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7351A -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7351A
CN116027351A CN202310006695.3A CN202310006695A CN116027351A CN 116027351 A CN116027351 A CN 116027351A CN 202310006695 A CN202310006695 A CN 202310006695A CN 116027351 A CN116027351 A CN 116027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u
handheld
data
knapsac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66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
杨锐
严超
谭镕轩
王怀虎
孙杨
王雪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0066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73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7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7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本发明分为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两部分,两部分可以通过螺栓和航空插头进行连接,利用所述的手持/背包SLAM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定位方法,步骤如下:S1.通过航空接口将手持部分与背包部分连接,将背包部分放入背包中,将屏幕通过绑带固定在身体上,启动设备。S2.安装ROS系统及上述传感器驱动。S3.开启串口的低延时模式,使所述组合导航的数据能够以200Hz高频率传入主机。S4.发布双目相机图像数据、IMU数据、激光点云数据、GNSS数据。S5.融合相机、激光雷达、GNSS、IMU的定位。本发明提出了与设备配套的高精度半紧耦合的视觉‑IMU‑激光雷达‑INS融合的SLAM定位算法。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LAM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资源调查目前多以卫星遥感数据为主,外业实地调查为辅。但卫星遥感在村镇土地调查中存在局部信息精度差、难以获得三维立体数据的缺点。而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实时的构建出精确的三维地图,并得到自身的位置。
目前,多传感器融合已成为了SLAM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单一的传感器已难以满足实时定位建图的需求。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但GNSS易受到遮挡,在村镇环境中,易受到树木、建筑的影响,精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同时,GNSS-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虽然精度高达厘米级,但他的频率较低,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GNSS与IMU(惯性测量单元)融合形成INS系统,可以输出高频率的位置信息,同时在遮挡环境下也具有了一定的定位能力。激光雷达可以满足快速实时建图的要求,但点云图像中缺乏纹理信息。视觉可以获取外部环境丰富的细节信息,但易受光照的影响,在村镇复杂环境下,存在图像计算量大、算法难以实现的问题。多传感器融合可以有效克服单一传感器的缺点,实现更好的定位建图效果。
在SLAM数据采集设备方面,国内已出现了许多的可穿戴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数字绿土推的出LiBackpack DGC50背包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它配备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且支持选配高精度GNSS设备和全景相机,同时结合了SLAM技术,无论扫描环境中GNSS信息强度如何,均可获取到扫描范围内的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因此适用于室内和室外多场景测量。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NavVis VLX可穿戴式室内移动绘图系统,它配备了Velodyne激光雷达传感器,可提供高质量3D测量数据捕获。NavVis VLX将Velodyne图像数据与SLAM技术相结合,可通过移动设备提供测量级点云。其紧凑的通用设计使该系统能够绘制小的、分散的和狭窄的空间,以及有着大量障碍和不平坦地形的环境。此外,它的顶部安装了四个2000万像素的摄像头,构成全景摄像,可以在每个方向上拍摄高分辨率的图像,且不会被操作者阻挡视野。
现有的可穿戴采集设备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数字绿土推的出LiBackpackDGC50背包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和NavVis VLX可穿戴式室内移动绘图系统。LiBackpackDGC50背包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只能提供事后的GNSS-RTK处理,其提供的定位算法中,并没有融合视觉的信息,激光点云和图像数据无法做到实时处理,只能通过配置后处理软件获得高精度的定位信息,没有手持部分,缺乏对手持场景的支持。NavVis VLX没有配备GNSS模块,无法通过卫星定位,搭载的SLAM算法同样没有融合视觉信息,也同样缺乏对手持场景的支持。