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8395A -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8395A
CN116028395A CN202210633372.2A CN202210633372A CN116028395A CN 116028395 A CN116028395 A CN 116028395A CN 202210633372 A CN202210633372 A CN 202210633372A CN 116028395 A CN116028395 A CN 116028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output unit
mcu
control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33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8395B (zh
Inventor
陈文龙
邓旭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33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839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8069 priority patent/WO20232366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8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8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8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8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控制电路包括:MCU、短路元件、开关元件和输入输出单元;MCU的VCC引脚连接供电电压VCC,MCU的GPIO引脚连接短路元件的输入端连接,MCU的GND引脚通过开关元件接地,短路元件的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MCU用于在GND引脚通过开关元件接地后,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短路元件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这样,通过对输入输出单元的短路,从而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处于失效状态,即能够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因此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以手机为例,目前手机用户越来越关系个人隐私问题。但是,目前大部分Android用户不清楚自己手机里边安装的Android应用程序包(Android应用程序包,APK)获取了哪些硬件设备使用权限,比如,摄像头,麦克风使用权限等。在用户不清楚手机安装的APK都获得哪些设备使用权限时,就无法及时关闭权限。
另外,一些第三方APK在安装时如果不同意对一些硬件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等的使用权限就无法安装使用,导致用户被迫同意,进而在第三方APK安装后,不管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在待机状态都能够通过这些赋予使用权限的硬件设备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对能够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硬件设备进行控制,以使这些硬件设备选择性的处于失效状态,实现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MCU、短路元件、开关元件和输入输出单元;MCU的VCC引脚连接供电电压VCC,MCU的GPIO引脚与短路元件的输入端连接,MCU的GND引脚通过开关元件接地,短路元件的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MCU用于在GND引脚通过开关元件接地后,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短路元件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由此,通过为能够输出用户隐私信息的输入输出单元设置短路元件,并通过MCU的GPIO引脚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短路元件对输入输出单元进行短路,从而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处于失效状态,即能够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电路还包括处理单元CPU;CPU通过I2C总线与MCU通信;其中,MCU还用于在接收到CPU通过I2C总线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短路元件还用于根据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导通。由此,MCU就能够根据CPU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将哪些处于失效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正常,进而保证用户对输入输出单元的正常使用。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CPU的时钟信号端口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在输入输出单元导通后,输入输出单元接收CPU通过时钟信号端口发送的时钟信号,并响应于时钟信号。由此,在输入输出单元导通后,CPU通过时钟信号端口便可以与输入输出单元进行通信,进而从输入输出单元获取到需要的数据。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输入输出单元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几项:摄像头单元、麦克风单元、存储单元、传感器单元。由此,就可以选择性的使摄像头单元、麦克风单元、存储单元、传感器单元等输入输出单元失效,从而杜绝第三方APK在后台调用这些输入输出单元收集用户隐私。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短路元件的数量与输入输出单元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由此,通过控制不同短路元件的通、断,便可以让不同的输入输出单元选择性失效。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MCU的一个GPIO引脚分别与每一个短路元件的输入端连接。由此,通过MCU的一个GPIO引脚便可以实现对所有输入输出单元的短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MCU的GPIO引脚的数量与短路元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由此,通过MCU不同的GPIO引脚对不同的输入输出单元进行短路控制,从而可以选择性的让部分输入输出单元失效,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输入输出单元包括麦克风单元时,控制电路还包括:编译码器;编译码器的正向输入端与麦克风单元的正向输出端连接,编译码器的负向输入端与麦克风的负向输出端连接,麦克风单元的正向输入端为信号接收端与短路元件的输出端连接。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短路元件为场效应MOS管。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小电路尺寸,并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MOS管为NMOS管;NMOS管的栅极接地,NMOS管的漏极为输入端与MCU的GPIO引脚连接,NMOS管的源极为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在MOS管为NMOS管时,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NMOS管响应于高电平信号导通,使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根据第一方面,或者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MOS管为PMOS管;PMOS管的栅极接地,PMOS管的源极为输入端与MCU的GPIO引脚连接,P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在MOS管为PMOS管时,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PMOS管响应于低电平信号导通,使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控制电路,具有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控制电路的所有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如第二方面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在GND引脚接地后,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短路元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由此,通过为能够输出用户隐私信息的输入输出单元设置短路元件,并通过MCU的GPIO引脚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短路元件对输入输出单元进行短路,从而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处于失效状态,即能够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第三方面,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监测第一机械按键的对应的开关状态;在开关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确定接收到触发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机械按键当前处于关闭位置。