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7414A -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7414A
CN116017414A CN202211712801.1A CN202211712801A CN116017414A CN 116017414 A CN116017414 A CN 116017414A CN 202211712801 A CN202211712801 A CN 202211712801A CN 116017414 A CN116017414 A CN 116017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terminal device
reporting
information
cap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2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eku Technology Beij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28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7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7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7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该上报能力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包含目标频带组合;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此外,上述信息的考虑有利于终端设备上报更多有效的频段组合。

Description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某些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终端设备在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时,需要在上报的能力信息中包含终端设备支持的频段组合的信息。
然而,随着终端设备能力的增强,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数量可能会很多,导致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将其支持的所有频带组合进行上报。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确定终端设备实际需要上报的频带组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下面对本申请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频带组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能力。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报能力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含目标频带组合,所述目标频带组合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进行交互的其他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从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频段组合的MIMO能力,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确定实际需要上报的频段组合。此外,上述信息的考虑有利于终端设备上报更多有效的频段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例图。
图2为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终端设备构建的候选BC列表的示例图。
图4为终端设备构建候选BC列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不同情况下能力信息对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限制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报能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添加辅小区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信系统架构
图1是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系统架构的示例图。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120进行通信。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又如卫星通信系统,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可以用于连接人、物和机,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可选地,UE可以用于充当基站。例如,UE可以充当调度实体,其在V2X或D2D等中的UE之间提供侧行链路信号。比如,蜂窝电话和汽车利用侧行链路信号彼此通信。蜂窝电话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通信,而无需通过基站中继通信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或无线接入网设备,如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指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基站可以广义的覆盖如下中的各种名称,或与如下名称进行替换,比如:节点B(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中继站、接入点、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主站MeNB、辅站SeNB、多制式无线(MSR)节点、家庭基站、网络控制器、接入节点、无线节点、接入点(access point,AP)、传输节点、收发节点、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有源天线单元(activeantenna unit,AAU)、射频头(remote radio head,RRH)、中心单元(central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定位节点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中继节点、施主节点或类似物,或其组合。基站还可以指用于设置于前述设备或装置内的通信模块、调制解调器或芯片。基站还可以是移动交换中心以及设备到设备D2D、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6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未来的通信系统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等。基站可以支持相同或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例如,直升机或无人机可以被配置成充当移动基站,一个或多个小区可以根据该移动基站的位置移动。在其他示例中,直升机或无人机可以被配置成用作与另一基站通信的设备。
在一些部署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指CU或者DU,或者,网络设备包括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AAU。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所处的场景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通信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也可以通过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来实现,或者通过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来实现。
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
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准确、高效地进行协调和互通,网络设备需要掌握终端设备的能力,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以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对其进行调度。
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参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参数、物理层参数、射频参数、测量和移动性参数、TDD/FDD差异参数、特征集(feature set,FS)参数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报的射频参数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列表、频带组合(band combination,BC)列表等,以便于网络设备知晓终端设备可以在哪些BC上进行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双连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的能力查询消息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自动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2对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的过程进行介绍。图2是以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的能力查询消息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为例进行介绍的。图2所示的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的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在步骤S21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能力查询消息。
该能力查询消息可以用于请求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能力查询消息例如可以是UECapabilityEnquiry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中可以包含终端设备能力的过滤信息。该过滤信息可以用于过滤掉一些非必要的终端设备能力,以减少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能力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过滤信息可以包括针对BC的过滤参数,该针对BC的过滤参数可以用于过滤掉一些非必要的终端设备支持的BC。或者说,该针对BC的过滤参数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上报该过滤参数中包含的频带对应的BC信息。如此一来,在网络设备提供了针对BC的过滤参数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只需要上报网络设备所请求的频带组成的BC即可,这样就减少了终端设备上报的BC的个数,从而减少了上报的终端设备能力的信息。
以LTE系统为例,针对BC的过滤参数可以包括请求频率频带(requestedFrequencyBands)参数。RequestedFrequencyBands参数中可以包含频率频带列表,以便于指示终端设备提供该频率频带列表对应的且终端设备支持的CA频带组合和非CA频带(List of frequency bands for which the UE is requested to providesupported CA band combinations and non CA bands)。
作为一个示例,requestedFrequencyBands参数如下:
UECapabilityEnquiry-v1180-IEs::=SEQUENCE{
requestedFrequencyBands-r11 SEQUENCE(SIZE(1..16))OFFreqBandIndicator-r11 OPTIONAL,
nonCriticalExtension UECapabilityEnquiry-v1310-IEs
OPTIONAL
}
以NR系统为例,针对BC的过滤参数可以包括能力请求过滤(capabilityRequestFilter)参数,capabilityRequestFilter参数是可选的参数。
作为一个示例,capabilityRequestFilter参数如下:
UE-CapabilityRAT-RequestList::= SEQUENCE(SIZE(1..maxRAT-CapabilityContainers))OF UE-CapabilityRAT-Request
UE-CapabilityRAT-Request::= SEQUENCE{
rat-Type RAT-Type,
capabilityRequestFilter OCTET STRING OPTIONAL,--Need N
...
