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2766A - 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32766A CN116032766A CN202211667993.9A CN202211667993A CN116032766A CN 116032766 A CN116032766 A CN 116032766A CN 202211667993 A CN202211667993 A CN 202211667993A CN 116032766 A CN116032766 A CN 1160327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d slice
- slice resource
- hard
- network equipment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涉及5G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根据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将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本公开提高了切片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网络切片是端到端的逻辑功能和其所需的物理或虚拟资源集合,包括接入网、承载网以及核心网等等,网络切片可以被认为是5G网络中的虚拟化专网。同时,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实现通信网络的逻辑隔离,允许在每个网络切片中重配和重用网络元件以及功能进而达到满足特定的行业需求的目的。
现有的硬切片资源的分配方法中,可以在软切片的基础上升级通道资源,以达到为大型行业客户提供载波资源块或带宽资源独享的端到端切片通道。但是,该方法存对硬切片资源占用较多,进而使得切片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切片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包括:
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包括:
基于预先签订的目标合约,从所述目标号卡中选取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以及与承载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以及目标RB预留参数,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根据所述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二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以及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生成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逻辑表单包括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和/或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并计算所述普通号卡对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
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号卡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RB预留参数,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容量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容量区间,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逻辑表单包括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和/或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
其中,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峰值流量,并计算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
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二号卡区间;
根据所述第二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从所述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切片带宽以及第一缓冲区域带宽;
根据所述第一切片带宽以及第一缓冲区域带宽,生成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流量从所述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第二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峰值流量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区间从所述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切片带宽以及第二缓冲区域带宽;
根据所述第二切片带宽以及第二缓冲区域带宽,生成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包括:
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生成模块,用于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资源部署规则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资源部署规则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一方面,通过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然后根据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最后将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实现了硬切片资源在接入网设备侧以及承载网设备侧的弹性收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硬切片资源占用较多,进而使得切片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高了硬切片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可以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确定对应的资源匹配条件,进而根据资源匹配条件对硬切片资源进行弹性收缩,进而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对硬切片资源的合理应用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的应用场景示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的示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系统的框图。
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另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系统的框图。
图6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的示例图。
图7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的示例图。
图8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的示例图。
图9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的示例图。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的框图。
图1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上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的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现有的已发布的5G定制网的方案中,其所谓的5G定制网即为:=5G定制网5G+边+云+X。其中,针对“定制网”这一概念,其重点就落在“定制”二字上;也即,可以针对不同行业客户不同的业务场景需求,充分利用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提供一个5G端到端切片解决方案,全面满足不同行业客户信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端到端的数字化需求。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定制切片内核在于面向客户提供从5G基站-承载网上行-核心网分流-承载网流量卸载下行-客户内网的用户数据传送端到端隔离通道。当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软切片和硬切片两大类场景;其中,软切片可通过基站和核心网侧对应配置2B切片、核心网配置专用DNN(Data Network Name,网络数据名称)分流到2B 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网元来区分2B、2C用户资源,承载网上行利用2B共享通道+下行5G专线来提供一定比例的大客户共享带宽资源,从而为2B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逻辑隔离通道;而硬切片则在软切片基础上升级通道资源,如在5G基站侧配置RB资源预留,在承载网侧采用FlexE(灵活以太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模拟划分客户独享带宽等方式,进一步为重要大型行业客户提供载波资源块或带宽资源独享的端到端切片通道。
