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123A -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123A
CN116056123A CN202310326562.4A CN202310326562A CN116056123A CN 116056123 A CN116056123 A CN 116056123A CN 202310326562 A CN202310326562 A CN 202310326562A CN 116056123 A CN116056123 A CN 116056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list
aps
online
prese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65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123B (zh
Inventor
柯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265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设备组网规模日益增大,与此同时,用户对组网的高可靠性、健壮性以及稳定性需求也愈加强烈。但不稳定的局部设备,如AP(Access Point,接入点),在网络震荡过程中,对网络带宽、AC(Access Controller,接入控制器)侧系统资源造成消耗,导致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
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
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根据更新后的锚数据和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每个AP的上下线次数,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不满足所述预设比对条件的AP;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非离群点;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非离群点;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确定为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时,若所述评估列表为空,则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减少第一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前,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则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
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并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增大第二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重新统计采样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
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获取第一AP和第二AP,所述第一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一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所述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二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
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的第三预设倍数,得到目标差值;
将所述评估列表中上下线次数大于所述目标差值的AP确定为离群点,将所述评估列表中的其他AP确定为非离群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的步骤,包括:
计算当前在线的AP中除待抑制AP外的所有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
将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所述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第三AP为待抑制AP后,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重启所述第三AP,并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对所述第三AP进行抑制;
当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第三AP时,清除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三AP进行抑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三AP加入黑名单;和/或
丢弃所述第三AP发送的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的步骤,包括:
若记录的锚数据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四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四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若记录的锚数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五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则执行所述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的步骤;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则停止执行所述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在线的AP为新接入的AP,则将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确定为记录的锚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
加入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根据更新后的锚数据和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每个AP的上下线次数,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不满足所述预设比对条件的AP;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非离群点;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非离群点;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确定为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时,若所述评估列表为空,则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减少第一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移除模块;所述移除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前,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则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
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并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增大第二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重新统计采样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具体用于:
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获取第一AP和第二AP,所述第一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一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所述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二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
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的第三预设倍数,得到目标差值;
将所述评估列表中上下线次数大于所述目标差值的AP确定为离群点,将所述评估列表中的其他AP确定为非离群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移除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当前在线的AP中除待抑制AP外的所有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
将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所述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抑制模块;所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第三AP为待抑制AP后,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重启所述第三AP,并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对所述第三AP进行抑制;
当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第三AP时,清除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三AP加入黑名单;和/或
丢弃所述第三AP发送的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入模块,具体用于:
