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9843A -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9843A
CN116039843A CN202211623264.3A CN202211623264A CN116039843A CN 116039843 A CN116039843 A CN 116039843A CN 202211623264 A CN202211623264 A CN 202211623264A CN 116039843 A CN116039843 A CN 116039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uoy
communication device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32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兆强
江帆
任国庆
陈店
郭新宇
陈朝晖
马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6232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39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39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9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2/24Buoys container type, i.e. having provision for the storag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fil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022/006Buo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or watch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浮标,浮标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隔板和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浮标在海上漂浮时,多模式通信装置可以远程报告当前浮标的位置,在需要对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结构向下移动推板的位置,使得第二空腔内产生负压,此时挡板上的单向进气结构抽取浮标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内在经过滤水结构进入第二空腔内,驱动结构在驱动挡板向上移动,将第二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底部开口推送至壳体内,壳体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壳体外,以此达到了对壳体内的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是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预测和预警的重要手段,在海洋动力与生态立体监测系统中,浮标作为一种锚泊于海面能适应布放在近岸或深远海的水文气象自动监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它可在设计的布放海域极限工作环境条件下,长期连续工作。浮标不仅是各类气象、海洋监测仪器安装的平台,也是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器进行采集和处理收集数据通讯机传输的工作平台。目前,我国近海、远海海域的海洋浮标平台一般是直径1m~10m的海洋浮标。
因浮标需要监测气象、涨潮和退潮信息,在浮标内需要安置各个监测仪器,还需要在浮标内安置多模式通信装置将监测的信息远程传输至控制中心,在多模式不断传输信息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目前在对通信装置散热时,需要将浮标外部的空气引入浮标内,但是浮标外部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湿度,含有较多水汽的空气进入浮标内,容易产生通信装置内因潮湿而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解决了需要将浮标外部的空气引入浮标内,但是浮标外部的空气具有较高的湿度,含有较多水汽的空气进入浮标内,容易产生通信装置内因潮湿而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包括浮标,所述浮标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隔板和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浮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模式通信装置,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顶部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浮标连通的底部开口,所述浮标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挡板上设有用于过滤外部从进气管进入第一空腔内空气中水分的滤水结构,所述底部开口内与所述挡板上均设有单向进气结构,所述底部开口内的单向进气结构的进气方向为第二空腔向壳体内进气,所述挡板上的单向进气结构的进气方向为第一空腔向第二空腔内进气,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推板,所述浮标内设有用于上下移动推板的驱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气管,浮标在海上漂浮时,多模式通信装置可以远程报告当前浮标的位置,在需要对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结构向下移动推板的位置,使得第二空腔内产生负压,此时挡板上的单向进气结构抽取浮标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内在经过滤水结构进入第二空腔内,驱动结构在驱动挡板向上移动,将第二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底部开口推送至壳体内,壳体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壳体外,以此达到了对壳体内的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滤水结构过滤外部含有水汽的空气,在将过滤后的空气推送至壳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多模式通信装置散热时容易产生多模式通信装置内因潮湿而损坏的问题。
较佳的,所述滤水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的侧边开口,所述侧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进气口,所述侧边开口内设有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海绵,当第一空腔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空气内时,设置得海绵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此达到了过滤空气中水分,避免含有较高水分的空气进入壳体内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挤压所述海绵,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顶面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与所述第一丝杆上均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转动,可通过两个第一齿轮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转动可以带动支架上下移动,支架上下移动,可以使得滚轮挤压海绵,海绵压缩可以排出海绵上附着的水液,以此可以达到清理海绵上水液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单向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靠近第二空腔一侧的第一挡风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侧边凹槽,所述侧边凹槽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挡风板滑动连接的定位杆,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侧边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挡风板,第一挡风板由设置的定位杆与第一弹簧限制位置,当第二空腔内产生负压时,第一挡风板受力移动,第一弹簧拉伸产生势能,当第二空腔内的压力与外部均衡时,第二弹簧释放势能带动挡板复位封堵进气口,当第二空腔内的空气在受推板的力推送至壳体内时,第一挡风板封堵进气口的位置,可以使得空气只能够进入底部开口内,以此达到了向第二空腔内单向进气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单向进气结构还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底部开口内的封板,所述封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封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挡风板,所述封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