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3396A -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3396A
CN116033396A CN202111250881.9A CN202111250881A CN116033396A CN 116033396 A CN116033396 A CN 116033396A CN 202111250881 A CN202111250881 A CN 202111250881A CN 116033396 A CN116033396 A CN 116033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servi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8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曜
金猛
朱旭东
张晓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08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33396A/zh
Priority to EP22885454.3A priority patent/EP441226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500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5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33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3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向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第二基础服务层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第一基础服务层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中对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的技术,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进行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的无线传输。随着新需求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发展,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解决面向全行业互联网场景的需求,星闪联盟(sparklink alliance)成立并致力于推动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以承载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场景应用并满足极致性能需求。
为支撑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并实现短距业务的完整流程,需要在全新的协议框架下进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的设计。因此,如何进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中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执行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一电子设备中的芯片,下述以执行主体为第一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向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中传输通道的重配置,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需要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础服务层可以基于当前第一传输通道的实际传输能力,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的过程:
其一,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过程中,响应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也就是说,当第一电子设备新起一个业务时,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该种方式中,当第一电子设备新起一个业务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基础应用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基础应用层进行端口协商,以确定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所使用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第一基础应用层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同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映射关系。
当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时,可以向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其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标识。
在该种方式中,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具体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将第二端口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当第二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
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可以将所述第一端口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以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在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
其二,当所述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当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时,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进行QoS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当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时,可以向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该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该种方式中,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具体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将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当第二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
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可以将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在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该种方式中,还存在重配置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情况: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进行QoS协商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是否进行链路质量XQI重配置。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
其中,若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需要进行链路质量XQI重配置,则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响应于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XQI协商,得到XQI协商结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得到XQI协商结果后,可以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所述XQI协商结果。
其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应理解,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也就是说,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即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也就是说,当第一业务的QoS改变后,需要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XQI,才能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
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其四,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新的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不同。也就是说,当第一业务的QoS改变后,需要改变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才能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
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属于星闪基础(sparklink basic,SLB)短距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或星闪低功耗(sparklink low energy,SLE)短距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
其中,当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时,可以向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的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该种方式中,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具体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当第二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
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可以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在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其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进行QoS协商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是否切换接入层。示例性的,第一基础服务层可以基于第一业务的QoS,以及当前第一基础服务层的传输情况,检测是否切换接入层。
其中,当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从所述第二接入层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层时,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发送逻辑链路请求,以请求第一接入层为第一传输通道分配逻辑信道。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响应于所述逻辑链路请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协商,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配第一接入层的第三逻辑信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响应于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建立所述第一接入层的逻辑链路,可以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逻辑链路配置完成的消息。应理解,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层为SLB或SLE,第二接入层为SLB或SLE,第一接入层与第二接入层不同。
其中,当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时,可以向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第一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第二接入层中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该种方式中,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具体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中的逻辑信道。当第二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
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可以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第一接入层的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具体的可以为: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发送解除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协商,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成功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可以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解绑定响应。
在该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其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传输完成,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基础服务层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之前,可以将第一传输通道映射至第一业务的数据对应的第三端口,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传输完成时,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三端口之外,是否还映射其他端口。其中,若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三端口之外,未映射其他端口,则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无需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直接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三端口。其中,若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三端口之外,还映射其他端口,则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该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具有映射关系。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具体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当第二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可以解绑定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三端口。