基于前述记载的内容可以得知,通过5G定制网硬切片模式为大型客户提供独享固定比例通道资源的端到端切片通道,存在5G切片资源占用较多以及切片利用率随较低的问题;但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且接入点位覆盖很广的大型行业客户来说,5G硬切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5G行业应用通道解决方案,就市场价值而言也有利于电信其利用强大基础设施资源强势抢占5G定制网大型行业客户。但是,如何在通过5G硬切片模式快速抢占大型行业客户5G市场的同时又能避免对承载网和基站2B切片资源浪费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此前提下,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该方法可以运行于网络侧所在的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云服务器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求在其他平台运行本公开的方法,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具体的,参考图1所示,该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步骤S120.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步骤S130.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上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中,一方面,通过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然后根据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最后将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实现了硬切片资源在接入网设备侧以及承载网设备侧的弹性收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硬切片资源占用较多,进而使得切片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高了硬切片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可以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确定对应的资源匹配条件,进而根据资源匹配条件对硬切片资源进行弹性收缩,进而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对硬切片资源的合理应用的目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以及说明。
首先,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及说明。
硬切片(Hard Slicing),指基于5G软件化和云化架构,以完全隔离的方式将网络资源分配给不同的客户或应用的网络切片。
软切片(Soft Slicing),指基于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技术为不同的业务动态分配网络资源。
2B(to Business),面向企业;2C(to Customer),面向消费者。
其次,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网络设备210以及用户设备220的场景中。其中,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入网设备、承载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等等;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任一可以接入网的设备,本示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用户设备处于宏基站或小基站提供的小区(或载波)的覆盖范围内时,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对应的小区;同时,此处所记载的用户设备可以包括2B用户设备,也可以包括2C用户设备,本示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
进一步的,对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之间的具体通信过程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参考图3所示,在具体的网络访问过程中,上行信号传输过程中,用户设备首先接入接入网设备,然后再接入承载网设备,再接入核心网设备;进一步的,在下行信号传输过程中,先由核心网设备下发至承载网设备,再由承载网设备下发至用户设备。
更进一步的,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发明目的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通过采用5G定制专网硬切片资源弹性伸缩部署的逻辑判断方式,给客户提供一个独享切片资源区间值范围,同时相关运维部门可以根据信道性能质量指标检测或2B硬切片卡上下线变化等动态变量对比分析触发切片弹性资源部署伸缩,即业务闲时降低独享切片占用比例;业务忙时提升独享切片占用比例,既充分满足5G 2B行业应用客户需求,又合理提供硬切片资源避免因硬切片业务发展造成固定长期占用基础信道过多资源而不断增加扩容投资成本,从而达到降低项目实时成本提高硬切片的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系统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参考图4所示,该硬切片资源的部署系统可以包括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401、第一资源部署规则编排系统402、第二资源部署规则编排系统403;其中,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分别与第一资源部署规则编排系统以及第二资源部署规则编排系统通信连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数据源,第一资源部署规则编排系统以及第二资源部署规则编排系统分别用于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以及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同时,参考图5所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可以包括RRC容量数据源501、流量数据源502以及目标号卡接入量数据源503。其中,各数据源的具体作用会在后文一一介绍,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首先需要为切片自动部署提供系统能力;其中,切片自动部署所需要提供的系统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完成无线切片自动部署能力;也即,需要将5G无线基站网管系统纳入相关的采控,并实现5G定制网2B切片卡对应的基站切片资源自动开通(包含资源块预留、2B专用切片ID等配置),即从CRM完成定制能力受理之后,通过集团新一代调动采控编排能力自动下发切片配置到省内无线网管完成基站切片配置;另一方面,完成5G承载网切片自动部署能力;也即,需要将5G承载网网管系统纳入相关的采控,并实现5G定制网2B切片卡对应的承载网切片资源自动开通(FlexE比例绑定、客户VPN(Virtual 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或PW(Pseudo Wire,虚伪链路)通道配置、业务路由配置等),即从CRM完成定制能力受理之后,通过集团新一代调动2级采控2级别编排中心能力自动下发切片配置到省内5G承载网网管完成客户业务切片配置。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可以包括:接入2B号卡数:切片号卡接入量增减及对应接入区域参数源来自CRM受理系统,通过集团新一代推送至采控编排后推送至重庆电信无线和承载网网管系统中,以此作为相应逻辑表单提供实时准确的2B号卡接入量数据源;小区容量参数:可以通过无线网管系统向对应2B站采集并实时监测得到;RB预留参数:无线网管系统配置运行数据;5G承载网峰值流量:承载网网管系统向对应设备采集并实时监测得到;FlexE绑定比例参数:承载网网管系统配置运行数据。再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将上述逻辑判断表单提前嵌入相应的通信采控编排中心系统,按逻辑优先级关系编排好执行顺序;同时,根据以上描述的5类参数数据源推送提取结果触发逻辑表单内的执行条件,随即通过编排能力自动下发对应切片配置到对应基站或承载网设备,实现切片资源弹性伸缩。
