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0827B -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0827B
CN108270827B CN201611265519.8A CN201611265519A CN108270827B CN 108270827 B CN108270827 B CN 108270827B CN 201611265519 A CN201611265519 A CN 201611265519A CN 108270827 B CN108270827 B CN 108270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ata
platform
capabilit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55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0827A (zh
Inventor
邢彪
张秋旻
于杭
尹皓玫
俞路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55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0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0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0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6Grouping or aggregating service requests, e.g. for unified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Network services using third party service provi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与位置平台对接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可以将该请求透传至与位置平台对应的第一能力组件处;随后第一能力组件可以根据该请求的应用场景基于对应的协议发送至位置平台的对应接口处,并在从对应接口处接收到请求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后,将该数据通过能力开放平台接口以第一接口调用响应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能力开放平台能够将位置平台的接口提供给第三方调用,从而第三方可以使用位置平台提供的位置数据执行一系列的应用操作。

Description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核心网是整个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可以把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以及系统支撑部分。核心网部分就是位于网络子系统内,核心网的主要作用是把从A口接收到的呼叫请求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例如业务平台上)。
现有的核心网可以如图1所示,以业务平台中的位置平台为例,位置平台的数据是从信令监测系统关联回填后接入,其可以连接2G/3G的A口(A接口是BSC和MSC之间的接口)同时接入MAP数据(呼叫、短信、位置更新)的CC、MM、SM消息。位置平台可以根据接入的数据,以IMSI为用户主节点根据实时信令业务情况,在内存表中更新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域码;CI:Cell Identity,基站编号,是一个16位的数据(范围是0到65535);GT:用户所属的HLR的GT地址,GT码用于标识每个交换机的号码,每个交换机都要创建自己的GT值,就如同要创建自己的信令点码一样,目前用于交换机寻址的设备GT格式是E.164),以供各类应用的位置服务需要。
然而,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核心网络架构中,运营商位置平台的能力无法通过标准的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使用,从而第三方无法直接获取用户准确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位置平台的能力无法通过标准的接口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使用,从而第三方无法直接获取用户准确的位置信息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包括:在能力开放平台处:
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调用位置平台接口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的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为与位置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中包含的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再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包括: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达到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RSD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达到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低于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F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非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控制型数据时,基于WebService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信令记录数据订阅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为需要脱敏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相应地,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包括: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将所述位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将脱敏后的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脱敏后的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携带有脱敏数据的、用于获取指定业务平台的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二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第二能力组件;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为与指定业务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将所述脱敏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指定业务平台的指定接口;