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7539B -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7539B
CN116027539B CN202211615700.2A CN202211615700A CN116027539B CN 116027539 B CN116027539 B CN 116027539B CN 202211615700 A CN202211615700 A CN 202211615700A CN 116027539 B CN116027539 B CN 116027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troscope
light
signal light
reflected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57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7539A (zh
Inventor
吴少俊
杨宁
吕世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rora X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rora X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rora X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rora Xi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157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7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7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7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7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7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主望远镜、准直镜、第一分光镜、精跟踪相机、角锥棱镜、第二分光镜、校准激光器、可转动的快速反射镜、第三分光镜、高精跟踪相机、扩束镜和信号光发射组件;在本发明中,在进行超前瞄准前,在接收信标光进行精跟踪的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分光镜或/和精跟踪相机的位置进行精跟踪光路校准确保信号精跟踪的精度;而在高精跟踪的过程通过旋转快速反射镜实现超前瞄准功能;本发明包含精跟踪与高精跟踪两级跟踪机构,并通过一个快反镜就可以实现超前瞄准功能,可有效补偿激光通信过程中天地终端间的相对运动,保证天地激光通信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天地激光通信中,当搭载有激光通信终端的卫星等航天器处在非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与地球之间会存在相对运动。某一时刻,激光通信地面站接收到来自航天器激光通信终端发送的信标光或信号光,地面站跟踪机构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光精确判定其入射方位,完成精准指向,并沿该方位发射信标光或信号光,使得航天器终端也能准确接收,并完成对地面站的精确定位。
实际上,由于航天器与地面站距离较远,光在两者之间的传输时间不容忽略,光由航天器传输到地面站,再由地面站传输到航天器的过程中,航天器运行的圆弧轨迹所对应的角度远大于激光通信信号光的发散角,因此当地面站以接收到的信号光入射方位原路返回的向航天器发送信号光时,航天器已经脱离了原位置,无法接收到地面站发送的信号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航天器与地面通信终端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进行超前瞄准,从而顺利的进行通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包括主望远镜和超前瞄准后光路;超前瞄准后光路包括准直镜、第一分光镜、精跟踪相机、角锥棱镜、第二分光镜、校准激光器、可转动的快速反射镜、第三分光镜、高精跟踪相机、扩束镜和信号光发射组件;
主望远镜用于接收信标光,准直镜用于对主望远镜接收的信标光进行准直,第一分光镜用于对准直镜准直后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精跟踪相机用于接收第一分光镜反射的信标光,校准激光器用于产生校准光,第二分光镜用于对校准激光器产生的校准光进行透射,第一分光镜还用于对第二分光镜透射的校准光进行反射,角锥棱镜用于对第一分光镜反射的校准光进行反射,第一分光镜还用于对角锥棱镜反射的校准光进行透射,精跟踪相机还用于接收第一分光镜透射的校准光;
第一分光镜还用于对准直镜准直后的信标光进行透射,第二分光镜还用于对第一分光镜透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快速反射镜用于对第二分光镜反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第三分光镜用于对快速反射镜反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高精跟踪相机用于接收第三分光镜反射的信标光;
信号光发射组件用于产生信号光,扩束镜用于对信号光发射组件产生的信号光进行扩束,第三分光镜还用于对扩束镜扩束后的信号光进行透射,快速反射镜还用于对第三分光镜透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第二分光镜还用于对快速反射镜反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第一分光镜还用于对第二分光镜反射的信号光进行透射,准直镜还用于对第一分光镜透射的信号光进行汇聚,主望远镜还用于对准直镜汇聚后的信号光进行发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第四分光镜和信号光接收组件,第四分光镜设置在第一分光镜以及第二分光镜之间;从第一分光镜透射的信标光通过第四分光镜透射至第二分光镜,从第二分光镜透射的校准光通过第四分光镜透射至第一分光镜,从第二分光镜反射的信号光通过第四分光镜透射至第一分光镜;
主望远镜还用于接收信号光,准直镜还用于对主望远镜接收的信号光进行准直,第一分光镜还用于对准直镜准直后的信号光进行透射,第四分光镜用于对第一分光镜透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信号光接收组件用于接收第四分光镜反射的信号光。
进一步,第一分光镜对信标光进行反射和透射的比例为1:1。
进一步,角锥棱镜的接收光路与反射光路重合。