}
在步骤S220,终端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BC(即下文的目标BC),然后基于确定的结果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先基于其支持的BC构建候选BC列表,然后基于候选BC列表中的BC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以便在能力信息中上报目标BC。
下面结合图3至图5对终端设备如何确定上报的目标BC进行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构建候选BC列表时,基于当前协议的规定,按照某些顺序生成候选BC列表。例如,终端设备在构建候选BC列表时,可以首先考虑非CA的频带信息,然后是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BC(2DL+1UL BC),最后是其他CA的BC,最终生成的候选BC列表可以如图3所示。在图3的示例中,终端设备最终生成的候选BC列表中的BC的个数为n。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他CA的BC也可以称为非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BC,即非2DL+1UL BC。
如前文所述,网络设备在发送能力查询消息时,可以选择携带针对BC的过滤参数。因此,根据能力查询消息中是否携带针对BC的过滤参数,终端设备在构建BC列表时可以对应不同的处理方式。
图4为终端设备构建候选BC列表的流程的示例图,可以看出,该示例中,终端设备在构建BC列表时根据能力查询消息中是否携带针对BC的过滤参数可以进行不同的构建流程。例如,在能力查询消息中未携带针对BC的过滤参数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构建的候选BC列表中可以包括非CA的频带信息、2DL+1UL BC、其他CA的BC;或者,在能力查询消息中携带针对BC的过滤参数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构建的候选BC列表中可以包括非CA的频带信息、基于过滤参数过滤后的2DL+1UL BC(2DL+1UL BC filter requestedFrequencyBands)、基于过滤参数过滤后的其他CA的BC(prioritized all other CA BC,in the order ofrequestedFrequencyBands)。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生成候选BC列表后,可以将候选BC列表中的候选BC填写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的指定位置。然而,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能力信息时,该能力信息对终端设备能够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有限制。
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力信息对终端设备能够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的限制可能不同。例如,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不同(比如,是否包含针对BC的过滤参数)时,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可能也会不同,下面结合图5对此进行介绍。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情况下能力信息对终端设备能够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的限制的示例图。如图5所示,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的内容,例如,是否存在针对BC的过滤参数(如requestedFrequencyBands参数、capabilityRequestFilter参数)和/或是否存在格式精简参数(如requestedReducedFormat参数),BC的上报可以包括三种情况(存在格式精简参数、不存在格式精简参数但存在针对BC的过滤参数、不存在格式精简参数且不存在针对BC的过滤参数),这三种情况对应的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是不同的。例如,存在格式精简参数的情况对应的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为384,不存在格式精简参数但存在针对BC的过滤参数的情况对应的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为384,不存在格式精简参数且不存在针对BC的过滤参数的情况对应的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为128。
图5的示例是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介绍的,不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该方案也可以应用于NR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能力上报,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能力上报,比如未来的通信系统。作为一个具体示例,NR系统中,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中没有携带capabilityRequestFilter参数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仍然适用。
目前,随着终端设备能力的增强,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数量可能会很多。这是因为终端设备能够支持的频带的数量随着终端设备能力的增强而增加,导致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数量可能呈爆炸式增长。如此一来,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数量可能大于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例如,终端设备确定的候选BC的总个数可能大于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可以填充的最大BC的数量,导致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将其支持的所有BC进行上报,尤其是当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中不包含针对BC的过滤参数时,这种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如何确定终端设备实际需要上报的BC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终端设备上报不当(比如,漏报某些关键的BC),可能会影响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CA,从而影响终端设备的上下行速率,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此外,第一信息的考虑还有利于终端设备上报更多有效的BC。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报能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所示的方法是站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交互的角度进行描述的。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例如可以分别是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和网络设备110。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610和步骤S62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介绍。
在步骤S610,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的BC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其支持的频带的信息确定的。例如,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包括频带1(B1)、频带2(B2)和频带3(B3),则终端设备支持的BC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B1、B2、B3、B1+B2、B1+B3、B2+B3、B1+B2+B3。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的BC可以包括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的BC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终端设备支持的BC可以包括非CA的频带信息和CA对应的BC。在一些实施例中,CA对应的BC还可以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2DL+1UL BC、3DL BC、2DL+2UL BC等。其中,3DL BC可以是指三个下行链路的BC,2DL+2UL BC可以是指两个下行链路和两个上行链路的BC。