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73308A -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3308A
CN113973308A CN202010712598.2A CN202010712598A CN113973308A CN 113973308 A CN113973308 A CN 113973308A CN 202010712598 A CN202010712598 A CN 202010712598A CN 113973308 A CN113973308 A CN 113973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management
managed
manage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25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洁
张利
杨博文
王云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125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33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990 priority patent/WO20220170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3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3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无线局域网络架构中系统复杂度高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管理设备获取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管理设备从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接收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信道和资源分配的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架构下,一般由WLAN控制器负责全局集中式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RRM包括动态信道带宽分配,用于合理地给WLAN控制器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例如接入点(accesspoint,AP)分配信道,平衡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冲突和网络性能。
然而,一个WLAN控制器通常管理大量无线接入点设备,而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可以在多个候选信道中选取,这会导致RRM过程中计算量大、从而导致系统复杂度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解决了WLAN架构系统复杂度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应用于WLAN控制器。该方法包括:WLAN控制器获取多个管理设备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其中,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仅被多个管理设备中一个管理设备所管理。WLAN控制器根据干扰参数确定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WLAN控制器将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或者将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在该方案中,WLAN控制器可以仅确定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不需要由WLAN控制器直接为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工作信道。由于每个管理设备管理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因此,管理设备的数量远小于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WLAN控制器上的计算量,降低系统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越多,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也就是说,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与该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正相关。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越多,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也越强。相应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WLAN控制器根据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确定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其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越大,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也就是说,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与该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也正相关。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越大,说明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越强。相应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WLAN控制器获取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多种组合分别对应的信道配置信息。其中,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各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及系统干扰值,系统干扰值为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系统干扰值最小的信道配置信息中各管理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
这样,WLAN控制器将所有可能的信道配置信息对应的系统干扰值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小的系统干扰值。最小的系统干扰值对应的信道配置中各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即为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从而,能够尽可能地降低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他管理设备管理地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管理设备获取该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管理设备从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接收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在该方案中,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管理设备仅调整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道或资源,因而不影响系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设备,不会产生网络震荡。从而能够保持系统的灵活性,提供业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负载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业务流量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数量。
这样,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情况,选择需要的负载参数来表示无线接入点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负载参数还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这样,通过结合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负载参数能够更准确地表示无线接入点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管理设备将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以及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这样,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管理设备发送的资源块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以及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后,能够使无线接入点设备在相应的资源块或时长内传输数据,从而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从WLAN控制器接收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管理设备获取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管理设备将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也就是说,WLAN控制器可以通过管理设备,间接获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包括: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
在该方案中,管理设备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相当于管理设备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相应的带宽。同时,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从而,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在相应的工作信道和资源块上传输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包括: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其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
这样,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在相应的工作信道和时长内传输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管理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
这里,可以认为管理设备也具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功能,也就是说,当前的架构是一种分布式RRM网络架构。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管理设备发送选举信息;若管理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加入请求信息,且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将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组,并向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加入成功信息。