若记录的锚数据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四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四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若记录的锚数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五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则触发执行所述获取模块;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则停止触发执行所述获取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若当前在线的AP为新接入的AP,则将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确定为记录的锚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设备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即将上下线存在异常的AP加入评估列表,进而从评估列表中精准地确定很大概率为不稳定设备的AP,即待抑制AP。在甄别出待抑制AP情况下,可以及时对待抑制AP进行抑制操作,如将待抑制AP从网络中隔离出来,这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群点和非离群点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抑制AP的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诊断算法启动/退出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P上下线触发评估列表变更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不稳定的局部设备,例如AP,会对组网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
1、不稳定的AP在网络震荡过程中产生大量冗余报文,对网络带宽造成不必要的持续消耗;
2、在震荡过程中对AC侧系统资源的冗余消耗,间接造成对接入同一AC的其他AP的资源挤占,从而影响其他AP设备的正常业务处理性能,造成功能性问题;
3、对AC侧系统资源产生高频消耗,在短时间内造成AC侧系统资源耗尽而导致宕机。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存在不稳定的AP对整体网络引发系统性的连锁反应的风险,导致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严重时将在不断放大的正反馈自激震荡中导致整个大型网络的瘫痪故障。
为了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AC或云端管理平台等电子设备。为便于说明,后续均以AC为执行主体进行说明,并不起限定作用。AC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即将上下线存在异常的AP加入评估列表,进而从评估列表中精准地确定很大概率为不稳定设备的AP,即待抑制AP。在甄别出待抑制AP情况下,AC可以及时对待抑制AP进行抑制操作,如将待抑制AP从网络中隔离出来,这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上述设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
步骤S12,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
步骤S13,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AC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即将上下线存在异常的AP加入评估列表,进而从评估列表中精准地确定很大概率为不稳定设备的AP,即待抑制AP。在甄别出待抑制AP情况下,AC可以及时对待抑制AP进行抑制操作,如将待抑制AP从网络中隔离出来,这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大规模组网中,AC能够以较小的代价,通过更为准确、及时的软件内部主动监控手段以及针对性的诊断算法(如上述步骤S11-步骤S13),周期性的对无线业务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和维护,在人工干预之前,基于业务特性第一时间进行异常诊断,精准发现局部网络异常,及时地甄别出造成局部网络异常的AP(即不稳定AP),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将不稳定AP从网络中隔离出来,阻断不稳定AP对整体网络可能带来的更大伤害,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由于网络环境的诸多限制而导致部分人工诊断手段无法使用的问题,降低了定位和解决不稳定AP的难度,提高了不稳定AP故障检测的及时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设备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则执行步骤S11-步骤S13。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则停止执行步骤S11-步骤S13。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可以存在启动条件和退出条件,整个设备检测方法可以为检测AP是否正常工作的诊断算法。上述第三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三预设数量可以为3、4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AC上电后可以持续维护当前在线AP数量。在每次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判断维护的在线AP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启动阈值。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AC判断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表示当前接入AC的AP数量较多,需要启动诊断算法,即启动上述设备检测方法,则AC执行步骤S11-步骤S13,以检测在线AP中是否存在不稳定AP。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AC判断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表示当前接入AC的AP数量较少,不需要启动诊断算法,则AC退出诊断算法,即停止执行步骤S11-步骤S13。
本申请实施例中,AC可以通过创建采样定时器判断采样时间是否到达指定采样周期,实现对在线AP数量的循环采样。上述指定采样周期可以是30分钟,也可以是其他时长。采样定时器的采样时间累积到指定采样周期时,AC刷新采样定时器,使得采样定时器重新计时采样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启动阈值可以为预设的一个数值,例如可以设为500,AC可以通过判断在线AP数量是否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都大于500,判断设备检测方法是否需要启动。上述预设启动阈值还可以为预设的一个比例,该比例可以为在线AP数量与AC的规格的比值,例如可以设为30%,即AC可以通过判断在线AP数量与AC的规格的比值是否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都大于30%,判断设备检测方法是否需要启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AC可以根据在线AP数量与预设启动阈值的关系,在接入AC的AP数量较多时,准确、及时的通过软件内部主动监控手段,即通过上述设备检测方法检测在线的AP中是否存在不稳定AP,在第一时间发现局部网络的异常;在接入AC的AP数量较少时,退出上述设备检测方法,以节约AC的计算资源。
上述步骤S11中,针对接入AC的在线AP,AC获取该AP的上下线次数。AC上电后,可以持续累计接入AC的每个AP在该AC的上下线次数。例如,当任一AP在该AC上下线,该AP的上下线次数加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设备检测方法开始执行后,AC可以周期性的执行步骤S11,也可以是在任一AP在该AC发生上下线后执行步骤S11,在此不作限定。上述任一AP可以是新接入AC的AP,也可以是接入过AC的AP,在任一AP在该AC发生上下线后,AC可以获取当前在线的每个AP的上下线次数,也可以是获取发生上下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AC中预先记录有锚数据,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在AC进行设备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新接入AC的AP,AC可以将该新接入AC的AP的上下线次数配置为锚数据。这里,新接入的AP可以为新创建的AP,也可以为接入过AC且重启后的AP。因为,若大量新接入的AP以空记录参与设备检测,会将原有AP误判为不稳定AP;若少量新接入的AP以空记录参与设备检测,会短暂的导致评估列表中AP数量过多,增大设备检测的运算量。因此,通过上述将新接入的AP的上下线次数配置为锚数据的操作,避免了因新接入的AP上下线次数过少(即0)所带来的问题,提高了后续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上述步骤S12中,评估列表是用于存储可能为不稳定AP的列表。预设比对条件为AC设定的可能为不稳定AP的条件。基于步骤S11获取的AP的上下线次数,以及AC中记录的锚数据,AC确定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并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
在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前,AC循环执行步骤S11-步骤S12。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执行步骤S13。
上述步骤S13中,采样时间为距离上一次采样确定待抑制AP的时间,如上述采样定时器累计的时间。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统计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进而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即很大概率为不稳定AP的AP)。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与上述步骤S11相同。
步骤S22,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与上述步骤S12相同。
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执行如下步骤S23、步骤S24或步骤S25。