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方法还包括:在开关状态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机械按键当前处于打开位置,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开关元件打开,以使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由此,给出了一种通过机械按键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实现方式,整个过程用户只需控制第一机械按键的开关状态,即可实现快速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操作时,记录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时长;在第一按压时长与第一时间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二按压操作时,记录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二按压时长;在第二按压时长与第二时间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开关元件打开,以使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由此,给出了一种通过机械按键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实现方式,整个过程用户只需对某一机械按键长按特定时间,即可实现快速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三按压操作时,记录设定时间内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次数;在第一按压次数与第一次数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四按压操作时,记录设定时间内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次数;在第二按压次数与第二次数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开关元件打开,以使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由此,给出了一种通过机械按键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实现方式,整个过程用户只需对某一机械按键按压特定次数,即可实现快速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第三方面,或者以上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短路元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单元CPU在接收到访问输入输出单元的访问请求时,获取访问输入输出单元的应用程序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用于确定应用程序是否为系统应用;在根据描述信息确定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时,CPU通过I2C总线向MCU发送第二控制信号;MCU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短路元件根据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导通。由此,MCU就能够根据CPU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将哪些处于失效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正常,进而保证用户对输入输出单元的正常使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如第二方面中所述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安装了用来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了开启硬件防护模式的第一控件和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控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对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
由此,通过软件方式实现了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根据第四方面,在GND引脚接地后,方法还包括: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由此,在控制开关闭合后,直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可以立马实现对输入输出单元的短路。
根据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检测到对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后,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应用程序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含指示输入输出单元的第三控件;对第三控件进行第三操作;响应于第三操作,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与输入输出单元对应的短路元件。
由此,在控制开关闭合后,通过提供用户操作的第一界面,再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是否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从而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触发对输入输出单元的短路。
根据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对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开关元件打开,以使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由此,给出了一种通过软件方式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实现方式,整个过程用户只需点击对应的控件,即可实现快速开启或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第四方面,或者以上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短路元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之后,方法还包括:处理单元CPU在接收到访问输入输出单元的访问请求时,获取访问输入输出单元的应用程序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用于确定应用程序是否为系统应用;在根据描述信息确定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时,CPU通过I2C总线向MCU发送第二控制信号;MCU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短路元件根据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导通。由此,MCU就能够根据CPU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将哪些处于失效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正常,进而保证用户对输入输出单元的正常使用。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以及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以及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收发管脚。其中,该收发管脚、和该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处理电路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机械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机械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机械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主页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软件导通/断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显示页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需要失效的硬件的显示页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而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车载电脑、智能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为了便于说明,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结合图1对手机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手机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音频模块170例如可以包括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等。
示例性的,传感器模块180例如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按键190例如可以包括电源键(开机键),起始键(home键)、音量键(音量加、音量减)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手机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
可理解的,在具体实现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此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控制器可以是手机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此外,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
此外,可理解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触发手机100实现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是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中的,这些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通过将控制电路集成到手机100内,通过控制电路对手机内可以获取用户隐私的硬件设备,如摄像头193、内部存储器121、音频模块170等进行短路控制,从而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处于失效状态,即能够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示例性的,具体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的导通可以通过按键190的按压实现,也可以通过显示界面中提供的软件开关实现。
关于手机100的硬件结构就介绍到此,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手机100仅是一个范例,在具体实现中,手机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为了更好的理解集成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电子设备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原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2,示例性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200例如包括MCU201、短路元件202、开关元件203和输入输出单元204。
继续参见图2,示例性的,MCU201至少包括一个GPIO引脚,且该GPIO引脚与短路元件202的输入端连接。
继续参见图2,示例性的,MCU201的VCC引脚连接供电电压VCC,MCU201的GND引脚通过开关元件203接地。
