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5460A -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5460A
CN116015460A CN202111217202.8A CN202111217202A CN116015460A CN 116015460 A CN116015460 A CN 116015460A CN 202111217202 A CN202111217202 A CN 202111217202A CN 116015460 A CN116015460 A CN 116015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service
target
deployed
dimensional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72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纲祥
翟振伟
常泽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72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54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663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85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5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5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应用于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以在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该方法具体包括: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自从Clos架构被提出,由于其无阻塞的特性,Clos架构被广泛地应用于电交换网络中。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等计算密集型服务的繁荣,以电交换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网络在容量、可扩展性、能耗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各方面都无法有效支持分布式计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光数据中心交换网络正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基于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的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的业务部署算法的相关研究,没有相应的业务部署算法,就无法利用该架构可重排无阻塞的特性来高效建立光路,部署业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业务部署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芯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等。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部署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本申请中,待部署业务可以是环形全规约业务,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具体为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
本申请中,时隙可以基于待部署业务的类型进行划分得到,预设条件可以是根据该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波长选择开关的物理限制确定的。
本申请中,分配好目标网络节点后,对应的波长也可以确定,就可以根据目标网络节点和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该第一方面,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其中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然后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并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由此将时隙、网络节点,与波长分开进行分配,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可以重复选择,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确定后就可以直接确定分配的波长,从而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基于待部署业务创建时隙窗,时隙窗的横轴用于表示待部署业务所需的时隙,时隙窗的纵轴用于表示网络节点;根据时隙窗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候选网络节点组包括多个网络节点,候选网络节点组的数量为在时隙窗中空闲的网络节点中选择待部署业务需要的网络节点的组合数;将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目标网络节点组的时隙窗对应的时隙为目标时隙,目标网络节点组中的网络节点为目标网络节点。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时,可以先基于该待部署业务创建一个时隙窗,然后根据时隙窗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并将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将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包括:获取用于表示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二维矩阵的横坐标用于表示光路连接中的起始网络节点,二维矩阵的纵坐标用于表示光路连接中的目的网络节点,二维矩阵中元素的值用于表示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光路连接;根据待部署业务和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对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用于确定更新时的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待部署业务用于确定更新时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建立光路连接,目标二维矩阵的任一行元素的值的和,且任一列元素的值的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将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目标网络节点组对应的二维矩阵为目标二维矩阵。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创建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后,还可以获取用于表示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然后对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从而确定目标网络节点组,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在当前时隙窗不存在目标二维矩阵时,将时隙窗后移一个时隙得到新的时隙窗,并将二维矩阵恢复至更新前的状态后重新开始更新,直至找到目标二维矩阵。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没有找到目标矩阵时,还可以将时隙窗后移一个时隙后继续更新,提高了找到目标矩阵的可能性,保证了业务部署的完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包括波长选择开关,预设值为波长选择开关支持的最大波长数。