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8542A - 气雾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雾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8542A CN116058542A CN202111284769.7A CN202111284769A CN116058542A CN 116058542 A CN116058542 A CN 116058542A CN 202111284769 A CN202111284769 A CN 202111284769A CN 116058542 A CN116058542 A CN 1160585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osol
- generating device
- support frame
- throttle valve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24F40/465—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uction hea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1—Arrangement of sen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包括:接收腔、加热器、第一支撑架以及节流阀;其中,接收腔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加热器围绕接收腔,并用于加热接收于接收腔内的气雾生成制品;第一支撑架位于加热器上游,并至少部分对加热器提供支撑;节流阀与第一支撑架之间界定进气口,在使用中空气能经由进气口进入接收腔;其中,节流阀被布置成能相对第一支撑架移动从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该气雾生成装置能够避免在抽吸初期出现烫嘴的问题,且在抽吸不同品种的气雾生成制品时,气溶胶的释放量前后一致性较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及加热不燃烧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雾生成装置是一种用于收容气雾生成制品,并对气雾生成制品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的装置。
目前,气雾生成装置一般包括接收腔和加热器;其中,接收腔用于收容气雾生成制品;加热器用于加热收容于接收腔内的气雾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具体的,气雾生成装置还界定进气口,空气经由进气口进入接收腔,以在用户抽吸时,将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带出。然而,现有气雾生成装置在用户抽吸初期易出现烫嘴问题,且在抽吸不同品种的气雾生成制品时,气溶胶的释放量前后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气雾生成装置在用户抽吸初期易出现烫嘴的问题,且在抽吸不同品种的气雾生成制品时,气溶胶的释放量前后一致性较差。
在本文中,“上游”和“下游”相对位置是基于用户抽吸气溶胶生成制品时流经气雾生成装置的气流流动方向描述的。具体在气雾生成装置中,“上游”和“下游”相对位置是相对于气流被从空气入口端抽吸到空气出口端时的方向描述的;同样可以理解地在用户抽吸时,“下游”是气流靠近用户的嘴唇进而被吸入的一侧,“上游”是气流背离用户嘴唇的一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包括:接收腔、加热器、第一支撑架以及节流阀;其中,接收腔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加热器围绕接收腔,并用于加热接收于接收腔内的气雾生成制品;第一支撑架位于加热器上游,并至少部分对加热器提供支撑;节流阀与第一支撑架之间界定进气口,在使用中空气能经由进气口进入接收腔;其中,节流阀被布置成能相对第一支撑架移动从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
其中,节流阀被布置成相对第一支撑架转动从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
优选地,节流阀围绕第一支撑架的中心轴线为轴转动;或者节流阀围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为轴转动;或者节流阀围绕加热器的轴向方向为轴转动;或者节流阀围绕接收腔的轴向方向为轴转动。
其中,节流阀被布置成相对第一支撑架线性地移动从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
优选地,节流阀沿第一支撑架或接收腔的轴向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撑架线性地移动。
其中,进气口包括形成于第一支撑架上的开口;节流阀包括遮挡壁,并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架移动以改变遮挡壁和开口的重叠程度,从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
其中,第一支撑架呈环形,所以开口位于第一支撑架的环形侧壁上。
其中,节流阀的遮挡壁至少部分伸入至第一支撑架的环形中孔内。
其中,遮挡壁至少部分沿周向的延伸尺寸朝靠近接收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还包括驱动元件,设置于节流阀背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并与节流阀连接,用于驱动节流阀相对第一支撑架移动。
其中,节流阀背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具有连接孔,驱动元件的至少部分伸入至连接孔内,以与节流阀固定并连接。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连接驱动元件,用于在抽吸初始阶段,控制驱动元件驱动节流阀移动,以使进气口的大小以先大后小的顺序进行改变。
其中,还包括:导热元件,导热元件与加热器彼此导热。
其中,导热元件与第一支撑架接触,以通过第一支撑架与加热器间接导热。
其中,导热元件的材质为金属或合金。
其中,导热元件呈薄片板状。
其中,薄片板状的导热元件沿垂直于环形的第一支撑架的轴向方向布置。
其中,导热元件上开设有若干气孔,进入进气口的空气穿过导热元件的气孔进入接收腔。