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CA对应的BC可以分为2DL+1UL BC和非2DL+1UL BC,这种情况下,除了2DL+1UL BC之外的其他CA对应的BC均可以理解为非2DL+1UL BC,例如上述的3DL BC、2DL+2UL BC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上报的目标BC是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的部分或全部BC。例如,如果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那么待上报的目标BC可以是终端设备支持的全部BC。或者,如果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数量大于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那么待上报的目标BC可以是终端设备支持的部分BC。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上报的目标BC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的。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MIMO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可以包括服务小区的频带信息和/或服务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可以包括邻小区的频带信息和/或邻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小区的频带信息和/或邻小区的频带信息可以是指服务小区或邻小区所属的频带的信息,例如,服务小区或邻小区所属的频带的标识(比如,频带1、频带2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邻小区的信息(比如,邻小区的频带信息)的获取方式不作限定。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果终端设备为空闲态的终端设备,其可以从网络设备广播的小区系统信息中获取邻小区的信息。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如果终端设备为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其可以从网络设备配置的测量信息中获取邻小区的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邻小区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异频邻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异频邻区可以是指与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不同的邻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和/或邻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可以包括服务小区或邻小区对应的信号强度。例如,小区的信号强度越强,则代表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越好。
本申请实施例对指示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的信息或参数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地,可以使用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来指示,或者,也可以使用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小区对应的信号噪声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参数来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可以是指,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的候选BC列表中选择待上报的目标BC。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可以是指,根据第一信息构建终端设备的候选BC列表,并从终端设备的候选BC列表中选择待上报的目标BC。
在步骤S620,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可以用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例如可以是UECapabilityInformation。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可以包含步骤S610中确定的目标BC,以便于网络设备知晓终端设备可以在哪些BC上执行CA、双连接等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信息之后,可以从能力信息中包含的目标BC中选择某个或某些BC,以基于选择的BC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为终端设备配置CA;为终端设备配置双连接;为终端设备添加辅小区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从目标BC中选择BC的方式不做限定。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随机从目标BC中选择BC以便为终端设备配置CA、双连接,或为终端设备添加辅小区。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按照终端设备上报的目标BC的顺序,从目标BC中顺序选择BC以便为终端设备配置CA、双连接,或为终端设备添加辅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从目标BC中选择BC时,除了考虑终端设备上报的目标BC,还可以考虑其他信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结合其他终端设备上报的BC或测量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结合小区信息等其他信息,并综合终端设备上报的目标BC的信息,从目标BC中选择BC以便为终端设备配置CA、双连接,或为终端设备添加辅小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的目标BC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射频参数,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射频参数以便于网络设备根据该射频参数对终端设备进行调度。不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中还可以包含其他信息,例如,可以包括PDCP参数、RLC参数、MAC参数、物理层参数、测量和移动性参数、TDD/FDD差异参数、FS参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上报能力信息或上报BC信息的相关指示信令,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又或者,终端设备可以自动(或自主)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等。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能力查询消息,终端设备接收该能力查询消息后,可以根据能力查询消息的内容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并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目标BC。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能力查询消息例如可以是UECapabilityEnquiry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能力查询消息中可以包含终端设备能力的过滤信息,例如,针对BC的过滤参数、格式精简参数等。关于能力查询消息中包含的终端设备能力的过滤信息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前文,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BC。此外,上述第一信息的考虑有利于终端设备上报更多有效的BC,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例如,针对第一信息包括服务小区或邻小区的频带信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将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和邻小区所属的频带作为上报BC的频带的过滤条件,能够确保所有上报的BC都是有效的BC。这是因为,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配置CA时,通常是配置服务小区的频带内CA或者是配置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频带间CA,基于此,优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频带的BC能够确保上报的BC有效,有利于提升终端设备的上下行速率。