且虽然目前,市面上已出现相关的集成产品,但大多数价格昂贵,缺乏手持终端,且无法充分利用各个传感器的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将双目相机,激光雷达,GNSS组合导航模块安装到手持部分中,将处理器,电源模块等安装到背包部分中,既可以手持采集数据,又可以将手持部分安装到背包上,在只背包状态下显示数据。同时,本发明搭载了高精度、高频率的组合导航设备,在遮挡不严重的环境下,可以将RTK定位数据与IMU数据融合,实现高达200Hz的厘米级位姿输出。同时,在遮挡较为严重的场景下,也可以通过视觉-IMU-激光-INS半紧耦合的的定位算法实现高精度的定位输出。此外,由于融合了相机、激光雷达与IMU,在纹理较少或光照不好的环境中亦可以提供高精度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分为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设备部分包括激光雷达、GNSS柱状天线、组合导航设备和相机,手持设备部分头部的部分为圆柱体形状,圆柱体上方通过圆柱体边缘的钢柱连接一个倒的卡扣,所述卡扣固定激光雷达,所述手持设备部分尾部为长柄的形状,所述GNSS柱状天线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于手持部分的顶部,所述手持部分的圆柱体内部通过螺丝固定着组合导航设备、手持设备前部处固定着相机;
所述背包部分包括通讯模块的天线和屏幕,所述背包部分为长方体,手持部分上方有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的连接接口,手持设备部分尾部有插口,所述手持部分上方有航空插口与手持部分的插口处通过航空插口及数据线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天线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于背包部分外壳上,所述背包部分的内部搭载了处理器,扩展板卡和电源模块,所述屏幕通过绑带连接于背包部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雷达为32线激光雷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相机为ZED相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处理器为JETSON AGX XAVIER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组合导航设备为Inertial Labs INS-D组合导航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通过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标志位判断组合导航的卫星定位是否处于RTK模式下,若是,则只通过组合导航输出200Hz的高频定位信息,若不是,则进行视觉-IMU与激光-INS松耦合的位姿估计;
(2)激光-INS紧融合的位姿估计;
1)对于32线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每一线数据,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每个扫描点的曲率: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31
其中Pk为激光点在激光坐标系下的坐标;
2)对计算出来的点进行归类,曲率大的点归类为边缘点,曲率小的点归类为平面点,同时,进行地面点的剔除;
3)对于相邻第i帧激光雷达点云和第i+1帧激光雷达点云,添加点到线的约束dek和点到面的约束dpk,k、u、v、w代表这些激光雷达点位于不同的线上;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32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33
设定一个滑窗,对于滑窗中的激光雷达帧,利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优化以下残差: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34
其中,优化变量为:
[tx,ty,tzrollpitchyaw](5)
得到了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相对位姿参数;
4)利用组合导航设备采集的GNSS定位数据、加速度、角速度数据以及两帧连续点云提取的特征信息来计算载体的相对变换;
由于GNSS的数据以1Hz的远低于激光雷达10Hz的频率进行输出,对激光雷达的输出的位姿进行插值,得到连续轨迹,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在τ时刻的姿态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对于τk<τ<τk+1,插值比率α=(τ-τk)/(τk+1k),则
Rτ=Rkeα[ω]× (6)
tτ=(1-α)tk+αtk+1 (7)
其中,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35
R∈SO(3);
利用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加速度,角速度数据,对轨迹添加约束,对于轨迹的位移进行二次求导,利用激光与组合导航设备之间的外参得到轨迹在IMU帧下的加速度,同理,对轨迹的姿态进行一次求导得到角速度,得到以下约束方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1
eω=∑||γττ+bω||2  (9)
其中,ατ和γτ为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tτ为轨迹的位移,ωτ为对轨迹姿态求导得到的角速度;
每运动的时间或距离大于设定的阀值th时,添加GPS约束,由于GPS高程不准,只使用GPS数据的经度和纬度数据,将其转换到当地坐标系L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2
求解以下最小二乘问题来优化连续激光雷达轨迹: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3
(3)视觉-IMU紧耦合的位姿估计;
1)使用光流法对采集到的视觉信息进行特征点追踪;
2)建立一个滑动窗口,对滑动窗口中的视觉数据和IMU数据添加视觉约束和IMU约束,进行位姿的优化;