其中,还包括:测温元件以及控制器;其中,测温元件用于检测导热元件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测温元件检测的导热元件的温度下降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
其中,测温元件设置于导热元件背离接收腔的一侧。
其中,还包括第一套管,环绕于加热器和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并与加热器和第一支撑架间隔设置,以界定出进气通道;空气经由进气通道、进气口到达接收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通过设置接收腔,以收容气雾生成制品;同时,通过设置加热器,以加热接收于接收腔内的气雾生成制品;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和节流阀,以通过第一支撑架支撑加热器,并使节流阀与第一支撑架协作界定进气口,以使空气能够经由进气口进入接收腔;其中,通过将节流阀与第一支撑架布置成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能够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抽吸初期将进气口调节至最大,以增大进气量,从而降低接收腔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温度,以有效避免在抽吸初期出现烫嘴的问题;同时,能够针对不同品种的气雾生成制品的成分和填充紧密度的不同,改变进气口的大小,以调节不同的进气量,确保吸阻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抽吸过程中气溶胶释放量前后的一致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包括:
接收腔,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
加热器,围绕接收腔,并用于加热接收于接收腔内的气雾生成制品;
导热元件,与加热器彼此导热;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热元件的温度。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下降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
其中,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位于加热器上游,并至少部分对加热器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收容气雾生成制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雾生成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觉下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觉下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阀配置至第一配置时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觉下节流阀配置至第二配置时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觉下节流阀配置至第二配置时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进气路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支撑架的第三出线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气雾生成装置10;壳体11;接收腔12;加热器13;第一支撑架14;开口141;支撑本体142;第二出线口1421;第一腔壁143;进气腔1431;第一出线口1432;第二腔壁144;节流阀15a;遮挡壁151a’;进气口150;缺口151;第一侧壁面151a;第二侧壁面151b;连接孔152;驱动元件15b;测温元件16;导线161;第二支撑架17;第三出线口171;导热元件18;底座19、容纳腔190;限位部191;台阶部192;隔热管21;第一套管22;端盖23;盖体底板24;盖体25;第一密封件26;第三密封件27;穿线孔271;卡位槽272;电池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气雾生成装置是一种雾化气雾生成制品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的装置。目前,气雾生成装置一般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用户抽吸初期,尤其是气雾生成制品受潮后,易出现烫嘴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抽吸初期尼古丁和香气等释放迅速、气溶胶辣、刺激大、呛喉咙,而抽吸后期,尼古丁和香气等衰减迅速,气溶胶淡而无味;针对第二个问题,目前普遍的解决方案是提高抽吸后期气雾生成制品的保温温度,但是气溶胶容易出现焦味、糊味和酸味,抽吸感觉口干舌燥,影响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不仅能够解决抽吸初期烫嘴问题以及抽吸后期气溶胶淡而无味的问题,且不会在抽吸后期发生气溶胶出现焦味、糊味和酸味,抽吸感觉口干舌燥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收容气雾生成制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10,其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20并对其进行加热,以使气雾生成制品20的至少一种挥发性成分挥发形成供吸食的气溶胶;其中,气雾生成制品20具体可为烟支。
其中,如图2所示,该气雾生成装置10具体包括壳体11、接收腔12、加热器13、第一支撑架14以及节流阀15a。其中,壳体11界定一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容置口,容置口与接收腔12连通;加热器13、第一支撑架14和节流阀15a收容于该容置腔内。接收腔12用于收容气雾生成制品20,且接收腔12具有第一接收口,气雾生成制品20具体通过第一接收口收容于接收腔12内。