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值为波长选择开关支持的最大波长数,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包括:采用预设算法将目标二维矩阵分解为多个分解二维矩阵,分解二维矩阵的任一行或任一列只存在一个元素的值不为零;为每个分解二维矩阵分配一个波长;上述步骤: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包括:基于分解二维矩阵和为每个分解二维矩阵分配的一个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时,可以将标二维矩阵分解为多个分解二维矩阵,对应分配的波长为平行波长,保证了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的可重排无阻塞的特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算法为匈牙利算法。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匈牙利算法可以找到分解二维矩阵的完美匹配,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部署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业务部署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单元,如:第一分配单元、第二分配单元、建立单元和迭代单元。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或指令,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该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支持计算机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其中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然后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并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由此将时隙、网络节点,与波长分开进行分配,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可以重复选择,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确定后就可以直接确定分配的波长,从而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环形全规约业务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窗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矩阵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解二维矩阵一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解二维矩阵另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的光路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业务部署方法中的算法和贪婪算法的一对比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业务部署方法中的算法和贪婪算法的另一对比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部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业务部署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芯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等。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可以应用于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其可以是一个标准的三层Clos网络,它由两个对称的外部交换机层和一个内部交换机层组成。该架构主要由三个参数n、m和r决定,其中n和m分别代表每个外部交换机用于外部和内部连接的端口数,r代表内部交换机用来与外部交换机连接的端口数,当且仅当m大于或等于n时,Clos架构是可重排无阻塞的。在本申请中设定m=n=r,并使用大端口的WSS来替代交换机来构建一个全光可重排的Clos网络。
具体的,每一个交换机层都有多个端口数为N*N的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selective switch,WSS),外层WSS中所有用于外部连接的端口都通过短程光接口连接到架顶交换机(top of the rack,ToR)的收发器。ToR的收发器的波长调谐速度在纳秒范围内,比WSS的重新配置时间(通常为1到几十毫秒)短得多。该网络架构最多能够容纳的ToR的数量等于WSS端口数的平方,且一对输入-输出端口之间的光路连接的插入损耗固定为穿过的WSS的数量,在该架构中穿过的WSS的数量恒定为3。
请参阅图2,环形全规约(Ring allreduce)业务,即应用环形全规约算法的业务是在分布式机器学习(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DML)中很流行的业务类型。在Ringallreduce业务中,所有的计算节点(每个计算节点对应一个ToR)被安排在一个由虚拟链接连接的单向环中。每个计算节点在每个计算迭代或时隙(time slot,TS)开始时同时接收(Receive)和转发(Send)来自/至其邻居节点的数据。为了完成Ring allreduce操作,Ringallreduce算法需要进行2*(n-1)次迭代(一次迭代即为一个时隙),每个虚拟链路的流量需求相同,其中n是环形中计算节点的数量。
下面结合上述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和环形全规约业务的介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业务部署方法进行描述,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部署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301、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
在进行业务部署时,可以是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中的网络管理平台执行该业务部署方法,需求为将待部署业务部署在DC的网络架构中,网络架构可以是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即全光可重排Clos网络架构,该架构中存在多个网络节点和多个交换机层,网络节点可以看作是ToR或服务器,交换机层由多个WSS组成,ToR连接在外部交换机层的WSS的端口。
获取到待部署业务的信息和当前网络架构的网络节点信息后,网络管理平台就可以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具体的,时隙可以是基于待部署业务的迭代次数进行划分,一次迭代为一个时隙,待部署业务可以为多个,例如在第一个时隙为第一个待部署业务分配其需要的网络节点,若此时的分配满足预设条件,当前时隙分配的网络节点就为目标网络节点,若不满足预设条件,因网络架构是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以重复进行分配,则在下一个时隙继续为第一个待部署业务分配其需要的网络节点,直至满足预设条件,第一个待部署业务分配好网络节点后,按照上述方式继续分配下一个待部署业务,直至为全部的待部署业务分配好目标网络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网络节点都有多个端口,因此支持被分配至不同的待部署业务。
302、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