步骤S23,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根据更新后的锚数据和评估列表包括的每个AP的上下线次数,从评估列表中移除不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
步骤S24,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将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评估列表中移除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非离群点。
步骤S25,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三门限,则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3-步骤S25中的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可以为:当前在线的所有AP数量的预设百分比对应的AP数量,例如上述第一门限可以为当前在线的所有AP数量的50%对应的AP数量,上述第二门限可以为当前在线的所有AP数量的25%对应的AP数量,上述第三门限可以为当前在线的所有AP数量的5%对应的AP数量。其中,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对应的预设百分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为保证设备检测的准确性,上述第一门限对应的预设百分比不小于50%,上述第三门限对应的预设百分比不大于5%。
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与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的大小关系,根据判断得到的大小关系,执行步骤S23、步骤S24或步骤S25。例如,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执行上述步骤S23;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执行上述步骤S24;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三门限,则执行上述步骤S25。
上述步骤S23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即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较多,这可能是由于组网或交换机问题导致的AP频繁上下线,而非AP本身的问题,为准确确定不稳定AP,AC可以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进而重新对评估列表中的AP进行判断,将重新判断后不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从评估列表中移除,即不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为暂时稳定的AP,将其移除出评估列表。移除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为再次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即上下线次数较多的可能不稳定的AP,AC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确定待抑制AP。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中每时每刻均可能存在AP上下线,为了提高设备检测的准确性,每间隔指定采样周期,AC可以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为了节约AC的计算资源,保持锚数据的稳定,AC也可以在满足更新条件的时候,更新锚数据,如更新条件可以为上述步骤S23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或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等。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AC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更新记录的锚数据:计算当前在线的AP中除待抑制AP外的所有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将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平均值。
例如,当前在线的AP包括AP1、AP2和AP3,AP3为待抑制AP,AP1的上下线次数为10,AP2的上下线次数为12,AP3的上下线次数为23,则AC剔除AP3,计算AP1和AP2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即(10+12)/2=11,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抑制AP很可能为不稳定AP,AC剔除待抑制AP后,利用剩余的所有在线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锚数据,避免了不稳定AP的影响,提高了锚数据的合理性,进而提高了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AC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更新记录的锚数据,例如,从当前在线的AP中除待抑制AP外的所有AP中随机选择指定数量个AP,计算这指定数量个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将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平均值;再例如,在记录的锚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指定次数。
上述步骤S24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即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较少,AC可以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将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将非离群点从评估列表中移除。
上述步骤S25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三门限,即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很少,AC直接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与第一门限、第二门限、第三门限的关系,通过分级校验机制确定评估列表中的待抑制AP,避免虚警和漏警,精准定位发生故障的局部AP,在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较多时,通过合理的筛选减少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避免大范围的AP被误认为待抑制AP,提高了定位不稳定AP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3中,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的方式,可以为: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确定为待抑制AP。因为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为进一步筛除后的AP,AC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直接确定为待抑制AP,提高了设备检测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3中,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的方式,可以为: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与第三门限的大小关系;若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将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评估列表中移除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非离群点(具体可参见步骤S24部分的相关描述);若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小于第三门限,则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确定为待抑制AP(具体可参见步骤S25部分的相关描述)。
其中,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为:根据更新后的锚数据,对评估列表包括的AP进行进步筛除后,评估列表中剩余的AP。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移除不满足预设条件的AP后,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和与第三门限的关系,通过不同方式更准确地确定不稳定的待抑制AP,避免虚警和漏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与上述步骤S11相同。
步骤S32,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与上述步骤S12相同。
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AC执行步骤S33或步骤S34。
步骤S33,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与上述步骤S13相同。
步骤S34,若评估列表为空,则将指定采样周期减少第一预设倍数,指定采样周期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若评估列表为空,即当前在线的AP均不满足预设比对条件,则AC可以将指定采样周期减少第一预设倍数。上述第一预设倍数可以为预设的数值,例如可以将指定采样周期减少1倍。另外,第一预设时长为指定采样周期的最小时长,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30分钟、40分钟等。本申请实施例中,AC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长作为AC上电后初始的指定采样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评估列表为空时,表示当前在线的AP均不满足预设比对条件,异常数据(不稳定AP)较少,AC减少指定采样周期,以提高AC对不稳定AP的敏感性,提高不稳定AP的检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与上述步骤S11相同。
