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4337B -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4337B
CN116054337B CN202310070756.2A CN202310070756A CN116054337B CN 116054337 B CN116054337 B CN 116054337B CN 202310070756 A CN202310070756 A CN 202310070756A CN 116054337 B CN116054337 B CN 116054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odule
switch piece
powe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07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4337A (zh
Inventor
巩欣
刘国锋
杨晓伟
任志刚
刘春华
李春园
武晓华
张哲�
王旭
冯喆
张仕琳
车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wer Energy Co ltd
China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wer Energy Co ltd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wer Energy Co ltd, China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07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4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4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4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4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4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蓄电设备、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其中,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与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的协同配合,以替换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规避H桥拓扑电路工作时处于导通状态的功率开关器件带来的功率耗损,可以令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换电柜的供电系统中,通常设置有蓄电设备(例如:蓄电池或退役电池),以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保障换电柜的供电安全。
目前,相关技术多通过H桥拓扑电路构建蓄电设备的充放电回路,应用中发现,H桥拓扑电路的实现需配置4组功率开关器件,这使得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包括:
蓄电设备、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与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
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监控模块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蓄电设备充电的第一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蓄电设备放电的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压充电模块包括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件;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一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放电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件和电压检测组件;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且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组件包括稳压二极管和第三开关件;
所述第三开关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并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端与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的响应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供电系统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外部电源、用电设备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源供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外部电源的工作状态信息;
在所述工作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部电源停电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包括:
采集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每一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得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中确定目标蓄电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蓄电设备为所述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剩余电量最多的蓄电设备;
基于所述目标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包括:
采集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每一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得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
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所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和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映射关系用于表征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参数之间的关联,且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参数正相关;
基于所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控制多个所述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源供电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源供电方法的步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的协同配合,以替换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规避H桥拓扑电路工作时处于导通状态的功率开关器件带来的功率耗损,可以令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并且,由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所需的电器元件更少,因此,较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来说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电源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电源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参见图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蓄电设备、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与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
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监控模块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蓄电设备充电的第一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蓄电设备放电的第二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的协同配合,以替换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规避H桥拓扑电路工作时处于导通状态的功率开关器件带来的功率耗损,可以令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并且,由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所需的电器元件更少,因此,较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来说成本更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述电源供电装置可以应用于换电柜供电场景中,例如:电瓶车电池换电柜的供电系统,在该供电系统中,上述用电设备可以理解为电瓶车电池换电柜中放置的用于驱动电瓶车的锂电池,上述外部电源可以理解为电瓶车电池换电柜所连接的市电电源,在市电电源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市电电源向锂电池和蓄电设备充电;而在市电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蓄电设备向锂电池充电。