或者,针对第一信息包括服务小区或邻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优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能够使得信号质量好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对应的BC尽可能地优先上报,增加了终端设备尽早地被配置CA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网络设备通常在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后添加辅小区,该测量报告表明用于辅小区的载波频率上的小区信号质量高于某个阈值,如果终端设备之前没有上报某个BC,则网络设备也不会添加该BC对应的辅小区给终端设备。基于此,优先上报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可以增加终端设备尽早被配置CA的可能性。
下面以图7为例,对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添加辅小区的流程进行介绍。假设终端设备当前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为B1,邻小区2所属的频带为B2,终端设备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测量到邻小区2满足测量事件上报条件(比如,满足A4事件),则终端设备上报该测量事件给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事件进行辅小区的添加。如果在终端设备上报测量事件之前,终端设备并没有向网络设备上报B1+B2组合的BC,那么即使邻小区2满足A4事件,网络设备也不会添加辅小区(邻小区2)给终端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A4事件上报的条件是小区信号高于特定的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将信号质量较好的BC优先上报给网络设备,可以增加终端设备尽早地被配置CA的可能性。
又或者,针对第一信息包括BC的MIMO能力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优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BC,使得终端设备被配置CA后,可以在同等条件下获取更高的速率和可靠性。这是因为,MIMO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带宽与发射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信道的容量和信道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例如,终端设备接入网络时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或者终端设备切换小区后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频带组合是基于第一规则从终端设备支持的BC中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规则和第一信息关联。也就是说,第一规则可以是根据第一信息制定的规则。例如,第一规则可以和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对应的频带关联;或者,第一规则可以和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关联;又或者,第一规则可以和BC的MIMO能力关联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规则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BC,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BC;先上报频带内CA对应的BC,再上报频带间CA对应的BC;以及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BC。
以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为例,可以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所属的频带的BC。以服务小区1所属的频带为B1,邻小区2和邻小区3所属的频带分别为B2和B3为例,可以优先上报包含B1的BC,再上报包含B2和/或B3的BC。
以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为例,可以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如邻小区)所属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如邻小区)所属的频带的BC。以邻小区2和邻小区3所属的频带分别为B2和B3为例,假设邻小区2的信号质量优于邻小区3的信号质量,则可以优先上报包含B2的BC,再上报包含B3的BC。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可以是指,先上报的BC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频带的总信号质量优于后上报的BC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频带的总信号质量。例如,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1对应的频带为B1,邻小区2对应的频带为B2,邻小区3对应的频带为B3,邻小区4对应的频带为B4,BC1对应的频带包括B1、B2和B3(BC1=B1+B2+B3),BC2对应的频带包括B1、B3和B4(BC2=B1+B3+B4),其中,邻小区2的信号质量高于邻小区4的信号质量,那么在上报时可以优先上报BC1,再上报BC2。
以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BC,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BC为例,假设邻小区2和邻小区3所属的频带分别为B2和B3,邻小区2的MIMO能力大于邻小区3的MIMO能力,则可以优先上报包含B2的BC,再上报包含B3的BC。
在一些实施例中,BC的MIMO能力可以基于该BC中的频带对应的MIMO层数量确定。换句话说,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BC的MIMO能力可以基于该一个BC中的频带对应的MIMO层数量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BC中的频带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与该一个BC的频带对应的载波(或小区)关联。例如,一个BC中的某个频带对应一个载波时,该一个BC中的该频带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可以是指该一个载波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或者,一个BC中的某个频带对应多个载波时,该一个BC中的该频带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可以与该多个载波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关联,比如,该一个BC中的该频带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可以是指该多个载波对应的MIMO层的数量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BC的MIMO能力可以是指BC对应的下行MIMO能力和/或BC对应的上行MIMO能力。例如,BC的MIMO能力可以基于该BC中的频带对应的下行MIMO层数量确定;和/或,BC的MIMO能力可以基于该BC中的频带对应的上行MIMO层数量确定等。
以先上报频带内CA对应的BC,再上报频带间CA对应的BC为例,可以先上报服务小区的频带内CA对应的BC,再上报服务小区与邻小区的频带间CA对应的BC。
以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BC为例,假设在上报包含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的BC时,可以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BC;或者,假设在上报服务小区与邻小区的频带间CA对应的BC时,可以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BC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规则中提及的上报的顺序(例如,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可以理解为,根据第一信息对终端设备支持的BC进行排序,排序在前的BC可以优先向网络设备上报。或者说,上报的顺序可以和优先级相关,优先级高的BC可以优先向网络设备上报。例如,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的优先级高于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的优先级,这种情况下,可以优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后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类似地,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的优先级可以高于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优先级,MIMO能力强的BC的优先级可以高于MIMO能力弱的BC的优先级,频带内CA对应的BC的优先级可以高于频带间CA对应的BC的优先级,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的优先级可以高于包含频带数量多的BC的优先级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规则中的一项来确定目标BC。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规则中的多项(多项规则)来确定目标BC。例如,可以同时基于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这一规则和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BC,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BC这一规则来共同确定目标BC;或者,可以同时基于上文列举的第一规则中的所有内容来共同确定目标BC等。