在该方案中,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作为管理设备,通过发送选举信息,接收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加入请求信息,并在允许加入时向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加入成功信息,从而生成管理设备管理的RRM子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收发模块获取多个管理设备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其中,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仅被多个管理设备中一个管理设备所管理。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干扰参数确定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收发模块将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或者将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越多,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确定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其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越大,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收发模块获取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多种组合分别对应的信道配置信息。其中,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各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及系统干扰值,系统干扰值为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系统干扰值最小的信道配置信息中各管理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收发模块获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收发模块从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接收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负载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业务流量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负载参数还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收发模块将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以及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收发模块获取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通过收发模块将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其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管理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收发模块发送选举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加入请求信息,且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将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组,并向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加入成功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WLAN控制器,上述管理设备,以及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上述其他方面对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关于方法方面的有益效果的描述,此处不予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LAN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RM逻辑架构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式RRM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RRM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的基本结构;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设备选举过程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举消息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理设备选举过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级式的资源分配方案,在该方案中设置了多个管理设备,每个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这样,WLAN控制器仅需要为多个管理设备分配对应的工作信道,再由管理设备为所管理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由于管理设备的数量远远小于WLAN控制器管理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因此,在无线资源管理RRM过程中,WLAN控制器上的计算量会显著减小,从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LAN控制器用于分配并控制所有管理设备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道参数;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并且为该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信道资源、资源块或时间片等资源;无线接入点设备用于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接入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应用于分级WLAN网络架构中,如图1所示,该分级WLAN网络架构包括WLAN控制器、管理设备和无线接入点设备。其中,WLAN控制器用于管理多个管理设备,例如,WLAN控制器为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分配对应的工作信道;而每个管理设备管理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例如,每个管理设备为所管理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信道和资源;从而实现如图1所示的分级WLAN网络架构。其中,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称为一个RRM子组,也就是说,每个管理设备管理一个RRM子组。
在图1所示的分级WLAN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RM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该逻辑架构包括全局RRM模块、局部RRM模块和RRM配置模块。其中,RRM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射频(radio frequency,RF)相关参数。
其中,全局RRM模块位于WLAN控制器上,负责全局信道分配。通过WLAN控制器上的全局RRM模块可以为所有管理设备分配合适的信道资源。例如,全局RRM模块可以为所有管理设备分配对应的工作信道。
局部RRM模块位于管理设备上,能够管理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局部RRM模块负责局部信道分配。例如,局部RRM模块可以为该组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信道资源和/或其他资源。例如,局部RRM模块可以为该组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合适的信道资源、资源块数量或时长。
RRM配置模块位于无线接入点设备上,负责将资源配置到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上。相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该资源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在现有WLAN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设置了管理设备。相应地,在现有的逻辑架构中新增了局部RRM模块,局部RRM模块位于管理设备上。从而实现了一种分级式的WLAN网络架构和逻辑架构。
在图1所示的分级式WLAN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根据管理设备的位置以及管理设备上是否具有RRM配置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两种网络架构:分层式RRM网络架构和分布式RRM网络架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网络架构可以是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例如,图3A示出了一种分层式RRM网络架构。在该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中,WLAN控制器管理多个管理设备,每个管理设备管理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中,管理设备位于独立的网络设备上,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到WLAN控制器。例如,该独立的网络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同时,局部RRM模块位于管理设备上,但是管理设备上不具有RRM配置模块。也就是说,在该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不具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功能,不能直接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业务。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独立的网络设备上可能包括多个管理设备,相应的,该独立的网络设备上可能包括多个局部RRM模块。并且,在该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指的是虚拟的模块或装置。
由此可见,在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位于独立的网络设备上,并且,管理设备上仅具有局部RRM模块,而不具有RRM配置模块。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WLAN网络架构可以是分布式RRM网络架构。例如,图3B示出了一种分布式RRM网络架构。在该分布式RRM网络架构中,WLAN控制器管理多个管理设备,每个管理设备管理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进一步地,局部RRM模块位于管理设备上,同时管理设备上也具有RRM配置模块。也就是说,在该分布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具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功能,能够直接为用户终端提供无线接入业务。
由此可见,在分布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上同时具有局部RRM模块和RRM配置模块,管理设备具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功能。也可以认为,在无线接入点设备上具有局部RRM模块的情况下,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作为管理设备。
例如,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的WLAN控制器、管理设备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具体的,该通信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存储器4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4中仅是以包括通信接口404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4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4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上面介绍了WLAN网络架构中具体的两种网络架构。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级式WLAN网络架构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501、WLAN控制器获取多个管理设备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其中,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仅被多个管理设备中一个管理设备所管理。
其中,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情况。例如,该干扰参数通常用以下至少一种参数来表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或信干噪比SINR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另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噪比SNR或信干噪比SINR的值越大,则表示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越强。例如,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另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RSSI的值较大,则说明该无线接入点设备从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较大。因此,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较强。再例如,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另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SNR或SINR的值较大,则说明该无线接入点设备从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有效成分较强。因此,另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较强。
