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47153A -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47153A
CN116047153A CN202310163156.0A CN202310163156A CN116047153A CN 116047153 A CN116047153 A CN 116047153A CN 202310163156 A CN202310163156 A CN 202310163156A CN 116047153 A CN116047153 A CN 116047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real
time
voltage
oscill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31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义强
侯波
林一航
王大志
张硕
吴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1631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47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47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47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165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 G01R19/16533Indicating that current or voltage is either above or below a predetermined value or within or outside a predetermined range of valu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对微小故障的检测,以及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

Description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现代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会严重影响各种现代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对这些系统故障进行感知就极其重要。
但是,现有的各种故障感知方法通常是采用电流互感器、罗氏线圈、霍尔传感器等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装备系统中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而获得电路、模块或系统的故障信息,该方式只能诊断出较为明显的系统故障,且只能在待检测系统发生故障后,对故障进行检测,无法对系统的退化过程进行实时检测,也无法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因此,如何对系统的退化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并对故障进行预测,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检测系统退化过程并对故障进行预测的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包括: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包括: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
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包括: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金属片链接,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连接;金属片感应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电压输出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系统故障感知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趋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故障感知模块,用于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上述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待检测系统在通断电时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并将其与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进行比较,根据两个振荡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再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此种方法,引入电压传感器,在待检测系统每次通断电时,通过检测回路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和基准电压振荡信号来反应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通过分析退化趋势即可在待检测系统故障前,预测到即将故障,达到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的效果,另外,即使待系统出现微弱退化,也能通过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与基准电压振荡信号之间的细微差异来反应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进而实现对微弱故障的实时检测,也就是说,本方案不但能检测到微弱故障,还能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系统故障感知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系统故障感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待检测系统退化趋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系统故障感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直流转交流逆变器的故障检测原理;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的故障检测原理;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系统故障感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系统故障感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故障感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做相关处理时所需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下述任意实施例所示的系统故障感知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
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其中,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指待检测回路在通电或者断电的瞬间;电压振荡信号为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在通电或者断电的瞬间,电压产生振荡形成的电压信号;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中存在栅极、漏极和源极,漏极和源极共同处于一个回路中,该回路即为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
可选的,将电压传感器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上方或下方,当待检测系统开关接通或断开时,该检测回路会通电或断电,此时该检测回路中的电压发生振荡,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上方或下方的电压传感器可以感知该振荡,并采集该振荡信号,作为实时电压振荡信号。
可选的,本实施例采集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电压传感器优选为基于电容耦合结构设计的电压传感器。采用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能够实现在电压传感器不接触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的情况下,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检测,相比于现有接触式,本方案中的方法不需要改变待检测系统原有的回路,使得检测更加精准,且采用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上方或下方的方式,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S202,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其中,基准电压振荡信号为待检测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或出厂状态时的电压振荡信号,可以是在该待检测系统刚投入使用时(即首次通断电操作时),通过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测量得到,也可以是在该待检测系统出厂时已经标注好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为待检测系统在使用时,电压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压振荡信号;退化趋势为待检测系统中各个元件的退化程度。
可选的,可以预先根据各种不同电压振荡信号和基准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之间的关系,制作一个关系映射表,在确定出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基准电压振荡信号,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出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S203,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可选的,可以预先设置一个故障阈值,例如设置故障阈值为30%,当检测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程度即将超过故障阈值时,即可确定待检测系统即将发生故障,从而实现了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上述实施例通过电压传感器采集待检测系统在通断电时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并将其与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进行比较,根据两个振荡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再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此种方法,引入电压传感器,在待检测系统每次通断电时,通过检测回路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和基准电压振荡信号来反应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通过分析退化趋势即可在待检测系统故障前,预测到即将故障,达到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的效果,另外,即使待系统出现微弱退化,也能通过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与基准电压振荡信号之间的细微差异来反应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进而实现对微弱故障的实时检测,也就是说,本方案不但能检测到微弱故障,还能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
上述实施例从整体上讲述了如何检测微弱系统故障以及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如何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具体包括:
S301,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具体的,先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再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其中,振荡频率为每秒电压振荡的次数,电压振荡周期为电压每振荡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可选的,可以将电压传感器与示波器链接,电压传感器将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传递给示波器后,示波器可以将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二维图像坐标的形式显示出来,再通过查坐标的方式确定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振荡时长,以及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振荡次数,将振荡时长除以振荡次数,得到每次振荡所需的时长,即电压振荡周期,取电压振荡周期的倒数即为实时振荡频率。
S302,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可选的,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的方式与上述步骤S301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的方式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可选的,也可以通过查看待检测系统铭牌的方式直接获取待检测系统的基准振荡频率。
S303,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具体的,可以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其中,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和待检测系统的退化程度相关,待检测系统的退化程度越高,该比值越小,即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且实时振荡频率小于等于基准振荡频率。
可选的,将实时振荡频率除以基准振荡频率,得到一个小于等于1大于等于0的数,该数字越接近于0,则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越严重,该数字越接近于1,则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越轻微。
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系统的退化本质是待检测系统中因元器件的退化导致回路中等效电感、等效电容、等效电阻等发生变化,而等效电感、等效电容、等效电阻等变化会引起回路瞬态切换时的固有振荡频率的变化(即实时振荡频率),具体表现为,元器件的退化越严重,瞬态切换时固有振荡频率越低,因此可以根据回路瞬态切换时固有振荡频率对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进行判断,固有振荡频率与等效电感、等效电容、等效电阻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如下公式(1):
F=(1/LC-R2/4L2)1/2
其中,F为固有振荡频率,L为等效电感,C为等效电容,R为等效电阻。
上述实施例先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再根据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最终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出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利用此方法,即使待检测系统出现微弱退化,实时振荡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因此,此方法可以检测到微弱的系统故障,并根据系统退化情况,对系统故障进行预测。