303、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在每个待部署业务的目标网络节点都被分配好后,就可以基于分配好的目标网络节点为每个待部署业务分配对应的波长,即直接设置每个目标ToR的波长来满足待部署业务的需求,因目标网络节点已被分配好,是确定的,对应的波长也是可以直接确定的,由此实现了快速分配,在一个待部署业务的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都被分配好后,就可以基于此为该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该待部署业务就完成了在该网络架构中的部署,可以开始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其中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然后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并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由此将时隙、网络节点,与波长分开进行分配,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可以重复选择,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确定后就可以直接确定分配的波长,从而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部署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基于待部署业务创建时隙窗。
402、根据时隙窗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
以待部署业务为环形全规约业务为例,在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时,先基于该待部署业务创建一个时隙窗,如图5所示,时隙窗的横轴用于表示待部署业务所需的时隙,时隙窗的纵轴用于表示网络架构中的网络节点,例如该网络架构中存在6个网络节点分别为N0、N1、N2、N3、N4和N5,至少需要15个时隙,如此可以就创建了该待部署业务的时隙窗。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待部署业务都需要创建一个对应的时隙窗。
创建好时隙窗后,需要继续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候选网络节点组包括多个网络节点,候选网络节点组的数量为在时隙窗中空闲的网络节点中选择待部署业务需要的网络节点的组合数,即创建
Figure BDA0003311149640000061
其中N_idle为时隙窗内收发器空闲的ToR的总数,N_ToR为待部署业务需要的网络节点的数量。
示例性的,一并参照图5,在初始状态下创建6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分别为service1、service2、service3、service4、service5和service6。service1使用时隙0-5、网络节点N0-N3;service2使用时隙6-11、网络节点N0-N3;service3使用时隙12-15、网络节点N0-N2;service4使用时隙12-15、网络节点N3-N5;service5使用时隙0-1、网络节点N4-N5;service6使用时隙2-3、网络节点N4-N5。
403、获取用于表示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
创建好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后,获取用于表示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其中二维矩阵可以是预先创建好的,对于每个待部署业务的每个候选网络节点组都可以使用该二维矩阵,二维矩阵的横坐标用于表示光路连接中的起始网络节点,二维矩阵的纵坐标用于表示光路连接中的目的网络节点,二维矩阵中元素的值用于表示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光路连接。
请参阅图6,该二维矩阵可以表示网络节点3和网络节点0之间存在光路连接,网络节点3还和网络节点4之间存在光路连接,存在连接即二维矩阵中的元素的值为1,不存在连接为0,其他网络节点间的连接关系的表示和上述方式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404、根据待部署业务和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对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
405、将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目标网络节点组对应的二维矩阵为目标二维矩阵。
获取到二维矩阵和多个候选节点组后,就可以根据待部署业务和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对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其中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用于确定更新时的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待部署业务用于确定更新时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建立光路连接,预设条件为目标二维矩阵的任一行元素的值的和,且任一列元素的值的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具体的,对于环形全规约业务的每个候选网络节点组,根据ToR的索引创建一个逻辑上的单向环来构成不同的虚拟拓扑,ToR的索引为ToR的顺序,可以是随机定义的顺序,除了连接第一个和最后一个ToR的虚拟链路外,具有较大索引的ToR位于具有较小索引的ToR的右边。每当一对ToR之间的虚拟链路被建立,我们就更新二维矩阵中相应的元素值,并检查修改后的二维矩阵中任何一行或一列的总和是否大于WSS支持的最大波长数W_max,其中W_max来自N×N的WSS的物理限制,W_max通常小于每个ToR中可调谐收发器的调谐波长数。如果修改后的二维矩阵中任何一行或一列的总和大于W_max,意味着当前的候选网络节点组没有资格承载当前的Ring allreduce业务,则通过删除所有已建立的虚拟链接,并恢复二维矩阵到更新前的状态,然后尝试下一个候选网络节点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或者在扫描完所有的候选网络节点组后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组,则将时隙窗转移一个时隙,基于新的时隙窗重复同样的过程,直到Ring allreduce业务最终被交付,即若在当前时隙窗不存在目标二维矩阵时,将时隙窗后移一个时隙得到新的时隙窗,并将二维矩阵恢复至更新前的状态后重新开始更新,直至找到目标二维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有的待部署业务,我们采取同样的步骤来交付它们,将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目标网络节点组对应的二维矩阵为目标二维矩阵。此外,二维矩阵更新后,候选网络节点组在图5的时隙窗的位置也相应改变。
406、采用预设算法将目标二维矩阵分解为多个分解二维矩阵。
407、为每个分解二维矩阵分配一个波长。
408、基于分解二维矩阵和为每个分解二维矩阵分配的一个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在为待部署业务分配好目标网络节点后,就可以进行波长的分配,相当于指导每个ToR的收发机如何调整波长以在不同的时隙窗时期建立不同Ring allreduce业务的单向环。根据霍尔定理及其推论,即每一个d维规则的二方图都有一个完美的匹配,因此预设算法可以为匈牙利算法,当目标二维矩阵为图6中的二维矩阵时,请参阅图7和图8,可以采用匈牙利算法将其分解成两个分解二维矩阵M1和M2,其中分解二维矩阵的任一行或任一列只存在一个元素的值不为零。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9,对于分解二维矩阵M1可以为其分配波长λ1,对于分解二维矩阵M2可以为其分配波长λ2,由于只有一个波长,目前的光路建立问题等同于中传统的可重排Clos架构中的路由问题,则在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时可以采用重排算法。因为全光可重排无阻塞架构在单波长的情况下是可重排的无阻塞的,所以基于WSS的全光Clos架构即使在引入多个平行波长后任然是可重排的无阻塞的。
将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与贪婪算法进行比较。在贪婪算法中,也在
Figure BDA0003311149640000071