基于上述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方法。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方法,利用如上述所述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进行激光通信超前瞄准发射,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调整第一分光镜或/和精跟踪相机的位置,进行精跟踪光路校准;其中,精跟踪光路校准的具体过程为,
主望远镜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反射进入精跟踪相机,并在精跟踪相机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一光斑;
校准激光器产生的校准光经第二分光镜透射至第一分光镜,并经过第一分光镜反射至角锥棱镜,且经过角锥棱镜反射回第一分光镜,进而经过第一分光镜透射进入精跟踪相机,最终在精跟踪相机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二光斑;
调整第一分光镜或/和精跟踪相机的位置,使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重合,则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
S2,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后,通过转动快速反射镜,进行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其中,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的具体过程为,
主望远镜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反射进入精跟踪相机进行精跟踪;
主望远镜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透射至第二分光镜,并经过第二分光镜反射至快速反射镜,且通过快速反射镜反射至第三分光镜,进而经过第三分光镜反射进入高精跟踪相机,最终在高精跟踪相机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三光斑;
根据航天器的轨道信息,结合整个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的结构,经空间坐标变换,计算出第三光斑在高精跟踪相机的探测器靶面内的超前瞄准坐标;
转动快速反射镜,使第三光斑移至超前瞄准坐标位置处,则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完毕;
S3,在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完毕后,进行信号光的发射;其中,信号光的发射过程具体为,
信号光发射组件产生的信号光经扩束镜扩束后,经过第三分光镜透射至转动后的快速反射镜,并经过快速反射镜反射至第二分光镜,且经过第二分光镜反射至第一分光镜,进而经过第一分光镜透射至准直镜,最终由准直镜汇聚后通过主望远镜发射出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信号光的接收步骤;其中,信号光接收的具体步骤为,
主望远镜接收的信号光经准直镜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透射至第四分光镜,并经过第四分光镜反射进入信号光接收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中,在进行超前瞄准前,在接收信标光进行精跟踪的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分光镜或/和精跟踪相机的位置进行精跟踪光路校准确保信号精跟踪的精度;而在高精跟踪的过程通过旋转快速反射镜实现超前瞄准功能;本发明包含精跟踪与高精跟踪两级跟踪机构,并通过一个快反镜就可以实现超前瞄准功能,可有效补偿激光通信过程中天地终端间的相对运动,保证天地激光通信顺利进行;另外,本发明针对光学地面站设计,可用于各种光学地面站的激光通信功能改造,后期通过增加信号光接收相关组件可扩展为激光通信收发一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精跟踪光路校准的光路图;
图3为信标光接收的光路图;
图4为信号光发射的光路图;
图5为航天器运行的M、N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超前瞄准跟踪点示意图;
图7为超前瞄准发射光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望远镜;2、超前瞄准后光路;21、准直镜;22、第一分光镜;23、精跟踪相机;24、角锥棱镜;25、第二分光镜;26、校准激光器;27、快速反射镜;28、第三分光镜;29、高精跟踪相机;210、扩束镜;211、信号光发射组件;212、第四分光镜;213、信号光接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望远镜1和超前瞄准后光路2;超前瞄准后光路2包括准直镜21、第一分光镜22、精跟踪相机23、角锥棱镜24、第二分光镜25、校准激光器26、可转动的快速反射镜27、第三分光镜28、高精跟踪相机29、扩束镜210和信号光发射组件211;
主望远镜1用于接收信标光,准直镜21用于对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进行准直,第一分光镜22用于对准直镜21准直后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精跟踪相机23用于接收第一分光镜22反射的信标光,校准激光器26用于产生校准光,第二分光镜25用于对校准激光器26产生的校准光进行透射,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第二分光镜25透射的校准光进行反射,角锥棱镜24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反射的校准光进行反射,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角锥棱镜24反射的校准光进行透射,精跟踪相机23还用于接收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校准光;
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准直镜21准直后的信标光进行透射,第二分光镜25还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快速反射镜27用于对第二分光镜25反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第三分光镜28用于对快速反射镜27反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高精跟踪相机29用于接收第三分光镜28反射的信标光;