上述两个实施例从原理上阐述了如何检测系统的微弱退化,以及对故障进行预测,而其中的关键器件为电压传感器,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则对电压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包括:
本实施例的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金属片链接,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连接;金属片感应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电压输出端口。
可选的,如图4所示,电压传感器包括上层绝缘板1,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2;下层绝缘板3,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2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4;耦合结构阻抗5,为固定值,例如在本方案中,耦合结构阻抗的阻值可以为50欧姆;电压输出端口6,用于将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向外部传输,例如,当电压输出端口6链接一个示波器时,电压输出端口6可以将实时电压振荡信号输入至示波器进行显示;接地线7,连接于电压输出端口6;耦合结构阻抗5的一端与金属片4链接,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链接。
上述实施例详细阐述了电压传感器的组成结构,当系统发生退化或故障时,通过本方案中设计的电压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微弱的系统退化,大大的提高了故障的检测准确性,该电压传感器不用接在电路中,不需要改变待检测系统原有的回路,使得检测更加精准,且该电压传感器是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上方或下方,使用更加方便。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本方案,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的可选方式,如图5所示:
S501,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
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S502,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
S503,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S504,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S505,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S506,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可选的,待检测系统可以为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如图6所示,展示了一种直流转交流逆变器的故障检测原理,该待检测系统包含在三个存在源极和漏极的检测回路,在每个检测回路间各放置一个电压传感器,即可实现采集该系统中的三条检测回路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即能够实现对该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进行检测,对该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预测。
可选的,如图7所示,展示了一种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的故障检测原理,该待检测系统包含一个存在源极和漏极的检测回路,在该检测回路间放置一个电压传感器,即可实现采集该系统中的检测回路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即能够实现对该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进行检测,对该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预测。
上述S501-S506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系统故障感知方法的系统故障感知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系统故障感知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系统故障感知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系统故障感知装置8,包括:信号获取模块80、趋势确定模块81和故障感知模块82,其中:
信号获取模块80,用于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趋势确定模块81,用于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故障感知模块82,用于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图8中的趋势确定模块81还包括:
第一频率获取单元810,用于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第二频率获取单元811,用于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趋势确定单元812,用于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9中的第一频率获取单元810具体用于: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图9中趋势确定单元812具体用于: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金属片链接,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连接;金属片感应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电压输出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上述输系统故障感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
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金属片链接,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连接;金属片感应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电压输出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
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金属片链接,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连接;金属片感应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电压输出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检测回路为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根据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
根据电压振荡周期,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金属片链接,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电压输出端口连接;金属片感应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电压输出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系统故障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所述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所述检测回路为所述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所述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根据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所述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所述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
根据所述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基准振荡频率;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实时振荡频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确定电压振荡周期;
根据所述电压振荡周期,确定所述实时振荡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包括:
根据实时振荡频率与基准振荡频率的比值,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传感器为电容耦合结构的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包括上下两层绝缘板、耦合结构阻抗和电压输出端口;其中,上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所述检测回路的通电导线,所述下层绝缘板用于放置感应所述通电导线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的金属片;所述耦合结构阻抗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片链接,所述耦合结构阻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金属片感应的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通过所述耦合结构阻抗传输至所述电压输出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系统包括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和/或直流转直流电源电路。
7.一种系统故障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系统通断电时,放置在所述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间的电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电压振荡信号;其中,所述检测回路为所述待检测系统中开关器件对应的源极和漏极所在回路;
趋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电压振荡信号,以及所述待检测系统的检测回路对应的基准电压振荡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
故障感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系统的退化趋势,对所述待检测系统进行故障感知。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63156.0A 2023-02-23 2023-02-23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47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3156.0A CN116047153A (zh) 2023-02-23 2023-02-23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3156.0A CN116047153A (zh) 2023-02-23 2023-02-23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47153A true CN116047153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3156.0A Pending CN116047153A (zh) 2023-02-23 2023-02-23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471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8777B2 (en) Electromagnetic input device and coil detection circuit thereof
CN103529354A (zh) 一种电路测试方法及电路测试系统
TW201243690A (en) In-situ detection of touchscreen panel shorts
US20230065005A1 (en) Voltage measurement device, voltag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8191035A (ja) 漏洩位置検知方法、漏洩位置検知プログラム、漏洩位置検知装置
CN117391036B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41834A (zh) 一种基于电场传感芯片的双导体电压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16047153A (zh) 系统故障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21859B (zh) 电力设备的线路电流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9032913A (zh) 一种设备稳定性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95972B (zh) 绝缘缺陷检测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08578B (zh) 电力设备的电压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5792338A (zh) 晶闸管电压监测板的状态评价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767524A (zh) 一种用于隧道出入口对象管理系统的供电方法和装置
CN116191443A (zh) 电压暂升影响的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906552B1 (en) Voltage measuring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289115B (zh) 芯片测试底座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6718122B (zh) 基于图像视差深度的弧垂测量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187815A (zh) 用户电量损失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741515A (zh) 天然酯植物油变压器性能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15932378B (zh) 基于智能绝缘子的非侵入式电压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5308475B (zh) 电压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路和电压测量装置
CN116930601A (zh) 电信号时域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7233450A (zh) 输电线路电压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007957A1 (en) Measurement devic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