继续参见图2,示例性的,短路元件202的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204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可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用于为MCU201提供工作电源的供电电压VCC可以来自手机100的电池14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短路元件202其一种能够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即能够实现通断功能的元件。例如可以是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下文简称为MOS管)、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空气开关、按钮等电工电器元件,还可以是电子开关、光电开关、微波开关等电子器件,此处不再一一例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该短路元件202在导通状态下能够实现对输入输出单元204的短路即可。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203为常开开关,即通常状态下处于打开位置,这种状态下MC201的GND引脚实际上没有接地,此时控制电路200不工作;当开关元件203处于关闭位置,即MCU201的GND引脚通过开关元件203实现接地时,控制电路200开始工作,此时MCU201会通过与短路元件202的输入端连接的GPIO引脚输出控制信号(为了与后续出现的控制信号区分,以下将其称为第一控制信号),这样短路元件202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后就会导通,进而实现将输入输出单元204对地短路。即,让输入输出单元204处于失效状态,这样获取了输入输出单元204的使用权限的第三方APK就无法使用输入输出单元204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从而提供了用户手机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输入输出单元204,例如可以是摄像头单元(如图1所示的摄像头193)、麦克风单元(如图1所示的麦克风170)、存储单元(如图1所示的内部存储器121),以及手机中设置的各种传感器等。
示例性的,关于传感器,例如可以是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此处不再一一例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输出单元204还可以是图1所示的外部存储器接口120,这样通过控制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对地短路,第三方APK就无法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获取外部存储设备中存储的信息。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输出单元204还可以是图1所示USB接口130,这样通过控制USB接口130对地短路,第三方APK就无法通过USB接口130获取通过USB接口130连接的设备中存储的信息。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输出单元204还可以是图1所示的SIM卡接口195,这样通过控制SIM卡接口195对地短路,第三方APK就无法通过SIM卡接口195获取SIM卡中存储的联系人信息。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输出单元204还可以是图1所示的扬声器170A,这样通过控制扬声器170A对地短路,第三方APK就无法获取扬声器170A当前播放的声音信息。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输出单元204还可以是图1所示的受话器170B,这样通过控制受话器170B对地短路,第三方APK就无法通过受话器170B获取用户的声音信息及周围的环境音。
此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输出单元204还可以是图1所示的耳机接口170D,这样通过控制耳机接口170D对地短路,第三方APK就无法通过耳机接口170D获取通过耳机接口170D接入的耳机播放的声音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具体到实际应用中,输入输出单元204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是任意能够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的硬件设备。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为能够输出用户隐私信息的输入输出单元设置短路元件,并通过MCU的GPIO引脚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来控制短路元件对输入输出单元进行短路,从而能够选择性的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处于失效状态,即能够从硬件上防止第三方APK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控制电路200处于工作模式的过程中,为了使系统级别的APK能够访问当前处于失效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204,例如系统自带的相机APK能够使用处于失效状态的摄像头拍摄,或者系统自带的通话APK能够使用处于失效状态的音频模块,如麦克风、耳机、扬声器、受话器等进行通话,控制电路200中还可以包括图3所示的处理单元CPU205,进而由CPU205通过I2C总线的通信方式通知MCU201系统APK需要访问哪一个输入输出单元204,从而导通输入输出单元204,使输入输出单元204从失效状态恢复为可用状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在控制电路200处于工作模式前,即开启本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前,如果用户通过系统APK正在使用某一输入输出单元204,如摄像头,为了保证此时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系统APK依旧能够使用摄像头,可以设置系统应用每次访问输入输出单元204时,均由CPU205通过I2C总线的通信方式通知MCU201,系统APK当前访问的输入输出单元204的信息,例如访问时间、具体的输入输出单元204(摄像头、麦克风、耳机、扬声器、受话器等)。这样,当开启硬件安防模式时,MCU201查询到某一输入输出单元204当前正在被系统APK使用,则保持被使用的输入输出单元204依旧处于可用状态,即不对其进行短路,控制其他未被使用的输入输出单元204短路,处于失效状态。
相应地,如果在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后,CPU205通过I2C总线的通信方式通知MCU201之前被系统APK使用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如摄像头已经释放,则MCU201控制摄像头短路,使其处于失效状态。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在控制电路200处于工作模式前,即开启本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前,如果用户正在通过第三方APK使用某一输入输出单元204(如摄像头),即不是第三方APK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摄像头,此时为了避免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影响用户使用。可以在用户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时,弹窗提示用户,在用户确定要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时,在开启该模式,使摄像头处于失效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参见图3,示例性的,CPU205通过I2C总线与MCU201通信,这样CPU205在需要使用输入输出单元204时,就可以通过I2C总线向MCU发送控制信号(为了便于区分,后续将CPU通过I2C总线向MCU发送的控制信号称为第二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系统APK需要使用的输入输出单元204的标识信息。这样,MCU201接收到CPU205通过I2C总线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后,便能够确定需要让哪一个,或哪几个输入输出单元204恢复可用状态。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为了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中所有可能搜集用户隐私数据的输入输出单元204进行控制,控制电路200中短路元件202的数量可以与输入输出单元20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即每一个输入输出单元204对应一个唯一的短路元件202。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MCU201通常会有多个GPIO引脚,因此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选择MCU201的一个GPIO引脚分别与每一个短路元件202的输入端连接,这样通过一个GPIO引脚就可以实现对所有输入输出单元204的短路控制。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设置每一个短路元件202对应MCU201的一个GPIO引脚,即至少需要保证MCU201的GPIO引脚的数量与短路元件20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这样通过不同的GPIO引脚就可以实现对不同输入输出单元204的短路控制,从而能够选择性的让部分输入输出单元204失效。
示例性的,MCU201在根据第二控制信号确定需要恢复可用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后,可通过与该输入输出单元204对应的GPIO引脚输出控制信号(为了便于区分,后续将用于恢复输入输出单元204可用状态的控制信号称为第三控制信号)。
可理解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每一个输入输出单元204会对应一个用来控制其对地短路或者导通的短路元件202,而每一个短路元件202的输入端均会与MCU201的一个GPIO引脚连接,因此第三控制信号具体是由与需要恢复可用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对应的短路元件202的输入端连接的GPIO引脚输出。这样,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的短路元件202就可以控制对应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导通,从而恢复可用状态。
继续参见图3,示例性的,CPU205的时钟信号端口与输入输出单元204的信号接收端连接,这样在输入输出单元204恢复可用状态后,CPU205就可以通过时钟信号端口向输入输出单元204发送时钟信号。