加热器13被构造成沿接收腔12的轴向延伸并围绕接收腔12的至少一部分的中空管状形状,以加热接收于接收腔12内的气雾生成制品20,进而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其中,加热器13的中空结构界定接收腔12。在具体实施例中,加热器13可以是通过电阻通电发热以加热气雾生成制品20;也可以是通过发射红外线的方式加热气雾生成制品20,在该实施例中,加热器13的具体构造可以是在管状的透红外基体例如石英管上沉积红外发射涂层、或者是包裹红外发射薄膜后获得的,能通过辐射红外线的方式加热收容在接收腔12内的气雾生成制品20。当然,加热器13还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发热以加热气雾生成制品20。在该实施例中,加热器13可为金属管或其它导电体,加热器13的外侧设置有线圈,线圈在通电时可产生磁场,加热器13在该磁场内可通过电磁感应发热。
第一支撑架14位于加热器13的上游,并至少部分对加热器13提供支撑,使加热器13稳定保持在壳体11内。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架14设置于加热器13的下方,并在加热器13的下端部对加热器13进行支撑。
具体的,参见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觉下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觉下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支撑架14具体包括支撑本体142、第一腔壁143和第二腔壁144。其中,支撑本体142可呈板状,加热器13抵接于支撑本体142上。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腔壁143界定一进气腔1431,且第一腔壁143沿垂直于支撑本体142所在平面的方向从支撑本体142的第一侧延伸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第一腔壁143位于支撑本体142的第一侧的部分套设于接收腔12内,第一腔壁143位于支撑本体142的第二侧的部分界定出开口141。如图3所示,第二腔壁144环绕第一腔壁143的位于支撑本体142的第一侧的部分,并与支撑本体142、第一腔壁143界定限位槽,加热器13具体位于限位槽内并与支撑本体142抵接,以通过限位槽对加热器13进行限位。
节流阀15a可位于第一支撑架14的上游,并与第一支撑架14之间界定进气口150,在使用中外界空气能经由进气口150进入接收腔12,以携带出接收腔12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其中,节流阀15a被布置成能相对第一支撑架14移动以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从而控制从进气口150到出气口的气流路径的气流速度,以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抽吸初期将进气口150调节至最大,以增大空气的进气量,从而降低接收腔12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温度,避免在抽吸初期出现烫嘴的问题;同时随时抽吸口数的增加,可以逐步减小进气口150的大小。当然,在可替代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4被布置成能相对节流阀15a移动以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
其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节流阀15a被布置成相对第一支撑架14转动从而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节流阀15a被布置成相对第一支撑架14线性地移动从而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
其中,在气雾生成制品20预热完成之后,由于抽吸初期进气口150的面积最大,此时用户抽吸阻力较小,用户抽吸时,接收腔12内部的负压相对较小,收容于接收腔12内的气雾生成制品20的内部的尼古丁、香气和水蒸气等可以较为缓慢的释放;而当进气口150的面积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而减小时,此时虽然气雾生成制品20内部的尼古丁、香气和水蒸气等逐步减少,但是用户抽吸时,由于气雾生成制品20内部的负压增加,能够促进气雾生成制品20释放气溶胶,因此,仍然可以维持气雾生成制品20的尼古丁、香气和水蒸气等成份的持续稳定释放,以始终维持气溶胶的最佳状态,有效避免了抽吸后期气溶胶的释放量迅速衰减的问题发生,用户体验的舒适感和愉悦感较好。另外,这样能够针对不同品种的气雾生成制品20的成分和填充紧密度的不同,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以调节不同的进气量,确保吸阻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而保证抽吸过程中气溶胶释放量前后的一致性。其中,进气口150的大小具体指进气口150的横截面积。
参见图3至图5;其中,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阀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进气口150包括形成于第一支撑架14上的开口141;参见图5,节流阀15a包括遮挡壁151a’,遮挡壁151a’通过相对第一支撑架14转动以改变遮挡壁151a’和开口150的重叠程度,从而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具体的,第一支撑架14呈中空环形结构,开口141位于第一支撑架14的环形侧壁上;节流阀15的遮挡壁151a’的至少部分伸入至第一支撑架14的环形中孔内,并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4的周向方向转动以改变与开口141的重叠程度。