如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在各种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交互完成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的方案,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重配置响应为第二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其中,在第一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之后,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确定是否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其中,第二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且完成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基础服务层响应于不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可以向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不接受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如此,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接收到第一重配置响应,可以新建传输通道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传输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包括: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一连接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QoS管理模块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信息,所述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业务申请传输通道,或者,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如此,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接收到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其中,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的其他功能可以参照如下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说明。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执行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第二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芯片,下述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第二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一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若确定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基于所述重配置请求,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若确定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一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请求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应用层与所述第一基础应用层进行端口协商,以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所使用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二端口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一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请求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包括接入层;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链路质量XQI协商,得到XQI协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新的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从所述第二接入层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协商,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配所述第一接入层的第三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入层协商,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四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响应为第二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若确定不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不接受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向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的重配置响应,以及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其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过程中,响应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一基础应用层,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础应用层进行端口协商,以确定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所使用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口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以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QoS管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中的第二QoS管理模块进行QoS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包括接入层。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是否进行链路质量XQI重配置。若是,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配置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XQI协商,得到XQI协商结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所述XQI协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新的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是否切换接入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从所述第二接入层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层时,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发送逻辑链路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逻辑链路请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协商,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配所述第一接入层的第三逻辑信道,以及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逻辑链路配置完成的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以及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发送解除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绑定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还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协商,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以及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解绑定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传输完成,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三端口之外,是否还映射其他端口,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若否,则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三端口;若是,则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具有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三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响应为第二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的第一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管理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信息,所述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业务申请传输通道,或者,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的重配置请求,若确定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基于所述重配置请求,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以及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响应。其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基础应用层,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础应用层进行端口协商,以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所使用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端口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QoS管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的第一QoS管理模块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包括接入层。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链路质量XQI协商,得到XQI协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新的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在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从所述第二接入层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协商,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配所述第一接入层的第三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入层,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入层协商,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具体用于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四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响应为第二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不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中的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指令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单元、模块或电路,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单元、模块或电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加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议框架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电子设备,该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意两个电子设备可以相互通信。
以通信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设备为例,电子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手(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设备、物联网或车联网中的电子设备、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等。
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中的电子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中的电子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例如智能制造)中的电子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电子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电子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电子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电子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电子设备等。
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和各种家用或工业用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smart phone)、智慧屏、智能音箱(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音箱、高保真(high fidelity,HiFi)音箱)、智能传感器、电视(television)无线耳机、VR头显、平板电脑、显示器、摄像头、手提电脑、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车载电脑、车载终端(如麦克风、扬声器等)、投影仪、打印机、智能手环(smart wristband)、智能手表(smart watch)、智能眼镜、智能汽车、智能车床、智能监控设备、路由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特殊限制。通信系统100中的多个电子设备的类型可以部分相同,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图中示出的通信系统100包括电子设备101、102、103、104、105、106、107。电子设备101至107中的任意一个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提到的任意一种形式的电子设备。可以理解的是,通信系统100中所包括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可以是更多或更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但至少包括两个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仅为示意性说明,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例如基站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电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进行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的无线传输。随着新需求的提出和新技术的发展,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解决面向全行业互联网场景的需求,星闪联盟(sparklink alliance)成立并致力于推动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以承载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场景应用并满足极致性能需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星闪联盟所设计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进行通信。
针对上述场景,为支撑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并实现短距业务的完整流程,需要建立全新的协议框架。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议框架示意图。该协议框架可应用于任何可实现短距离通信的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设备。参照图2,协议框架200自下而上包括接入层210、基础服务层220和基础应用层230。也就是说,支持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接入层210、基础服务层220和基础应用层230。
接入层210,主要负责底层逻辑链路的处理,例如逻辑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以承接基础服务层220的业务需求(如可靠数据、实时数据等)。接入层210包括多种接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星闪基础(sparklink basic,SLB)短距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星闪低功耗(sparklink low energy,SLE)短距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以及其他的接入技术,例如蓝牙低功耗(bluetooh low energy,BLE)技术、未来其他的星闪联盟接入技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SLB和SLE接入技术为例对接入层210的架构作简要介绍。
对于一个支持两种接入技术如SLB和SLE的电子设备来说,其接入层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分别实现SLB接入和SLE接入,下述实施例中以实现SLB接入的模块称为SLB模块,以实现SLE接入的模块称为SLE模块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层的一个业务,可以通过多个接入技术进行动态传输,提高业务传输的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介绍的两种星闪联盟接入技术的名称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或者在未来的架构中,SLB和SLE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名称。
基础服务层220,主要负责传输通道的创建、添加、删除、释放等,以及逻辑链路的控制(例如接入技术的选择),以承接基础应用层230的业务需求(例如流量、速率、音质、分辨率)。其设计目标是可以兼容多种接入层技术,例如兼容上述介绍的SLB、SLE接入技术,并保留兼容未来更多接入技术的能力。
基础服务层220可以包括多个实现上述设计目标的模块或功能单元,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发现模块、服务管理模块、连接管理模块、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测量管理模块、多域协调模块、5G融合模块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模块的功能不做赘述,具体可以参照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中的相关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照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基础服务层220的传输可以分为控制面的传输和业务面的传输,相应地,基础服务层220的传输通道可以包括控制通道和业务通道,其中控制通道用于传输控制面的数据,业务通道用于传输业务面的数据。本申请以下实施例将对业务通道的相关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基础应用层230,主要基于不同业务需求,完成数据到基础服务层220的路由。根据业务的不同分类,基础应用层230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业务功能集合(也可称为业务模块或业务框架),例如音视频框架、数据框架等等。不同业务功能集合,包含了对业务的分类数据处理。