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接口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在判断所述业务数据不存在敏感内容时,将所述业务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第二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可选地,所述指定业务平台为话务平台或短信平台,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为话务数据或短信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包括:能力开放平台接口以及第一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调用位置平台接口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的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为与位置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中包含的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再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还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可选地,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达到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RSD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达到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低于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F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非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控制型数据时,基于WebService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信令记录数据订阅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为需要脱敏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相应地,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位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将脱敏后的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被配置为将携带有脱敏后的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携带有脱敏数据的、用于获取指定业务平台的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二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第二能力组件;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为与指定业务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脱敏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指定业务平台的指定接口;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接口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在判断所述业务数据不存在敏感内容时,将所述业务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还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第二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可选地,所述指定业务平台为话务平台或短信平台,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为话务数据或短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与位置平台对接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可以将该请求透传至与位置平台对应的第一能力组件处;随后第一能力组件可以根据该请求的应用场景基于对应的协议发送至位置平台的对应接口处,并在从对应接口处接收到请求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后,将该数据通过能力开放平台接口以第一接口调用响应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能力开放平台能够将位置平台的接口提供给第三方调用,从而第三方可以使用位置平台提供的位置数据执行一系列的应用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核心网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网络拓扑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时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WEB查询业务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FTP大文件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位置平台逻辑架构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优化后的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可逆脱敏机制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可逆脱敏机制的位置能力开放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在能力开放平台处:
S101、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调用位置平台接口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将第一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的第一能力组件模块;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为与位置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S102、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根据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中包含的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再根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S103、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位置数据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S104、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该方法中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与位置平台对接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可以将该请求透传至与位置平台对应的第一能力组件处;随后第一能力组件可以根据该请求的应用场景基于对应的协议发送至位置平台的对应接口处,并在从对应接口处接收到请求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后,将该数据通过能力开放平台接口以第一接口调用响应的形式发送至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能力开放平台能够将位置平台的接口提供给第三方调用,从而第三方可以使用位置平台提供的位置数据执行一系列的应用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这里的用户可以为用户终端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下文中可以表示为北向或北向用户。