其中,遮挡壁151a’的外径不大于第一支撑架14的内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遮挡壁151a’的外径与第一支撑架14的内径相同。遮挡壁151a’沿其轴向方向的长度尺寸可小于第一支撑架14沿其轴向方向的长度尺寸。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5,遮挡壁151a’呈中空筒状,且遮挡壁151a’的至少部分沿周向的延伸尺寸沿靠近接收腔12的方向逐渐减小,以限定出一缺口151。具体的,遮挡壁151a’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面151a和第二侧壁面151b,第一侧壁面151a沿第一方向从节流阀15a的第一端的端口朝向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延伸;第二侧壁面151b沿第二方向从节流阀15a的第一端的端口朝向第二端延伸至与第一侧壁面151a抵接,且第一侧壁面151a与第二侧壁面151b沿遮挡壁151a’的周向方向的直线距离沿靠近接收腔12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一侧壁面151a和第二侧壁面1510b之间的空间形成该缺口151。具体的,第二侧壁面151b可呈楔形面或阶梯面等其它任一可以通过节流阀15a旋转改变侧边高度(即缺口151的孔径)的方式。其中,第一方向与节流阀15a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节流阀15a的轴向方向呈预设夹角。预设夹角的范围可大于0度小于90度;优选地,可为30度至60度。
具体的,开口141和缺口151中的其中一个口径沿节流阀15a的旋转方向保持不变,另一个的口径沿节流阀15a的旋转方向逐渐减小。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开口141的孔径保持不变,其具体可为方口、矩形口、圆口、腰型口及其它缺口或通孔形状;如图5所示,缺口151的口径逐渐减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口径具体指开口141或缺口151沿节流阀15a或第一腔壁143的轴向方向的尺寸。
在具体使用时,节流阀15a相对于第一腔壁143的周向方向旋转以配置至第一配置或不同的第二配置。其中,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节流阀配置至第一配置时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节流阀15a配置至第一配置时,遮挡壁151a’的至少部分与开口141重叠,并界定出进气口150。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觉下节流阀配置至第二配置时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节流阀15a配置至第二配置时,遮挡壁151a’与开口141完全重合,此时,缺口151与开口141沿节流阀15a的旋转方向彼此错位,空气无法进入进气腔1431内。其中,节流阀15a从第一配置旋转至第二配置的过程中,进气口150的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可参阅图2,该气雾生成装置10还具体包括驱动元件15b,该驱动元件15b设置于节流阀15a背离第一支撑架14的一侧,并与节流阀15a连接,用于驱动节流阀15a相对第一支撑架14的第一腔壁143移动,以将节流阀15a配置至第一配置或第二配置。通过驱动元件15b驱动节流阀15a旋转或线性移动,能够精确控制进气口150的大小,调节抽吸气溶胶的吸阻,同时确保气雾生成制品20的尼古丁和香气等成份能够持续稳定的释放。
具体的,参见图5,节流阀15a的第二端,即遮挡壁151a’的筒底还形成有一连接孔152,驱动元件15b的输出轴安装于该连接孔152内,以实现与节流阀15a的连接。其中,驱动元件15b的输出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粘胶、切边轴、平键、花键、螺钉或销连接等方式连接于连接孔152内。
具体的,驱动元件15b可为电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驱动元件15b可为待减速结构的布进电机;或者驱动元件15b包括伺服电机等其它电极和一减速机构。
进一步地,该气雾生成装置10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控制器连接驱动元件15b,用于在抽吸初始阶段,控制驱动元件15b驱动节流阀15a旋转,以使进气口150的大小以先大后小的顺序进行改变。其中,抽吸初始阶段可为抽吸口数小于阈值的时间段;该阈值可为3-5。
具体的,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元件15b工作,以在抽吸初始阶段,使驱动元件15b驱动节流阀15a旋转以使进气口150最大,即开口141和缺口151完全重叠,以使更多的空气进入接收腔12,从而降低接收腔12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温度,避免在抽吸初期出现烫嘴问题;之后,使驱动元件15b驱动节流阀15a旋转以使进气口150的面积逐渐减小,以保证抽吸后期气溶胶的释放量。具体的,在抽吸完毕后,控制器进一步控制驱动元件15b工作,以驱动节流阀15a配置至第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觉下节流阀配置至第二配置时与第一支撑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该气雾生成装置10还包括测温元件16和导线161,测温元件16通过导线161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接收腔12内的温度,以使控制器根据测温元件16检测的接收腔12内的温度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
其中,测温元件16可为温度传感器,比如,热敏电阻NTC/PTC,也可以是热电偶。控制器具体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抽吸过程中接收腔12内的温度下降即可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具体的,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接收腔12内的温度下降范围介于7℃~100℃时,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更进一步根据通过确定的用户的抽吸动作,气雾生成装置10可以记录用户的抽吸次数或口数;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抽吸的次数或口数控制驱动元件15b工作以控制进气口150的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气雾生成装置10还包括导热元件18。导热元件18与加热器13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进行导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热元件18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4内,以通过第一支撑架14与加热器13间接导热。