顶部凹槽,所述顶部凹槽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挡风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滑动套设的连接杆,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与所述顶部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挡风板,当第二空腔内产生负压时,第二挡风板可以封堵出气口的位置,以此可以阻挡壳体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空腔内,当第二空腔内的空气受推板的力进入底部开口内时,空气挤压第二挡风板的位置,使得第二挡风板向上移动,远离出风口,以此可以达到让空气进入壳体内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浮标内部底面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支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与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板,在需要向上移动推板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转动可以通过两个第二齿轮可以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可以带动两个滑动块相互靠近,两个滑动块相互靠近可以使得连杆的顶部向上顶触推板,以此可以达到向上移动推板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进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进气管之间具有提供空气通过的间隙,所述顶盖的底部低于所述进气管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盖,顶盖可以避免浮标在海面上时,海水溅射至进气管内的问题。
较佳的,所述出气管的顶部设有顶块,所述出气管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顶块与所述连接槽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块,顶块受第三弹簧的力与出气管接触,可以阻挡外部的水液进入壳体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进气管,浮标在海上漂浮时,多模式通信装置可以远程报告当前浮标的位置,在需要对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结构向下移动推板的位置,使得第二空腔内产生负压,此时挡板上的单向进气结构抽取浮标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内在经过滤水结构进入第二空腔内,驱动结构在驱动挡板向上移动,将第二空腔内的空气通过底部开口推送至壳体内,壳体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壳体外,以此达到了对壳体内的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滤水结构过滤外部含有水汽的空气,在将过滤后的空气推送至壳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多模式通信装置散热时容易产生多模式通信装置内因潮湿而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的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的出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浮标;101、隔板;102、挡板;103、第一空腔;104、第二空腔;105、壳体;106、连接管;107、顶部开口;108、底部开口;109、进气管;110、出气管;111、推板;200、侧边开口;201、进气口;202、海绵;203、支架;204、固定杆;205、滚轮;206、第一驱动电机;207、第一丝杆;208、第一齿轮;209、限位杆;300、第一挡风板;301、侧边凹槽;302、定位杆;303、第一弹簧;304、封板;305、出气口;306、顶部凹槽;307、限位孔;308、第二挡风板;309、连接杆;310、第二弹簧;400、支板;401、第二丝杆;402、滑动块;403、固定块;404、连杆;405、第二驱动电机;406、第二齿轮;500、顶盖;501、顶块;502、连接槽;50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8,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包括浮标100,浮标100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01,隔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2,挡板102与隔板101和壳体105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103与第二空腔104,浮标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05,壳体105的内部设有多模式通信装置,隔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6,隔板101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106连通的顶部开口107,壳体105的底部开设有与浮标100连通的底部开口108,浮标100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109,壳体105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10,挡板102上设有用于过滤外部从进气管109进入第一空腔103内空气中水分的滤水结构,底部开口108内与挡板102上均设有单向进气结构,底部开口108内的单向进气结构的进气方向为第二空腔104向壳体105内进气,挡板102上的单向进气结构的进气方向为第一空腔103向第二空腔104内进气,连接管106内设有推板111,浮标100内设有用于上下移动推板111的驱动结构;
通过设置进气管109,浮标100在海上漂浮时,多模式通信装置可以远程报告当前浮标100的位置,在需要对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结构向下移动推板111的位置,使得第二空腔104内产生负压,此时挡板102上的单向进气结构抽取浮标100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103内在经过滤水结构进入第二空腔104内,驱动结构在驱动挡板102向上移动,将第二空腔104内的空气通过底部开口108推送至壳体105内,壳体105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管110排出壳体105外,以此达到了对壳体105内的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滤水结构过滤外部含有水汽的空气,在将过滤后的空气推送至壳体105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多模式通信装置散热时容易产生多模式通信装置内因潮湿而损坏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滤水结构包括开设在挡板102靠近第一空腔103的一侧的侧边开口200,侧边开口20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进气口201,侧边开口200内设有海绵202;
通过设置海绵202,当第一空腔103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空气内时,设置的海绵202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此达到了过滤空气中水分,避免含有较高水分的空气进入壳体105内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空腔103的内部设有支架203,支架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4,固定杆204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滚轮205,滚轮205挤压海绵202,第一空腔103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07,第一丝杆207与支架203螺纹连接,第一空腔103的内部顶面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06,第一驱动电机206的驱动轴上与第一丝杆207上均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08,第一空腔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支架203滑动连接的限位杆209;
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206,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06,第一驱动电机206的驱动轴转动,可通过两个第一齿轮208带动第一丝杆207转动,第一丝杆207转动可以带动支架203上下移动,支架203上下移动,可以使得滚轮205挤压海绵202,海绵202压缩可以排出海绵202上附着的水液,以此可以达到清理海绵202上水液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单向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挡板102靠近第二空腔104一侧的第一挡风板300,挡板10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侧边凹槽301,侧边凹槽30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挡风板300滑动连接的定位杆302,第一挡风板300与侧边凹槽30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03;