此外,干扰参数的值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干扰输出值和干扰输入值。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指的是,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输出值和干扰输入值之和。其中,干扰输出值对应某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其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干扰输入值对应上述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对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这里,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指的是,与该无线接入点设备距离较近,能够接收到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干扰或者干扰能被该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扰输入值还包括非WiFi终端(例如,蓝牙),以及非本WLAN控制器管理的外部无线接入点设备对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这里,本WLAN控制器指的是管理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WLAN控制器。在计算干扰参数时,上面介绍的这类干扰输入值也需要累加至干扰输入值中。
WLAN控制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具体的,WLAN控制器可以直接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或者,WLAN控制器也可以间接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例如WLAN控制器可以通过管理设备间接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WLAN控制器直接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则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将各自的干扰参数直接发送给WLAN控制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WLAN控制器间接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则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先将各自的干扰参数发送给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接收到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之后,将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进行汇总。之后,管理设备将汇总后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在WLAN控制器间接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情况下,WLAN控制器获取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实质上指的是,WLAN控制器获取各个管理设备的干扰参数,管理设备的干扰参数指的是该管理设备管理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总和。
本申请实施例对WLAN控制器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时机不作限定。WLAN控制器可以在不同的时机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将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也就是说,WLAN控制器可以周期性地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在首次发送给WLAN控制器的干扰参数发生更新后,将更新后的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也就是说,WLAN控制器可以在无线接入点设备首次发送给WLAN控制器的干扰参数发生更新后,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在WLAN控制器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之前,相应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将向WLAN控制器发送干扰参数。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基于不同的消息,将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本申请实施例对采用的消息类型不作限定。
例如,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基于CAPWAP扩展消息或自定义消息将干扰参数发送给WLAN控制器。图6示出了CAPWAP扩展消息或自定义消息的一种可能的基本结构。如图6所示,CAPWAP扩展消息或自定义消息的基本结构包括:目的地址、源地址、CAPWAP消息头或自定义消息头以及参数等。其中,目的地址指示消息的接收方的地址,源地址指示消息的发送方的地址,参数包括资源分配中所用的参数,例如干扰参数或负载参数等。
502、WLAN控制器根据获取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确定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其中,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该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
具体的,WLAN控制器根据获取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计算每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总量,从而确定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
其中,每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总量指的是,每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由于干扰参数的值包括干扰输入值和干扰输出值,因此,干扰总量也包括干扰输入总量值和干扰输出总量值。
其中,WLAN控制器确定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包括:针对每个管理设备,WLAN控制器确定工作信道的带宽及工作信道。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1)、WLAN控制器确定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
例如,针对每个管理设备,WLAN控制器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确定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
1)静态配置方式。静态配置方式是指,人为针对每个管理设备配置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例如,由操作维护人员在WLAN控制器上配置为每个管理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的带宽。
2)WLAN控制器根据每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来动态为每个管理设备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例如,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数量越多,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例如,WLAN控制器根据每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数量来动态为每个管理设备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的实现具体如下:
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一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160MHz;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80MHz;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超过第三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40MHz;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三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20MHz。
其中,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第二门限值大于第三门限值。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越多,相应地,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和第三门限值可以提前由操作维护人员在WLAN控制器上静态配置或者以其他方式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门限值的配置方式以及门限值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其中,WLAN控制器获取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的方式有多种。例如,WLAN控制器可以在进行管理设备选择的过程中获得该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WLAN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发送请求消息来获取各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对获取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的方式不作限定。
3)WLAN控制器根据每个管理设备内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总量来动态为每个管理设备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例如,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总量越大,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例如,WLAN控制器根据每个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总量来动态为每个管理设备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的实现具体如下:
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总量超过第一干扰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80MHz;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总量超过第二干扰门限值,并且小于第一干扰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40MHz;当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总量小于第三干扰门限值,则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为20MHz。
其中,第一干扰门限值大于第二干扰门限值,第二干扰门限值大于第三干扰门限值。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总量越大,相应地,WLAN控制器为该管理设备确定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干扰门限值、第二干扰门限值和第三干扰门限值可以提前由操作维护人员在WLAN控制器上静态配置或者以其他方式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门限值的配置方式以及门限值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2)、WLAN控制器确定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
具体的,WLAN控制器基于为每个管理设备选择的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以及每个管理设备可用的工作信道集合,来为每个管理设备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
其中,工作信道的带宽是WLAN控制器通过上述三种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来为每个管理设备确定的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每个管理设备可用的工作信道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确定:1)由操作维护人员在WLAN控制器上人工配置各个管理设备的可用的工作信道集合;2)由国家码生成各个管理设备的可用的工作信道集合。
其中,WLAN控制器确定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包括:WLAN控制器获取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多种组合分别对应的信道配置信息;该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各个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以及系统干扰值,该系统干扰值为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该系统干扰值最小的信道配置信息中各个管理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信道,即为各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其中,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多种组合的数量可以为预设值,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所有组合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WLAN控制器为各个管理设备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的过程如下:
1)各个管理设备从各自可用的工作信道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工作信道,从而形成管理设备工作信道的一个组合,即一组信道配置。
其中,若每个管理设备可用的工作信道数量是N,管理设备的总数量是M,则各个管理设备在各自的N个可用的工作信道中随机选择一个工作信道,从而能够形成MN组信道配置。
2)WLAN控制器计算各组信道配置下管理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
例如,当两个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相同或重叠的时候,计算这两个管理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当两个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不相同也不存在重叠的时候,这两个管理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为0。
其中,计算两个管理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具体是指,计算第一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与第二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
重复该步骤,从而计算出各组配置下所有管理设备两两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
3)WLAN控制器计算各组信道配置下对应的系统干扰值p。
将上述步骤中计算获得的所有管理设备两两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进行累加,从而得到系统干扰值p。
例如,各个管理设备随机选择一个工作信道,形成管理设备工作信道的一个组合,将该组合表示为第一组信道配置c0。在该第一组信道配置c0下,分别计算所有管理设备两两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将计算所得的所有管理设备两两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进行累加,得到在该第一组信道配置c0下的系统干扰值p0。在管理设备工作信道之间的其他组合下,即在其他信道配置下,可以分别获取与该信道配置对应的系统干扰值。
4)WLAN控制器将信道配置和系统干扰值对应保存。
WLAN控制器将信道配置与在该信道配置下计算得到的系统干扰值一一对应,进行保存。
例如,如果当前是第一组信道配置,则保存该第一组信道配置为优选信道配置c0,其对应的系统干扰值为p0,标记为表项<c0,p0>。如果当前是第二组信道配置,则保存为表项<c1,p1>。以此类推,保存<c_n,p_n>。
5)WLAN控制器重复步骤1-4,直到达成下面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时,WLAN控制器停止重复上述步骤1-4:
(a)当针对所有信道配置都已经计算出对应的系统干扰值。也就是说,当各个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的所有组合都已扫描完,针对所有组合都计算出了对应的系统干扰值。
例如,若每个管理设备可用的工作信道数量是N,管理设备的总数量是M,则各个管理设备在各自的N个可用的工作信道中随机选择一个工作信道,从而能够形成NM组信道配置。则WLAN控制器在针对该NM组信道配置均计算出对应的系统干扰值后,停止重复上述步骤1-4。
(b)信道配置的组合数超过了预设值K。
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维护人员预先在WLAN控制器上配置预设值K。当WLAN控制器针对K组信道配置分别计算出对应的系统干扰值之后,则停止重复步骤1-4。
6)WLAN控制器将系统干扰值最小对应的信道配置确定为针对各个管理设备确定的对应的工作信道。
WLAN控制器将上述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所有系统干扰值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小的系统干扰值。根据保存的信道配置和系统干扰值对应的表项,确定出最小的系统干扰值对应的信道配置。将该信道配置中各个管理设备选择的工作信道,确定为各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
优选地,WLAN控制器先为各个管理设备默认选择相同的主信道。之后,管理设备可以根据需求,为该管理设备所管理的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动态确定各自的主信道。
503、WLAN控制器将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
WLAN控制器针对各个管理设备确定工作信道的参数之后,即WLAN控制器为各个管理设备分别确定对应的工作信道和工作信道的带宽之后,WLAN控制器将选择的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
相应的,各个管理设备从WLAN控制器接收该工作信道的参数,以便管理设备基于工作信道的参数来进一步为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相应的资源,例如,信道资源、资源块数量或时长。
可选地,WLAN控制器也可以将工作信道的参数直接下发给对应的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直接由无线接入点设备负责设置或改变自身的信道资源,例如,工作信道及工作信道的带宽,以便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在新信道资源上提供无线接入。
通过以上实施例描述的资源分配方法,WLAN控制器仅确定各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不需要由WLAN控制器为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均分配工作信道,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计算量,降低系统复杂度。例如,目前系统中总共有1000个无线接入点设备。若根据现有技术中集中式的RRM,假设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有20个可分配的工作信道,理论上信道的组合数为100020,需要为每种组合均计算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因此,计算量较大。而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道分配方法,只需要给管理设备分配对应的工作信道。假设一个管理设备管理100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则系统中有10个管理设备。每个管理设备有20个可分配的工作信道,则为管理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的组合数为1020。显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道分配方法,计算量能够显著减少,从而系统复杂度降低。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还包括:
504、管理设备获取所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
其中,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用于表示无线接入点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例如,负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业务流量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终端数量。业务流量包括下行流量和上行流量,分别对应本无线接入点设备向站点(station,STA)发送的业务流量和STA向本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业务流量。进一步地,业务流量还包括已经传输的流量和待传输的流量。例如,业务流量越大或者用户终端数量越大,相应地,负载参数也越大。
进一步地,该负载参数还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例如,业务包括视频、语音和文字等,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视频>语音>文字。其中,业务优先级越高,相应地,该业务的负载参数也越大。再例如,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例如,VIP用户的优先级高于普通用户。其中,用户优先级越高,相应地,负载参数也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对管理设备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的时机不作限定。管理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时机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将负载参数发送给管理设备。也就是说,管理设备可以周期性地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在首次发送给管理设备的负载参数发生更新后,将更新后的负载参数发送给管理设备。也就是说,管理设备可以在无线接入点设备首次发送给管理设备的负载参数发生更新后,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
在管理设备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之前,相应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将向管理设备发送负载参数。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基于不同的消息,将负载参数发送给管理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采用的消息类型不作限定。例如,与无线接入点设备向WLAN控制器发送干扰消息类似,无线接入点设备也可以基于如图6所示的CAPWAP扩展消息或自定义消息将负载参数发送给管理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干扰参数和负载参数的消息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干扰参数和负载参数。例如,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在图6所示的CAPWAP扩展消息或自定义消息的基本结构中的参数中同时设置自身的干扰参数和负载参数。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将该消息经由管理设备发送给WLAN控制器,使得管理设备获取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同时WLAN控制器获取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设备也可以单独发送负载参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分别向WLAN控制器发送干扰参数,再分别向管理设备发送负载参数。
也就是说,管理设备在获取所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时,也可以同时获取所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或者,在管理设备接收到WLAN控制器分配的工作信道的参数之后,管理设备单独获取所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
505、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管理设备首先会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计算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具体地,管理设备可以通过归一化处理来计算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
例如,若负载参数为业务流量,则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等于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的值除以该无线接入点设备所在的RRM子组内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的值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若负载参数中包括了多个参数,例如负载参数包括业务流量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终端数量,则对业务流量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终端数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再对求得的负载比重进行累加。
例如,管理设备基于业务流量计算出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为0.1,基于用户终端数量计算出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为0.15,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最终的负载比重为0.25。
之后,管理设备基于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来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RU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1)、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确定资源块RU的数量。其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