具体的,导热元件18位于进气腔1431内,且沿进气路径位于进气口150与接收腔12之间,以防止气雾生成制品20雾化后的残渣掉入节流阀15a与第一支撑架14之间的缝隙,避免发生节流阀15a与第一支撑架14卡死,无法旋转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例中,导热元件18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合金;比如金属板。导热元件18上开设有若干气孔,该气孔可为细小的孔或窄缝等结构,该气孔可使空气顺利通过,但能够阻挡气雾生成制品20雾化后的残渣掉入节流阀15a与第一支撑架14之间的缝隙。在气雾生成装置10使用时,气雾生成制品20预热完成后,导热元件18的表面的温度较高,而当用户抽吸气雾生成制品20时,进入进气腔1431的空气的温度相对于导热元件18表面的温度较低;因此,通过进气口150进入进气腔1431的空气,在穿过导热元件18的气孔进入接收腔12的过程中,冷空气可使导热元件18表面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避免出现烫嘴问题。
在具体实施例中,测温元件16具体设置于导热元件18背离接收腔12的一侧表面,用于检测导热元件18的温度,以根据导热元件18的温度下降进而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同时,防止气雾生成制品20雾化后的残渣对测温元件16造成影响。其中,测温元件16可采用卡接、夹紧、螺纹紧固或焊接等方式安装于导热元件18上。优选地,温度传感器使用陶瓷胶粘接在导热元件18背离接收腔12的一侧表面。
具体的,如图8所示,导热元件18的周向边缘朝向接收腔12翘起,并与进气腔1431的腔壁过盈配合,以防止导热元件18掉入接收腔12,确保安装可靠。导热元件18除翘曲的边缘外的其它部分的横向尺寸小于进气腔1431的横向尺寸,以在往进气腔1431内装配导热元件18的过程中,提供装配导向,确保导热元件18顺利插入进气腔1431内。如图8所示,导热元件18装配完成后,导热元件18的边缘相当于倒刺结构。
具体的,导热元件18可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和铝,导热元件18的表面也可以镀金、镀银或喷涂石墨烯等其它高导热、防腐蚀材料。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8,第一腔壁143对应测温元件16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出线口1432,导线161的第一端与测温元件16连接,导线16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出线口1432穿出进气腔1431;支撑本体142开设有第二出线口1421,穿过第一出线口1432的导线161的第二端进一步穿过第二出线口1421,以与控制器连接。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进气路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该气雾生成装置10还包括第二支撑架17、底座19、隔热管21、第一套管22、端盖23、盖体底板24以及盖体25。
其中,第二支撑架17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架14,并与第一支撑架14的支撑本体142以及第一腔壁143位于支撑本体142的第二侧的部分界定第一进气通道;驱动元件15b位于该第一进气通道内,并通过第二支撑架17进行固定,以与节流阀15a的连接孔152稳定连接。导线161穿过第二出线口1421具体进入该第一进气通道内。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图10为第二支撑架上第三出线口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支撑架17还具有第三出线口171,进入第一进气通道的导线161可经由第三出线口171穿出第一进气通道,以与控制器连接。
参见图11,图11为图9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底座19安装于壳体11内,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架17以及第一套管22。底座19具体呈中空柱状,其中空结构界定一容纳腔190,第一套管22及第二支撑架17具体收容于该容纳腔190内。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接收腔12的底部设置有一限位部191和若干台阶部192;其中,限位部191呈环状,若干台阶部192沿限位部19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并与限位部191抵靠。具体的,台阶部192与限位部191可一体成型。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17具体设置于底座19的台阶部192,并与容纳腔190的底壁以及限位部191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进气通道。
隔热管21设置于支撑本体142上,并套设于加热器13和第一腔壁143位于支撑本体142的第一侧的部分的外侧,用于隔热,以减少接收腔12内的热量散失。
第一套管22围绕限位部191、隔热管21、第二支撑架17的外侧壁设置,且与隔热管21、第二支撑架17的外侧壁间隔设置,以与隔热管21、第二支撑架17的外侧壁界定出第三进气通道。
端盖23套设于接收腔12的第一接收口,并界定出第二接收口,该第二接收口于接收腔12连通,以供气雾生成制品20插入。
盖体底板24套设于第一套管22内,并位于端盖23背离加热器13的一侧,且与端盖23间隔设置以界定出第四进气通道。
盖体25界定第三接收口,第三接收口与容置口对应设置,气雾生成制品20依次经由第三接收口、第二接收口、第一接收口插入接收腔12。具体的,盖体25与盖体底板24套设,且在插入气雾生成制品20后,盖体25的第三接收口与气雾生成制品20界定出第五进气通道;如图9所示,箭头指向即为抽吸过程中的进气路径;在抽吸过程中,气流依次经由第五进气通道、第四进气通道、第三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进气口150、进气腔1431、接收腔12、气雾生成制品20进入至用户口腔。
其中,请继续参阅图9,为了保证整个进气通道的密封性,以确保节流阀15a工作稳定,调节气流的大小的精准度,该气雾生成装置10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密封件26、第二密封件(图未示)以及第三密封件27。