步骤S42,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与上述步骤S12相同。
步骤S43,在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前,若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则从评估列表中移除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并将指定采样周期增大第二预设倍数,指定采样周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重新统计采样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前,在设备检测方法开始执行后,AC可以实时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门限,若是,则表示评估列表中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数量过多,当前的记录的锚数据不能准确表示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因此,AC可以移除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并更新记录的锚数据。更新记录的锚数据的方式可参见步骤S23部分的相关描述。
另外,AC还可以将指定采样周期增大第二预设倍数,进而重新统计采样时间,如上述刷新采样定时器。上述第二预设倍数可以为预设的数值,例如可以将指定采样周期增大1倍。上述指定采样周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即第二预设时长为指定采样周期的最大时长。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24小时、30小时等。
步骤S44,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与上述步骤S13相同。
例如,指定采样周期为30分钟,第二预设倍数为1倍,A1-A2时刻之间的时长为30分钟,在A1时刻采样定时器开始计时,在A1-A2时刻之间,AC重复执行步骤S41-步骤S42,并可以实时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门限。
若在到达A2时刻前,如A3时刻,AC判定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则执行步骤S43,清空评估列表,更新记录的锚数据,并将指定采样周期增大1倍,即指定采样周期为60分钟,刷新采样定时器。在A3时刻采样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在A3-A4时刻之间,AC重复执行步骤S41-步骤S42,并可以实时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门限,A3-A4时刻之间的时长为60分钟。
若直至到达A2时刻,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均小于第一门限,则AC不执行步骤S43,直接执行步骤S4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的情况下,AC确定的异常数据(不稳定AP)较多,即存在大面积的不稳定问题,这很可能是核心交换机故障造成,而不是AP不稳定造成的,因此可认为AC对不稳定AP的敏感性较高,AC增大指定采样周期,降低AC对不稳定AP的敏感性,提高确定不稳定AP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获取第一AP和第二AP。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一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上述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二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上述第一预设数量可以为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数量的25%,上述第二预设数量可以为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数量的75%,也就是,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按上下线次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序,排在25%位置处的AP为第一AP,排在75%位置处的AP为第二AP,后续以25%和75%的数值为例进行说明。上述第一预设数量和第二预设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S52,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的第三预设倍数,得到目标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AC计算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并计算该差值的第三预设倍数,得到目标差值。上述第三预设倍数可以是任一预设的数值,例如上述第三预设倍数可以是1.5,后续以1.5倍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53,将评估列表中上下线次数大于目标差值的AP确定为离群点,将评估列表中的其他AP确定为非离群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群点和非离群点的一种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75百分位(75th percentile)箭头所指表示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即Q3,第50百分位(50th percentile)箭头所指表示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数量的50%的AP的上下线次数,第25百分位(25th percentile)箭头所指表示第一AP的上下线次数,即Q1。极差IQR=Q3-Q1,表示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max(最大值)表示目标差值,箭头所指表示目标差值对应的上下线次数,可以为极差IQR的1.5倍,即max=1.5*IQR。min(最小值)可以为-1.5*IQR,本申请实施例中不考虑。离群点(outlier)表示评估列表中的离群点,如图6中的十字部分,其上下线次数大于max。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AC将评估列表中上下线次数大于目标差值的AP确定为离群点,确定的离群点为上下线次数较多的AP,且确定的AP数量较少,保证了组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AC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例如,计算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的上下线次数的均值,将上下线次数大于该均值第四预设倍数的AP确定为离群点,其他为非离群点。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抑制AP的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1,在确定第三AP为待抑制AP后,累加一次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三AP为被确定为待抑制AP中的任一AP。AC每确定第三AP为待抑制AP一次,则累加一次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待抑制次数的初始值为0。
本申请实施例中,AC可以始终记录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AC也可以在从评估列表中移除第三AP时,清除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便于准确确定待抑制AP。
步骤S72,判断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次数。若是,则执行步骤S73;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72。
上述第一预设次数可以为预设的任一数值。第一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一预设数量可以为3,当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达到3次时,AC执行步骤S73,重启第三AP。
步骤S73,重启第三AP,并累加一次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AP重启,再次接入AC时,AC从评估列表中移除第三AP,并将该第三AP作为新接入的AP,配置该第三AP的上下线次数为记录的锚数据。此外,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累加一次,抑制重启次数的初始值为0。
步骤S74,判断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次数。若是,则执行步骤S75;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S74。
上述第二预设次数可以为预设的任一数值。第二预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第二预设数量可以为3,当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达到3次时,AC执行步骤S75,对第三AP进行抑制。
步骤S75,对第三AP进行抑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AC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对第三AP进行抑制:
将第三AP加入黑名单;
丢弃第三AP发送的报文;