示例性的,参照图2,应用层230可以包括通用感知框架、通用设备管理框架、通用音视频框架、通用数据框架等。其中,通用感知框架包含了对感知数据的处理;通用设备管理框架包含了对设备管理数据的处理;通用音视频框架包含了对音视频数据的处理,例如编解码处理;通用数据框架包含了对文件数据的处理,如加密压缩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接入技术,例如支持图2所示的SLB接入技术和SLE接入技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实施例中,SLB接入技术、SLE接入技术也可以分别称为SLB接入制式(或接入模式)、SLE接入制式(或接入模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对本申请中涉及的相关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端口(port),是基础应用层进行传输的基本通路,所有基础应用层的传输过程基于端口进行。对下可以实现多个端口映射到同一个传输通道,或者一个端口映射至一个传输通道。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说明多个端口映射至同一传输通道的技术方案。
传输通道(transmission channel,TC),是基础服务层进行传输的通路,对上可承接多个端口(port)映射,对下可以实现多个传输通道映射到同一逻辑信道,或者一个传输通道也可以映射不同的接入制式的逻辑信道。
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是接入层进行传输的通路,对上可承接多个传输通道映射。在一种实施例中,逻辑信道也可以称为逻辑链路、逻辑通道。
具体地,参考图2所示,基础应用层230具有端口的概念,基础服务层220具有传输通道的概念,接入层210具有逻辑信道的概念。换言之,端口是基础应用层230的通道,传输通道是基础服务层220的通道,逻辑信道是接入层210的通道。多个端口可以映射到同一个传输通道,即端口与传输通道具有映射关系;多个传输通道可以映射到同一个逻辑信道,或者一个传输通道可以映射(接入制式不同)多个逻辑信道,即传输通道与逻辑信道具有映射关系。两个电子设备通信时,业务数据可以通过一个电子设备的端口-传输通道-逻辑信道路径,发送给另一个电子设备。
为了区分逻辑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了逻辑信道的标识(logical channelidentification,LCID),用于唯一标识逻辑信道。为了区分传输通道,定义了传输通道的标识(transmission channel identification,TCID),用于唯一标识传输通道。
上面介绍了各个层用于路由数据的通道,下面结合图2简要描述数据的传输路径。
参考图2所示,当上层应用中有业务数据需要传输时,基础应用层230通过数据流(flow)将数据由端口传输到基础服务层220,基础服务层220选择一条或多条传输通道进行传输。由于传输通道与逻辑信道具有映射关系,相应地,接入层210接收到数据后使用对应的逻辑信道继续传输。
示例性的,基础服务层220可以包括传输通道TCID1-TCIDx,基础服务层220可以选择TCID1传输通用感知框架发送的Qos流1,选择TCID2传输通用设备管理框架发送的Qos流2,选择TCID3传输通用音视频框架发送的Qos流3,选择TCIDx传输通用数据框架发送的Qos流4,等等。到接入层210时,TCID1传输的数据通过支持SLB的一个逻辑信道传输,TCID2传输的数据通过支持SLB的一个逻辑信道传输,TCID3传输的数据通过支持SLE的一个逻辑信道传输,TCIDx传输的数据通过支持SLE的一个逻辑信道传输。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示出的数据流和传输通道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通道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仅仅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定。
传输通道可以包括业务通道和控制通道,其中业务通道用于传输业务面的数据,控制通道用于传输控制面的数据。控制通道的创建是电子设备间创建业务通道的基础,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通道的相关流程,是在控制通道创建的基础上执行的,关于控制通道的创建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进行过多描述。
业务通道可以包括单播业务通道、组播业务通道和广播业务通道,本申请实施例对次不做赘述。单播业务通道包括缺省业务通道和非缺省业务通道,其中缺省业务通道在控制通道创建完成时自动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在有业务需求时根据需求创建。
本申请实施例介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过程,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在一种实施例中,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可以包括: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port的重配置,传输通道的QoS重配置,以及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介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指的是: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业务通道的重配置。因此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传输通道”的描述时,可以狭义理解为是业务通道。业务通道仍可以使用上文所描述的TCID来进行标识,即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TCID”的描述时,可以狭义理解为是业务通道的标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标识业务通道的TCID还可以称为“业务通道标识”或者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同理的,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逻辑信道”可以使用上文所描述的LCID来进行标识,即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LCID”的描述时,可以狭义理解为是逻辑信道的标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标识逻辑信道的LCID还可以称为“逻辑信道标识”或者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因为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因此,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区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各模块,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各模块,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各模块添加前缀“第一”,对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各模块添加前缀“第二”。示例性的,如第一电子设备中的QoS管理模块可以称为第一QoS管理模块,第二电子设备中的QoS管理模块可以称为第二QoS管理模块,如第一电子设备中的连接管理模块可以称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第二电子设备中的连接管理模块可以称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其他模块同理。
同理的,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区分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各层,可以在对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各层添加前缀“第一”,对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各层添加前缀“第二”,如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可以称为第一基础服务层,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可以称为第二基础服务层。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进行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应注意,下述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包括图2所示的基础应用层230、基础服务层220以及接入层210。
其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port的重配置。
该种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共同执行无线业务时,例如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与第二电子设备(如无线耳机)传输一个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进行音乐播放时,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可以为第一业务(即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分配一个10Mbps的传输通道。但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第一业务占用了5Mbps的传输通道,则当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继续传输一个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即第二业务)进行音乐播放时,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可以使用该10Mbps的传输通道传输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无需创建新的传输通道,直接采用已创建的传输通道传输多个业务的数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和数据的传输效率。
当第一电子设备中新起一个业务(如第二业务)时,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进行协商。
示例性的,如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传输第一业务的音频数据的过程中(如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响应于开始传输第二业务的音频数据(如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进行协商,以传输该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协商过程所涉及的数据可以通过已经创建的缺省业务通道传输。缺省业务通道是在控制通道创建完成之后自动创建的。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之间的协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端口协商、业务协商和应用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协商。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业务协商、QoS协商和端口协商等均可以通过基础应用层中的业务框架使用服务管理模块提供的数据模板在缺省业务通道上进行统一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对业务协商、QoS协商不做过多描述。
对于端口协商来说,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协商的目的是: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采用哪个端口传输数据,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采用哪个端口传输数据。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协商的结果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端口(port1)映射,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二端口(port2)映射。相应地,第一端口port1和第二端口port2即具有映射关系,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需维护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换句话说,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存储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映射关系,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存储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映射关系。
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3A,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使用10Mbps的传输通道传输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第二业务)之前,需要对该10Mbps的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使得该10Mbps的传输通道映射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的端口以及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的端口,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使用该10Mbps的传输通道传输该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S301,第一QoS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申请传输通道。
第一QoS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申请传输通道可以为:第一QoS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申请用于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为业务通道,示例性的,传输通道可以为传输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的业务通道。该步骤也可以理解为:第一QoS管理模块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申请业务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QoS管理模块可以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信息#31,该信息#31用于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申请业务通道。
该信息#31可以包括业务通道类型指示信息、端口信息、星闪联盟服务质量指示(sparkLink qoS index,SLQI)等。其中,业务通道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申请的业务通道类型,其中业务通道类型可以包括单播业务通道、组播业务通道和广播业务通道。若业务通道类型指示信息指示所申请的业务通道为单播业务通道时,该单播业务通道指的是非缺省业务通道。端口信息用于指示与业务通道映射的端口,即步骤S301协商出来的端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端口信息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侧的业务通道映射,第二端口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侧的业务通道映射。SLQI用于指示业务对业务通道的需求,例如传输速率、时延、丢包率、通信周期、最大包大小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信息#31还可以包括附加参数,例如传输模式指示信息、是否专载指示信息等。传输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数据的传输模式,其中传输模式可以包括基础模式、透传模式、普通模式、流控模式、流模式、重传模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传输模式不做赘述,可以参照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中的相关说明。
附加参数中的是否专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业务通道是否专用于传输某个业务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若接收到专载指示,会新分配一个业务通道给第一端口,而不会复用已有的业务通道,并且新分配的业务通道在之后的其他流程中不会被复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信息#31中包括附加参数,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按照信息#31中的附加参数设置相关参数。若信息#31中不包括附加参数,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自行设置相关参数,或者按照预设规则设置相关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302,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若否,执行S303,若是,执行S313。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需要判断是否将第一端口映射到已有的业务通道,还是创建新的业务通道且将第一端口映射到新的业务通道(即非缺省业务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还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其中,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的传输通道,应理解,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不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则可以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在判断是否要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时,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信息#31中的QI确定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例如相同的QI可以复用同一个业务通道,即若信息#31所包括的QI与已经传输的某业务的QI相同,则可以复用已有的业务通道,而不创建新的非缺省业务通道。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信息#31中的传输模式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例如若上层指示业务数据的传输模式为透传,则创建新的非缺省业务通道,而不复用已有的业务通道。
