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416A - 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5416A CN116055416A CN202310315089.XA CN202310315089A CN116055416A CN 116055416 A CN116055416 A CN 116055416A CN 202310315089 A CN202310315089 A CN 202310315089A CN 116055416 A CN116055416 A CN 116055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np
- message
- messages
- roce
-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with rate being modified by the source upon detecting a change of network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出端口下每条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针对出端口下每条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每条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距离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设备的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领域中新兴业务的崛起,数据中心对存储阵列的存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对网络性能的要求。由于RoCE-SAN网络具有零丢包、低时延、即插即用及故障快速收敛等特点,因此,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采用RoCE-SAN网络在同城数据中心间进行数据传输。在如图1所示的传输速率调整示意图中,在数据中心1向数据中心2之间进行通信时,如果数据中心1的发送端口出现拥塞,数据中心1的DCI(DataCenter Interconnect,数据中心互联)设备对出现拥塞的端口标记ECN(ExplicitCongestion Notification,显示拥塞通知),同时将ECN标记发送至数据中心2,然后,由数据中心2向数据中心1发送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拥塞通知包)报文,通知数据中心1降低数据的发送速率,数据中心1收到CNP报文后,降低数据的发送速率。
然而,在数据中心1与数据中心2之间进行同城长距RoCE-SAN网络通信时,例如,数据中心1与数据中心2之间的距离在60-100Km之间时,由于数据中心间的距离,导致数据中心1的发送端口出现拥塞时,数据中心2向数据中心1发送CNP报文存在延迟,进而使得数据中心1的发送速率无法快速降低,交换机缓存无法承载堆积的报文,导致丢包或者队列堆积,甚至导致吞吐量下降、时延增加,降低了网络性能。
相关技术中,如图2所示,数据中心1的DCI设备检测出数据中心1的输出端口的队列长度,在识别到端口拥塞后,由数据中心1的DCI设备向数据中心1的存储阵列发送CNP报文,以消除长距离的影响。但该方式并未考虑RoCE(RDMAoverConvergedEthernet,融合以太网RDMA技术)业务流的大小,对不同大小的业务流使用相同数量的CNP报文,导致不同RoCE业务流性能不均衡,例如,对于吞吐量较大的RoCE业务流,使用较少数量的CNP报文,则无法快速缓解队列拥塞,增加转发时延;对于吞吐量较小的RoCE业务流,使用较多数量的CNP报文,则会造成拥塞已经缓解时的过度降速,进而降低RoCE业务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为针对该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针对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装置,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该装置包括:报文代理模块,用于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为针对该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针对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报文抑制模块,用于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在对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业务流的大小,即在本申请中,不同业务流对应不同数量的CNP报文,保证了不同业务流的性能的均衡,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另外,在本申请中,还可对出端口接收CNP报文进行抑制,以避免在网络拥塞得到缓解时,源端过度降速,降低业务流的吞吐量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
由此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所存在的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差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传输速率调整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传输速率调整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补偿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ache表项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CNP报文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抑制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识别本设备当前工作的CNP模式。
在步骤302中,本设备为源端的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其中,用户可通过对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进行操作来确定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所处的CNP模式,例如,用户可向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输入模式选择指令,从而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可根据模式选择指令从代理CNP模式和抑制CNP模式中选择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CNP模式。
步骤304,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为针对该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针对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
在步骤304中,在检测到本设备处于代理CNP模式时,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基于相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来确定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进而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可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以实现对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调整。
容易注意到的是,在对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不同RoCE业务流的大小,即在本申请中,不同RoCE业务流对应不同数量的CNP报文,保证了不同RoCE业务流的性能的均衡,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