3)优化的变量为: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4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5
其中,Ιk是第k个相机帧时刻IMU的状态,包含该时刻IMU位置、速度、姿态和随机游走噪声,sl是第l帧特征点的深度;
4)视觉约束为:将相机第i帧中的特征点,投影到第j帧,构建残差如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6
其中,uci与vci是第i帧图像的特征点在归一化平面上的坐标,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47
为第j帧图像的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IMU约束如下:对于相机的第k帧和第k+1帧对应的IMU的第bk和bk+1帧,约束如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52
是预积分的测量值;
(4)视觉-IMU与激光-INS松耦合的位姿估计;
在以地球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时,分别以姿态、速度、位置以及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的随机游走误差作为状态变量XGVLI: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53
建立系统状态和量测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54
ZGVLI(t)=HGVLI(t)XGVLI(t)+wGVLI(t)
其中,AGVLI(t)为松组合时的状态方程系数矩阵,它与视觉-IMU子系统有关,WGVLI(t)为松组合时的状态方程系统噪声;ZGVLI(t)为组合时的外部量测值,由INS-激光子系统得到,HGVLI(t)为松组合时的量测方程系数矩阵;wGVLI(t)为松组合时的量测噪声;
最后,利用Kalman滤波求解得到载体的位姿;
(5)每隔t时间重新判断,若卫星定位重新进入RTK定位模式,则对过去的位置信息进行校正并用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位姿重新确定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的手持/背包两用的SLAM装置,将双目相机,激光雷达,GNSS组合导航模块安装到手持部分中,将处理器,电源模块等安装到背包部分中,既可以手持采集数据,又可以将手持部分安装到背包上,在只背包状态下显示数据。同时,本发明搭载了高精度、高频率的组合导航设备,在遮挡不严重的环境下,可以将RTK定位数据与IMU数据融合,实现高达200Hz的厘米级位姿输出。同时,在遮挡较为严重的场景下,也可以通过视觉-IMU-激光-INS半紧耦合的的定位算法实现高精度的定位输出。此外,由于融合了相机、激光雷达与IMU,在纹理较少和缺少光照的环境中亦可以提供高精度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持SLAM装置局部设计图一;
图2是本发明手持SLAM装置局部设计图二;
图3是本发明手持SLAM装置局部设计图三;
图4是本发明手持SLAM装置局部设计图四;
图5是本发明手持SLAM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为所发明定位算法的设计图;
部件说明:
1.手持设备头部;2.手持设备尾部;3.激光雷达;4.相机;5.GNSS柱状天线;6.插口;7.连接接口;8.航空插口;9.天线;10.背包部分;11.处理器;12.4G通信模块;13.扩展板卡;14.电池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以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一)一种手持/背包两用的SLAM设备
一种手持/背包两用的SLAM设备,其内部组件包括ZED相机,32线激光雷达3(Velodyne VLP-32C)、Inertial Labs INS-D组合导航设备、4G通讯模块12、GNSS柱状天线5、JETSON AGX XAVIER处理器11、树莓派触摸屏显示器、电池模组14、扩展板卡13等。所述的ZED2相机,Inertial Labs INS-D组合导航设备与扩展板卡相连,扩展板卡与处理器相连,4G通讯模块和GNSS柱状天线与Inertial Labs INS-D组合导航设备相连。扩展板卡、显示器和32线激光雷达与处理器相连。
本发明分为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两部分,两部分可以通过螺栓和航空插头进行连接。
结合图1-5所示,所述手持部分,手持设备部分头部1的部分为圆柱体形状,圆柱体上方通过圆柱体边缘的钢柱连接一个倒的卡扣,所述32线激光雷达3固定于其中,手持设备部分尾部2为长柄的形状。GNSS柱状天线5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于手持部分的顶部。所述手持部分的圆柱体1内部通过螺丝固定着Inertial Labs INS-D组合导航设备,手持设备前部4处固定着ZED2相机。所述背包部分为长方体,手持部分上方有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的连接接口7,手持设备部分尾部2有插口6,所述手持部分上方有航空插口8与手持部分的插口6处通过航空插口及数据线连接。4G通讯模块的天线9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于外壳上。背包部分10的内部搭载了处理器,扩展板卡,电源模块等。屏幕可以通过绑带连接于背包部分。
(二)一种融合视觉-IMU-激光雷达-INS的半紧耦合的定位方法,本发明定位算法的设计图如图6所示。
(1)通过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标志位判断组合导航的卫星定位是否处于RTK模式下,若是,则只通过组合导航输出200Hz的高频定位信息,若不是,则进行视觉-IMU与激光-INS松耦合的位姿估计。
(2)激光-INS紧融合的位姿估计。
1)对于32线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每一线数据,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每个扫描点的曲率: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71