在本公开中,电池监控模块可以与外部中控系统电连接或通讯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电池监控模块可以接收外部中控系统传输的外部电源的工作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外部电源为正常工作状态或断电状态;其中,在确定外部电源为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电池监控模块输出第一信号;在确定外部电源为断电状态的情况下,电池监控模块输出第二信号。
在另一个示例中,电池监控模块可以接收外部中控系统传输的第一指令或第二指令,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电池监控模块输出第一信号;当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电池监控模块输出第二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压充电模块包括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导通。
如上所述,基于BUCK电路实现蓄电设备和外部电源之间的连通,以替换H桥拓扑电路中的充电电路,避免H桥拓扑电路的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带来的功率损耗,令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池监控模块未输出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不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件;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一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
如上所述,基于第一开关件实现蓄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之间的连通,以替换H桥拓扑电路中的放电电路,避免H桥拓扑电路的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带来的功率损耗,令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
该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未输出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不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放电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件和电压检测组件;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且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
如上所述,通过第二开关件和电压检测组件的配合设置,以对蓄电设备的放电电路的启动条件加以限制,降低蓄电设备的放电电路的误开启概率,令电源供电装置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该实施例中,在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且电压检测组件监测到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压过低(即外部电源停电)的情况下,蓄电设备的放电电路才能开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检测组件包括稳压二极管和第三开关件;
所述第三开关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
如上所述,利用稳压二极管和第三开关件的配合设置,以较少的电器元件配置完成对外部电源的电压监测,在保障电源供电装置的运行的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电源供电装置的制造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开关件/第二开关件/第三开关件可以为MOS管等开关器件,也可以为具备电路启闭控制功能的开关电路,本申请对第一开关件/第二开关件/第三开关件的具体构成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并联。
该实施例中,基于保护电路的设置,对升压放电模块进行限流、稳压、防浪涌等保护,以延长升压放电模块的使用寿命,示例性的,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可以为稳压二极管、电阻、电容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端与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的响应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如上所述,利用通信单元的设置,使得本公开所述的电源供电装置具备远程交互的能力,令电源供电装置的设置与安装更加灵活,且便于后续的运营维护。
为方便理解,示例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多路电源供电系统,所述多路电源供电系统包括:
整流电源、充电电源、柜控电源和柜控监控单元;
其中,整流模块的直流输出电压范围是40V~78V,充电电源的输入电压范围是40V~78VDC,多个整流模块的输出并联构成充电母线BUS A,有市电时为充电电源和柜控电源供电。
充电电源为双向供电电源,正向充电为buck拓扑电路,反向放电为可控开关拓扑电路。市电中断时,启动充电电源的可控开关拓扑电路反向放电,多个充电电源放电输出构成备电母线BUS B,为柜控电源供电。
柜控电源为双路供电电源,有市电时,由充电母线BUS A供电,市电中断时,由备电母线BUS B供电。柜控电源输出12V母线BUS C,为柜控监控单元供电。
柜控监控单元可与整流电源、充电电源和柜控电源通信,并对其进行监控管理。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充电电源包括充电BUCK单元、母排电压检测单元、放电驱动开关单元和双向DCDC监控单元。
其中,充电BUCK单元包括BUCK电路,BUCK电路的第一端与整流电源连接,BUCK电路的第二端与电池的充电端连接,BUCK电路的控制端与双向DCDC监控单元连接,在BUCK电路接收到双向DCDC监控单元传输的充电控制信号时,BUCK电路的第一端与BUCK电路的第二端导通,整流电源对电池充电。
电池的放电端与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稳压二极管Z1的输入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1的输出端与整流电源连接,稳压二极管Z1的输出端还与MOS管QN1的栅极连接,MOS管QN1的源极与整流电源连接,MOS管QN1的漏极与MOS管QP2的栅极连接,MOS管QP2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输出端连接,MOS管QP2的漏极与三级管Q1的基极连接,三级管Q1的发射极与MOS管QN2的漏极连接,MOS管QN2的源极接地,MOS管QN2的栅极与双向DCDC监控单元连接;三级管Q1的集电极与MOS管QP1的栅极连接,MOS管QP1的源极与电池的放电端的连接,MOS管QP1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输出端即为备电母线BUSB的输出端。
在双向DCDC监控单元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的情况下,MOS管QN2导通;
在整流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也即市电断电的情况下,稳压二极管Z1导通,进而令MOS管QN1导通,从而使MOS管QP2也随之导通;
在MOS管QN2导通,且MOS管QP2也导通的情况下,三极管Q1导通,并使得MOS管QP1也随之导通,最终使得电池的放电电路导通,此时电池放电,以对柜控电源进行供电。
如图3所示,应用使为保障MOS管QP1的使用安全,可以在MOS管QP1上并联稳压二极管Z2、电阻、电容等器件。
此外,当有市电时,母线BUS A电压升高,MOS管QN1、MOS管QP2截止,放电驱动开关单元关闭,备电母线BUS B+关闭。
参见图4,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供电系统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外部电源、用电设备以及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源供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所述外部电源的工作状态信息。
步骤402、在所述工作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部电源停电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的协同配合,以替换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规避H桥拓扑电路工作时处于导通状态的功率开关器件带来的功率耗损,可以令蓄电设备的充放电效率得到提升,并且,由于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所需的电器元件更少,因此,较相关技术所采用的H桥拓扑电路来说成本更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包括:
采集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每一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得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中确定目标蓄电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蓄电设备为所述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剩余电量最多的蓄电设备;
基于所述目标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该实施例中,基于剩余电量最多的蓄电设备对用电设备供电,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令目标供电系统包括的多个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次数趋于一致,这能在保障目标供电系统的供电稳定的情况下,使得多个所述蓄电设备的一致性得到提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包括:
采集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每一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得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
