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061B -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061B
CN116056061B CN202310341469.0A CN202310341469A CN116056061B CN 116056061 B CN116056061 B CN 116056061B CN 202310341469 A CN202310341469 A CN 202310341469A CN 116056061 B CN116056061 B CN 116056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nsity
determining
communication
signal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14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061A (zh
Inventor
程伟
杨丽丹
杨丽香
杨顺作
杨金燕
杨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sheng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sheng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sheng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sheng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14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应急救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如此,遇难者如果在可用通信设备的附近,直接回话就可以进行求救,本发明通过主动呼救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一部分遇难者。

Description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应急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利用各种通信资源,进行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的特殊通信机制,保障应急通信才能够使更多的人获救,减少损失。目前在发生区域性灾害后,该区域的通信往往会发生中断,遇难者的救援信息无法传出。另外,在发生地震后,部分遇难者无法移动,通信设备如果不在手边很难自主的进行通信求救。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
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
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
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确定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强度值,每个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
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
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
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
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
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访问FTP服务器,输入IP地址,查询数据传输信息;
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
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即为可用通信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
强度低点确定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IP地址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
通信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
主动通话呼叫模块,用于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强度低点确定模块包括:
信号强度判定单元,用于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确定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强度值,每个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
低点区域形成单元,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
通信基站布局单元,用于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信基站布局单元包括:
增强圆形生成子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
增强圆形填充子单元,用于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
布局位置点子单元,用于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IP地址段确定模块包括:
信号基站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
IP地址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模块包括:
传输信息查询单元,用于访问FTP服务器,输入IP地址,查询数据传输信息;
话单信息调取单元,用于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
可用通信设备单元,用于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即为可用通信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根据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使得灾害发生区域的通信恢复正常,通信设备就能够进行联网和传输数据。另外,本发明还会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然后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遇难者如果在可用通信设备的附近,直接回话就可以进行求救,通过主动呼救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一部分遇难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中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的流程图。
图3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中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流程图。
图4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中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的流程图。
图5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中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的流程图。
图6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中强度低点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中通信基站布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中IP地址段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中通信设备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
S200,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S300,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
S400,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
S500,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发生区域性灾害后,该区域的通信往往会发生中断,遇难者的救援信息无法传出。另外,在发生地震后,部分遇难者无法移动,通信设备如果不在手边很难自主的进行通信求救,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需要根据灾害发生的区域制定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包括飞行路线,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使得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路线进行飞行,所述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安装有定位系统以及通信强度检测系统,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会实时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强度检测信息就能够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进而能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布局的是临时的通信基站,临时的通信基站可以移动,临时的通信基站可以安装在车辆上或者无人机上,如此灾害发生区域的通信情况就会恢复,通信设备就能够进行联网和传输数据。为了解决部分遇难者无法自主进行通信求救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然后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遇难者如果在可用通信设备的附近,直接回话就可以进行求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主动呼救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一部分遇难者。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步骤,具体包括:
S201,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确定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强度值,每个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
S202,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
S203,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实时上传强度检测信息后,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会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需要提前设置一个设定强度值,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说明强度低点区域很有可能发生了通信中断,无法正常进行数据的传输,那就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的整体布局,确保强度低点区域的通信情况能够恢复。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步骤,具体包括:
S2031,接收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
S2032,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
S2033,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强度低点区域的通信情况能够恢复,需要在强度低点区域中放置通信基站,需要确定通信基站覆盖半径并进行上传,会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即增强圆形之间可以交叉,确保做到全方位覆盖,填充用了多少的信号增强圆形,就需要投放多少个通信基站,并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位置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投放即可。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的步骤,具体包括:
S301,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
S302,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IP地址会随着地理位置而改变,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通信设备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而因为不同公网IP地址是由电信运营商进行分配的,电信运营商会根据区域中得信号基站分配不同的IP地址段,IP地址段能够反映通信设备的当前位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再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IP地址段为IP地址的一部分。
如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
S401,访问FTP服务器,输入IP地址,查询数据传输信息;
S402,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
S403,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即为可用通信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运营商配合,运营商允许使用其数据库,其中FTP服务器是在互联网上提供文件存储和访问服务的计算机,它们依照FTP协议提供服务,简单地说,支持FTP协议的服务器就是FTP服务器,AAA话单服务器是一个能够处理用户访问请求的服务器程序,提供验证授权以及帐户服务,主要目的是管理用户访问网络服务器,对具有访问权的用户提供服务。只要通信设备进行联网,信号基站就会分配给该通信设备一个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该信号基站对应的IP地址段,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包含这些IP地址段的IP地址后,本发明实施例会访问FTP服务器,自动输入IP地址,查询近期的数据传输信息,并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紧接着就可以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信号采集模块100,用于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
强度低点确定模块200,用于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IP地址段确定模块300,用于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
通信设备确定模块400,用于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
主动通话呼叫模块500,用于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需要根据灾害发生的区域制定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包括飞行路线,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使得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路线进行飞行,所述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安装有定位系统以及通信强度检测系统,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会实时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强度检测信息就能够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进而能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布局的是临时的通信基站,临时的通信基站可以移动,临时的通信基站可以安装在车辆上或者无人机上,如此灾害发生区域的通信情况就会恢复,通信设备就能够进行联网和传输数据。为了解决部分遇难者无法自主进行通信求救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然后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遇难者如果在可用通信设备的附近,直接回话就可以进行求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主动呼救能够切实的帮助到一部分遇难者。
如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强度低点确定模块200包括:
信号强度判定单元201,用于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确定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强度值,每个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
低点区域形成单元202,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
通信基站布局单元203,用于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如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信基站布局单元203包括:
增强圆形生成子单元2031,用于接收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
增强圆形填充子单元2032,用于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
布局位置点子单元2033,用于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
如图9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IP地址段确定模块300包括:
信号基站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
IP地址段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
如图10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模块400包括:
传输信息查询单元401,用于访问FTP服务器,输入IP地址,查询数据传输信息;
话单信息调取单元402,用于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
可用通信设备单元403,用于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即为可用通信设备。
以上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8)