以下,将结合图2以及图5对图1中所提出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
在步骤S110中,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首先,需要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其中,此处所记载的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即为2B号卡,其可以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目标号卡接入量数据源中获取;其次,当获取到目标号卡以后,即可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其中,具体的生成过程可以包括:首先,基于预先签订的目标合约,从所述目标号卡中选取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以及与承载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其次,根据所述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以及目标RB预留参数,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然后,根据所述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二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以及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生成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也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大客户与相关运营商所签订的目标合约,确定上述2B号卡具体是在接入网设备(基站)侧的2B号卡还是在承载网侧的2B号卡,进而根据具体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相应的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与接入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以及与承载网设备关联的第二目标号卡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或者存在部分一致,部分不一致等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大客户与相关运营商所具体签订的合约以及大客户的需求来确定,本示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
在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根据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其中,此处所记载的第一预设逻辑表单,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以及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等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与接入网设备侧关联的逻辑表单,本示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可以根据如下方式实现:首先,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并计算所述普通号卡对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其次,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一种示例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首先,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号卡区间;其次,根据所述第一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RB预留参数,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一种示例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首先,根据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容量区间;其次,根据所述第一容量区间,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然后,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一种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
以下,将对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具体生成过程进行解释以及说明。
首先,对上述所记载的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的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此处所记载的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其记载了5G 2B无线基站独享专用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预留比例弹性伸缩判断逻辑(此处称之为逻辑1);其中,该逻辑1的具体实现过程为基于2B硬切片号卡接入量增减,触发硬切片资源弹性伸缩判断方法;也即,可以以单个大客户为维度形成2B站硬切片号卡表单管理表单,按合同约定设置独享RB预留需求区间比例,并对照匹配应2B号卡接入量分配切片资源,从而提升5G通道资源利用率;同时,根据一定时间周期内2B基站运维观测经验值拟定判断逻辑表,具体可以参考图6所示。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出的判断逻辑表所示,可以将该逻辑表单嵌入执行系统中,通过接入2B卡数量参数变化触发表单中对应RB预留比例调整并自动刷新配置,实现独享RB资源预留弹性伸缩;同时,该逻辑判断方法目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优先保障2B站硬切片客户接入质量的同时但又合理化动态分配客户独享RB资源,特别是当单小区2C接入量占比不大且总容量变化始终不太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2B号卡接入数变化触发RB独享预留比例调整,充分保障2B硬切片客户5G信号质量。
其次,对上述所记载的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的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此处所记载的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此处称之为逻辑2),其记载了基于基站性能指标变化触发硬切片资源弹性伸缩的判断逻辑;具体的,可以根据日常运维经验值单个小区RRC(最大连接用户数)数量超过280(5G行业理论值峰值单小区400),容量超过70%时(超过70%会进行网优调整),基站小区相关性能指标下降,5G信号质量被影响;同时,若对2B站独享RB预留比例区间值设为5%-x%(该比例根据2B项目合同规定配置),并规划一个容量与RB预留比例的匹配表单,让独享RB预留比例随着容量变化而动态自动调整,既充分满足2B硬切片客户5G接入信号质量,又避免因独占固定比例的RB资源造成因2C接入量增大时信号质量受损,减少无线优化扩容投资浪费;同时,根据一定时间周期内2B基站运维观测经验值拟定判断逻辑表可以如图7中所记载的表单所示;同时,如图7所示出的表单,单小区为某客户硬切片卡预留的RB独享百分比随着小区容量变化(主要是2C接入量增减)而自动调整,调整逻辑如上,将该表单嵌入执行系统中,通过容量参数变化触发表单中对应RB预留比例调整并自动刷新配置,实现独享RB资源预留弹性伸缩。
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2B基站小区独享资源RB预留弹性伸缩逻辑判断规则执行如下条件:条件1,逻辑1的优先级>逻辑2的优先级,也即优先执行逻辑1;条件2,为保障5G定制网尊享大客户5G业务质量,2B基站日常按逻辑1的表单规则执行RB预留动态调整;条件3,若运行过程中出现该区域5G公众客户接入量剧增至容量或RRC接近上限导致公众客户质量申告时立即停止逻辑1,临时执行逻辑2的表单规则,自动下发配置完成RB预留比例调整更新;条件4:若容量或RRC下降恢复至日常状态,则停止逻辑2表单规则,按逻辑1继续执行。