在又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信息#31中的是否专载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例如是否专载指示信息指示业务通道专用于传输新的业务数据,则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
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信息#31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在一种实施例中,如果上层发送的信息#31中没有指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创建新的业务通道的话,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自身算法(例如预设规则)进行判断。例如预设上层没有指示是否创建的情况下,默认不创建或默认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可以根据已创建的传输通道的剩余可用带宽,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示例性的,已创建的传输通道为用于传输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若第一传输通道的剩余可用带宽可以满足第二业务的传输需求(如需求2Mbps音频数据的传输),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确定不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而是采用已创建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应理解,已创建的传输通道的剩余可用带宽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的测量管理模块(即第一测量管理模块)采集,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从第一测量管理模块获取传输通道的剩余可用带宽。
在其他示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还可以根据其他信息,例如业务类型、底层通道能力、业务传输需求等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在具体实现中,可以依据不同厂商的不同算法执行步骤S302,在此不再过多描述。
在S302中,若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则可以执行S313,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过程不做赘述。本申请实施例重点关注如下过程: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不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可以将第一端口映射到已有的业务通道(即已创建的业务通道)上,以使用已有的业务通道传输新的业务数据,即如下S303-S312。
S303,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的控制通道,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包括:第二端口的标识,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已创建的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应注意,第二传输通道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已创建的业务通道。在具体实现中,重配置请求中的参数(即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的内容)可以采用特定格式(如TLV(tag,length和value的缩写)格式)进行编码,以便第二电子设备能够正确解析。
应理解,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传输一个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第一业务)进行音乐播放时,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也可以进行协商端口port,维护第三端口port3和第四端口port4的映射关系,其中,第三端口port3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中的端口,第四端口为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应用层中的端口,具体参照上述协商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相关描述。
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应用层可以通过第三端口port3向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发送该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为第一业务分配一个10Mbps的传输通道,如第一传输通道TCID1,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port3映射至第一传输通道TCID1。相应的,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确定port4(与port3映射的)需要映射的第二传输通道TCID2(即与第一传输通道TCID1对应)。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port3、port4、TCID1,以及TCID2发送给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port4映射至TCID2。也就是说,当第一电子设备通过port3-TCID1-第一电子设备中的LCID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该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相应的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中的LCID-TCID2-port4,接收该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
如此第一连接管理模块以及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中均可以维护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的映射关系,port3和第一传输通道TCID1的映射关系,以及port4和第二传输通道TCID2的映射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确定将第一端口(第二业务对应的端口)映射至已创建的业务通道。示例性的,如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将port1映射至已创建的第一传输通道TCID1,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基于存储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中与第一传输通道TCID1具有映射关系的为第二传输通道TCID2,因此可以在重配置请求中携带第二端口的标识“port2”,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TCID2”。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可以为至少一个。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中用于传输该需求10Mbps的音频数据的传输通道可以为至少一个传输通道,若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采用该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传输通道传输需求2Mbps的文件,则第一传输通道可以为该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相应的,第二传输通道为第二电子设备中与第一传输通道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一个传输通道。
因此,如上重配置请求中的第二传输通道可以为至少一个,则重配置请求可以包括:第二端口的标识,以及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已创建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
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还可以包括:第一端口的标识,以及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已创建的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
也就是说,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可以包括:第二端口的标识、至少一个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一端口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示例性的,下述以“至少一个”可以为8个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重配置请求的信令结构可以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192
Tcid-ReConfig-Req-Message表征重配置请求的消息,该消息中的code表征重配置请求,identifier表征重配置请求的标识,dataLength表征重配置请求的数据长度,data为重配置请求中携带的内容,如8个第二传输通道的信息。其中,当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多个重配置请求时,重配置请求的标识identifier用于区分不同的重配置请求。SEQUENCE(SIZE(1))OF ReconfigInfo-SEQUENCE(SIZE(8))OF ReconfigInfo分别表征8个第二传输通道的信息。
其中,ReconfigInfo中携带了第二传输通道的信息,以SEQUENCE(SIZE(1))OFReconfigInfo为例,ReconfigInfo中携带的内容如下: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191
其中,sourceTCID为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TCID1,destinationTCID为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TCID2,PortConfig表征端口的重配置信息,addPortList用于表征对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端口,exclusive表征预留。应理解,“可选的”用于表征在重配置请求中可以不携带。
PortConfig中可以包括:
sourcePort          INTEGER(0..65535),可选的
destinationPort      INTEGER(0..65535)
sourcePort表征第一端口的标识port1,destinationPort表征第二端口的标识port2。综上重配置请求的信令结构可以得到,该重配置请求用于“增加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该端口为第二端口port2”。
S304,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进行重配置。若否,执行S305,若是,执行S306。
当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接收到重配置请求时,可以判断是否进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检测到重配置请求中的第二端口的标识错误,或者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错误,则可以确定不进行重配置。示例性的,第二端口的标识错误可以不限于为:第二电子设备中不存在第二端口。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错误可以不限于为:第二电子设备中还未创建第二传输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第二传输通道的能力,判断是否进行重配置。示例性的,若第二传输通道不存在剩余可用带宽(或剩余资源),第二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差,则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确定不进行重配置。示例性的,若第二传输通道的剩余可用带宽大于第二传输通道的带宽的一半,则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确定进行重配置。
上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进行重配置为示例说明,应理解,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还可以根据其他算法(例如预设规则)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S305,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
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表征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重配置请求失败(即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重配置)的原因等。
示例性的,第一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如下: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01
其中,SEQUENCE(SIZE(1..8))OF ReconfigResult表征8个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应理解,重配置响应用于响应重配置请求,如果响应的传输通道数目小于请求的数目(如8个),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后续需要继续对余下的传输通道进行响应,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需要继续等待余下的响应即可。
示例性的,ReconfigResult是中可以包括: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02
其中,sourceTCID为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传输通道TCID2,destinationTCID为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传输通道TCID1,result表示重配置的结果。result可以如下表一:
表一
result 描述
0x0000 重配置成功
0x0001 无资源
0x0002 端口port变化不符合预期
0x0003 逻辑信道Lcid变化不符合预期
0x0004 传输通道中的SLQI变化不符合预期
other Reserved
其中,如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确定对第二传输通道不进行重配置,则该重配置响应(即第一重配置响应)中的result示例性的可以为0x0001。
S306,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将第二端口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
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确定重配置第二传输通道,则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二端口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
S307,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QoS管理模块发送第二端口和第二传输通道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向第二QoS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与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的标识。
S308,第二QoS管理模块存储第二端口和第二传输通道的映射关系。
S309,第二QoS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反馈绑定成功的消息。
第二QoS管理模块响应于成功存储第二端口和第二传输通道的映射关系,可以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反馈绑定成功的消息。
S310,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二重配置响应。
第二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成功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重配置结果等。
第二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参照第一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不同的是,第二重配置响应中的重配置结果result用于表征传输通道重配置成功,如result可以为0x0000。
S311,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第二重配置响应,可以将第一端口映射至第一传输通道。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接收到第二重配置响应,可以确定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成功,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即将第一端口映射至第一传输通道。
S312,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申请成功的消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与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一端口的标识。换句话说,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发送第一端口和第一传输通道的映射关系。
应理解,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申请成功的消息,可以理解为:第一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一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相应的,第一基础服务层可以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和第二业务的数据。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和第二业务的数据。