信号光发射组件211用于产生信号光,扩束镜210用于对信号光发射组件211产生的信号光进行扩束,第三分光镜28还用于对扩束镜210扩束后的信号光进行透射,快速反射镜27还用于对第三分光镜28透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第二分光镜25还用于对快速反射镜27反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第二分光镜25反射的信号光进行透射,准直镜21还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号光进行汇聚,主望远镜1还用于对准直镜21汇聚后的信号光进行发射。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望远镜1一般由光学地面站建设完成,即可用于光学观测,也可用于激光通信,超前瞄准发射后光路2为本发明的主体部分,在超前瞄准后光路2中:
准直镜21主要用于将来自主望远镜1的汇聚光束进行准直,如果主望远镜1输出的光已经是平行的,则该准直镜21相当于平板玻璃;第一分光镜22将入射的信标光及校准光进行1:1分光,并且透射发出的信号光;精跟踪相机23主要完成对激光通信终端的精跟踪探测;角锥棱镜24用于光路自校准;第二分光镜25用于透射校准光,反射信标光和信号光;校准激光器26用于产生校准光,进行精跟踪相机的光路校准;快速反射镜27主要用于超前瞄准和高精跟踪;第三分光镜28主要用于透射信号光,反射信标光;高精跟踪相机29主要用于超前瞄准及高精跟踪;扩束镜210用于改变信号光的光束直径,衔接前后光路;信号光发射组件211产生激光通信信号光并发出。
精跟踪光路校准过程如下:
信标光由主望远镜1接收,进入超前瞄准发射后光路2,经准直镜21后,由第一分光镜22将50%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由精跟踪相机23接收,在精跟踪相机23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一光斑,该第一光斑位置为a;由校准激光器26产生校准光,经分光镜25透射后,由第一分光镜22进行部分反射,反射的校准光进入角锥棱镜24,并由角锥棱镜24原路返回,再次经第一分光镜22进行部分透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在精跟踪相机23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二光斑,该第二光斑位置为b,调整第一分光镜22或/和精跟踪相机23的位置,使得a与b重合,则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光路如图2所示。
信标光接收过程如下:
信标光由主望远镜1接收,进入超前瞄准发射后光路2,经准直镜21后,由第一分光镜22进行1:1分光,一部分进入精跟踪相机23用于精跟踪,一部分由第二分光镜25反射至快速反射镜27,再由快速反射镜27反射至第三分光镜28,由第三分光镜28反射进入高精跟踪相机29,用于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光路如图3所示。
信号光发射过程如下:
由信号光发射组件211产生信号光,经扩束镜210由细光束扩展为宽光束,经第三分光镜28透射后打在快速反射镜27上,由快速反射镜27反射后打在第二分光镜25上,由第二分光镜25反射后进入第一分光镜22,经第一分光镜22透射后,再由准直镜21形成汇聚光,与主望远镜1光路衔接,最终由主望远镜1出射,完成信号光的基础发射过程,如图4所示。
超前瞄准发射过程如下:
在天地通信过程中,光由卫星等搭载激光通信终端的航天器传输到地面站,由地面站接收并成功捕获跟踪后,再由地面站发送信号光给航天器,在光的这段传输过程中,航天器实际上已经由M位置运动到了N位置,如图5所示;如果地面站仍以接收光的方位发射信号光,由于信号光发散角极小,远不能覆盖图5中的ω角范围,则航天器将不能成功接收到信号光;因此,地面站在发射信号光时,一定要能够根据航天器的轨道信息,预判出航天器的运动轨迹,在发射信号光时,提前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航天器运行到N位置时,信号光也刚好到达N位置,准确的被航天器接收。该过程即超前瞄准发射。
超前瞄准角由高精跟相机29进行确定,由快速反射镜27执行。当不存在超前指向时,如图6所示,高精跟相机29中信标光的光斑(第三光斑)位置为m,当进行超前指向时,由于快速反射镜27的转动,进入高精跟相机29的信标光入射角也发生变化,光斑位置变为n,位置n可由航天器的轨道信息,结合整个光路结构,经空间坐标变换计算得到。因此,在执行超前指向时,只需要控制快速反射镜27,将高精跟相机29中的光斑位置,由m调整到n,则出射信号光的角度即可满足超前指向的要求。超前瞄准发射光路如图7所示。
图1所示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具体为激光通信超前瞄准发射系统,在图1所示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中,还可以在第一分光镜22后面再设置第四分光镜212,第四分光镜212可透射信标光和校准光,并能反射接收的信号光,透射发射的信号光,在其反射光路上,设置信号光接收组件213,则本方案可进一步扩展为具备超前瞄准功能的收发一体激光通信系统,如图8所示:从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标光通过第四分光镜212透射至第二分光镜25,从第二分光镜25透射的校准光通过第四分光镜212透射至第一分光镜22,从第二分光镜25反射的信号光通过第四分光镜212透射至第一分光镜22;
主望远镜1还用于接收信号光,准直镜21还用于对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号光进行准直,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准直镜21准直后的信号光进行透射,第四分光镜212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信号光接收组件213用于接收第四分光镜212反射的信号光。
基于上述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方法。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方法,利用如上述所述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进行激光通信超前瞄准发射,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调整第一分光镜22或/和精跟踪相机23的位置,进行精跟踪光路校准;其中,精跟踪光路校准的具体过程为,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反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并在精跟踪相机23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一光斑;
校准激光器26产生的校准光经第二分光镜25透射至第一分光镜22,并经过第一分光镜22反射至角锥棱镜24,且经过角锥棱镜24反射回第一分光镜22,进而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最终在精跟踪相机23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二光斑;