应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第一规则中的多项规则来确定目标BC时,该多项规则可以是第一规则中的任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组合,也就是说,第一规则中的多项规则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并不限制在下面列举的几个具体的示例中。
还应该理解,根据第一规则中的多项规则来确定目标BC时,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规则中的多项规则的优先级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以及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这两项时,可以先按照服务小区和邻小区来选择,再按照信号质量的好坏进行选择;当然也可以先按照信号质量的好坏进行选择,再按照服务小区和邻小区来选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根据第一规则中的多项规则来确定目标BC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按照如下的优先级来根据多项规则确定目标BC:例如,先按照服务小区和邻小区来选择,再按照信号质量的好坏进行选择,再按照MIMO能力的强弱进行选择,然后按照频带内载波聚合和频带间载波聚合进行选择,最后按照包含的频带数量进行选择;或者,先按照服务小区和邻小区来选择,再按照MIMO能力的强弱进行选择,再按照信号质量的好坏进行选择,然后按照频带内载波聚合和频带间载波聚合进行选择,最后按照包含的频带数量进行选择;又或者,先按照服务小区和邻小区来选择,再按照频带内载波聚合和频带间载波聚合进行选择,再按照信号质量的好坏进行选择,然后按照MIMO能力的强弱进行选择,最后按照包含的频带数量进行选择等。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规则可以包括: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且在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中,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中包括包含信号质量相同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第一规则还可以包括: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BC,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BC。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规则可以包括: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且在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中,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BC,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BC。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中包括MIMO能力相同的BC,第一规则还可以包括: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规则可以包括:先上报包含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且在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BC中,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BC。例如,先上报包含两个频带的BC,再上报包含三个频带的BC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BC的确定可以是基于第一条件触发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条件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能力查询消息中不包含针对BC的过滤参数;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BC的数量大于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能力查询消息中不包含针对BC的过滤参数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需要上报的BC的数量较多,可能会导致终端设备需要上报的BC的数量大于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BC的数量,从而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进行目标BC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目标BC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2DL+1UL BC,以及非2DL+1UL BC。作为一个示例,目标BC可以是指2DL+1UL BC,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2DL+1UL BC(即,目标BC)。作为另一个示例,目标BC可以是指非2DL+1UL BC,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非2DL+1UL BC。作为又一个示例,目标BC可以是指2DL+1UL BC和非2DL+1UL BC,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2DL+1UL BC以及非2DL+1UL BC。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服务小区的频带信息和/或邻小区的频带信息来确定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2DL+1UL BC和/或上报哪些非2DL+1UL BC。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小区的信号质量和/或根据BC的MIMO能力来确定优先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2DL+1UL BC和/或上报哪些非2DL+1UL BC。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几个具体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是以网络设备发送的能力查询消息中没有携带针对BC的过滤参数时,终端设备如何确定目标BC为例进行描述的。需要说明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用于示例,而不用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造成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部分或全部结合,例如,实施例一可以和实施例二结合使用,实施例一可以和实施例三结合使用,实施例二可以和实施例三结合使用等,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简单想到的结合方式均可。具体地,例如,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的方法可以用于实施例一中确定上报哪些2DL+1UL BC;或者,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的方法可以用于实施例一中确定上报哪些非2DL+1UL BC等。
实施例一
终端设备驻留到服务小区后,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从而可以依据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信息来确定目标BC(对候选BC列表进行选择)。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和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作为BC的过滤条件(即,可以使用服务小区和异频邻区的频带信息作为过滤参数)确定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哪些频带对应的BC。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第一规则进行过滤,确定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的目标BC,该目标BC可以是服务小区和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对应的BC中的部分或全部BC。
具体地,可以按照第一规则进行排序(例如,按照下列规则的顺序进行排序),第一规则的排序可以包括:
规则1、如果需要的话,填写非CA的频带信息。