S313,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的过程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在第一电子设备新起一个第二业务时,若确定将传输该第二业务的第一端口映射至已创建的第一传输通道上,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与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交互,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一传输通道的端口的重配置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二传输通道的端口的重配置,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已创建的第一传输通道发送新的第二业务的数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如上实施例中讲述的为电子设备可以对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端口,在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释放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示例性的,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与第二电子设备(如无线耳机)传输一个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进行音频播放,当音频播放结束时(如在S313之后),参照图3B,可以包括:
S301A,第一QoS管理模块响应于业务(如第一业务或第二业务)结束,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解绑定请求。
解绑定请求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释放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应理解,下述以第二业务为例进行说明,第二业务对应的端口为第一端口。
在一种实施例中,解绑定请求中可以包括:用户传输业务的数据(如需求2Mbps的音频数据)的第一端口的标识。
S302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解绑定请求,检测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一端口外,是否还映射其他端口。若否,执行S303A,若是,执行S304A。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解绑定请求,可以基于第一端口的标识,确定与第一端口映射的第一传输通道,进而基于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存储的映射关系,检测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一端口外,是否还映射其他端口。
S303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将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一端口解绑定。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执行第一传输通道的释放流程,即将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一端口解绑定,释放流程可以参照星闪联盟无线短距通信技术中的相关说明。
应理解,S303A之后可以执行S311A。
S304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若检测到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一端口,还映射其他端口,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需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交互,对第一传输通道以及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因此,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
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的第二端口的标识。
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的信令结构可以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21
Tcid-ReConfig-Req-Message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其中,ReconfigInfo中携带了第二传输通道的信息,以SEQUENCE(SIZE(1))OFReconfigInfo为例,ReconfigInfo中携带的内容如下: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22
其中,sourceTCID为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TCID1,destinationTCID为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TCID2,PortConfig表征端口的重配置信息,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exclusive表征预留。与上述“第二传输通道”增加映射的第二端口不同的是,用于指示“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的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的为“releasePortList”,而非“addPortList”,releasePortList用于表征对第二传输通道中映射的端口进行解绑定。
S305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
S306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QoS管理模块发送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二端口的解绑定消息。
解绑定消息用于指示第二QoS管理模块将已存储的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删除。
S307A,第二QoS管理模块将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删除。
S308A,第二QoS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反馈响应于解绑定消息的消息。
响应于解绑定消息的消息用于指示第二QoS管理模块将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删除。
S309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响应。
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成功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
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解绑定结果。
S310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解绑定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一端口。
S311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发送解绑定响应。
解绑定响应用于指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解绑定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一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交互,可以解绑定已创建的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可以实现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的重配置,灵活性高,且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重配置请求信令,可以支持同时对多个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信令简单,无需重复多次发送。
其二,传输通道的服务质量QoS的重配置。
该种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用户使用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与第二电子设备(如无线耳机)传输标清视频数据(第一业务)进行视频播放时,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基础服务层可以为视频数据分配一个传输通道(如第一传输通道),当视频的清晰度发生变化,如标清视频变为高清视频时,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以采用已创建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高清视频的数据,可以提高传输通道的利用率和数据的传输效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4,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具体可以参照如下流程:
S401,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二QoS管理模块进行QoS协商。
应理解,当第一业务的QoS发生变化时,基础应用层可以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发送第一业务的新的QoS,以指示第一业务的QoS发生变化。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业务的QoS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码率、时延、采样率和位宽等。示例性的,视频由标清变为高清,则视频数据的QoS由标清视频的QoS变为高清视频的QoS。
第一QoS管理模块响应于第一业务的新的QoS,可以与第二QoS管理模块进行QoS协商,得到第一传输通道的QoS(新的QoS),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QoS(新的QoS)。
S402,第一QoS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QoS变更消息。
QoS变更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QoS发生变化,且QoS变更消息中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QoS(新的QoS),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QoS(新的QoS)。
S403,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QoS变更消息,判断是否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若是,执行S404,若否执行S415。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接收QoS变更消息,可以基于第一传输通道的QoS(新的QoS),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实际传输能力,检测是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还是新创建传输通道,还是将第一业务的第一端口重新映射至已创建的其他传输通道,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创建新的传输通道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不做赘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将第一业务的第一端口重新映射至已创建的其他传输通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下述主要说明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的过程。
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不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则可以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的其他传输通道是否可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若其他传输通道可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一业务的第一端口映射至该其他传输通道。其中,若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不存在其他传输通道能够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新创建传输通道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
其中,若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第一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在重配置QoS后可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则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
S404,第一连接管理模块检测是否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若是,执行S405,若否,执行S408。
第一测量管理模块可以感知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的链路质量XQI能力,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的XQI能力,以及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一逻辑信道的实时传输情况,确定是否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起QoS重配置。其中,若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确定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起QoS重配置,则可以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
第一重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XQI协商。
若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确定不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起QoS重配置,则可以不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而是直接与第二电子设备交互,以对传输通道进行QoS重配置,可以参照S408-S414的描述。
S405,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
S406,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XQI协商。
XQI协商用于协商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哪种XQI,以及采用SLB(或SLE)中的哪个逻辑信道,来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可以向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XQI协商指令(或QoS协商指令),以协商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链路质量(即XQI),以及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LCID。
S407,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XQI协商结果。
XQI协商结果中可以包括:XQI、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TCID,以及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LCID。应理解,XQI为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因此XQI协商结果中包括的XQI也为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和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维护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和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的映射关系。
1、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业务的数据从标清数据变为高清数据,相较于第一业务的QoS的变化前后,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LCID不发生变化,XQI发生变化。
2、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一业务的数据从标清数据变为高清数据,相较于第一业务的QoS的变化前后,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不发生变化,LCID发生变化。
下述首先针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LCID不发生变化,XQI发生变化”进行说明,在该种实施例中,参照图4,在S407之后可以包括:
S408,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的控制通道,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重配置请求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中已创建的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QoS。
在该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的信令结构可以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52
Tcid-ReConfig-Req-Message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其中,以任一传输通道的ReconfigInfo为例,ReconfigInfo中携带的内容如下: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53
其中,supportSlqiList为QoS变更消息中的QoS映射的第二传输通道的QoS,即SLQI列表,supportSlqiList用于表征第二传输通道需要支持的QoS能力。示例性的,supportSlqiList中包括:1、2和3,第二传输通道能够支持下表SLQI值(1、2和3)对应的QoS能力。
应理解,因为一个重配置请求可以请求重配置多个传输通道,因此重配置请求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supportSlqiList,以对应每个传输通道。