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搜索一个符合条件的组,对于每个组,一起分配ToR、时隙和波长。由于基于WSS的全光可重排Clos架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阻塞,因此在架构内部仍然会有波长阻塞的情况发生。如果波长阻塞发生,我们需要尝试下一个候选组。因此,与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相比,这种贪婪算法往往会扫描更多的候选组,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候选组。
为了评估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的算法性能,还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的参数设置如下:WSS模块的规格为5×5,用这个基本模块建立一个基于WSS的全光可重排Clos架构,整换网络架构有25×25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其中每层有五个5×5的WSS模块。每个端口通过一个光收发器连接到一个ToR,因此整个网络架构中总共有25个ToR。每个Ringallreduce业务所需的ToR数量被设定为4、6和8,分别对应6、10和14个时隙。各个Ringallreduce业务之间的数量比例为1:2:1。同时在每次实验时,对所有的Ring allreduce业务顺序进行10次重排,对于每次重排运行启发式算法,以找到完成所有Ring allreduce业务所需的时隙的总数量。从10次重排结果中,在最大时隙数中选择最小的为最终结果。这两种启发式算法都在一台具有2.90GHz CPU和16GB内存的计算机上用Java进行实现。
如图10所示,图10显示了在有100个Ring allreduce业务的情况下,两种算法完成所有Ring allreduce业务所需的最大时隙数量,其中左侧纵坐标代表运行时间(runningtime),右侧纵坐标代表时隙(time slot),横坐标代表WSS支持的波长数量(number ofwave elengths supported by WSS),RT_Greedy表示贪婪算法的运行时间,RT_Proposed表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的算法的运行时间,,TS_Greedy表示贪婪算法需要的时隙数,TS_Proposed表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的算法需要的时隙数。
可以看出,随着WSS支持的波长数量的增加,两种算法所需的时隙数量都有所下降。此外,尽管两种算法的表现非常接近,但当支持的波长数为2和4时,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的算法在所需时隙方面比贪婪算法表现更好。图10还显示了这两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可以注意到,当WSS支持的波长数量较少时,本申请的算法的运行时间比贪婪算法要短得多。在波长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采用贪婪算法时,Clos架构内很可能发生阻塞,而贪婪算法需要尝试更多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从而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当WSS支持的波长数量较大时(如6-7个波长),这两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差异不大,这是因为在较大的波长数下,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候选网络节点组来提供给Ring allreduce业务。
进一步的,为了评估两种算法的性能如何随着Ring allreduce业务数量的增加而变化,如图11所示,可以注意到,对于这两种算法,完成所有Ring allreduce业务所需的最大时隙数量随着业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两种算法在所需的时隙总数上表现接近,但本申请提供的业务部署方法的算法的求解时间总是比贪婪算法更短。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部署装置1200的一实施例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1201,用于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该第一分配单元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1。
第二分配单元1202,用于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该第二分配单元1202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2。
建立单元1203,用于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该建立单元1203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03。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配单元1201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其中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然后第二分配单元1202基于目标网络节点为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建立单元1203基于目标网络节点和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由此将时隙、网络节点,与波长分开进行分配,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可以重复选择,时隙和网络节点的分配确定后就可以直接确定分配的波长,从而结合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可重排的特性快速建立光路连接,提高业务部署速度。
可选的,第一分配单元1201具体用于基于待部署业务创建时隙窗,时隙窗的横轴用于表示待部署业务所需的时隙,时隙窗的纵轴用于表示网络节点;根据时隙窗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候选网络节点组包括多个网络节点,候选网络节点组的数量为在时隙窗中空闲的网络节点中选择待部署业务需要的网络节点的组合数;将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目标网络节点组的时隙窗对应的时隙为目标时隙,目标网络节点组中的网络节点为目标网络节点。
可选的,第一分配单元1201具体还用于获取用于表示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二维矩阵的横坐标用于表示光路连接中的起始网络节点,二维矩阵的纵坐标用于表示光路连接中的目的网络节点,二维矩阵中元素的值用于表示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光路连接;根据待部署业务和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对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用于确定更新时的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待部署业务用于确定更新时起始网络节点和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建立光路连接,目标二维矩阵的任一行元素的值的和,且任一列元素的值的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将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待部署业务,目标网络节点组对应的二维矩阵为目标二维矩阵。
可选的,该业务部署装置1200还包括:迭代单元1204,迭代单元1204用于若在当前时隙窗不存在目标二维矩阵时,将时隙窗后移一个时隙得到新的时隙窗,并将二维矩阵恢复至更新前的状态后重新开始更新,直至找到目标二维矩阵。
可选的,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包括波长选择开关,预设值为波长选择开关支持的最大波长数。
可选的,第二分配单元1202具体用于采用预设算法将目标二维矩阵分解为多个分解二维矩阵,分解二维矩阵的任一行或任一列只存在一个元素的值不为零;为每个分解二维矩阵分配一个波长;建立单元1203具体用于基于分解二维矩阵和为每个分解二维矩阵分配的一个波长,为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可选的,预设算法为匈牙利算法。