这里的位置平台可以为运营商提供的用于向内部设备提供位置数据的平台,该平台不对外界设备使用,在下文中可以表示为南向或南向中创设备。
在具体实施时,这里的步骤S102的根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可以具体为:
S1021、在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达到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RSD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S1022、在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数据量达到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低于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F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非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S1023、在数据类型为控制型数据时,基于WebService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信令记录数据订阅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位置平台可以通过socket、ftp和webservice三种协议与能力开放平台集成。其中基于webservice协议的接口为控制型接口,基于其他两种协议的接口为推送型接口。位置平台根据WebService接口向外部系统提供查询业务和消息通知的服务,根据RSDTP协议向外部应用系统提供实时数据传输的能力,根据FTP协议向外部应用系统提供非实时的大数据量传输能力。实时信令数据传输场景,需要通过webservice进行通讯控制,通过socket进行实时数据传输。查询接口,通过webservice进行请求,数据量少的情况下,通过webservice进行数据回复,数据量大的情况,数据写入文件,通过ftp传输给能力开放平台。接口类型、名称、基于的传输协议以及应用场景可以如表1所示。
表1位置平台接口的具体情况
Figure BDA0001200568140000081
下面对各个协议进行简要的说明。
1)实时信令数据传输协议(RSDTP:Real-time Signaling Data TransferProtocol)以TCP/IP作为底层通信承载,其特点是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要求高,流程过程简单,没有握手鉴权过程。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对传输带宽、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大数据量的场景,所传输的信令数据连续不中断。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接受方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长连接socket的方式。
2)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其特点是数据传输量大,但实时性不高。
3)WebService,顾名思义就是基于Web的服务。WebService通过HTTP协议完成远程调用,接收和响应外部系统的某种请求,从而实现远程调用,它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够通过Web进行调用的API。WebService只采用HTTP POST方式传输数据,不使用GET方式。WebService从数据传输格式上作了限定。WebService所使用的数据均是基于XML格式的。目前标准的WebService在数据格式上主要采用SOAP协议。SOAP协议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XML编码规范的文本协议。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运行在HTTP协议基础之上的协议。其实就是在HTTP协议是传输XML文件,就变成了SOAP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第三方用户提供的对外能力主要包含以下能力:
单次查询,即一个请求一个回复的接口调用模式。通常用于请求一个指定时间范围或者指定区域的一个点的有限数据,例如查询一个用户某个时间点的位置,某个时间段的移动轨迹,通常采用webservice方式比较合适。单次查询用户数量最大支持1000人,区域最大支持10个不同区域。具体能力模块如下,包括:
●基于时间的位置信息查询(输入时间点,输出全网用户历史位置信息);
●基于用户清单的当前位置(输入用户号码清单,输出当前位置);
●基于用户清单的历史位置(输入用户号码清单时间段,输出历史位置);
●基于区域的实时用户清单查询(输入区域标识,输出用户清单);
●基于区域的历史用户清单查询(输入区域标识和时间,输出用户清单);
●基于区域和时间的用户数统计(输入区域标识和时间,输出用户数)。
具体来说,可以如表2所示。
表2位置能力API列表:
Figure BDA0001200568140000101
Figure BDA0001200568140000111
基于用户清单的当前位置查询接口、基于用户清单的历史位置查询接口:是根据浙江移动手机号码查询用户位置,可以查询用户实时位置或者某一小时的用户轨迹;
基于区域的实时用户清单查询接口、基于区域的历史用户清单查询接口:是根据区域(只限浙江省内)返回该区域的全部浙江移动手机用户清单,可以查询该区域的当前用户清单或者过去某一小时的用户清单。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各个接口调用请求的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协议接口,并能够向第三方用户返回满足其需要的数据。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下上述三种协议接口的信令流程。
1、实时数据传输典型流程
参见图4,该场景用户对位置信息发生变化的用户数据进行实时推送,适合于当用户位置发生变化后立即触发业务的场景。具体流程如下:
1)北向应用系统向能力开放平台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订阅请求;
2)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向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进行订阅请求;
3)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从位置平台获得数据;
4)第一能力组件模块通过socket将实时位置数据传送给北向应用系统。
2、Web查询业务典型流程,参见图5:
1)北向应用系统通过webservice进行数据查询;