步骤306,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在步骤306中,数据中心DC距离为源端数据中心与目的端数据中心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距离。在检测到本设备处于抑制CNP模式时,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基于两个数据中心间的距离以及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来确定对出端口所接收CNP报文进行抑制的CNP抑制阈值,进而根据抑制后的CNP报文调整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
容易注意到的是,在本申请中,通过对CNP报文进行抑制,可避免在网络拥塞得到缓解时,存储阵列过度降速,降低业务流的吞吐量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
基于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6所限定的方案,可以获知,在本申请中,在对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考虑到了业务流的大小,即在本申请中,不同业务流对应不同数量的CNP报文,保证了不同业务流的性能的均衡,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另外,在本申请中,还可对出端口接收CNP报文进行抑制,以避免在网络拥塞得到缓解时,源端过度降速,降低业务流的吞吐量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源端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所存在的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差的问题。
以下分别对两种CNP模式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在代理CNP模式下,可通过图4所示的报文补偿的流程图来对目的端发送的CNP报文进行数量补偿。如图4所示,在代理CNP模式启动后,交换机等设备向本设备下发RoCE报文匹配规则,以将与匹配规则相符的RoCE报文发送至处理器,并对RoCE报文进行解析。例如,匹配规则中包括目的端口号4791,则本设备从报文中识别出目的端口号为4791的报文,即得到RoCE报文。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下发匹配规则之后,本设备生成针对每个业务流生成cache表项,以构建CNP报文。其中,本设备根据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IP、目的IP、源QP和目的QP来标识该RoCE业务流对应的RoCE会话,并根据单位时间内,在每条RoCE业务流所对应的源IP与目的IP之间所传输的报文的数量以及报文长度来确定对应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生成图5所示的cache表项,并同步生成代理CNP发送表项,其中,代理CNP发送表项中包含了构建CNP报文的特征信息,例如,源IP、目的IP、源QP和目的QP等。
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生成表项之后,本设备基于生成的表项以及出端口队列深度值来计算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
具体的,本设备采集在不同采样点(即采样时间)下,相同的出端口对应的队列深度值,得到多个队列深度值,并计算多个队列深度值的平均值,从而得到平均队列深度值。然后,再基于平均队列深度值以及预设的队列深度门限,确定队列深度影响因子;最后,依据队列深度影响因子和平均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
可选的,在代理CNP模式启动后,本设备按照周期t对出端口的队列深度值进行轮训,并记录多个采样点的队列深度值,例如,以t为采样周期,采集10次,从而得到10个采样点对应的队列深度值。在采集多个采样点的队列深度值之后,计算多个队列深度值的平均值,从而得到平均队列深度值,即平均队列深度Depth可满足下式:
Depth = (Depth t1+ Depth t2 + … + Depth tn)/n。
在上式中,Depth为平均队列深度值,Depth tn为第n个采样点所对应的队列深度值,共有n个采样点。
在确定了平均队列深度值之后,根据平均队列深度值来确定出端口的CNP报文总数量,其中,CNP报文总数量可由下式表示:
Cnp_number= Depth* var_depth。
在上式中,Cnp_number为CNP报文总数量,Depth为平均队列深度值,var_depth为队列深度影响因子。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针对不同的拥塞情况精准控制CNP的代理数量,可根据不同的队列深度值确定不同的队列深度影响因子,其中,表1示出了一种可选的队列深度值Depth和队列深度影响因子var_depth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1
在表1中,如果当前队列深度值大于队列深度门限值1,而小于队列深度门限值2,则当前队列深度值对应的队列深度影响因子为队列深度门限值1,例如,在表1中,平均队列深度为600,大于500,因此,该队列深度值对应的队列影响因子为4;平均队列深度为100,小于500,该队列深度值对应的队列影响因子为0。
另外,在队列深度呈现下降趋势时,为了防止过多的降低数据传输速率,还可对CNP报文总数量进行调整,其中,可通过下式对CNP报文总数量进行调整:
Cnp_number=Cnp_number/trend-denomintor。
在上式中,trend-denomintor为预设值,用于对CNP报文总数量进行调整。该预设值可根据队列深度呈现下降趋势的快慢来确定,也可设置下降趋势的快慢与预设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计算CNP报文总数量,以根据CNP报文总数量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
更进一步的,在确定了CNP报文总数量之后,本设备根据CNP报文总数量以及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具体的,本设备计算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之和,得到吞吐总量,并计算每条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与吞吐总量的比值,并计算CNP报文总数量与比值的乘积,得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
可选的,本设备根据不同RoCE业务流的出端口以及吞吐量确定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信息和CNP报文总数量,以同一出端口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比,来计算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即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可由下式表示:
CNPn = Cnp_number *Thn/(Th1+Th2+…+Thn)。
在上式中,CNPn表示第n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Cnp_number表示CNP报文总数量,Thn表示同一出端口的第N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吞吐量,其中,Th1为业务流1的吞吐量。例如,表2示出了同一出端口的2条RoCE业务会话,则2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CNP数目比例为15:5=3:1。
表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计算不同RoCE业务流的代理CNP数量,不同RoCE业务流对应不同数量的CNP报文,保证了不同RoCE业务流的性能的均衡,进而提高了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的网络性能。
更进一步的,在确定了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之后,本设备即可基于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具体的,本设备根据已获取的表项信息,构建与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对应的补偿CNP报文,并基于补偿CNP报文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其中,表项信息包含了出端口对应的RoCE业务流的信息,该RoCE业务流的相关信息可以如图5所示。