可选地,满足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无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CA都可以包括所有的非CA的频带信息(include all non-CA bands,regardless of whether UEsupports carrier aggregation,only):
情况(1)如果终端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类别-v1020,即指示类别6-8(if the UEincludes ue-Category-v1020(i.e.indicating category 6to 8));
情况(2)如果对于非CA频带中的至少一个而言,相比UE类别中隐式指示的MIMO层数,终端设备能够基于TM9和TM10支持更多MIMO层(if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non-CAbands,the UE supports more MIMO layers with TM9 and TM10 than implied by theUE category);
情况(3)如果终端设备利用一个或多个CSI进程支持TM10(if the UE supportsTM10 with one or more CSI processes);
情况(4)如果终端设备在下行链路支持1024QAM(if the UE supports 1024QAMin DL)。
规则2、填写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的2DL+1UL BC。
例如,可以填写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的频带内CA的2DL+1UL BC;或者,可以填写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和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的频带间CA的2DL+1UL BC。
规则3、填写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的2DL+1UL BC。
例如,可以填写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的频带内CA的2DL+1UL BC;或者,可以填写不同异频小区所属的频带的频带间CA的2DL+1UL BC。
规则4、填写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的频带内CA的非2DL+1UL BC的BC。
规则5、填写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与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的频带间CA的非2DL+1ULBC。
实施例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邻小区而言,其可能存在多个异频频带(存在多个异频频带的邻小区),由于存在最大BC上报个数的限制,可能会出现无法将实施例一中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频带间CA的非2DL+1UL BC全部向网络设备上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按照下述可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向网络设备上报的目标BC。
规则5.1、对异频邻区所属的频带的信号强度进行排序。
下面结合图8对此进行介绍。参见图8,假设终端设备驻留在小区1(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所属的频带为B1,该服务小区附近存在四个邻小区(四个邻小区分别为邻小区2至邻小区5),其中,邻小区2所属的频带为B1,邻小区3所属的频带为B2,邻小区4所属的频带为B3,邻小区5所属的频带为B4。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支持的服务小区与邻小区的频带间CA的BC可能包括B1+B2,B1+B3,B1+B4,B1+B2+B3,B1+B2+B4,B1+B3+B4,B1+B2+B3+B4。
该场景下,可以对异频邻区(邻小区3至邻小区5)所属的频带的信号强度进行排序。下面表1示出了各小区所属的频带的信号强度。
表1
小区 小区所属的频带 同频/异频 RSRP
小区1(服务小区) B1 同频 -85
邻小区2 B1 同频 -86
邻小区3 B2 异频 -90
邻小区4 B3 异频 -95
邻小区5 B4 异频 -97
从表1可以看出,异频邻区的信号强度为:邻小区3(B2)>邻小区4(B3)>邻小区5(B4)。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按照异频邻区的信号强度确定目标BC时,可以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且在上报包含频带数量一致的BC时,可以先上报包含异频邻区信号强度高的BC。
以表1为例,第一步,可以先上报2个频带组合的BC,即可以先将B1+B2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3组合的BC,最后是B1+B4组合的BC。第二步,可以上报3个频带组合的BC,即可以先将B1+B2+B3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2+B4,最后是B1+B3+B4。第三步,可以上报4个频带组合的BC,即将B1+B2+B3+B4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
实施例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邻小区而言,其可能存在多个异频频带(存在多个异频频带的邻小区),由于存在最大BC上报个数的限制,可能会出现无法将实施例一中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频带间CA的非2DL+1UL BC全部向网络设备上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按照下述可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向网络设备上报的目标BC。
规则5.2、对BC的下行MIMO层的数量进行排序。
仍然结合图8对此进行介绍。该场景下,可以对BC的下行MIMO层的数量进行排序。下面表2示出了BC的下行MIMO层的数量,其中,表2是以每个频带实例只有一个载波为例的。
表2
BC\DL MIMO B1 B2 B3 B4
B1+B2 4 2 - -
B1+B3 4 - 4 -
B1+B4 4 - - 8
B1+B2+B3 4 2 2 -
B1+B2+B4 4 2 - 4
B1+B3+B4 4 - 4 4
B1+B2+B3+B4 4 2 2 4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按照BC的下行MIMO层的数量确定目标BC时,可以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BC,且在上报包含频带数量一致的BC时,可以先上报下行MIMO层的数量多的BC。
以表2为例,第一步,可以先上报2个频带组合的BC,即可以先将B1+B4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3组合的BC,最后是B1+B2组合的BC。第二步,可以上报3个频带组合的BC,即可以先将B1+B3+B4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2+B4,最后是B1+B2+B3。第三步,可以上报4个频带组合的BC,即将B1+B2+B3+B4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
表3以B1的频带实体包含一个载波,而B2和B3的频带实体分别包含两个载波为例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BC的MIMO能力可以是频带实体包含的载波的MIMO层的数量之和。
表3
BC B1-cc1 B2-cc1 B2-cc2 B3-cc1 B3-cc2
(B1+B2) 4 2 4
(B1+B3) 4 4 4
以表3为例,上报2个频带组合的BC时,由于B1+B3组合的BC包含的载波的MIMO层的数量之和大于B1+B2组合的BC包含的载波的MIMO层的数量之和,因此,可以先将B1+B3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2组合的BC。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是以BC的下行MIMO层数进行排序的,以BC的上行MIMO层数进行排序时,其处理逻辑与基于BC的下行MIMO层数排序的逻辑是相同的,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邻小区而言,其可能存在多个异频频带(存在多个异频频带的邻小区),由于存在最大BC上报个数的限制,可能会出现无法将实施例一中的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频带间CA的非2DL+1UL BC全部向网络设备上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按照下述可选方案进行排序,确定向网络设备上报的目标BC。
规则5.3、可以基于邻小区的信号质量和BC的MIMO层的数量进行组合排序。
这种情况下,实施例四可以理解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组合使用。
作为一个示例,在邻小区的信号质量排序的基础上,如果遇到多个邻区的信号质量相同或相差很小的情况,可以参考实施例三,按照BC的下行MIMO层数(或者,BC的上行MIMO层数)进行再排序。下面以表4和表5为例,对此进行介绍。
表4
小区 小区所属的频带 同频/异频 RSRP
小区1(服务小区) B1 同频 -85
邻小区2 B2 异频 -90
邻小区3 B3 异频 -90
表5
BC B1-cc1 B2-cc1 B2-cc2 B3-cc1 B3-cc2