用户查询黑名单,向AC输入第三AP的解除指令,AC根据解除指令,解除对第三AP的抑制,如将第三AP从黑名单中移除等。当解除对第三AP的抑制后,AC可以正常转发来自第三AP的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对于抑制重启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数量的在线AP,AC在组网中对该AP的报文不进行传输,采取熔断措施,断开该AP与组网主体的连接,保证大规模组网的整体稳定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待抑制AP记录表示被确定为待抑制AP的待抑制次数和表示被AC强制重启的抑制重启次数,当该AP的待抑制次数累加到一定数值时,将该AP重启,使其通过重启自行修复。当抑制重启次数累加到一定数值时,可以确定该AP为故障AP,即该AP不可自行修复,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对该AP进行抑制,及时阻断对网络整体的更大伤害。同时可以自动完成有效的局部AP的故障隔离,保证整体组网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比对条件可以为:若记录的锚数据大于预设差值阈值,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若记录的锚数据小于等于预设差值阈值,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相应的,上述步骤S12可以为:若记录的锚数据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四AP加入评估列表;若记录的锚数据小于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其中,第四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第五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差值阈值可以为任一预设的数值,上述预设比例阈值可以为任一预设的比例,在此不限定预设的数值和比例。例如预设差值阈值可以设为10,预设比例阈值可以设为2。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比对条件也可以为: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相应的,上述步骤S12可以为:将第四AP加入评估列表。
预设比对条件还可以为: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相应的,上述步骤S12可以为: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AC根据记录的锚数据、预设差值阈值和预设比例阈值,将第四AP或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即在线AP中上下线次数较多的AP选择出来并加入评估列表,以筛选出可能不稳定的AP。
下面结合图8-图10所示的流程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诊断算法启动/退出的一种流程示意图。第三预设数量为3。
步骤S81,AC等待下一个指定采样周期。
步骤S82,AC获取在线AP数量。
步骤S83,AC判断诊断算法是否已启动。若否,则执行步骤S84;若是,则执行步骤S87。
步骤S84,AC判断在线AP数量是否大于预设启动阈值。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81;若是,则执行步骤S85。
步骤S85,AC判断是否连续3个指定采样周期,即判断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的指定采样周期个数是否到达3个。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81;若是,则执行步骤S86。
步骤S86,AC启动诊断算法,即启动设备检测方法。
步骤S87,AC判断在线AP数量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81;若是,则执行步骤S88。
步骤S88,AC判断是否连续3个指定采样周期,即判断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的指定采样周期个数是否到达3个。若否,返回执行步骤S81;若是,则执行步骤S89。
步骤S89,AC退出诊断算法,即退出设备检测方法。
上述步骤S81-步骤S89可参见图1关于诊断算法启动和退出部分的相关描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第一预设倍数为1倍,第一预设次数和第二预设次数为3。
步骤S91,AC确定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
步骤S92,AC获取在线AP数量。
步骤S93,AC判断诊断算法是否已启动。若是,则执行步骤S94;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91,等待下一次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步骤S91-步骤S93可参见上述步骤S81-步骤S89部分的相关描述。
步骤S94,AC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
步骤S95,AC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是否为0。若否,则执行步骤S97;若是,则执行步骤S96。
本申请实施例中,Count(数量)表示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
步骤S96,AC确定指定采样周期减少一倍,返回执行步骤S91,等待下一次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
步骤S97,AC判断Count是否小于Rl且大于等于Rm。若是,则执行步骤S98;若否,则执行步骤S99。
其中,Rl表示第一门限,Rm表示第二门限。
步骤S98,AC更新记录的锚数据,重新比对,移除评估列表中不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
步骤S99,AC判断Count是否大于等于Rs。若是,则执行步骤S910;若否,则执行步骤S911。
其中,Rs表示第三门限。
步骤S910,AC将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
步骤S911,AC将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步骤S912,AC判断待抑制AP的待抑制次数是否达到3次。若是,则执行步骤S913;若否,则结束本次操作。
步骤S913,AC判断待抑制AP的抑制重启次数是否达到3次。若否,则执行步骤S914;若是,则执行步骤S915。
步骤S914,AC重启待抑制AP。
步骤S915,AC对待抑制AP进行抑制。
上述步骤S91-步骤S915可参见图1-图7关于设备检测方法的相关描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P上下线触发评估列表变更的一种流程示意图。第二预设倍数为1倍。
步骤S101,AC将记录的锚数据作为新接入的AP的上下线次数。
步骤S102,AC检测到发生AP上线/下线事件。
步骤S103,AC判断记录的锚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4;若否,则执行步骤S105。
步骤S104,AC判断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例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若否,则结束本次操作。
步骤S105,AC判断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6;若否,则结束本次操作。
步骤S106,AC将AP加入评估列表。
步骤S107,AC判断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是否大于等于Rl。若是,则执行步骤S108。若否,则结束本次操作。
其中,Rl表示第一门限。
步骤S108,AC更新记录的锚数据,移除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将指定采样周期增大一倍,刷新采样定时器。
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8可参见图4和图7关于AP上下线触发评估列表变更部分的相关描述。
与上述设备检测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检测装置,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1,用于获取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
加入模块112,用于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
确定模块113,用于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13,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根据更新后的锚数据和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每个AP的上下线次数,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不满足所述预设比对条件的AP;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非离群点;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非离群点;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确定为待抑制A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13还用于:
当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时,若所述评估列表为空,则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减少第一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移除模块;所述移除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前,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则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
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并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增大第二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重新统计采样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具体用于:
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获取第一AP和第二AP,所述第一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一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所述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二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
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的第三预设倍数,得到目标差值;