其中Pk为激光点在激光坐标系下的坐标。
2)对计算出来的点进行归类,曲率大的点归类为边缘点,曲率小的点归类为平面点,同时,进行地面点的剔除。
3)对于相邻第i帧激光雷达点云和第i+1帧激光雷达点云,添加点到线的约束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72
和点到面的约束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73
k、u、v、w代表这些激光雷达点位于不同的线上。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74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75
设定一个滑窗,对于滑窗中的激光雷达帧,利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优化以下残差: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76
其中,优化变量为:
[tx,ty,tzrollpitchyaw](5)
得到了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相对位姿参数。
4)利用组合导航设备采集的GNSS定位数据、加速度、角速度数据以及两帧连续点云提取的特征信息来计算载体的相对变换。
由于GNSS的数据以1Hz的远低于激光雷达(10Hz)的频率进行输出,为了得到激光雷达输出时刻的位姿,对激光雷达的输出的位姿进行插值,得到连续轨迹,为了保证实时性,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在τ时刻的姿态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对于τk<τ<τk+1,插值比率α=(τ-τk)/(τk+1k),则
Rτ=Rkeα[ω]×  (6)
tτ=(1-α)tk+αtk+1  (7)
其中,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81
R∈SO(3)。
为了提高连续轨迹的准确性,利用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加速度,角速度数据,对轨迹添加约束。对于轨迹的位移进行二次求导,利用激光与组合导航设备之间的外参得到轨迹在IMU帧下的加速度,同理,对轨迹的姿态进行一次求导得到角速度,得到以下约束方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82
eω=∑||γττ+bω||2  (9)
其中,ατ和γτ为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tτ为轨迹的位移,ωτ为对轨迹姿态求导得到的角速度。
每运动的时间或距离大于设定的阀值th时,添加GPS约束,由于GPS高程不准,只使用GPS数据的经度和纬度数据,将其转换到当地坐标系L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83
求解以下最小二乘问题来优化连续激光雷达轨迹: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84
(3)视觉-IMU紧耦合的位姿估计。
5)使用光流法对采集到的视觉信息进行特征点追踪
6)建立一个滑动窗口,对滑动窗口中的视觉数据和IMU数据添加视觉约束和IMU约束,进行位姿的优化。
7)优化的变量为: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85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86
其中,Ιk是第k个相机帧时刻IMU的状态,包含该时刻IMU位置、速度、姿态和随机游走噪声,sl是第l帧特征点的深度。
8)视觉约束为:将相机第i帧中的特征点,投影到第j帧,构建残差如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91
其中,uci与vci是第i帧图像的特征点在归一化平面上的坐标,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92
为第j帧图像的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IMU约束如下:对于相机的第k帧和第k+1帧对应的IMU的第bk和bk+1帧,约束如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93
其中,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94
是预积分的测量值。
(4)视觉-IMU与激光-INS松耦合的位姿估计。
松组合是视觉-IMU与激光-INS两个子系统的松组合。由于激光-INS子系统建立了连续时间轨迹模型,可以轻松得到对应时刻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位姿。
在以地球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时,分别以姿态、速度、位置以及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的随机游走误差作为状态变量XGVLI: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95
建立系统状态和量测方程如下:
Figure BDA0004037217450000096
ZGVLI(t)=HGVLI(t)XGVLI(t)+wGVLI(t)
其中,AGVLI(t)为松组合时的状态方程系数矩阵,它与视觉-IMU子系统有关。WGVLI(t)为松组合时的状态方程系统噪声;ZGVLI(t)为组合时的外部量测值,它由INS-激光子系统得到,HGVLI(t)为松组合时的量测方程系数矩阵;wGVLI(t)为松组合时的量测噪声。
最后,利用Kalman滤波求解得到载体的位姿。
(5)每隔t时间重新判断,若卫星定位重新进入RTK定位模式,则对过去的位置信息进行校正并用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位姿重新确定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分为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设备部分包括激光雷达、GNSS柱状天线、组合导航设备和相机,手持设备部分头部的部分为圆柱体形状,圆柱体上方通过圆柱体边缘的钢柱连接一个倒的卡扣,所述卡扣固定激光雷达,所述手持设备部分尾部为长柄的形状,所述GNSS柱状天线通过磁吸的方式固定于手持部分的顶部,所述手持部分的圆柱体内部通过螺丝固定着组合导航设备、手持设备前部处固定着相机;