(B1+B2) 4 2 4
(B1+B3) 4 4 4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邻小区2(B2)和邻小区3(B3)的信号质量相同,可以参考B1+B2组合的BC的MIMO能力和B1+B3组合的BC的MIMO能力进行排序,即可以先将B1+B3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2组合的BC。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按照BC的MIMO能力排序的基础上,如果遇到多个BC对应的MIMO能力相同的情况,可以参考实施例二,按照邻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再排序。下面以表6和表7为例,对此进行介绍。
表6
BC B1-cc1 B2-cc1 B2-cc2 B3-cc1 B3-cc2
(B1+B2) 4 4 4
(B1+B3) 4 4 4
表7
小区 小区所属的频带 同频/异频 RSRP
小区1(服务小区) B1 同频 -85
邻小区2 B2 异频 -90
邻小区3 B3 异频 -95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B1+B2组合的BC和B1+B3组合的BC的MIMO能力相同,可以参考邻小区的信号质量进行排序,即可以先将B1+B2组合的BC填入能力信息中,然后是B1+B3组合的BC。
上文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9至图11,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900可以包括确定模块910和上报模块920。
确定模块910可以用于根据第一信息从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
上报模块920可以用于上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频带组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所述邻小区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以及所述邻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带组合是基于第一规则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规则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先上报频带内载波聚合对应的频带组合,再上报频带间载波聚合对应的频带组合;以及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且在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还包括:如果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包括包含信号质量相同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且在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还包括:如果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包括MIMO能力相同的频带组合,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基于所述一个频带组合中的频带对应的MIMO层数量确定。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带组合的确定是基于第一条件触发的,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能力查询消息中不包含针对频带组合的过滤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数量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频带组合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带组合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频带组合;以及非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频带组合。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通信系统10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0和网络设备1020。终端设备1010和网络设备1020可以通信连接。
终端设备1010可以用于向网络设备1020上报终端设备1010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含目标频带组合,所述目标频带组合是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能力。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所述邻小区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以及所述邻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带组合是基于第一规则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规则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先上报频带内载波聚合对应的频带组合,再上报频带间载波聚合对应的频带组合;以及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且在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还包括:如果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包括包含信号质量相同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且在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规则还包括:如果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包括MIMO能力相同的频带组合,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基于所述一个频带组合中的频带对应的MIMO层数量确定。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带组合的确定是基于第一条件触发的,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能力查询消息中不包含针对频带组合的过滤参数;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数量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频带组合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目标频带组合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频带组合;以及非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频带组合。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中的虚线表示该单元或模块为可选的。该装置11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装置1100可以是芯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装置1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0。该处理器1110可支持装置1100实现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该处理器11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20。存储器1120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可以被处理器1110执行,使得处理器1110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存储器1120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1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10中。
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130。处理器1110可以通过收发器11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例如,处理器1110可以通过收发器11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数据收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或网络设备中,并且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由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或网络设备中,并且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由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或网络设备中,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由终端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可以被可互换使用。另外,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或“预配置”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LTE协议、NR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上报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