其次,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其中,此处所记载的第二预设逻辑表单,可以包括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以及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等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与承载网设备侧关联的逻辑表单,本示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其中,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首先,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峰值流量,并计算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其次,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然后,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一种示例实施例中,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首先,根据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二号卡区间;其次,根据所述第二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从所述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切片带宽以及第一缓冲区域带宽;然后,根据所述第一切片带宽以及第一缓冲区域带宽,生成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一种示例实施例中,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首先,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流量从所述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第二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峰值流量区间;其次,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区间从所述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切片带宽以及第二缓冲区域带宽;然后,根据所述第二切片带宽以及第二缓冲区域带宽,生成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一种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以下,将对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具体生成过程进行解释以及说明。
首先,对上述记载的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的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该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记载了承载网5G接入设备FlexE(灵活以太网)硬切片绑定比例弹性伸缩的判断逻辑(此处可以称之为逻辑3);其中,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记载了基于2B硬切片号卡接入量增减触发硬切片资源弹性伸缩的判断方法;具体的,可以以单接入区域(对应无线2B站区域划分)为维度形成5G承载网接入设备FlexE硬切片资源管理表单,按客户合同约定设置独享flex-e端口带宽比例,并对照该硬切片通道接入流量动态分配比例资源,从而提升5G通道在承载网资源利用率;其中,根据一定时间周期内5G 2B项目运维观测经验值拟定判断逻辑表所得到的具体表单可以参考图8所示;进一步的,在如图8所示出的表单中,例如,某2B基站接入区域对应承载网设备FlexE硬切片绑定比例划分为2B:2C:缓冲区=20:30:10;其中,2B绑定通道里的绑定最小颗粒度为1个G,也就是单台承载网接入设备可以接入20家2B硬切片客户,最小切片带宽为1G/客户;同时,当接入该承载网设备某2B客户的切片号卡数量按左边列递增减,触发缓冲区绑定带宽调入2B绑定带宽区域,故对应2B绑定带宽则按最右列随之变化。将该逻辑表单嵌入执行系统中,通过某2B客户号卡接入数量参数变化触发其捆绑带宽变化并自动刷新配置,实现硬切片动态弹性伸缩,提升5G承载网通道利用率。
其次,对上述记载的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的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进行解释以及说明。其中,该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此处可以称之为逻辑4)中记载了基于承载网接入设备性能指标变化触发硬切片资源弹性伸缩的判断方法;具体的,可以根据日常运维经验值5G承载网接入单台A设备上行容量50G,流量超40%则预警,相关性能指标下降,存在拥塞可能性影响通信质量;同时,若对A设备启用FlexE并捆绑2B通道的比例区间值设1G-20G,并规划一份流量与flex-e通道捆绑带宽比例的对应匹配表单;进一步的,让2C通道带宽独享比例随着流量变化而动态自动调整,特别是避免当2C峰值流量阶段性猛增时出现承载网带宽资源不足而2B通道冗余较多无法释放,造成投资扩容浪费;其中,根据一定时间周期内5G承载网运维观测经验值拟定判断逻辑表具体可以参考图9所示。进一步的,在如图9所示出的表单中,某2B基站接入区域对应承载网设备FlexE硬切片绑定比例划分为2B:2C:缓冲区=20:30:10;其中,2B绑定通道里的绑定最小颗粒度为1个G,也就是单台承载网接入设备可以接入20家2B硬切片客户,最小切片带宽为1G/客户;进一步的,当接入该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按左边列递增减,缓冲区绑定带宽按表单的逻辑顺序对应调入2C client,故2C client绑定带宽随之变化;同时,将该逻辑表单嵌入执行系统中,通过设备峰值流量参数变化触发其捆绑带宽比例变化并自动刷新配置,实现硬切片动态弹性伸缩,提升5G承载网通道利用率。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5G承载网独享FlexE切片弹性伸缩逻辑判断规则,可以包括如下条件:条件1,逻辑3的优先级>逻辑4的优先级,也即需要先执行逻辑3;条件2,为保障5G定制网尊享大客户5G业务质量,5G承载网日常按逻辑3的表单规则执行FlexE切片绑定;条件3,若运行过程中出现该区域5G公众客户峰值流量剧增至承载网流量预警上限导致公众客户质量申告时立即停止逻辑3临时执行逻辑4的表单规则,自动下发配置完成FlexE绑定比例调整更新;条件4,若流量恢复至日常状态,则停止逻辑4的表单规则,按逻辑3的表单规则继续执行。
此处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上述基站(接入网设备)和承载网切片弹性伸缩逻辑判断表单触发阈值均是按实际应用过程中某一特定区域所收集到的现网实际情况及参数评估计算得到的;同时,考虑到各地网络运行情况及客户需求差异,若本方法用于其他地区5G网络部署,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判断阈值;同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各阈值的具体判断过程也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方式来实现,本示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
在步骤S130中,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具体的,在得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以后,即可将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接入网设备侧,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承载网设备侧,进而实现相应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以达到在提高硬切片资源的利用率的基础上提高2B号卡用户的用户体验。
至此,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已经全部完成。以下,将结合具体的示例实施例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记载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以及说明。具体的,以某一特定区域为例,该区域现面向大客户提供的硬切片技术是预留固定比例载波资源+独享一定比例承载网带宽资源,且独享值配置完成之后恒定不变(除非进行大规模网络优化割接调整),既对现网资源造成较大浪费,项目实施成本过高,又不利于售中交付下效率及售后运维规范,技术实用性较差,难以复制推广;但是,通过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提供的逻辑判断方法可针对性改变这些痛点,在保障对硬切片有刚需的大型行业客户提供真实可信硬切片的同时,又极大提升重庆电信现网5G切片资源利用率,很好的兼顾了复制推广性和实用性。
例如,该特定区域现有在网大客户“国家电网重分5G定制网生产控制大区硬切片项目”,对于有业务需求的5G接入点位对应配置了基站最低5%RB资源预留,承载网接入区域独享A设备,汇聚层独享1个G的FlexE带宽资源,去端到端打通2B站到下沉UPF数据转发通道;同时,项目试点测通后,因对该特定区域的基础通信资源占用大,项目实施成本非常高,目前试点开卡接入量仅有17张(广域接入17个分布不同的点位)依然独占上述切片资源通道,难以使用现有测试方案大面积上线5G业务,但是,本公开所提供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同时,通过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提供的逻辑判断方法,2B基站和承载网上实现5G切片资源自动弹性部署,提升国电5G定制网运维智能化程度及硬切片部署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极大降低了本项目后续大批量5G硬切片接入实施成本,提升项目投资回报率。