所述背包部分包括通讯模块的天线和屏幕,所述背包部分为长方体,手持部分上方有手持部分和背包部分的连接接口,手持设备部分尾部有插口,所述手持部分上方有航空插口与手持部分的插口处通过航空插口及数据线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的天线通过磁吸的方式吸附于背包部分外壳上,所述背包部分的内部搭载了处理器,扩展板卡和电源模块,所述屏幕通过绑带连接于背包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为32线激光雷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为ZED相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JETSON AGX XAVIER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导航设备为Inertial Labs INS-D组合导航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1)通过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标志位判断组合导航的卫星定位是否处于RTK模式下,若是,则只通过组合导航输出200Hz的高频定位信息,若不是,则进行视觉-IMU与激光-INS松耦合的位姿估计;
(2)激光-INS紧融合的位姿估计;
1)对于32线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每一线数据,采用如下方法计算每个扫描点的曲率: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11
其中Pk为激光点在激光坐标系下的坐标;
2)对计算出来的点进行归类,曲率大的点归类为边缘点,曲率小的点归类为平面点,同时,进行地面点的剔除;
3)对于相邻第i帧激光雷达点云和第i+1帧激光雷达点云,添加点到线的约束dek和点到面的约束dpk,k、u、v、w代表这些激光雷达点位于不同的线上;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21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22
设定一个滑窗,对于滑窗中的激光雷达帧,利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优化以下残差: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23
其中,优化变量为:
[tx,ty,tzrollpitchyaw](5)
得到了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相对位姿参数;
4)利用组合导航设备采集的GNSS定位数据、加速度、角速度数据以及两帧连续点云提取的特征信息来计算载体的相对变换;
由于GNSS的数据以1Hz的远低于激光雷达10Hz的频率进行输出,对激光雷达的输出的位姿进行插值,得到连续轨迹,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在τ时刻的姿态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对于τk<τ<τk+1,插值比率α=(τ-τk)/(τk+1k),则
Rτ=Rkeα[ω]× (6)
tτ=(1-α)tk+αtk+1 (7)
其中,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24
R∈SO(3);
利用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加速度,角速度数据,对轨迹添加约束,对于轨迹的位移进行二次求导,利用激光与组合导航设备之间的外参得到轨迹在IMU帧下的加速度,同理,对轨迹的姿态进行一次求导得到角速度,得到以下约束方程: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25
eω=∑γττ+bω 2 (9)
其中,ατ和γτ为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tτ为轨迹的位移,ωτ为对轨迹姿态求导得到的角速度;
每运动的时间或距离大于设定的阀值th时,添加GPS约束,由于GPS高程不准,只使用GPS数据的经度和纬度数据,将其转换到当地坐标系L下;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1
求解以下最小二乘问题来优化连续激光雷达轨迹: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2
(3)视觉-IMU紧耦合的位姿估计;
1)使用光流法对采集到的视觉信息进行特征点追踪;
2)建立一个滑动窗口,对滑动窗口中的视觉数据和IMU数据添加视觉约束和IMU约束,进行位姿的优化;
3)优化的变量为: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3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4
其中,Ιk是第k个相机帧时刻IMU的状态,包含该时刻IMU位置、速度、姿态和随机游走噪声,sl是第l帧特征点的深度;
4)视觉约束为:将相机第i帧中的特征点,投影到第j帧,构建残差如下: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5
其中,uci与vci是第i帧图像的特征点在归一化平面上的坐标,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6
为第j帧图像的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IMU约束如下:对于相机的第k帧和第k+1帧对应的IMU的第bk和bk+1帧,约束如下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37
其中,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41
是预积分的测量值;