可选的,当检测到出端口出现拥塞时,触发CNP代答,根据表项信息构建图6所示的CNP报文,并根据表项信息中的流量向原始流量的反方向发送CNP报文,例如,检测某个数据发送端口需要触发CNP代答,数据发送端口中存在表2中的2条RoCE业务流,则根据上述过程计算出需要触发的目标CNP报文数后,按照反向流量构建CNP报文,并参照CNP报文格式,将会话1的CNP报文中的目的IP改为1.1.1.1,目的端口改为10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构建CNP报文,以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提升了同城长距数据传输的网络性能。
在抑制CNP模式下,可通过图7所示的报文抑制的流程图来对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如图7所示,在抑制CNP模式启动后,交换机等设备向本设备下发RoCE报文匹配规则,以将与匹配规则相符的RoCE报文发送至处理器,并对RoCE报文进行解析。例如,匹配规则中包括目的端口号4791,则第一网络设备从报文中识别出目的端口号为4791的报文,即得到RoCE报文。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在下发匹配规则之后,第一网络设备生成cache表项,以构建CNP报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RoCE业务流的源IP、目的IP、源QP和目的QP来标识RoCE会话,并根据在RoCE业务流所对应的源IP与目的IP之间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报文的数量以及报文长度来确定业务流的吞吐量,生成图5所示的cache表项,并根据源QP和目的QP来确定Incast值,例如,对于两条会话,如果源QP不同,目的QP不同,则Incast值为2。
更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在生成表项之后,本设备采集信息,即获取生成的表项以及出端口的队列深度值,并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抑制阈值。
具体的,如图7所示,本设备将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输入至目标模型中,得到目标模型所输出的CNP抑制阈值,其中,目标模型是基于数据中心DC距离、出端口队列深度值以及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进行训练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构建目标模型的同时,还需要使用不同Incast、接口类型、当前端口速率、无损队列速率、队列长度、当前ECN水线配置信息等信息。其中,当前端口速率由端口本身的特性所决定,无损队列速率由队列中不同业务流的存储量所确定;当前ECN水线配置信息至少包括ECN水线的上下值,其中,当队列深度低于门限值下限时,ECN不会被标记。当队列深度超过门限值上限时,所有从该队列传输的网络包都会被进行ECN标记。当队列深度处于两个门限值之间时,数据包会以与队列深度线性增长的概率被进行ECN标记。
另外,目标模型可以包括多个参数模板组成,每个参数模板与一个CNP抑制阈值相对应,其中,可将不同Incast、接口类型、当前端口速率、无损队列速率、队列长度、当前ECN水线配置信息等信息作为DCI设备识别的算法输入参数,以及本设备在不同的CNP抑制阈值下的DCI链路吞吐、时延指标,确定两个数据中心间距离为d时的目标CNP抑制阈值的数学模型,即目标模型。通过遍历不同的数据中心间距离,即可得到不同距离下的最优CNP抑制阈值。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计算CNP抑制阈值,以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以避免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数量过多,导致源端的数据发送速率过度抑制,进而降低同城长距数据传输的网络性能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确定了CNP抑制阈值之后,本设备即可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具体的,从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CNP报文,并检测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是否达到CNP抑制阈值,在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达到CNP抑制阈值时,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例如,CNP抑制阈值为8000,如果出端口在预设时长(例如,1秒)内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超过了8000,则在该预设时长内,出端口将不再接收CNP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提升了同城长距数据传输的网络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CNP报文的抑制精度,在对CNP报文进行抑制前,可对CNP报文和普通的RoCE报文进行区分。具体的,可根据CNP报文的报文特性和/或无损网络的网络特性,从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CNP报文。
表3为采用CNP抑制前后的网络性能比对表,由表3可知,开启抑制CNP模式后,网络设备的性能提升了至少10%。
表3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根据不同的CNP模式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工作在代理CNP模式,则根据不同RoCE业务流的大小,计算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如果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工作在抑制CNP模式,则计算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并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口端接收到的CNP报文。通过上述两种不同模式的处理机制,有效提升了DCI链路整体吞吐,降低了时延。
与前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实施例。
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中,该装置包括:报文代理模块以及报文抑制模块。
报文代理模块,用于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为针对该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针对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
报文抑制模块,用于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CNP抑制阈值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可选的,报文代理模块用于计算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的平均值,得到平均队列深度值;基于平均队列深度值以及预设的队列深度门限,确定队列深度影响因子;依据队列深度影响因子和平均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
可选的,报文代理模块还用于计算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之和,得到吞吐总量;计算每条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与吞吐总量的比值,并计算CNP报文总数量与比值的乘积,得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
可选的,报文抑制模块还用于将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输入至目标模型中,得到目标模型所输出的CNP抑制阈值,其中,目标模型是基于数据中心DC距离、出端口队列深度值以及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进行训练得到的。