相应地,输入输出单元204接收到CPU205通过时钟信号端口发送的时钟信号后,就可以响应于时钟信号,按照时钟信号的周期,定期向CPU发送获取到的信息,例如在输入输出单元204为摄像头时,向CPU205发送的信息可以是拍摄的图像/视频帧;在输入输出单元204为麦克风时,向CPU205发送的信息可以是拾取的声音信息。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I2C总线建立CPU和MCU之间的通信,这样MCU就能够根据CPU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将哪些处于失效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正常,进而保证用户对输入输出单元的正常使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GPIO引脚与短路元件202一对多的对应关系,以下结合图4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4,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开关元件203为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机械按键,如音量键的音量加键,输入输出单元204包括摄像头Camera204A、存储器Memory204B,以及麦克风Mic204C,与这三个输入输出单元一一对应的短路元件为MOS管(MOS管202A对应Camera204A,MOS管202B对应存储器Memory204B,MOS管202C对应麦克风Mic204C)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见图4,示例性的,MOS管202A、MOS管202B和MOS管202C均连接至MCU201的同一个GPIO引脚,而CPU205分别与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时钟信号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数字存储占用的空间,需要对音、适配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处理。因此,在输入输出单元204包括麦克风204C时,控制电路200中还需要包括编译码器(COder-DECoder,后续简称为Codec)206。这样,通过Codec206对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压缩(CO)与解压缩(DEC),就能够有效减少数字存储占用的空间,并且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Codec对音、视频数据完成压缩和解压缩可以节省CPU205的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继续参见图4,Codec206的正向输入端与MIC204C的正向输出端(MIC_P)连接,Codec206的负向输入端与麦克风的负向输出端(MIC_N)连接,而Codec206的信号接收端则与CPU205的时钟信号端连接,从而根据CPU205的时钟信号定期获取MIC204C收集的音频数据。
此外,继续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MIC204C的正向输入端作为信号接收端与MOS管202C的输出端连接。
此外,为了更好的理解开关元件203为电子设备的音量上键的场景时,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的方式,以下结合图5,以电子设备为手机100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5,示例性的,手机100包括显示面板10、后壳20、中框30,以及设置在中款上的开机键40、音量下键50(用于降低音量)和音量上键60(用于增加音量)。显示面板10、后壳20和中框30可以围成容纳腔体。容纳腔体内设置有主板、电池和功能器件(图中未示出)等结构。功能器件例如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处理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200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手机100的后壳20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塑料、素皮、玻璃纤维等不透光材料,也可以包括玻璃等透光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后壳20的材料不进行限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手机100的显示面板10例如包括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和LED显示面板等,其中,LED显示面板例如包括Micro-LED显示面板、Mini-LED显示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面板10的类型不进行限定。
由此,基于手机100的上述结构,当音量上键60被用户按压后,如按压时间大于10s时,MCU201的GND引脚通过音量上键60接地,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此时可以通过GPIO引脚发送短路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的第一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基于手机100的上述结构,当音量上键60被用户在设定的时间(比如3s)内,连续按压多次(比如3次)时,MCU201的GND引脚也可以通过音量上键60接地,进而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此时可以通过GPIO引脚发送短路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的第一控制信号。
相应地,MOS管202A、MOS管202B和MOS管202C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会导通,进而使得与MOS管202A对应Camera204A对地短路,与MOS管202B对应Memory204B对地短路,与MOS管202C对应Mic204C对地短路,即使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均处于失效状态,无法使用,这样就无法搜集用户的隐私数据。
相应地,如果手机100中的某一系统应用,例如相机APK需要调用Camera204A拍照,此时CPU205会根据相机APK的请求确定调用的Camera204A的标识信息,然后将Camera204A的标识信息通过I2C总线发送给MCU201,这样MCU201就可以通过GPIO引脚向MOS管202A发送恢复Camera204A正常状态的控制信号,而MOS管202A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就会断开,从而使Camera204A导通,恢复正常状态,这样相机APK就可以正常调用Camera204A进行拍照。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音量下键50作为开关元件203,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应用中对音量下键50,或音量上键60的按压可能被认为是调节音量,因此通过按压次数触发MCU201发送第一信号的方式,可以设置为在设定时间内同时按压音量下键50和音量上键60设定的次数,或者按压其他机械按键。具体的实现逻辑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触发控制电路200退出工作模式的方式,在开关元件203为音量上键60时,可以是在控制电路200处于工作模式下,长按音量上键60,如长按10s。
相应地,在开关元件203为音量下键50时,可以是在控制电路200处于工作模式下,长按音量下键50,如长按10s。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MCU201的一个GPIO引脚便可以实现对所有输入输出单元204的短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为了更好的理解GPIO引脚与短路元件202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以下结合图6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6,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以开关元件203为switch开关(控制switch开关的按键暴露在电子设备,方便用户操作),输入输出单元204包括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与这三个输入输出单元一一对应的短路元件为MOS管(MOS管202A对应Camera204A,MOS管202B对应Memory204B,MOS管202C对应Mic204C)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见图6,示例性的,MOS管202A、MOS管202B和MOS管202C分别连接至MCU201的不同GPIO引脚,例如MOS管201A的输入端与GPIO1引脚连接、MOS管201B的输入端与GPIO2引脚连接、MOS管201C的输入端与GPIO3引脚连接,而CPU205分别与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时钟信号端口。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在控制电路200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包括Mic204C时,控制电路200中还需要Codec206。因此,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200中同样包括Codec206。关于Codec206与控制电路200中各器件,如CPU205、Mic204C的连接,可以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为了更好的理解开关元件203为switch开关的场景时,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的方式,以下结合图7和图8,以电子设备为手机100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7,示例性的,手机100包括显示面板10、后壳20、中框30,以及设置在中款上的开机键40、音量下键50(用于降低音量)、音量上键60(用于增加音量)和switch开关的控制按钮70。显示面板10、后壳20和中框30可以围成容纳腔体。容纳腔体内设置有主板、电池和功能器件(图中未示出)等结构。功能器件例如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处理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200等。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约定switch开关的控制按钮70处于图7所示状态时表示switch开关当前处于打开位置,对应到控制电路200中,开关元件203处于图6所示状态,此时控制电路200不工作。
基于这一约定,当用户波动switch开关的控制按钮70,使switch开关的控制按钮70处于图8所示状态时表示switch开关当前处于关闭位置,此时MCU201的GND引脚通过switch开关接地,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MCU201就可以通过GPIO1引脚发送短路Camera204A的第一控制信号,通过GPIO2引脚发送短路Memory204B,以及通过GPIO3引脚发送短路Mic204C的第一控制信号。
相应地,MOS管202A、MOS管202B和MOS管202C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会导通,进而使得与MOS管202A对应Camera204A对地短路,与MOS管202B对应Memory204B对地短路,与MOS管202C对应Mic204C对地短路,即使Camera204A、Memory204B,以及Mic204C均处于失效状态,无法使用,这样就无法搜集用户的隐私数据。