其中,第一密封件26嵌设于第一出线口1432内,用于密封第一出线口1432与导线161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件嵌设于第二出线口1421内,用于密封第二出线口1421与导线161之间的间隙;第三密封件27嵌设于第三出线口171内,用于密封第三出线口171与导线161之间的间隙;这样能够有效确保进气通道的密封效果,防止气溶胶外溢,腐蚀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及电池28等其它器件,又可以确保节流阀15a工作稳定,调气精准。
其中,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密封件27界定穿线孔271和卡位槽272;其中,穿线孔271位于第三密封件27的中间位置,用于使导线161穿过;卡位槽272呈闭环状,并沿第三密封件27的径向方向朝向其中心位置凹陷,用于与第三出线口171的孔壁卡接。具体的,卡位槽272的槽口宽度小于第三出线口171孔壁厚度,和/或,第三密封件27的表面形状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二支撑架17的形状匹配。比如,第一支撑架14的第一进气通道的内外表面均呈圆弧面,则第三密封件27的内外表面也呈圆弧面。
具体的,第一密封件26、第二密封件和/或第三密封件27可为硅胶件或塑胶件等具有弹性的部件。优选地,第一密封件26、第二密封件和/或第三密封件27可为硅胶材质,硅胶材质质地柔软,可以有效的保护导线161,防止导线161被刃口割破,发生短路或断路问题,进而确保导线161稳定工作。
进一步地,为进一步保证进气通道的密封效果,盖体25与第一套管22之间以及第一套管22与限位部191之间均过盈配合。具体的,盖体25朝向第一套管22的一端底部设计有一个圆柱面,并与第一套管22内壁的上端过盈配合。底座19的限位部191的底座19也有凸起的圆柱面,该凸起的圆柱面与第一套管22的内壁的下端过盈配合。
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该气雾生成装置10还包括其它器件,比如电池28、线路板等,这些器件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器件的结构与功能相同或相似,且可事项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10,通过设置接收腔12,以收容气雾生成制品20;同时,通过设置加热器13,以加热接收于接收腔12内的气雾生成制品20;另外,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架14和节流阀15a,以通过第一支撑架14支撑加热器13,并使节流阀15a与第一支撑架14协作界定进气口150,以使空气能够依次经由进气口150进入接收腔12;其中,通过将节流阀15a与第一支撑架14布置成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能够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抽吸初期将进气口150调节至最大,以增大进气量,从而降低接收腔12内雾化形成的气溶胶的温度,以有效避免在抽吸初期出现烫嘴的问题;同时,能够针对不同品种的气雾生成制品20的成分和填充紧密度的不同,改变进气口150的大小,以调节不同的进气量,确保吸阻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抽吸过程中气溶胶释放量前后的一致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腔,用于接收气雾生成制品;
加热器,围绕所述接收腔,并用于加热接收于所述接收腔内的气雾生成制品;
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加热器上游,并至少部分对所述加热器提供支撑;
节流阀,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界定进气口,在使用中空气能经由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接收腔;
其中,所述节流阀被布置成能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架移动从而改变所述进气口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被布置成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从而改变所述进气口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被布置成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架线性地移动从而改变所述进气口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开口;
所述节流阀包括遮挡壁,并通过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以改变所述遮挡壁和所述开口的重叠程度,从而改变所述进气口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呈环形,所以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环形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的遮挡壁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环形中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壁至少部分沿周向的延伸尺寸朝靠近所述接收腔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元件,设置于所述节流阀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并与所述节流阀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节流阀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架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具有连接孔,所述驱动元件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连接孔内,以与所述节流阀固定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连接所述驱动元件,用于在抽吸初始阶段,控制所述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