该过程可以包括: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RU的数量。
其中,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是指,根据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确定的可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例如,以最小的带宽粒度26-tone为单位举例,不同的工作信道的带宽对应的资源块RU的个数如下表1所示。
表1
带宽类型 20MHz 40MHz 80MHz 160MHz
26-tone RU 9 18 37 74
从表1可见,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工作信道的带宽中的资源块的个数越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对资源块的带宽粒度不作限定,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更大的带宽粒度作为单位资源块的带宽粒度。
其中,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RU的数量,还包括:
若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已分配资源块的数量大于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则将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资源块的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按序将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资源块的数量依次减1,直至已分配资源块的数量等于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管理设备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对应的资源块的数量可以用资源块的序号向量来表示。因此,将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资源块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是将资源块的序号向量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例如,资源块的序号向量包括<RU_Index_Start,RU_Index_End>,其中,RU_Index_Start表示资源块的开始序号,RU_Index_En表示资源块的结束序号,资源块的结束序号减去资源块的开始序号等于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资源块的个数。资源块按照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顺序依次编号。
其中,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资源块的数量实质上表示的是,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信道带宽。而每个RRM子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该RRM子组的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RRM子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为WLAN控制器为对应的管理设备分配的工作信道。
例如,假设管理设备管理了三个无线接入点设备,若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是0.3,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是0.2,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是0.5。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是40MHz,以最小的带宽粒度26-tone为单位为例,此时对应的可分配的资源块总量是18个。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各自的负载比重,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5.4个资源块,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3.6个资源块,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9个资源块。对于资源块个数不是整数的,向上取整数。因此,最终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6个资源块,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4个资源块,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9个资源块。此时,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各自对应的资源块个数总和为19个,大于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这种情况下,将这三个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资源块的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接着按顺序将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资源块的数量依次减1,直至已分配资源块的数量等于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因此,先给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资源块的数量减1,此时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8个资源块。因此,三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资源块的总量为18个,等于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最终,分配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的数量分别为6个、4个和8个。
上述内容中分配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的数量分别为6个、4个和8个。若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开始序号为0,资源块结束序号为6;那么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开始序号是6,资源块结束序号是10;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开始序号是10,资源块结束序号是18。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为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分别分配的资源块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道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当负载参数中还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时,管理设备根据业务优先级或用户优先级预留带宽,并且按照带宽和资源块的转换关系将预留带宽转换成相应的资源块的个数。在可分配的资源块总量中先减去预留的资源块的个数,并将这些资源块分配给对应的高优先级业务或用户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2)、管理设备根据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该过程可以包括: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其中,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以及可分配的总时长,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其中,可分配的总时长指的是,管理设备为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信道的周期时长。可分配的总时长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可分配的时长,从而可以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其中,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时长可以用时间片的数量表示。例如,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越大,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时长越长。也就是说,管理设备为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时间片的数量越多。
其中,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以及可分配的总时长,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还包括:
若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总和大于总时长,则将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将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时间片的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按序将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的数量依次减1,直至已分配时间片的数量等于总时长,即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总和等于总时长;管理设备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即对应的时间片的数量。
其中,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对应的时间片的数量可以用时间片Timeslot的序号向量来表示。因此,将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是将时间片的序号向量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例如,Timeslot的序号向量包括<Timeslot_Start,Timeslot_End>,其中,Timeslot_Start表示Timeslot的开始序号,Timeslot_End表示Timeslot的结束序号,Timeslot的结束序号减去Timeslot的开始序号等于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Timeslot的数量。Timeslot按照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顺序依次编号。
其中,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可分配时间片的数量实质上表示,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可分配的时间的不同时段工作。每个RRM子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和管理该RRM子组的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相同,每个RRM子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的带宽和管理该RRM子组的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的带宽也相同。也就是说,每个RRM子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和为WLAN控制器分配的工作信道。
例如,假设管理设备管理了三个无线接入点设备,若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是0.3,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是0.2,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比重是0.5。可分配的总时长为999ms。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各自的负载比重,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299.7,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199.8,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499.5。对于时间片数量不是整数的,向上取整数。因此,最终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300,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200,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500。此时,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各自对应的时间片数量总和为1000,大于可分配的总时长。这种情况下,将这三个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时间片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接着按顺序将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依次减1,直至已分配资源块的数量等于可分配的总时长。因此,先给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资源块的数量减1,此时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为499。因此,三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时间片数量的总和为999,等于可分配的总时长。最终,分配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间片的数量分别为300、200和499。也就是说,分配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分别为300ms、200ms和499ms。