其中,SLQI列表如下表二所示,参照表二,SLQI值不同,第二传输通道支持的QoS能力不同。
表二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51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61
参照表二,示例性的,当视频从标清变为高清时,相应的SLQI值可以从90变为91。
S409,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判断是否重配置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若否,执行S410,若是,执行S411。
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能力和实时传输情况,决策是否进行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可以参照上述S402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检测第二传输通道的QoS是否支持重配置请求中的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若第二传输通道的QoS支持,则表征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能力强,无需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若第二传输通道的QoS不支持,则表征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能力弱,需要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S410,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
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表征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的原因。
第一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S411,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对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
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可以基于重配置请求中的第二传输通道的QoS,配置第二传输通道的QoS。
S412,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二重配置响应。
第二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第二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
S413,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对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基于第二重配置响应中的QoS,对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即将第一传输通道的QoS配置成新的QoS。
S414,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成功的消息。
应理解,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成功的消息,可以理解为:第一基础服务层完成对第一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相应的,第一基础服务层可以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相应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S415,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业务停止或者中断时,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对该业务数据传输的端口映射的传输通道进行QoS重配置,且与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交互,使得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对其中传输通道进行QoS重配置,交互简单,信令简单。
下述针对“第一传输通道的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不发生变化,LCID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说明,该种情况适用的场景为:示例性的,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和第二连接管理模块采用SLB的第二逻辑信道传输数据,在视频由标清变为高清后,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和第二连接管理模块采用SLB的第一逻辑信道传输数据。也就是说,该种情况适用的场景为星闪接入技术不变,改变的是逻辑信道。在一种实施例中,SLB可以称为第一接入层,SLE可以称为第二接入层,或者,SLE可以称为第一接入层,SLB可以称为第二接入层。
应理解,下述实施例中以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以及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新映射第一逻辑信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不同。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逻辑信道和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如SLB或SLE。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S408中的重配置请求的信令结构可以替换为如下: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71
Tcid-ReConfig-Req-Message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其中,以任一传输通道的ReconfigInfo为例,ReconfigInfo中携带的内容如下: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72
其中,lcidConfig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待绑定)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示例性的如SLB的第二逻辑信道),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示例性的如SLB的第一逻辑信道)。示例性的,
Figure BDA0003322459100000273
其中,releaseLcidList表征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addLcidList表征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也就是说,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待绑定)映射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映射的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相应的,参照图5,在如上S409-S414可以替换为S409A-S416A:
S409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判断是否重配置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若否,执行S410A,若是,执行S411A。
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接收到重配置请求,可以判断是否进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检测到重配置请求中的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错误,或者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错误,则可以确定不进行重配置。示例性的,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错误可以不限于为:第二电子设备中不存在该逻辑信道,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错误可以不限于为:第二电子设备中还未创建第二传输通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第二传输通道已经映射的逻辑信道的能力,判断是否进行重配置。示例性的,若第二传输通道已经映射的逻辑信道不存在可用资源,表征第二传输通道已经映射的逻辑信道不能支持业务数据的传输,则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确定需要进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上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进行重配置为示例说明,应理解,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也可以根据其他算法(例如预设规则)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S410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
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表征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的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的原因。
第一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S411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
第二重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对逻辑链路进行重配置。第二重配置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释放(解绑定)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
示例性的,视频由标清切换高清之前,即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为第二逻辑信道LCID2,视频由标清切换高清之后,第二传输通道新映射的逻辑信道为第一逻辑信道LCID1,则第二重配置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LCID1,以及第二传输通道中待解绑定的逻辑信道的标识LCID2。
S412A,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将新增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可以根据第二重配置消息,将新增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示例性的,如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可以将逻辑信道LCID1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LCID2。
S413A,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响应于第二重配置消息的反馈消息。
响应于第二重配置消息的反馈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已经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S414A,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二重配置响应。
第二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第二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S415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
其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协商结果,将第一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逻辑信道映射至第一传输通道,解绑定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传输通道。
S416A,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成功的消息。
因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逻辑信道的改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为S404中“检测需要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的分支,因此在图5中未示出“检测不需要向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的另一分支。
上述S411A中,以第二重配置消息包括: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释放(解绑定)映射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为例进行说明,即S411A-S412A中,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可以同时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绑定(新增)和解绑定(删除或释放)的操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重配置请求分成两次发送,一次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一次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可以分开执行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以及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可以参照下述图7中的相关描述。
在该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完成对第一传输通道的重配置后,第一基础服务层可以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第一传输通道新映射的第一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相应的,第二基础服务层可以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以及第二传输通道新映射的第二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交互,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如上实施例中,第一QoS管理模块可以与第二QoS管理模块进行QoS协商,得到第一传输通道的新的QoS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新的QoS。第一QoS管理模块可以将第一传输通道的QoS同步至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基于第一传输通道的新的QoS,以及当前第一传输通道的传输情况和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的传输能力,确定是否进行接入技术的切换,如逻辑信道从SLB(或SLE)切换至SLE(或SLB)。下述以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确定将逻辑信道从第二接入层(如SLB)的第二逻辑信道(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逻辑信道可以称为第二接入层中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切换至第一接入层(如SLE)的第三逻辑信道(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逻辑信道可以称为第一逻辑信道)为例进行说明。
下述针对“逻辑信道从SLB(或SLE)切换至SLE(或SLB)”的情况进行说明,参照图6,以逻辑信道从SLB切换至SLE为例进行说明,在上述S403之后可以执行S407C-S409C,以将逻辑信道SLB切换至SLE,应理解,图6中未示出S401-S403。
S407C,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SLE模块发送逻辑链路请求。
逻辑链路请求用于指示第一SLE模块建立SLE逻辑链路。应理解,S407C发生在“逻辑信道从SLB(或SLE)切换至SLE(或SLB),且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未建立SLB逻辑链路”的情况下。
在一种实施例中,逻辑链路请求中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
S408C,第一SLE模块和第二SLE模块协商,为第一传输通道分配SLE逻辑链路中的第一逻辑信道(或第三逻辑信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第一传输通道分配SLE逻辑链路中的第一逻辑信道可以为:第一逻辑信道的全部或部分资源。
S409C,第一SLE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反馈逻辑链路配置完成的消息。
逻辑链路配置完成的消息中可以包括:SLE逻辑链路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
应理解,在S409C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S408,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待释放(解绑定)映射的SLB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如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待绑定)映射的SL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如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S408C1,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重配置请求,判断是否重配置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若否,执行S409C1,若是,执行S410C。
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接收重配置请求,可以判断是否进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检测到重配置请求中的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SLE的逻辑信道的标识错误,或者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错误,或者第二传输通道待释放映射SLB的逻辑信道的标识错误,则可以确定不进行重配置。对“错误”的理解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上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进行重配置为示例说明,应理解,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还可以根据其他算法(例如预设规则)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S409C1,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