本公开示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具体的,参考图10所示,该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可以包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生成模块1010、资源部署规则匹配模块1020以及资源部署规则下发模块1030。
其中:
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生成模块1010,可以用于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资源部署规则匹配模块1020,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资源部署规则下发模块1030,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上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装置中,一方面,通过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然后根据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最后将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实现了硬切片资源在接入网设备侧以及承载网设备侧的弹性收缩,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硬切片资源占用较多,进而使得切片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高了硬切片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可以根据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确定对应的资源匹配条件,进而根据资源匹配条件对硬切片资源进行弹性收缩,进而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对硬切片资源的合理应用的目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包括:基于预先签订的目标合约,从所述目标号卡中选取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以及与承载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以及目标RB预留参数,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根据所述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二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以及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生成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逻辑表单包括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和/或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并计算所述普通号卡对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号卡区间;根据所述第一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RB预留参数,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根据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容量区间;根据所述第一容量区间,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表单切换模块,可以用于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逻辑表单包括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和/或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
其中,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峰值流量,并计算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二号卡区间;根据所述第二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从所述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切片带宽以及第一缓冲区域带宽;根据所述第一切片带宽以及第一缓冲区域带宽,生成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流量从所述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第二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峰值流量区间;根据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区间从所述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切片带宽以及第二缓冲区域带宽;根据所述第二切片带宽以及第二缓冲区域带宽,生成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逻辑表单切换模块,可以用于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上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100。图11显示的电子设备11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1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1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1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120和处理单元1110)的总线1130以及显示单元11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1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10: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步骤S120: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步骤S130: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存储单元11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1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1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1203。
存储单元11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1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1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1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1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1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1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1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1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1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160通过总线1130与电子设备11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1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包括:
基于预先签订的目标合约,从所述目标号卡中选取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以及与承载网设备关联的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第二号卡接入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一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以及目标RB预留参数,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根据所述第二号卡接入数量、与所述第二目标号卡对应的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以及目标灵活以太网的绑定比例参数,生成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逻辑表单包括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和/或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并计算所述普通号卡对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