节流阀移动,以使所述进气口的大小以先大后小的顺序进行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元件,所述导热元件与所述加热器彼此导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接触,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加热器间接导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的材质为金属或合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呈薄片板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板状的导热元件沿垂直于环形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轴向方向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元件上开设有若干气孔,进入所述进气口的空气穿过所述导热元件的气孔进入所述接收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温元件,用于检测所述导热元件的温度;
控制器,根据所述测温元件检测的所述导热元件的温度下降确定用户的抽吸动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导热元件背离所述接收腔的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套管,环绕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并与所述加热器和所述第一支撑架间隔设置,以界定出进气通道;空气经由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到达所述接收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84769.7A CN116058542A (zh) | 2021-11-01 | 2021-11-01 | 气雾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84769.7A CN116058542A (zh) | 2021-11-01 | 2021-11-01 | 气雾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8542A true CN116058542A (zh) | 2023-05-05 |
Family
ID=8618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84769.7A Pending CN116058542A (zh) | 2021-11-01 | 2021-11-01 | 气雾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58542A (zh) |
-
2021
- 2021-11-01 CN CN202111284769.7A patent/CN11605854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59325B2 (ja) | 吸入器デバイスのための加熱システムおよび加熱方法 | |
WO2022077359A1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18201858A1 (zh) | 雾化器、雾化装置、以及控制雾化器的控制方法 | |
JP6898049B2 (ja) | 電子蒸気供給システム | |
EP3011405B1 (en) | Device for sensing mass airflow | |
US12117353B2 (en) | Vaporizer heater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
WO2016090951A1 (zh) | 雾化装置及含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 |
CN112638187A (zh) | 吸取成分生成装置、控制吸取成分生成装置的方法以及程序 | |
US11564287B2 (en) | Cartridges with vaporizable material including at least one ionic component | |
WO2022121806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3287794A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JP6722236B2 (ja) | 加熱装置 | |
US20230042402A1 (en) | Mouthpiece for Vaporizer Including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Heater | |
JP7482942B2 (ja) | 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霧化装置 | |
WO2023005991A1 (zh) | 调味部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1329130B (zh) | 基于非均匀加热控制的加热不燃烧卷烟 | |
US20240041127A1 (en) |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humidity sensor and humidifier | |
CN109820248B (zh) | 加热系统、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116058542A (zh) | 气雾生成装置 | |
KR20230038552A (ko) |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CA3118713A1 (en) | Cartridges for vaporizer devices | |
CN113679108B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712931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9500420U (zh) | 主机及电子雾化装置 | |
TWM564929U (zh) | 加熱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