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表征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响应中可以包括: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不接受传输通道的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的原因。
第一重配置响应的信令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S410C,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可以将新增映射SLE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SLB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S411C,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二重配置响应。
S412C,第一连接管理模块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
其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根据协商结果,将第一传输通道新增映射SLE的逻辑信道映射至第一传输通道,且解绑定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SLB的逻辑信道。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解绑定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SLB的逻辑传输通道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SLB模块发送解除第一传输通道与SLB的逻辑传输通道的绑定请求。第一SLB模块响应于接收该解除第一传输通道与SLB的逻辑传输通道的绑定请求,可以与第二SLB模块交互协商,释放SLB中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在一种实施例中,SLB中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可以为:第一传输通道在SLB中原映射的第二逻辑信道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应注意,释放第二逻辑信道的全部或部分资源取决于第一传输通道原对应第二逻辑信道的全部或部分资源。示例性的,第一传输通道原对应第二逻辑信道的部分资源,则第一SLB模块可以与第二SLB模块协商,释放第二逻辑信道中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部分资源。
S413C,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重配置成功的消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将重配置请求分成两次发送,一次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新增映射SLE的逻辑信道的标识,一次重配置请求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待解绑定(或解绑定映射)SLB的逻辑信道的标识,使得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分开执行新增第二传输通道映射SLE的逻辑信道,以及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SLB的逻辑信道。
参照图7,上述S408、S408C1-S409C1,以及S410C-S411C可以替换为S407B-S415B:
S407B,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1。
重配置请求1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中新增映射的SL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
S408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重配置请求1,判断是否重配置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若否,执行S409B,若是,执行S410B。
S408B可以参照上述S408C1中的相关描述。
S409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
第一重配置响应可以参照上述S409C1中的相关描述。
S410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将新增映射SLE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映射至第二传输通道。
S411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二重配置响应1。
S412B,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2。
重配置请求2中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中待解绑定的SLB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
S413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响应于重配置请求2,判断是否重配置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若否,执行S409B,若是,执行S414B。
S413B可以参照上述S408C1中的相关描述。
S414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SLB的逻辑传输通道。
S415B,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第二重配置响应2。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分开执行新增第二传输通道映射SLE的逻辑信道,以及解绑定第二传输通道映射SLB的逻辑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业务的QoS发生改变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重新配置第一传输通道的QoS的方式,或者改变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方式,或者改变接入方式(在SLB和SLE之间切换),传输业务的数据,方式多样,可以适配于多种场景,适用性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新执行第二业务时,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重配置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在该实施例中,如将第一端口映射至已创建的第一传输通道,相应的,因为第一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的业务增加,第一传输通道的QoS也需要相应的变化,在该种情况下,如上“其一”和“其二”可以结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8,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同时重配置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以及传输通道的QoS,具体过程可以包括:
S801,第一QoS管理模块向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申请传输通道。
S802,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创建非缺省业务通道;若否,执行S803,若是,执行上述S313。
S803,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
与上述S303不同的,S803中的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重配置请求包括:第二端口的标识、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新的QoS。
示例性的,重配置请求的信令结构可以如下所示:
Tcid-ReConfig-Req-Message::=     SEQUENCE{
code               INTEGER(0..255),
identifier         INTEGER(0..255),
dataLength        INTEGER(0..65535),
data::=          SEQUENCE(SIZE(1..8))OF ReconfigInfo
}
Tcid-ReConfig-Req-Message可以参照上述的相关描述。
其中,以任一传输通道的ReconfigInfo为例,ReconfigInfo中携带的内容如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ReconfigInfo::=    SEQUENCE{
sourceTCID            INTEGER(0..65535),可选的
destinationTCID      INTEGER(0..65535),
lcidConfig          (在LCID发生变化时携带)
addPortList          PortConfig
supportSlqiList     SEQUENCE(SIZE(1..8))OF INTEGER(0..65535),
exclusive             BOOL(True,False)
}
在S803之后,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二端口进行重配置,以及对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以及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可以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一端口进行重配置,以及对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也就是说,在S803之后,可以执行S304-S312,以及S409-S414(即可以替换为图6和图7中的相关步骤),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该种实施例中,在一种实施例中,S310和S412可以合并为一条消息,第二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的基础服务层成功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以及第二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S312和S414可以合并为一条消息,如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向第一QoS管理模块反馈传输通道重配置成功的消息,以指示第一连接管理模块成功完成对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以及第一传输通道的QoS的重配置。
应理解,在该种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其一”和“其二”结合的实施例,可以将请求的信令,以及响应的信令合并为一条信令,简化信令设置。应理解,图8中未示出S304-S312、S313,以及S409-S414,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上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第一基础服务层,以及接入层,第二电子设备中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第二基础服务层,以及接入层。其中,第一基础服务层中包括: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第二基础服务层中包括:第二QoS管理模块和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第一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示例性的,第一接入层为SLB或SLE,第二接入层为SLE或SLB,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不同。
如上实施例中的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对于第一基础服务层和第二基础服务层来说,参照图9,可以包括:
S901,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向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基础服务层为执行主体,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一连接管理模块”,以及以第二基础服务层为执行主体,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QoS管理模块和第二连接管理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的情况可以包括:
1、在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过程中,新起一个第二业务,需要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相应的,重配置请求用于重配置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
2、业务的数据传输停止。相应的,重配置请求用于重配置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
3、业务的QoS发生改变。相应的,重配置请求用于重配置传输通道的QoS,或者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
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S902,第一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完成对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S903,第一基础服务层对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重配置响应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重配置响应的相关描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和第二基础服务层对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现方式以及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可以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中芯片,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第一基础服务层,以及接入层。第一基础服务层包括: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一连接管理模块,接入层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中包括的层,以及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可以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子设备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中芯片,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第二基础服务层,以及接入层。第二基础服务层包括:第二QoS管理模块和第二连接管理模块,接入层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该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中包括的层,以及各模块的功能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参照图10,该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Host CPU)、存储器1002。存储器10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处理器1001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的方法步骤,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的,本申请涉及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1003、通信总线100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1001执行指令时,指令使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00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块或部件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如控制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文中的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Claims (61)

1.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响应于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向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响应,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过程中,响应于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
所述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应用层与所述第二基础应用层进行端口协商,以确定传输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所使用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端口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进行QoS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包括接入层;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进行QoS协商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是否进行链路质量XQI重配置;