1.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
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
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只要通信设备进行联网,信号基站就会分配给该通信设备一个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该信号基站对应的IP地址段;
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
其中,所述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的步骤,具体包括:访问FTP服务器,输入IP地址,查询数据传输信息;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即为可用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确定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强度值,每个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
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
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
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
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
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
5.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通信信号采集模块,用于接收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将通信信号采集轨迹信息发送至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
强度低点确定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强度采集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根据强度检测信息确定强度低点位置,根据强度低点位置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IP地址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IP地址段;
通信设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此时已经被分配的符合所述IP地址段的IP地址,确定IP地址对应的可用通信设备,只要通信设备进行联网,信号基站就会分配给该通信设备一个IP地址,所述IP地址包含该信号基站对应的IP地址段;
主动通话呼叫模块,用于向所述可用通信设备拨打紧急通话,所述紧急通话默认直接拨通;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模块包括:传输信息查询单元,用于访问FTP服务器,输入IP地址,查询数据传输信息;话单信息调取单元,用于登录AAA话单服务器,根据数据传输信息确定相应的话单信息;可用通信设备单元,用于根据话单信息中的IP地址确定对应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即为可用通信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低点确定模块包括:
信号强度判定单元,用于对无人机上传的强度检测信息进行判定,确定信号强度是否低于设定强度值,每个所述强度检测信息包括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
低点区域形成单元,当强度检测信息中的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强度值时,将对应的位置信息标记为强度低点位置,对所有的强度低点位置进行整合得到强度低点区域;
通信基站布局单元,用于根据强度低点区域确定通信基站布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基站布局单元包括:
增强圆形生成子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基站覆盖半径,根据通信基站覆盖半径生成信号增强圆形;
增强圆形填充子单元,用于使用信号增强圆形对强度低点区域进行自动填充,使得强度低点区域被完全覆盖,填充时,相邻两个信号增强圆形之间有设定的重叠范围;
布局位置点子单元,用于确定填充后的信号增强圆形的中心为通信基站位置点,根据通信基站位置点进行布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救援紧急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地址段确定模块包括:
信号基站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紧急救援区域信息确定区域内的信号基站;
IP地址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信号基站确定对应的IP地址段。
CN202310341469.0A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056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469.0A CN116056061B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1469.0A CN116056061B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061A CN116056061A (zh) 2023-05-02
CN116056061B true CN116056061B (zh) 2023-06-06

Family

ID=8613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1469.0A Active CN116056061B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06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6815A (zh) * 2020-11-09 2021-02-23 张容连 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408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故障弱化模式下实现数据业务的方法
RU2691083C1 (ru) * 2015-08-28 2019-06-10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обработк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х данных
CN107659922A (zh) * 2017-09-22 2018-02-02 深圳市久互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施救后台基于互联网的救援实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18505A (zh) * 2020-06-30 2020-10-23 天津市职业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应急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6815A (zh) * 2020-11-09 2021-02-23 张容连 网络移动终端紧急救援智能报警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061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9361B2 (en) Provis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7869815B2 (en) Loca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security
RU2316152C2 (ru)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и
CN1602645B (zh) 用于控制保密性的电信系统和方法
CN101194526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位置信息服务的方法
CN110213800B (zh) 网络切片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EP2744198A1 (e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using mobile terminals
EP1188287B1 (en) Determin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US20050137797A1 (en) Telematic method for real-time routing to stolen vehicles
CN101917721A (zh) 一种区域接入平台、移动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6056061B (zh) 一种应急救援紧急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820011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13347A (zh) 5g手机报警人精确定位方法
US9730043B2 (en) Reducing provider costs related to E911 service
CN101198102B (zh) 一种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276762A1 (en) Geospatial location verification
CN114241612B (zh) 一种移动考勤位置的校验方法及系统
US9167102B2 (en) Separable billing for personal data services
CN110213769B (zh) 一种内网访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782664A (zh) 摄像机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3327165B (zh) 移动终端、服务器和导航地图数据更新方法
CN111246387B (zh) 一种宽带网络网关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12616144B (zh) 基于云服务获取终端手机号码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3029211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ON OR DEALLOCATION OF NAS STACKS TO IoT DEVICES
KR101236421B1 (ko) 목표 단말기 사용자의 프라이버시 보호를 위한 목표 단말위치 계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