相应地,如果手机100中的某一系统应用,例如通话APK需要调用Mic204C通话,此时CPU205会根据通话APK的请求确定调用的Mic204C的标识信息,然后将Mic204C的标识信息通过I2C总线发送给MCU201,这样MCU201就可以通过GPIO3引脚向MOS管202C发送恢复Mic204C正常状态的控制信号,而MOS管202C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就会断开,从而使Mic204C导通,恢复正常状态,这样通话APK就可以正常调用Mic204C进行通话。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MCU201不同的GPIO引脚对不同的输入输出单元204进行短路控制,从而可以选择性的让部分输入输出单元204失效,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CPU205和MCU201之间的通信安全,采用的MCU201可以是既带控制功能,又带加密功能,这样CPU205和MCU201通过I2C总线传输的信息就可以按照约定加解密方式进行加密传输,从而避免第三方APK截取CPU205和MCU201之间传输的信息,进一步保证用户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电路200中的短路元件204为MOS管时,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选择PMOS管或NMOS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相应地,在MOS管为NMOS管时,NMOS管的栅极接地,NMOS管的漏极为输入端与MCU的GPIO引脚连接,NMOS管的源极为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在MOS管为PMOS管时,PMOS管的栅极接地,PMOS管的源极为输入端与MCU的GPIO引脚连接,P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与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NMOS管在输入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才能导通,因此在短路元件204为NMOS管时,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这样NMOS管响应于高电平信号导通,便可以使与其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对地短路,即控制与其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失效不可用。
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PMOS管在输入的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才能导通,因此在短路元件204为PMOS管时,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这样PMOS管响应于高电平信号导通,便可以使与其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对地短路,即控制与其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失效不可用。
关于控制电路200的描述就到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具体到实际应用中,控制电路200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200还可以是其他设置方式,只要MCU201能够通过GPIO引脚向短路元件202发送控制信号,以使短路元件202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203对地短路即可。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集成该控制电路的电子设备触发该控制电路,让输入输出单元选择性失效时,其触发方式可以是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机械按键,如图5所示的音量上键60,或者如图7、图8所示的switch开关的控制按钮70实现,也可以是通过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用来开启这种硬件防护模式的APK实现。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安全,用来开启这种硬件防护模式的APK可以是系统APK,这样就可以避免用户从应用市场下载到恶意第三方开发的用来开启这种硬件防护模式的APK。
关于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机械按键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上述实施例中已经结合图5和图7、图8进行了说明,为了更好的理解,通过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用来开启这种硬件防护模式的APK实现的使用场景,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结合图9至图11进行具体说明。
在对本实施例说明之前,首先需要说明一下通过软件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与通过机械按键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的不同。
具体的,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以机械按键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将机械按键作为开关元件,进而实现将MCU201的GND引脚接地,因此以机械按键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一旦通过机械按键实现接地,MCU201可以立马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进而通过短路元件202对所有的输入输出单元204进行短路,当断开接地时,可以立马将处于失效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204恢复到可用状态。而以软件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则可以设置MCU201的GND引脚一直接地,但是何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进而通过短路元件202对所有的输入输出单元204进行短路,或者将处于失效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204恢复到可用状态,可以由软件方式控制。或者以软件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先通过一个步骤控制MCU201的GND引脚接地,然后再根据下一个或者多个步骤,控制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单元204短路。
关于通过软件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参见图9,示例性的,手机100的主页面中显示了多个已安装的APK,例如安全防护APK(本实施例中用来开启这种硬件防护模式的APK)、时钟APK、日历APK、图库APK、备忘录APK、文件管理APK、计算器APK、设置APK、录音机APK、相机APK、通讯录APK、电话APK和信息APK等系统APK,以及电子邮件APK、音乐APK、视频APK、天气APK、浏览器APK等第三方APK。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继续参见图9,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安全防护APK后,手机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启动安全防护APK,显示页面会显示如图10所示的是否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页面10a。
参见图10,示例性的,页面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例如用于退出页面10a的控件10a-1,用于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即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的控件10a-2,用于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即触发控制电路200退出工作模式的控件10a-3。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继续参见图10,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控件10a-2,手机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从页面10a跳转到图11所示的用于选择失效硬件的页面10b。
参见图11,示例性的,页面10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例如用于退出页面10b的控件10b-1,失效硬件选择列表10b-2,用于取消选中的硬件的控件10b-3,用于同意选中的硬件失效的控件10b-4。
继续参见图11,示例性的,失效硬件选择列表10b-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控件,例如用来对列表中所有硬件(输入输出单元)进行全部选中的控件10b-21,单独选中摄像头的控件10b-22,单独选中麦克风的控件10b-23,单独选中耳机(接口)的控件10b-24,单独选中受话器的控件10b-25,单独选中扬声器的控件10b-26,单独选中内部存储器的控件10b-27,单独选中外部存储器的控件10b-28,单独选择SIM卡(接口)的控件10b-29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见图11,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10b-21后,手机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会将列表10b-2中显示的所有选项都选中,当用户接着点击了10b-4后,控制电路200的MCU201便会通过对应10b-22至10b-29的各个GPIO引脚向10b-22至10b-29对应的短路元件发送控制信号,进而实现对10b-22至10b-29这些硬件的短路。
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了列表10b-2中任意一个硬件对应的控件,例如控件10b-22,当用户接着点击了10b-4后,控制电路200的MCU201便会通过对应10b-22的GPIO引脚向10b-22对应的短路元件发送控制信号,进而实现对10b-22的短路。
也就是说,用户点击10b-4后,就会控制MCU20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进而由对应的短路元件202控制被选中的输入输出单元短路。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根据指关节/手指/触控笔在设定时间(比如2s)内,敲击手机100屏幕,或者后壳,或者侧边框的次数(比如3次)确定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实现对设定的输入输出单元短路。对于这种方式,被短路的输入输出单元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默认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还有可以根据指关节/手指/触控笔在手机100屏幕任意区域或者特定区域画的图形,例如在手机100屏幕任意区域画的三角形,确定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实现对设定的输入输出单元短路。同样,对于这种方式,被短路的输入输出单元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默认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所说的安全防护APK触发控制电路200退出工作模式时,用户可以点击图9所示显示页面中显示的安全防护APK,此时手机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启动安全防护APK,显示页面会显示如图10所示的是否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页面10a。接着,用户点击页面10a中显示的控件10a-3,手机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行为,控制开关元件203处于打开位置,此时控制电路200就可以退出工作模式,所有被短路的输入输出单元204就可以恢复正常使用。