上述内容中分配给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间片的数量分别为300个、200个和499个。若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开始序号为0,资源块结束序号为300;那么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开始序号是300,资源块结束序号是500;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资源块开始序号是500,资源块结束序号是999。
这里,上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上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第三无线接入点设备分别在不同的时段利用相同的工作信道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负载参数中还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时,主WLAN控制器根据业务优先级或用户优先级预留带宽,并且按照预留带宽和可分配的带宽的比例将预留带宽转换成相应的时间片的数量。在可分配的总时长中先减去预留的时间片的数量,并将这些时间片分配给对应的高优先级业务或用户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506、管理设备将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以及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管理设备将从WLAN控制器接收的该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及管理设备为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发送给对应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相应地,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管理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及管理设备为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的资源块的数量或时长,使得无线接入点设备在相应的资源块或时长内传输数据,从而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
本申请以上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通过该方法,管理设备调整某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道或资源时,不影响系统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设备,不会产生网络震荡,从而能够保持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业务体验。例如,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存在管理设备,当某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由于外部干扰或业务条件需要改变信道时,该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也需要改变信道。以此类推,产生的连锁反应,使得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都需要改变信道,从而产生网络震荡,影响业务体验。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当某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由于外部干扰或业务条件需要改变信道时,由于其他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与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可能由不同管理设备管理,因此,改变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道或资源,不会影响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从而系统能够保持较好的灵活性,提高业务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还包括:选举管理设备的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对管理设备选举的时机不作限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信道和资源分配之前已经完成管理设备选举过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信道和资源分配之后将进行管理设备选举过程。
基于不同的RRM网络架构,管理设备选举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基于上述分布式RRM网络架构和分层式RRM网络架构,选举管理设备的过程也不同。
下面通过两种举例方式来介绍具体的选举过程。
方式1
方式1是基于分布式RRM网络架构的管理设备选举过程。
如图7所示,在分布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选举过程包括:
701、无线接入点设备在首次上电后,判断是否接收到至少一个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信息。
具体的,该步骤还包括:
(a)、无线接入点设备首次上电后,与WLAN控制器进行CAPWAP建链,从WLAN控制器获得工作信道集合。
其中,无线接入点设备与WLAN控制器进行CAPWAP建链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详述。无线接入点设备与WLAN控制器进行CAPWAP建链之后,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从WLAN控制器获得工作信道集合。例如,工作信道集合可以由操作维护人员预先在WLAN控制器上人工配置。本申请对工作信道集合的配置方式不作限定。
(b)、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工作信道集合的信道中轮询地进行信道切换,判断是否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消息。
其中,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消息是Beacon或Probe请求帧,该选举消息中包括了管理设备的选举信息选项。
例如,图8示出了选举消息的一种形式,包括:信元编号、RRM子组信息和管理设备信息。其中,信元编号是新增的管理设备的选举信息选项唯一标识;RRM子组信息包括当前RRM子组的唯一标识、和/或已有无线接入点设备数、和/或RSSI门限,以及是否允许加入等;管理设备信息包括管理设备的唯一标识、MAC地址、IP地址或工作信道等。
其中,无线接入点设备会记录在每个工作信道上的判断结果,即在每个工作信道上是否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消息。
在步骤701之后,可以执行步骤702a或步骤702b。
702a、若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信息,则加入该至少一个管理设备中的目标管理设备,并向该目标管理设备发送加入请求信息。
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若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信息,则保存至少一个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消息。
可选的,若新无线接入点设备未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信息,则继续扫描,等待管理设备的选举信息,直到预设时长后停止扫描。
(b)、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保存的至少一个管理设备的选举消息,选择目标管理设备。
其中,目标管理设备是至少一个管理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大的管理设备。例如,将RSSI最大的选举消息所对应的管理设备确定为目标管理设备。
(c)、无线接入点设备向目标管理设备发送加入请求消息。
其中,加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无线接入点设备唯一标识、无线接入点设备名称、MAC地址和/或IP地址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加入请求消息中具体包括的信息不作限定,只要加入请求信息能唯一标识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即可。
相应地,目标管理设备会执行下面的步骤703。
703、目标管理设备接收该加入请求信息,并判断是否允许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
704a、若目标管理设备确定自身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允许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
例如,目标管理设备向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请求成功消息。
同时,目标管理设备进行信息更新。例如,目标管理设备更新的信息包括:1)更新本地数据库,增加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息,并且相应地,将该目标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增加1;2)更新该目标管理设备的选举信息选项,并在网络中广播发送。例如,该目标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则相应地,该目标管理设备的选举信息选项中的RRM子组信息也发生变化;3)向WLAN控制器发送RRM子组更新消息,包括该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信息。也就是说,管理设备通知WLAN控制器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点设备数量发生变化。
704b、若目标管理设备确定自身所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不允许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
例如,该目标管理设备将向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请求失败消息,禁止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
在步骤701之后的一种情况下,还可以执行步骤702b。
702b、若无线接入点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任何管理设备发送的选举信息,则将该无线接入点设备设置为管理设备,并且该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作为管理设备来广播选举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时长不作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设备负载比较重的情况下,或者在为了保证关键业务的情况下,或者在WLAN控制器进行重新配置的情况下,RRM子组可发起管理设备重选过程。由于在分布式RRM架构中,管理设备也具有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因此,例如,若当前管理设备负载比较重,或者当前管理设备上的关键业务需要保证,该管理设备所在的RRM子组可以重新选择合适的新的管理设备,减少当前管理设备的负载,或者保证当前管理设备上的关键业务。
通过该实施例,能够在分布式RRM架构中,选择合适的管理设备,从而实现分级进行无线资源管理。
方式2
方式2是基于分层式RRM网络架构的管理设备选举过程。在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位于独立的网络设备,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到WLAN控制器,网络设备为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划分RRM子组并生成虚拟的管理设备,以执行局部RRM模块功能。
如图9所示,在分层式RRM网络架构中,管理设备选举过程包括:
901、网络设备从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选择一个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并统计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
在网络设备从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选择一个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之前,网络设备还会获取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从而生成邻居信息表。