(4)视觉-IMU与激光-INS松耦合的位姿估计;
在以地球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时,分别以姿态、速度、位置以及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的随机游走误差作为状态变量XGVLI: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42
建立系统状态和量测方程如下:
Figure FDA0004037217440000043
ZGVLI(t)=HGVLI(t)XGVLI(t)+wGVLI(t)
其中,AGVLI(t)为松组合时的状态方程系数矩阵,它与视觉-IMU子系统有关,WGVLI(t)为松组合时的状态方程系统噪声;ZGVLI(t)为组合时的外部量测值,由INS-激光子系统得到,HGVLI(t)为松组合时的量测方程系数矩阵;wGVLI(t)为松组合时的量测噪声;
最后,利用Kalman滤波求解得到载体的位姿;
(5)每隔t时间重新判断,若卫星定位重新进入RTK定位模式,则对过去的位置信息进行校正并用组合导航设备输出的位姿重新确定位置。
CN202310006695.3A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Pending CN1160273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6695.3A CN116027351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6695.3A CN116027351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7351A true CN116027351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9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6695.3A Pending CN116027351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73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5310A (zh) * 2023-05-16 2023-06-23 四川华恒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面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5310A (zh) * 2023-05-16 2023-06-23 四川华恒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面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1728B1 (ko) 스테레오 카메라 드론을 활용한 무기준점 3차원 위치좌표 취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156998B (zh) 一种基于rgb-d相机与imu信息融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CN110033489B (zh) 一种车辆定位准确性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0728377B1 (ko) 레이저 스캐너 및 무선인터넷을 이용한 변경된 지역시설물의 gis 실시간 업데이트 방법
CN109631887B (zh) 基于双目、加速度与陀螺仪的惯性导航高精度定位方法
CN101241011B (zh) 激光雷达平台上高精度定位、定姿的装置和方法
TWI494898B (zh) 從地理參考影像擷取和映對三維特徵之技術
CN106017463A (zh) 一种基于定位传感装置的飞行器定位方法
US200902629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georeferenced mapping data
CN106204443A (zh) 一种基于多目复用的全景无人机系统
JP2001503134A (ja) 携帯可能な手持ちデジタル地理データ・マネージャ
CN109596121B (zh) 一种机动站自动目标检测与空间定位方法
CN112489032A (zh) 一种复杂背景下无人机载小目标检测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885455A (zh) 跟踪测量机器人
US11460302B2 (en) Terrestrial observation device having location determination functionality
CN116883604A (zh) 一种基于天、空、地影像的三维建模技术方法
CN113296133A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测量与高精度定位融合技术实现位置标定的装置及方法
CN116027351A (zh) 一种手持/背包式slam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0986888A (zh) 一种航空摄影一体化方法
US8903163B2 (en) Using gravity measurements within a photogrammetric adjustment
Chen et al. ECMD: An Event-Centric Multisensory Driving Dataset for SLAM
Chen et al. Panoramic epipolar image generation for mobile mapping system
Ishii et al. Autonomous UAV flight using the Total Station Navigation System in Non-GNSS Environments
CN113376573B (zh) 一种基于无线电测距和人造光源角测量的融合定位系统
Wieser et al. Cost-Effective Geocoding with Exterior Orientation for Airborne and Terrestrial Archaeological Photography—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