相应地,控制电路200就可以退出工作模式的方式,同样可以是通过特定手势,或者根据指关节/手指/触控笔在设定时间(比如2s)内,敲击手机100屏幕,或者后壳,或者侧边框的次数(比如3次),或者根据指关节/手指/触控笔在手机100屏幕任意区域或者特定区域画的图形,例如在手机100屏幕任意区域画的正方形。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机械按键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和退出工作模式。对于这种方式,MCU201的GND引脚依旧采用由机械按键充当的开关元件实现接地,即控制电路200退出工作模式的情况下,GND引脚是没有接地的,当用户通过机械按键实现接地后,可以直接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即将所有当前可以短路的输入输出单元204进行短路,然后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性恢复某些输入输出单元204可用。
关于由机械按键触发控制电路200进入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地,关于由软件方式选择性性恢复某些输入输出单元204可用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对于这种采用机械按键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在触发控制电路200退出工作模式时,可以直接采用机械按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关于采用机械按键的方式,或软件方式触发控制电路200退出工作模式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集成了上述控制电路的电子设备,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该电子设备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具体流程包括:
S101,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示例性的,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例如可以包括:
监测第一机械按键的对应的开关状态;
在开关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确定接收到触发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机械按键当前处于关闭位置。
可理解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所说的第一机械按键,例如可以为上文所说的switch开关。关于根据switch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是否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例如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操作时,记录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时长;
在第一按压时长与第一时间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可理解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所说的第二机械按键,例如可以为上文所说的音量上键,或者音量下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按压操作和第一按压时长具体指示在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情况下,对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操作和按压时长。关于根据音量上键,或者音量下键的按压时长,确定是否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例如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三按压操作时,记录设定时间内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次数;
在第一按压次数与第一次数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可理解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所说的第二机械按键,例如可以为上文所说的音量上键,或者音量下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按压操作和第一按压次数具体指示在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情况下,对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操作和按压次数。关于根据音量上键,或者音量下键的按压次数,确定是否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第二机械按键开启,或关键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方式中,对应的控制电路200中的MCU201的GND引脚可以通过第二机械按键实现接地或断开,对于这种情况,通过监测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时长,或者按压次数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时,要执行的操作就是由第二机械按键将MCU201的GND引脚接地,并且在接地后直接执行下述步骤S103。相应地,通过监测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时长,或者按压次数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时,要执行的操作就是MCU201的GND引脚不接地,将处于失效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为可用状态。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采用第二机械按键开启,或关键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方式中,对应的控制电路200中的MCU201的GND引脚可以一直接地,对于这种情况,通过监测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时长,或者按压次数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时,要执行的操作直接是下述步骤S103。相应地,通过监测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时长,或者按压次数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时,要执行的操作就是向短路元件发送恢复输入输出单元可用状态的控制信号,进而将处于失效状态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为可用状态。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中安装了用来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了开启硬件防护模式的第一控件和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控件。
相应地,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例如可以包括:
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可理解的,上述所说的第一控件,例如可以是上文所述的控件10a-2。关于根据控件10a-2的点击操作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S102,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
示例性的,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例如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机械按键的开关状态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
可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机械按键当前处于打开位置,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开关元件打开,以使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关于根据switch开关的开关状态确定是否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例如还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二按压操作时,记录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二按压时长;
在第二按压时长与第二时间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按压操作和第二按压时长具体指示在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情况下,对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操作和按压时长。关于根据音量上键,或者音量下键的按压时长,确定是否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例如还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四按压操作时,记录设定时间内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次数;
在第二按压次数与第二次数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按压操作和第二按压次数具体指示在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情况下,对第二机械按键的按压操作和按压次数。关于根据音量上键,或者音量下键的按压次数,确定是否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例如还可以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
可理解的,上述所说的第二控件,例如可以是上文所述的控件10a-2。关于根据控件10a-3的点击操作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S103,在GND引脚接地后,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S104,短路元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示例性的,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短路元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之后,例如还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CPU在接收到访问输入输出单元的访问请求时,获取访问输入输出单元的应用程序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用于确定应用程序是否为系统应用;