参考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1300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01和接口1303,处理器1301与接口1303耦合。接口1303用于实现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接口1303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接口1303例如可以是接口电路。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300还包括存储器1302,处理器1301与存储器1302耦合,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处理器1301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301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301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301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1300的处理器1301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业务部署方法。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业务部署方法。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该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支持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业务部署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8)

1.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
基于所述目标网络节点和所述波长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待部署业务创建时隙窗,所述时隙窗的横轴用于表示所述待部署业务所需的时隙,所述时隙窗的纵轴用于表示所述网络节点;
根据所述时隙窗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所述候选网络节点组包括多个所述网络节点,所述候选网络节点组的数量为在所述时隙窗中空闲的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待部署业务需要的网络节点的组合数;
将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所述待部署业务,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的时隙窗对应的时隙为所述目标时隙,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中的网络节点为所述目标网络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所述待部署业务包括:
获取用于表示所述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所述二维矩阵的横坐标用于表示所述光路连接中的起始网络节点,所述二维矩阵的纵坐标用于表示所述光路连接中的目的网络节点,所述二维矩阵中元素的值用于表示所述起始网络节点和所述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存在所述光路连接;
根据所述待部署业务和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对所述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用于确定更新时的所述起始网络节点和所述目的网络节点,所述待部署业务用于确定更新时所述起始网络节点和所述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建立所述光路连接,所述目标二维矩阵的任一行元素的值的和,且任一列元素的值的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
将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所述待部署业务,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对应的二维矩阵为所述目标二维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当前时隙窗不存在所述目标二维矩阵时,将所述时隙窗后移一个时隙得到新的时隙窗,并将所述二维矩阵恢复至更新前的状态后重新开始更新,直至找到所述目标二维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包括波长选择开关,所述预设值为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支持的最大波长数。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包括:
采用预设算法将所述目标二维矩阵分解为多个分解二维矩阵,所述分解二维矩阵的任一行或任一列只存在一个元素的值不为零;
为每个所述分解二维矩阵分配一个波长;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网络节点和所述波长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包括:
基于所述分解二维矩阵和为每个所述分解二维矩阵分配的一个波长,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算法为匈牙利算法。
8.一种业务部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基于不同的时隙为待部署业务分配网络节点直至在目标时隙中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分配的目标网络节点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网络节点为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中的节点;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网络节点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分配波长;
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网络节点和所述波长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配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待部署业务创建时隙窗,所述时隙窗的横轴用于表示所述待部署业务所需的时隙,所述时隙窗的纵轴用于表示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时隙窗创建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所述候选网络节点组包括多个所述网络节点,所述候选网络节点组的数量为在所述时隙窗中空闲的网络节点中选择所述待部署业务需要的网络节点的组合数;将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中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候选网络节点组作为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所述待部署业务,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的时隙窗对应的时隙为所述目标时隙,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中的网络节点为所述目标网络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配单元具体还用于获取用于表示所述光路连接的二维矩阵,所述二维矩阵的横坐标用于表示所述光路连接中的起始网络节点,所述二维矩阵的纵坐标用于表示所述光路连接中的目的网络节点,所述二维矩阵中元素的值用于表示所述起始网络节点和所述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