通过设置第一挡风板300,第一挡风板300由设置的定位杆302与第一弹簧303限制位置,当第二空腔104内产生负压时,第一挡风板300受力移动,第一弹簧303拉伸产生势能,当第二空腔104内的压力与外部均衡时,第二弹簧310释放势能带动挡板102复位封堵进气口201,当第二空腔104内的空气在受推板111的力推送至壳体105内时,第一挡风板300封堵进气口201的位置,可以使得空气只能够进入底部开口108内,以此达到了向第二空腔104内单向进气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单向进气结构还包括固定套设在底部开口108内的封板304,封板30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口305,封板304的顶部设有第二挡风板308,封板30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顶部凹槽306,顶部凹槽306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307,第二挡风板3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孔307滑动套设的连接杆309,第二挡风板308的与顶部凹槽30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10;
通过设置第二挡风板308,当第二空腔104内产生负压时,第二挡风板308可以封堵出气口305的位置,以此可以阻挡壳体105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空腔104内,当第二空腔104内的空气受推板111的力进入底部开口108内时,空气挤压第二挡风板308的位置,使得第二挡风板308向上移动,远离出风口,以此可以达到让空气进入壳体105内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浮标100内部底面的支板400,支板40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401,第二丝杆401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动块402,推板1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03,滑动块402与固定块40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404,支板400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405,第二驱动电机405的驱动轴上与第二丝杆401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406;
通过设置推板111,在需要向上移动推板111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05,第二驱动电机405的驱动轴转动可以通过两个第二齿轮406可以带动第二丝杆401转动,第二丝杆401转动可以带动两个滑动块402相互靠近,两个滑动块402相互靠近可以使得连杆404的顶部向上顶触推板111,以此可以达到向上移动推板111的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气管1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500,顶盖500与进气管109之间具有提供空气通过的间隙,顶盖500的底部低于进气管109的顶部;
通过设置顶盖500,顶盖500可以避免浮标100在海面上时,海水溅射至进气管109内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出气管110的顶部设有顶块501,出气管11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连接槽502,顶块501与连接槽50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503;
通过设置顶块501,顶块501受第三弹簧503的力与出气管110接触,可以阻挡外部的水液进入壳体105内。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进气管109,浮标100在海上漂浮时,多模式通信装置可以远程报告当前浮标100的位置,在需要对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结构向下移动推板111的位置,使得第二空腔104内产生负压,此时挡板102上的单向进气结构抽取浮标100外部的空气进入第一空腔103内在经过滤水结构进入第二空腔104内,驱动结构在驱动挡板102向上移动,将第二空腔104内的空气通过底部开口108推送至壳体105内,壳体105内的热空气通过出气管110排出壳体105外,以此达到了对壳体105内的多模式通信装置进行散热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滤水结构过滤外部含有水汽的空气,在将过滤后的空气推送至壳体105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多模式通信装置散热时容易产生多模式通信装置内因潮湿而损坏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标(100),所述浮标(100)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挡板(102)与所述隔板(101)和壳体(105)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103)与第二空腔(104),所述浮标(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05),所述壳体(105)的内部设有多模式通信装置,所述隔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6),所述隔板(101)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管(106)连通的顶部开口(107),所述壳体(105)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浮标(100)连通的底部开口(108),所述浮标(100)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109),所述壳体(105)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10),所述挡板(102)上设有用于过滤外部从进气管(109)进入第一空腔(103)内空气中水分的滤水结构,所述底部开口(108)内与所述挡板(102)上均设有单向进气结构,所述底部开口(108)内的单向进气结构的进气方向为第二空腔(104)向壳体(105)内进气,所述挡板(102)上的单向进气结构的进气方向为第一空腔(103)向第二空腔(104)内进气,所述连接管(106)内设有推板(111),所述浮标(100)内设有用于上下移动推板(111)的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挡板(102)靠近所述第一空腔(103)的一侧的侧边开口(200),所述侧边开口(20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进气口(201),所述侧边开口(200)内设有海绵(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103)的内部设有支架(203),所述支架(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4),所述固定杆(204)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滚轮(205),所述滚轮(205)挤压所述海绵(202),所述第一空腔(103)的内部顶面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07),所述第一丝杆(207)与所述支架(20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空腔(103)的内部顶面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20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6)的驱动轴上与所述第一丝杆(207)上均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208),所述第一空腔(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支架(203)滑动连接的限位杆(2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板(102)靠近第二空腔(104)一侧的第一挡风板(300),所述挡板(10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侧边凹槽(301),所述侧边凹槽(30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挡风板(300)滑动连接的定位杆(302),所述第一挡风板(300)与所述侧边凹槽(30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气结构还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底部开口(108)内的封板(304),所述封板(30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出气口(305),所述封板(304)的顶部设有第二挡风板(308),所述封板(30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顶部凹槽(306),所述顶部凹槽(306)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307),所述第二挡风板(3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