若是,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发送第一配置消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响应于所述第一配置消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XQI协商,得到XQI协商结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所述XQI协商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新的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进行QoS协商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是否切换接入层。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从所述第二接入层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层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发送逻辑链路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响应于所述逻辑链路请求,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协商,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配所述第一接入层的第三逻辑信道;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逻辑链路配置完成的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以及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发送解除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绑定请求;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协商,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入层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所述第一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的解绑定响应。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传输完成,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检测所述第一传输通道除了映射第三端口之外,是否还映射其他端口,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若否,则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三端口;
若是,则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具有映射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解绑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三端口。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响应为第二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的第一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不接受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包括:第一QoS管理模块和第一连接管理模块;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QoS管理模块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信息,所述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业务申请传输通道,或者,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发生改变;
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32.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服务层,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一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若确定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基于所述重配置请求,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重配置响应,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若确定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判断是否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基础应用层;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一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应用层与所述第一基础应用层进行端口协商,以确定传输第二业务的数据所使用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口。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端口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端口的标识。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二端口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
37.根据权利要求34-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和所述第二业务的数据。
38.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接收来自第一基础服务层的重配置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新的QoS,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QoS设置为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新的QoS。
41.根据权利要求38-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包括接入层;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入层进行链路质量XQI协商,得到XQI协商结果。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新的XQI。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以及具有新的XQI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XQI协商结果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新的第一逻辑信道,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不同。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二逻辑信道归属于同一接入层。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标识。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逻辑信道。
49.根据权利要求45-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采用重配置后的第二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传输QoS改变后的第一业务的数据。
5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接入层均包括:第一接入层和第二接入层,所述第一接入层和所述第二接入层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能力,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与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进行服务质量QoS协商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确定从所述第二接入层切换至所述第一接入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入层协商,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分配所述第一接入层的第三逻辑信道。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相同,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逻辑信道进行重配置,所述重配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标识、待绑定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待解绑定的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将所述第三逻辑信道映射至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且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原映射的所述第二接入层的逻辑信道,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入层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入层协商,释放所述第二接入层中所述第二传输通道对应的逻辑信道资源。
53.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第四端口。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解绑定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映射的所述第四端口。
55.根据权利要求32-5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配置响应为第二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二重配置响应中包括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结果。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若确定不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向所述第一基础服务层发送第一重配置响应,所述第一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础服务层不接受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57.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括:
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用于:
响应于确定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的重配置响应,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对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58.一种传输通道的重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星闪联盟协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一传输通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已创建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括:
第二连接管理模块,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连接管理模块的重配置请求,所述重配置请求用于指示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若确定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则基于所述重配置请求,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进行重配置;
向所述第一连接管理模块发送重配置响应,所述重配置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连接管理模块已完成对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重配置。
5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50881.9A 2021-10-26 2021-10-26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033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881.9A CN116033396A (zh) 2021-10-26 2021-10-26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22885454.3A EP4412265A1 (en) 2021-10-26 2022-09-13 Transmission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2/118500 WO2023071567A1 (zh) 2021-10-26 2022-09-13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881.9A CN116033396A (zh) 2021-10-26 2021-10-26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3396A true CN116033396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881.9A Pending CN116033396A (zh) 2021-10-26 2021-10-26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412265A1 (zh)
CN (1) CN116033396A (zh)
WO (1) WO20230715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5260A1 (en) * 2004-06-15 2005-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mooth hard handover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adapted for the method
EP2267929B1 (en) * 2005-08-16 2012-10-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activation of Hybrid Automatic Request (HARQ) processes
CN102448116A (zh) * 2012-01-05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头压缩通道配置方法和装置
US9946551B2 (en) * 2013-03-01 2018-04-17 Axion Research Inc. System and method that generate re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US9237564B2 (en) * 2013-04-17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reconfiguration procedure at a mobile terminal to reduce signaling and power consumption overhe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412265A1 (en) 2024-08-07
WO2023071567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6624B (zh) 一种终端能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871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10504660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連結制御方法
WO202113565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9008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204209A (zh) 跨媒介网络中的QoS协商方法和系统及网络设备
US20240224300A1 (en)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573381B (zh) 非ip类型数据的传输处理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
WO202301131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395002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033396A (zh) 传输通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4366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14242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5701725B (zh) 配置用于传输业务的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90192B1 (ko) 애플리케이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30882A1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EP44221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hannel for transmitting multicast service
US93918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lity-of-service (QoS) management
WO2022061874A1 (zh) 流端点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66585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25309A1 (zh) 一种多路径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230362806A1 (en) Association and re-association request station steering utilizing controller direction
WO202406103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007133A1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22242387A1 (zh) 一种基于无线短距通信协议架构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