可选的,报文抑制模块还用于从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CNP报文;检测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是否达到CNP抑制阈值;在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达到CNP抑制阈值时,抑制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可选的,报文抑制模块还用于根据CNP报文的报文特性和/或无损网络的网络特性,从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CNP报文。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图,具体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方法的设备。如图9所示,该硬件结构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处理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以实现如上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作为一个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具体地,存储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所述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所述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为针对该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针对所述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
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所述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所述CNP抑制阈值抑制所述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所述CNP报文总数量,包括:
计算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的平均值,得到平均队列深度值;
基于所述平均队列深度值以及预设的队列深度门限,确定队列深度影响因子;
依据所述队列深度影响因子和所述平均队列深度值,确定所述CNP报文总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所述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包括:
计算所述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之和,得到吞吐总量;
计算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与所述吞吐总量的比值,并计算所述CNP报文总数量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得到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所述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包括:
将所述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输入至目标模型中,得到所述目标模型所输出的CNP抑制阈值,其中,所述目标模型是基于所述数据中心DC距离、所述出端口队列深度值以及所述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进行训练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CNP抑制阈值抑制所述出端口接收CNP报文,包括:
从所述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所述CNP报文;
检测所述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是否达到所述CNP抑制阈值;
在所述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达到所述CNP抑制阈值时,抑制所述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所述CNP报文,包括:
根据所述CNP报文的报文特性和/或无损网络的网络特性,从所述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所述CNP报文。
7.一种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数据中心互联DCI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代理模块,用于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代理CNP模式下,基于出端口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CNP报文总数量;依据CNP报文总数量和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确定所述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为针对该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CNP报文的数量;针对所述出端口下每条RoCE业务流需要代理发送的目标CNP报文数,向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的源端代理发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的CNP报文;
报文抑制模块,用于在本设备当前工作在抑制CNP模式下,基于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确定所述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基于所述CNP抑制阈值抑制所述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代理模块用于计算在不同采样点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的平均值,得到平均队列深度值;基于所述平均队列深度值以及预设的队列深度门限,确定队列深度影响因子;依据所述队列深度影响因子和所述平均队列深度值,确定所述CNP报文总数量;
所述报文代理模块还用于计算出端口下不同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之和,得到吞吐总量;计算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的吞吐量与所述吞吐总量的比值,并计算所述CNP报文总数量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得到所述每条RoCE业务流对应的目标CNP报文数;
所述报文抑制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已获得的数据中心DC距离、以及本设备上一出端口的出端口队列深度值输入至目标模型中,得到所述目标模型所输出的CNP抑制阈值,其中,所述目标模型是基于所述数据中心DC距离、所述出端口队列深度值以及所述出端口对应的CNP抑制阈值进行训练得到的;
所述报文抑制模块还用于从所述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所述CNP报文;检测所述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是否达到所述CNP抑制阈值;在所述出端口接收到的CNP报文的数量达到所述CNP抑制阈值时,抑制所述出端口接收CNP报文;
所述报文抑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CNP报文的报文特性和/或无损网络的网络特性,从所述出端口接收的报文中识别出所述CNP报文。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15089.XA CN116055416B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15089.XA CN116055416B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5416A true CN116055416A (zh) | 2023-05-02 |