2)能力开放平台接口继续向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进行查询;
3)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从位置平台获取数据;
4)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反馈获取的数据,数据量小直接通过webservice反馈,数据量多的会通过文件格式写在ftp服务器上,应用系统通过ftp获取数据。
3、FTP大文件传输流程,参见图6:
文件的控制和文件数据流分离。文件数据流点对点直接传输。
1)开发者系统:根据文件路径以及相关的令牌数据,使用Http请求下载文件;
2)能力开放平台:北向API提供任务完成通知的API开放,南向给文件服务器系统提供开发者账号鉴权机制;
3)文件服务器:对外提供文件下载的接口;文件处理中心的鉴权有两部分:请求方的身份认证、请求方和所请求的文件的关系认证。
现有技术中未知平台一侧也存在较多问题具体来说,包括:
(1)位置平台获取用户位置变化的时延较大,无法体现位置移动秒级的变化,同时也无法满足将位置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使用的要求。
(2)接入层面:数据全面性不够,仅接入了CS数据,没有接入PS数据;仅接入了2/3G数据,未接入LTE数据。数据接入不全,会导致4G用户在LTE的位置信息缺失,并且4G用户在2/3G的时候,无法正常回填用户信息,位置平台也就无法根据用户信息来更新位置,导致4G用户的2/3G位置信息可用性降低。
(3)位置数据精确度不够:数据采自监测系统,只有跨LAC的位置更新和跨BSC的切换,才会单独形成CDR(call detail record,呼叫详细记录),位置平台才能根据CDR更新用户位置,对于BSC内的切换,无法更新位置信息。
为了使得位置平台能够更好的配合能力开放平台进行数据接口的调用以及位置数据的输出,本发明实施例还对位置平台进行了一些改进。
首先介绍一下位置平台的逻辑架构图。参见图7,位置平台整体上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关联回填处理层、业务处理层及应用和共享层,各层负责的数据处理过程如下:
1、数据采集层
1)CS数据采集,通过信令监测设备进行采集。
2)LTE数据采集,通过信令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3)Gn、Gb/IuPS数据采集,通过从第三方平台进行订阅后得到。
2、数据处理层
1)CS域CSFB话单,根据LTE信息回填完整,按照共享平台标准格式产生CDR记录。
2)对Gn、Gb/IuPS话单进行数据筛选,包括记录的筛选和字段的筛选,并去除数据中的非法数据。
3、关联回填处理层
对各个接口的信令XDR,根据时间戳进行关联回填处理,确保各XDR记录均具备所需要的用户身份信息、位置信息等,位置平台业务处理层直接可以用的数据。
关联和关联回填是信令监测系统必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关联是指建立MSISDN—IMSI—IMEI—TMSI—MSRN—HON等网络用户信息的自动关联;目的是为了进行实时的关联回填。关联回填是指信令监测系统中合成CDR后,通过查询MSISDN的实时关联信息,将IMSI/TMSI/MSRN等信息关联的真实MSISDN得到并填入CDR中,目的是用于对用户业务跟踪和统计,可以完全针对MSISDN来实现。提高了投诉处理的效率,降低了信令监测系统的使用难度。在没有关联回填的情况下,基于A接口的数据的用户质量分析、超频分析等功能都不能实现,这是因为TMSI的存在,无法按真实的用户号码来分析。经过关联回填处理后,对于每次呼叫记录的主被叫号码,都能进行真实的号码分析,这样对于VIP用户的呼叫质量、掉话感知、重复呼叫、短信发送失败等严重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络故障和无线覆盖质量,都能快速定位分析。关联技术实现前提是对于GSM网的A/C/E接口的全面监测。
关联技术实现涉及的信令过程:
●位置更新过程:对于A接口包含“IMSI附着”“正常位置更新”和“周期性位置更新”的成功记录,主要得到IMSI—TMSI—TMSI--IMEI的关联关系;对于C接口访问HLR的“位置更新”和“删除位置”,得到用户的MSISDN--IMSI--VLR的对应关系。
●呼叫过程:通过MAP呼叫业务SRI发路由信息和PRN提供漫游号码的信令过程,可以建立MSISDN—IMSI—MSRN之间的关联过程;通过A接口的寻呼和寻呼响应信令过程,可以建立IMSI--TMSI的关联过程。
●切换过程:只包含跨MSC的切换过程,并对C接口的“发标识”过程跟踪解析,可以关联IMSI—MSISDN—TMSI,并得到用户的VLR信息。
以上是2G网络环境下的关联过程,在GPRS/3G网络环境下,还要对Gb/Gn/IuCs接口的信令过程进行关联跟踪处理。
4、业务处理层
进行用户身份关联,用户信息关联,用户位置确定处理。并且维护内存数据库,定期的把数据切片输入到数据库。接受来自应用和共享层的请求,并反馈信息回去。
5、应用和共享层
1)统计模块,对数据按照不同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并能输出到文件,或者共享给第三方。
2)数据共享模块,可以通过webservice,socket等方式,进行数据共享。
3)告警模块,对数据进行和平台运行进行监控,在出现问题时候能及时发出告警信息。
4)Web服务,对第三方通过webservice的数据查询请求,进行响应。
5)静态数据管理,对静态数据进行进行配置管理。
6)日志管理,可以对系统日志进行维护,查询。
7)权限管理,对操作系统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对第三方共享用户权限进行维护管理。
8)脱敏加密模块,用于给对提供给用户的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
为使得南向的平台能够更好地适应北向应用的需求,位置平台在接入能力开放平台前需要进行以下优化,优化后的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图如图8所示:
基于图8所示的数据流程图,其说明如下:
1)采集设备:LTE部分增加接入S1-MME接口、SGS接口、S11接口、S6a接口、Sv接口等原始信令,解决4G用户位置信息的获得问题;
2)XDR订阅接口服务器:位置平台从华为订阅现有的GN信令平台(华为)提供2/3GPS域Gb/IU-PS的相关位置信令XDR,用以完善PS域用户的位置信息;
3)回填服务器:满足4G数据回填,降低目前系统负荷;
4)位置平台服务器:满足4G数据处理以及承载新增功能模块;
5)增加与能力平台之间接口服务器:实现位置能力共享输出。
对于位置平台的具体优化如下:
1)接入LTE相关信令接口,完善网内用户位置信息的获取
对于连接态的终端:S1接口可获取enodeb级别的切换。对于enodeb内的小区切换无法感知。
对于空闲态的终端:S1接口可以获取TA级别的位置信息感知。
预留软采Uu和X2接口的采集处理,可以获取空闲态终端enodeb级别的切换,以及业务态终端enodeb内小区间位置变化情况。
2)通过PS信令的补充提升位置信息的精度
位置平台通过订阅GN信令平台提供2/3G PS域Gb/IU-PS的相关位置信令XDR,从而可以获取2/3G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时上报的位置信息。对于连接状态的终端可以精确到小区,对于空闲态的终端可以精确到LAC区。
3)降低位置平台处理时延,提升数据及时性
由于目前位置平台数据取自监测系统关联回填后,因此庞大的监测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复杂的关联回填机制导致在关联回填关节产生了较大的时延。如需要减少时延,本方案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采集机合成环节,仅合成位置平台所需少量字段,不用全字段合成。预计时延缩小到2秒之内。位置平台将2/3G数据自建回填,摒弃所有其他无关的关联回填,仅处理位置信息相关的用户信息回填。预计能够将时延缩小到10s内。跨网元的消息过程,需要两台采集设备均送到关联回填后,进行用户信息回填,所需时间会延长至10s—30s之内。
2/3G关联回填原理如下:
1)2/3G位置信息主要从呼叫、短信、位置更新信令里获取,绝大多数信令流程中只包含TMSI没有用户号码。TMSI和IMSI对应关系根据被叫或者被叫短信中获得后进行回填,在MAP消息得到IMSI和MSISDN对应关系对号码进行回填,最后在CAP消息里获取长短号对应关系进行回填。
2)BICC/ISUP的漫游号回填真实被叫号码:通过关联BICC/ISUP消息和MAP_cc的发路由消息和分配漫游号码消息来进行关联,获得漫游号和真实号码的对应关系。
3)呼叫切换关联:REF为切换参考,该值由切入BSC分配给手机,供手机用该REF完成从上一个BSC切换到该BSC,该参考号在切换完成后失效。程序通过REF和切出段的目标LAC,CI和切入段的源LAC,CI可以把切入段和切出段关联起来把切出段的身份TMSI/IMSI填充到切入段。
基于以上关联回填原理,造成2/3G关联回填时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处理上述各步关联和回填所占用的时延;关联回填服务器群之间的广播信息交互的时延;跨网元的业务,前后记录可能来自不同采集机和回填服务器导致的时延。
减少2/3G关联回填时延的措施:
1)取消所有对于呼叫、短信和位置更新以外所有CDR记录的回填,取消BICC/MAP关联。
2)尽量减少字段回填例如短号,IMEI等,只保留MSISDN和IMSI的回填。
3)合成、回填的数据量减少,回填服务器群中数量减少,服务器间交互的数据大量减少,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时延。
4)未来计划采用类似LTE回填处理的软硬件架构,可以将2/3G位置数据输出总体时延降低到10s之内。
LTE关联回填原理如下:
LTE位置信息在S1-MME、S6a、S11、SGS、SV多个接口的多个信令流程中都会上报,绝大多数信令流程中只包含临时用户标识GUTI(类似TMSI)。从S1-MME接口中的首次Attach消息过程中可以获取IMSI与GUTI的对应关系,在后续的过程中,LTE网络里只使用GUTI作为用户临时身份标识,每次变化都会在S6A接口中上报,GUTI和IMSI的对应关系要通过S1-MME和S6A接口进行关联获取。然后通过S11接口获取IMSI和用户号码的对应关系来回填号码。
LTE接口采集合成与关联回填均在iProbe内部完成,相比CS域的关联回填缩减了CDR在设备间的流转时延。取消IMEI和User_IP字段的回填,仅保留IMSI、用户号码、TAC、ECI等少数几个与位置相关的字段,回填处理效率会有提升。因此,LTE的关联回填输出时延,可以在5-10s内完成。
通过优化位置平台服务器处理逻辑和处理程序,减少位置平台内部处理时延,预计能够缩小到10s内。如经过上述优化,将大大缩短时延,能够将时延控制在30s内。
优化之后的位置平台能够有效地减少时延,此外还能够接入4G数据,且能够有效提升位置数据的精度,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第三方用户提供位置数据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在位置能力这类敏感能力中通常含有敏感字段(比如:用户号码)。由于这些数据是运营商的核心资产,基于保护用户隐私政策的原因,数据需要经过脱敏后才能够开放给开发者。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步骤S101中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可以为需要脱敏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相应地,步骤S103可以具体为: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将位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将脱敏后的位置数据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步骤S103可以具体为: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脱敏后的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支持第三方在使用这些脱敏后的数据(如:脱敏后的手机号码)还能够做一些其他API的调用(比如:打电话、发短信)。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1、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携带有脱敏数据的、用于获取指定业务平台的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时,将第二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第二能力组件;第二能力组件模块为与指定业务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S202、第二能力组件模块将脱敏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指定业务平台的指定接口;
S203、第二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指定接口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在判断业务数据不存在敏感内容时,将业务数据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S204、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业务数据的第二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其中,这里的指定业务平台为话务平台或短信平台,相应地,业务数据为话务数据或短信数据。
下面对于上述脱敏机制以及第三方用户其他业务平台的调用进行结合说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可逆脱敏机制来实现上述对于敏感数据的转发。其中,可逆脱敏机制典型的几种应用场景具体可以为:a)开发者调用地理位置信息查询某个区域内的用户;b)调用后给这些用户下发短信推送用于人流预警通知等作用。给这些用户下发短信推送用于人流预警通知等作用。其中用户ID(这里是手机号码)是敏感数据,需要脱敏后给外部,并且不影响b)当中的短信预警。
上述脱敏处理以及其他业务平台调用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1)消费用户注册成功后会在能力开放平台生成一个密钥;
2)用户密钥生成图解:先进行开发者账号注册,审批成功后,系统会默认生成一个16位的密钥。生成密钥后,用户在去调用需要脱敏的API接口时,能力开放平台默认的加密规则是消费者的16位密钥+用户ID+当前时间+隐私数据(采用AES128位加密,并使用配置的密钥加密);密钥生成规则:随机生成大小写字母、数字密钥,密钥长度为16位。密钥存储规则:秘钥加密存储,加密规则与用户密钥加密规则一致。
3)用户密钥管理:管理员可通过后台→运营管理→脱敏数据管理,对用户的密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获取、暂停等操作。
4)可逆脱敏机制的流程参见图9:
a)北向用户(APP)向能力开放平台(AEP,API enablement platform)发起需要脱敏的接口调用请求;
b)能力开放平台将该请求透传给能力组件1,能力组件1对应于位置平台;
c)能力组件1返回未脱敏的数据结果给能力开放平台;
d)能力开放平台调用北向用户的用户ID和密钥进行脱敏加密处理;
e)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给北向用户脱敏后的数据信息;
f)北向用户向能力开放平台发起携带有脱敏后数据的调用请求;
g)能力开放平台将北向用户传过来的脱敏数据进行解密,还原成原文;
h)能力开放平台将带有解密后数据的请求消息发至能力组件2,能力组件2对应与指定业务平台;
i)能力组件2返回最终结果给能力开放平台;
j)能力开放平台判断是否有隐私内容,有则进行加密处理;
k)能力开放平台返回最终结果给北向用户。
这样做的好处是,数据完全机密,不适合对外展示(不能像136******123这种展示)。数据的使用者是同一个,密文被盗取后其他开发者无法使用,从而有效保证了位置平台提供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不法分子使用位置数据进行违法行为。此外,还能够在第三方用户获取位置数据后,利用位置数据进行其他的业务,例如打电话或发短信等等,从而丰富了第三方用户对于位置数据的使用方式。