存在所述光路连接;根据所述待部署业务和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对所述二维矩阵进行更新直至得到目标二维矩阵,所述多个候选网络节点组用于确定更新时的所述起始网络节点和所述目的网络节点,所述待部署业务用于确定更新时所述起始网络节点和所述目的网络节点之间是否建立所述光路连接,所述目标二维矩阵的任一行元素的值的和,且任一列元素的值的和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将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分配给所述待部署业务,所述目标网络节点组对应的二维矩阵为所述目标二维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迭代单元,用于若在当前时隙窗不存在所述目标二维矩阵时,将所述时隙窗后移一个时隙得到新的时隙窗,并将所述二维矩阵恢复至更新前的状态后重新开始更新,直至找到所述目标二维矩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光可重排网络架构包括波长选择开关,所述预设值为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支持的最大波长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单元具体用于采用预设算法将所述目标二维矩阵分解为多个分解二维矩阵,所述分解二维矩阵的任一行或任一列只存在一个元素的值不为零;为每个所述分解二维矩阵分配一个波长;
所述建立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分解二维矩阵和为每个所述分解二维矩阵分配的一个波长,为所述待部署业务建立光路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算法为匈牙利算法。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用于接收数据和/或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17202.8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6015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202.8A CN116015460A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22/116663 WO2023065852A1 (zh) 2021-10-19 2022-09-02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202.8A CN116015460A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5460A true CN116015460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7202.8A Pending CN116015460A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5460A (zh)
WO (1) WO202306585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7672B1 (en) * 2002-05-15 2007-03-06 Calix Networks, Inc. Connection rearrangement in communication switches
EP2306664A1 (en) * 2009-09-30 2011-04-06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all-optical network
US9602434B1 (en) * 2013-02-27 2017-03-21 Juniper Networks, Inc. Data center architecture utilizing optical switches
CN103580771B (zh) * 2013-11-11 2016-01-20 清华大学 基于时间同步的全光时片交换方法
CN106302252B (zh) * 2015-05-15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交换系统架构、发送数据流量的方法以及交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5852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6135B (zh) 一种频谱分配方法和装置
JP6872297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のコントローラ
Turkcu et al. Optimal waveband switching in optical ring networks
Yu et al. Brown-field migration from fixed grid to flexible grid in optical networks
Li et al. Efficient algorithms for wavelength converter placement
CN116015460A (zh)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0832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network dimensioning
Rubio-Largo et al. Tackling the static RWA problem by using a multiobjectiv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CN115175027A (zh) 面向基于Spanke架构全光交换数据中心的Ring业务部署方法
CN110838993A (zh) 一种子带交换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Bandwidth reservation for tenants in reconfigurable optical OFDM datacenter networks
Zhai et al. Delivering ring allreduce services in WSS-based all-optical rearrangeable Clos network
WO20170286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routing in a multi-plane photonic switch
CN115623365B (zh) 全光数据中心网络的业务部署方法、系统及光通道
Barry et al. Evaluation of a model of blocking probability in all-optical mesh networks without wavelength changers
Wilson et al. Extending optimal oblivious reconfigurable networks to all n
Banerjee et al. Heuristic algorithms for constructing near-optimal structures of linear multihop lightwave networks
Mei et al. Routing permutations in partitioned optical passive stars networks
CN114553361B (zh) 全光波长转换器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l Houmaidi et al. K-weighted minimum dominating sets for sparse wavelength converters placement under nonuniform traffic
JP3161675B2 (ja) 波長多重光通信網の光パス設定方法
Al-Shabi et al. New algorithm to avoid crosstalk in optical multistage inter connection networks
Somani et al. Wavelength assignment algorithms for wavelength routed interconnection of LANs
CN116367024A (zh) Dragonfly全光数据中心网络的业务部署方法、系统及光通道
CN115996335A (zh) 一种业务部署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