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频带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小区的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
所述邻小区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以及所述邻小区对应的信号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带组合是基于第一规则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规则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先上报频带内载波聚合对应的频带组合,再上报频带间载波聚合对应的频带组合;以及
先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少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频带数量多的频带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且在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则还包括:如果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包括包含信号质量相同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则包括先上报包含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且在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先上报MIMO能力强的频带组合,再上报MIMO能力弱的频带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则还包括:如果所述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中包括MIMO能力相同的频带组合,先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好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再上报包含信号质量差的邻小区对应的频带的频带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频带组合的MIMO能力基于所述一个频带组合中的频带对应的MIMO层数量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带组合的确定是基于第一条件触发的,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能力查询消息中不包含针对频带组合的过滤参数;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数量大于所述终端设备允许上报的最大频带组合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频带组合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频带组合;以及
非两个下行链路和一个上行链路的频带组合。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中确定待上报的目标频带组合;
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所述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含所述目标频带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邻小区的信息;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组合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能力。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程序,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712801.1A 2022-12-29 2022-12-29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17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801.1A CN116017414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801.1A CN116017414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7414A true CN116017414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1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2801.1A Pending CN116017414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74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1092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通信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386741B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678550A (zh) 降级信令
US2023026245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906809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024004A (zh) 一种多无线接入技术侧行链路通信共存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96933A (zh) 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40121701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cces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devic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CN113938960A (zh)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10855410A (zh) 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175840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3473534B (zh) 无线接入能力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017414A (zh) 上报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14449562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WO202306515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23073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3082067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40163773A1 (en) Method for access control, relay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AU201742713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network node
WO202312331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32744A1 (zh)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WO2023220954A1 (zh)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US20240137196A1 (en) Utilizing unuse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uplink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3123051A1 (zh) 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716758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