将所述评估列表中上下线次数大于所述目标差值的AP确定为离群点,将所述评估列表中的其他AP确定为非离群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或移除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当前在线的AP中除待抑制AP外的所有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
将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所述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抑制模块;所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确定第三AP为待抑制AP后,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重启所述第三AP,并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对所述第三AP进行抑制;
当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第三AP时,清除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制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三AP加入黑名单;和/或
丢弃所述第三AP发送的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入模块112,具体用于:
若记录的锚数据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四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四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若记录的锚数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五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则触发执行所述获取模块111;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则停止触发执行所述获取模块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11,具体用于:
若当前在线的AP为新接入的AP,则将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确定为记录的锚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即将上下线存在异常的AP加入评估列表,进而从评估列表中精准地确定很大概率为不稳定设备的AP,即待抑制AP。在甄别出待抑制AP情况下,可以及时对待抑制AP进行抑制操作,如将待抑制AP从网络中隔离出来,这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处理器121、通信接口122、存储器123和通信总线124,其中,处理器121,通信接口122,存储器123通过通信总线12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2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21,用于执行存储器12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图1-图10所示的设备检测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AC或云端管理平台等。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图10所示的设备检测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1-图10所示的设备检测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在线的接入点AP的上下线次数;
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
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二门限,则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根据更新后的锚数据和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每个AP的上下线次数,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不满足所述预设比对条件的AP;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门限且大于等于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中的非离群点;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确定为待抑制A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中确定待抑制AP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离群点确定为待抑制AP,并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中的非离群点;
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剩余AP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则将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剩余AP确定为待抑制A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时,若所述评估列表为空,则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减少第一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采样时间到达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前,若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门限,则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
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并将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增大第二预设倍数,所述指定采样周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
重新统计采样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离群点和非离群点:
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获取第一AP和第二AP,所述第一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一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所述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大于评估列表中第二预设数量的AP的上下线次数;
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的上下线次数的差值的第三预设倍数,得到目标差值;
将所述评估列表中上下线次数大于所述目标差值的AP确定为离群点,将所述评估列表中的其他AP确定为非离群点。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更新记录的锚数据的步骤,包括:
计算当前在线的AP中除待抑制AP外的所有AP的上下线次数的平均值;
将记录的锚数据更新为所述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第三AP为待抑制AP后,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时,重启所述第三AP,并累加一次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
当所述第三AP的抑制重启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时,对所述第三AP进行抑制;
当从所述评估列表中移除所述第三AP时,清除所述第三AP的待抑制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三AP进行抑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三AP加入黑名单;和/或
丢弃所述第三AP发送的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的步骤,包括:
若记录的锚数据大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四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四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比值大于预设比例阈值;
若记录的锚数据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则将第五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第五AP的上下线次数与记录的锚数据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大于预设启动阈值,则执行所述获取当前在线的接入点AP的上下线次数的步骤;
若连续第三预设数量个指定采样周期在线AP数量小于等于预设启动阈值,则停止执行所述获取当前在线的接入点AP的上下线次数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在线的接入点AP的上下线次数的步骤,包括:
若当前在线的AP为新接入的AP,则将当前在线的AP的上下线次数确定为记录的锚数据。
13.一种设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在线的接入点AP的上下线次数;
加入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锚数据和AP的上下线次数,将满足预设比对条件的AP加入评估列表,所述锚数据为诊断不稳定AP的基准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当采样时间到达指定采样周期时,根据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AP数量,从所述评估列表包括的所有AP中确定待抑制AP。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310326562.4A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56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562.4A CN116056123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562.4A CN116056123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123A true CN116056123A (zh) 2023-05-02
