(132,133)彼此对准的情况下,所述锁定销将所述锁定板(116,216)保持在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中以防止该锁定板移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的所述壳体(115,215)具有两对彼此面对的竖直板(237),所述竖直板用于将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所述最后一个链节(301)引导到所述壳体(115,215)中。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10)具有支撑装置(138),该支撑装置包括通过臂(140)附接到所述连接器主体(110)的竖直壁(139),在所述竖直壁(139)和所述臂(140)之间限定有凹槽(141),锚固装置(500)的上边缘能够通过装配在所述凹槽(141)中而布置在所述凹槽(14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210)具有支撑装置(238),该支撑装置包括布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210)的两个凸耳(240)之间的杆(239),所述杆(239)能够布置在附接至锚固装置(500)的锚固结构(241)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锚固结构(241)包括上部(243)和能连接到所述锚固装置(500)的下部(242),所述上部(243)具有与所述下部(242)能旋转地附接的一端并具有另一端,该另一端具有用于将所述上部(243)与所述下部(242)锁定的锁盖(244),并且其中,在所述上部(243)与所述下部(242)之间布置有多个臂(245),所述多个臂(245)被配置成接纳所述支撑装置(238)的所述杆(239)并且锁定所述杆(239)。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的所述壳体(115,215)的尺寸适于接纳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最后两个链节(301,302),使得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最后一个链节(301)与所述锁定板(116,216)接触,并且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倒数第二个链节(302)布置在所述锁定板(116)的所述通槽(117)中。
17.一种用于在水下连接链条(30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使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连接器(100,200);
■将所述链条(300)的端部的至少最后一个链节(301)通过所述入口开口(114,214)引入所述连接器主体(110,210)的所述壳体(115,215)中;
■使用水下机器人(ROV)来致动所述锁定板(116,216),从而使该锁定板移动,以便锁定容纳在所述壳体(115,215)中的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并且
■朝向所述入口开口(114,214)拉动所述链条(300),直到容纳在所述壳体(115,215)中的所述链条(300)的所述端部的多个链节(301)中的一个接触所述锁定板(116,216)。
CN202180044210.9A 2020-06-23 2021-06-07 水下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水下链条的方法 Pending CN1160754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382548.4 2020-06-23
EP20382548 2020-06-23
PCT/ES2021/070416 WO2021260241A1 (es) 2020-06-23 2021-06-07 Conector submarino y método para conexión de una cadena bajo el agu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5463A true CN116075463A (zh) 2023-05-05

Family

ID=7166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4210.9A Pending CN116075463A (zh) 2020-06-23 2021-06-07 水下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水下链条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27233A1 (zh)
EP (1) EP4169827B1 (zh)
CN (1) CN116075463A (zh)
AU (1) AU2021295737A1 (zh)
BR (1) BR112022026349A2 (zh)
ES (1) ES2961659T3 (zh)
WO (1) WO20212602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8854A (zh) * 2007-07-10 2007-12-19 李存扣 一种单片定位索具的锁芯
NL2007463C2 (en) * 2011-09-23 2013-03-26 Ihc Holland Ie Bv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tensioning chains, in particular mooring legs.
GB2496700B (en) 2012-01-30 2013-10-16 Balltec Ltd A connector
US10035568B2 (en) 2012-06-11 2018-07-31 Flintstone Technology Limited Subsea connector
CN104640766B (zh) 2012-07-25 2017-06-13 海马设备公司 串联式系泊链张紧器以及用于张紧水下锚索的方法
FR3026085B1 (fr) * 2014-09-19 2018-01-12 Nov-Blm Chaumard destine a cooperer avec une chaine d'ancrage, pour un systeme d'ancrage au sol d'une installation flottan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61659T3 (es) 2024-03-13
EP4169827A1 (en) 2023-04-26
EP4169827C0 (en) 2023-09-27
EP4169827B1 (en) 2023-09-27
US20230127233A1 (en) 2023-04-27
WO2021260241A1 (es) 2021-12-30
AU2021295737A1 (en) 2023-02-02
BR112022026349A2 (pt)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02772B2 (en) Assembly for mooring a pile with a mooring line and method implemented with said assembly
US9511823B2 (en) In-line mechanical disconnect device
ES2913831T3 (es) Conector
US20040231579A1 (en) Anchor line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connector for use in said method
KR20230113811A (ko) 개선된 계류 커넥터
KR20130093580A (ko) 경화된 퍼스 링
CN116075463A (zh) 水下连接器和用于连接水下链条的方法
US11198488B2 (en) Mooring apparatus
NO3436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mooring line to a body
CN102427996B (zh) 锚定器定位系统
CA2331176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ction anchor and mooring deployment and connection
GB2193737A (en) Underwater guide base
EP3725664A1 (en) Assembly for the quick connection-disconnection of a first chain and a second chain vertically under water
JPH0820382A (ja) 係留切離し金物
US3766743A (en) Underwater pipeline installation
EP4124560A1 (en) Anchor device for anchoring a floating structure to the seabe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anchor device
GB2598677A (en) Improved mooring connector
WO1990003491A1 (en) Submerged umbilical connection arrangement
WO2018134567A1 (en) Improved underwater connector
NO175909B (no) Hurtigkobling for tilförsel av mörtel til en plattform
GB2391052A (en) Sleeve to pile connection for offshore structures
NO20200779A1 (en) Self-adjusting connection system
FR2596083A1 (fr) Procede pour l'assemblage et l'installation d'une plate-forme metallique en 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