其中,邻居信息表指的是各个无线接入点设备对应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与各个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例如,网络设备从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作为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网络设备根据邻居信息表,可以统计出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所有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
902、网络设备生成RRM子组。
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则按照干扰参数的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将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排序,将排序后的前第二预设值个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划分为一个RRM子组。其中,第二预设值是预先设定的一个RRM子组中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的门限值。
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二预设值,则先将所有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划入一个RRM子组中,之后,按照干扰参数的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将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排序,选择排序后干扰参数的值最大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记为M。根据邻居信息表,统计该干扰参数的值最大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M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将M的所有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干扰参数的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将M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该RRM子组,直到达到第二预设值为止;或者,依此类推,直到没有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为止。
例如,假设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为8,RRM子组的无线接入点设备数量的门限值10,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RRM子组的无线接入点设备数量的门限值。将该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8个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干扰参数的值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干扰参数的值最大的邻居M。M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有3个,将M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按照干扰参数的值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前两个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该RRM子组。此时达到RRM子组的门限值,该RRM子组中包含目标无线接入点设备的8个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干扰参数的值最大的邻居M的2个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
903、网络设备生成RRM子组唯一的标识,并生成一个虚拟管理设备信息。
网络设备生成RRM子组之后,将为该RRM子组生成RRM子组唯一的标识,并为RRM子组统一生成一个虚拟管理设备信息。该虚拟管理设备信息包括:管理设备标识、管理设备的工作信道和RRM子组信息。同时该虚拟管理设备信息将被发给该RRM子组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WLAN控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WLAN控制器执行的操作可以由WLAN控制器上的全局RRM模块执行,管理设备执行的操作可以由管理设备上的局部RRM模块执行,无线接入点设备执行的操作可以由无线接入点设备上的RRM配置模块执行。以上WLAN控制器可以替换为全局RRM模块,管理设备可以替换为局部RRM模块,无线接入点设备可以替换为RRM配置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级式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设置管理设备,并在管理设备上增加局部RRM模块,使得WLAN控制器仅需要为管理设备分配信道,减少了WLAN控制器上的计算量,降低了WLAN控制器上的全局RRM模块的复杂度。同时,管理设备对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进行资源分配时,对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邻居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较小,从而能够保持较好的灵活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在降低系统的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从而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主要从通信装置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WLAN控制器或上述管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上面主要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中由WLAN控制器或管理设备执行的步骤。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0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00包括:收发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00为WLAN控制器或位于WLAN控制器上,收发模块1001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步骤501和步骤503,和/或以上方法实施例中WLAN控制器执行的其他步骤或功能。
处理模块10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步骤502,和/或以上方法实施例中WLAN控制器执行的其他步骤或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00为管理设备或位于管理设备上,收发模块1001可以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步骤504和步骤506,和/或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执行的其他步骤或功能。
处理模块100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步骤505;图7所示的步骤703、步骤704a和步骤704b,和/或以上方法实施例中管理设备执行的其他步骤或功能。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0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10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执行的动作。
具体的,图10中的收发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的功能或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0中的收发模块1001的功能或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图10中的处理模块1002的功能或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来实现。
可选地,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WLAN控制器。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
可选地,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通信装置执行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WLAN控制器。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
可选地,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模块,或片上系统。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执行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WLAN控制器。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
可选地,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系统,该系统包括WLAN控制器、管理设备和无线接入点设备。该系统中的WLAN控制器和管理设备可以分别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WLAN控制器和管理设备所执行的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芯片或片上系统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管理设备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其中,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仅被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一个管理设备所管理;
根据所述干扰参数确定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
将所述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或者将所述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越多,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确定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
其中,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越大,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多种组合分别对应的信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各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及系统干扰值,所述系统干扰值为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所述系统干扰值最小的所述信道配置信息中各所述管理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
5.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管理设备获取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
所述管理设备从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业务流量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参数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将所述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以及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WLAN控制器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获取所述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所述管理设备将所述干扰参数发送给所述WLAN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其中,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5-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发送选举信息;
若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加入请求信息,且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将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组,并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加入成功信息。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模块获取多个管理设备管理的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其中,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一组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多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中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仅被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一个管理设备所管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干扰参数确定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将所述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或者将所述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越多,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每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确定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