调整第一分光镜22或/和精跟踪相机23的位置,使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重合,则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
S2,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后,通过转动快速反射镜27,进行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其中,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的具体过程为,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反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进行精跟踪;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至第二分光镜25,并经过第二分光镜25反射至快速反射镜27,且通过快速反射镜27反射至第三分光镜28,进而经过第三分光镜28反射进入高精跟踪相机29,最终在高精跟踪相机29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三光斑;
根据航天器的轨道信息,结合整个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的结构,经空间坐标变换,计算出第三光斑在高精跟踪相机29的探测器靶面内的超前瞄准坐标;
转动快速反射镜27,使第三光斑移至超前瞄准坐标位置处,则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完毕;
S3,在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完毕后,进行信号光的发射;其中,信号光的发射过程具体为,
信号光发射组件211产生的信号光经扩束镜210扩束后,经过第三分光镜28透射至转动后的快速反射镜27,并经过快速反射镜27反射至第二分光镜25,且经过第二分光镜25反射至第一分光镜22,进而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至准直镜21,最终由准直镜21汇聚后通过主望远镜1发射出去。
当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内还集成有第四分光镜212和信号光接收组件213时,激光通信超前瞄准方法还包括信号光接收过程;其中,信号光接收的具体步骤为,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号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至第四分光镜212,并经过第四分光镜212反射进入信号光接收组件213。
在本发明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中,在进行超前瞄准前,在接收信标光进行精跟踪的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分光镜或/和精跟踪相机的位置进行精跟踪光路校准确保信号精跟踪的精度;而在高精跟踪的过程通过旋转快速反射镜实现超前瞄准功能;本发明包含精跟踪与高精跟踪两级跟踪机构,并通过一个快反镜就可以实现超前瞄准功能,可有效补偿激光通信过程中天地终端间的相对运动,保证天地激光通信顺利进行;另外,本发明针对光学地面站设计,可用于各种光学地面站的激光通信功能改造,后期通过增加信号光接收相关组件可扩展为激光通信收发一体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望远镜(1)和超前瞄准后光路(2);超前瞄准后光路(2)包括准直镜(21)、第一分光镜(22)、精跟踪相机(23)、角锥棱镜(24)、第二分光镜(25)、校准激光器(26)、可转动的快速反射镜(27)、第三分光镜(28)、高精跟踪相机(29)、扩束镜(210)和信号光发射组件(211);
主望远镜(1)用于接收信标光,准直镜(21)用于对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进行准直,第一分光镜(22)用于对准直镜(21)准直后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精跟踪相机(23)用于接收第一分光镜(22)反射的信标光,校准激光器(26)用于产生校准光,第二分光镜(25)用于对校准激光器(26)产生的校准光进行透射,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第二分光镜(25)透射的校准光进行反射,角锥棱镜(24)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反射的校准光进行反射,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角锥棱镜(24)反射的校准光进行透射,精跟踪相机(23)还用于接收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校准光;
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准直镜(21)准直后的信标光进行透射,第二分光镜(25)还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快速反射镜(27)用于对第二分光镜(25)反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第三分光镜(28)用于对快速反射镜(27)反射的信标光进行反射,高精跟踪相机(29)用于接收第三分光镜(28)反射的信标光;
信号光发射组件(211)用于产生信号光,扩束镜(210)用于对信号光发射组件(211)产生的信号光进行扩束,第三分光镜(28)还用于对扩束镜(210)扩束后的信号光进行透射,快速反射镜(27)还用于对第三分光镜(28)透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第二分光镜(25)还用于对快速反射镜(27)反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第二分光镜(25)反射的信号光进行透射,准直镜(21)还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号光进行汇聚,主望远镜(1)还用于对准直镜(21)汇聚后的信号光进行发射;
还包括第四分光镜(212)和信号光接收组件(213),第四分光镜(212)设置在第一分光镜(22)以及第二分光镜(25)之间;从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标光通过第四分光镜(212)透射至第二分光镜(25),从第二分光镜(25)透射的校准光通过第四分光镜(212)透射至第一分光镜(22),从第二分光镜(25)反射的信号光通过第四分光镜(212)透射至第一分光镜(22);