在根据描述信息确定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时,CPU通过I2C总线向MCU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MCU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短路元件根据第三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导通。
由此,MCU就能够根据CPU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将哪些处于失效的输入输出单元恢复正常,进而保证用户对输入输出单元的正常使用。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是基于上述控制电路实现的,因此本实施例未详细解释之处可以参见上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由电子设备实现的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也可以由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一种芯片系统来执行,其中,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该芯片系统可以与存储器耦合,使得该芯片系统运行时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步骤。其中,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是应用处理器也可以是非应用处理器的处理器。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也可以是组件或模块),该芯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和一个或多个收发管脚;其中,所述收发管脚和所述处理电路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所述处理电路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以控制接收管脚接收信号,以控制发送管脚发送信号。
此外,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MCU、短路元件、开关元件和输入输出单元;
所述MCU的VCC引脚连接供电电压VCC,所述MCU的GPIO引脚与所述短路元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GND引脚通过所述开关元件接地,所述短路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所述MCU用于在所述GND引脚通过所述开关元件接地后,通过所述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短路元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处理单元CPU;
所述CPU通过I2C总线与所述MCU通信;
其中,所述MCU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CPU通过所述I2C总线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短路元件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的时钟信号端口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导通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接收所述CPU通过所述时钟信号端口发送的时钟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时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几项:
摄像头单元、麦克风单元、存储单元、传感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元件的数量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的一个GPIO引脚分别与每一个所述短路元件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的GPIO引脚的数量与所述短路元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所述麦克风单元时,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编译码器;
所述编译码器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麦克风单元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编译码器的负向输入端与所述麦克风的负向输出端连接,所述麦克风单元的正向输入端为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短路元件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元件为场效应MOS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NMOS管;
所述NMOS管的栅极接地,所述NMOS管的漏极为输入端与所述MCU的GPIO引脚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为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MOS管为所述NMOS管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NMOS管响应于所述高电平信号导通,使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PMOS管;
所述PMOS管的栅极接地,所述PMOS管的源极为输入端与所述MCU的GPIO引脚连接,所述P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其中,在所述MOS管为所述PMOS管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PMOS管响应于所述低电平信号导通,使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13.一种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
在所述GND引脚接地后,所述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短路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
监测第一机械按键的对应的开关状态;
在所述开关状态为第一状态时,确定接收到触发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机械按键当前处于关闭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开关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所述第二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机械按键当前处于打开位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打开,以使所述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操作时,记录对所述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时长;
在所述第一按压时长与第一时间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二按压操作时,记录对所述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二按压时长;
在所述第二按压时长与第二时间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打开,以使所述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三按压操作时,记录设定时间内对所述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次数;
在所述第一按压次数与第一次数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对第二机械按键的第四按压操作时,记录设定时间内对所述第二机械按键的第一按压次数;
在所述第二按压次数与第二次数阈值匹配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打开,以使所述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路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理单元CPU在接收到访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访问请求时,获取访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应用程序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为系统应用;
在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时,所述CPU通过I2C总线向所述MCU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MCU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短路元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导通。
21.一种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安装了用来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提供了开启硬件防护模式的第一控件和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控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开启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一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控制开关元件闭合,以使微控制单元MCU的GND引脚接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ND引脚接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对第一控件的点击操作,所述应用程序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含指示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第三控件;