孔(307)滑动套设的连接杆(309),所述第二挡风板(308)的与所述顶部凹槽(30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浮标(100)内部底面的支板(400),所述支板(40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401),所述第二丝杆(401)外部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动块(402),所述推板(1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03),所述滑动块(402)与所述固定块(403)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404),所述支板(400)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40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5)的驱动轴上与所述第二丝杆(401)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4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500),所述顶盖(500)与所述进气管(109)之间具有提供空气通过的间隙,所述顶盖(500)的底部低于所述进气管(109)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10)的顶部设有顶块(501),所述出气管(11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连接槽(502),所述顶块(501)与所述连接槽(502)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503)。
CN202211623264.3A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039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3264.3A CN116039843A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3264.3A CN116039843A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9843A true CN116039843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3264.3A Pending CN116039843A (zh) 2022-12-16 2022-12-16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3984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1160B1 (en) * 1999-02-26 2001-01-09 Shelley S. Skaggs Floating devices connection and/or storage system and table
CN104482255A (zh) * 2014-12-19 2015-04-01 天津市金正阀门有限公司 高压燃气长输管道单向阀
CN110641620A (zh) * 2019-10-12 2020-01-0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探测设备回收的信标装置
CN111609369A (zh) * 2020-05-14 2020-09-01 葛军 一种用于船舶航行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航标装置
CN112176964A (zh) * 2020-10-21 2021-01-05 福州未创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吸油海绵吸附海上泄露石油装置
CN212637828U (zh) * 2020-07-30 2021-03-0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分体式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CN112984414A (zh) * 2021-02-18 2021-06-18 蒋宗霞 一种用于海上的航标灯
CN213937911U (zh) * 2020-12-01 2021-08-10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浮标通信装置
CN113562120A (zh) * 2021-08-30 2021-10-29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水文气象综合监测浮标
CN216497959U (zh) * 2021-11-24 2022-05-13 合肥新意境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动润版液自动化调节过滤装置
WO2022198354A1 (zh) * 2021-03-20 2022-09-29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浮标吊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1160B1 (en) * 1999-02-26 2001-01-09 Shelley S. Skaggs Floating devices connection and/or storage system and table
CN104482255A (zh) * 2014-12-19 2015-04-01 天津市金正阀门有限公司 高压燃气长输管道单向阀
CN110641620A (zh) * 2019-10-12 2020-01-03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用于海洋探测设备回收的信标装置
CN111609369A (zh) * 2020-05-14 2020-09-01 葛军 一种用于船舶航行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航标装置
CN212637828U (zh) * 2020-07-30 2021-03-0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分体式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CN112176964A (zh) * 2020-10-21 2021-01-05 福州未创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吸油海绵吸附海上泄露石油装置
CN213937911U (zh) * 2020-12-01 2021-08-10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浮标通信装置
CN112984414A (zh) * 2021-02-18 2021-06-18 蒋宗霞 一种用于海上的航标灯
WO2022198354A1 (zh) * 2021-03-20 2022-09-29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浮标吊放装置
CN113562120A (zh) * 2021-08-30 2021-10-29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海洋水文气象综合监测浮标
CN216497959U (zh) * 2021-11-24 2022-05-13 合肥新意境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动润版液自动化调节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02429B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多功能浮标
PT2675955T (pt) Sistemas para extração de água a partir de ar
CN116457069A (zh) 一种海洋环境治理用垃圾打捞装置及其方法
JP2021186801A (ja) 工業廃ガス用除塵脱硫装置
CN103255749A (zh) 一种海上浮油收集装置
CN109186031B (zh) 一种地铁施工通风换气制冷装置
CN109144112A (zh) 一种水文水质在线监测及预警装置
CN116039843A (zh) 用于浮标的多模式通信装置
CN112907902A (zh) 一种节能型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216301400U (zh) 一种用于水文水资源进行检测处理的浮标装置
CN115750238A (zh) 一种自清洁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14384225A (zh)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水质监测机构
CN110478998B (zh) 一种利用海风自净的潮汐电站配电柜除盐雾设备
CN214256426U (zh) 发电厂运行监视装置
CN108765963B (zh) 一种防雪效果好的电子警察
CN115447714A (zh) 一种漂移路径可控的全自动海洋表层漂流浮标
CN214356543U (zh) 一种具有垃圾收集能力的复合发电式海洋航标
CN110588913A (zh) 一种引导船舶航行的具有降温功能的航标灯
CN116005785A (zh) 一种独立泵站
CN210741932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废水采样装置
CN114987694A (zh) 一种多功能港口航道警示用环保浮球
CN210302894U (zh) 一种带自密封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CN220595139U (zh) 一种漂浮式污水监测装置
CN113551322A (zh) 一种海洋工程船舶用除湿装置
CN213779616U (zh) 一种水质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