主望远镜(1)还用于接收信号光,准直镜(21)还用于对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号光进行准直,第一分光镜(22)还用于对准直镜(21)准直后的信号光进行透射,第四分光镜(212)用于对第一分光镜(22)透射的信号光进行反射,信号光接收组件(213)用于接收第四分光镜(212)反射的信号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光镜(22)对信标光进行反射和透射的比例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其特征在于:角锥棱镜(24)的接收光路与反射光路重合。
4.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进行激光通信超前瞄准发射,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调整第一分光镜(22)或/和精跟踪相机(23)的位置,进行精跟踪光路校准;其中,精跟踪光路校准的具体过程为,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反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并在精跟踪相机(23)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一光斑;
校准激光器(26)产生的校准光经第二分光镜(25)透射至第一分光镜(22),并经过第一分光镜(22)反射至角锥棱镜(24),且经过角锥棱镜(24)反射回第一分光镜(22),进而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最终在精跟踪相机(23)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二光斑;
调整第一分光镜(22)或/和精跟踪相机(23)的位置,使第一光斑与第二光斑重合,则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
S2,精跟踪光路校准完毕后,通过转动快速反射镜(27),进行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其中,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的具体过程为,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反射进入精跟踪相机(23)进行精跟踪;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标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至第二分光镜(25),并经过第二分光镜(25)反射至快速反射镜(27),且通过快速反射镜(27)反射至第三分光镜(28),进而经过第三分光镜(28)反射进入高精跟踪相机(29),最终在高精跟踪相机(29)的探测器靶面形成第三光斑;
根据航天器的轨道信息,结合整个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的结构,经空间坐标变换,计算出第三光斑在高精跟踪相机(29)的探测器靶面内的超前瞄准坐标;
转动快速反射镜(27),使第三光斑移至超前瞄准坐标位置处,则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完毕;
S3,在超前指向定位及高精跟踪完毕后,进行信号光的发射;其中,信号光的发射过程具体为,
信号光发射组件(211)产生的信号光经扩束镜(210)扩束后,经过第三分光镜(28)透射至转动后的快速反射镜(27),并经过快速反射镜(27)反射至第二分光镜(25),且经过第二分光镜(25)反射至第一分光镜(22),进而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至准直镜(21),最终由准直镜(21)汇聚后通过主望远镜(1)发射出去;
还包括信号光的接收步骤;其中,信号光接收的具体步骤为,
主望远镜(1)接收的信号光经准直镜(21)准直后,经过第一分光镜(22)透射至第四分光镜(212),并经过第四分光镜(212)反射进入信号光接收组件(213)。
CN202211615700.2A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027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5700.2A CN116027539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5700.2A CN116027539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7539A CN116027539A (zh) 2023-04-28
CN116027539B true CN116027539B (zh) 2024-01-30

Family

ID=8607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5700.2A Active CN116027539B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75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8394B (zh) * 2023-05-22 2023-10-24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轻小型激光通信终端的无信标复合扫描方法
CN116781168A (zh) * 2023-06-14 2023-09-19 蓝星光域(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激光通信终端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714A (zh) * 2012-08-03 2012-12-1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空地激光通信中的超前瞄准方法
CN109150302A (zh) * 2018-08-20 2019-0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通信系统的光轴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9347565A (zh) * 2018-11-16 2019-02-1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双向校正共孔径收发的自适应光学激光通信光学终端
CN211406034U (zh) * 2020-01-22 2020-09-01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213637752U (zh) * 2020-12-31 2021-07-06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的指向校准子系统
CN113568133A (zh) * 2021-07-20 2021-10-29 西安工业大学 超前瞄准与精跟踪二合一系统与光束指向方法
CN113866969A (zh) * 2021-10-25 2021-12-31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束跟瞄装备的光路系统