对所述第三控件进行第三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所述MCU通过GPIO引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与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对应的短路元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的第二操作指令,所述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打开,以使所述GND引脚不接地,关闭硬件安全防护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路元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输入输出单元对地短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处理单元CPU在接收到访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访问请求时,获取访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应用程序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为系统应用;
在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为系统应用时,所述CPU通过I2C总线向所述MCU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MCU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后,通过所述GPIO引脚输出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短路元件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导通。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20任意一项所述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1至25任意一项所述的硬件安全防护方法。
CN202210633372.2A 2022-06-07 2022-06-07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28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3372.2A CN116028395B (zh) 2022-06-07 2022-06-07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088069 WO2023236650A1 (zh) 2022-06-07 2023-04-13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3372.2A CN116028395B (zh) 2022-06-07 2022-06-07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8395A true CN116028395A (zh) 2023-04-28
CN116028395B CN116028395B (zh) 2024-03-08

Family

ID=8607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3372.2A Active CN116028395B (zh) 2022-06-07 2022-06-07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8395B (zh)
WO (1) WO202323665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632A (zh) * 2005-09-12 2007-03-21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隐私文字输出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文字输出方法
WO2015058876A1 (de) * 2013-10-25 2015-04-30 Bundesdruckerei Gmbh Dokument mit einer kontaktlosen chipkartenschnittstelle und elektronisches system
CN108363476A (zh) * 2018-02-01 2018-08-03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上电启动的usb设备保护电路及系统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78154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状态管理电路、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7523A (zh) * 2020-11-09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芯片模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25473A (zh) * 2021-12-24 2022-04-12 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电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1465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87890B2 (en) * 2020-06-19 2022-11-01 Apple Inc. Third-party access of end-user device assets
CN113206914A (zh) * 2021-04-16 2021-08-03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电路设计以实现防窃听、录像的方法
CN114498804B (zh) * 2021-07-26 2023-03-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开机或唤醒系统的电子设备和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632A (zh) * 2005-09-12 2007-03-21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隐私文字输出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文字输出方法
WO2015058876A1 (de) * 2013-10-25 2015-04-30 Bundesdruckerei Gmbh Dokument mit einer kontaktlosen chipkartenschnittstelle und elektronisches system
EP3061040A1 (de) * 2013-10-25 2016-08-31 Bundesdruckerei GmbH Dokument mit einer kontaktlosen chipkartenschnittstelle und elektronisches system
CN108363476A (zh) * 2018-02-01 2018-08-03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上电启动的usb设备保护电路及系统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178154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状态管理电路、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07523A (zh) * 2020-11-09 2021-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芯片模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25473A (zh) * 2021-12-24 2022-04-12 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电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8395B (zh) 2024-03-08
WO2023236650A1 (zh) 2023-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1158B2 (en) Control method of wearable apparatus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EP3454240B1 (en)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US8335549B2 (en) Method for power manage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is method
CN108091808B (zh) 电池、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687998A (zh)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73379A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终端
CN109150221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70038178A (ko) 지문 인식 방법, 장치, 이동 단말기,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US20220046534A1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525919B (zh) 开关机控制装置、开关机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949107B (zh) 控制包括USB Type-C接口的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6325454B (zh) 供电控制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0250736B2 (en) Terminal controlling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using same
CN113138878A (zh) 可信执行环境操作系统崩溃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49836B (zh) 在移动电子终端锁屏界面处理消息的方法及移动电子终端
EP3993438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CN111026684B (zh) 接口控制方法、接口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28395B (zh) 控制电路、电子设备、硬件安全防护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639675A (zh) 一种对内部存储器动态调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61410B (zh) 一种冻屏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5543500B (zh)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077519B (zh) 一种系统服务恢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878500A (zh) 内存回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2993B (zh) 内嵌式存储器的处理装置及系统
CN218996025U (zh) 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