CN116056123B CN116056123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11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6562.4A Active CN116056123B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12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2020A (zh) * 2003-01-28 2004-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802.1x认证设备稳定性的方法
WO2010102496A1 (zh) * 2009-03-11 2010-09-16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api系统终端零干预计费的方法
CN103068019A (zh) * 2013-01-08 2013-04-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节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9575A (zh) * 2013-09-24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配置方法和控制器
US20160081031A1 (en) * 2014-09-16 2016-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7166576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的注册方法、装置及光线路终端
CN108391268A (zh) * 2018-02-09 2018-08-1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上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712782A (zh) * 2018-03-20 2018-10-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17597A (zh) * 2019-05-08 2020-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业务监测方法和设备
JP2021146154A (ja) * 2020-03-16 2021-09-27 美和 江端 縫目安定下糸制御装置
WO2021233322A1 (zh) * 2020-05-19 2021-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记录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7330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134343A (zh) * 2021-03-29 2022-09-30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150460A (zh) * 2022-06-30 2022-10-04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安全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2020A (zh) * 2003-01-28 2004-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802.1x认证设备稳定性的方法
WO2010102496A1 (zh) * 2009-03-11 2010-09-16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wapi系统终端零干预计费的方法
CN103068019A (zh) * 2013-01-08 2013-04-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节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9575A (zh) * 2013-09-24 2016-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配置方法和控制器
US20160081031A1 (en) * 2014-09-16 2016-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7166576A1 (zh) * 2016-03-31 2017-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网络单元的注册方法、装置及光线路终端
CN108391268A (zh) * 2018-02-09 2018-08-1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上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712782A (zh) * 2018-03-20 2018-10-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17597A (zh) * 2019-05-08 2020-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业务监测方法和设备
JP2021146154A (ja) * 2020-03-16 2021-09-27 美和 江端 縫目安定下糸制御装置
WO2021233322A1 (zh) * 2020-05-19 2021-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记录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7330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017095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134343A (zh) * 2021-03-29 2022-09-30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150460A (zh) * 2022-06-30 2022-10-04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安全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妙红英;李蒙;王艳芹;王松;洪虹;康强;: "利用大数据实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质量评估", 电力大数据, no. 03 *
屈立成;: "基于多线程扫描的网络拓扑边界监测系统设计", 微型机与应用, no. 13 *
王新峰;刘霜霜;: "WLAN网络中无线射频资源的自动管理策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no. 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12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6099B (zh) 一种服务熔断隔离系统和方法
CN101741991A (zh) 告警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36715B (zh) 状态检测方法、主节点和集群管理系统
CN104065526A (zh) 一种服务器故障报警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85478B (zh) 车辆静态电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介质、设备、车辆
US2013019106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sensor faults using sensor data
CN111292514A (zh) 一种报警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56123B (zh)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76019A (zh) 一种中央处理器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6260707B (zh) 基于共识的区块链节点灾备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49421B (zh) Sdk调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0992A (zh) 一种存储设备中控制器状态的监测及维护方法
US8483234B2 (en) Monitoring resource congestion in a network processor
CN108616423B (zh) 一种脱网设备监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2763813A (zh) 用于检测车辆的电池放电原因的设备和方法
CN110752972A (zh) 一种网卡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07028118A (ja) ノード装置の故障判断方法
CN108243069B (zh) 电能表通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296979A (zh) 一种检测物联网设备异常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47630B (zh) 一种故障告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4040470A1 (zh) 告警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A3193979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ecu on vehicle, ecu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064765A (zh) 节点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1288B (zh) 一种容器集群伸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30567B (zh) 一种网络检测模型评估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