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所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和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映射关系用于表征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参数之间的关联,且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参数正相关;
基于所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控制多个所述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采取多个蓄电设备共同放电的方式对用电设备供电,并在放电过程中,基于每一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确定该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以使市电恢复时每一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趋于一致,这能提升多个蓄电设备在充电的一致性,令目标供电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举例来说,若多个蓄电设备包括第一蓄电设备和第二蓄电设备,其中,第一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为70%,第二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为40%,通过调高第一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可在市电恢复时,令第一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第二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均稳定在15%至20%的数值范围内,从而便于后续市电对多个蓄电设备的统一充电操作。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包括: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2上并可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程序5021。
程序5021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可实现图4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意步骤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可读取介质中。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图4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任意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终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以上所述是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设备、降压充电模块、升压放电模块以及电池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与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
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监控模块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蓄电设备充电的第一信号和用于控制所述蓄电设备放电的第二信号;
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包括第一开关件;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一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
所述升压放电模块还包括第二开关件和电压检测组件;
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二信号,且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充电模块包括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充电端连接,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连接;
在所述电池监控模块输出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组件包括稳压二极管和第三开关件;
所述第三开关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件的控制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升压放电模块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端与主控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的响应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降压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升压放电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6.一种电源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供电系统中,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外部电源、用电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外部电源的工作状态信息;
在所述工作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外部电源停电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包括:
采集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每一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得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中确定目标蓄电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蓄电设备为所述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剩余电量最多的蓄电设备;
基于所述目标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供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蓄电设备;
所述基于所述电源供电装置的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包括:
采集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中每一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得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
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多个剩余电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所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和多个所述蓄电设备一一对应,其中,所述映射关系用于表征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参数之间的关联,且所述蓄电设备的剩余电量和所述蓄电设备的放电速率参数正相关;
基于所述多个放电速率参数控制多个所述蓄电设备对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CN202310070756.2A 2023-01-13 2023-01-13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6054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0756.2A CN116054337B (zh) 2023-01-13 2023-01-13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0756.2A CN116054337B (zh) 2023-01-13 2023-01-13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4337A CN116054337A (zh) 2023-05-02
CN116054337B true CN116054337B (zh) 2024-01-30

Family

ID=8612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0756.2A Active CN116054337B (zh) 2023-01-13 2023-01-13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4337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09252A (ko) * 2005-07-15 2007-01-18 넥스콘 테크놀러지 주식회사 전압검출소자를 이용한 배터리팩용 보호회로모듈
CN104052112A (zh) * 2014-06-10 2014-09-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池组监控方法及系统
KR20140144475A (ko) * 2013-06-11 2014-12-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방전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106451708A (zh) * 2016-08-12 2017-02-22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系统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WO2018000436A1 (zh) * 2016-06-27 2018-01-04 深圳维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升压降压变换器及方法
CN107608495A (zh) * 2017-11-01 2018-01-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拓扑式冗余备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35963A1 (zh) * 2016-08-24 2018-03-01 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207234517U (zh) * 2017-09-04 2018-04-13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流系统的蓄电池并联供电系统