下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可逆脱敏机制的位置能力的开放流程。
参见图10,北向某派出所通过调用能力开放平台位置能力来实现统计区域内常驻人口的应用,该应用统计某区域内连续多天出现的手机用户定义为常驻人口,并对其发送相关推送信息。分为两部分:
1、号码获取与加密:北向通过调用能力开放平台(AEP)的位置能力查询指定区域的实时用户清单,能力开放平台对南向组件返回的数据进行内部处理,号码规则校验和号码脱敏,并将结果返回到北向应用。
1)北向发起调用“基于区域的实时用户清单查询”接口请求发给AEP,AEP将该请求发给南向位置能力组件。
2)南向返回消息给AEP。当返回结果小于等于2000条时,为结果列表;当返回结果大于2000条时,为ftp文件。
3)AEP返回响应消息给北向应用,通知北向应用准备接收结果。
4)AEP进行内部处理。号码规则校验:保留开头为13、14、15、17、18、8613、8614、8615、8617、8618的手机号码。数据加密(手机号脱敏):以订购ID作为加密因子,因为每个手机号在不同的时间里它的订购号是不变的,所以该场景中未将时间作为加密因子,以方便北向应用在不同的时间能辨认到同一个用户。完成校验和脱敏后即可将结果发给北向应用。
2、号码解密:完成向常驻人口发送相关短信或其他接口调用。涉及号码解密、其他接口调用。
5)北向应用发起调用其他接口例如“发送模板短信”接口请求消息给AEP,消息中带有脱敏后的手机号码和需要发送的短信内容。
6)AEP对脱敏后的手机号码进行数据解密:根据订购ID这个加密因子对手机号码进行解密(可逆脱敏)。短信发送:将北向应传入的短信内容发给解密后的手机号码。
7)用户接收到短信后,AEP将接收状态报告发给北向应用。北向应用也可以通过“查询状态报告”接口查询用户接收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如图11所示,包括: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以及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调用位置平台接口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的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为与位置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中包含的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再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还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达到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RSD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达到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低于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F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非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控制型数据时,基于WebService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信令记录数据订阅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为需要脱敏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302,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所述位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将脱敏后的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进一步被配置为将携带有脱敏后的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能力组件模块303;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携带有脱敏数据的、用于获取指定业务平台的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二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第二能力组件;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303为与指定业务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303,还被配置为将所述脱敏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指定业务平台的指定接口;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303,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接口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在判断所述业务数据不存在敏感内容时,将所述业务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301,还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第二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指定业务平台为话务平台或短信平台,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为话务数据或短信数据。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为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的装置,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介绍的用户位置能力开放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某些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关、代理服务器、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8)

1.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能力开放平台处:
在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调用位置平台接口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的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为与位置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中包含的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再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包括: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达到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RSD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达到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低于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F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非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控制型数据时,基于WebService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信令记录数据订阅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为需要脱敏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相应地,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包括: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将所述位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将脱敏后的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脱敏后的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携带有脱敏数据的、用于获取指定业务平台的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二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第二能力组件;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为与指定业务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将所述脱敏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指定业务平台的指定接口;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接口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在判断所述业务数据不存在敏感内容时,将所述业务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将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第二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业务平台为话务平台或短信平台,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为话务数据或短信数据。
5.一种用户位置能力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力开放平台接口以及第一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用于调用位置平台接口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能力开放平台的第一能力组件模块;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为与位置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中包含的所要获取的位置数据类型、数据量以及实时性要求,再根据所述数据类型、所述数据量以及所述实时性要求与位置平台传输协议的映射关系,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向位置平台中支持所述传输协议的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位置平台的接口发送的位置数据时,将所述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还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其中,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达到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RSD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推送型数据,所述数据量达到预设数据量阈值,且实时性要求低于预设的实时性要求标准时,基于FTP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非实时信令数据通知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在所述数据类型为控制型数据时,基于WebService协议向位置平台中的信令记录数据订阅接口发送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调用请求为需要脱敏的第一接口调用请求;
相应地,所述第一能力组件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位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将脱敏后的位置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包括: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被配置为将携带有脱敏后的位置数据的第一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携带有脱敏数据的、用于获取指定业务平台的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时,将所述第二接口调用请求透传至第二能力组件;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为与指定业务平台对应的能力组件模块;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还被配置为将所述脱敏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至指定业务平台的指定接口;
所述第二能力组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指定接口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在判断所述业务数据不存在敏感内容时,将所述业务数据透传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口,还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业务数据的第二接口调用响应发送至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业务平台为话务平台或短信平台,相应地,所述业务数据为话务数据或短信数据。
CN201611265519.8A 2016-12-30 2016-12-30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70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5519.8A CN108270827B (zh) 2016-12-30 2016-12-30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5519.8A CN108270827B (zh) 2016-12-30 2016-12-30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827A CN108270827A (zh) 2018-07-10
CN108270827B true CN108270827B (zh) 2020-11-03

Family