其中,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的值越大,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带宽越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获取所述多个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之间的多种组合分别对应的信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信道配置信息包括各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以及系统干扰值,所述系统干扰值为所述多个管理设备中的每个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与其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干扰参数的值之和;所述系统干扰值最小的所述信道配置信息中各所述管理设备分别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所述管理设备的对应的工作信道。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模块获取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模块从无线局域网WLAN控制器接收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指示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业务流量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终端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参数还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业务优先级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用户优先级。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将所述资源块的数量或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以及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的参数发送给对应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获取所述管理设备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干扰参数;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将所述干扰参数发送给所述WLAN控制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和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中的资源块数量,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资源块的数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负载参数,为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分配每个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时长;
其中,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每个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信道与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工作信道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18-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设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发送选举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加入请求信息,且所管理的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将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加入所述管理设备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组,并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加入成功信息。
27.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8-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管理的无线接入点设备。
CN202010712598.2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3973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2598.2A CN113973308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21/100990 WO2022017095A1 (zh) 2020-07-22 2021-06-18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2598.2A CN113973308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3308A true CN113973308A (zh) 2022-01-25

Family

ID=7958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2598.2A Pending CN113973308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73308A (zh)
WO (1) WO20220170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6123A (zh) * 2023-03-24 2023-05-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4271B2 (en) * 2004-04-12 2007-03-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llocation of channels to wireless LANs
US8830976B2 (en) * 2012-07-25 2014-09-09 The Boeing Company WLAN channel allocation
US9241275B2 (en) * 2013-02-28 2016-01-19 Cisco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processing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DID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703281B (zh) * 2013-12-06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分配方法、信道分配装置及无线局域网系统
CN103973599B (zh) * 2014-04-25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OpenFlow 的信道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25525B (zh) * 2015-07-22 2018-09-0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信道无线局域网的信道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US10524270B2 (en) * 2017-03-06 2019-12-3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ntention-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8156621B (zh) * 2017-12-05 2020-09-11 东南大学 基于OpenFlow协议的密集WLAN干扰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6123A (zh) * 2023-03-24 2023-05-0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56123B (zh) * 2023-03-24 2023-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17095A1 (zh)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2784B2 (en) Base station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987230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53527B2 (en) Orthogonal frequency domain multiplexing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36518B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10785709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ividing resources to establish connection
US201303433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US10674402B2 (en) Load balancing system with an access controller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2021028214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or using partial and bulk spectrum in a network
CN113473562B (zh) 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7154840B (zh) 资源分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6550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
US7106708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fast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F-DCA)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253781B2 (en) Scheduling in consideration of terminal group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973308A (zh) 一种信道和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692057A (zh) 一种网络切片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US984406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group resources during trunking communication
US20140334356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ells
US20230095005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lients of multiple co-hosted vaps
CN105764118B (zh) Mocn小区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40031926A1 (en) Network slice subnet instance configuration
US7212826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fast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escape mechanism i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11836351B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JP2019534610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オペ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1877685B1 (ko) 특수 통신을 위한 중앙 관리 서버 및 중앙 관리 서버의 접속 방법
WO2023095334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