CN116055416B CN116055416B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131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15089.XA Active CN116055416B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5541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5933A (zh) * | 2023-07-06 | 2023-08-04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7739A (zh) * | 2017-03-27 | 2018-10-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242956A (zh) * | 2019-07-18 | 2021-0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流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3746744A (zh) * | 2020-05-30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拥塞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WO2022002394A1 (en) * | 2020-07-01 | 2022-01-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ccommodation of latency variation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4745331A (zh) * | 2022-03-23 | 2022-07-12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一种拥塞通知方法及设备 |
-
2023
- 2023-03-28 CN CN202310315089.XA patent/CN11605541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7739A (zh) * | 2017-03-27 | 2018-10-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拥塞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242956A (zh) * | 2019-07-18 | 2021-0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流速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3746744A (zh) * | 2020-05-30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拥塞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WO2022002394A1 (en) * | 2020-07-01 | 2022-01-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ccommodation of latency variation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4745331A (zh) * | 2022-03-23 | 2022-07-12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一种拥塞通知方法及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5933A (zh) * | 2023-07-06 | 2023-08-04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545933B (zh) * | 2023-07-06 | 2023-10-20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5416B (zh) | 2023-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55400B (zh) | 基于纠错码的自适应丢包恢复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07420B (zh) |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5073211B2 (ja) | モバイル機器−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間の関連付けを反復的に決定して負荷分散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11558302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KR100757872B1 (ko) | 네트워크에서의 혼잡 발생 예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11838208B2 (en) |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Hock et al. | TCP LoLa: Congestion control for low latencies and high throughput | |
CN104581422B (zh) | 一种用于处理网络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618258B (zh) | 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 | |
CN116055416B (zh) | 应用于长距通信网络场景下传输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
US7224670B2 (en) | Flow control in computer networks | |
CN108833930B (zh) | 直播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直播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804125B (zh) |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算法的命名数据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 |
CN106878192B (zh) | 一种自适应mptcp的数据调度方法 | |
EP3267639B1 (en) | Congestion control with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10730469B (zh) | 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无线网络带宽预测方法及其拥塞控制 | |
US20220294736A1 (en) |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04683259A (zh) | Tcp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7156167A (zh) | 一种融合传输系统的自适应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120155268A1 (en) | Packet relay device | |
CN104579582B (zh) | 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高质量语音传输方法 | |
Han et al. |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nhanced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wireless TCP by using a deep learning | |
US20220278936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ongestion Control | |
JP3853784B2 (ja) | データ通信管理方法 | |
CN114070795A (zh) | 拥塞门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