ID=6277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5519.8A Active CN108270827B (zh) 2016-12-30 2016-12-30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0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076B (zh) * 2018-12-19 2022-06-24 上海晶赞融宣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脱敏、逆脱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630786B (zh) * 2020-05-09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网络数据流量预测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031B (zh) * 2020-11-30 2022-11-04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放平台对接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66490B (zh) * 2021-01-11 2022-10-28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cc信令的能力开放系统
CN113824801B (zh) * 2021-11-24 2022-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融合终端统一接入管理组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28390A1 (en) * 2001-09-25 2003-04-03 Motorola, Inc. Network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location capabilities of a mobile station
CN101692729A (zh) * 2009-10-21 2010-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放移动用户动态数据实现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83264A (zh) * 2012-09-19 2013-0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业务隐私鉴权方法、应用终端和业务能力开放平台
CN103312660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开放平台的业务实现方法及能力开放平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28390A1 (en) * 2001-09-25 2003-04-03 Motorola, Inc. Network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location capabilities of a mobile station
CN101692729A (zh) * 2009-10-21 2010-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放移动用户动态数据实现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12660A (zh) * 2012-03-0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开放平台的业务实现方法及能力开放平台
CN102883264A (zh) * 2012-09-19 2013-01-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定位业务隐私鉴权方法、应用终端和业务能力开放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827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0827B (zh) 用户位置能力开放方法及装置
US8831624B2 (en) Back-channeled packeted data
JP7037511B2 (ja) 基地局、アクセス要求の応答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KR101432230B1 (ko) 네트워크 정보 스트링을 등록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246698B2 (ja) 無線情報装置及び無線情報装置が地理データにアクセス可能にする方法
US20130208888A1 (en) Managing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JP5069666B2 (ja)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通信端末、及び情報収集方法
KR20120125290A (ko) 스펙트럼 액세스를 위한 분산된 데이터베이스 액세스
US10051428B2 (en) Subscriber location database
WO2008036645A4 (en) Providing subscriber specific information across wireless networks
CN101926187A (zh) 移动手持装置的抽象功能
CN10860029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警用移动地图系统及使用方法
US10581926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N105075182A (zh) 用于通过提供安全性信息来允许合法拦截的方法
WO2022216315A1 (en) Location reporting for service enabler architecture layer (seal)
US1159587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ly sharing context between MEC clusters
CN111031475A (zh) 采集终端位置信息的方法、终端、位置采集端及存储介质
US10231269B2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geographically bound manet IDs
US10841792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curity node, and apparatus
Sedlar et al. Modern Mobile Emergency Applications: Fact or Fiction?
Namiot et al. On Proximity Application Server
KR102003057B1 (ko) 로밍 데이터 호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185515A1 (en) Capacity management of virtual space in the metaverse
WO2024008157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通信系统
WO2015163806A1 (en) A toll-free data indication system, an end user device, a toll-free data notification server,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a content from a content ow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