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若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第一号卡接入数量,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号卡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号卡区间以及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中包括的目标RB预留参数,从所述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根据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属的第一容量区间;
根据所述第一容量区间,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号卡所具有的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独享RB比例生成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任一时刻所述普通号卡对所述目标小区容量参数的第一占用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的匹配表单从接入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切换至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逻辑表单包括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和/或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
其中,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包括:
获取具有第二号卡类别的普通号卡所具有的第一峰值流量,并计算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
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侧的第一目标号卡接入量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在确定所述第一峰值流量对所述目标承载网设备峰值流量的第二占用率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从承载网设备性能指标变化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8.一种硬切片资源的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片资源匹配条件生成模块,用于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获取具有第一号卡类别的目标号卡,并根据所述目标号卡的号卡接入数量生成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以及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
资源部署规则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一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接入网设备侧的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并根据第二硬切片资源匹配条件从第二预设逻辑表单中匹配承载网设备侧的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
资源部署规则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接入网设备,以实现接入网设备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并将第二硬切片资源部署规则下发至所述承载网设备,以实现承载网设备侧的硬切片资源弹性收缩。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67993.9A CN116032766A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67993.9A CN116032766A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32766A true CN116032766A (zh) | 2023-04-28 |
Family
ID=8606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67993.9A Pending CN116032766A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32766A (zh)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11667993.9A patent/CN11603276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26846B (zh) | 边缘云系统、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622303B (zh) | 一种内存过载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139289B (zh) | 一种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 |
CN111522636B (zh) | 应用容器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终端设备 | |
CN106533723B (zh) | 虚拟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6161677A1 (zh) | 一种业务卸载方法及系统 | |
WO2023098374A1 (zh) | 网络资源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99970A (zh) | 一种预留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1966289A (zh) | 基于Kafka集群的分区优化方法和系统 | |
US20230176929A1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 |
CN112365366A (zh) | 一种基于智能化5g切片的微电网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3965519A (zh) | 流量控制、集群资源保障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08708A (zh) | 一种无线资源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12737980A (zh) | 基于时间的网络切片资源动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 |
CN115604768A (zh) | 基于资源状态的电磁感知任务动态迁移方法、系统及终端 | |
US1098603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chestrating resources in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network | |
WO2016082596A1 (zh) | 基于时间频谱连续的资源预留方法、装置和处理器 | |
CN113395169A (zh) | 一种智能电网的5g网络切片方法 | |
CN116032766A (zh) | 硬切片资源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6302406A (zh) | 流量控制与数据复制方法、节点、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2015010682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llocating resources | |
CN113258679A (zh) | 基于服务器实例缩容的电网监控系统通道分配方法 | |
CN112367275A (zh) | 一种电网数据采集系统多业务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 |
US11924053B2 (en) |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in a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 |
CN113055223B (zh) | 基于aimd算法的虚拟化保信子站系统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