WO2018137490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维尔纳(福建)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载永磁电机的控制系统
WO2019097926A1 (ja) * 2017-11-16 2019-05-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CN210669622U (zh) * 2019-09-25 2020-06-02 深圳市嘉润原新显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显示设备及其供电电路
CN212036815U (zh) * 2020-04-03 2020-12-01 王鸿昊 一种新型模块化太阳能发电椅
CN112290615A (zh) * 2020-09-30 2021-01-2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在轨可更换的自适应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98112A (zh) * 2021-05-21 2021-07-09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控制器及装置
WO2021189937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备用供电电路和供电装置
CN215868331U (zh) * 2021-06-16 2022-02-18 广东银纳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量转换的steam教具电路
CN114726036A (zh) * 2022-04-02 2022-07-08 深圳亿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双向变压控制装置及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76647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Intersil Americas LLC Hybrid power buck-boost charger
US10637273B2 (en) * 2017-12-20 2020-04-28 The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 Integrated bidirectional inductive/conductive electrical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09252A (ko) * 2005-07-15 2007-01-18 넥스콘 테크놀러지 주식회사 전압검출소자를 이용한 배터리팩용 보호회로모듈
KR20140144475A (ko) * 2013-06-11 2014-12-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방전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104052112A (zh) * 2014-06-10 2014-09-17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池组监控方法及系统
WO2018000436A1 (zh) * 2016-06-27 2018-01-04 深圳维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升压降压变换器及方法
CN106451708A (zh) * 2016-08-12 2017-02-22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系统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WO2018035963A1 (zh) * 2016-08-24 2018-03-01 天津市天楚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WO2018137490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维尔纳(福建)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载永磁电机的控制系统
CN207234517U (zh) * 2017-09-04 2018-04-13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流系统的蓄电池并联供电系统
CN107608495A (zh) * 2017-11-01 2018-01-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拓扑式冗余备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97926A1 (ja) * 2017-11-16 2019-05-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CN210669622U (zh) * 2019-09-25 2020-06-02 深圳市嘉润原新显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显示设备及其供电电路
WO2021189937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备用供电电路和供电装置
CN212036815U (zh) * 2020-04-03 2020-12-01 王鸿昊 一种新型模块化太阳能发电椅
CN112290615A (zh) * 2020-09-30 2021-01-2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在轨可更换的自适应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98112A (zh) * 2021-05-21 2021-07-09 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控制器及装置
CN215868331U (zh) * 2021-06-16 2022-02-18 广东银纳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量转换的steam教具电路
CN114726036A (zh) * 2022-04-02 2022-07-08 深圳亿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双向变压控制装置及控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of a Bi-directional DC-DC 4 Phase Interleave Converter for PV Applications;Saowanee Kanta;《 Energy Procedia》;第 604-609页 *
降压/升压 DC- DC 转换器四开关控制方法;田锦明等;《电子器件》;第1246-12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4337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8640B (zh) 一种智能充电检测电路及移动电源
CN107345979B (zh) 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
CN103313003A (zh) 待机控制电路及电视机
KR20230005056A (ko) 자율 주행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전력 공급 제어 방법, 파워 도메인 컨트롤러 및 차량
WO2017166426A1 (zh) 数字用户线接入设备的备用储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84332B (zh) 矿用无线感知终端
CN116054337B (zh) 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US104590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2094668U (zh) 消防应急电源智能充电装置
CN204992749U (zh) 一种适配器的电量实时监控系统
CN208353060U (zh) 一种电池及电源适配器双路供电切换电路
CN203745567U (zh) 一种智能充电检测电路及移动电源
CN210042325U (zh) 一种智能灯控系统及其闪断控制电路
CN113098112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器及装置
CN112271805A (zh)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电源切换方法、线控器及空调设备
CN102570592B (zh) 不间断直流供电方法和装置
CN219535697U (zh) 一种掉电保护电路及ate设备
WO2019127022A1 (zh) 一种优化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光伏发电控制方法
CN217427694U (zh) 一种带自锁保护主备电切换电路
CN218352248U (zh) 电源装置
CN109713784B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
US9772859B2 (en) Wake-up judgment apparatus for generator
CN214412258U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以及电器
CN103879364B (zh) 用于保护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整车控制方法
CN109298337B (zh) 基于ups模块传输储电池零荷及其自动监控大数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Address after: 12th Floor, Block A, No. 73 F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5

Applicant after: Tower Ener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T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5 101, floors 1 to 3, building 14, North District, yard 9, dongran Nor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INA TOWER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