CN113992266A (zh) * 2021-09-28 2022-01-28 上海遥目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通信耦合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光轴自校正方法
CN114200687A (zh) * 2021-12-10 2022-03-18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新型激光通信系统光学自标校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7657A1 (en) * 2001-09-07 2003-04-10 Dimmler Wolfgang M.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pensate for atmospheric effects and target motion in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714A (zh) * 2012-08-03 2012-12-19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空地激光通信中的超前瞄准方法
CN109150302A (zh) * 2018-08-20 2019-01-04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光通信系统的光轴自校准装置及方法
CN109347565A (zh) * 2018-11-16 2019-02-1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双向校正共孔径收发的自适应光学激光通信光学终端
CN211406034U (zh) * 2020-01-22 2020-09-01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213637752U (zh) * 2020-12-31 2021-07-06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的指向校准子系统
CN113568133A (zh) * 2021-07-20 2021-10-29 西安工业大学 超前瞄准与精跟踪二合一系统与光束指向方法
CN113992266A (zh) * 2021-09-28 2022-01-28 上海遥目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通信耦合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光轴自校正方法
CN113866969A (zh) * 2021-10-25 2021-12-31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束跟瞄装备的光路系统
CN114200687A (zh) * 2021-12-10 2022-03-18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新型激光通信系统光学自标校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7539A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27539B (zh) 一种激光通信超前瞄准系统及方法
CN112648887B (zh) 基于共架雷达复合探测的光电跟踪与控制方法
US5465170A (en) Alignment adjusting system for use in optical system of optical transceiver
US6816112B1 (en) Hybrid RF/optical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9891778B (zh) 组合成像与激光通信系统、方法和卫星
CN111010231B (zh) 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4200687B (zh) 一种激光通信系统光学自标校装置及方法
EP1019773B1 (en) Displaced aperture beamsplitter for laser transmitter/receiver opto mechanical system
CN112596230B (zh) 用于光电跟踪主动层析照明的光路系统
CN112630773A (zh) 基于共架雷达复合探测的光电跟踪与控制装备
US8588617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assembly with transmission-direction control
CN115426043B (zh) 一种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光轴在轨自标校系统与方法
CN115996088B (zh) 一种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在轨自标校装置与方法
CN112558286A (zh) 用于光电跟瞄装备的大口径动态调光大光程短波光学系统
CN109991837A (zh) 一种利用激光共视进行两地时钟比对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66969B (zh) 一种用于光束跟瞄装备的光路系统
JP2000068934A (ja) 衛星搭載用光通信機器
CN114279687A (zh) 一种用于主次镜相对弯沉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4967022B (zh) 基于双经纬仪的自准直动态靶标光学装校方法
CN114353596B (zh) 一种反无人机多光谱探测跟踪装备
KR102433018B1 (ko) 동축형 레이저무기의 조준 장치
JPH08633Y2 (ja) 光学装置
KR102633763B1 (ko) 광통신을 위한 광학 시스템 및 광정렬 방법
RU2793612C1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 наведения лазер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излучателей с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ыми выводами на цель
RU2784602C1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 наведения лазер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излучателей с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ыми выводами на ц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